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实践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实践理性批判》读书笔记《实践理性批判》读书笔记1定理二主要阐述了幸福原则。
虽然幸福原则不是康德所认为的普遍适用于每个理性存在者的实践法则,但是康德看不否认幸福的作用,并且认为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本性。
康德花了大篇幅论述幸福原则、幸福与德行的关系以及幸福之所以不能成为实践法则的理由。
1幸福原则:一切质料的实践原则本身皆为同一种类,并且从属于自爱或个人幸福的普遍原则。
即一切物质的、主观的实践原则都是从属于对幸福的欲求这股基本的原则。
出自一个事物实存的表象的快乐,在它应当是对这个事物的欲求的决定根据范围内,是以主体的接受性为基础的,因为它依赖于一个对象的此在。
即人们的快乐(幸福)它是由人对所希望得到的对象而确定的它是人们的主观愿望、主观感觉决定的,是依赖于人的愿望的那个对象而存在的,倘若人们想要的那个东西没有得到,那么这种幸福便不复存在了。
从而它属于感觉(情感),而不属于知性,后者依照概念表达表象与一个客体的关系,而不依照情感表达表象与主体的关系。
即幸福是之于主体(人)的一种感觉,它不是依赖客观实在而是依赖主体的感觉。
于是,只有在主题期待于对象现实性的那种愉悦感觉决定欲求能力的范围之内,这种快乐才是实践的。
但是,想在一个理性存在者有关贯穿他整个此在的人生整个此生的人生愉悦的意识就是幸福,而使幸福成为意志的最高决定依据的那个原则,正是自爱原则。
于是,一切质料得原则既然将意愿的决定依据置于从任何一个对象的现实性那里感受到的快乐与不快乐之中,便在它们一并属于自爱原则或个人幸福的范围以内。
即这种原则就人们的行动是以是否获得了幸福快乐为依据的。
2幸福与德行的关系:尽管康德把德行看做人之所能得到的最高的东西,尽管他把先天理性和感性经验对立起来,但他并不排斥幸福原则。
相反,他认为幸福是一个完善的道德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幸福虽然和德行相关联,但它既不是德行的附属品,也不是德行的派生物,如斯多亚派所主张的那样:幸福就是对德行的认识。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实践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著作,读完之后,我对实践理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康德在书中对实践理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阐述了实践理性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他认为,实践理性是人类行为的根本指导原则,是人类自由和道德的基础。
通过实践理性,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从而在行动中遵循道德法则。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实践理性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激励我去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其次,书中对道德法则的阐述让我深刻认识到道德法则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康德认为,道德法则是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是任何理性存在者都必须遵循的法则。
这种观念让我意识到道德法则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并激励我去遵循道德法则,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此外,康德在书中还探讨了道德情感和幸福的问题。
他认为,道德情感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基础,是人们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和认同。
同时,他也认为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幸福并不等同于快乐或满足欲望。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幸福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并激励我去追求真正的幸福,即通过遵循道德法则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最后,我认为阅读《实践理性批判》是一次深刻的哲学思考之旅。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实践理性和道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上的不足之处。
它激励我去成为一个更有道德意识的人,并努力践行道德法则,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强烈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以启迪自己的思维和心灵。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康德都说黑格尔的书是引起头痛的最好的方法,我想说康德的书是引起头晕的最好的方法。
这几天连续作战至今天上午终于读完了,读完后是一种征服这晦涩著作的喜悦,即便没怎么搞清楚,只是浮光掠影粗略的第一次阅读;不过读完后的那个晕眩和浑身抽了筋似的疲惫让我这个最近特能吃的人根本没有食欲吃好午饭,胃在举竿反抗着。
不过版本我还想说两句,虽然我只能读翻译过来的著作,也没有读过更早的关先生的译著,至少在我看来这个韩先生的译著实在不太好懂。
苗力田先生曾认为翻译工作绝非等闲,感慨“教康德老人说话不易”,我还想说“读康德老人说的汉语”又有一种不易,只恨自己没有掌握好人家的语言能看原著了。
据说邓晓芒先生译得还不错,打算买一本来比较着读。
我常常认为中国哲学中有一种精神让人振奋,尤其是读到《孟子》的“我善养浩然之气”的那一段,感觉“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的浩然大丈夫之气由内而生。
这段话说白了!就是做人要走得直,行得正,要诚以待人!!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显的正义凛然,邪恶宵小不敢正视!!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我也领会到了同样的感动。
他拒绝建立于经验主义质料上的任何以道德准则为普遍法则的粗野做法,批判这种做法将带来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矛盾。
康德永远把人当作目的,德行永远是尊守法则而不是别的准则或幸福追求,从而树立了主体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向。
康德认为思辨理性象继母一样仅仅供给我们达到我们的目的必需的能力,认为只有在纯粹实践理性当中才能为上帝和灵魂的实在性成为可能,而这两个公设使德行和幸福在实践理性的必然目的至善当中得到统一。
结语中康德提出了那为后代人不断引用的一句:“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令”。
在《实批》中康德批判了不够纯粹的实践理性,由此主张职责的重要性,确立了道德法则的尊严,同时把人提高到令人眩晕的高度,为其理论赋予了永恒的崇高价值!无疑,《实批》中康德的论证是绵密的,康德讲到的道德价值是崇高的、严格的。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读后感大全“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
”——康德。
虽然显而易见地,道德在康德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高,但在实践中却常常有一种无奈。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定律简直就是变本加厉地应验着。
坏消息常常越离谱越能吸引眼球,越糟糕越有热度,于是坏消息便天然地带有幸存者偏差的加成,这更加深了公众的焦虑。
曾经“扶不扶”的讨论和医闹事件的频发都是具现的案例。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道德的信任不免会动摇。
这时读康德的思想,让我对道德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人人都清楚法律是人在社会中最基本的行为红线,但是生活实践中,遵守社会公德才是人的基本要求。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生活中人人喊打的“小三”实际上没有触犯严格的法律,但是却会受到社会公德的谴责。
其实大多数普通人都是在遵守道德的法则,这就是实践理性。
人在生活,人在活动,人从事的一切,都是实践;人的生活,人的活动,又都是由人本身的思维指导,这就是理性。
无论一个人想要做什么,他都有自由去做,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受到道德的支配。
而康德的理论对我启发最大的一点在于,他解释了一个在实践中古往今来难以挣脱的矛盾宿命。
一谈到道德,面对着现实的一地鸡毛时,人们却常常有种《堂吉诃德》、《白痴》那样的无奈。
因为书中的道德面对现实中的男盗女娼,就好像堂吉诃德面对风车、梅什金面对娜斯塔霞般的无力。
这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如何让如书中所说的“laudaturetalget”这种情况不再发生,仅靠个人对道德律的敬重及不朽和上帝这两个悬设是不够的。
“他受到赞扬,却死于冷漠”的悲哀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他所处的环境的殇痛。
人不是康德般有理性的人,也不是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认为的非理性的人,而是趋利的。
正如任何时代都可能有汉奸,因为利益驱动之下,这只是个概率问题。
或许只有能够让人意识到遵守道德法则对其有利反之而对其不利,这才能在此岸而不是彼岸建立上帝之国。
实践理性批判读书心得
自从阅读了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一书,我对理性、道德、自由等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该书从道德哲学的角度出发,对实践理性的本质、来源、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使我对理性与道德的关系有了全新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实践理性批判》的读书心得。
一、实践理性的本质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实践理性是一种不依赖于经验而存在的理性。
它不是用来认识事物的,而是用来指导人们行动的。
实践理性关注的是道德、自由、尊严等价值问题,而不是事物的性质、原因和目的。
康德认为,实践理性具有以下特点:1. 自律性:实践理性不受外界事物的制约,而是由人们内心的道德法则所支配。
这种自律性使得实践理性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2. 规范性:实践理性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要求人们遵循道德法则,追求道德善。
3. 先验性:实践理性不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而是先于经验存在的。
它是人类理性的基本形式,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二、道德法则的来源康德认为,道德法则不是来自于经验,而是源于理性。
道德法则具有以下特点:1. 无条件性:道德法则是普遍适用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 必然性:道德法则是必然存在的,人们必须遵守。
3. 义务性:道德法则要求人们履行义务,而非追求功利。
康德提出,道德法则的来源是“纯粹实践理性”。
这种理性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独立于经验,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纯粹实践理性通过“先验统觉”这一概念,使道德法则成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
三、道德法则的实践康德认为,道德法则的实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律:人们应当遵循道德法则,不受外界诱惑和压力的影响。
2. 自由:人们应当自由地选择道德行为,而不是被迫。
3. 尊严:人们应当尊重他人的道德权利,维护他人的尊严。
4. 义务:人们应当履行道德义务,关爱他人,实现道德善。
四、道德与理性的关系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强调了道德与理性的密切关系。
他认为,道德是理性的最高表现,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基石。
头之上灿烂星空,道德律在我心中——读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头之上灿烂星空,道德律在我心中——读康德《实践理性批
判》
头之上灿烂星空,道德律在我心中——读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范亚峰(感谢作者惠寄)
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头上的灿烂星空,示我们以宇宙的无垠,让我们体会自身的渺小,感悟现象界的短暂;仰望苍穹,造物主的博大启示物如的了义,引领我们接近天地的大光明,证会生命的真谛,吾人乃以造化所赐的智的直觉体证心灵中的道德律,躬自践行,以意志的自主从自然走向自由。
由此,头上的星空不仅仅启迪知识的惊奇,更是物如之体的示相,她灵运世界之网,妙演宇宙创生,以宇宙之造化昭示神谕、开启诫命。
万象为宾客,宇宙的寥廓与神的光引导吾人心中的灵明,接近崇高,走向神圣。
在参天地之化育中,乃能顿悟:体相不二,物我一如!心、神、及宇宙,是三无差别!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吾人道德之根基立于何处?是基于功利的算计、权智的机巧,还是大本大原的体悟?!是基于关于幸福的成本收益,还是本乎德性圆成的愿望?道德是大本大原之呈现,发乎吾人之本心,是宇宙与神启示于人的绝对律令。
普遍立法、意志自由、人是目的,我们之为善去恶本乎生命的理性,根于性智的证会而非量智即理智的推演。
人类因思辨理性而获得知识,培根一语“知识就是力量”唤起人们戡天役物的自信而至于狂妄,康德老人告诫道:现象界是妄非真,而德性就是力量,实践理性的自主所导向的德性的圆成才是生命的超越之路,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大自由。
为此,让我们时时仰望苍穹,铭记康德老人的诫命:头之上灿烂星空,道德律在我心中!。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一开始读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在走迷宫。
康德的文字和思想就像迷宫里弯弯绕绕的小路,每个概念都像是一个隐藏着秘密的小房间。
比如说“实践理性”这个概念,我一开始觉得它好像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做事要有理性呗,但康德可没这么简单。
他的“实践理性”像是一种超级强大的内在力量,一种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道德律令。
这道德律令可不是那种随随便便的社会习俗或者别人强加给你的规则,而是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像本能一样的东西。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康德关于道德的观点。
他觉得真正的道德行为是那种纯粹出于义务感的行为,而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回报或者避免什么惩罚。
这可和我们平常看到的很多行为不太一样呢。
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做好事,可能心里会想着别人会夸我呀,或者以后别人也会这样对我之类的。
但康德说,这种就不算真正的道德行为。
就好比你扶老奶奶过马路,如果是因为想着能在品德课上被老师表扬,那在康德眼里,这就不是纯粹的善。
这就像给我脑袋上来了一棒槌,让我重新思考道德的本质。
我以前觉得只要做了好事就是有道德的,没想到康德这么严格,要求动机必须纯粹。
再说说他的一些论证方式吧,那真的是像一个严谨的建筑师在建造大厦。
每一个观点都是一块精心雕琢的砖头,他用逻辑的水泥把这些砖头严丝合缝地垒起来。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他从一些很简单的前提假设开始,一步一步地推导出那些让人惊叹的结论。
不过这魔术可不好学,我得跟着他的思路走好几遍才能勉强跟上。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会忍不住吐槽。
康德啊康德,你就不能说得简单直白点嘛!干嘛老是用那些又长又复杂的句子,就像故意给读者设置障碍一样。
有时候我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的脑子像一团乱麻,得停下来好好捋一捋。
但是呢,当我好不容易理解了一点他的思想之后,又会有一种成就感,就像爬上了一座很陡峭的山峰,虽然过程很艰难,但站在山顶看到风景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值了。
《实践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读后感
康德在书中提出了道德行为的四个基本原则:人格尊严原则、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和正义原则。这些原则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人格尊严原则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爱护,无论他们的种族、性别、年龄或社会地位如何。自由原则强调了个人的自由和自主权,提醒我们在行动之前要审慎考虑自己的选择。平等原则则要求我们对待他人时要做到公平无私,不偏不倚。正义原则则是指我们应该按照公正的标准来分配资源和权益。
然而,我也认为康德在某些方面的探讨略显晦涩难懂。例如,康德的一些哲学概念和论述,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这使得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显得过于理论化,可能导致读者的阅读体验受到影响。
第五篇范文:《实践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读后感
在阅读《实践理性批判》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康德在结构和语言上的独特处理,这些特点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首先,康德的写作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论述严谨、逻辑性强,通过对实践理性的批判性思考,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探讨道德行为的本质。康德的写作风格既具有学术性,又不失通俗易懂,使得这部作品既有深度,又具有广泛的阅读价值。
其次,康德在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让我印象深刻。虽然这部作品主要以论述为主,但康德提出的各种观点和理论,都可以看作是作者思想观点的化身。这些角色让我对康德的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启发了我对道德哲学的思考。
第三篇范文:《实践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读后感
在阅读《实践理性批判》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感作者康德对道德哲学的深入思考和探索。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主题、情节、角色和作者意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一开始接触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是闯进了一个到处都是高深规则的迷宫。
康德提出的那些概念,什么纯粹实践理性啊,道德律啊,就像是迷宫里一个个神秘的指示牌。
先说说这个道德律吧。
按照康德的说法,道德律是那种绝对的、无条件的东西,就像宇宙里不变的定律一样。
我一开始想,这可有点太“轴”了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有这么绝对的事情呢?比如说,有时候为了一个好的结果,可能得稍微违背一下常规的道德做法,就像善意的谎言。
但是康德可不同意这种想法,他觉得道德律就像一个超级严格的裁判,不管任何情况,都得遵守。
这就好比你在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有一套不能更改的规则,哪怕这个规则有时候看起来有点不近人情。
不过呢,慢慢地我也能理解一点他的想法了。
如果道德是可以随便根据情况改变的话,那不是就乱套了吗?就像交通规则,如果今天说为了方便可以随便闯红灯,那马路上肯定会变得一团糟。
再来说说纯粹实践理性。
这玩意儿就更抽象了。
我感觉康德是想在我们内心深处找到一种真正能指导我们行为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不是来自于外界的诱惑或者欲望。
就好比我们内心有一个小天使,它知道什么是真正正确的事情,而不是被那些花花绿绿的利益牵着走。
可是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被欲望打败了。
就像看到美味的蛋糕,我们的食欲(欲望的一种)就会让我们忘掉减肥这个理性的目标。
康德就像是在提醒我们,要听从内心那个纯粹理性的声音,不要总是被欲望控制。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常常有一种感觉,康德就像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建筑师。
他精心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道德大厦,每一块砖(概念)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
他不容许有任何一块松动或者错位的砖,因为那样可能就会导致整个大厦的崩塌。
这让我觉得既敬佩又有点小头疼。
敬佩的是他的这种严谨和执着,头疼的是理解起来真的不容易。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实践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杰作,这部作品在哲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我深入阅读这部作品时,康德对于道德哲学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深入剖析让我深感震撼。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明确提出了道德行为的最高原则,即“绝对命令”。
这一原则强调了道德行为的无条件性和普遍性,它要求我们在行动时抛开个人的欲望和利益,只遵循那些普遍适用的道德法则。
这种道德哲学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康德在书中还详细阐述了纯粹实践理性的概念。
纯粹实践理性是指完全摆脱感性欲望和经验的束缚,仅通过理性来指导道德行为。
这种理性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只关注道德行为本身的正当性和普遍性。
康德认为,只有通过纯粹实践理性,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自由。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感康德对于道德哲学的严谨和深刻。
他对于道德行为的分析和批判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康德的思想让我明白,道德行为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的情感和利益,更是出于对于普遍法则的尊重和遵守。
此外,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的道德法则和道德命令也让我深受启发。
他认为,道德法则应该是普遍适用的,不受任何个人或团体的特殊利益影响。
这种道德法则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普遍性,它要求我们在行动时始终遵循这些法则,以实现真正的道德自由。
总的来说,《实践理性批判》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示的哲学著作。
康德对于道德哲学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深入剖析让我对道德行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部作品不仅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类的道德自由。
我相信,康德的思想将继续在哲学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激励更多的人去探索和实践真正的道德行为。
最新-《实践理性批判》 读书笔记 精品
《实践理性批判》读书笔记——第二卷“纯粹实践理性辩证论”的一部分(P1—P131)第二章纯粹理性在决定至善概念时的辩证论康德所说的“至上”的概念有两层含义:1、指无上的东西(supu),它自身是无条件的,可成为其他东西的条件;2、指完整的东西(suu),它不是某个更大的同类整体的一个部分。
德行是配得幸福的资格,是一切谋求幸福的努力的至上条件,是至上的善,但不是人的“欲求能力之对象的全部而完满的善”。
至上的善不等于完整的善,后者还要求幸福。
康德认为有德无福乃上帝所不愿。
德与福的精确分配,构成一个可能世界的至善。
在同一个概念中必然结合的两个规定只有两种可能:二者根据同一性是分析的统一,或者二者根据因果性是综合的统一。
所以,德行与幸福的连接有两种可能:(1)并非两个不同的行为,而是同一的行动,即二者是分析的同一;(2)德行将幸福产生出来,一如原因产生结果,即二者是综合的统一。
在德行与幸福的问题上,古希腊有两个对立的学派:(1)主张“幸福是道德的经验前提”的伊壁鸠鲁派;(2)主张“德行是幸福理性根源”的斯多亚派。
然而,它们都是在幸福、德行这两个截然各类的概念中找同一性,并且他们都认为德与福的关系乃分析的同一,只不过伊壁鸠鲁派主张“幸福是整个至善,德行仅仅是谋求幸福的准则形式”,而斯多亚派主张“德行是整个至善,幸福仅仅是意识到拥有德行属于主体的状态”。
康德认为,德行准则与个人的幸福准则是完全不同性质的,却在同一个主体中相互限制、妨碍,从而提出了一个问题:至善在实践上如何可能?康德说,幸福和德性是至善的两个在种类上完全不同的要素,所以它们的结合不是分析关系,二者是综合的一致。
这种联结是先天的,在实践上是必然的,并非由经验推出的,即二者关系的判断是先天综合判断。
故至善概念的演绎是先验的,通过意志自由产生至善是先天地在道德上必然的。
一实践理性二律背反。
星空之下的内心规律,如何理解康德的道德哲学——《实践理性批判》总结
星空之下的内心规律,如何理解康德的道德哲学——《实践理性批判》总结康德曾经提出过关于人的四个问题: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希望什么,我们(也就是人)是什么。
在1781年出版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提出了属于他自己的认识论,同时也引出了一些人能做什么的概念。
7年之后,康德通过《实践理性批判》,一口气回应了剩下的三个问题,足可见这部作品在康德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
而后的两年中,康德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够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更好的弥合,于是在1790年完成了《判断力批判》,从整体的角度实现了对人从认识到实践过程中的一系列哲学问题的思考体系构建。
这也就是哲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康德的三大批判。
2020年,我用了180天的时间,完成了对《纯粹理性批判》的精读,并输出了超过40篇、250,000字的摘抄和理解,那是一个痛苦且愉悦的过程,也是能够摸到康德哲学门槛的必经之路。
转过年来,开始了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研读,在过去的50天里,完成了《实践理性批判》的精读,并形成了60,000字的阅读感受。
有了对《纯粹理性批判》的深入理解,《实践理性批判》的阅读速度以及理解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一方面是对康德语言和理论体系的熟悉,另一方面也还得益于这部作品更多的涉及到了生活中接触更多的道德问题。
如果说《纯粹理性批判》更像是一部启蒙时期的经院作品,那么《实践理性批判》则是一部面向所有人类,甚至面向所有人类存在时间的作品,即便是如今读起来,我们都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康德在谈论道德时的那种厚重严谨的态度、对人性的希望以及对道德本身的尊重。
在这部作品里,不仅能看到那个理智的甚至有些严格的康德,也能看到那个怀有赤子之心、真诚的、对人性充满希望的康德。
甚至那个在作品中隐去自我,隐去情绪表达的习惯,在这里也打破了。
即便是没有看过任何康德的作品、也不了解康德理论的现代人,可能也都听过下面这段话中的一句:“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1《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体系中一部璀璨的明珠,它如同一座道德哲学的灯塔,为我们照亮了实践理性的领域,深刻地探讨了道德的基础、自由的本质以及道德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引领我们对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进行深刻的反思。
康德在书中以实践理性为核心展开论述。
他认为实践理性具有优先性,因为它直接涉及到人的行为和道德选择。
与纯粹理性不同,实践理性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指导我们应当如何行动。
这种对实践理性的强调让我们意识到,道德不是一种理论上的思辨,而是在实际生活中时刻影响我们行为的准则。
例如,当我们面临是否要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时,实践理性就会发挥作用,它依据道德法则来引导我们做出决定,而不是基于我们对这个行为后果的功利性计算。
道德法则是《实践理性批判》的关键内容。
康德提出了绝对命令这一概念,它是一种无条件的道德要求。
绝对命令强调行为的准则必须具有普遍性,即我们的行为准则应该是可以被普遍化而不产生矛盾的。
比如,“不要说谎”就是一个符合绝对命令的准则,因为如果说谎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准则,那么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将崩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将变得毫无意义。
这种对道德法则的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而严格的道德标准,它超越了具体情境和个人欲望,让我们在道德实践中能够有一个坚实的依据。
自由在康德的实践理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认为自由是道德的前提,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遵循道德法则。
康德所说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一种自律,即自我立法。
我们能够依据自己制定的道德法则来行动,这就是自由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觉得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限制,如社会压力、物质诱惑等,但康德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是在内心深处能够坚守道德原则,不被这些外在因素所左右。
例如,一个人即使在面临巨大的利益诱惑时,仍然选择遵守道德规范,这就是他自由意志的展现。
道德与幸福的关系也是康德探讨的重要问题。
他认为道德和幸福并非是直接等同的,但在至善的概念中,二者应该是统一的。
康德哲学笔谈
科目:德育课指导老师:刘竑波学生:谭向10092310166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花了很长的时间,看完了康德的伦理学讲义,我觉得比较难懂,因此,我又看了一些其他人写的关于康德学术观点进行简介的书籍。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感觉我的理论水平真的一般,觉得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总是有用处的。
闲话暂且搁置,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我读康德的感悟吧。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伟大哲学家,被称为“伦理学标准原著”的《实践理性批判》,连同他的《论理学讲演录》,《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以及其他许多论著中的伦理思想,构建了西方理性主义论理学的第一个完整严格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实践理性批判》的名著,其最核心的内容,是他著名的三条“道德律令”。
“道德律令”第一条:“普遍立法”。
“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作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
”“所以,只有一个绝对命令,这就是:只照你能意愿它成为普遍律令的那个准则去行动。
”“照好像你的行动准则能经由意志变成普遍的自然律令而行动。
”第一条说起来就是,一定存在着一种一个准则,这个准则可以让意志不去想、不去遵循其他的随意变动的准则,而是只服从于一个意志和行为高度统一的那个特定的准则,并且这个准备具有普遍的可适性,也就是说,不管认作任何行为,都会受到这个准则的约束。
当然,这个准则,还得收到其他两个道德令的影响。
“道德律令”第二条:“人是目的”。
“这样行动,无论是对你自己或别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把人当作目的,决不只当作工具。
”在这里,第二道德令承接第一道德令,“人是目地”也就是那个通用的万能的准则。
根据康德的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人,当然也有感性的成分,即是说社会性和自然属性,但是在他看来,人的社会属性远远大于自然属性,否则,人也不可能从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大自然相对的主宰。
实践的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实践的理性批判读书笔记求一篇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的读书笔记康德哲学思想初探—《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及笔记摘要本文通过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阅读与思考,尽量在浩瀚如烟海的哲学长河中得到著名的康德的思想的冰山一角,并以此指导我自己的人生成长。
关键词认识逻辑宇宙知识正文康德的生命几乎横跨了整个18世纪。
在他成年岁月中发生了西方世界里最重要的变化,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
我们现在认识到的世界,便是在那个历史时期里成形的。
他的哲学其实就是在回应新的现代性概念。
他的思想生活反映了当时文化、政治与科学的最重要发展,他的观点是对于当时的文化气氛的反思。
英法的哲学、科学、文学、政治与风俗,形成了他日常交谈的主题。
即使像美国独立运动与法国大革命这些比较遥远的事件,对康德也有明显的影响。
我们必须在这整个世界背景下去了解他的哲学。
康德属于哥尼斯堡的特殊知识氛围的一部分,他与哈曼、希佩尔、赫尔德、赫兹等“哥尼斯堡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生活如何交织在一起,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被引导。
而康德的批判哲学必须在这个背景中去了解。
康德是个固执的小老头,因为他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哥尼斯堡。
就在他那一亩三分地里,写出了《纯粹理性批判》,然后全世界的哲学家都开始仔细研读。
他生活几十年如一日,他每天午后的散步是如此准时,以至于哥尼斯堡人都拿他来调对挂钟的时间。
他就这么按部就班的生活,没有妻子,没有儿女,直到生命的花儿萎谢。
叔本华说,只有哲学家的婚姻才可能幸福,而真正的哲学家是不需要结婚的。
这个悖论,想必康德也深谙其中味吧但就是这位智慧而孤独的人类灵魂,构建了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广远的哲学体系之一。
以1781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和1817年黑格尔《哲学全书》的出版为标志,在短短几十年间,德国古典哲学家们承前启后,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以至于后世的研究者把这一阶段成为“思想体系时代”。
康德的哲学体系,简单的说就是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大致分别对应于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实践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重要著作,对于现代哲学和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在阅读完本书后,对康德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于现代科学和人类认识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主要探讨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和道德原则。
他提出认识应该基于理性和经验,并且认为理性是人类思考和判断的基本来源。
他通过对理性和经验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指出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他认为世界的本质并不能被人类彻底理解,我们只能通过理性和经验去探索事物的表面现象。
康德的道德理论是通过自律和普遍性原则来决定人类行为的准则。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遵循一种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而不应该只根据个人的欲望和动机行事。
康德的道德理论强调了人类的责任感和自律性,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实践理性批判》,我进一步认识到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世界的本质。
这让我对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同时,康德的道德理论也让我对于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加强调了理性和自律的重要性。
总体来说,阅读《实践理性批判》是一次启发性的阅读体验。
它拓宽了我的思维,并为我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通过对康德的思想的深入理解,我对于人类认识能力和道德原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对于我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有着重要的意义。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读书心得体会】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心底的道德律¬——康德都说黑格尔的甚至书是引起头痛的最好的方法,我想说康德的书反问是引起头晕的最好的方法。
这几天连续作战至今天上午终于读完了,读完此后是一种征服喜悦这晦涩著作的喜悦,即便没什么怎么搞清楚,只是浮光掠影粗略的第一次阅读;不过读完后的那个晕眩和浑身摘了筋似的疲惫让我这个最近特能吃的人根本没有食欲吃好看午饭,胃在举竿反抗着。
不过版本我还想说两句话,虽然我下楼只能读翻译过来的著作,也没有读过更早的关先生的娘子译著,至少在我看来这个韩先生的译著不太好懂。
苗力田先生曾认为翻译工作绝非等闲,感慨“教康德老人说话不易”,我还想说“读康德老人说的汉语”又有一种不易,只恨自己没有掌握好人家的语言能看原著了。
据说邓晓芒先生译得据传还不错,打算买一说实话比较着读。
我常常认为中国哲学中有一种精神让人振奋,尤其是读到《孟子》的“我善养浩然之气”的那一段,感觉“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的浩然大丈夫之气由内而生。
这段话说白了!就是做人要走得直,行得正,要诚以待人!!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显的正义凛然,邪恶宵小不敢正视!!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我也领会到了同样的感动。
他拒绝建立粗野经验主义质料上的任何以道德准则为普遍法则的于做法,批判这种做法将带来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冲突矛盾。
康德永远把人因当作目的,德行永远是尊守法则而不是别的准则或幸福追求,从而树立了主体的和道德意向。
康德认为思辨理性象继母一样仅仅供给我们达到我们理性的出发点必需的能力,认为只有素质教育在纯粹实践理性当中才能为上帝和灵魂的实在性成为可能,而这两个公设使德行和幸福在实践理性的必然目的至善当中得到统一。
结语中康德提出指称了那为后代人不断引用的一句:“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颁行”。
在《实批》中康德批判了不够纯粹的普及教育理性,如此一来主张职责的重要性,确立了道德悖论的尊严,同时把人提高到令人眩晕的呼吸困难高度,为其理论赋予了永恒的崇高价值!无疑,《实批》中康德的论证是绵密的,康德讲到的道德辩证法价值是崇高的、严格的。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康德都说黑格尔的书是引起头痛的最好的方法,我想说康德的书是引起头晕的最好的方法。
这几天连续作战至今天上午终于读完了,读完后是一种征服这晦涩著作的喜悦,即便没怎么搞清楚,只是浮光掠影粗略的第一次阅读;不过读完后的那个晕眩和浑身抽了筋似的疲惫让我这个最近特能吃的人根本没有食欲吃好午饭,胃在举竿反抗着。
不过版本我还想说两句,虽然我只能读翻译过来的著作,也没有读过更早的关先生的译著,至少在我看来这个韩先生的译著实在不太好懂。
苗力田先生曾认为翻译工作绝非等闲,感慨“教康德老人说话不易”,我还想说“读康德老人说的汉语”又有一种不易,只恨自己没有掌握好人家的语言能看原著了。
据说邓晓芒先生译得还不错,打算买一本来比较着读。
我常常认为中国哲学中有一种精神让人振奋,尤其是读到《孟子》的“我善养浩然之气”的那一段,感觉“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的浩然大丈夫之气由内而生。
这段话说白了!就是做人要走得直,行得正,要诚以待人!!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显的正义凛然,邪恶宵小不敢正视!!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我也领会到了同样的感动。
他拒绝建立于经验主义质料上的任何以道德准则为普遍法则的粗野做法,批判这种做法将带来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矛盾。
康德永远把人当作目的,德行永远是尊守法则而不是别的准则或幸福追求,从而树立了主体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向。
康德认为思辨理性象继母一样仅仅供给我们达到我们的目的必需的能力,认为只有在纯粹实践理性当中才能为上帝和灵魂的实在性成为可能,而这两个公设使德行和幸福在实践理性的必然目的至善当中得到统一。
结语中康德提出了那为后代人不断引用的一句:“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令”。
在《实批》中康德批判了不够纯粹的实践理性,由此主张职责的重要性,确立了道德法则的尊严,同时把人提高到令人眩晕的高度,为其理论赋予了永恒的崇高价值!无疑,《实批》中康德的论证是绵密的,康德讲到的道德价值是崇高的、严格的。
《康德三大批判》读后感
《康德三大批判》读后感《康德三大批判》宛如一座巍峨的哲学丰碑,在思想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引导我们对人类的认识、道德和审美进行深刻的反思。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对人类的认识能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探索。
他试图为人类知识划定界限,区分现象与自在之物。
他指出,我们的认识开始于经验,但并非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经验,因为我们的知性中有先天的认识形式。
时间和空间作为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使得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成为可能。
而范畴则是知性的先天形式,它们对感性杂多进行综合统一,从而形成知识。
例如,因果范畴让我们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然而,当我们试图超越经验去认识自在之物时,就会陷入二律背反的困境。
这使我们明白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它在认识领域有其边界,不能盲目地追求对超验对象的认识,为科学知识的可靠性和局限性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实践理性批判》则将我们带入了道德的王国。
康德认为,道德是基于纯粹实践理性的,道德法则是先天的、普遍的。
他提出了著名的“绝对命令”,要求我们的行为准则要能够成为普遍的立法原则。
这种道德观强调了道德的自主性和无条件性,与基于经验或功利的道德理论划清了界限。
比如,诚实是一种道德要求,并不是因为诚实能给我们带来好处,而是因为诚实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义务。
康德的道德哲学让我们重新审视道德的本质,将道德从外在的功利考量中解放出来,回归到人的内在理性和自由意志,促使我们在行为选择时遵循道德的绝对命令,追求道德上的完善。
《判断力批判》像是一座桥梁,连接了认识与道德的鸿沟。
判断力在康德这里有其独特的地位,特别是审美判断力。
审美判断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判断,当我们在欣赏一朵花时,它没有具体的实用目的,但却给我们一种合目的性的美感。
这种美感是主观的,但又具有普遍可传达性。
康德还探讨了崇高感,崇高与美不同,它往往伴随着一种对无限的敬畏和超越感性的精神体验。
通过审美判断力,康德为我们理解人类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也为沟通自然与自由、认识与道德搭建了一座美学的桥梁,丰富了我们对人性和世界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理性批判康德曾说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已无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相对于广袤无垠的宇宙星河而言,人不过是渺小的一粒尘埃,在强大的宇宙的自然法则面前,显得无足轻重——没有人能逃脱有限的自然的命运。
然而,人与尘埃不同的是,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的,而且是理性存在的,理性存在者为自己立法,道德法则就是纯粹实践理性的自律,亦即自由的自律。
人顽强地抵抗住自然法则的束缚和限制,遵从理性自身颁布的命令而行动,他就摆脱了感性的束缚,而具有了超越一切自然存在之上的独特尊严。
在《实践理性批判》这本书中,康德从纯粹实践理性分析论、辨证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向我们阐明了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
书中首先从纯粹实践理性原理的定义入手,具体阐述了实践理性的四个原理及基本法则,并对纯粹实践理性的诸原理进行了演绎,提出纯粹理性是实践的,是不依赖于任何经验的,人是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是受道德法则所支配的。
同时康德也对准则、实践法则、自爱原则、自由、道德法则、自律、他律、德行等名词做了解释和描述。
接着从纯粹理性实践辨证论引出至善的概念,提出至善是人类实践理性追求的终极目的,试图解决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难题,以一种思辨的理性了解至善中的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并首次确定了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
最后康德指出道德教育和练习的重要性,用以指导纯粹理性实践的法则进入人类的心灵。
总而言之,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而对实践理性的“批判”则是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一、纯粹理性的形式的、实践的原则是用作德行原则的唯一可能原则康德在推论纯粹实践理性的形式法则之前,对法则和准则作了较为严格的区分。
康德指出实践的原理是意志普遍规定的规则,这种规则有两种存在方式:①主观的准则,只对主体的意志有效;②客观的实践法则,对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
准则“不是决定作为意志的意志本身,而只是着眼于欲求结果决定意志”,而“法则必须充分作为意志的意志”(康德,p.20),康德对准则和法则的细致区分是为了彻底纯化作为意志的客观能力,让一切纯粹实践理性的意志是建立在法则的基础上,而不是准则的基础上。
为此,他以一系列定理推论的方式展开批判过程,也借此明确了实践理性运用所遵从的一系列法则。
在《实践理性批判》的分析论中阐明的实践理性的诸原理有:定理一凡是把欲求能力的客体(质料)作为意志决定根据的先决条件的原则,一概都是经验的,并且不能给出任何实践法则。
定理二一切质料的实践原则本身皆为同一种类,并且从属于自爱或个人幸福的普遍原则。
定理三如果一个理性存在者应当将他的准则思想为普遍的实践法则,那么,他只能把这些准则思想为这样一种原则,它们不是依照质料而是依照形式包含着意志的决定根据。
纯粹实践理性基本法则你意志的准则始终能够同时用作普遍立法的原则。
定理四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法则及合乎这些法则的职责的独一无二的原则;与此相反,意愿的一切他律非但没有建立任何职责,反而与职责的原则,与意志的德行,正相反对。
(康德,p.19-34)康德反对把经验性和感受性作为意志法则的根据,寻求形式的实践原则,批判质料的实践原则,指出实践法则只有适合普遍立法的形式才能独立地成立。
然而意志本身是自由的,理性存在者又必然会遇到客体对象,受欲求能力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普遍性的法则要想确立就需要摆脱有条件性的限制,从而去限制这些爱好和客体,从自爱扩展到别人幸福上去,就需要自律。
“道德法则表达的是纯粹实践理性的自律,亦即自由的自律,这种自律本身就是一切准则的形式条件,唯有在这个条件下一切准则才能与最高实践法则符合一致”(康德,p.35)。
通过这一系列的定理式推论,康德得出了结论,“质料原则完全不能用作最高的道德法则,所以纯粹理性的形式的、实践的原则是适宜用作定言命令,亦即实践法则的唯一可能的原则”。
(康德p.44)二、道德法则的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任何经验理性的理论运用和实践的理性运用在对待经验的态度上是不同的。
在理论的理性运用之中,经验性的证据可以代替先天知识,但在实践的理性运用中是不被许可的,因此康德认为道德法则是“作为一个我们先天地意识到而又必定确实的纯粹理性的事实被给予的”,“道德法则的客观实在性就不能通过任何演绎,任何理论的、思辨的或以经验为支撑的理性努力得到证明,而且即使有人想根除它的必然的确实性,也不能通过经验加以证实,因而不能后天地加以证明,而且它自身仍然是自为地确定不移的”(康德,p.50)。
为了消除概念的经验主义根源,康德指出:“我们必须在经验中处理的对象绝非物自身,而仅仅是现象”,“着眼于经验对象证明原因概念的客观实在性,而且还因为它自身所具备的连接的必然性将它演绎为一个先天的概念,亦即毋需经验的根据而从纯粹知性阐明其可能性”(康德,p.57);当因果性范畴超越于经验边界之外的事物上时,康德提出了“纯粹意志”,这种纯粹意志等同于纯粹实践理性,其客观实在性是先天的道德法则通过事实而被给予的,同样不依赖于经验原则。
三、善与恶的概念是后于道德法则并且通过道德法则被决定的“实践理性唯一的客体就是善和恶的客体”(康德,p.62),康德认为,善和恶在根本和行为上,而与人的感受无关。
与愉悦或不愉悦、愉快或痛苦的感受相关联的应该是福和祸。
举个例子说,因生病而感到疼痛,只能说是一种祸,而非恶的东西。
祸有时也是一种善,如爱嘲弄的人被暴打、罪有应得等。
关键是理性。
可见善恶之分只存在于人的理性,不是法律框架,而所谓社会舆论,也不过是大多数人的理性。
个人的理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康德的想法,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理性原则自在地决定意志,不顾及欲求能力的客体。
法则直接决定意志,符合法则的是自在地善,始终符合法则的就是绝对地善。
②欲求能力的决定根据先行于意志的准则,以快乐或不快乐的客体为先决条件。
这个准则并非法则。
受刺激的意志准则并非纯粹意志。
因此趋乐避苦作为人的感性能力本身并不具有意志的价值属性,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会带来一些有价值的结果,所以它本身并不是善,只是间接的善。
因此这种情况显示,“善和恶的概念必定不是先于道德法则被决定的,而只是后于道德法则并且通过道德法则被决定的”(康德,p.68)。
经验主义将善恶的概念置于经验的后果当中,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表现。
我们应当忠于自己内心的道德原则,怎样判断,就怎样选择,是福是祸,得到失去,都是选择之后的结果,而不应该是选择时的原因。
四、道德法则直接地决定意志如果意志不是为了法则而发生,而是根据某种被设定的情感,那么行为虽然有合法则性,却不具备道德性。
康德提出了“出于职责”和“合乎职责”概念。
“关于合乎职责而发生的行为的意识,与出于职责,亦即出于对法则的敬重而发生的行为的意识”虽然在合法性上可能相同,但在道德性上却相差甚远。
除了道德法则外,“其他的主观原则不应当被看作是动力;因为否则行为虽然能够一如法则所规定它的那样发生,但是,因为它尽管是合乎职责的,却不是出于职责的,所以趋于行为的意向就是不道德的”(康德,p.89)。
举个例子说,我出于怕被同学指责丢脸的心理而捡起地上的垃圾,与我从内心希望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而捡起地上的垃圾,其本质就有很大的不同,也体现了不同的道德水平——尽管其结果都是我捡起了地上的垃圾。
所以很多道德衡量只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那么不就失去了指导我们行为的意义了吗?不,康德说,“我们心中那个我们称为良心的奇妙能力的判决与这一点完全符合一致”(康德,p.107),一个人尽可以把他耿耿于怀的一件违反法则的事情粉饰为无意之举,把自己解释为清白无辜的,也可以怀着卑鄙龌龊的心理做出看似没有什么问题的道德选择,或者狡辩自己的违法行为只是出于某种不良习惯,并不是自己的道德问题,但是他却骗不了自己的内心,由道德意向引起的痛苦感受,会让他感到悔恨之情。
五、至善是德行和幸福的统一,至善是实践理性的目的在康德的理论中,由经验原则构成整个根基的幸福论与毫无经验成份的道德论,彼此分离,“当把道德法则添加到受到经验刺激的意志上去时”“就像化学分析家把碱加入盐酸石灰溶液里面,盐酸立即脱离石灰,而与碱中和,石灰则沉淀到底部”(康德,p.101),幸福最终归依于德行。
因此,克服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唯有在“至善”中才能达到幸福与的德行的统一。
“为了成就至善,还需要加上幸福”“德行和幸福一起构成了一个人对至善的拥有,但与此同时,与德行极其精确地相比配的幸福也构成了一个可能世界的至善”(康德,p.122)。
“至善”概念的二律背反,即在对待德行与幸福两者关系问题的态度上,形成了古希腊两大学派——伊壁鸠鲁派和斯多亚派的矛盾。
伊壁鸠鲁派认为“意识到自己的导致幸福的准则,这就是德行”;斯多亚派认为“意识到自己的德行,就是幸福”。
前者认为幸福是整个至善,德行不过是谋求幸福的手段,而后者主张德行是整个至善,幸福是德行主体的状态。
实质上,实践理性所追求的至善境界,是德行和幸福的统一。
六、灵魂不朽、自由意志和上帝存在是纯粹理性实践的公设至善实现的无上条件是意志的意向完全切合于道德法则,这种切合带有神圣性、完满性,只有在“趋于无穷的前进中才能见及”,“这个无穷的前进只有以进入无限延续的实存和同一个理性存在者的人格(即灵魂不朽)为先决条件,才是可能的”(康德,p.134),据此,康德提出了灵魂不朽的公设。
既然灵魂是不朽的,那么也就必然导致纯粹实践理性的另一个假设,上帝存在。
康德对幸福的定义是这样的:“幸福是世界上理性存在者在其整个实存期凡事皆照愿望和意志而行的状态,因而依赖于自然与他的整个目的、并与他意志的本质的决定根据的契合一致”(康德,p.136)。
幸福是一种理想状态,一切都按照人的意志发生,自然是实践的环境和条件,是独立运行而不受人的意志作用的。
因而需要假定上帝存在,成为与理性存在者意志相适应的自然原因。
“自然的无上原因,只要它必须为了至善而被设定,就是这样一个存在者,它通过知性和意志成为自然的原因,亦即上帝”(康德,p.137)。
然而,“道德法则命令道,使这个世界上可能的至善对我来说成为一切举止的最终对象”,“那被指定去促进至善的意志决定根据却仍旧不是幸福,而是道德法则”(康德,p.142),这样一来,在完满的至善当中,道德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并非比例的适当,而是道德学的根本所在,即不是关于我们如何谋得幸福的学说,而是我们应当如何配当幸福的学说。
康德指出人就是目的本身,而不能被用作手段,道德法则以自律为基础,“道德法则是以他的作为自由意志之意志的自律为基础的,这个意志依照它的普遍法则必然能够同时与它应当委质于其下的东西相契合”(康德,p.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