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日子

合集下载

博古一生功过

博古一生功过

博古的一生功过在中共军史上,国人谈论最多的恐怕是林彪24岁担任军团长。

然而,在中共党史中,有一位24岁的年轻人,直接从党员擢升为中共党的最年轻领袖,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却不一定为国人所知了。

他,就是博古(秦邦宪)(1907~1946)。

博古,39岁为国捐躯,一生虽然短暂,却有四个地方为他塑像。

这四个塑像是他一生中的四个里程碑。

然而,博古在中共党史上创下的两项“纪录”,迄今未曾被人打破:第一,他被指定为中共中央总负责时,连中央委员都不是,这样的“擢升”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二,他当时不过24岁,是中共历史上最年轻的领袖,人称“中共中央的小伙子”。

博古(秦邦宪),1907年6月24日出生无锡一个书香世家。

早年在无锡、苏州求学,思想进步,为学生领袖。

他自幼学习成绩优异,在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预科毕业(新中国成立后该校合并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该校将他与梁思成作为品学兼优突出的学生榜样,为他们做了雕像)。

1925年11月,秦邦宪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1月考入莫斯科中山大学,这年12月,博古从海参崴登上了去莫斯科的列车。

火车穿越一望无际的西伯利亚,到处是白茫茫的草原和树林,到处是严寒和冰雪,但博古的心里却是热血沸腾,一想起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星,他就想大喊大叫上几句。

最后凭着顽强的毅力,博古战胜了严寒、饥饿和孤独,终于来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

在中山大学,他取俄文名“博古诺夫”,这便是演化成“博古”的由来。

当时,中山大学的教授多数是托洛茨基派,第一任校长卡尔·拉狄克就是托洛茨基派的拥护者。

博古一行人到校后,正值拉狄克讲中国革命运动史的课。

博古头一次从拉狄克的嘴里听到沙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心和晚清政府的无能,认为拉狄克是位了不起的校长。

但不久,拉狄克因卷入托洛茨基与斯大林的权力斗争旋涡,丢掉了校长职务。

原来的副校长、时年26岁的米夫接替了拉狄克。

上任伊始,米夫就在学校里建立了中国问题研究所,把托洛茨基派的教授一律免职,十分器重和信任他的中国弟子王明。

宋庆龄访问莫斯科中山大学

宋庆龄访问莫斯科中山大学

宋庆龄访问莫斯科中山大学作者:何大章来源:《环球慈善》2010年第05期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

6月下旬,武汉局势急剧恶化,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在政治上迅速向右转。

7月13日,邓演达发表声明,鉴于国民党和冯玉祥已经背叛三民主义,因此,他不再继续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一职。

次日,武汉当局召开会议,准备仿效蒋介石进行“分共”。

宋庆龄拒绝出席会议,并于当日起草、发表了《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宣布与国民党决裂。

这时,远在苏联莫斯科的中山大学的校园里,就盛传邓演达和宋庆龄即将离开武汉的消息。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正式校名是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1925年秋成立于莫斯科,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政治理论骨干。

同学们对武汉的形势发展深感不安。

7月底的一天,他们经过讨论,一致通過决议,致电宋庆龄和邓演达,希望他们留在武汉。

电文如下:吁请宋庆龄、邓演达同志。

获悉宋庆龄同志发表声明,邓演达同志发表公报,谴责党内领导人叛变我们的伟大领袖孙中山制定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中山大学的全体国民党员学生举行全会,一致赞同你们在声明和公报中的原则意见。

我们认为,联合南京派,同中共断绝关系,完全是重复辛亥革命时的右倾投降方针。

这是在革命现阶段对人民利益的背叛。

在坚决谴责所谓中山信徒的背叛政策的同时,全会认识到,我党目前正在经历一场极端严重的危机。

摆脱这一局势的惟一出路,在于坚决扭转最高领导的妥协叛变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开展土地革命的道路,以此作为中国民主解放革命的主要动力,坚决扩大工农运动,毫不含糊地维护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以保证健全的革命领导。

际此严重时刻,全会认为你们脱离现职是不足取的,为此向你们两位和仍然忠于我们的领袖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的国民党员发出呼吁。

我们敦请你们在反对叛变的领导和反革命的斗争中成为更加积极有力的战士,把工农联合在中国国民革命的周围,为贯彻实施我们领袖的三大政策而奋斗。

党史人物--张闻天

党史人物--张闻天

党史人物--张闻天在中共党史上,张闻天曾在短期内当过党的总负责人(亦称总书记),遵义会议后三年多存在着“洛(张闻天当时笔名为洛甫)毛合作”的领导体制。

不过这位被誉为“红色教授”的学者型人物,一向愿意钻研理论而不长于具体事务,曾三次主动“让贤”,被传为佳话。

张闻天,1900年出生在江苏省南汇县的殷实农户家庭。

原名“应皋”(也作“荫皋”),字“闻天”,取《诗经》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之意。

他17岁时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1919年,他参加了五四运动,随后在报刊上公开介绍《共产党宣言》中的“十条纲领”,可以说是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列注意的先驱者之一。

同年,他在上海入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科,翌年7月去日本东京学习,1922年夏又自费留美勤工俭学,一年多后回国。

1925年6月初,张闻天在上海入党,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入红色教授学院学习和工作。

他取俄文名字“伊思美洛夫”,从此即用译音“洛夫”、“洛甫”为笔名。

因他在理论研究上高于留苏的其他人,王明等教条主义者大力拉他,而张闻天因缺乏国内实际工作经验,一时也对他们的主张表示赞同。

1931年初,他回到上海任中宣部部长,后任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相当于总理)等职。

张闻天通过实践,认清了“左”的错误危害,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大力支持毛泽东领导红军。

会上,张闻天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随后又替代博古负总责,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三十年代末期以后,他主要分管党的宣传教育。

延安整风时,他检查了过去的教条主义倾向,要求到实际工作中锻炼。

1945年党的“七大”后,他仍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却主动到东北去,曾任东北局组织部长、省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他转入外交领域,历任中国驻苏大使、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八大”的政治局候补委员。

在1959年7月庐山会议上,由于他对“大跃进”提出不同意见,被错误地定为“反党集团”成员,撤职后任中科院哲社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莫斯科中山大学

莫斯科中山大学

莫斯科中山大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 搜索
本文介绍的是莫斯科中山大学。

关于其它同名的学校,详见“中山大学(消歧
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俄语: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унив
дящихсяКитаяимениСуньЯтсена,1928年更名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共产主义大学),中文通称莫斯科中山大学、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东方劳动大学,是1925年秋季在苏联支持之下成立于莫斯科的大学,因孙中山的联俄容共政策而诞生,故以“中山”为名,首任校长为米夫。

[编辑]
他培养了诸如:国民党方面的蒋介石之子之子冯洪国、女儿冯弗能、冯弗伐、邵力子之子邵志
之女于秀芝,和共产党方面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
、董必武、林伯渠、、何叔衡、杨之华、
《蒋经国传》中描述,
4小时的俄文课,
的待遇,例如食宿,则比俄国本地学生的待遇为佳;蒋经国也曾感到
对俄国学生怀有同情。

可以说,曾经为国共两党培养过大量干部的学校就是黄埔军校和莫斯科中山大学。

[编辑] 外部连接
民国时期的五所中山大学
取自“/zh-cn/%E8%8E%AB%E6%96%AF%E7%A7%91%E4%B 8%AD%E5%B1%B1%E5%A4%A7%E5%AD%A6”。

中共一大代表的最后结局

中共一大代表的最后结局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最后结局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共13位,他们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共同为世界第一大党的建成指引了最初的方向。

一大会后,他们历经血与火的洗礼,纷纷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过早的为革命牺牲;有的成为叛徒汉奸而与我党为敌;有的脱离出党最后又回到党的怀抱;当然还有一直坚持党的最初信念而迎来最终胜利的。

在路卫兵看来,由于对党认识的不同,目标理想的各异,他们走过了不同的人生轨迹,而他们最终的人生结局也不尽相同。

脱党或被开除党籍的7人。

张国焘:一大的风云人物,另立中央的叛逃者。

这个主持一大会议,并在一大进入中央三人局,出任组织主任的风光人物,最后却走到了另立中央与党为敌的境地。

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四、五、六次代表大会上均被选为中央委员。

1927年5月当选为中共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

国共合作破裂后他是中共五人中央常委成员之一,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后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留在莫斯科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

1931年回国后,被中央派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任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会主席。

1935年6月率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四川省懋功与毛泽东率领的红军第一方面军会师后,任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反对北上并擅自率四方面军南下,另立中央。

1937年3月中共中央举行会议,清算了他的右倾分裂主义错误,并继续让他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

1938年4月他只身逃离陕甘宁边区投奔了国民党。

4月18日中共中央开除他的党籍。

1949年张国焘移居香港,后转赴巴西和加拿大。

1979年12月因病去世于多伦多。

李达:有理论之才,却无政治之能。

一大中央三人局成员,宣传主任。

一大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委员,并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

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受到张国焘的排挤,未能选进中央,从此淡泊明志,渐渐与党疏远。

同年11月应毛泽东邀请到长沙出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

1923年酝酿国共合作时,李达反对国共党内合作,主张党外合作,与陈独秀意见不合,又不满张国焘的行径,遂于1924年9月脱党。

党史上著名的28个半布尔什维克

党史上著名的28个半布尔什维克

历史上著名的“28个半布尔什维克”所谓“28个半布尔什维克”指的是1927-1930年前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共产国际东方部负责人米夫来往密切的一群中国学生,也被称为“米夫帮”。

他们是:王明、博古(秦邦宪)、张闻天(洛甫)、王稼祥、盛忠亮、沈泽民、陈昌浩、张琴秋、何子述、何克全(凯丰)、杨尚昆、夏曦、孟庆树(绪)、王保(宝)礼、王盛荣、王云程、朱阿根、朱自舜(子纯)、孙继民(际明)、杜作祥、宋潘(盘)民、陈原(源)道、李竹声、李元杰、汪盛荻、肖特甫、殷鉴、袁家镛、徐以(一)新。

从性别上看,“二十八个半”中有女性4人,即孟庆树、张琴秋、朱自舜、杜作祥。

在这些人中,有些人之间有着较为深厚的渊源,如:沈泽民和张琴秋当时已是夫妻;孟庆树则是王明当时追求的对象,回国后不久也结成了夫妻;朱自舜则是孟庆树在中山大学里最好的朋友。

“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归国以后,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形势的不断变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王稼祥到达中央苏区后不久,就支持毛泽东担任红军的领导工作,遵义会议上在反对“左”倾军事路线的斗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闻天也最终站在了正确的路线方面,以后在长期的工作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秦邦宪在中共七大上做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并在领导《解放日报》、新华社以及在同国民党谈判的斗争中,做出了非常积极的贡献。

杨尚昆、张琴秋等很早就认识和改正了错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党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

何克全(凯丰)在遵义会议时仍然坚持不改,但在后来也改正了错误。

夏曦后来在战斗中成为烈士,殷鉴则在唐山煤矿开展工作时被捕牺牲。

李竹声、王云程、孙继民、盛忠亮、汪盛荻、朱阿根等少数几个人回国后便脱离了革命队伍,成为中国革命的叛徒。

另外一些人,在归国后没有什么令人瞩目的表现,如朱自舜、宋潘民、李元杰等,既没有做什么好事,也没有做什么坏事,平平淡淡,不知所踪,远不如他们在中山大学时那样“领风气之先”。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日子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日子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日子作者:王一来源:《百年潮》2018年第06期王一,原名王淑蓉,1909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荆门县。

1926年到武汉参加革命,从事地下工作。

1927年3月,在中共汉口三区委员会机关任干事,由向警予、曹祥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保留革命骨干,1927年10月,被中共中央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者中山大学”(后更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习惯上仍叫“中山大学”)学习。

按照共产国际的规定,转为联共(布)候补党员,同时改变国籍,成为苏联公民。

1930年,因受王明路线迫害,被分配到苏联伊尔库次克边疆斯列金斯克城沙河大门金厂任工人指导员,该厂工人多为去“淘金”的中国劳苦大众,经过艰苦工作,组织培养了一批干部。

1932年调任苏共伊尔库次克边疆党委《突击报》(中文版)编辑部责任书记,发表了大量文章。

1934年底,在赤塔党校东方班任教员和主任。

1935年4月,王一等25人被苏共中央派到新疆,做军阀盛世才的工作。

王一化名高秀影,持华侨护照,在乌鲁木齐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员兼小学部主任,后任新疆妇女协会副委员长。

1938年8月,奉苏共中央之命调回苏联,考入伊尔库次克医科大学学习。

1942年毕业后分配到伊尔库次克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区医院工作,任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院长,并担任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

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被苏联授予“1941~1945年光荣劳动”银质奖章。

在莫斯科时,王一与中共创建时期的党员任岳结婚。

1952年王一夫妇等多人,经中苏两党协商调回中国。

王一任卫生部北京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务主任。

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医疗工作组。

1958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前身)任防护医疗所主任、职工医院院长、北京中华医学会理事。

王一努力钻研放射医学,翻译了许多关于医学方面的俄文著作,积极组织放射损伤的研究工作,成为造诣很深的核防护专家,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领袖儿女是如何留在苏联的

领袖儿女是如何留在苏联的

领袖儿女是如何留在苏联的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这其中,曾在苏联生活并经历卫国战争的刘少奇女儿刘爱琴、朱德外孙女刘丽以及李多力、刘霞4位中国代表举着亲人肖像走过红场接受检阅。

原本也接受俄罗斯政府邀请的毛泽东女儿李敏因病不能参加。

至于毛新宇为何没有作为亲属获邀,从受邀人员名单分析可见,受邀者都有在苏联生活、学习的经历,毛新宇不符合。

那么,这些领导人子女当初都是怎么去的苏联?在那里他们又生活得如何呢?1939年的8月末,因为江青打马的“坐骑受惊事件”,周恩来右臂粉碎性骨折,若再在缺医少药的延安延误下去,将落下严重残疾,中共中央决定由邓颖超陪同他赴苏联医治。

飞机除了载着周恩来夫妇、陈昌浩外,还载上了周恩来养女孙维世、陈昌浩儿子陈祖涛、高岗儿子高毅和陈伯达儿子陈小达四个小孩,飞机在兰州做停顿时,刘少奇的两个孩子刘允斌、刘爱琴兄妹也加入其中。

到苏联后,除了年纪稍长的孙维世依自己的意愿去学艺术外,其他5人都进了莫尼诺的第二国际儿童院。

当时在第二国际儿童院的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孩子,但在陈祖涛等到后不久,就集体转到了在伊万诺沃的第一国际儿童院。

伊万诺沃是苏联的纺织工业城市,距莫斯科300公里左右。

两个国际儿童院,都是赤色国际救济会创办的,收养的都是各国共产党、工人党领袖和著名左翼政治家的孩子,据当时的统计有200多人,包括世界31个民族,各种肤色的都有。

在国际儿童院的中国孩子的构成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烈士子女,如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宣传部部长蔡和森和湖北省委负责人向警予的孩子蔡博、蔡妮,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局主任罗亦农的儿子罗西北,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总工会执委会委员长苏兆征的儿子苏河清,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的儿子张芝明,代理江苏省委书记赵世炎的两个儿子赵令超、赵施格,湘鄂赣边特委书记郭亮的儿子郭志诚等。

二是当时中共高层领袖的儿子,如毛泽东的长子、次子毛岸英、毛岸青,刘少奇的长子、长女刘允斌、刘爱琴,朱德的女儿朱敏,还有陕甘宁根据地最高领导人林伯渠、高岗的子女等。

博古-生功过

博古-生功过

博古的一生功过在中共军史上,国人谈论最多的恐怕是林彪24岁担任军团长。

然而,在中共党史中,有一位24岁的年轻人,直接从党员擢升为中共党的最年轻领袖,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却不一定为国人所知了。

他,就是博古(秦邦宪)(1907~1946)。

博古,39岁为国捐躯,一生虽然短暂,却有四个地方为他塑像。

这四个塑像是他一生中的四个里程碑。

然而,博古在中共党史上创下的两项“纪录”,迄今未曾被人打破:第一,他被指定为中共中央总负责时,连中央委员都不是,这样的“擢升”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二,他当时不过24岁,是中共历史上最年轻的领袖,人称“中共中央的小伙子”。

博古(秦邦宪),1907年6月24日出生无锡一个书香世家。

早年在无锡、苏州求学,思想进步,为学生领袖。

他自幼学习成绩优异,在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预科毕业(新中国成立后该校合并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该校将他与梁思成作为品学兼优突出的学生榜样,为他们做了雕像)。

1925年11月,秦邦宪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1月考入莫斯科中山大学,这年12月,博古从海参崴登上了去莫斯科的列车。

火车穿越一望无际的西伯利亚,到处是白茫茫的草原和树林,到处是严寒和冰雪,但博古的心里却是热血沸腾,一想起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星,他就想大喊大叫上几句。

最后凭着顽强的毅力,博古战胜了严寒、饥饿和孤独,终于来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

在中山大学,他取俄文名“博古诺夫”,这便是演化成“博古”的由来。

当时,中山大学的教授多数是托洛茨基派,第一任校长卡尔·拉狄克就是托洛茨基派的拥护者。

博古一行人到校后,正值拉狄克讲中国革命运动史的课。

博古头一次从拉狄克的嘴里听到沙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心和晚清政府的无能,认为拉狄克是位了不起的校长。

但不久,拉狄克因卷入托洛茨基与斯大林的权力斗争旋涡,丢掉了校长职务。

原来的副校长、时年26岁的米夫接替了拉狄克。

上任伊始,米夫就在学校里建立了中国问题研究所,把托洛茨基派的教授一律免职,十分器重和信任他的中国弟子王明。

博古的一生功过

博古的一生功过

博古的一生功过在中共军史上,国人谈论最多的恐怕是林彪24岁担任军团长。

然而,在中共党史中,有一位24岁的年轻人,直接从党员擢升为中共党的最年轻领袖,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却不一定为国人所知了。

他,就是博古(秦邦宪)(1907~1946)。

博古,39岁为国捐躯,一生虽然短暂,却有四个地方为他塑像。

这四个塑像是他一生中的四个里程碑。

然而,博古在中共党史上创下的两项“纪录”,迄今未曾被人打破:第一,他被指定为中共中央总负责时,连中央委员都不是,这样的“擢升”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二,他当时不过24岁,是中共历史上最年轻的领袖,人称“中共中央的小伙子”。

博古(秦邦宪),1907年6月24日出生无锡一个书香世家。

早年在无锡、苏州求学,思想进步,为学生领袖。

他自幼学习成绩优异,在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预科毕业(新中国成立后该校合并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该校将他与梁思成作为品学兼优突出的学生榜样,为他们做了雕像)。

1925年11月,秦邦宪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1月考入莫斯科中山大学,这年12月,博古从海参崴登上了去莫斯科的列车。

火车穿越一望无际的西伯利亚,到处是白茫茫的草原和树林,到处是严寒和冰雪,但博古的心里却是热血沸腾,一想起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星,他就想大喊大叫上几句。

最后凭着顽强的毅力,博古战胜了严寒、饥饿和孤独,终于来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

在中山大学,他取俄文名“博古诺夫”,这便是演化成“博古”的由来。

当时,中山大学的教授多数是托洛茨基派,第一任校长卡尔·拉狄克就是托洛茨基派的拥护者。

博古一行人到校后,正值拉狄克讲中国革命运动史的课。

博古头一次从拉狄克的嘴里听到沙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心和晚清政府的无能,认为拉狄克是位了不起的校长。

但不久,拉狄克因卷入托洛茨基与斯大林的权力斗争旋涡,丢掉了校长职务。

原来的副校长、时年26岁的米夫接替了拉狄克。

上任伊始,米夫就在学校里建立了中国问题研究所,把托洛茨基派的教授一律免职,十分器重和信任他的中国弟子王明。

16489528_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日子

16489528_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日子

桥队提供器械。

桥队不得不想方设法自己动手仿制,买来国内的素炭精棒一步步将其改造得能完成水下钻孔任务。

钢材进口是由桥队技术人员梁志章扮成商人去香港秘密进行的。

得到香港爱国商人的帮助,前期钢材顺利进口,但香港钢材存货在修建中途就消耗完。

采购员不得不从各种渠道获得钢材。

当时适逢香港的一栋七层钢结构大楼在拆除,桥队采购员就隐藏身份买下了这栋楼的废钢,这些废钢用在修建海珠桥南北两段的桥身上,至今在这两端还能看到麻点,这是当时艰苦条件的印证。

至桥梁修建完成,桥队只花费了164亿(今164万元)。

1950年11月7日海珠桥修复工程正式完毕,由市长叶剑英主持通车典礼,尽管此时中孔仍不能活动开启,但海珠桥仍然在珠江前航道两岸陆上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50年代修复完至今,海珠桥还进行了三次大型修缮工程。

1974年为了缓解桥上交通拥堵,进行了海珠桥的扩建。

桥宽由18.3米增加到33米,桥面原11米轿车行道两旁增设了各8米的非机动车道,再往外是各3米的人行道。

20世纪90年代,海珠桥老化日益严重,中孔桥面开始凹陷,桥梁架构也有部分变形,锈迹到处都是。

1995年海珠桥开始进行加固,一方面使用悬索来分摊中孔梁架压力,增加中孔桥身的荷载。

另一方面,进行大规模除锈。

经加固后,海珠桥的承载能力提高了一半,又能满足日益繁忙的交通需求。

2011年11月16日再次启动了海珠桥的修复工程,直至2013年9月2日完成。

维修后海珠桥的承载能力又一次提高,可以承受20吨重的汽车通过,桥心高度抬高至8.7米。

边桥增加了盲道,并设置了记录着海珠桥六大历史事件的12块景观墙。

如今,广州已经成为华南的交通枢纽,多种现代化运输方式构成了发达的运输网络。

海珠桥在85年中见证了广州的苦难和繁荣,是广州发展的独特标志,也是每个广州人心中独特的文化印象。

(编辑 黄艳)作者: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1950年,海珠桥重建通车20世纪30年代任岳、王一夫妇合影王一,原名王淑蓉,1909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荆门县。

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学制解析

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学制解析
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学制解析
莫斯科中山大学俄文全称“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是联共(布)正是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俄国顾问鲍罗庭于1925年10月7日,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66次会议上正式宣布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建立。
学制
莫斯科中大学制二年,中国学生来到这里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学生首先要学习俄语。第一学年,俄语学习时间特别长,每天为4课时。其他课程为:政治经济学、历史、现代世界观、俄国革命理论与实践、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第二学年的课程为中国革命运动史、世界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主义原理、经济地理等。中山大学还有一门重要课程就是军事训练,该课程每周一天,主要内容为步兵操典、射击、武器维修等。

莫斯科中山大学兴衰始末

莫斯科中山大学兴衰始末

廷特别 推荐 ,大 多数是 国 民党要 人 的子 弟 ,
免予考 试 。广州 选拔 的学生 ,9 0 %是 国民党 员 ,上海 和京津 地区选拔 的学生 ,则 多数是 共产党 员。当年 与维经斯 基一起来 华推动创
年 ,学员 主要是年 龄较大 、有卓 越经历 、受 过 高深教 育 、经验 丰富 的革命 战士 ,如吴 玉 章、 林伯渠 、 徐特立 、叶剑英 、 江浩 、 方维夏 、 何 叔衡 、夏 曦等 。预备 班 中,有上 海三次武
筹备。
性 ,以此建立起 革命统 一战线 ,实 现了 国共 合 作 。苏联为支 持孙 中山领 导的革命事 业 ,
为 国民党 培养训练干部 ,首先在 中国广州 ,
大批 共产 党学 员就 读莫斯 科 中山大 学
拉狄 克是 国际著名 的革命家 和学者 。他
出生于波 兰 ,毕业 于瑞 士伯尔尼 大学 ,当时
傅钟 、杨 尚昆、张 闻天 、
廷任 委员 会顾 问 ,并 开始在 广州 、上海 、北 京 、天 津等地选 拔学生 。 由于广 州是 当时全
陈绍禹 ( 王明 )、陈昌浩 、秦邦宪 ( 博古 )、
王稼祥 、 沈泽民 、 何 凯丰 、 李竹声 、 盛忠亮( 李、 盛在 中共 中央迁往 瑞金后 ,先 后任上海 中央
人被选 送到苏联 正规 的高 等院校继续 深造 ,
成为学者和科学家 。
孙 中山不 幸逝世 。为了纪念这位 对 中国革命 和 中苏友 好 关 系 的发 展 作 出杰 出贡 献 的伟
大 人 物 ,该 校 取名 为 “ 中 国劳 动 者 孙 中山
大学 ” ,简称为 “ 中山大学 ” ,并派精 明强
国际 风 云
GUoJ l FENGYUN

共产党秘密发展蒋经国入党始末

共产党秘密发展蒋经国入党始末

共产党秘密发展蒋经国入党始末作者: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21期蒋经国说:“辛亥革命前夜,在湖北组织共和会的志士先贤熊朝霖被清廷抓获,高呼‘须知世界文明日,尽是英雄血换来’!我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定然以吾之热血,去换取世界文明之日!”最终,蒋经国是如何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呢?今年是开国上将傅钟120周年诞辰。

几天前,傅钟的儿子邀乌兰夫的次子乌可力参加诞辰纪念活动。

感奋之余,乌可力想起了父亲在世时曾给他讲述的一段往事: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乌兰夫在傅钟的领导下,和邓小平一道秘密发展蒋经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希望你和蒋经国同学成为好同学、好室友、好朋友”1925年10月7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决定,在莫斯科建立孙中山劳动大学,专为中国国共两党培养革命人才。

1925年10月28日,国共两党共同选派340名青年学子,远赴莫斯科中山大学求学。

在这340名青年当中,就有蒋经国和乌兰夫。

傅钟和邓小平则是受党组织的指派,于1926年1月6日,从莫斯科东方大学转到了中山大学。

由于是为国共两党培养人才,我党以莫斯科东方大学党组织派驻莫斯科中山大学支部局的名义,于1926年初建立了党的组织,并指派傅钟担任了支部局书记。

为了充分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我们党对选派人员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各项工作,都做了精心的准备。

从登上苏联轮船开始,负责带队的中共中央委员兼上海区委书记俞秀松,就把乌兰夫与国民党派出的学员蒋经国安排在了同一个船舱。

俞秀松交代乌兰夫,要主动与蒋经国交往。

1925年11月中旬,这340名中国学员走进了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6年初,傅钟与乌兰夫的第一次交谈,是从询问了解乌兰夫这一路上对蒋经国的印象开始。

乌兰夫说:“我感觉蒋经国脑子好使,知识面挺宽……再有呢,尽管大家都客客气气,但看得出来蒋经国的性格清高……”之后,党中央通过派驻莫斯科共产国际的代表团通知中山大学支部局,一定要做好对蒋经国的团结工作,这是关系着国内国共两党的合作,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的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使命任务。

邓小平、蒋经国在莫斯科中山大学

邓小平、蒋经国在莫斯科中山大学

命的布尔什维 克干 部 ,并成为 以后 中 苏关 系的纽带 ,莫 斯科 中 山大学就 是 在这 种情 况下 应运而生的。 当莫 斯科 中大在 中国开始 招生 的 时候 ,蒋 经 国还 是 个 l 5岁 的热 血 青 年 ,在 当时 中 国政 治文 化最激 烈进 步
的 上海 浦 东 中 学 就 读 。12 95年 ,上 海
来 的 。 多 少年 来 ,由 于种 种 历 史 原 因 ,
脑集团很快也 作 出决策 ,对 中 国革 命 投入更 大 的资本 ,除 了枪炮 之 外 ,更 亟待创 办一所学校 ,以孙 中山的旗帜 , 招徕 大批 中国先 进 青 年到 该 校学 习 ,
其 目的在 于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培 养 中 国 共 产 主 义 群 众 运 动 的 干 部 ,培 养 中 国 革
稚晖所办的 “ 海外 补 习学校 ”学 习俄 文。事不久 ,蒋经 国又 因参加 反对 北 洋军 阀政府 的示威 游行 被警察 局关 押 了二个 星期 。出狱后 ,蒋 经 国于 当年 8 8日从北 京赶到 广州而 见蒋介石 。 月 受着 “ 四” 以来 革 命 思 潮 的 影 响 , 五
赴 俄 考 察 过 ,也 亲 服 见 过 俄 国 的 许 多
12 年 1 ,在 国 民 党 的 “ 大 ” 94 月 一
上 ,孙中山提 出了著 名 的 “ 联俄 、联 共 、扶助 农 工 ” 的三 大 政 策 。不 久 , 他又给派往苏联 考察 的蒋介 石 的手札 中写道 :“ 我党今后之革命 ,非 以俄为 师 、断无成就。 ”在苏联 的援助下 ,孙
国共合作正 值高潮 ,革 命形 势蓬 勃发
展 就 更 离 不 开 苏 联 的 帮 助 了。
12 年 l 95 0月 1 9日,正 当蒋 介 石 在东征前线 作战 ,征得 其父 支持 的蒋 经 国和第一批 2 2名同学从广 州搭一艘 苏联轮船赴苏 留学去 了。

莫斯科中山大学停办原因论析

莫斯科中山大学停办原因论析

莫斯科中山大学停办原因论析
张泽宇
【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32)003
【摘要】莫斯科中山大学成立于1925年,是苏联专门为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培训干部而设立的高等院校,国共两党的许多重要人物都曾在此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是苏联、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三方合作背景下的产物,其兴衰起伏与中共、国民党和苏联三方的关系以及中苏两国关系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联.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国内革命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国共合作最终破裂,中国国民政府与苏联的关系也日趋冷淡.中国革命形势以及中苏关系的剧变对莫斯科中山大学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中山大学生源严重不足.加之莫斯科中山大学自身也存在一系列严重问题,如资金投入与人才产出的失衡、中国留学生托洛茨基反对派的活动、清党运动等一系列事件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这所在留苏教育史、中苏关系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上都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学校于1930年停办.
【总页数】5页(P7-11)
【作者】张泽宇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19
【相关文献】
1.保定军校停办原因探析 [J], 窦文良;
2.报业:寒冬还是“倒春寒”?——2013年报刊停办原因分析 [J], 王宇婷;
3.2011年以来报刊停办原因分析 [J], 王顺;
4.庆阳市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停办原因调查 [J], 陈永明;杨正荣
5.简析奥运会停办危机 [J], 罗楷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日子
王一,原名王淑蓉,1909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荆门县。

1926年到武汉参加革命,从事地下工作。

1927年3月,在中共汉口三区委员会机关任干事,由向警予、曹祥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保留革命骨干,1927年10月,被中共中央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者中山大学”(后更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习惯上仍叫“中山大学”)学习。

按照共产国际的规定,转为联共(布)候补党员,同时改变国籍,成为苏联公民。

1930年,因受王明路线迫害,被分配到苏联伊尔库次克边疆斯列金斯克城沙河大门金厂任工人指导员,该厂工人多为去“淘金”的中国劳苦大众,经过艰苦工作,组织培养了一批干部。

1932年调任苏共伊尔库次克边疆
党委《突击报》(中文版)编辑部责任书记,发表了大量文章。

1934年底,在赤塔党校东方班任教员和主任。

1935年4月,王一等25人被苏共中央派到新疆,做军阀盛世才的工作。

王一化名高秀影,持华侨护照,在乌鲁木齐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员兼小学部主任,后任新疆妇女协会副委员长。

1938年8月,奉苏共中央之命调回苏联,考入伊尔库次克医科大学学习。

1942年毕业后分配到伊尔库次克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区医院工作,任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院长,并担任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

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被苏联授予“1941~1945年光荣劳动”银质奖章。

在莫斯科时,王一与中共创建时期的党员任岳结婚。

1952年王一夫妇等多人,经中苏两党协商调回中国。

王一任卫生部北京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务主任。

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医疗工作组。

1958年调任中国
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前身)任防护医疗所主任、职工医院院长、北京中华医学会理事。

王一努力钻研放射医学,翻译了许多关于医学方面的俄文著作,积极组织放射损伤的研究工作,成为造诣很深的核防护专家,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2年离休,按副部级待遇(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

2001年11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从1921年起,一批一批有志的中国青年陆续去到苏联学习,第一批赴苏的有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以及任岳等,他们先到东方大学学习,以后又陆续从国内派去几批学习,1927年赴苏的人数最多,我也是其中之一。

从海参崴到莫斯科坐火车用了12天。

听同学们讲:1921年那批来莫斯科求学的学生,整整花了两三
个月时间才到达。

因为当时缺煤,火车运行是靠燃烧木柴作为动力的,在运行时,要边停边伐木柴来补充燃料。

在漫长的旅途中,生活非常艰苦,也非常寂寞,有些曾去过苏联的老同学,给我们讲十月革命的战斗历程,教我们唱苏联革命歌曲,教我们识俄文字母。

一天,火车停站时,一个男同学提着水桶,下到站台去打开水。

由于天寒地冻,不慎滑倒在地,被另一辆开来的火车压断了一条腿,大家急忙把他抬到附近的车站医院去急救,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却安上了假腿。

当我们到达莫斯科的时候,已经是严冬了。

中山大学原是为纪念孙中山逝世而开办的。

我们进校时,校名已改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同学们仍然照习惯称它为“中山大学”。

先期去的同志很快掌握了俄文,为我们这些刚到的同学当翻译,大家亲如兄弟
姐妹。

学校为我们准备了大衣、帽子和一套外套,还有皮鞋、内衣和其他生活用品。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学生证,记有俄文姓名、性别和年龄。

我的苏联姓名是卡斯萍娜?塔吉雅娜?帕夫洛夫娜。

这样,我便成了中国籍的苏联人了。

我们这些同学,每四五十人分成一班,我分在第四班,与帅孟奇同志同班,任岳同志这次分在翻译班,任岳同志曾在1921年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过,这次党中央派他来学习军事,所以暂时分在中山大学翻译班等待重新分配。

十月革命胜利才十年的苏联,百废待兴,工业、农业还没来得及恢复和发展,缺煤缺电,冬天不能取暖;面包靠配给,就连能填饱肚子的马铃薯,也不能随意买到。

苏联人民,甚至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

可是,为了支援中国革命,苏共中央仍然为我们这些从中国来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
习环境和生活条件。

学校有美丽的校园和宽敞的教室、宿舍,文体设备也比较完善,冬季有滑冰场,夏天有游泳池,假期中还可以到黑海旅游圣地去疗养。

学校专门为中国学生设立了一个大食堂,每天早8点、中午12点、晚6点按时供餐。

西餐供应白面包、肉、蛋和小菜。

为了适应中国学生的生活习惯,还经常更换大米饭和面条。

这样优厚的条件与国内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1928年年初,我同任岳同志在互助互爱的基础上结婚,搬到另外的宿舍里。

任岳同志在军事学院轮流学习过炮兵和工程兵课程,这些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因为,他曾在北伐军里和苏联顾问们一同有过战斗经历,萧劲光同志分在列宁格勒的?政大学学习。

在这批来莫斯科的同学中,有中共党员、团员和非党的积极分子,学校支部局书记是王明、校长是米
夫。

那时学校支部局决定,所有中共党员学生,都改转为联共候补党员,而其他从资本主义国家来苏学习的共产党员,却都转为联共正式党员,这个决定引起很多中共老党员的不满。

米夫虽然是校长,但学校大事都由王明一人说了算。

王明专横不讲民主,拉帮结派,自命为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无情打击有不同意见的同学。

在教务处工作的中共老党员俞秀松、董亦湘对王明的错误作风进行过批评帮助,王明就怀恨在心,诬指他俩组织反党的封建团体“江浙同学会”,使一大批同他俩接近的江浙籍同学都受到株连,在莫斯科闹得满城风雨。

王明在中山大学同学中很不得人心。

1929年秋,在全校近400名党团员的强烈要求下,召开了大会,讨论支部局的工作路线。

在会上,忠于王明的一派拥护王明继续当支部局书记,另一派极力反对。

会议开了十天,得不出结果,特别是在讨
论教学大纲时,没有把中国革命低潮时党内出现的右倾机会主义列入大纲,学生们把主张列入大纲的签名议案呈交支部局(我也签了名),却不予讨论。

1929年,正是苏联国内进行反托洛斯基派斗争的高潮,也影响到中山大学的平静,学生中意见纷纷。

1929年末,联共到中山大学清党,要求托派学生到清党委员会声明退出托派。

但是托派中的一些强硬分子,没有把名单交给清党委员会,而把它交给了非托派的年纪较大的老党员马马也夫。

马马也夫出于害怕,不得不把名单呈交给清党委员会。

事后,他又觉得做了对不起同志的事情,终于在一天晚上突然自杀,使大家莫名其妙,但使托派惊慌失措,接着,不少同学就被秘密逮捕。

苏联要恢复经济,急需能源。

在海参崴伯力、斯列金斯克一带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沙金。

联共党到中
山大学来,挑选一些靠得住的学生,到远东地区华侨集聚地,做文化、政治教育工作,在海参崴开办党校、俱乐部和扫盲班。

在伯力办中文版《工人之路》的编辑是许之祯同志,许之祯曾在1921年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这次又重来苏联,他没有到莫斯科去,就留在海参崴办党校,当校长,以后又到伯力去办中文报纸。

许之祯的战友帅孟奇大姐,把她的首饰和积蓄拿出来,供给许作为来莫斯科的路费。

帅大姐毕业后,分配回祖国工作。

归途中,路经伯力,许之祯一再挽留帅孟奇留在苏联远东工作,但帅大姐却坚决地回到了祖国。

1929年末,我同任岳同志得到联共党的通知,派我们到远东工作。

当清党完毕后,我们就离开中大,一同起程,去到以往不曾派人去过的斯列金斯克矿区做教育华工的工作。

1930年1月,正值寒冬腊月、大学纷飞时,我们乘上开赴西伯利亚的火车,去开创另一个天地。

(编辑黄艳)
(本文为王一于1993年6月写成的回忆录部分内容。

国防大学瞿定国教授供稿并撰写了王一生平介绍文字,在此表示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