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产生和发展107页PPT
生态经济学 PPT
•
生态经济学提出者之二——赫尔曼·戴利
(Herman Daly),戴利在1974年曾提出稳态经济
的思想,其中已经具有生态经济的含义。他的表述是:
稳态经济就是稳定的物质财富(人造物)和稳定的人
口,每一种都保持同样的选择,需要低的通量水平,
即低的出生率等于低的死亡率,低的物质生产率等于 低的折旧率,以使人民长寿和物质存量保持高水平。
的众多紧迫问题(如可持续性、酸雨、全球变暖、
物种消失、财富分配等)的根源,而现有的学科均 不能对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这些关系予以很 好的研究”。
•
他认为目前人类社会经济亚系统是整个地球生
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且这个亚系统的政策和发展是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所以人类的经济系统必须与 生态系统保持相协调,包括它们之间的物质循环和 能量的流动,以及规模和尺度的相互协调。但是目 前的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相对于地球生态系统来说,
•
其次,生态经济学把生态经济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统一
起来进行研究。
•
再次,生态经济学把生态经济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也
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
•
整体性研究不仅强调整体大于局部的总和,而且也强调
全局观点,整体效应,而不是“头痛治头,脚痛治理脚”。
• 2.综合性
• 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系列 的综合结构体系。它既包括生态系统的生 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又包括经济系统的生 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种环节和部门, 以及技术系统、金融系统、物流系统等; 还包括社会、政治、国家、意识形态等。 如果说整体性是主要考虑系统的构成,综 合性就主要考察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 系。
• 一、生态经济学的思想渊源 • 1.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经济思想 • 人与自然的关系 • 主要有三种典型学说: • 以庄子为代表的因任自然的思想; • 以荀子为代表的改造自然的思想; • 以《易传》为代表的天人合一思想。
生态经济学_杨建州_课件专题
2013-8-27
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一)
• 经济学家着眼于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史 无前例的发展,看到的是充满希望的未来:从 1950年到2000年,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产出由6万 亿美元增加到43亿美元;而道琼斯指数则从1990 年的3000点攀升到2000年的11000点;2000年一 年的增长超过了整个19世纪。 • 生态学家看到的是:更为强烈的热浪;更多破坏 性的风暴;一条条河流被汲干;人口仍在加速增 长;土地却因海平面上升而缩小。他们知道,经 济的快速增长使自然资源迅速耗竭,将全球经济 推上一条破坏环境的道路,终必导致经济的衰退。
生态经济专题
2013-8-27
水的污染
• 长江成为全国最大的下水道和流动的垃圾场,每天 有5000万吨的废水流进长江。 • 苏州河已成大阴沟;黄浦江变成黑臭江。在上海, 每天产生500多万吨污水排入黄浦江,又从江中抽 出市民饮用的自来水。1988年,上海几十万人患上 甲肝。 • 海水的污染的后果之一是赤潮的爆发,在1970年以 前,赤潮很少发生,但之后,每年平均会发生几次, 在1998年一年发生了22次,而该年9月份发生在渤 海长达40余天的那次赤潮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 • 在渤海湾,渔民的拖网常常挂满油污,且一年比一 年多。有些地方的海面甚至可以用火点着。
生态经济专题
2013-8-27
GDP悖论
• 环境破坏越大、自然资源浪费越多,则 GDP增长越快。 • 1995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场飓风使该 年美国的GDP增加了150亿美元。 • 热带雨林的消失,带来的是全球GDP的 增长。
生态经济专题
2013-8-27
GDP=个人消费支出+私人总投资+政府支出(支出法) 绿色GDP=GDP-固定资产折旧-自然与环境折旧-环境保 护和维护费的支出 生态GDP=GDP-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消耗价值±可再生自然 资源增加或减少净值-环境破坏损失(功能性贬值)-环 境保护投入+环境改善价值±其他有益或损害地球生态系 统的价值
生态经济学 第3章 ppt课件
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况
生态经济学 第3章
社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 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以人类 经济活动为主体的经济系统和以生 物生命活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有 机统一。因此,生态经济系统值得 研究
生态经济学 第3章
第三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况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 第二节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学 第3章
(2)生态系统的结构
① 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构
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是由生物 种类、种群数量、空间配置和时间 变化等因素构成的。其中,植物的 种类、数量和空间结构属于基本结 构
生态经济学 第3章
②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通过 生态系统的各种要素之间的营养关 系所建立起来的以生产者、消费者 和分解者(还原者)为中心的生物 类群
生态经济学 第3章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
一、生态系统 二、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学 第3章
一、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3. 生态系统的功能 4.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经济学 第3章
1. 生态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 内由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 互影响所构成的一个综合体,是生命与 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一个完整 的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其中的生物部落
④ 具有生物机体自动调节的功能
这通常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同 种生物的种群密度调节,二是异种生 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节(主要是存在 食物链的动植物之间的调节),三是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调节
生态经济学 第3章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生态系统主要由有生命的 生物群落和无生命的无机环境所组 成
生态经济学产生和发展
4.资源问题
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 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 的总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能源、山地、森林、草原、耕地、河流、湖泊、海洋、 矿藏、动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空气、阳光、美景、名胜等 都是自然资源的一种。
资料卡
资料卡:
森林资源 76亿公顷
理开发;核能源的利用等等。
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
据调查,1994年我们矿山开发占用土地总面积 为587万公顷,破坏土地面积约157万公顷。其中矿 山开发占用耕地面积近109万公顷,占同期我国耕地 面积的1.19%,而恢复治理率仅为4—6%,加剧了耕 地的紧张形势,对矿业废弃物处置失当,还造成了 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打开一扇门,里面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思考题:
1世界上第一部向人们揭示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破坏的著作是
《
》。
2.罗列五大生态经济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4.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5.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6.针对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理论界出现了“悲观派”和“乐观派 ”的激烈争论,他们的具体观点分别是什么?
表1 每增加10亿人口的时间比较
世界人口数(亿)
10 20 30 40 50 60
大致达到的年份
每增加10亿所需要时间
1800 1930 1960 1975 1987 1999
近300万年 约130年 约30年 约15年 约12年 约12年
现在,全世界人口在仅10年内将会增加两个全 欧(东欧和西欧),每14个月增加一个英国,每 月增加一个瑞典或两个新西兰,每秒钟增加3人 。如果世界人口按照这个速度继续增加,到2330 年,这个地球的表面,包括南极、北极、沙漠、 海洋,每平方米就有一个人。到3545年,世界人 口的总重量将等于地球的重量。
生态学的形成及发展ppt课件
不同生态学家对生态学的定义(1) :
Elton(英国), 1927: “研究生物(动物和植 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 的科学”,科学的自然史; KaⅢKapoB(前苏联), 1945:生物的形态、 生理和行为的适应性; Andrewartha(澳大利亚), 1954:研究有机 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 ; C. Krebs(美国), 1972:研究有机体分布与 多度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人类起源与生态学
• 古猿、人属及人种 • 什么是生态学
– 生命与环境 – 生态系统 – 人口问题
• 生物多样性
人类的进化: •非洲猿的DNA 分析表明:人亚
科 的发展起源于8 百万年以前; •最早的人亚科化石为5百万年;
人科的特点:
生物学分类:
在灵长目人类在人科中 在人科有二个属南方古猿和智人, 南方古猿有五个物种,已全部灭绝。 智人有3个物种,仅存人类
4) 根据研究性质划分:
理论生态学: 涉及生态学进程、生态关系的数学推理及生态 学建模。
应用生态学 : A、应用于各类农业资源的管理,产生了农业
生 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家畜生
态 学、自然资源生态学等;
B、应用于城市建设
• C、应用于环境保护与受损资源的恢复则形成了:
•
保育生物学
•
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
➢ 生态学的层次从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 统到整个生物圈逐级 放大,其涉及到的环 境范围也越来越广。
环境的范围与生态学的层次
➢ 在一定环境中的一群同 种生物个体称为种群。
➢ 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区域 内生存的多种不同的种 群便组成为群落。
二、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
生态危机与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3
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Ecological Economics & Green Development主讲:陈中江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1章生态危机与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3 生态经济学概述1.3.1 生态经济学内涵生态经济学内涵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技术系统为手段,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围绕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为主题,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益、行为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
基本共识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是生态经济系统,主要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Robert Costanz(1978)认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在更广范围内讨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二者之间关系的学科,主要强调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其带来的资源和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国内不少学者也对生态经济学进行了定义。
生态经济的研究主体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合系统。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保证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基于复杂系统的角度研究生态经济问题;实现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最理想模式。
王松霈(1992)季昆森(2001)张明军等(2006)1.3.2 生态经济学研究对象与范畴研究对象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是生态系统、技术系统和经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组织的结构、功能、行为、运行机制及其规律性。
学科性质•新兴学科•交叉边缘学科•应用学科学科特点•整体性•前瞻性•交叉性•综合性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产业、生态经济消费、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制度等。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有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生态产业链规律和生态价值增值规律等。
Slide111.3.3生态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学科的产生,经常是在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的。
[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课件
三、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特征
融合性 耦合性 中介性 有序性 开放性 双重性
融合性
生态系统是通过能流、物流的转化、循 环、增殖和积累过程与经济系统的价值、 价格、利率、交换等软要素触合在一起的 概念——复合系统。
生态经济系统是开放系统, 它与周围更大的 自然与社会环境有着物质、能量、价值与 信息输入输出关系, 这是控制其稳定协调发 展的依据。
和生态系统不同的是,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 产品的生产过程,而且也是产品的价值形成(包括价值增 值和价值实现)的过程。
经济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沿着劳动交换链的物流、能 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运动之中。
(3)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同一性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运动的物质动力,都是太阳 能或太阳能的转化形态。
所谓系统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有 机联系与相互作用方式。任何系统的要素都按照 一定的次序排列和组合成为一定的结构。
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的人口、 环境、资源、资金、科技等要素在空间或时间 上,以社会需求为动力,通过投入产出链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序、立体、网络关系。
二者内部都有一个交换机制。在生态系统内部这 一交换机制体现在随食物链转移的物质和能量。 在经济系统内,交换是劳动者之间,以及经济部 门与部门之间凝结在产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的 交换。
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都随时间演替 和系统成分空间分布的立体特点。
两者都是开放系统。
2、生态经济系统
参考文献
李周,环境与生态经济学研究进展,浙江 社会科学,2002(1)
滕藤,我国生态经济学20年回顾,生态经 济通讯,2000(4)
生态经济学课件ppt课件
二、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生态学是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 (E.Haeckle)于1866年在其所著的《普通生物形 态学》中首先提出来的。认为生态学是一门研究 生物有机体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1、生态经济学产生的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既是生产力
提高的过程,又是生态平衡变化的过程。人类社 对各种产品的量、质要求的提高,是生产企业本 身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现代化不仅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代化, 而且还是生态经济的现代化。
(2)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麦肯齐(Mekenzie) 首次把植物生态学与动物生态学的概念运用到人类群落 和社会的研究,提出了“经济生态学”的名词,主张经 济分析不能不考虑生态学的过程。
真正结合经济社会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的,应首推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Rachel Carsen)。她 于1962年发表了著名的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对美 国社会滥用杀虫剂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揭 示了近代工业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 (A.G.Tansley)于1935年提出来的。 “生态系 统”这一生态学的概念得以确立,生态学成为研 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2.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生态学和经济学这两个词都来自于希腊文,其词 根“eco”在古希腊词是“oikos”,意思为“住所”或 者“栖息地”。从字意上来讲是关于居住环境的科学, 所以有人把生态学叫做自然科学。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 它们被人为地分割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其中生态学 成为自然科学,经济学则是社会科学,并形成了各自完 整的理论体系。但是有许多问题已经不是任何一个单独 的学科能够解决的。实际上“oikos”分别是指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的问题与管理。所以,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融 合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选择。
生态经济学专题课件
04
05 生态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 用
生态经济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指导环境政策的制定
促进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通过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 、对象和方式,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生态经济学为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框 架和分析工具,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环境问 题的经济根源和解决方案。
1 2 3
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非 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 衡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热能、水、空气、无 机盐等)。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 功能,这些功能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 展。
04 生态经济平衡与可持续发 展
生态经济平衡的内涵与要求
生态经济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和 经济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生态经济平衡要求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循生态 规律,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生态经济平衡的内涵包括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 的保护和改善、生态安全的维护等方面。
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发、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等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进而影响到人类 自身的福祉。
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的协同发展
为了实现人类福祉的可持续提升,必须重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推动生态系统与人类 社会的协同发展。这包括采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生活方式等措施,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1
第二章生态经济系统理论-PPT课件
4、系统的地域性相似
从系统必须与特定的地区空间相联系这方面来看,经济系统和生态 系统都具有空间的差异性。 意义解析仍然分两个方面: 一是必须是与地域空间的结合,生态系统天然的就是自然环境条件 的表现;经济系统与地区的结合是经济发展绝对不能离开当地社会、经 济、文化发展的传统和背景。 二是不同空间下的生态系统或经济系统不同,因为地区空间不同,
复习
1、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由生物因素和环 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构成的一个综合体,是 生命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生态系统的结构最根本的是它的营养结构。 ——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以食物营养关 系彼此联系起来形成食物链或营养链。(1)无机环境 中的各种因素都是生物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2)生 产者把各种无机物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3)消费者 以动物和取食植物为主体的异养生物。(4)分解者将 各种动植物残体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无机元素,为 生产者提供营养和能量。 生态系统的分类 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
基质—岩石、矿物、泥土
无机环境 介质—大气、水体、土壤 生物代谢材料—二氧化碳、氧气、水、无机盐 能源—太阳辐射 生态系统 生产者—植物群落、细菌 生物群落 食草动物(第一性消费者) 消费者 食肉动物(第二性消费者) 杂食动物(混合消费者) 分解者和转化者—微生物、动物。
所决定和影响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特性甚至运行方向是不一样的,
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盐湖工业,牧区农业资源资源丰富等。 东部沿海地区边贸、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等。
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差异性
1、反馈模式差异 经济系统是正反馈模式,生态系统是负反馈模式。 2、分解者的作用和地位差异 在经济系统中,由于不经消费者而直接流向分解者是毫无意义的, 大部分流动的物质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转到了外部环境,只有小部分通 过分解者进入了再循环。产业系统中的分解者废弃资源的再生产一直处 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地位。但是,生态系统不同,生产者的大部分都 直接转到分解者,只有小部分通过消费者再转(10%)。 3.多样性差异 经济系统无论是企业还是工艺,在单位空间上的多样性是很缺乏的, 这正是物质、能量及废弃物不能得到循环利用的原因。生态系统物种、 系统、基因多种,多样性特征及其明显。 4.系统目标差异 经济系统追求产量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态系统只要求系统稳定。
生态经济学PPT
绿色就是无公害、无污染、环境友善和环境保 护的象征,是生命、健康和活力的象征。狭义的 绿色经济主要是指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产品 本身既没有受到污染,也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 态的产品。广义的绿色经济是指绿色产品在消费 、生产、交换的各个环节、过程对生态环境无任 何危害,取之于自然用之无损于自然。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 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 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 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3)规模农业,而不是以家以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农业劳动生产力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4)用庄园式的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武装农业,使之企 业化并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接轨。 5)要向高科技现代化生态农业的方向发展,要达到 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综合最优“高产 、高质和高效”、“规模化、商品化、企业化和 高科技化”最终的结果是生产出绿色农副产品。
第二节 绿色产品的标准
目前各种绿色产品的标准 是有欧美发达国家把持。没 有发展中国家参与,所以对 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造成不 利的影响。 绿色标志,是有一国政府 或者授权与相关部门按照一 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特定图 形,以表示某种商品符合环 境要求。
二、中国的评价标准
我国国家环保局与1993年3月发出来《关于建立 中国环境标志图的通知》,有国家技术监督局授 权的“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于1994年 成立后,首次批准了6类11个厂家18种产品的绿色 标志申请,目前已经正式通过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包括《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试行) 》、《环境标志产品种类建议》、环境标志产品 认证申请书》等。
具体绿色产品的评价标准有以下几条
1.农夫绿色产品的标准
生态经济学专题ppt
2013-7-21
土地污染
• 因为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用被 污染的工业废水直接进行农业灌溉,我 们现在主要的农牧产品中综合食品卫生 评价指标已达到中等污染水平。很多果 蔬已达到无法食用的地步,因食物污染 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多。现在受到不同程 度污染的粮食已超过1000亿公斤。
生态经济专题
2013-7-21
关于战争
• 二战以来,全世界共爆发了125场局部战争,4000多万人死 于战争,冷战结束后,仍有30-50场战争在进行,每天有数 千人死于战乱。 • 1991年,萨达姆为阻止盟军从海上进攻,进而破坏沙特最 大的海水淡化水源,以切断盟军的淡水供应,打开了科威 特油田的阀门,向海湾倾泻原油。3天后,在波斯湾形成了 长50公里,宽13公里的大面积污染带。在这场战争中,科 威特1080口油井中有700多口被燃烧,每天损失的石油达 81.6万吨,石油燃烧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 美国攻打伊拉克战争爆发,造成阿拉伯国家300多万人失业, 50-60万难民,全世界1.6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以及非常严 重的环境污染。 生态经济专题
• 全球CO2浓度变化:
1760-1960年增加36ppm 1960-2000年增加54ppm 危害:创纪录的热浪;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 更多更
2013-7-21
冰川融化
• 在南极半岛,20世纪中叶至1997年,由于冰的融 化,使半岛面积减少7000km2,而仅1998年又减 少3000km2. • 在格陵兰岛,每年因冰的融化净损失510亿m3的 水。 • 世界上仅次于南极和格棱兰的第三大冰层-喜马 拉雅山冰层,其在印度东部部分1992-1997年向后 缩了16.5m,而仅在1998年一年又后缩了20m。这 里冰的融化,将影响亚洲大部分地区的供水,印 度河、恒河、湄公河、长江和黄河都起源于喜马 拉雅山。
生态经济学课件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生态经济学的定义:研究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学科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活动应与生态系统相协调实现可持续 发展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
生态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规划等
生态经济学的实践应用
04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定义: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生态经济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探讨生态经济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如生 态经济学对经济学的影响经济学对生态经济学的贡献等。
生态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探讨生态经济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 系如生态经济学对自然科学的影响自然科学对生态经济学的贡献等。
未来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生态经济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 生态经济学与资源管理的关系研究 生态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案例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
案例选择: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避免过于特殊或极端的案例
数据来源: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使用过时或不准确 的数据
分析方法:需要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避免主观臆断或过度简化
结论建议:需要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避免泛泛而谈或缺乏实际操作 性
YOUR LOGO
THNK YOU
生态交通系统:提倡公共交 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回 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前景
05
生态经济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生态经济学是研 究经济与环境关 系的学科为可持 续发展提供理论 支持
生态经济学强调 经济与环境的协 调发展促进经济 与环境的良性循 环
生态经济学在可 持续发展中发挥 重要作用如资源 节约、环境保护、 生态修复等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与研究体系(ppt 46页)
人类对资源环境问题关注经历的三次浪潮
2、当代资源经济问题
工业化、城镇化——能源、资源短缺 资源的供应能力同人类需求之间矛盾 资源浪费、大量开采、过度消耗
白银铜矿考察
经济学家需回答以下问题:
(1)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是怎样的关系? (2)如何缓解资源稀缺问题? (3)有限的资源怎样才能得到经济有效的
合,提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经济学家的时间分配在不同的时期应有所不同,但一定要 兼顾两边。
教学方法与设计
课程性质: 北京市精品课程 特点: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入世”与“出世”相结合、网络式、
传统式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研究式教学相结合。 具体方法上: 案例讨论(现实与思考) 专题介绍(现实) 理论讲授(重点) 课后思考(思考题) 课后科研(课外科研) 开卷考试 网络教学(大纲、案例、习题、参考资料)
将自然资源放在环境中研究
环境的概念中已经包括了自然资源。
将环境放在自然资源中研究
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影响自然资 Nhomakorabea供给的数量 和质量
环境的自净能力,影响自然资源的供给
将环境与自然资源并列研究
环境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人类 的生命支持系统。
二、资源与环境问题
20世代60年代末:环境经济学 塞尼卡与陶西格:《环境经济学》 1974。 20世代70年代初:梅道斯受罗马俱乐部委托,发表《增长的极限》。 戈德·史密斯(英)《生存的蓝图》、《只有一个地球》 1972。 20世代80年代初:资源环境经济学。 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从经济学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