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示例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堂要体现开放襟怀,把课外的学习引进课内,使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而且诗人的生平与他诗作蕴涵的精神一脉相承,课堂上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促进学生感悟诗中内涵。

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借助插图理解诗意。

2.体会诗人的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理解并感受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一、引标1、板书:梅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傲冰斗雪。

她既有冰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越重,她的清香越芬芳。

因此梅花历来都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

补充完课题(板书):墨2、解题(出示墨梅图)看着这幅画,想想诗题墨梅是什么意思?墨梅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原来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画的一幅墨梅题的诗。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幅画,学习这首诗。

二、示标三、学标(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播放录音2、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出诗的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古诗:谁愿意来试着读一读?在吟读古诗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它的节奏、韵律。

(让学生在诗上画出来。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4、让我们按这样的节奏一起来练习一下!(学生自由读)5、齐读(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学,着重讲解文言文中一种最朴素、最地道的表达方式——比喻。

通过《墨梅》这篇优美的文言文阅读,让学生了解比喻的用法和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运用比喻的方法;2.能够理解墨梅的意义,感受文化的魅力;3.能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4.能够准确地朗读并理解古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比喻在古文中的用法和作用;2.理解并掌握《墨梅》的文化内涵;3.掌握古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难度。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老师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的事物是什么?”让学生回答,并把学生的答案集中在黑板上。

然后,老师出示“梅花”的图片,引出下面的内容。

第二步:阅读文本要求学生先自己朗读文本,然后讲解下面的知识点:1.比喻的含义和方法;2.古人喜欢以梅为比喻的原因;3.《墨梅》的文化内涵。

第三步:朗读练习要求学生再次朗读《墨梅》,注意朗读重点和语调,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表情和动作的配合。

评价他们的表现,并提出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古文。

第四步:课堂讨论老师向学生提问:“梅花在古人心中有怎样的地位?”让学生相互讨论并总结结论。

第五步:巩固练习让学生根据文本中的内容,分成小组,完成下面的练习:1.选出文中出现的比喻;2.将比喻中的实物和比喻的对象对应;3.讨论梅花在古人心目中的含义。

第六步:复习总结导读老师与学生总结了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提高对比喻方法的理解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墨梅》一文为例,让学生感受到了比喻的文化价值和传统美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知道了如何用比喻翻译古文的方法,让学生对于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让学生注意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墨梅》教学设计

《墨梅》教学设计

《墨梅》教学设计嘉陵小学赵琳《墨梅》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十课中的一首古诗,也是一首题画诗。

此诗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代表作。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诗人借墨梅为喻,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六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要感受古诗的文化精髓,仅仅是从诗歌的表面去理解,并不能真正的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诗歌蕴含的意境。

为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就要让学生去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领悟诗歌的意境美,体会和学习诗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并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在本堂课中还是让学生以读为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要他们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同时,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让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意。

2、感受诗人借咏梅贞洁自守,淡泊清高的情操。

过程与方法:1、以读感悟,体会诗情。

2、文图合并,感受情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其淡泊名利、清雅高洁的高尚追求。

2、激发学生爱梅的情感,学习梅花的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其淡泊名利、清雅高洁的高尚追求。

教学准备:生:提前预习古诗。

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前热身:出示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四组,一方面复习了六年级第一学期所学文中人物的品质,一方面为降低学生总结概括王冕的品质做铺垫。

(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严谨认真;碧血丹心、忧国忧民、赤胆忠心;舍己为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淡泊名利、鄙视流俗、贞洁自守)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导入课题课件出示含有“梅”的三首古诗,让学生朗读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说说诗中的“梅”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墨梅_新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墨梅_新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墨梅_新苏教版墨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2.学会生字“砚〞,理解诗句中关键字词的意思,能连贯地说说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 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梅花历来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

我们读过王安石的?梅花?〔齐背诵〕。

这节课,我们读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板书诗题、作者〕。

说到王冕,你对他的印象是什么?〔联系?王冕学画?说说〕你对这个诗题“墨梅〞是怎么理解的?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

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

而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

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王冕画过许多幅墨梅,画家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一首诗,几句话,以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

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诗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画的诗。

学习板块一:读古诗,明诗意一、出示自学指导:1.自由朗读这首诗,同桌互相检查诵读情况。

2.结合注释,小组合作,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注释:吾:我。

洗砚池:书画家洗毛笔砚台的水池。

池头:池边。

树:这里指梅树。

夸:夸赞。

清气:清香之气。

乾坤:天地。

3.在读懂诗意的根底上朗读这首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4.思考:诗中的梅花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品格?二、学生根据学习指导展开自学,师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学情。

三、交流检测:1.指名朗读,读出诗的节奏。

比一比,谁读得好。

2.检查小组学习情况,请3个小组的4号学生说说诗意,比一比谁说的好,评选最正确合作小组。

〔大意是: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现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让人来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让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0《古诗两首:墨梅》苏教版[001]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0《古诗两首:墨梅》苏教版[001]

墨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会诗中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语的意思。

、理解王冕的《墨梅》的意思,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不媚俗的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梅花的图片。

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她傲放与严寒时节,愈寒愈艳愈芬芳。

历来是文人骚客笔下赞美的对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元代著名的诗人、画家王冕的《墨梅》、说起王冕,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王冕在五年级曾学过《少年王冕》谁能为我们介绍介绍你认识的王冕。

出示王冕的简介。

、王冕一生画过许多幅墨梅,画完后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诗,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

今天我们要读的就是王冕为墨梅画所提的诗、解题。

看着这幅画,出示墨梅图,想想诗题“墨梅”是什么意思?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王冕去欣赏他的墨梅图。

二、初读古诗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这首诗,把诗读正确,读流利。

谁为我们读一读?诗可唱,那么这首七言绝句,它的节奏是什么呢?你来读一读,自己在下面有节奏的朗读这首诗。

三、释诗意、同学们读的很有节奏,现在请你联系古诗,想一想、说说王冕笔下这株梅花有什么特点呢?预设:、淡淡的颜色,你如何知道?读一读你的依据。

个个花开淡墨痕。

梅花开的怎么样?读出来,看这梅花和诗中的梅花一样吗?出示腊梅图。

诗中的梅花有什么特点,读出来。

你为什么把“淡墨痕”读这么轻,你的理解。

这是王冕用墨画出的一副淡淡的水墨画,还有别的理解吗?这株梅花有鲜艳的颜色吗?它的颜色是什么?诗人喜爱这淡淡的梅花吗?你从哪看出来?相机指导第一句诗的朗读和意思。

、有清气。

什么样的清气?浓郁的吗?这淡淡的清气从画上溢出来了吗?你再读读,把这意味读出来。

(生自读最后两句诗)师:那香气从画上袭了下来,铺满了书房,铺满了院子,那香气充满了人间,充满了天地之间,再度最后两句。

、出示墨梅图此时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请大家闭起眼睛想象,你现在站在小池边,鼻间却有香气缭绕;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示例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示例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墨梅》的作者和创作背景;2.体悟《墨梅》所表现出的自然、淡泊、平凡的生命态度;3.理解诗歌表达方式和意蕴;4.学会朗诵诗歌。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蕴,学会朗诵诗歌;2.难点:领悟《墨梅》所表现出的生命态度,如何通过朗诵来传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段精选的自然风光图片,让学生谈谈其中的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自主探究(10分钟)教师分享苏轼的经历和他写《墨梅》的创作背景,学生可以自行阅读相关资料,并听感兴趣的学生分享相关知识。

3. 课文学习(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然后对课文的意思逐行进行讲解,学生可以边听边记录自己的疑惑和感受,学生可以主动发问并参与讨论。

4. 文学赏析(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认真理解《墨梅》诗歌所表达的意蕴,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本质和存在方式,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充分展开思想,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5. 朗诵练习(15分钟)教师分组进行诵读,指导学生朗诵技巧,如节拍和停顿,发音和语调等等。

要求学生在朗诵时理解诗歌背景和情感,以表达出诗歌的意蕴。

6.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点评学生的表现。

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并对学生的表现予以鼓励和肯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教学、自主探究、文学赏析和朗诵练习等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深入的层次上体悟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好的理解《墨梅》中的意蕴。

同时,在朗诵练习环节,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技巧来表达诗歌意蕴,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在教学完成后,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反思并总结这一课的教学成果,鼓励学生在未来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3、拓展学生知识面,了解其他描写梅花及托物言志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诵读古诗,体会情感,感受美感,领悟方法。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冬天里,许多花都凋零了,唯有蜡梅花傲放枝头。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梅花图,请看出示《墨梅图》,这是一位画梅高手的代表作,是他为朋友良佐画的。

你觉得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花,用一两个词语来说说。

老师送你们几个词语,读,出示:枝干挺秀朴素淡雅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师:同学们,我们要上课了,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一、诗画引路,感受梅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有关梅的诗,板书:梅,这梅花可不是一般的梅,它很特别,叫墨梅。

(板书:墨)(生跟老师一起写,指导写法:上面一个黑,下面一个土)齐读课题。

2、解诗题。

(墨梅就是用水墨不用颜料画成的梅花。

)(指着《墨梅图》)这首诗就写在刚才那幅画上,我给它取个题目叫题画诗。

(板书:题画诗)3、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对,就是著名的书画家王冕。

(板书:王冕)4、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近王冕,走进这首《墨梅》。

二、自主探究,了解诗1、要学好诗必须先要读好诗。

请大家将诗好好地读上几遍,做到字正腔圆,通顺流畅,读出节奏,读出诗味来。

(出示《墨梅》)生自由练读。

2、谁来把诗读准确?指名读。

相机指导吾的读音,跟老师多读几遍。

理解吾家就是我家乾坤的读音,理解乾坤就是天地,人间评价学生:你能把每一个字读准确。

评价学生: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评价学生:字正腔圆,你读出了节奏!标出节奏,再齐读。

3、你读得有板有眼,你读出了节奏,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好这首诗。

(齐读)三、诗中找画,进入境1、同学们,古诗是凝练的,寥寥数语常常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正如王维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第【1】篇〗《墨梅》教学设计《墨梅》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十课中的一首古诗,也是一首题画诗。

此诗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代表作。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诗人借墨梅为喻,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六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要感受古诗的文化精髓,仅仅是从诗歌的表面去理解,并不能真正的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诗歌蕴含的意境。

为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就要让学生去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领悟诗歌的意境美,体会和学习诗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并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在本堂课中还是让学生以读为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要他们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同时,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让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意。

2、感受诗人借咏梅贞洁自守,淡泊清高的情操。

过程与方法: 1、以读感悟,体会诗情。

2、文图合并,感受情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其淡泊名利、清雅高洁的高尚追求。

2、激发学生爱梅的情感,学习梅花的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其淡泊名利、清雅高洁的高尚追求。

教学准备:生:提前预习古诗。

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前热身:出示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四组,一方面复习了六年级第一学期所学文中人物的品质,一方面为降低学生总结概括王冕的品质做铺垫。

(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严谨认真;碧血丹心、忧国忧民、赤胆忠心;舍己为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淡泊名利、鄙视流俗、贞洁自守)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导入课题课件出示含有“梅”的三首古诗,让学生朗读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说说诗中的“梅”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苏教版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精选6篇)

苏教版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精选6篇)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苏教版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砚、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地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地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地高尚情操。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

(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c.理解诗句的意思。

(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

)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3、朗读全诗。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一、课程目标1.理解宋代文学的诗意表现方式以及描写墨梅的技法。

2.读懂《墨梅》这首诗,并能够准确地理解内涵。

3.能够在课文中捕捉到作者的感情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诠释全诗。

2.教学难点:描写墨梅的表现技法,get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教学策略1.阅读教学策略:老师先带领学生读懂故事情节,再引入和全诗有关的重点内容,当学生对情节有了大致的了解后,自然而然地进入全诗的理解环节,可以引导学生逐行解读。

2.探究教学策略:配合全文讲解墨梅的表现手法,如形、色、香、味等,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用意。

通过学习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全文并加深记忆。

四、教学过程导入学生们在看到教案标题时,会好奇墨梅是什么,从而激发他们对于本节课的探究意愿。

老师可采用与学生们互动的方式,启发学生对于梅花的认知,预热课堂气氛。

正文1.阅读理解•老师先向学生介绍《墨梅》作者王冕,介绍其生平和杰出成就。

•指导学生快速浏览全诗并把握主旨:阐述赏墨梅的趣味,并表达出诗人心目中梅花的美丽。

•逐行解读现场,引导学生把握每个意象和情感色彩。

•辅导学生记下自己的读后感,阅读方式和自己理解的重点内容。

2.艺术体验•带着学生走进诗中的墨梅世界,感受诗人用意。

•配合教案中的图片,让学生边欣赏边感受墨梅的神秘、优美和美丽。

•引导学生练习写墨梅的画法。

3.知识拓展•带领学生了解在中国文化中梅花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分析王冕用笔、用墨和色彩表现手法和特点。

4.语文运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和感受,写一首他们自己的诗歌,分享自己对于墨梅的表现学习和阅读体验。

五、课后作业1.课后阅读一下其他诗人赞颂梅花的诗歌,并找出其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2.记录读《墨梅》的感受,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参考资源1.教材:苏教版六年级语文。

2.图片资源:《墨梅》的画作。

3.诗歌赏析书籍:李绅《梅花》、罗隐《咏梅》。

【教育资料】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示例

【教育资料】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示例

【教育资料】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示例教学内容: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二,指导预习.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洗砚池千锤万凿焚烧乾坤2,朗读古诗.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三,检查预习.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四,学习《墨梅》1,了解诗人解诗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 (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1)教师范读.(2)指名学生读.(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A.指名试读.B.理解字义.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D.进一步理解.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 (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 (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A.指名试读.B.理解字义.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乾坤:天地,人间.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D.进一步理解.墨梅还有什么特点 (清香的气味)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 (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3,朗读全诗.4,总结全诗:(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五,作业:1,背诵《墨梅》.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附:板书设计。

《墨梅》教案设计

《墨梅》教案设计

《墨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墨梅》;(2)理解《墨梅》的诗意,体会诗人对墨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了解诗人王冕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墨梅》;(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美,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墨梅》的诗意理解;2. 诗人王冕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难点:1. 《墨梅》中蕴含的哲理;2.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墨梅》全文及其注释、译文;2. 学生准备:预习《墨梅》,了解诗人王冕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诗词,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2)介绍诗人王冕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出《墨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朗读《墨梅》,感受诗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译文,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墨梅》中描绘的墨梅形象;(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词鉴赏(1)引导学生关注《墨梅》中的意象,分析意象特点;(2)教授古典诗词鉴赏方法,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墨梅》的理解和感悟;(2)分享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墨梅》的诗意及诗人情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墨梅》;2. 结合《墨梅》的意象,创作一幅墨梅画;3.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对《墨梅》的认识和感悟。

1. 学生对《墨梅》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创新点和亮点?3. 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4.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5. 针对教学反思的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七、评价与反馈1.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朗读、讨论、作业等方面;2.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关注他们对《墨梅》的理解和感悟;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的评价;4. 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精选学习文档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精选学习文档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读课题二、读诗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

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

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

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可能提出的问题: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墨梅1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墨梅1苏教版

墨梅【教材分析】《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

这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墨梅》并背诵。

2.学会生字,理解诗句及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朗读、品读、诵读情感态度价值观:凭借语言文字,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现自己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教学难点】联系诗人的生平,抓住一个“淡”字,一个“满”字来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课教学主要运用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动用多种感官,进入到诗人描绘的情境中,体会诗句的意境美。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寓学法指导于教学的全过程。

知诗人,解诗题。

读诗句,明诗意。

悟诗情,诵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1.多媒体欣赏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图)这是什么?——梅花。

你觉得照片中的梅花怎么样?谁来说说?你印象中的梅花还是什么样的?(注意引导:你说的是颜色,还有其它方面吗?)2.小结:梅花,岁寒三友之一,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历来深为文人墨客所赞颂,看!(出示水墨画欣赏)师适当描述:一幅又一幅的墨梅图,枝干挺秀,刚劲有力;花朵千姿百态,晶莹透彻。

(定格画面)美丽的花朵与坚毅的枝条相互映照,透出一股清刚之气。

他们赞梅、画梅,还写梅(出示古诗,利用聚光灯),其中这首《咏梅》我们早已熟识(引读)。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另一首咏梅佳作——《墨梅》(出示)。

二、学习古诗,初步感知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3、拓展学生知识面,了解其他描写梅花及托物言志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诵读古诗,体会情感,感受美感,领悟方法。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冬天里,许多花都凋零了,唯有蜡梅花傲放枝头。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梅花图,请看出示《墨梅图》,这是一位画梅高手的代表作,是他为朋友良佐画的。

你觉得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花,用一两个词语来说说。

老师送你们几个词语,读,出示:枝干挺秀朴素淡雅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师:同学们,我们要上课了,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一、诗画引路,感受“梅”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有关梅的诗,板书:梅,这梅花可不是一般的梅,它很特别,叫墨梅。

(板书:墨)(生跟老师一起写,指导写法:上面一个黑,下面一个土)齐读课题。

2、解诗题。

(墨梅就是用水墨不用颜料画成的梅花。

)(指着《墨梅图》)这首诗就写在刚才那幅画上,我给它取个题目叫“题画诗”。

(板书:题画诗)3、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对,就是著名的书画家王冕。

(板书:王冕)4、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近王冕,走进这首《墨梅》。

二、自主探究,了解诗1、要学好诗必须先要读好诗。

请大家将诗好好地读上几遍,做到字正腔圆,通顺流畅,读出节奏,读出诗味来。

(出示《墨梅》)生自由练读。

2、谁来把诗读准确?指名读。

相机指导“吾”的读音,跟老师多读几遍。

理解“吾家”就是“我家”“乾坤”的读音,理解“乾坤”就是“天地,人间”评价学生:你能把每一个字读准确。

评价学生: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评价学生:字正腔圆,你读出了节奏!标出节奏,再齐读。

3、你读得有板有眼,你读出了节奏,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好这首诗。

(齐读)三、诗中找画,进入“境”1、同学们,古诗是凝练的,寥寥数语常常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正如王维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墨梅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墨梅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五课时“方式实践”课古诗《墨梅》一、教学目标:1.仿照学习《石灰吟》的学习方式,阅读本首诗。

抓住“淡墨痕”感知“墨梅”的特征;抓住“不要人夸好颜色”感受诗人淡泊的情怀。

2.继续推动古诗“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抓住“清气”初步感知诗中“意象”和“情感、志向”之间的密切联系。

3. 比较两首古诗的异同,初步学习借助“意象”读懂古诗的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古诗“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从“清气”入手,弄清诗中“意象”和“情感、志向”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利用早读时间自主朗诵课文,做到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设计:环节一、熟悉——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窗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是啊,松竹梅总在万物凋敝的酷寒季节中傲霜斗雪,人们把它们作为顽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咱们常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佳作中见到它们的身影。

能背背描述松、竹、梅的诗吗?(指生背)3.今天,咱们再学一首咏梅的诗,诗题叫《墨梅》。

(板书课题)他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王冕。

说到王冕,你必然不陌生,咱们曾经学过一篇关于他的课文,叫——少年王冕,你能再说说你对王冕的了解吗?4.补充介绍:王冕,字元章,元朝著名画家、诗人。

他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画梅,被称为“画梅圣手”。

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所以王冕又别号“梅花屋主”。

5.从这段资料中,你又对王冕有了什么新的了解?6.如此爱梅的王冕,一生画过许多幅梅花,他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诗,以留下那时的心情感受。

这首《墨梅》即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上的题画诗。

7.想一想“墨梅”是什么意思?(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

)8.学贵有疑,读了诗题,你有无产生什么疑问?(为何不画有颜色的梅花?)9.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你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示例教学内容:
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千锤万凿焚烧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 (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 (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 (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 (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 (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1,背诵《墨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