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1)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练习题附加答案(选择题)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A、汽油挥发B、粉碎矿石C、水变成冰D、木材燃烧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钢铁生锈C、瓦斯爆炸D、锅炉爆炸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发光B、空气液化C、光合作用D、海水晒盐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A、产生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该变化的类型是,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
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A、气体生成B、沉淀生成C、新物质生成D、颜色改变7.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瓷碗摔碎C、食物腐烂D、面粉发酵8.化学变化的特征是()A、有发光、发热现象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D、有其它物质生成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药爆炸B、煤的燃烧C、矿石粉碎D、钢铁生锈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融化成水B、钢铁生锈C、钢锭轧成钢条D、蜡烛熔化11.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燃烧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12.下列变化可能属于化学变化,也可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燃烧B、爆炸C、熔化D、冷凝13.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A、蒸发水B、干冰升华C、水变成冰D、煤炭燃烧14.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产生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D、镁带消失15.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教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设计说明本课采用“实物演示法”,使学生了解物理性质,“对比法”,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含义,再由变化引出性质,进而区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相似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不同的性质决定不同的变化,不同的变化反映不同的性质;不同的性质,决定不同的用途,不同的用途,反映不同的性质,让学生初步形成性质决定变化、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观念。
二、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在学生认识了两种变化后,进而介绍什么是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以及两者这间的关系,层次分明,方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有关概念,课后练习让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变化,进行分类,贴近生活,学生易于接受。
(二)学情分析物质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物质的两种变化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有初步的学习化学概念的体验,相对来说,在学习上难度有所下降。
但是,学生对化学还是比较陌生的,对化学知识了解甚少,所以教师一定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
(2)初步形成“性质决定变化,变化表现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表现性质”的化学基本观念。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初步进行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学会搜集资料,提高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变化和性质的区别,性质和变化、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通过物质的变化引出物质性质的概念,联系实例帮助学生学会区分变化和性质,并得出性质决定变化、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
六、教学过程复习:(1)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不同的是()A.B.C.D.(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变化时是否生成新物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点评。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四单元知识点归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四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1.药品的取用:(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 1—2mL 。
(2)注意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熄。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3.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在容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 N2 O2 稀有气体 CO2 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观察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 + 5O2 点燃 4P2O5;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4/5 。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是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CO、SO2、NO2 、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身边物质具体实例的分析,学会区分物质的性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
教学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教学难点:物质性质类型的区分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5分钟)每组同学互相提问上节课的内容二、导入新课:(2分钟)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板书] 二、物质的性质三、新课教学(20分钟)1、合作探究、获得新知(10分钟)师:以酒精为例你能说出它哪些性质?生:回答踊跃。
如:颜色,气味、可燃,挥发性。
师:在这些性质中有些是通过感觉器官感觉到的,而有些必需得通过化学变化才能知道的。
师问:在上述性质中什么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板书] 1、化学性质:让学生给它下定义。
[讲解] 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过渡]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2、物理性质:略[讲解]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简单介绍。
师生共同阅读教材。
2、表达交流、深化理解,学以致用(10分钟)师: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1 / 2如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在叙述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
初中九级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中考必考题。
考题往往提供典型事实,判断发生变化的类型;或将物质的用途与所体现的性质相结合综合考查。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部分知识,特做如下梳理: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
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
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显然碱式碳酸铜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
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二课时
纸燃烧
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响
石灰石与盐酸反响
化学性质的概念: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复原性、毒性、金属 活动性、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物质。
物理性质的概念: (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 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 等。
让工人阶层的恶性竞争、工资水平无限下降;才能让贪婪的资本节约更多本 钱,获得更多利润。
穷人的一次失败,为了还债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为还债一辈子送外卖。 你将不再会有精力去思考和投机。穷人的失败可能断送了他所有暴富的机遇和时 间,让不确定的人生瞬间确定下来,让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可能性逐渐缩小。这 是赤裸裸的现实。
知识点 2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例1】 以下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实验室常用酒精作燃料
C.铜、铝用于制作导线
D.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
导引:A中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呼吸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因此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B中酒精具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可燃性是化学性质 ;C中铜、铝用于制作导线利用的是其导电性,属于物理 性质;D中氯气消毒杀菌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氯 气的化学性质。
的是 ( D )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用金属铜制作导线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解析]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 附性;用金属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金属铜的导电性;干冰用 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成 雨滴降落。在这些性质的利用过程中均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均属于物理性质,只有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不活 泼这一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性质
指出金属钠有哪些性质?
物理性质:色态 白色固体 硬度 软
密度 比水小
熔点
低
化学性质: 能与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谈一谈: 学完了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 化
物 质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 质
5、阅读并回答问题:
在做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先用小刀切下 一小块,放入水中,可看到钠在水面上急速游动, 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钠立刻熔成银 白色的小球,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 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D ) A.酒精易挥发,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 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 味 C.铁的熔点高达1535度,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 中变成黑色物质 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 成气体
3、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填空。 ①观察木炭颜色、状态:黑色固体; ②另取一 块体积相同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发现煤块 的质量大;③点燃木炭,木炭燃烧;④把木炭砸 碎 ⑤把木炭放入水中,木炭浮于水面。 回答: (1)属于物理变化 ④ ,属于化学变 ③ 。 化 黑色的固体,密度 (2)由此推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 比煤和水都小。 , 化学性质有 木炭具有可燃性。 。
2.“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联系:
(1)“性质”是物质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一般 用“能”、“会”、“可以”、“易”、“难” 等来描 述。 (2)“变化”是一个过程或者现象。
1、属于是物理变化( D )
属于化学变化( 属于化学性质(
C )属于物理性质( B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案 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示范教案设计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3.对于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质变化,能作出属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4.能够初步区分物质的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5.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区分。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区分。
三、教学用具铁架台、酒精灯、试管、火柴、玻璃片、水、研钵、镊子、块状胆矾、试管、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带导管的单孔塞、烧杯等。
四、相关资源《生活中的变化》视频资源、《玻璃破碎》视频资源、《火柴梗的燃烧》视频资源、《火柴梗被折断》视频资源、《水的三态变化》视频资源、《颜色变化:氧化铜与稀盐酸》视频资源、《物质性质的应用——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视频资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视频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展示】教师播放视频《生活中的变化》。
(插入视频《生活中的变化》)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新知讲解】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过渡】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实验1:水的沸腾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加热到水沸腾。
然后把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2:胆矾的研碎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研碎,观察变化。
【实验记录】【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讲解】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稿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有趣的化学实验视频,如大象牙膏、火山爆发等,激发学生对化学变化的好奇心。
3.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二)新知讲授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的问题或挑战:1.学生Leabharlann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理解不深;
2.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弱;
3.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
应对策略:
1.通过实例对比和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理解;
2.加强实验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类等。但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1.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混淆,难以区分两者的本质区别;2.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理解不深,容易与物理性质混淆;3.对能量变化的认知有限,难以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守恒。
(三)学习动机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设计课堂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化学变化现象,分析其性质和能量变化。
3.布置实验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自行设计并完成一个化学实验,观察物质变化过程,撰写实验报告。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简洁的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分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作者肇东十一中艾华盈 2013.7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例如:1、不粘锅的材料应具有那些性质?
2、印染衣服的颜料应具有那些性质?
五、根据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
如糖和盐(味道)、水和氧气(状态)、铁丝和铜丝(颜色)
六、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移开集气瓶上的玻璃片少许,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练一、选择题(共15题)1.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玻璃刀头上镶的金刚石来裁玻璃B.用氢气做高能燃料C.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D.用大理石做天安门前的华表2.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稀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C.白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D.苏打水用于缓解胃酸过多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滴石穿B.花香四溢C.百炼成钢D.木已成舟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弯曲B.香水挥发C.燃烧烟花D.瓷碗破碎5.《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特别节目,以弘扬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探究实验
(1)水的沸腾:对水进行加热,液态的水经过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液化形成液态的水,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2)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呈蓝色,放在研钵内研磨,固体由块状变为粉末状,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将研磨后的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得到澄清的蓝色硫酸铜溶液,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3)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稀盐酸,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该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且石灰石固体逐渐溶解,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分
名师点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辨别
唯一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或吸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反应是否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
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该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有的化学变化则无明显现象,如缓慢氧化。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车胎爆炸等是物理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知识拓展
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化学性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在描述的语句中常有“会、可以、能”等词语;化学变化描述发生变化的过程,如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而木炭可以燃烧,则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
九年级化学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比拟、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分析,体会化学就在你我身边。
(2)通过观察和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化学的兴趣。
(3)体会、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根本素养之一。
【学习重点】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学习难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语:雪是如何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新物质产生?雪的形成与蜡烛的燃烧这两个变化有何不同?2.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阅读课本P6~P8“实验1-1〞的内容,完成课本P7的表格。
提出问题: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等。
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探究实验:实验1:水的沸腾;实验2:胆矾研碎;实验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响;实验4:石灰石和盐酸反响。
投影:这四个实验的视频。
学生:观察,进一步比拟实验现象。
课堂讨论交流展示生成新知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
先对学,再群学。
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
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
检测反响达成目标一、当堂检测二、课后提升三、家庭作业《精英新课堂》完成学生用书的“夯根底分点练〞局部完成学生用书的“生能力整合练〞局部稳固知识:记忆《速记宝典》中的本课知识《名师测控》完成学生用书的“根底闯关〞局部完成学生用书的“能力提升〞局部稳固知识:记忆《提分宝典》中的本课知识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化学知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知识点,是对这个世界全新的探索,学会知识点总结可以更好地学习化学。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
课堂检测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下列语句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 学变化的是( C )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④伐菥烧炭南山中 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 ⑥白玉为床金作马 A.①②④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课堂检测
探究新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你会观察实验吗?
1 反应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 需要加热或其他条件)。
2 反应中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
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3 反应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探究新知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点 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物 理 性 质
常 见 的
熔点 沸点 密度
固体熔化时的温度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气压有关) 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探究新知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探究实验 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1)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 和状态。
(2)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
点 击
氧气 二氧化碳
⑥氧气具有氧化性。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①②③,属于化学性质的 是 ⑤⑥ ,属于用途的是 ④ 。
课堂检测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能力提升题
1.生活与能源息息相关。下列能源的利用与化学反 应无关的是( D ) A.利用煤燃烧发电 B.我国古代使用木材烧制陶瓷 C.利用炸药爆破拆除危楼 D.利用水力发电
蜡烛燃烧 蜡烛熔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章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材通过清晰的概念界定和生动的实验案例,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以及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教材内容设计合理,逻辑性强,从定义到特征,再到实验验证,逐步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形成对化学知识的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
二、设计思路学生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章节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等概念。
然而,对于物质变化的深层次理解和性质的准确判断,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学习吃力,特别是对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分、物质性质的判断等知识点。
此外,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也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因此,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进一步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本的变化形式,以及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并描述实验现象。
【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描述,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变化的分类,初步体会分类法在化学中的应用【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具体、生动的化学变化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形成“物质可以变化”的观念。
2.通过化学史,辩证的看待古代炼金术的功过得失,体会对化学学科建立的启蒙与推动作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学设计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过渡】灭火器有多种类型,其中一种为二氧化碳灭火器,那么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用来作灭火剂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吧。
【问题1】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1】当二氧化碳灭火器被激活时,储存的液态二氧化碳迅速膨胀并转化为气态。
这个过程伴随着极快的冷却效应,因为从液态到气态的转变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问题2】体现出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学生2】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何联系?【总结】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对应训练1】碘化银是当前我国实施人工降雨的主要物质。
碘化银有关描述:①在常温下为黄色晶体;②有一定的毒性;③熔点为558℃,沸点为1506℃; ④几乎不溶于水;⑤在光照条件下分解为碘和银;⑥碘化银可制造照相感光乳剂;⑦在人工降雨中常被用作冰核形成剂。
上述材料中碘化银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碘化银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属于碘化银用途的是_______。
【答案】①③④②⑤⑥⑦【对应训练2】下列用途只应用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制成铁锅B.钻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用煤气烹饪【答案】D【对应训练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对应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常温下是气体B.用晒干的稻秆生火——稻秆具有可燃性C.石墨常用作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D.镁用于制造照明弹——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久游游戏下载中心
[单选,B型题]属于同期控制的是()A.急救物品完好率B.压疮发生率C.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次数D.查对医嘱及时纠正E.基础护理合格率 [填空题]在用人上,齐国遵循“尊贤尚功”,鲁国遵循“()”。 [单选]某进口设备采用运费在内价(CFR)形式,在该价格中包含的费用是()。A.出口国装运港至进口国目的港之间的运输保险费B.进口国国内运费、装卸费C.进口国国内运输保险费D.出口国装运港至进口国目的港之间的海运费 [单选]蒺藜不具有的功效是()A.平肝B.疏风C.软坚散结D.祛风明目E.散风止痒 [单选,A1型题]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引起心律失常()A.洋地黄B.夹竹桃C.乌头D.蟾蜍E.黄芪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病例摘要】张某,男,20岁,学生。于2013年10月15日就诊。患者于7天前因外出受凉感冒后,周身不适,发热恶寒,咽喉疼痛。晨起颜面水肿,自服感冒药(具体用药不详),未系统检查及治疗。近2日加重并出现颜面四肢水肿,小便不利而来诊。现症见:颜面及双下肢 [单选]婴儿痉挛症诊断的最可靠依据是()A.3至8个月起病B.智力发育显著落后C.典型的点头样发作形式D.半数有围生期因素E.脑电图背景波异常 [问答题,简答题]什么是投资连结保险? [单选]下列选项中,()是降低运输成本的方法。A.降低产品密度B.增加产品密度C.增加运输距离D.缩小运输责任范围 [单选,A型题]测定机体对白喉棒状杆菌的免疫力可在前臂皮内注射()A.白喉毒素B.白喉类毒素C.加热灭活的白喉毒素D.加热灭活的白喉棒状杆菌E.白喉抗毒素 [单选,A1型题]对医术与医德之间关系错误的理解是()A."医乃仁术"B.有能力做的就应该去做C."大医精诚"D.临床医学决策同时也是伦理决策E.前沿医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必须有医德参与 [单选]《残疾人就业条例》对促进农村残疾人从业的规定不包括以下哪项()?A.多方筹集资金B.组织开展种养殖和手工业等生产劳动C.补贴社会保险D.提供信贷帮助 [单选]为了提高绘图速度,薄壁容器的薄壁部分的剖面符号允许用()的方法表达。A、涂色B、虚线C、文字D、数字代号 [单选,A1型题]创伤Ⅰ型的特点是()A.重复发生的严重的创伤过程B.个体常处于心理发展过程中C.在儿童期发生D.具有PTSD的症状特点E.可能和长期的虐待有关 [填空题]历史数据采集可以对()和()两种格式进行存储。 [单选]不属于教师在美术教学行为中的角色的是()。A.学生学习的参与者B.学生学习的引导者C.学生学习的合作者D.学生学习的执行者 [单选,A1型题]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选择以下哪一项是最恰当的()A.适用于轻、中度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B.α受体阻滞药作用于前列腺腺细胞上,抑制前列腺增生C.5-α还原酶抑制药抑制而降低前列腺内平滑肌张力D.5-α还原酶抑制药抑制睾酮生成而降低 [单选]支持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其中隔离血液与生精细胞的与哪项有关?()A.营养和保护生精细胞B.运输生精细胞和释放精子C.参与构成血一睾屏障D.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E.吞噬精子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残余胞质 [名词解释]Fab(Fragmentantigenbinding) [单选,A1型题]关于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A.酸性毒物污染皮肤、黏膜后应用碱性液体冲洗、中和B.立即终止接触毒物C.迅速清除进入体内已被吸收或尚未吸收的毒物D.及时使用特效解毒剂或拮抗剂E.积极对症治疗 [单选]HIV入侵T细胞的主要门户是(D.CD4分子E.CD8分子 [单选]海图图式“S”表示该区地质为()。A.沙B.泥C.淤泥D.岩石 [单选]版样一般分大版样和小版样两种,其中大版样是用来制作柔性凸版或感光()版的。A.胶版B.树脂C.橡胶D.丝网 [问答题,简答题]电力机车横向力的传递顺序是什么? [单选]装置1.0Mpa和0.3MPa蒸汽同时中断的处理方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降量维持操作B、装置紧急停工C、停进出物料,装置改全回流操作D、正常操作没有影响 [单选]根据局部服从总体的原则,地方规划应当服从国家规划,首先保证国家规划的实现,维护国家规划的权威性与()。A.统一性B.宏观性C.远景性D.前瞻性 [单选]在潮汐河段,由于转流的原因,船舶离泊时潮流来自于船尾,则采用()驶离。A.开尾B.开首C.绞锚D.平行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32岁,进食后上腹饱胀不适,伴返酸、烧心、嗳气、食欲不振,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该病治疗中不正确的是()。A.避免饮酒B.胃酸高者使用抑酸剂C.胃酸低者使用胃黏膜保护剂D.抗Hp治疗E.以上都不是 [单选]伴有高血压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宜用()A.制酸剂B.甲氰咪胍C.生胃酮D.抗胆碱能药E.硫糖铝 [问答题,简答题]如遇分离机漏母液现象如何操作? [单选]《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适用范围:下列表诉正确的是?()A、国内海上航行的中国籍船舶B、国内海上航行的中国籍船舶,船长20米及以上的C、国内海上航行的中国籍排水船舶,船长20米及以上 [单选]正式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是在()。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B.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C.中共十六大 [单选]双侧腹壁反射消失可提示()A.颈段脊髓受累B.胸段脊髓受累C.腰段脊髓受累D.一侧内囊受累E.一侧脑干受累 [名词解释]东夷 [填空题]H2S在空气中含有()时能使人致命。 [单选]下列公文标题表述准确的是()。A.××医院关于要求改变拨款方式的报告B.××省财政厅关于同意××大学新建教学楼的批示C.××大学关于举行春季运动会决定的通知D.××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财务大检查的通知 [多选,案例分析题]上海市嘉定区某乡办化工厂生产"油溶黑"染料,主要原料为硝基苯、苯胺。××××年8月17日下午1时,工人张某在常规操作加入苯胺时,由于管道陈旧,导致管道爆裂,苯胺沾染衣服和皮肤,经简单清洗换衣后继续工作,下班后感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继而出现口唇、 [单选]热泵能将低温物体的能量向高温物体转移,而()。A.外界无需消耗功B.外界需要消耗功C.根据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的温差大小确定是否需要消耗功D.外界获得电能 [填空题]主断路器连接于受电弓及主变压器原边绕组之间,安装在机车车顶中部,它是交流电力机车电源的()和机车的总保护。 [单选]根本违约和一般违约的分类依据是()。A.按照违约行为是否完全违背缔约原则B.按照违约行为是否完全违背缔约目的C.按照违约行为是否完全违背缔约内容D.按照违约行为是否完全违背缔约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