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162例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临床研究

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宋丹蕾 程丹 牟依卡 徐立雷 沈醉
摘 要:临床上,腹泻往往是多病原、多因素所诱发的消化道疾病,在儿科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 其中,儿童为
高发群体,这主要是由于儿童肠道发育尚未成熟,自身免疫能力较低,极易感染,出现腹泻症状,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 对此,临
上对其的治疗主要采用西医,但据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西药
常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对此,本研究作者结合自身所学知
识与经验以及相关文献,提出中医推拿疗法治疗方案,现汇
报如下:
二、 病因病机
中医“ 泄泻” 中“ 泄” 指大便溏薄而势缓者,“ 泻” 指大便
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病位在脾胃。 小儿属于稚阴稚阳身体,
脏腑十分娇嫩,形气尚未充实,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些特
量,有助于体温降低。 ⑤注意患儿饮食卫生,患儿使用的餐
具应用开水消毒,在进行母乳喂养之前,母亲应清洗自己和
患儿双手,并清洗乳房。
四、 作用机制
在小儿疾病中,特定穴位的使用频率以及疗效远高于传
统腧穴,对于小儿腹泻来说一般会选择大肠、小肠、七节骨、
龟尾、脘穴、板门、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位。 在不同位置采
研究[ 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8) :934-935.
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困证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的随机 双 盲、 阳 性 药 和 原 剂 量 平 行 对 照、 多 中 心 临 床 试
验[ J] .天津中医药,2018,35(5) :324-328.
[3] 邹扬军.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
察[ J] .临床医药实践,2015,24(4) :268-270.
点表明了小儿脾胃相比于成年人更弱,容易受损,且脾胃为

中医辩证施治小儿腹泻128例临床观察

中医辩证施治小儿腹泻128例临床观察

中医辩证施治小儿腹泻128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对小儿腹泻进行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28例患儿根据中医辩证采取对应的中药汤剂进行内服治疗。

结果128例患儿中,痊愈72例,显效27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8%。

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小儿腹泻效果明显。

标签:腹泻;小儿;辩证施治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于6个月~2岁小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何次数增多,具体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严重的可危及患儿生命。

我科在临床上针对小儿腹泻采取中医辨证施治,临床效果明显。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7月~2013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腹泻患儿128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55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年龄1.7岁;病程1 d~17 w,平均9.1 d;其中无明显脱水者64例,轻度脱水者59例,中度5例;中医分型乳食内伤33例,风寒外束27例,湿热内蕴27例,脾失健运24例,脾肾阳虚17例。

所以患儿均符合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2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并根据证型进行治疗。

1.2.1乳食内伤临床表现:患儿不思食、食欲差、口臭,多哭闹,腹胀满,腹部按诊抵手,大便酸臭,小便黄,夜眠差,舌红,苔黄腻,脉滑实。

治则:利小便而实大便,消食导滞。

处方以平胃散合五苓散加减,方药如下:麦芽12 g、茯苓10 g、厚朴12 g、山楂12 g、陈皮9 g、防风6 g、猪苓9 g、泽泻9 g、白术12 g、甘草6 g、桂枝9 g、法半夏3 g、神曲12 g。

1.2.2风寒外束临床表现:患儿发热,或伴有咳嗽、流涕,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腹部触诊柔软,肠鸣明显,舌质淡红,苔白,脉浮紧。

治则:解表散寒,健脾温中。

处方以藿香正气散合理中丸加减,方药如下:藿香9 g、白芷9 g、桔梗12 g、厚朴9 g、陈皮12 g、桂枝6 g、甘草3 g、党参12 g、茯苓12 g、干姜6 g、白术12 g。

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分析

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分析

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3-08-21T17:28:19.387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张翔[导读] 现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方法,运用中药内服结合小儿推拿,综合治疗小儿腹泻,取得较佳效果,报告如下。

张翔成都市金牛区中医医院【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100 确诊为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50 例,西医组给予抗生素,肠道黏膜保护剂和缓解胃痉挛药物,中医组给予辩证并用口服中药和给予小儿推拿,观察治疗5 天后效果,并进行比较。

结果:中医组治愈19 例,好转21 例,无效10 例,总有效率为80%;西医组治愈11 例,好转17 例,无效22 例,总有效率为56%;中医组疗效显著,P<0.05。

结论:使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可以有效止泻,且操作简单,容易给患儿接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小儿推拿小儿腹泻以小儿大便次数增多,稀烂便、水样便为主要特征,多发于3岁以下儿童,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会逐渐降低,但病死率最高达4%,是儿科常见的消化性疾病[1]。

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有病毒感染, 早期喂养不当,气候骤变等,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治疗。

现阶段患儿用西医治疗,疗效欠佳。

现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方法,运用中药内服结合小儿推拿,综合治疗小儿腹泻,取得较佳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 年7 月~2012 年7 月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腹泻患儿100 例,临床均可见水样便、蛋花样便,大便每日6 次以上,部分患儿出现呕吐、口渴,体查腹部可闻及活跃肠鸣音,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50 例。

中医组男29 例,女21 例,年龄3 个月~3.6 岁,平均2.7 岁, 病程2~7 天,轻度脱水37 例,中度脱水13 例;西医组男27 例,女23 例, 年龄由4 个月~3.5 岁,平均2.6 岁,病程2~7 天,轻度脱水34 例,中度脱水16例。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腹泻疗效观察及评估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腹泻疗效观察及评估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腹泻疗效观察及评估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施治是否能有效对腹泻症状进行治疗。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患者共74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5月~2015年7月之间,将74例腹泻患者通过抽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7例。

其中一组腹泻患者通过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设定常规西药组;另一组腹泻患者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进行治疗,设定中医辨证组。

结果:中医辨证组腹泻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4.59%(35/37),高于常规西药组的75.68%(28/37),P<0.05,可确认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常规西药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能有效对各种分型的腹泻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治;腹泻;临床疗效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effective to treat diarrhea. Selection methods:our hospital,a total of 74 patients with diarrhea,treated life have in May 2013 to July 2015,74 patients with diarrhe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pumping,37 casesin each group have patients. On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diarrhea by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set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group;Another group of diarrhea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us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Results:the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diarrhe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94.59%(35/37),75.68%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group (28/37),P < 0.05,can confirm 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s can effec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types of diarrhea,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the treatmen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evidence-based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arrhea;Clinical curative effect人体的胃肠壁血液循环较为丰富,所以当组织有炎症介质释放或者缺氧、缺血时,就容易造成胃肠黏膜的损伤,引起腹泻症状[1]。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摘要】观察运用中医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09年7月门诊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共59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患儿给予黄芪建中汤为主加减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西医维持治疗。

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总有效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黄芪建中汤临症加减用药,以消食化积,清肠化湿,运脾止泻,诸药合用起到很好的疗效,为治疗小儿腹泻的有效方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黄芪建中汤;中医药疗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对象为2008年7月~2009年7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共59例,其中男23例,女36例,年龄1~12岁,发病到就诊时间均在3天之内,均为腹泻,便次增多,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

其中伴有发热、呕吐、腹胀者36例,不伴有明显发热、呕吐、腹胀者26例,大便镜检无白细胞,无红细胞,部分有未消化物(+~++),大便培养阴性。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或略高于正常值,淋巴细胞比例均大于40%。

全组患儿按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西医维持治疗。

1.2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儿科学》。

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大便每日10次左右,为黄色或黄绿色稀水便,或蛋花样,有时伴有少量粘液或未消化物,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腹胀、纳呆。

1.3治疗方法治疗组患儿给予中医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各药方剂量为:黄芪5~12 g,炒麦芽、大枣、苍术各6~10g,茯苓6~8g,桂枝、白芍、党参、白术、葛根各5~8 g,炙甘草6 g,槟榔3~6 g,木香2~6g。

每日一剂,水煎服,每次20~60 mL,每日3次。

表邪重可加苏叶5~8 g,荆芥3~6 g;热甚、大便有脓球加黄芩4~6 g,蒲公英3~8 g,黄连3 g;呕吐频作者加旋覆花、炙枇杷叶各5~8 g,法半夏3~5 g;腹痛者加延胡索、枳壳各5~8 g;久泻不止者加莲子5~8 g,乌梅、禹余粮各3~5 g。

中医辨证论治小儿腹泻

中医辨证论治小儿腹泻
食物调理:砂仁肚条粥
用料配方:砂仁10克,猪肚子1000克,花椒、胡椒末、葱白、生姜各适量
操 作:将猪肚洗净,用沸水烫一下,刮去内膜,放入砂锅中加水加花椒、生姜、葱白煮熟后,捞起猪肚晾冷切条,再将原汁烧开下肚条、砂仁、胡椒末、味精等,文火炖煮20分钟即成。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乃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2岁以下的婴儿更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南方冬季亦可发生,且往往引起流行。
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功 效:发表散寒,温中通阳
用 法:趁热服食,每日2次
3)湿热型
表 现: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每日数次或数十次,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黏液,腹部时有疼痛,食欲不振,肛门灼热,伴湿热之象,小便短赤,发热口渴。舌苔黄腻。
治 法:疏风散热
取 穴:开天门30次;推坎宫30次;揉太阳30次;揉耳后高骨30次;揉外劳宫30次
参考方剂:藿香正气散
功效:解表和中 理气化湿
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透,蕴热不退,午后热重等
用料配方:栗子仁与白糖适量
操 作:将栗子仁磨成粉,煮成稀糊,加白糖调匀服食
功 效:养胃健脾
用 法:每日1~2次,连食数日
注:(1)将《正红草止泻软膏》涂抹于患者腹部,顺时针摩腹待药物吸收,然后用红外线灯照射治疗5分钟
(2)将糖液倒入涂有植物油的搪瓷盘内摊平,稍冷,即用刀划成条,再划成小块即成。
功 效:健脾止泻。 适应久泻、久痢等症。

查肛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疗效观察资料

查肛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疗效观察资料

首席医学网 2010年01月05日 16:06:20 Tuesday∙医师杂志征稿 ∙普通外科文献 ∙呼吸疾病会议∙网站运营 ∙核心期刊征稿 ∙帕金森病 ∙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内蒙中医药 ∙心律失常会 ∙危重病诊治 ∙心血管医师 ∙内科诊疗班 ∙方剂组成原理 ∙亚健康学会 ∙ 风湿关节炎作者:张丽娟 左秀芳 姜仁昌 作者单位: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医院加入收藏夹《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 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医学会快讯|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关键词】查肛辨证法小儿腹泻疗效观察资料与方法2007年8月~2008年8月腹泻患儿240例,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标准[1],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

治疗组中男64例,女56例平均年龄1.65±1.15岁;平均腹泻次数9.29±1.1次/日,平均病程3.04±1.21天。

对照组男36例,女44例;平均年龄1.80±0.85岁,平均腹泻次数9.0±1.6次/日;平均病程3.11±1.24天。

中毒症状明显伴休克及大便培养为细菌感染者除外。

两组病情及一般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以名老中医刘弼臣的学术思想为指导,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运用查肛辨证法分为4个证型施治。

伤食泻。

中医辨证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中医辨证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中医辨证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发表时间:2018-11-16T13:06:10.7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9期作者:姜志萍[导读] 分析中医辩证推拿疗法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姜志萍山东省龙口市妇幼保健院 265701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辩证推拿疗法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以数字随机法则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患儿。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中医辩证推拿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腹泻次数无明显差异,即数据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 后,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即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3.63%,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期间,对患儿行中医辩证推拿疗法,可以减少患儿的腹泻次数,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应普及使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医辨证推拿;腹泻次数;治疗效果小儿腹泻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多以不足2周岁婴儿为主要病患群体,一般情况下,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大便性状改变、排便次数增加为主,部分患儿可能合并腹痛、呕吐、发热、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1]。

小儿腹泻的诱发机制较为繁杂,例如,腹部受凉、饮食不当、肠道外感染等,只有结合患儿病情的诱发机制对患儿行针对性治疗,才能保证治疗有效[2]。

基于此,本次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以常规西药疗法、中医辩证推拿疗法为对照进行如下研究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伴有程度不一呕吐、发热症状;患儿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不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脏器官疾病、药物过敏等情况。

辨证论治小儿泄泻125例临床观察

辨证论治小儿泄泻125例临床观察

辨证论治小儿泄泻125例临床观察小儿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泻下清水样稀便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为主要症状,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发病为多。

近年来,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予报道。

1 临床资料笔者整理了1999年8月~2006年9月的小儿泄泻125例,其中男59例,女66例,年龄15天~10岁,以2~8岁者多见,发病季节以10~12月份最高。

粪常规示:白细胞少许22例,占17.6%;脂肪颗粒(+~++)83例,占66.4%;未见异常者20例,占16%;125例中病程2天~2个月。

2 治疗方法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辅以西医的补液及降温镇静等对症治疗。

2.1 伤食泻:多由喂养不当、饮食不节、积滞胃肠、积食伤脾而引起,症见大便溏泻,量多而酸臭,有食物残渣或奶花等,腹胀拒按,时痛欲泄,泄后痛减,苔白腻或黄厚,脉滑,指纹紫滞。

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神曲、连翘各10 g,山楂8 g,茯苓、半夏、莱菔子、陈皮各6 g)。

如食滞重,泻下不畅,腹痛且胀,加大黄1 g,枳实5 g,玉片4 g;伤乳者可用消乳丸(神曲、麦芽各10 g,香附、陈皮各6 g,砂仁2 g后下)。

2.2 寒湿泻:多由脾胃素虚,寒湿之邪侵袭胃肠,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从而水谷不分,并走大肠所致,症见肠鸣腹泻,大便清稀如水样,臭气不甚,小便少,口干不欲饮,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迟,沉宜温中,益气健脾除湿,方用理中汤(党参8 g,白术6 g,干姜4 g,炙甘草3 g),加平胃散(苍术、陈皮各6 g,厚朴3 g)。

如兼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加藿香、苏叶各5 g,陈皮、茯苓各6 g,桔梗4 g,半夏5 g,以解表散寒,芳香化湿;如腹痛较甚者,加木香3 g,砂仁2 g后下以理气止痛。

2.3 湿热泻:多发于夏秋季,由湿热之邪,蕴结肠胃,下注大肠,传化失司所致。

突然发病,腹痛即泻,色黄气臭,口渴烦热,大便如水样,1日10~20余次,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分析

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分析

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分析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78例腹泻患儿,依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综合治疗措施。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

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对照两组患儿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表明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

结论:治疗小儿腹泻,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更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康复,可推广应用。

标签: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小儿腹泻是儿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胃肠综合征。

该种疾病的病原体主要为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患儿的粪便性状发生改变,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期间还会伴随呕吐、发热、食欲下降等多种临床表现。

如不能接受有效的治疗方法,将可能引发水电解质紊乱。

常规治疗小儿腹泻采取的是西药治疗,但疗效并不是非常理想。

在查找文献的过程中了解到,中药综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更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

本文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依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78例腹泻患儿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符合小儿腹泻的判断标准。

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患儿年龄0.5~9岁,平均年龄为(3.5±1.9)岁。

观察组39例,男21例,女18例,患儿年龄为0.5~8岁,平均年龄为(3.4±0.6)岁。

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大便性状发生改变,且多为黏液状、糊状、蛋花汤状以及稀水状。

检验结果表示为脂肪球与白细胞。

同时部分患儿伴随腹泻、发热、腹痛、轻中度脱水以及呕吐等情况。

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接受治疗时,所有患儿均减少食量,且主要为糖水和米汤等清淡食物,以此减轻其肠胃负担。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治法 : 健脾止泻 , 主要采用健脾益气止泻药物 , 以健脾理气
化湿。
方药 : 加味参苓 白术散 , 党参 1 炒 白术 5g茯苓 1 、 0 、 0g
怀 山药 1 - 薏苡仁 1 、 白扁豆 1 、 0g炒 , Og 炒 0g 陈皮 3g砂仁 5g 、 、
乌梅 1 、 0g炙甘草 1 。如见久泻不止 , 0g 加赤石脂 5g以固肠止
3 评 判 标 准
茯苓 1 、 0g黄连 3 、 半夏 5g 陈皮 5g g 、 。如腹痛 较剧 及气胀者 , 用大黄粉 , 以助通便。2 0例。
22 风寒 泻 . 泄 泻清稀 , 甚则 如水样 , 闷食少 , 脘 腹痛 肠 鸣。或兼外感风寒 , 则恶寒 、 发热、 头痛 、 肢体酸痛 , 舌苔 白或 白 腻, 脉濡缓 , 指纹淡红。
深黄而臭 , 或见少许黏液 , 腹部时感疼痛 , 食欲不振 , 肢体倦怠 ,
发热或不发热 , 口渴 , 小便短黄 , 舌苔 黄腻 , 脉滑数 , 指纹紫 。 治法 : 清热利湿 , 主要采用清利药物 , 以解表清热利湿 。
【】 刘耀东 , 1 l 王敬华 , 丽萍 , . 孙 等 浅谈脾 胃与脑 中风 的关系叨. 光明 中
小儿腹泻属 中医学“ 泻” 泄 的范畴 , 是儿科 常见 的消化道疾
病, 以排便次数增多 , 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 , 至泻 出如水样为 甚
泻; 腹痛加木香 5g 理气止 痛 ; 而无夹杂积滞者 , 大便稀或完谷
不化者 , 加干姜 以温 中散寒。2 例 。 8 25 脾肾 阳虚 . 证见久泻 不止 , 食入 即泻 , 质清稀 , 粪 完 谷不化 , 或见脱肛 , 形寒肢 冷 , 面色 白 , 精神萎靡 , 睡时露睛 , 舌 淡苔 白, 脉细弱 , 指纹淡 。 治法 : 温补脾肾 , 固涩止泻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108例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108例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108例临床观察目的研究观察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患儿不同的发病原因和症状口服合适的中药汤剂治疗。

结果11d内患儿精神食欲正常,腹泻停止,大便成形,常规检查正常。

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遵循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原则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疗效,并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标签:分型治疗;小儿腹泻;中医辩证小儿腹泻是儿科较为常见的季节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婴儿时期,通常发病年龄在2岁以下,大多数患儿为1岁以内。

小儿腹泻的发病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且大便不成形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病症。

这种病证属于中医泄泻范畴。

通常有85%的婴幼儿腹泻采用抗炎、止泻补液等常规治疗2w内方可痊愈,但是也有15%的腹泻患儿腹泻持续不愈。

临床上根据患儿的病程将腹泻又可以分为慢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

病程在2w~2个月的为迁延性腹泻[1],超过两个月的为慢性腹泻。

临床上对于慢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没有明显的概定区别,仅用于临床判断病情。

腹泻病因多而复杂,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威胁。

作者结合临床经验,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滿意,副作用小,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我科诊治的108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

其中女49例,男59例;年龄3.5个月~7岁,平均年龄(3.5±2.8)岁;病程5~34d,平均病程(21±5.5)d。

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形体消瘦、呕吐等临床症状,并且大便不成形、呈糊状,大便颜色淡黄或黄绿色,大便次数4~8次/d不等。

部分患儿大便有少许泡沫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1.2 中医辩证分型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和病因,分为伤食腹泻、湿热腹泻、脾肾阳虚腹泻、风寒腹泻、脾虚腹泻、气阴两伤腹泻、暑热腹泻等证型[2]。

1.3 中医辩证1.3.1 伤食腹泻伤食腹泻者19例。

针灸结合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结合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结合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方法小儿腹泻儿科收治的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5例,中医辨证治疗结合中医和针灸辨证治疗在观察组应用;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

两组均在7d后评价治疗疗效。

结果观察组中,治愈5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2%;对照组治愈3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88%。

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结合针灸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标签:小儿腹泻;中药;针灸夏天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由细菌和病毒感染。

孩子的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的常见临床表现,可伴有发烧,呕吐和其他西医症状,儿童腹泻,腹泻的治疗抗炎,补液,中医认为,与腹泻的儿童的主要疾病脾,脾往往是湿的治疗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腹泻55例,辨证论治,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和治疗方案》[1]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在我们医院就诊的小儿腹泻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

观察组,男31例,女24例,平均年龄(3.8±2.2)岁,病原菌的检测,其中7例细菌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腹泻3例,45例非感染性腹泻,发热7例,呕吐12例,轻度脱水15例,14例严重脱水,中度脱水16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4±2.6)岁,病原体检测,其中10例合并细菌感染性腹泻,6例感染性的病毒性腹泻,34例非感染性腹泻,10例在发烧,呕吐8例,轻度脱水13例,中度脱水29例,8例严重脱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1.2.1对照组纠正水,控制和非感染性腹泻的电解质,酸碱失衡,加强护理,饮食调整,防止病毒感染的并发症;蒙脱石散对腹泻和口服盐酸头孢他美酯低镁联合应用治疗细菌感染性腹泻,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的一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证型的不同,中医和针灸辨证。

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8-11-09T17:15:25.2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作者:翟建彬[导读]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恢复时间,缩短治疗时间,促进康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可临床推广应用。

翟建彬(黑龙江省望奎县中医院儿科;黑龙江望奎152100)【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小儿腹泻应用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2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资料,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手段,研究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76.8%,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腹泻、呕吐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恢复时间,缩短治疗时间,促进康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可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是临床中常见的儿科胃肠综合症,主要是由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一种急性病症,临床患儿常出现排便次数多、粪便形状改变,常伴有发烧高温,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1]。

若不能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儿身体状况,可引发水电解质紊乱。

临床中西药治疗是常规治疗手段,但对患儿影响较大,效果并不显著。

本文为研究分析小儿腹泻应用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对112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分组治疗,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资料来自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2例腹泻患儿,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

中医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究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中医治疗效果。

方法:以社区医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间接收的10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参苓白术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应用中医参苓白术颗粒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标签: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中医治疗;参苓白术颗粒;疗效小儿腹泻作为影响婴幼儿健康的常见疾病,主要与患儿脾胃娇嫩、消化不畅等因素有关,多数婴幼儿腹泻的发生是由于饮食不调、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导致,患者易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大便失常等情况,严重影响婴幼儿健康[1]。

中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好,已有诸多报道证实,为进一步探究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中医治疗效果,选取社区医院接收患儿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报道整理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以社区医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间接收的10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患儿均符合以下标准:白细胞检查结果显示计数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颗粒。

常规治疗主要以退热、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补液、抗生素治疗等为主。

治疗组:参苓白术颗粒(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0280)温水服用,患儿每次3g,一日三次。

1.3观察指标治疗效果评价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制定,以痊愈、好转、无效三个指标为主,以痊愈+好转为治疗总有效率。

痊愈: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每日排便少于两次;好转:症状与体征改善效果显著,指标好转但未恢复正常;无效:不符合以上两个判断指标或者病情加重、恶化者。

1.4统计学医学数据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中医辨证施治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施治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施治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吕亚宁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1(026)005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对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对160例患儿根据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分为:乳食内伤、风寒外束、湿热内蕴、脾失健运、脾肾阳虚五型,应用中药治疗;结果所用160例患儿中,痊愈124例,占77.5%;显效9例,占5.6%;有效16例,占10%;无效7例,占4.4%;总有效率95.6%.160例患者儿中疗程最短者2天,最长34天,平均为4天,且未见明显并发症;结果中医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经济安全、无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总页数】2页(P944-945)
【作者】吕亚宁
【作者单位】陕西省子长县中医医院,子长,717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医辨证施治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J], 曹建平;罗雪影;吴莉梅
2.针灸配合中医药辨证施治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 [J], 王海琴
3.中医辨证施治高血压病效果及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J], 郁正菊
4.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绞痛辨证施治临床观察 [J], 邱可发
5.中医辨证施治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J], 周媛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90例的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90例的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90例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3-11-01T09:06:34.403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李明[导读] 小儿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流行于秋冬季节,是目前临床上儿科第二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尤其以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李明(新化县吉庆镇中心卫生院湖南娄底 417621)【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9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45例患儿,全部采用中药注射、口服中药以及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

对照组45例患儿,全部使用抗生素庆大片或呋喃唑酮片、胃肠解痉药、肠道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45例患者,其中显效36例,占80%,有效13例,占17.78%,无效1例,占7.22%,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45例患者,其中显效21例,占46.67%,有效12例,占26.67%,无效12例,占26.67%,总有效率为73.33%。

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中医治疗法治疗小儿腹泻能明显缩短患儿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效果显著,无任何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字】中医小儿腹泻临床治疗1引言小儿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流行于秋冬季节,是目前临床上儿科第二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尤其以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类,即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感染性原因的因素有细菌、真菌或病毒等,其中病毒为主要的感染因素,例如轮状病毒。

非感染性原因的因素有患儿过敏、气候变化或患儿饮食不适而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体内失调以及肠黏膜损伤等。

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患儿大便次数频繁且排便为水状或蛋花状的,有些患儿甚至会伴有发热、脱水,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呼吸道感染以及体内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重者会危及患儿的性命。

查肛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疗效观察

查肛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疗效观察

首席医学网 2010年01月05日 16:06:20 Tuesday∙医师杂志征稿 ∙普通外科文献 ∙呼吸疾病会议 ∙网站运营 ∙核心期刊征稿 ∙帕金森病 ∙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内蒙中医药 ∙心律失常会 ∙危重病诊治 ∙心血管医师 ∙内科诊疗班 ∙方剂组成原理 ∙亚健康学会 ∙ 风湿关节炎作者:张丽娟 左秀芳 姜仁昌 作者单位: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医院加入收藏夹《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 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医学会快讯|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关键词】查肛辨证法小儿腹泻疗效观察资料与方法2007年8月~2008年8月腹泻患儿240例,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标准[1],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

治疗组中男64例,女56例平均年龄1.65±1.15岁;平均腹泻次数9.29±1.1次/日,平均病程3.04±1.21天。

对照组男36例,女44例;平均年龄1.80±0.85岁,平均腹泻次数9.0±1.6次/日;平均病程3.11±1.24天。

中毒症状明显伴休克及大便培养为细菌感染者除外。

两组病情及一般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以名老中医刘弼臣的学术思想为指导,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运用查肛辨证法分为4个证型施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162例的临床观察
摘要:小儿腹泻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小儿腹泻以大便次数增多、泻下清水样稀便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为主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究其原因,多为外感风寒、湿热,内伤饮食,加上脾胃虚弱,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谷不化,清浊混杂,而引起泻下。

对待小儿腹泻,应根据患儿临床症状的轻重,泻下粪便的性质,舌苔等,来辨别泄泻的寒热虚实,辨证论治。

关键词:中医辨证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51-02
小儿腹泻从中医来讲,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症包括风寒,湿热和伤食。

其中风寒指的就是受到外部气候影响比如着凉引发的腹泻,伤食就是指的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问题。

虚证主要有脾虚泻和肾虚泻,其中肾虚泻就是我们常说的凌晨起夜的五更泻。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是根据粪便性状与症状表现,分辨寒热、审查虚实而进行分型论治。

近年来,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辨证施治情况,分析整理后,以供同道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62例,男78例,女84例,年龄最大者10岁,最小者3个月,以2~7岁者多见,共130例,占73.9%;发病季节以8~9月份最高,共133例,占78.4%;其他季节29例,占21.6%;162例中,病程最长者1个月,最短者3天。

1.2 辨证分型。

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本组病例分为伤食腹泻、暑热腹泻、寒湿腹泻、湿热腹泻、脾肾阳虚腹泻等五个证型。

1.3 辨证施治。

1.3.1 伤食腹泻。

多由喂养不当,饮食不节,积滞胃肠,积食伤脾而引起。

症见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或如败卵,嗳气酸馊,或欲呕吐,不思饮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治宜去积消食,主要采用消导之品,以助脾胃消化,同时应节制乳食,常用方剂为保和丸加减:神曲10g,麦芽5g,谷芽5g,山楂10g,茯苓10g,黄连3g,半夏5g,陈皮3g.如腹痛较剧及气胀者,加木香、厚朴以理气消胀;呕吐较甚者,加藿香、生姜以辛香止吐。

还可服用小儿七珍丹。

若伴口渴者,可用大黄粉,以助通便。

1.3.2 暑热腹泻。

多因感受暑邪,或由饮食不洁,暑热内迫大肠所致。

起病急骤,或有烦躁,发热,肢冷,伴恶心呕吐,大便水泻如米泔或蛋花汤样,状若喷射,恶臭如败卵,便次频无计数,小便短少,重则目眶下陷、睡时露睛。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宜清热解表,佐以祛暑止泻,方用四味香薷饮(香薷、厚朴、扁豆、黄连)为主方加减。

1.3.3 寒湿腹泻。

泄泻清稀,中多泡沫,无明显臭味,腹痛肠鸣,或兼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浮有力。

治宜祛寒化湿,主要采用芳香化湿药品,以疏风散寒化湿,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3g,紫苏5g,半夏5g,茯苓10g,炒白术
10g,陈皮3g,泽泻10g;若腹痛较甚者,加木香、砂仁以理气止痛;兼有食滞者,加山楂以消食导滞;小便短少者,加泽泻、猪苓以渗湿利尿。

1.3.4 湿热腹泻。

症见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泛恶,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治宜清热利湿,主要采用清利药品以解表清里利湿,常用加味葛根芩连汤:葛根5g,黄芩5g,甘草3g,茯苓10g,泽泻10g,厚朴5g,车前草10g,神曲10g。

若小便涩赤而短者,加六一散(滑石、甘草)以清热利湿;腹痛甚者,加白芍、木香以理气止痛;呕吐频者加半夏、生姜汁或玉枢丹以降逆辟秽;湿邪偏重,口不甚渴者,加苍术以燥湿;高热、烦渴引饮者,加石膏、寒水石以清热除烦。

1.3.5 脾肾阳虚腹泻。

多由脾肾阳气素虚,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阳失运,升降失调,气机阻滞,而清浊不分所致。

其主要见症为腹胀满不适,隐隐作痛,面色白,四肢发凉,食欲不振,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一日数次,反复发作。

稍进油腻则胸闷不舒,便次明显增多。

久泻不已,脾胃愈虚,中阳不振,肾阳不足,不能化生精微,渐至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微弱。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每日排便1~2次,大便成形,诸症消失者为痊愈;大便次数接近正常,基本成形,诸症消失或仅存肠鸣腹胀者为显效;便泻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者为好转;大便情况及诸
症均未改善者为无效。

2.2 疗效分析。

本组162例中,痊愈144例,占87.5%;显效12例,占9.0%;好转4例,占2.3%;无效2例,占1.2%。

总有效率98.9%。

在162例有效病例中,疗程最短者2天,最长30天,平均为
3.9天。

其中伤食泻平均疗程为2.2天,暑热泻平均为3.3天,寒湿泻平均为2.8天,湿热泻平均为2.8天,脾肾阳虚泻平均为7.2天。

各型疗效相比较,以伤食泻疗效为最好,与寒湿泻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体会
小儿腹泻原因较多,但总与脾胃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故有“脾虚则生湿,湿盛则脾困,无湿不作泻”的说法。

腹泻的成因,除寒湿、暑热等致病因子损伤脾胃外,饮食不当则更为多见。

本组162例中,伤食腹泻计56例,占36.3%。

然饮食所伤,又当以生冷为主,或饮食壅滞,损脾伤胃,影响胃肠的正常功能而作泄泻。

上述诸多原因,仅是发病的外界因素,其根本原因则与个体脾虚胃弱有关,因脾虚而阳气不能内充,阳气不足则脾的运化功能低下,而致升举无力则下陷,终成泄泻。

辨证首先要分清寒热虚实,有寒则温、有虚则补、有湿清利、有食积消导,久泻可适当固涩。

小儿体质柔弱,易病易变,易虚易实,应坚持服药,巩固疗效,但也要注意中病即止,调整药量。

对病程久延,运用固涩法时,要把握时机,不可早投、乱投。

著名儿科老中医董延瑶对此总结出四项用药原则:苔净、腹软、溲通、身无热,
内无积滞,肠垢已清,方能使用固涩之法。

小儿泄泻易伤阴、伤阳或阴阳两虚,治疗时应充分细察,多方兼顾,权衡缓急轻重、阴阳消长等,以及时用救阴、扶阳或阴阳兼顾法。

参考文献
[1] 苗凌娜.健脾止泻汤治疗小儿腹泻32例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6
[2] 吴斌,王丽.中药治疗小儿脾虚型腹泻12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