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固有免疫(本科)
《医学免疫学》第八章 固有免疫

• 肥大细胞:参与I型超敏反应 • 嗜碱性粒细胞:参与I型超敏反应 • 嗜酸性粒细胞:抗寄生虫免疫
要点
掌握:固有免疫的概念 掌握:DC、NK、γδ T 、B2细胞的概念 掌握: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比较
NK细胞
•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 • 主要分布于外周血、脾脏 • NK细胞不表达T、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及其它标志 • 标记:CD56+、 CD16+、TCR-、BCR• NK细胞特点:无需抗原致敏,能自发杀伤某些肿瘤细
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无MHC的限制性。
NK细胞的识别受体:
抑制性受体(killer-cell inhibitory receptor, KIR),其配体 为MHC I类分子或MHC I类分子与自身抗原肽组成的复合体。 抑制性受体与配体的结合会抑制NK细胞活化。
激活性受体(killer-cell activated receptor, KAR),广泛识 别结合于自身组织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表面 的糖类配体。
是巨噬细胞处理和提呈抗原所不能缺少的免疫分子。
重要功能:
吞噬杀伤作用 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杀伤靶细胞 加工、递呈抗原 免疫调节
在机体防御和来源于细菌等感染性微生物的免疫应答中 发挥重要的作用
吞噬!
吞噬杀伤作用
吞 噬 杀 伤 作 用
加工、递呈抗原
树突状细胞(dend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单个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DC NK细胞 NK T细胞 γδ T细胞 B-1细胞
中性粒细胞(小吞噬细胞)
• 存在部位:血液、炎症部位(全身),是白细 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 功能基础:溶酶体,过氧化物酶及杀菌物质。 • 作用:趋化作用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IC-1

第四节 固有免疫样淋巴细胞
B1 细胞 分布 : 腹、胸腔,肠壁固有层 特点 :个体发育出现早,具自我更新能力。 表面标志 : CD5+ 分子识别 : 抗原识别谱窄,识别TI-2多糖抗原
T细胞
分布 :上皮、粘膜
表面标志 :γδTCR 、CD2/3/16/25/45、LFA-1 分子识别 : 抗原识别谱窄 :HSP、CD1复合物、病毒蛋 白
2. 加工提呈抗原
单核巨噬细胞是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主要 通过吞噬作用以及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摄 取抗原。
3. 调节免疫应答
4. 介导炎症反应
Macrophages Ingest and Degrade antigens
(B)
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介导炎症反应
1 2
溶酶体外漏 1 靶细胞 分泌炎症介质
一、 来源、分布与生物学特征
二、 生物学作用
三 、 与免疫病理关系
一、 来源、分布与生物学特征
1.来源: 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分布: 血液、组织间隙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分化和分布
骨髓
多能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 单核母细胞 前单核细胞
血液
单核细胞
组
巨噬细胞
结缔组织:组织细胞 肺:肺泡巨噬细胞 肝:枯否细胞
非甲基化 CpGDNA
TLR6
TLR2
TLR1
CD14
MD2
TLR4
TLR3
TLR5
TLR9
MPS的细胞产物
M φ是一类重要的分泌细胞,在许多组织和 器官中, M φ是分泌性蛋白的主要来源。一 般情况下, M φ处于静止状态。激活之后的 M φ功能明显增强,具有活跃的分泌能力, 可以分泌多达一百种以上的生物活性物质。
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课件

补体调节
补体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包括补体调节蛋白(如C1抑制物 、C4结合蛋白、膜辅助蛋白等) 和细胞因子(如IL-10、IL-12等
)。
补体生物学意义
补体系统在防御病原体入侵、促 进组织修复和参与免疫调节等方
面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种类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非免 疫细胞分泌的调节分子,包括 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 IFN)、肿瘤坏死因子(TNF
固有免疫系统的作用与功能
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
促进特异性免疫的产生
固有免疫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并清除入侵体 内的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
参与免疫记忆
固有免疫系统能够通过产生细胞因子等炎 症介质,激活和调节特异性免疫细胞,进 而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应答。
维护内环境稳态
固有免疫系统具有记忆功能,能够在初次 感染后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降低再 次感染的风险。
详细描述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涉及多个层面,包 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调节性T细胞等。 研究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并调节固有免疫 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功能,有助于揭示炎症 和免疫耐受的平衡机制。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相互作用研究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 两个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免疫 应答的完整画卷。
详细描述
树突状细胞(DC cell)是一种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提呈给T细胞,激活T 细胞产生免疫应答。DC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高效地激活初始T细胞,启动适 应性免疫应答。
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总结词
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课件

2023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课件contents •引言•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分子•固有免疫应答•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固有免疫在医学中的应用目录01引言理解固有免疫在机体免疫防御中的作用及与适应性免疫的相互关系掌握固有免疫细胞的种类、功能及分子机制认识固有免疫在抗感染、抗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课程目的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关系适应性免疫是机体针对特定病原体产生的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相互协作,共同抵御病原体入侵固有免疫是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快速、非特异性的特点固有免疫系统的作用对免疫失调进行调节阻止病原体传播和预防再次感染对组织损伤进行修复和抗炎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和调节02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
吞噬细胞可以吞噬和杀灭入侵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吞噬细胞还可以通过释放炎性因子来激活免疫应答,促进炎症反应。
NK细胞和NK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是固有免疫细胞中的一类淋巴细胞。
NK细胞可以识别和杀灭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同时还可以调节免疫应答。
NKT细胞是一类具有特定表面分子和功能特征的T细胞亚群,可以快速识别脂质和糖蛋白,并产生炎性因子或调节免疫应答。
γδT细胞是一类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快速识别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并产生炎性因子和调节免疫应答。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固有免疫细胞中一类重要的淋巴组织,包括肠系膜淋巴结、扁桃体等,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调节免疫应答和参与炎症反应。
γδT细胞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固有免疫细胞的调节固有免疫细胞的调节是固有免疫应答的重要环节之一。
调节方式包括负向调节和正向调节。
负向调节包括抑制性受体、抑制性细胞因子等;正向调节包括刺激性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等。
固有免疫细胞的调节还受到神经内分泌和代谢信号的调控。
03固有免疫分子抗菌肽是固有免疫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和抗炎的作用。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

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时,是体内最先产生的Ig;血清IgM升高说 明有近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有强大激活补体能力,在机体早期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 天然血型抗体是IgM; 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记忆B细胞mIgM消失。
小结
掌握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熟悉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了解免疫球蛋白异质性 掌握单克隆抗体概念和特点 熟悉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思考题
1、名词解释:Ab、Ig、单克隆抗体(mAb )、HVR、CDR、调理作用、ADCC
2、临床治疗应用抗体制剂的原理? 3、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如何? 4、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5、IgG的基本结构? 6、免疫球蛋白的表位可分为哪几类?
B B
HAT培养基
骨髓瘤细胞
杂交瘤 细胞
杂交瘤
细胞 瘤细胞
瘤细胞
杂交瘤
B
细胞
瘤细胞 瘤细胞
筛选 培养 增殖
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传染性疾病病原体及肿瘤抗原的检测 各种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细胞膜
分子及受体的检测 肿瘤的体内定位诊断和导向治疗(生物导
弹) 治疗某种自身免疫病 抗T细胞单抗可用于抗移植排斥反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
多克隆抗体
(polyclonal antibody)
用含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物质免疫动物,刺激 多个B细胞克隆所获得的免疫血清(含多种抗体的混 合物),此为多克隆抗体。
来源广泛,制备容易;特异性不高。
刺激小鼠
抗原
带有多个表位
针对不同表位 的B细胞
医学免疫学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53页PPT

巨噬细胞为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macrophage)
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清除、杀伤病原体: 参与促进炎症反应: 杀伤靶细胞 加工、提呈抗原: 免疫调节: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phagocyte)
单核吞噬细胞 (mononuclear phagocytes)
来源 分类 分布 功能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macrophage)
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模式识别受体(PRR): 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器室膜上能够识别病原体某
作用,有免疫记忆
维持时间 短
长
学习要点
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NK细胞杀伤作用的机制 NK细胞活性的调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谢谢你的阅读
知识就是财富 丰富你的人生
MCP-1R、MIP-1α/βR IFN-γR、M-CSFR、GMCSFR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macrophage)
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清除、杀伤病原体: 参与促进炎症反应: 杀伤靶细胞 加工、提呈抗原: 免疫调节: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 MR)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SR)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
《免疫学固有免疫》课件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环境因素和免疫调节异常等均参与发病。
固有免疫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固有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活化
固有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能够识别自身抗 原,并活化T细胞和B细胞等适应性免疫细胞。
适应性免疫的调节
并触发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
信号转导过程
02
当RIG-I样受体识别病毒RNA后,通过MAVS等分子激活NF-κB
和IRF3等转录因子,诱导干扰素和炎症因子的表达。
生物学意义
03
RIG-I样受体信号转导在抗病毒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能够诱导
干扰素产生和抗病毒免疫。
NOD样受体信号转导
NOD样受体概述
NOD样受体是一类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胞内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触发固有 免疫应答。
总结词
激活后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详细描述
巨噬细胞在受到刺激后,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肿 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
总结词
参与抗原递呈作用
详细描述
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并消化抗原,然后将抗原信息呈递给 T淋巴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
总结词
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详细描述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分布最广泛、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 呈细胞,能够高效地摄取、加工和递呈抗原信息给T淋巴 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等介质,影响适应性免疫细胞 的分化、增殖和功能,从而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
组织损伤的修复与控制
固有免疫细胞能够修复受损的组织,并通过吞噬作用和细 胞毒作用等机制控制自身抗原的扩散和炎症反应。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免疫细胞

概述
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并消化多种抗原,并将抗原信息通过MHC分子转递给淋巴细胞。
功能
巨噬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识别并吞噬抗原,然后在细胞内将抗原降解成短肽,与MHC分子结合后表达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
作用机制
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是B淋巴细胞的特化亚型,能够摄取并转递抗原信息给T细胞。
分类
免疫细胞的定义和分类
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并清除侵入机体的外来抗原,如细菌、病毒等。
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
B淋巴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T淋巴细胞能够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
产生抗体和细胞因子
NK细胞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并杀伤受损或异常的自身细胞,维持内环境稳定。
杀伤和清除受损细胞
作用机制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识别并摄取抗原,然后在细胞内将抗原降解成短肽,与MHC分子结合后表达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这一过程对于免疫应答的启动和调控至关重要。
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04
CHAPTER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总结词
主要负责非特异性免疫的防御机制
功能和作用机制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主要成分,通过吞噬作用清除病原体和坏死组织。它们在感染、炎症和组织损伤等情况下迅速到达受损部位,发挥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功能和作用机制
B淋巴细胞可分为前B淋巴细胞和成熟B淋巴细胞。前者在骨髓中分化,后者则迁移到外周淋巴器官。
分类
NK细胞是固有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功能和作用机制
活性调节
其他功能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固有免疫本科

机体对抗原没有免疫应答能力,或抗原激动后免疫应答过低,如艾滋病、肝炎等。
免疫系统缺陷的类型
基因缺陷
免疫缺陷病中很多都属于基因缺陷的范畴,如SCID (严重综合征)
• 肉芽组织结核 • 间质性肺炎 • 胸关节炎等
后天因素
在细胞、化学因素等引起的因素影响下,免疫系统 的功能会出现异常,严重时可引起患者死亡。
免疫系统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对免疫系统的功能有着很大影响,而免疫系统本身也对神经系统有影响,两个系统相互影响。
免疫系统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疾病预防
通过预防接种、保持健康饮食、保持身体习惯 等改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预防多种疾病的发 生。
疾病治疗
对于疾病治疗,可以通过维护免疫系统的稳定 性、修复免疫系统的损伤等方法来治疗和缓解 疾病。
损伤感染和炎症
炎症
由于感染、创伤等原因引起机体免疫细胞、炎症因 子的大量聚集及各类介质分泌所致的一系列变化过 程。
• 局部红、肿、热、痛 • 局部功能障碍
感染和损伤
获得性免疫和固有性免疫系应激状态下的表现。 • 血管扩张 • 白细胞移行和浸润
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
鉴别侵入物
利用固有免疫及其产品鉴别侵入物, 以便确定所需 的免疫抗原和相应的激活物。
免疫记忆
感染后,机体形成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经过一段时间延缓的时间,如果再次遇到病原体, 机体会非常迅速的使记忆细胞及抗体反应,从而产生应急反应。
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参与
2
通过活化T细胞增殖、增强T细胞对肿瘤
抗原的识别和刺激具有防汛作用。
3
肿瘤免疫干扰作用
肿瘤细胞通过合成表面抗原分子、抗原 诱导表达分子产生免疫影响。
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固有免疫系统可能过度激活,引发炎症反 应,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发生。
促进特异性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系统能够通过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促进特异性免疫应 答的产生,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固有免疫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识别肿瘤抗原
固有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从而启动对肿瘤细 胞的清除作用。
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激活
固有免疫系统通过产生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 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
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调节
固有免疫系统能够调节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反应强度和方 向,确保免疫应答的适度。
03
固有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巨噬细胞与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作为免疫系统中的主要吞噬细胞,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和清除病原体、凋亡细胞和 坏死组织。它们还参与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物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 和白细胞介素(IL)-1,以激活和吸引其他免疫细胞。
医学免疫学的研究方法
医学免疫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免疫学、分子免疫学、细胞免疫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 ,如抗体检测、细胞培养、基因敲除等技术。
医学免疫学的应用
医学免疫学在临床医学、生物制药、疫苗研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疾病的预防 、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02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固有免疫系统的基本构成
01
第一道防线,能够阻挡病原体入
侵。
02
固有免疫细胞
包括吞噬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它们在固有免疫系统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
03
固有免疫分子
补体、细胞因子、凝集素等固有免疫分子在免疫应答中起到关键作用
。
固有免疫系统的功能与作用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有免疫的概述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是 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 的,生而具有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其作用 迅速、广泛而无特异性,亦称天然免疫 或非特异性免疫。
固有免疫的特点及意义
天然免疫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提供T细胞第一活化信号: 提供T细胞第二活化信号: 诱导细胞因子表达:
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
如巨噬细胞、补体等
天然免疫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强度
* 抗原被补体活化片段C3d包被 同时与BCR和CD21(CR2) 结合 B细胞对抗原产生应答的阈值 B细胞对TD-Ag应答强度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ion molecular pattern,PAMP)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ion molecular pattern,PAMP
PAMP:一类或一群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体 (及其产物)共有的某些非特异性、高度保 守的分子结构,其可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所 识别。
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授课教师:杨敬宁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 固有免疫应答的概念、特点和组分; 固有免 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
熟悉 固有免疫应答的识别机制。 了解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抗原异物刺激 机体 产生 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清除
教学内容
3.CD14 :识别LPS/LBP复合物
Toll样受体(TLR)
类型: 所致效应为:
1.介导吞噬细胞黏附和调理 2.激活APC,促进其成熟,参与特异性免 疫应答的启动 3.活化炎症相关基因表达,与炎症性相关 疾病有关
各种TLR及其相应配体
肽聚糖、磷壁酸(G+) 细菌脂多糖
母菌)
注意:
蜂毒、造影剂、万古 霉素等可使其脱颗粒, 引起类过敏反应
第二节 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一)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二)固有免疫的应答特点
(一)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固有免疫的识别方式-模式识别
通过PRR识别
模式识别受体
PAMP或DAMP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
* 危险因素 激活APC,促进表达B7 B7/CD28提供共刺激信号 T细胞活化的阈值
天然免疫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天然免疫细胞表面PRR
识别不同PAMP而被激活 表达不同细胞因子谱 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不同亚群
决定特异性免疫应答类型
第三节 天然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抗感染第一道防线 抗肿瘤 参与维持机体自稳 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效应和调节 参与免疫病理:肿瘤、移植排斥、炎性疾病
小结与思考题
简述固有免疫应答的概念及其组成? 简述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简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简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相互关系? 天然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固有免疫的应答特点
a. PRR识别PAMP,具有非特异性与泛特异性 b. 无clone性扩增 c. 迅速产生效应 d. 维持时间短、无免疫记忆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0~4h
屏障、补体、吞噬细胞、细胞因子,菌少则愈
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4 ~96h
炎症加强、发热、急性期反应、B1、 T、NKT
(二)、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分子
防御素 (defensin)
非特异性效应的多肽,人中有 α-防御素β-防御素;作用为杀 伤细菌、真菌和有包膜的病毒。
补体系统
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
细胞因子
趋化作用、杀伤病毒及肿瘤细胞
溶菌酶
水解细菌、激活补体、促MØ吞噬
其他效应因子 氧自由基、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
特点 *出生时具有,遗传决定 *作用出现早 *非特异作用,作用范围广 *无免疫记忆性 意义 构成抗感染第一道防线, 并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效应和调节。
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分及其效应机制 (一)、屏障结构
1、皮肤粘膜屏障 物理屏障作用 化学屏障作用 生物学屏障作用
机械阻挡作用 分泌物的化学杀抑菌作用 正常菌群的竞争抑制作用
1、较少多样性 2、非克隆性表达 3、介导快速的生物学反应
PRR
膜型 分泌型
肽聚糖
Toll样受体(TLR) 甘露糖受体(MR) 清道夫受体(SR)
磷壁酸 脂蛋白 酵母多糖 LPS
MBL C-反应蛋白
双链RNA 非甲基化CpG 甘露糖残基
脂多糖结合蛋白
HSP 磷脂酰丝氨酸
PAMP/DAMP
几类重要的PRR
1、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 激活补体或发挥调理作用
2、巨噬细胞表面的PRR
3、Toll样受体(TLR)
巨噬细胞表面的PRR
又称为内吞型PRR,包括:
1 .甘露糖受体
2. 清道夫受体(SR,scavenger receptor )
识别: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LPS,磷壁酸等阴离子聚 合体,也可识别由细胞膜内侧翻转到膜外的磷脂酰丝 氨酸。 功能:它们参与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同时也对丧 失唾液酸的衰老红细胞和凋亡细胞的清除
(三)、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细胞
上皮细胞 吞噬细胞 NK细胞 γδT细胞 B1-B细胞 肥大细胞 NK1.1+T细胞
吞噬细胞
单核吞噬 单核细胞 细胞系统 吞噬细胞 (MPS)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分布:邻近血管、 神经、和腺体,易遭 遇入侵的病原体
在LPS、C3a、 C5a作用下→释放生 物活性介质→发挥趋 化、激活补体和致炎 效应
2、内部屏障
血-脑屏障
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血-胎屏障 血-胸腺屏障
保护胎儿免受感染 保护胸腺免受干扰
血-脑屏障
血-胎屏障
脑毛细
绒毛膜
血 流
血管 脑 星形胶 脊 质细胞 液 神经细胞
母 胎 滋养层 体 儿 子宫 血 血 内膜
营养
营养物质
物质
血-脑屏障由软脑膜、 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和 包在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 形成的胶质膜所组成。
血-胎屏障由母体 子宫内膜的底蜕膜和胎 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所构成。
血-胸腺屏障
由下列结构组成: 1.连续毛细血管,其内皮细胞间完整的紧 密连接;2.内皮周围连续的基膜;3.血管 周隙,内含巨噬细胞; 4.上皮基膜;5.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
作用:
血液内一般抗原物质和药物不易透过此屏 障,这对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胸 腺细胞的正常发育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PAMP的特征有:
1、通常为病原微生物所特有
2、为微生物生存和致病性所必需
3、宿主泛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基础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 PRR是一类主要表达在天然免疫细胞表
面或体液中、非克隆性分布、可识别一种或 多种PAMP的识别分子。
PRR的特征有:
特异性免疫
❖ 后天获得
❖ 感染后4-5天后才生成 效应细胞
❖ 特异性作用,抗原识别 专一;经克隆扩增和分 化成为效应细胞,发挥 免疫效应
❖ 有免疫记忆,作用时间 长
❖ 参与细胞:αβT细胞、 B-2细胞
第三节 天然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抗感染第一道防线 抗肿瘤 参与维持机体自稳 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效应和调节 参与免疫病理:肿瘤、移植排斥、炎性疾病
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 96以后
M、DC激活(提呈抗原、表达协同刺激 分子)、迁入外周免疫器官
非特异性免疫
❖ 出生时具有
❖ 在免疫的早期起作用
❖ 非特异作用,抗原识别 谱较广;不经克隆扩增 和分化即可发挥作用
❖ 不产生免疫记忆,作用 时间短
❖ 参与细胞:粘膜和上皮 细胞、吞噬细胞、NK细 胞、 γδT细胞、B-1B 细胞
LPS(G-) 磷壁酸(G+) RSV F蛋白 dsDNA
鞭毛 蛋白
非甲基化 CpGDNA
TLR6
TLR2
TLR1 CD14
TLR4 TLR3
MD2
TLR5
TLR9
识别特点
非特异性或泛特异性 模式识别 识别受体分布广泛
第二节 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一)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二)固有免疫的应答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