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科学技术哲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二、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贡献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
1、自然界的一般规律一一自然观
2、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一科学技术观
3、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一一科学技术方法论
(二)主要内容:
1、自然观
2、科学技术观
3、科学技术方法论
四、学习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1 •什么是科学问题?如何发现并提出科学问题?
答:科学问题指的是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条件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
和科学实践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包括问题指向、求解目标、应答域(求解范围和方法),具有时代性和悬而未决性。
提出科学问题是科学认识的起点。发现科学问题的基本条件是:(1)时代需要;(2 )科
学主体具备掌握当时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知识和能力。发现科学问题的重耍途径是:
(1 )
发现社会需要与科研成果不足的矛冒:(2):发现已知和未知的矛盾,(3)发观已有理
论和新的实验事实的矛盾;(4)发现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5 )发现同一理论体系内部的矛盾。
2 •科研选题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各原则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
各原则如何把握?
答:四个原则一一①需要性原则:课题应面向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②创
造性原则: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预期能从中产生创造性的科学
技术成果:③科学性原则: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依据,显示当时的科学
技术背景,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探讨的问题:④可行性原则:选择的课题应与自己
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选择课题应遵循上述原则,但由于课题的性质不同,选题的原则也各有侧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①需要性原则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实现科研的目的性,是必须普遍遵循的;②科研的本质在于创新,别人已解决的或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取得进展的,不应作为目标选择;③要遵循所依据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随着基础事实和背景理论的改变而对选择的课题进行调整;④不论出于哪种对可行
性原则的思考,都应该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前提下,从现实可行的工作做起。
第三章
3 .什么是科学事实?科学事实,客观事实,经验事实的联系与区别。’
答:科学事实是指通过以对经验事实进行解释、说明,使其尽可能符合客观事实的事实。(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它属于认识论范畴,所以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科学事实应满足如下条件:①科学事实应该是个
别存在陈述;②科学事实应该可复核、可重视:③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精确、系统,科学事实在认识过程中有以下作用:①科学事实是形成新概念、新理论的基础;②科学事实是对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进
行评价的基本手段。)客观事实:物质的现象和过程。经验事实:通过文
字记载,语言表达及观察所获得的事实,一般可分为两类:事实I。指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
结果的表征,如观测仪器上所记录和显示的数字、图象等:事实II。指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
的陈述和判断。经验事实存在可错性。联系:它们反映的都是客观事实;区别:不同的认识手段,认识结果不一样。
4 •什么是机遇?什么是机遇发现?机遇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是什么?
答:机遇是指在实验过程中观测到了偶然现象和出现了意外的机会。因此在机遇引导下作出
的科学发现就称为机遇发现,它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首先机遇在实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在这个实验中出现。也可能在那个实验中出现,是不确定的,不可预测的,因此具有偶然性。但偶然性又是以必然性为基础的。这是因为客观过程本身具有必然性:①只要条件具备,通过这一实验的偶然现象就会抓住另一实验必然性的端倪,②认识过程也存在必然性,如果具备了捕捉机遇的条件(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善于分析问题:摆脱定势思维的束缚),机遇的产生也是必然的。因此抓住机遇发现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第四章
5 •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含义,特点及相互关系?
答:逻辑思维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
抽象的、概括的反映过程。特点;:①高度的抽象性;②严密的逻辑性;③线性的、一维的。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特点:①认识发生的笑发性;②认识过程的突变性;⑧认识成果的突破性。形象思维:在感性形象认识的基础上,运心意象、联想和想象等形式揭示
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形式。特点:①突出事物的形象特征(形象性);②具体性;③平
面性的、二维的。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是科学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它们的区别
在于:①逻辑思维属于逻辑方法,形象思维和直接思维属于非逻辑方法:②逻辑思维的“细胞”是抽象的概念,通过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而形象思维的“细胞”是形象的意象,通过意象进行想象和联系。相互联系在于:通过优化,构成科学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则完成科学
的创造过程。
6 •归纳方法、演绎方法的特点、基本形式及其相互联系?
答:师纳方法:从有限的个别事实中推出一般规律的逻辑思维方法。其过程包含着认识的能
动飞跃。基本形式有求同法、差异法,求同差异共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演绎方法:通过一般原理认识个别事实的思维方法。基本形式:间接推理三段论,析取三段论、假言推理三段论。
相互联系:①归纳与演绎是科学认识中最为广泛的逻辑思维方法;②归纳和演绎在整个科学
认识中特定的功能都是科学认识中特定的功能都是科学认识中不可缺少、不可完全替代的;
③归纳和演绎在运用中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归纳和演绎在运
用中应相互补充、单纯依靠哪一种方法本身都无法克服各自的先天缺陷。
7 .什么是模型?什么是模型化方法?•模型的类裂?模型化方法的合理性依据?
答:模型:与原型之间具有相似性、代表性和外推性的各种形态。
模型化方法:是通过建立和研究客观对象的模型来揭示对象(原型)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
方法。模型的类型:①物质模型(实物模型);②思想模型(形象模型、抽象模型、假想模型)。模型化方法的合理性依据:①客观事物具有统一性、相似性;②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