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李白_古朗月行古诗
《古朗月行》(作者李白)唐诗赏析

《古朗月行》(作者:李白)唐诗赏析古朗月行作者: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摧心肝。
词句注释⑴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⑵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⑶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⑷团团:圆圆的样子。
⑸“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
⑹:《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
”,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因此文常以“”指代月亮。
但此诗中似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⑺羿:后羿,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
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下面的“乌”即日。
《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
”所以日又叫阳乌。
⑻天人:天上人间。
⑼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⑽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为决绝之辞。
⑾凄:伤心之意。
白话译文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
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
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
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
古朗月行古诗的意思

古朗月行古诗的意思
古朗月行的意思是:古代的名称为《朗月行》的乐府旧题,描述的是古朗月。
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
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
诗词节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译文:我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所以把它叫做白玉盘。
还怀疑是瑶台神仙镜,在夜空中翱翔在蓝天之上。
月亮上的仙女们是在吊脚吗?为什么月桂会在月亮中间长圆?白兔为谁捣碎了仙药?
1、《古朗月行》赏析:《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
诗人
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
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
了出来。
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
2、诗人简介: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豪迈瑰丽,诗里有突破现实的幻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抨击。
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畅的特点。
《古朗月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古朗月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
此诗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心中感到忧愤不平。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作品原文: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⑴。
又疑瑶台镜⑵,飞在青云端。
(节选)仙人垂两足⑶,桂树何团团⑷。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⑸?蟾蜍蚀圆影⑹,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⑺,天人清且安⑻。
阴精此沦惑⑼,去去不足观⑽。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⑾。
词句注释:⑴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⑵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⑶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⑷团团:圆圆的样子。
⑸“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
⑹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此诗中蟾蜍似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⑺羿:后羿,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
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古朗月行古诗全部注音版翻译

古朗月行古诗全部注音版翻译《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
此诗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心中感到忧愤不平。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古朗月行古诗全部注音版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古朗月行古诗全部注音版翻译古朗月行古诗注音版原文xiǎo shí bù shí yuè,hū zuò bái yù pán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yòu yí yáo tái jìng ,fēi zài qīng yún duān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xiān rén chuí liǎng zú,guì shù hé tuán tuán 。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bái tù dǎo yào chéng ,wèn yán yǔ shuí cān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chán chú shí yuán yǐng ,dà míng yè yǐ cán 。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yì xī luò jiǔ wū,tiān rén qīng qiěān 。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yīn jīng cǐ lún huò,qù qù bù zú guān 。
《古朗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朗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古朗月行》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朗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古朗月行唐代: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青云一作:白云)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韵译小时不识天上明月,把它称为白玉圆盘。
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上边。
月中仙人垂下双脚?月中桂树多么圆圆!白兔捣成不老仙药,借问一声给谁用餐?蟾蜍食月残缺不全,皎洁月儿因此晦暗。
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清明平安。
月亮沦没迷惑不清,不值观看想要离开。
心怀忧虑不忍远去,凄惨悲伤肝肠寸断。
注释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中国神话传说中为月驾车之神,叫舒望,又名纤阿。
古朗月行古诗全部注音版翻译

【导语】《古朗⽉⾏》是唐代伟⼤诗⼈李⽩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五⾔古诗。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
此诗先写⼉童时期对⽉亮稚⽓的认识,写出了⽉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亮渐渐地由圆⽽蚀,继⽽沦没⽽迷惑不清,⼼中感到忧愤不平。
诗⼈运⽤浪漫主义的创作⽅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全诗⽂辞如⾏云流⽔,富有魅⼒,发⼈深思,体现出李⽩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下⾯是⽆忧考分享的古朗⽉⾏古诗全部注⾳版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古朗⽉⾏古诗全部注⾳版翻译 古朗⽉⾏古诗注⾳版原⽂ xiǎo shí bù shí yuè,hū zuò bái yù pán 。
⼩时不识⽉,呼作⽩⽟盘。
yòu yí yáo tái jìng ,fēi zài qīng yún duān 。
⼜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xiān rén chuí liǎng zú,guì shù hé tuán tuán 。
仙⼈垂两⾜,桂树何团团。
bái tù dǎo yào chéng ,wèn yán yǔ shuí cān ? ⽩兔捣药成,问⾔与谁餐? chán chú shí yuán yǐng ,dà míng yè yǐ cán 。
蟾蜍蚀圆影,⼤明夜已残。
yì xī luò jiǔ wū,tiān rén qīng qiěān 。
羿昔落九乌,天⼈清且安。
古朗月行儿童古诗解释

古朗月行儿童古诗解释
【原文】
古朗月行
李白〔唐代〕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李白古诗《古朗月行》赏析

李白古诗《古朗月行》赏析《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
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朗月行》注释】⑴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⑵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⑶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⑷团团:圆圆的样子。
⑸“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
⑹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此诗中蟾蜍似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⑺羿:后羿,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
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下面的“乌”即日。
《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
”所以日又叫阳乌。
⑻天人:天上人间。
⑼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⑽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为决绝之辞。
⑾凄怆:伤心之意。
【《古朗月行》白话译文】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
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
古朗月行 唐 李白4句

古朗月行唐李白4句《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本文整理了原诗及翻译。
《古朗月行》四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原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朗月行》翻译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创作背景此诗应该是创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
陈沆云:“忧禄山将叛时作。
”(《诗比兴笺》)萧士赟云:“按此诗借月以引兴。
日,君象;月,臣象。
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
”赏析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然后用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接着写好景不长,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
诗人引出后羿这样的英雄,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
该诗前四句表现了儿童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后四句表现了对当时黑暗朝政忧心如焚的感情。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最新李白《古朗月行》全诗原文11篇

李白《古朗月行》全诗原文11篇李白《古朗月行》全诗原文11篇李白《古朗月行》全诗原文(1)李白古诗《古朗月行》赏析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
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朗月行》注释】⑴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⑵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⑶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⑷团团:圆圆的样子。
⑸“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
⑹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此诗中蟾蜍似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⑺羿:后羿,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
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下面的“乌”即日。
《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
”所以日又叫阳乌。
⑻天人:天上人间。
⑼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⑽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李白《古朗月行》全诗赏析与翻译

李白《古朗月行》全诗赏析与翻译作品名称:古朗月行创作年代:唐代作者:李白作品格式:乐府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译文:作品注释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韵译:小时不识天上明月,把它称为白玉圆盘。
月古诗翻译

月古诗翻译李白的《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写,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这首诗。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注释】 1、瞻:瞻望。
2、白兔:月亮。
【译文】空中飞舞着明镜一样的满月,想要回家的游子期盼着从故乡带来更多好消息。
转飞的蓬草远行不定,举头仰望天空,只见一轮明月高挂在空中。
水路迷茫,寒气袭人,霜飞林栖,惊起一片寒鸦。
诗人用雄奇的想象表现了从天而降的壮观景象。
【赏析】这首诗以皎洁的明月反衬荒凉,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渲染了一个悲凉、冷落的环境,烘托了诗人寂寞、孤独的心情。
诗人把笔墨重点放在描绘人物活动和景物上,形成一幅环境清幽、寂寥的图画,令人不由想起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诗句。
这首诗写一个孤单的小孩在月夜里看见空中有一面明镜,思念着故乡。
小孩抬头一看,原来那明镜里竟然映出了自己的身影,但是由于镜中的影像比实际身影稍微小了一些,所以他并没有发觉,还以为是看到了别人的影子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虽然漂泊异乡,生活困窘,可他仍然十分怀念自己的故乡,因此才有了这一句充满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
但是,如果真的能够归隐山林,那就不会有后来的感叹了。
在封建社会中,这种怀才不遇的诗人很多,可他们都选择继续仕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赏识,能够施展抱负。
李白正是其中的一位,从他留下的诗篇来看,他对国家忠诚,愿意为国效劳。
李白在离开长安的时候,朝廷曾经多次征召他,希望他能为国家效力,但是都被他拒绝了,因为他一直想着朝廷能够早日让他回去,跟家人团聚,能够过上平淡的生活。
可见,他对功名利禄有多么热衷。
有的时候他也曾想抛弃这些东西,归隐山林,但是他又怕跟家人分离,所以始终无法摆脱那些官场上的应酬,做梦都在盼望回去。
不仅李白有这样的感慨,就连苏轼也同样如此。
苏轼本来有一腔报国之志,奈何一直郁郁不得志,他常常借酒消愁,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作品。
【经典诗句】“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全诗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全诗翻译赏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译文] 小时侯不知道月亮是什么,就把它叫作白玉盘。
[出自] 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释: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古诗词】《古朗月行》四句翻译及原文

【古诗词】《古朗月行》四句翻译及原文《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本文整理了原诗及翻译。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此诗应该是创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
陈沆云:“忧禄山将叛时作。
”(《诗比兴笺》)萧士赟云:“按此诗借月以引兴。
日,君象;月,臣象。
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
”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然后用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接着写好景不长,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
诗人引出后羿这样的英雄,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
该诗前四句表现了儿童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后四句表现了对当时黑暗朝政忧心如焚的感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古朗月行古诗完整版意思

古朗月行古诗完整版意思
古朗月行古诗完整版意思如下: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叫做白玉盘。
又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的云端。
月中的仙人垂着双脚,桂花树郁郁葱葱。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呢?
蟾蜍啃食了月亮,明亮的月亮已经残缺。
后羿当年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从此清平安宁。
月亮已经陷入迷惘,不管它远去还是留下,都不值得观看。
面对这悲凉的景象,我满怀忧思,心中悲痛无以言表。
《古朗月行》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一首名诗。
这首诗通过诗人李白的想象和思考,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担忧。
原文如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诗唐诗三百首大全《古朗月行》

古诗唐诗三百首大全之《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只把它称作白玉盘。
有时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
月中仙人垂着双脚,圆圆的桂树跟着出现。
那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又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月啃残缺了,皎洁的月亮因此晦暗。
后羿当初射下九个太阳,从此人间才安宁。
现在月亮已沉沦迷惑,走开吧没什么可看。
心怀忧虑而不忍走开,悲伤让人肝肠寸断!
简析:《古朗月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开头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最后表达为月亮的沦没而心中感到的忧愤不平之情。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
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朗月行李白_古朗月行古诗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
少居蜀中,读书学道。
25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
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
至天宝初,春诏入京,供奉翰林。
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
安史乱起,入永王李璘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
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
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
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
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象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
注释:
1、古朗行:《乐府诗集》作“朗月行”,乐府古题。
2、白玉盘:白玉做成的盘子。
3、瑶台:传说西王母居住的宫殿。
4、青云端:青云的顶端。
译诗:
幼小的时候不知道明月为何物,
便称它为挂在天空中的白玉盘。
又怀疑它是瑶台上的一面镜子,
无缘无故地飞到了青云的顶端。
赏析:
《古朗月行》原诗共16句,这里是节选其中的前四句。
这四句诗描写了儿童眼中的月亮,充满了浪漫而神奇的遐想。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牵动人们的心。
关于月亮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如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起舞等,的确令儿童心驰神往。
每个人都有童年,儿童富于幻想,对月亮更充满好奇心。
这四句诗就是李白幼小时对月亮的观感。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两句主要从月亮的形体入手进行描摹的。
月亮(指明月)是圆的,白玉盘也是圆的,有相似点,故可以打比方。
月亮除了是圆的之外,还能发光(非科学意义上的),于是又有了“又疑瑶台镜,飞上青云端”两句。
这两句是从月亮发光
角度写的。
月光皎洁,旖旎可人,而镜子能反光,两者也有相似点,所以怀疑月亮又像瑶台上的镜子飞上了青云的顶端,这又是一处比喻。
而“瑶台”又是西王母所居之处,本身还具有神话色彩,更增添了迷人的效果。
这四句诗是用儿童思维写成的,诙谐幽默而又充满天真稚趣;又以“白玉盘”、“瑶台镜”为喻,语言生动活泼。
这四句诗也可以看作是一首儿歌,它可以开启儿童的心智。
这也是一首乐府诗。
鲍照有《朗月行》。
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
此诗开始描写月亮的形状,然后用了一些关于月亮的传说。
后面叹息月蚀后朗月不再可欣赏。
这可能有所讽喻,有所指,但现在已不清楚到底是比喻什么事情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
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