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分析仪器考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 什么是质谱仪器?a. 用于测定物体的质量b. 用于测定物体的质子数c. 用于测定物体的电荷d. 用于测定物体中化学元素的质量及其相对丰度答案:d. 用于测定物体中化学元素的质量及其相对丰度2) 下列哪种仪器可以用于测定溶液的PH值?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离子色谱仪d. pH计答案:d. pH计2. 填空题1) 大分子量的物质通常使用 _______ 进行分离和检测。

答案:凝胶电泳2) 红外光谱仪适用于检测 _______。

答案: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3. 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质谱仪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质谱仪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经过电离后加速到高速,然后将其进行分析和检测。

具体过程包括样品的进样,样品中分子或原子的离子化,通过质谱仪器的质量分析装置进行质量分析,最后得到质谱图谱。

2) 离子色谱仪的应用范围是什么?答案:离子色谱仪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药物分析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分析离子物质的浓度和组分,对无机及有机离子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4. 计算题请计算以下离子在10 mL溶液中的浓度:Na+ 为0.2 mol/LCl- 为0.15 mol/L答案:Na+ 的摩尔数 = 浓度 ×体积 = 0.2 mol/L × 0.01 L = 0.002 molCl- 的摩尔数 = 浓度 ×体积 = 0.15 mol/L × 0.01 L = 0.0015 mol因此,Na+ 的浓度为0.002 mol/L,Cl- 的浓度为0.0015 mol/L。

总结:本文介绍了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通过这些题目的解答,可以加深对仪器分析原理和应用的理解,提高仪器操作和实验技能。

仪器分析是化学、生物、环境等科学领域中重要的分析手段,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于测定元素的是什么?A. 原子的发射光谱B. 原子的吸收光谱C. 分子的发射光谱D. 分子的吸收光谱答案:B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固定相通常是什么?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等离子体答案:C3.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用于测定物质浓度的依据是什么?A. 物质的荧光强度B. 物质的吸光度C. 物质的折射率D. 物质的散射光强度答案:B4. 质谱分析中,用于确定分子质量的是哪种离子?A. 分子离子B. 质子离子C. 金属离子D. 负离子答案:A5.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中,用于测定分子结构的是哪种信号?A. 红外光谱信号B. 紫外光谱信号C. 质子信号D. 碳信号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总字数约1000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______是分析元素的基态原子。

答案:待测元素2. 在色谱分析中,______是色谱峰的宽度。

答案:半峰宽3.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______是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

答案:吸光度4. 质谱分析中,______是分子离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

答案:碎片离子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______是氢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能量状态。

答案:能级...(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定量分析元素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了与该元素特征波长相对应的光量子,从而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通过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强度,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2. 描述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分离机制。

答案: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样品组分分离的技术。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气液色谱柱中,与分离程度无关的因素是( B )A.增加柱长B.改变更灵敏的检测器C.较慢地加样D.改变固定淮的化学性质2.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B )。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3.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的元件是(B )A.棱镜B.光电管C.钨灯D.比色皿4.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构组成为( B )A.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B.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C. 单色器-----吸收池------光源 ------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D.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5.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 A )干扰。

A. 硫酸B. 钠C. 磷酸D. 镁6.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D )。

A. 分配色谱法B. 排阻色谱法C. 离子交换色谱法D. 吸附色谱法7.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B)A. 能量越大B. 波长越长C. 波长越大D. 频率越高8.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 C )中被分离。

A、检测器B、记录器C、色谱柱D、进样器9.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B )。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10.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的元件是 ( B )A.棱镜B.光电管C.钨灯D.比色皿11.测铁工作曲线时,要使工作曲线通过原点,参比溶液应选 ( A )A.试剂空白B.纯水C.溶剂D.水样12.下列哪种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通用检测器( D )A、紫外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安培检测器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13. 涉及色谱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的是( B )。

A. 保留值B. 分离度C. 相对保留值D. 峰面积14. 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源? ( C )A. 化学电离源B. 电子轰击源C. 高频火花源D. B或C15.选择固定液的基本原则是( A )A.相似相溶B.待测组分分子量C.组分在两相的分配D.流动相分子量16. 紫外光度分析中所用的比色杯是用( C )材料制成的。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仪器是通过测量分子中化学键的振动频率来分析物质的?A. 紫外-可见光谱仪B. 红外光谱仪C. 核磁共振仪D. 质谱仪答案:B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固定相通常是: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等离子体答案:C3.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被测元素的原子化通常采用:A. 火焰B. 石墨炉C. 化学试剂D. 超声波答案:A4. 以下哪种检测器常用于气相色谱分析?A. 热导检测器(TCD)B. 紫外检测器(UVD)C. 荧光检测器(FLD)D. A和B答案:D5. X射线衍射分析(XRD)主要用于确定物质的:A. 化学成分B. 结构C. 热稳定性D. 反应动力学答案:B6.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通常表示为:A. [M+H]+B. [M-H]-C. [M+NH4]+D. [M-H2O]+答案:A7. 以下哪种方法是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来确定离子浓度的?A. 滴定法B. 电位法C. 电导法D. 光谱法答案:C8. 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最大吸收波长通常称为:A. 吸收峰B. 肩峰C. 等离子体共振峰D. 拉曼散射峰答案:A9. 以下哪种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对活细胞的无标记成像?A. 共聚焦显微镜B. 原子力显微镜C. 核磁共振成像D. X射线成像答案:A10. 在液相色谱中,如果要提高分析物的保留时间,可以:A. 增加流动相的极性B. 减少固定相的极性C. 降低柱温D. 增加流动相的流速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通常涂覆在______上,以提高分离效率。

答案:载体12.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火焰原子化器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答案:喷雾器、预混合室、火焰13. 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检测器按信号来源可以分为光度型和______型。

答案:非光度14. 核磁共振波谱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______。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于测量元素浓度的参数是()。

A. 波长B. 吸光度C. 光程D. 光源强度答案:B2. 质谱仪中,用于将样品分子离子化的方法不包括()。

A. 电子轰击B. 化学电离C. 热解吸D. 电喷雾答案:C3. 色谱法中,用于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基本原理是()。

A. 样品的物理状态B. 样品的化学性质C. 样品的生物活性D. 样品的热稳定性答案:B4.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于识别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是()。

A. 指纹区B. 特征区C. 组合区D. 吸收区答案:B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用于区分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是()。

A. 化学位移B. 耦合常数C. 信号强度D. 弛豫时间答案:A6.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用于测量样品对光的吸收的参数是()。

A. 波长B. 吸光度C. 光程D. 光源强度答案:B7. 电化学分析法中,用于测量电极电位的方法是()。

A. 电位滴定B. 循环伏安法C. 电导分析D. 极谱分析答案:B8. 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分离挥发性组分的参数是()。

A. 沸点B. 分子量C. 极性D. 溶解度答案:A9. 液相色谱法中,用于分离非挥发性或热不稳定组分的参数是()。

A. 沸点B. 分子量C. 极性D. 溶解度答案:C10. 质谱仪中,用于确定分子质量的参数是()。

A. 离子化能量B. 碎片离子C. 分子离子峰D. 同位素峰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_________是测量元素浓度的关键参数。

答案:吸光度2. 质谱仪中的_________可以提供样品分子的质量信息。

答案:分子离子峰3. 色谱法中的_________是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基本原理。

答案:分配系数4. 红外光谱分析中,_________区的特征吸收峰用于识别官能团。

答案:特征区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_________用于区分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仪器分析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原子吸收仪器中溶液提升喷口与撞击球距离太近,会造成下面()。

A、火焰中原子去密度增大,吸收值很高B、雾化效果不好、噪声太大且吸收不稳定C、溶液用量减少D、仪器吸收值偏大正确答案:B2、下列属于气相色谱检测器的有()A、FIDB、UVDC、TCDD、NPD正确答案:B3、电气设备火灾宜用()灭火。

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水D、湿抹布正确答案:B4、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A、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B、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C、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D、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正确答案:D5、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干扰。

A、硫酸B、钠C、磷酸D、镁正确答案:C6、气相色谱的主要部件包括()。

A、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B、载气系统、光源、色谱柱、检测器C、载气系统、分光系统、色谱柱、检测器D、载气系统、原子化装置、色谱柱、检测器正确答案:A7、可见-紫外分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

A、200-400nmB、200-1000nmC、200-760nmD、400-760nm正确答案:C8、0.0234×4.303×71.07÷127.5的计算结果是()。

A、0.0561259B、0.05613C、0.056D、0.0561正确答案:D9、原子荧光与原子吸收光谱仪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A、原子化器B、光源C、单色器D、光路正确答案:D10、红外光谱是()。

A、离子光谱B、电子光谱C、分子电子光谱D、分子光谱正确答案:D11、下列关于空心阴极灯使用注意事项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低熔点的灯用完后,等冷却后才能移动;B、长期不用,应定期点燃处理;C、测量过程中可以打开灯室盖调整。

D、使用前一般要预热时间正确答案:C12、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若灯不发光可()。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

气相色谱分析一.选择题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A 保留值B 峰面积C 分离度D 半峰宽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A 保留时间B 保留体积C 半峰宽D 峰面积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A H2B HeC ArD N2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A 浓度型检测器B 质量型检测器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A H2B HeC ArD N2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 沸点差,B. 温度差,C. 吸光度,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 沸点高低,B. 熔点高低,C. 相似相溶,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 调整保留值之比,B. 死时间之比,C. 保留时间之比,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分离度;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 (A)、(B)和(C)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仪器分析期末考试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70分1 使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时仪器在100%处经常漂移的原因是D ;A 保险丝断了B 电流表动线圈不通电C 稳压电源输出导线断了D 电源不稳定2 可见-紫外分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C ;A 400-760nmB 200-400nmC 200-760nmD 200-1000nm3 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和3cm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A ;A 0.188/1.125B 0.108/1.105C 0.088/1.025D 0.180/1.1204 在分光光度法中,应用光的吸收定律进行定量分析,应采用的入射光为B ;A 白光B 单色光C 可见光D 复合光5 入射光波长选择的原则是 C ;A 吸收最大B 干扰最小C 吸收最大干扰最小D 吸光系数最大6 如果样品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保留值难以准确测量时,可采用 B ;A 相对保留值进行定性B 加入已知物以增加峰高的方法定性C 利用文献保留值定性D 利用检测器定性7 洗涤被染色的吸收池,比色管,吸量管等一般使用C ;A 肥皂B 铬酸洗液C 盐酸-乙醇洗液D 合成洗涤剂8 下列分子中能产生紫外吸收的是 B ;A NaOB C2H2C CH4D K2O9 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 D ;A 0~0.2B 0.1~∞C 1~2D 0.2~0.810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构组成为B ;A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B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C 单色器-----吸收池------光源 ------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D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的成套吸收池其透光率之差应为 A ;A <0.5%B <0.1%C 0.1%-0.2%D <5%12 检查气瓶是否漏气,可采用 C 的方法;A 用手试B 用鼻子闻C 用肥皂水涂抹D 听是否有漏气声音1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核心部分是 B ;A 光源B 原子化器C 分光系统D 检测系统14 氧气通常灌装在 D 颜色的钢瓶中A 白色B 黑色C 深绿色D 天蓝色15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 C 干扰;A 硫酸B 钠C 磷酸D 镁16 原子吸收光谱是 B ;A 带状光谱B 线状光谱C 宽带光谱D 分子光谱17 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 应选用的光源为 C ;A 钨灯B 能斯特灯C 空心阴极灯D 氘灯18 原子吸收光度法的背景干扰,主要表现为 D 形式;A 火焰中被测元素发射的谱线B 火焰中干扰元素发射的谱线C 光源产生的非共振线D 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19 仪器分析中标准储备溶液的浓度应不小于B ;A 1μg/mLB 1mg/mLC 1g/mLD 1mg/L20 使原子吸收谱线变宽的因素较多,其中 C 是最主要的;A 压力变宽B 温度变宽C 多普勒变宽D 光谱变宽21 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中,适合于高含量组分的分析的方法是 C ;A 工作曲线法B 标准加入法C 稀释法D 内标法22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若灯不发光可B ;A 将正负极反接半小时以上B 用较高电压600V以上起辉C 串接2~10千欧电阻D 在50mA下放电2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 C 的方法消除;A 扣除背景B 加释放剂C 配制与待测试样组成相似的溶液D 加保护剂24 装在高压气瓶的出口,用来将高压气体调节到较小压力的是A ;A 减压阀B 稳压阀C 针形阀D 稳流阀25 选择不同的火焰类型主要是根据D ;A 分析线波长B 灯电流大小C 狭缝宽度D 待测元素性质26 原子吸收仪器中溶液提升喷口与撞击球距离太近,会造成下面 C ;A 仪器吸收值偏大B 火焰中原子去密度增大,吸收值很高C 雾化效果不好、噪声太大且吸收不稳定D 溶液用量减少27 空心阴极灯的操作参数是 D ;A 阴极材料的纯度B 阳极材料的纯度C 正负电极之间的电压D 灯电流28 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D ;A 自然变度B 赫鲁兹马克变宽C 劳伦茨变宽D 多普勒变宽29 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C ;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B 产生紫外光C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D 产生足够浓度的散射光30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下列 D 内中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A 空气-煤气B 空气-乙炔C 氧气-氢气D 笑气-乙炔31 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是D ;A 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B 转动能级跃迁C 振动能级跃迁D 原子最外层电子跃迁32 调节燃烧器高度目的是为了得到 A ;A 吸光度最大B 透光度最大C 入射光强最大D 火焰温度最高33 火焰原子吸光光度法的测定工作原理是 A ;A 比尔定律B 波兹曼方程式C 罗马金公式 D光的色散原理34 使用空心阴极灯不正确的是 C ;A 预热时间随灯元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20-30分钟以上B 低熔点元素灯要等冷却后才能移动C 长期不用,应每隔半年在工作电流下1小时点燃处理D 测量过程不要打开灯室盖35 钢瓶使用后,剩余的残压一般为 D ;A 1大气压B 不小于1大气压C 10大气压D 不小于10大气压36 下列几种物质对原子吸光光度法的光谱干扰最大的是 D ;A 盐酸B 硝酸C 高氯酸D 硫酸37 原子吸收光度法中,当吸收线附近无干扰线存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应放宽狭缝,以减少光谱通带B 应放宽狭缝,以增加光谱通带C 应调窄狭缝,以减少光谱通带D 应调窄狭缝,以增加光谱通带38 关闭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先后顺序是 C ;A 关闭排风装置、关闭乙炔钢瓶总阀、关闭助燃气开关、关闭气路电源总开关、关闭空气压缩机并释放剩余气体B 关闭空气压缩机并释放剩余气体、关闭乙炔钢瓶总阀、关闭助燃气开关、关闭气路电源总开关、关闭排风装置C 关闭乙炔钢瓶总阀、关闭助燃气开关、关闭气路电源总开关、关闭空气压缩机并释放剩余气体、关闭排风装置D 关闭乙炔钢瓶总阀、关闭排风装置、关闭助燃气开关、关闭气路电源总开关、关闭空气压缩机并释放剩余气体39 把反应 Zn +Cu2+ == Zn2+ +Cu 设计成原电池,电池符号为 A ;A —Zn | Zn2+|| Cu2+ | Cu+B —Zn2+| Zn || Cu2+ | Cu+C —Cu2+| Cu || Zn2+| Zn+D —Cu | Cu2+ || Zn2+ | Zn+40 测定pH的指示电极为 B ;A 标准氢电极B 玻璃电极C 甘汞电极D 银氯化银电极41 测定水中微量氟,最为合适的方法 B ;A 沉淀滴定法B 离子选择电极法C 火焰光度法D 发射光谱法42 电导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所引起的溶液 C 来确定滴定终点的;A 电导B 电导率C 电导突变D 电导率变化43 在25℃时,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的pH变化一个单位,电池电动势的变化为 C ;A 0.058VB 58VC 0.059VD 59V44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目的在于 B ;A 清洗电极B 活化电极C 校正电极D 检查电极好坏45 pH计在测定溶液的pH时,选用温度为 D ;A 25℃B 30℃C 任何温度D 被测溶液的温度46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中氟离子含量时,主要干扰离子是 D ;A 其他卤素离子B NO3-离子C Na+离子D OH -离子47 Kij称为电极的选择性系数,通常Kij越小,说明 A ;A 电极的选择性越高B 电极的选择性越低C 与电极选择性无关D 分情况而定48 电位滴定法测定卤素时,滴定剂为AgNO3,指示电极用 C ;A 铂电极B 玻璃电极C 银电极D 甘汞电极49 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是 D;A 银电极B 氯化银电极C 铂电极D 银-氯化银电极50 在一定条件下,电极电位恒定的电极称为 B ;A 指示电极B 参比电极C 膜电极D 惰性电极51 离子选择性电极在一段时间内不用或新电极在使用前必须进行 A ;A 活化处理B 用被测浓溶液浸泡C 在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D 在NaF溶液中浸泡52 下列关于离子选择性电极描述错误的是 C ;A 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B 由敏感膜和其他辅助部分组成C 在敏感膜上发生了电子转移D 敏感膜是关键部件,决定了选择性53 在气相色谱法中,可用作定量的参数是 D ;A 保留时间B 相对保留值C 半峰宽D 峰面积54 气相色谱仪除了载气系统、柱分离系统、进样系统外,其另外一个主要系统是 B ;A 恒温系统B 检测系统C 记录系统D 样品制备系统55 影响氢焰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 C ;A 检测器温度B 载气流速C 三种气的配比D 极化电压56 气-液色谱、液-液色谱皆属于 C;A 吸附色谱B 凝胶色谱C 分配色谱D 离子色谱57 氢火焰检测器的检测依据是 C;A 不同溶液折射率不同B 被测组分对紫外光的选择性吸收C 有机分子在氢火焰中发生电离D 不同气体热导系数不同58 气液色谱法中,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 优于热导检测器;A 装置简单化B 灵敏度C 适用范围D 分离效果59 不能评价气相色谱检测器的性能好坏的指标有 D ;A 基线噪声与漂移B 灵敏度与检测限C 检测器的线性范围D 检测器体积的大小60 气相色谱标准试剂主要用于 A ;A 定性和定量的标准B 定性C 定量D 确定保留值61 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使用的上限温度取决于 D ;A 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 试样中沸点最低的组分的沸点C 固定液的沸点D 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62 在气液色谱固定相中担体的作用是 A ;A 提供大的表面涂上固定液B 吸附样品C 分离样品D 脱附样品63 对气相色谱柱分离度影响最大的是 A ;A 色谱柱柱温B 载气的流速C 柱子的长度D 填料粒度的大小64 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A ;A 保留值B 峰面积C 分离度D 半峰宽65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一般以分离度 D 作为相邻两峰已完全分开的标志;A 1B 0C 1.2D 1.566 用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当两峰的分离达98%时,要求分离度至少为 C ;A 0.7B 0.85C 1D 1.567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为提高检测器灵敏度常用载气是 A ;A 氢气B 氩气C 氮气D 氧气68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一个特定分离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B 的选择;A 检测器B 色谱柱C 皂膜流量计D 记录仪69 在气相色谱分析流程中,载气种类的选择,主要考虑与 A 相适宜;A 检测器B 汽化室C 转子流量计D 记录仪70 气相色谱分析的仪器中,载气的作用是 A ;A 载气的作用是携带样品,流经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以便完成对样品的分离和分析;B 载气的作用是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流经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以便完成对样品的分离和分析C 载气的作用是溶解样品,流经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以便完成对样品的分离和分析D 载气的作用是吸附样品,流经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以便完成对样品的分离和分析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 检验可见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正确性时,应分别绘制的吸收曲线是 BC ;A 甲苯蒸汽B 苯蒸汽C 镨钕滤光片D 重铬酸钾溶液2 分光光度法中判断出测得的吸光度有问题,可能的原因包括ABCD ;A 比色皿没有放正位置B 比色皿配套性不好C 比色皿毛面放于透光位置D 比色皿润洗不到位3 参比溶液的种类有 ABCD ;A 溶剂参比B 试剂参比C 试液参比D 褪色参比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是ABD ;A 单色器B 检测器C 高压泵D 光源5 下列关于空心阴极灯使用描述正确的是 ABD ;A 空心阴极灯发光强度与工作电流有关B 增大工作电流可增加发光强度C 工作电流越大越好D 工作电流过小,会导致稳定性下降6 下列哪种光源不能作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源 ABC ;A 钨灯B 氘灯C 直流电弧D 空心阴极灯7 在下列措施中, CD 不能消除物理干扰;A 配制与试液具有相同物理性质的标准溶液B 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C 适当降低火焰温度D 利用多通道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8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条件的选择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D ;A 在保证稳定和合适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低的灯电流B 使用较宽的狭缝宽度C 尽量提高原子化温度D 调整燃烧器的高度,使测量光束从基态原子浓度最大的火焰区通过9 用相关电对的电位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情况,它可以判断 ABC ;A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B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C 氧化还原反应突跃的大小D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10 膜电位的建立是由于 AD ;A 溶液中离子与电极膜上离子之间发生交换作用的结果B 溶液中离子与内参比溶液离子之间发生交换作用的结果C 内参比溶液中离子与电极膜上离子之间发生交换作用的结果D 溶液中离子与电极膜水化层中离子之间发生交换作用的结果11 电位滴定确定终点的方法 ABD ;A E-V曲线法B △E/△V-V曲线法C 标准曲线法D 二级微商法12 气相色谱法中一般选择汽化室温度 AB ;A 比柱温高30~70℃B 比样品组分中最高沸点高30~50℃C 比柱温高30~50℃D 比样品组分中最高沸点高30~70℃13 气相色谱仪器的色谱检测系统是由检测器及其控制组件组成;常用检测器有 ABCD ;A 氢焰检测器B 热导池检测器C 火焰光度检测器D 电子捕获检测器14 使用相对保留值定性分析依据时,选择参照物S应注意 BC ;A 参照物峰位置与待测物相近B 参照物与样品各组分完全分离C 参照物应当是容易得到的纯品D 参照物保留时间越小越好15 气相色谱分析中使用归一化法定量的前提是 ABD ;A 所有的组分都要被分离开B 所有的组分都要能流出色谱柱C 组分必须是有机物D 检测器必须对所有组分产生响应环境仪器分析期末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 D;2 C;3 A;4 B;5 C;6 B;7 C;8 B;9 D;10 B;11 A;12 C;13 B;14 D;15 C;16 B;17 C;18 D;19 B;20 C;21 C;22 B;23 C;24 A;25 D;26 C;27 D;28 D;29 C;30 D;31 D;32 A;33 A;34 C;35 D;36 D;37 B;38 C;39 A;40 B;41 B;42 C;43 C;44 B;45 D;46 D;47 A;48 C;49 D;50 B;51 A;52 C;53 D;54 B;55 C;56 C;57 C;58 B;59 D;60 A;61 D;62 A;63 A;64 A;65 D;66 C;67 A;68 B;69 A;70 A(二)多选题1 BC;2 ABCD;3 ABCD;4 ABD;5 ABD;6 ABC;7 CD;8 AD;9 ABC;10 AD;11 ABD;12 AB;13 ABCD;14 BC;15 ABD。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库及答案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按被作用物质的本质可分为 —分子—光谱和—原子—光谱。

2•色谱分析中有两相,其中一相称为 —流动相另一相称为 —固定相各组分就在两 相之间进行分离。

3.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热导池作检测器时,宜采用 _ H 2_作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 检测时,宜用_ N 2—作载气。

4•在色谱分析中,用两峰间的距离来表示柱子的 _选择性_,两峰间距离越—大__,则柱子 的_选择性—越好,组分在固液两相上的 _热力学_性质相差越大。

5•红外光谱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 —透过率谱图_,另一种是—吸光度谱图__。

6•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 — 偶极矩___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 — 单分子—和—同核 分子—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7.原子发射光谱是由_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 _跃迁产生的,线光谱的形成原因 是—原子、离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 ____________ 。

&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 — 入射光的波长 —。

9•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 __各组分在同一 波长下吸光度有加合性_。

10•原子吸收光谱是由 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的跃迁而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A ) 1.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A 紫外/可见光B 近红外光C 微波D 无线电波(D ) 2.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A •保留时间 B.相对保留值 C.半峰宽 D.峰面积(B ) 3.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组分与载气B.组分与固定相C.组分与组分D.载气与固定相(A ) 4.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A.调整保留时间B.死时间C.相对保留值D.保留指数(C ) 5.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A.分离度B.容量因子C.塔板数D.分配系数(C ) 6.乙炔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A. 2,3,3B. 3,2,8C. 3,2,7D. 2,3,7B ) 7.在醇类化合物中,O — H 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向低波数方向位移 的原因是A.溶液极性变大 C.诱导效应随之变大 (A ) 8.下述哪种元素的发射光谱最简单?A.钠B.镍A ) 9.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 透光度为C. 2T D .P T(C ) 10.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铷时,加入 1%的钠盐溶液,其作用是A.减小背景B.释放剂C.消电离剂D.提高火焰温度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在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答:在液相色谱中,要提高柱效,必须提高柱内填料的均匀性和减小粒度以加快传质速率。

2024学年6月份考试《仪器分析》复习题

2024学年6月份考试《仪器分析》复习题

2024学年6月份考试《仪器分析》复习题一、单选题1、紫外吸收中将吸光度与对应浓度作图,所得直线称( )。

A、吸收曲线B、抛物线C、工作曲线D、垂直线答案: C2、( )表示单色器分辨紧邻谱线的能力。

A、分辨率B、色散率C、集光本领D、倒线色散率答案: A3、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石墨炉原子化法的载气是( )。

A、空气B、氢气C、乙炔D、氩气答案: D4、液相常用微量注射器进样,体积约为( )。

A、 0.1-1微升B、 0.1-5微升C、 0.1-10微升D、 0.5-10微升答案: B5、GC一般在高于室温下分离,最高可达( )。

A、 200-300B、 300-400C、 400-500D、 500-600答案: B6、液相色谱检测系统中( )是使用最广泛的检测器。

A、荧光检测器B、紫外检测器C、电导检测器D、示差折光检测器答案: B7、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一般在燃烧器狭缝口上方( )附近火焰具有最大的基态原子密度。

B、 2~4mmC、 2~5mmD、 2~6mm答案: C8、物质的颜色是基于物质对光选择性吸收的结果,一束白光通过某溶液时,若该溶液对可见光区各波长的光完全吸收,这时看到的溶液是( )。

A、黑色B、红色C、无色D、绿色答案: A9、冷原子吸收法测汞,汞在( )的特征谱线吸收强烈。

A、 266nmB、 253nmC、 253.7nmD、 350nm答案: C10、气相色谱是用气体作( )的色谱法。

A、流动相B、固定相C、固体固定相D、液体固定相答案: A11、当吸光度A=0时, T(%) 为( )。

A、 0B、 100C、 10D、∞答案: B12、当吸光度A=0时, T(%)为( )。

A、 0B、 100C、 10D、∞答案: B13、液-液分配色谱的分离顺序取决于分配系数的大小,分配系数K( )的组分,保留值( )。

A、小,后出柱B、大,后出柱C、大,先出柱D、小,先出柱答案: B14、吸收池的规格是以( )为标志。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于测定元素的基态原子的发射线是()。

A. 共振线B. 非共振线C. 吸收线D. 散射线答案:A2. 质谱仪中,用于将样品分子离子化的方法不包括()。

A. 电子轰击B. 化学电离C. 热解吸D. 电喷雾答案:C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的组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溶剂强度B. 溶剂极性C. 溶剂粘度D. 溶剂的pH值答案:B4. 红外光谱法中,用于测定分子中特定化学键振动频率的仪器是()。

A. 紫外-可见光谱仪B. 核磁共振仪C. 红外光谱仪D. 质谱仪答案:C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

A. HzB. ppmC. TD. G答案:B6. 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固定相的物质不包括()。

A. 硅胶B. 活性炭C. 聚四氟乙烯D. 石英答案:D7. 电化学分析法中,用于测量溶液中离子活度的电极是()。

A. 参比电极B. 指示电极C. 工作电极D. 辅助电极答案:B8.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浓度的方法是()。

A. 吸光度法B. 荧光法C. 磷光法D. 散射法答案:A9. 原子荧光光谱法中,用于激发原子荧光的光源是()。

A. 氘灯B. 空心阴极灯C. 氩离子激光器D. 氙灯答案:B10. 毛细管电泳法中,用于分离样品的机制不包括()。

A. 电泳B. 色谱C. 扩散D. 电渗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火焰原子化器的温度通常在______℃左右。

答案:230012. 质谱仪中,用于分析生物大分子的质谱技术是______。

答案:MALDI-TOF1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反相色谱的固定相通常是______。

答案:非极性14. 红外光谱法中,用于测定分子中特定化学键振动频率的区域是______。

答案:中红外区1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氢核的自旋量子数为______。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用于分离化合物的主要是哪种机制?A. 吸附B. 分子筛选C. 离子交换D. 亲和力答案:B. 分子筛选2.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中,光源的作用是什么?A. 激发样品中的原子B. 测量样品的重量C. 测量样品的体积D. 测量样品的温度答案:A. 激发样品中的原子3.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什么?A. 赫兹(Hz)B. 波数(cm^-1)C. 特斯拉(T)D. 皮特斯拉(pT)答案:B. 波数(cm^-1)4. 红外光谱法(IR)主要用于分析样品中的哪种信息?A. 原子的能级跃迁B. 分子的振动模式C. 化合物的紫外吸收D. 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答案:B. 分子的振动模式5. 质谱分析中,MS/MS指的是什么?A. 质谱与质谱的串联B. 质谱与色谱的联用C. 质谱仪器的操作模式D. 质谱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答案:A. 质谱与质谱的串联二、填空题1. 在气相色谱法(GC)中,固定相通常是涂覆在__________上的液体或固体,用于分离不同的化合物。

答案:载气管道2. 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中,比尔-朗伯定律描述了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中__________的浓度成正比。

答案:吸收剂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中,样品被转化为等离子体状态,这种等离子体具有极高的温度,可达__________。

答案:7000K至10000K4. X射线衍射(XRD)分析可以用来确定晶体的__________,进而了解材料的结构。

答案:晶格参数5. 拉曼光谱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技术,它可以用来检测样品中的__________振动。

答案:分子指纹三、简答题1. 请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答: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用于分离、鉴定和定量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色谱技术。

它通过将样品溶液注入色谱柱,并利用高压泵推动流动相(溶剂)通过柱子。

仪器分析工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工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工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哪种类型的溶液?A. 稀溶液B. 浓溶液C. 胶体溶液D. 悬浮液答案:A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固定相通常是: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等离子体答案:C3.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钙元素时,常用的光源是:A. 氘灯B. 钙空心阴极灯C. 氢灯D. 钨灯答案:B4. 红外光谱分析中,羰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通常出现在哪个波数范围内?A. 1000-1800 cm^-1B. 2000-3000 cm^-1C. 3000-3600 cm^-1D. 4000-4500 cm^-1答案:A5.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M+)的出现表明:A. 分子中含有金属元素B. 分子中含有卤素C. 分子结构稳定D. 分子在电离过程中未发生断裂答案:D6. 在电位分析法中,pH计的玻璃电极主要响应的是:A. 氢离子浓度B. 氢氧根离子浓度C. 钙离子浓度D. 氯离子浓度答案:A7. 气相色谱分析中,固定液的选择依据是:A. 分析样品的极性B. 分析样品的沸点C. 分析样品的颜色D. 分析样品的密度答案:A8.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哪种元素的发射线最强?A. 铁B. 铜C. 钠D. 镁答案:C9. X射线衍射分析(XRD)中,布拉格定律表达式为:A. nλ = 2d sinθB. nλ = d sinθC. nλ = d cosθD. nλ = 2d cosθ答案:A10. 热重分析(TGA)中,样品重量的变化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温度B. 大气压强C. 样品的化学稳定性D. 样品的物理状态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最大吸收波长称为________。

答案:最大吸收波长1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根据固定相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色谱、________色谱和________色谱。

仪器分析考试题含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含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是为了消除磷酸干扰。

A、EBTB、氯化钙C、EDTAD、氯化镁正确答案:C2、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羟基化合物,对C4~C1438种醇进行分离,较理想的分离条件是()。

A、填充柱长1m、柱温100℃、载气流速20ml/min;B、填充柱长2m、柱温100℃、载气流速60ml/min;C、毛细管柱长40m、柱温100℃、恒温;D、毛细管柱长40m、柱温100℃、程序升温正确答案:D3、在300nm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时,应选用()比色皿。

A、软质玻璃B、透明塑料C、石英D、硬质玻璃正确答案:C4、气相色谱仪的安装与调试中对下列那一条件不做要求()。

A、实验室应远离强电场、强磁场。

B、仪器应有良好的接地,最好设有专线C、室内不应有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D、一般要求控制温度在10~40℃,空气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到≤85%正确答案:A5、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等试剂瓶塞时,应在()中进行。

A、走廊B、药品库C、冷水浴D、通风橱正确答案:D6、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无光。

A、液层的高度B、入射光的波长C、溶液的浓度D、液层的厚度正确答案:A7、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A、有机玻璃B、卤化物晶体C、玻璃D、石英正确答案:A8、紫外光检验波长准确度的方法用()吸收曲线来检查A、甲苯蒸气B、苯蒸气C、镨铷滤光片D、以上三种正确答案:B9、玻璃电极在使用时,必须浸泡24hr左右,其目的是()。

A、消除内外水化胶层与干玻璃层之间的两个扩散电位B、减小玻璃膜和试液间的相界电位E内C、减小玻璃膜和内参比液间的相界电位E外D、减小不对称电位,使其趋于一稳定值正确答案:D10、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试验中,缓冲溶液是采用()配制。

A、乙酸-乙酸钠B、磷酸钠-盐酸C、碳酸钠-碳酸氢纳D、氨-氯化铵正确答案:A11、在气相色谱法中,可用作定量的参数是()。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中,元素的测定是基于:A. 元素的原子量B. 元素的电子排布C. 元素的共振吸收线D. 元素的化学性质答案:C2. 高效液相色谱(HPLC)中,色谱柱的固定相通常是什么?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离子答案:B3.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最大吸收波长称为:A. 吸收峰B. 光谱峰C. 光谱谷D. 光谱带答案:A4.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M+)是指:A.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B. 分子失去一个质子形成的离子C. 分子失去一个中子形成的离子D. 分子失去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答案:A5. 红外光谱法中,化学键的振动模式可以通过什么来观察?A. 吸收峰的频率B. 吸收峰的强度C. 吸收峰的宽度D. 吸收峰的位置答案:A6. 核磁共振氢谱(^1H-NMR)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A. 赫兹(Hz)B. 波数(cm^-1)C. 特斯拉(T)D. 部分磁化率答案:B7. 气相色谱法中,固定相通常是什么?A. 固体B. 液体C. 气体D. 离子答案:B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中,样品分析的离子化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A. 真空B. 室温C. 高温等离子体D. 低温等离子体答案:C9.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中,元素的测定是基于:A. 元素的原子量B. 元素的电子排布C. 元素的共振吸收线D. 元素的化学性质答案:C10. 液质联用(LC-MS)中,质谱仪的作用是:A. 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B. 确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C. 确定化合物的浓度D. 确定化合物的纯度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元素的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定量分析元素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试样转化为原子蒸气,然后通过原子化器使元素原子激发,吸收特定波长的光。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1. 选择题1.1 下列关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范围通常为190~1100 nm。

B. 可用于定量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C. 通过比较参比溶液和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来确定样品中特定物质的浓度。

答案:A1.2 以下哪个仪器最适合测定样品中微量金属离子的浓度?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气相色谱仪答案:B1.3 以下分析方法中,针对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最为常用的是:A. 红外光谱B. 质谱C. 紫外可见光谱答案:B2. 填空题2.1 离子色谱是一种用于分离和测定离子的__________方法。

答案:分析2.2 现代质谱仪常用的离子化方式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对样品中的分子进行离子化。

答案:电离2.3 一次质谱仪的质谱图是用于__________分析的。

答案:定性3. 简答题3.1 请解释仪器分析中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答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化学键种类和结构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辐射下吸收光谱来获得样品的红外光谱图,然后使用傅里叶变换对光谱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也可以用于无机物质的分析和定量测定。

3.2 请简要描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将待测样品中的金属离子原子化,并通过蒸发和加热的过程使其转化为热原子状态。

然后,通过电磁辐射照射样品,样品中的金属离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并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通过检测吸收光的强度,就可以确定样品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以上是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的内容。

仪器分析卷A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仪器分析卷A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试卷(A)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5 BCACC 6-10 DABCA 11-15 CCBAD二、不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不给分)(1.5×10=15分)1 .ABC ,2.ACD,3.AD , 4.AC , 5. ABC , 6.AC, 7. AbD, 8.AC 9.BCD 10.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酸度计的构造为:参比电极,指示电极,电位计,在使用酸度计时,可以进行多种离子浓度的测量,如PH等,根据所需要测量的离子浓度可选择不同的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测量。

2、速率理论为范第姆特方程H = A + B/u + C·u,即理论塔板高度H与A,B,C三项有关,A为涡流扩散项,主要与柱内固定相的填充的均匀度及颗粒的粒度有关,B为分子扩散项,主要与柱温及流动项速度有关,C为传质阻力项,主要与固定液的厚度及流动项的性质有关,通过选择适当的固定相粒度、载气种类、液膜厚度及载气流速可提高柱效。

3、由于待测元素原子的能级结构不同,因此发射谱线的特征不同,据此可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而根据待测元素原子的浓度不同,因此发射强度不同,可实现元素的定量测定。

4、精密度,准确度,选择性,检出限,标准曲线及其线性范围,灵敏度几个方面5、空心阴极灯电流,选择工作电流;狭缝大小,根据分析线附近有无干扰调节;燃烧器高度,使光源通过中心反应区;火焰温度,根据不同的待测原素选择火焰的类型;分析线的选择,选择共振吸收线,如附近有干扰,则选择次灵敏线;进样量的选择,用实验确定吸光度最大的进样量。

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显示系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显示系统原子发射光谱仪:激发光源单色器检测器显示系统。

四、计算题(第1题7分,第2题10分,第3题8分,共25分)1、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尿样品中的铜,分析线324.8nm。

仪器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1. 电位滴定法中,以E-V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曲线的拐点(正确答案)曲线的最高点曲线的最低点ΔE/ΔV为零时点2. 若使用永停滴定法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电流降至最低点且不变化,则说明()滴定剂和被测物均为不可逆电对滴定剂和被测物均为可逆电对滴定剂为不可逆电对,被测物为可逆电对(正确答案)滴定剂为可逆电对,被测物为不可逆电对3. pH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正确答案)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内外溶液中H+活度系数不同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4. 测定溶液pH时,常用()作为指示电极金属-金属离子电极玻璃电极(正确答案)饱和甘汞电极惰性金属电极5. pH值测定时,酸差是指当溶液pH<1时,()pH测<pH真pH测=pH真pH测>pH真(正确答案)无法确定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由()的跃迁产生的。

分子中电子能级(正确答案)振动能级转动能级转动和转动能级7. 下列分析方法中哪个不属于吸收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正确答案)紫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8. 以下不是分子中电子跃迁方式的为()σ→σn → n(正确答案)π→πn→π9. 比尔-朗伯定律的表达式为()E=AlCC =AlEl=AECA=ElC(正确答案)10. 偏离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为()非单色光、非稀溶液(正确答案)单色光、稀溶液非单色光、稀溶液单色光、非稀溶液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紫外光区的光源为()卤钨灯钨灯氙灯氘灯(正确答案)12. 以下哪个不是荧光光谱的特点()荧光波长总是大于激发光波长荧光发射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荧光光谱与激发光谱呈对称镜像关系激发光波长总是大于荧光波长(正确答案)13. 关于荧光分析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能发射荧光的物质要能吸收紫外光-可见光能发射荧光的物质应有一定的荧光量子效率分子的刚性和共平面性越小,荧光效率会增大(正确答案)共轭体系越长,荧光效率将越大项14. 测定荧光强度时,要在与入射光成直角的方向上进行测定,原因是()荧光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长只有与入射光成直角的方向上才有荧光荧光是向多方向发射的,为了减少透射光的影响(正确答案)荧光强度比透射光强度大15. 红外光谱中, 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伸缩振动频率( )升高降低(正确答案)不变无法确定16. 红外光谱中,下列哪种基团的振动频率最小?()υC≡CυC=CυC-C(正确答案)υC-H17. 红外光谱中特征区是指以下哪个波数范围()4000~1250 cm-1(正确答案)400~1250 cm-1400~4000 cm-14000~1500 cm-118. H2O分子的振动自由度是()23(正确答案)4519. 以下哪个不是红外分光光度法中基频峰数小于振动自由度的原因()简并红外非活性振动仪器分辨率低红外活性振动(正确答案)20. FI-IR采用的单色器为()迈克逊干涉仪(正确答案)光栅棱镜真空热电偶21. 当样品基体影响较大又没有纯净的基体空白,或测定纯物质中极微量元素时,可采用()。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的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A. 工作曲线法B. 内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间接测定法2.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A. 盐酸B. 磷酸C. 钠D. 镁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不适当?( )A. 加入释放剂B. 加入保护剂C. 提高火焰温度D. 改变光谱通带4.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要加入适量的钠盐,这里钠盐被称为( )。

A. 释放剂B. 缓冲剂C. 消电离剂D. 保护剂5.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 )。

A. 物理干扰B. 化学干扰C. 电离干扰D. 背景干扰6.石墨炉原子化的升温程序如下:( )。

A. 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 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C. 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D. 灰化、干燥、净化和原子化7.原子吸收风光光度分析中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A.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气态的基态原子B.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8.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A. 灯电流B. 灯电压C. 阴极温度D. 内充气体的压力9.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 )。

A. 光源透射光的干扰B. 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C. 背景干扰D. 物理干扰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

A. 光电池B. 光电管C. 光电倍增管D. 感光板11.在原子吸收法中,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生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 )。

A. 热变宽B. 压力变宽C. 自吸变宽D. 场致变宽12.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普勒变宽的原因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7.在液相色谱中,下列检测器可在获得色谱流出曲线的基础上,同时获得被分离组分的三维彩色图形的是()。

A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B 示差折光检测器C 荧光检测器D 电化学检测器8.液相色谱中不影响色谱峰扩展的因素是()。

A 涡流扩散项B 分子扩散项C 传质扩散项D 柱压效应9.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A 分子筛B 硅胶C 氧化铝D 活性炭10.样品中各组分的出柱顺序与流动相的性质无关的色谱是()。

A 离子交换色谱B 环糊精色谱C 亲和色谱D 凝胶色谱11.在液相色谱中,固体吸附剂适用于分离()。

A 异构体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颗粒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D 极性变换范围12水在下述色谱中,洗脱能力最弱(作为底剂)的是()。

A 正相色谱法B 反相色谱法C 吸附色谱法D 空间排斥色谱法13.在下列方法中,组分的纵向扩散可忽略不计的是()。

A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超临界色谱法14. 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A、紫外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D、示差折光检测器15.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A、恒温箱B、进样装置C、程序升温D、梯度淋洗装置三、填空题1.高效液相色谱中的技术类似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不过前者连续改变的是流动相的,而不是温度。

2.在液-液分配色谱中,对于亲水固定液采用流动相,即流动相的极性 _______________固定相的极性称为正相分配色谱。

3.正相分配色谱适用于分离化合物、极性的先流出、极性的后流出。

4.高压输液泵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之一,按其工作原理分为和两大类。

5.离子对色谱法是把加人流动相中,被分析样品离子与生成中性离子对,从而增加了样品离子在非极性固定相中的,使增加,从而改善分离效果。

6.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趋势是减小和以提高柱效。

7.通过化学反应,将键合到表面,此固定相称为化学键合固定相。

8.在液相色谱中,色谱特别适合于分离异构体,洗脱方式适用于分离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9.用凝胶为固定相,利用凝胶的与被分离组分分子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而分离、分析的色谱法,称为空间排阻(凝胶)色谱法。

凝胶色谱的选择性只能通过选择合适的来实现。

10.在正相色谱中,极性的组分先出峰,极性的组分后出峰。

三、判断题1.利用离子交换剂作固定相的色谱法称为离子交换色谱法。

()2.高效液相色谱适用于大分子,热不稳定及生物试样的分析。

()3.离子色谱中,在分析柱和检测器之间增加了一个“抑制柱”,以增加洗脱液本底电导。

()4.反相分配色谱适于非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5.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梯度洗脱,是为了改变被测组分的保留值,提高分离度。

()6.示差折光检测器是属于通用型检测器,适于梯度淋洗色谱。

()7.化学键合固定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不易吸水,不易流失,可用梯度洗脱。

()8.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又称为淋洗液,改变淋洗液的组成、极性可显著改变组分分离效果。

()9.高效液相色谱柱柱效高,凡是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样品不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10.正相键合色谱的固定相为非(弱)极性固定相,反相色谱的固定相为极性固定相。

()第4章电位分析法一、选择题1.下列参量中,不属于电分析化学方法所测量的是 ( )A 电动势B 电流C 电容D 电量2.列方法中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的是 ( )A 电位分析法B 伏安法C 库仑分析法D 电子能谱3.分电解池阴极和阳极的根据是 ( )A 电极电位B 电极材料C 电极反应D 离子浓度4.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A 离子透过玻璃膜B 电子的得失C 离子得到电子D 溶液中H+和硅胶层中的H+发生交换5.璃电极IUPAC分类法中应属于 ( )A 单晶膜电极B 非晶体膜电极C 多晶膜电极D 硬质电极6.测定溶液pH时,所用的参比电极是: ( )A 饱和甘汞电极B 银-氯化银电极C 玻璃电极D 铂电极7.璃电极在使用前,需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其目的是: ( )A 清除不对称电位B 清除液接电位C 清洗电极D 使不对称电位处于稳定8.体膜离子选择电极的灵敏度取决于 ( )A 响应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速度B 膜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C 行营离子的活度系数D 晶体膜的厚度9.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中F-离子的含量时,主要的干扰离子是 ( )A Cl-B Br-C OH-D NO3-10.实验测定溶液pH值时,都是用标准缓冲溶液来校正电极,其目的是消除何种的影响。

( ) A 不对称电位 B 液接电位 C 温度D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11.pH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A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C 内外溶液的 H+活度系数不同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12.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 )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B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C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D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13.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 校正方法误差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14.在电位滴定中,以E/V-V(E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为:( )A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 B 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C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DE /V 为零时的点二、填空题1.正负离子都可以由扩散通过界面的电位称为______, 它没有_______性和______性, 而渗透膜, 只能让某种离子通过, 造成相界面上电荷分布不均, 产生双电层,形成______电位。

2.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准曲线法测定试液中F-浓度时, 对较复杂的试液需要加入____________试剂, 其目的有第一________;第二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

3.用直读法测定试液的pH值, 其操作定义可用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用pH玻璃电极测定酸度时, 测定强酸溶液时, 测得的pH比实际数值_______, 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

测定强碱时, 测得的pH值比实际数值______, 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4.由LaF3单晶片制成的氟离子选择电极, 晶体中________是电荷的传递者, ________是固定在膜相中不参与电荷的传递, 内参比电极是________________, 内参比电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5.在电化学分析方法中, 由于测量电池的参数不同而分成各种方法:测量电动势为______;测量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是_____,其中若使用_______电极的则称为______;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测量电量的方法称为_________。

6.电位法测量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浸入两个电极, 一个是指示电极, 另一个是参比电极, 在零电流条件下, 测量所组成的原电池______________。

7.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表明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抗______离子干扰的能力。

系数越小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离子选择电极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 对加入的标准溶液要求体积要________,浓度要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晶体膜电极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这是因为晶体膜只让特定离子穿透而形成一定的电位。

()2.玻璃膜电极使用前必须浸泡24 h,在玻璃表面形成能进行H十离子交换的水化膜,故所有膜电极使用前都必须浸泡较长时间。

()3.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与待测离子活度成线形关系。

()4.改变玻璃电极膜的组成可制成对其他阳离子响应的玻璃电极。

()5.Kij称为电极的选择性系数,通常Kij<<1,Kij值越小,表明电极的选择性越高。

()6.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系数在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一个常数,仅能用来评价电极的选择性并估算干扰离子产生的误差大小。

()7.待测离子的电荷数越大,测定灵敏度也越低,产生的误差越大,故电位法多用于低价离子测定。

()8.用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保持溶液的离子强度相对稳定,故在所有电位测定方法中都必须加人TISAB。

()9.测定溶液的pH通常采用比较的方法,原因是由于缺乏标准的pH溶液。

()10.标准加人法中,所加人的标准溶液的体积要小,浓度相对要大。

()第6章库伦分析法一、填空题1. 库仑分析中为保证电流效率达到100%, 克服溶剂的电解是其中之一, 在水溶液中, 工作电极为阴极时, 应避免_____________, 为阳极时, 则应防止______________。

2. 在库仑分析中,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 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3. 库仑分析也是电解, 但它与普通电解不同, 测量的是电解过程中消耗的_________________因此, 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先决条件。

4. 法拉第电解定律是库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它表明物质在电极上析出的质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 。

5. 恒电流库仑分析, 滴定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被测物质发生反应, 终点由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 故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 库仑滴定中加入大量无关电解质的作用是 ( )A 降低迁移速度B 增大迁移电流C 增大电流效率D 保证电流效率 100%2. 库仑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 )A电解方程式 B 法拉第定律 C 能斯特方程式 D 菲克定律3. 库仑滴定法的“原始基准”是()A 标准溶液B 基准物质C 电量D 法拉第常数4.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的先决条件是 ( )A 100%电流效率B 100%滴定效率C 控制电极电位D 控制电流密度5. 库仑分析与一般滴定分析相比()A 需要标准物进行滴定剂的校准B 很难使用不稳定的滴定剂C 测量精度相近D 不需要制备标准溶液,不稳定试剂可以就地产生第8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一、选择题1. 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A 灯电流B 灯电压C 阴极温度D 内充气体的压力2. 在原子吸收测量中,遇到了光源发射线强度很高,测量噪音很小,但吸收值很低,难以读数的情况下,采取了下列一些措施,指出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该种情况是不适当的 ( )A 改变灯电流B 调节燃烧器高度C 扩展读数标尺D 增加狭缝宽度3.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 主要是为了消除 ( )A 光源透射光的干扰B 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C 背景干扰D 物理干扰4. 影响原子吸收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宽度B 赫鲁兹马克变宽C 斯塔克变宽D 多普勒变宽5. 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 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 )A 盐酸B 磷酸C 钠D 镁6. 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 阴极材料B 阳极材料C 内充气体D 灯电流7.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不适当 ( )A 加入释放剂B 加入保护剂C 提高火焰温度D 改变光谱通带8.在原子吸收法中, 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生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 ( )A 热变宽B 压力变宽C 自吸变宽D 场致变宽9.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 )A 工作曲线法B 内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间接测定法10.石墨炉原子化的升温程序如下: ( )A 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 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C 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D 灰化、干燥、净化和原子化1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加入适量的钠盐, 这里钠盐被称为 ( )A 释放剂B 缓冲剂C 消电离剂D 保护剂12. 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 )A 大量的空气B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C 少量的空气D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13.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测定下述哪种元素需采用乙炔--氧化亚氮火焰 ( ) A 钠 B 钽C 钾D 镁14.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 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 ( )A 物理干扰B 化学干扰C 电离干扰D 背景干扰1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 )A 光电池B 光电管C 光电倍增管D 感光板二、填空题1.在原子吸收光谱中,为了测出待测元素的峰值吸收必须使用锐线光源,常用的是___________ 灯,符合上述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