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掌握网络协议标准规范大全
网络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
网络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无论是工作、学习、娱乐,都少不了网络的参与。
而在网络上的行为举止也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因此,掌握网络礼仪知识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就网络礼仪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网络礼仪的概念网络礼仪也称网络行为准则、网络行为规范等,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和互动时,应该遵守的一系列规范。
网络礼仪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的言行举止,以及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2. 网络礼仪的重要性网络礼仪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网络环境的良好秩序,保障网络用户的利益,促进网络交流与合作。
如果没有网络礼仪,网络上就会充满冲突、纷争、混乱,给人们带来不便。
3. 网络礼仪的知识点3.1 文字交流方面在网络上进行文字交流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他人,不使用侮辱性、歧视性、挑衅性的语言;(2)言辞文明,不使用脏话和粗俗语言;(3)注意用词,不使用过于复杂或生僻的词语;(4)避免使用大写字母、多个感叹号或问号等符号,以免给人不良印象;(5)及时回复信息,不要拖延或忽略他人的信息。
3.2 图片和视频发布方面在网络上发布图片和视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不擅自发布他人的照片或视频;(2)谨慎选择图片和视频内容,不发布色情、暴力、违法等内容;(3)标明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和作者,不随意修改或盗用他人的作品。
3.3 网络安全方面在网络上要注意自己的安全:(1)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等隐私信息;(2)使用强密码,不使用简单易猜测的密码;(3)防范网络诈骗,不轻信陌生人的请求和信息;(4)下载文件和安装软件要谨慎,不盲目相信网络上的宣传广告。
3.4 网络版权方面在网络上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1)不侵犯他人的版权,不私自转载、传播他人的作品;(2)遵守转载规定,标明作品的出处和作者,不擅自篡改他人的作品;(3)在使用他人作品时,应事先获得授权或者遵守相关的许可协议。
网络协议大全
网络协议大全2007-05-17 22:45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它是定义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规则,接收方的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以这种规则规定双方完成信息在计算机之间的传送过程。
下面就对网络协议规范作个概述。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它是用于映射计算机的物理地址和临时指定的网络地址。
启动时它选择一个协议(网络层)地址,并检查这个地址是否已经有别的计算机使用,如果没有被使用,此结点被使用这个地址,如果此地址已经被别的计算机使用,正在使用此地址的计算机会通告这一信息,只有再选另一个地址了。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网络管理协议它是TCP/IP协议中的一部份,它为本地和远端的网络设备管理提供了一个标准化途径,是分布式环境中的集中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
AppleShare protocol(AppleShare协议)它是Apple机上的通信协议,它允许计算机从服务器上请求服务或者和服务器交换文件。
AppleShare可以在TCP/IP协议或其它网络协议如IPX、AppleTalk上进行工作。
使用它时,用户可以访问文件,应用程序,打印机和其它远程服务器上的资源。
它可以和配置了AppleShare协议的任何服务器进行通信,Macintosh、Mac OS、Windows NT和Novell Netware都支持AppleShare协议。
AppleTalk协议它是Macintosh计算机使用的主要网络协议。
Windows NT服务器有专门为Macintosh服务,也能支持该协议。
其允许Macintosh的用户共享存储在Windows NT文件夹的Mac-格式的文件,也可以使用和Windows NT连接的打印机。
Windows NT共享文件夹以传统的Mac文件夹形式出现在Mac用户面前。
网络安全资料大全
网络安全资料大全网络安全资料大全一、网络安全概念和原理1. 网络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2. 网络攻击的分类和特点3. 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要求二、网络攻击和防御技术1. 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和特点2. 预防网络攻击的技术手段和策略3. 网络安全防御工具的介绍和使用方法4. 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三、密码学和加密技术1.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原理和比较3. 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的使用和验证4. 安全协议的设计和实现四、网络安全管理和策略1. 网络安全威胁分析和评估方法2. 网络安全策略和管理体系的建立3. 网络安全事件的响应和处置措施4. 网络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五、移动网络安全1. 移动网络安全的特点和挑战2. 移动设备安全性的评估和改进3. 移动应用程序的安全设计和开发4. 移动网络的漏洞和攻击防范六、云安全1. 云计算的特点和安全问题2. 云安全管理和监控的技术手段3. 云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策略4. 云安全服务和解决方案的选择和应用七、物联网安全1. 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领域2. 物联网安全威胁和攻击示例3. 物联网安全防御的技术手段和措施4. 物联网安全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八、社交网络安全1. 社交网络的特点和风险2. 社交网络安全隐患和漏洞的分析3. 社交网络用户隐私保护的措施和建议4. 社交网络安全管理和监测方法九、网络安全法律和政策1. 国内外网络安全法律和法规的对比和解读2. 网络安全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3. 网络安全事件处理和追责方法十、网络安全实践和案例分析1. 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的实践经验2. 网络安全事件的案例分析和总结3. 企业网络安全实践和经验分享4. 个人网络安全保护的实际方法和建议以上是一份网络安全资料大全,涵盖了网络安全的概念、攻击和防御技术、密码学和加密技术、网络安全管理和策略、移动网络安全、云安全、物联网安全、社交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法律和政策、以及网络安全实践和案例分析等各方面内容。
计算机网络维护知识大全
计算机网络维护知识大全一、计算机网络维护知识大全计算机网络维护涵盖了对网络硬件设备的维护。
这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核心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排除。
定期检查设备的物理连接是否牢固,设备配置是否正确,硬件设备是否出现故障等。
也需要对网络线缆进行维护,如检查网络线缆的完好程度,避免线缆被损坏或老化导致的网络故障。
软件维护也是计算机网络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包括对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的维护。
软件维护包括更新软件版本、修复漏洞、优化系统性能等。
还需要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还需要安装和更新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软件。
网络安全维护也是计算机网络维护的重要方面。
网络安全威胁包括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
为了防范这些威胁,需要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测,及时修补安全漏洞,防止网络被非法入侵。
也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防止内部泄露信息。
计算机网络维护还包括对网络性能的监控和优化。
通过监控网络的运行状态,可以及时发现网络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从而进行优化。
通过调整网络配置、优化网络流量等方式,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
计算机网络维护还需要进行文档管理。
这包括对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配置、网络故障处理等进行记录和管理。
这样可以在发生故障时快速定位问题,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
通过对历史故障的处理记录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计算机网络维护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工作。
只有掌握了全面的计算机网络维护知识,才能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信息传输与处理系统,是现代化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对于计算机网络维护人员来说,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网状、树型和分布式等。
每种拓扑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协议大全
计算机网络协议大全计算机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数据通信的约定和规则。
它们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传输速率、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等,为网络通信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一、物理层协议物理层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底层的协议,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
常见的物理层协议有:1. 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技术,采用CSMA/CD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技术,在共享电缆上实现多台计算机的数据通信。
2. 无线局域网(Wi-Fi):Wi-Fi协议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基于IEEE 802.11标准,允许计算机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二、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负责将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输到相邻节点,保证可靠的数据传输。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1. 点对点协议(PPP):PPP协议用于点对点通信,支持数据压缩和加密。
它可以通过串行线路进行通信。
2. 以太网协议(Ethernet):以太网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都有协议,因此可以看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协议。
三、网络层协议网络层协议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通过路由选择合适的路径。
常见的网络层协议有:1. 互联网协议(I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负责将数据分组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IPv4和IPv6是最常用的版本。
2. 路由信息协议(RIP):RIP是一种动态路由协议,用于在本地网络之间选择最佳的路径。
它根据跳数来评估路径的优劣。
四、传输层协议传输层协议负责在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之间建立可靠的端到端连接,并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1. 传输控制协议(TCP):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
它通过序号、确认和重传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D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传输。
它速度快,但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路由器标准简介大全
路由器标准简介大全路由器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设备,其作用是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路由到另一个网络。
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路由器标准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路由器标准进行简要介绍。
一、IEEE 802.11系列标准IEEE 802.11系列标准是无线局域网(WLAN)的通用标准。
其中比较知名的标准包括IEEE 802.11a、IEEE 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n和IEEE 802.11ac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频率范围、传输距离等参数,为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了选择。
1. IEEE 802.11a:该标准于1999年发布,工作在5GHz频段,最高传输速率可达54Mbps。
它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高密度的无线网络环境。
2. IEEE 802.11b:该标准也于1999年发布,工作在2.4GHz频段,最高传输速率为11Mbps。
虽然速率较低,但由于2.4GHz频段的传输距离更远,因此在一些室内环境中仍然广泛应用。
3. IEEE 802.11g:该标准于2003年发布,工作在2.4GHz频段,最高传输速率为54Mbps。
它向下兼容IEEE 802.11b标准,因此可以与旧版设备进行互联。
4. IEEE 802.11n:该标准于2009年发布,工作在2.4GHz或5GHz频段,最高传输速率可达600Mbps。
它引入了多天线技术(MIMO),提高了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和覆盖范围。
5. IEEE 802.11ac:该标准于2013年发布,工作在5GHz频段,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Gbps。
它进一步提升了无线网络的速率和容量,适用于对高速连接有较高要求的场景。
二、DSL标准数字用户线(DS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宽带接入的技术。
DSL标准定义了在普通电话线或者电视有线网络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DSL标准:1.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ADSL是一种非对称的DSL技术,其下载速度和上传速度不对称。
专业技术知识点总结大全
专业技术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学科,在信息化时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包含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编程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人工智能等。
下面将对其中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
1.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和通信。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结构与协议、网络管理与安全、互联网应用等。
网络结构与协议: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规模和结构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
而网络协议则是保证不同网络间通信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包括TCP/IP协议等。
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管理主要包括网络监控、故障诊断和性能管理等内容,而网络安全则是网络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包括入侵检测、防火墙等技术。
互联网应用:互联网应用包括互联网的各种应用服务,如电子邮件、网上购物、在线游戏等。
2.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操作系统的关键知识点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
进程管理: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进程管理涉及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等问题。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包括进程的地址空间分配和管理、虚拟内存和页面置换等内容。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用于组织和管理文件的一种机制,包括文件的存储和检索、文件的保护和共享等。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分配、控制和错误处理等内容,涉及到输入输出设备、磁盘驱动器等。
3.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一种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程序等内容。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模型的选择、数据结构的设计、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和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提供了数据存储、检索、处理和维护的功能。
网络协议与标准
网络协议与标准【网络协议与标准】一、引言网络协议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而制定的规则和约定。
网络协议的制定旨在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安全、稳定和高效。
本协议旨在详细描述网络协议和标准的相关概念、分类、功能和应用。
二、概念1.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中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2. 标准:标准是指在某一领域内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规范或者准则。
三、分类网络协议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功能可以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传输层协议:如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用于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检测。
2. 网络层协议:如IP(互联网协议),用于实现数据的路由和寻址。
3. 数据链路层协议:如以太网协议,用于实现数据的帧封装和物理地址的映射。
4. 应用层协议: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和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实现特定应用的数据传输。
四、功能网络协议和标准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数据传输:网络协议和标准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格式,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安全地传输到目标设备。
2. 错误检测和纠正:网络协议和标准通过校验和、重传机制等方式,实现对数据传输过程中浮现的错误进行检测和纠正。
3. 路由和寻址:网络协议和标准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路由和寻址方式,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传输到目标设备。
4. 数据封装和解封:网络协议和标准定义了数据在不同层次之间的封装和解封方式,确保数据能够按照正确的格式进行传输。
5.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网络协议和标准提供了各种加密和认证机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五、应用网络协议和标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互联网通信:网络协议和标准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如TCP/IP协议套件。
2. 电子邮件:网络协议和标准定义了电子邮件的传输和交换方式,如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和POP3(邮局协议)。
网络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网络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是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的系统。
它们通过数据链路互相连接,并能够共享资源和服务。
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不同规模和范围的网络。
网络的基本组成包括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网线、无线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二、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1. OSI七层模型开放系统互联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一个概念性的网络结构,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层,从上到下依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每一层都有相应的协议和功能。
2. TCP/IP协议族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是Internet标准协议族,包括传输层的TCP协议和UDP协议,网络层的IP协议,以及应用层的HTT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等。
TCP/IP协议族是当前互联网上最重要的协议族。
3. 网络地址和子网划分在TCP/IP协议族中,网络中的设备需要有唯一的网络地址,常见的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
网络地址可以通过子网划分来实现对网络的管理和优化。
4. 路由概念路由是指网络中用来决定数据包从源到目的地的路径选择。
路由器是用来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能够根据目的地址选择最佳的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三、网络设备和技术1. 网络设备路由器:连接不同网络,根据IP地址进行数据包转发。
交换机:用于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和转发。
防火墙:用于安全控制和过滤网络流量。
网卡:连接计算机和网络,负责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无线路由器:提供无线网络连接接入点。
2. 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LAN)是一种将物理上分散的设备通过逻辑手段组合在一起的局域网。
VLAN可以通过交换机的端口划分来实现。
3. 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是一种通过公共网络进行加密通信的私人网络。
网络基础知识汇总大全
网络基础知识汇总大全1)什么是链接?链接是指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
它包括用于一个设备能够与另一个设备通信的电缆类型和协议。
2)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是什么?有7 个OSI 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什么是骨干网?骨干网络是集中的基础设施,旨在将不同的路由和数据分发到各种网络。
它还处理带宽管理和各种通道。
4)什么是LAN?LAN 是局域网的缩写。
它是指计算机与位于小物理位置的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5)什么是节点?节点是指连接发生的点。
它可以是作为网络一部分的计算机或设备。
为了形成网络连接,需要两个或更多个节点。
6)什么是路由器?路由器可以连接两个或更多网段。
这些是在其路由表中存储信息的智能网络设备,例如路径,跳数等。
有了这个信息,他们就可以确定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路由器在OSI 网络层运行。
7)什么是点对点链接?它是指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直接连接。
除了将电缆连接到两台计算机的NIC 卡之外,点对点连接不需要任何其他网络设备。
8)什么是匿名FTP?匿名FTP 是授予用户访问公共服务器中的文件的一种方式。
允许访问这些服务器中的数据的用户不需要识别自己,而是以匿名访客身份登录。
9)什么是子网掩码?子网掩码与IP 地址组合,以识别两个部分:扩展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像IP 地址一样,子网掩码由32 位组成。
10)UTP 电缆允许的最大长度是多少?UTP 电缆的单段具有90 到100 米的允许长度。
这种限制可以通过使用中继器和开关来克服11)什么是数据封装?数据封装是在通过网络传输信息之前将信息分解成更小的可管理块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源和目标地址与奇偶校验一起附加到标题中。
12)描述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布局。
它显示了设备和电缆的物理布局,以及它们如何连接到彼此。
13)什么是VPN?VPN 意味着虚拟专用网络,这种技术允许通过网络(如Internet)创建安全通道。
网络安全知识大全
目录
CONTENTS
• 网络安全概述 • 网络攻击手段及防范 • 密码学与加密技术应用 •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部署 • 数据保护与隐私泄露防范 •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与合规性要求
01 网络安全概述
CHAPTER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篡改 或破坏的能力,确保网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企业合规性要求解读
企业需建立网络安全 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明确网络安全责任。
企业需加强员工网络 安全培训和教育,提 高员工安全意识。
企业应定期进行网络 安全风险评估和漏洞 扫描,及时修复安全 漏洞。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制定和执行
企业应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明确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 存储和共享等规则。
恶意代码攻击及防范
恶意代码定义
指在计算机系统中植入、 传播并执行的具有恶意目 的的程序代码,如病毒、 蠕虫、木马等。
攻击方式
通过电子邮件、恶意网站、 下载的文件等途径传播, 窃取信息、破坏系统或实 施其他恶意行为。
防范措施
使用可靠的安全软件,定 期更新病毒库;不打开未 知来源的邮件和链接;谨 慎下载和运行软件。
密码管理最佳实践
强密码策略
设置足够长度和复杂度 的密码,避免使用弱密
码。
定期更换密码
密码存储安全
多因素身份认证
降低密码被猜测或破解 的风险。
不要明文存储密码,使 用哈希或加密方式存储。
结合密码、生物特征、 手机短信等多种认证方 式,提高账户安全性。
04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部署
CHAPTER
防火墙基本原理和功能
定期备份数据
技术要求大全范文
技术要求大全范文1.硬件技术要求:-硬件配置要求: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等硬件设备的最低配置要求,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
-硬件兼容性要求:各个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要求,以确保系统各个部件可以正常协同工作。
2.软件技术要求:-操作系统要求:指定系统运行所需的操作系统类型、版本和配置要求,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开发工具要求:指定系统开发所需的编程语言、开发环境和其他工具的要求。
-第三方软件库要求:指定系统开发或运行中所需的第三方软件库和版本,以确保系统功能能够正常运行。
-安全软件要求:指定系统所需的安全软件及配置要求,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3.网络技术要求:-网络协议要求:指定系统所需支持的网络协议类型和版本,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在网络环境中运行。
-网络带宽要求:指定系统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以确保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数据传输稳定性。
-网络安全要求:指定系统所需的网络安全配置要求,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和数据加密等,以保护系统免受网络攻击。
4.数据库技术要求:-数据库类型要求:指定系统所需的数据库类型和版本,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等。
-数据库结构要求:指定系统所需的数据库表结构、字段要求和索引要求,以确保数据管理效率和数据一致性。
-数据备份和恢复要求:指定系统对数据备份和恢复的要求,包括备份频率、备份存储位置等。
5.界面设计技术要求:-用户界面要求:指定系统用户界面的设计风格、交互方式和用户友好性要求,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响应式设计要求:指定系统在不同设备和屏幕尺寸下自动适应布局和界面显示的要求,以提供跨平台的可用性。
-多语言支持要求:指定系统对多语言的支持和显示要求,以满足多语言环境下的用户需求。
6.系统性能要求:-响应时间要求:指定系统对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要求,以确保系统能够实时处理用户操作。
-性能测试要求:指定系统的性能测试标准、工具和环境要求,以衡量系统的负载能力和稳定性。
网络知识大全
网络知识大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信息时代,拥有一定程度的网络知识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全面介绍网络知识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网络知识。
1. 互联网的定义与发展互联网是指将全球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庞大网络。
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捷和便利。
从最初的ARPANET到现如今的Web2.0,互联网经历了许多阶段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应用平台。
2. 网络基本常识在使用网络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以保障我们的网络安全和信息的准确性。
例如,我们应该保护个人隐私,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等。
此外,我们还要警惕网络诈骗和网络病毒的攻击,避免点击不明链接和下载来路不明的文件。
3. 网络搜索技巧当我们需要获取特定信息时,一个高效的网络搜索技巧将节省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搜索引擎进行关键词搜索,并使用引号、排除符号等高级搜索技巧来缩小搜索范围。
此外,还可以利用各类专业网站和在线工具来获取更加准确和专业的信息。
4. 网络传输协议网络传输协议是保证数据传输正常和高效进行的重要基础。
常见的网络传输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了解这些协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网络服务,例如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等。
5. 网络安全与防护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我们应该学习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知识,例如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攻击、如何使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
同时,加强对个人账号和密码的保护也是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
6. 网络社交与沟通网络社交与沟通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网络社交平台的特点和使用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分享信息。
同时,要注意网络沟通的礼仪和规范,遵守网络社交的道德规范,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和谐。
网络基础知识汇总大全
网络基础知识汇总大全1)什么是链接?链接是指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
它包括用于一个设备能够与另一个设备通信的电缆类型和协议。
2)OSI参考模型的层次是什么?有7个OSI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什么是骨干网?骨干网络是集中的基础设施,旨在将不同的路由和数据分发到各种网络。
它还处理带宽管理和各种通道。
4)什么是LAN?LAN是局域网的缩写。
它是指计算机与位于小物理位置的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5)什么是节点?节点是指连接发生的点。
它可以是作为网络一部分的计算机或设备。
为了形成网络连接,需要两个或更多个节点。
6)什么是路由器?路由器可以连接两个或更多网段。
这些是在其路由表中存储信息的智能网络设备,例如路径,跳数等。
有了这个信息,他们就可以确定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路由器在OSI网络层运行。
7)什么是点对点链接?它是指收集上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直接连接。
除了将电缆连接到两台计算机的NIC卡以外,点对点连接不需要任何其他收集设备。
8)什么是匿名FTP?匿名FTP是授予用户访问公共效劳器中的文件的一种方式。
允许访问这些效劳器中的数据的用户不需要识别自己,而是以匿名访客身份登录。
9)什么是子网掩码?子网掩码与IP地址组合,以识别两个部分:扩展收集地址和主机地址。
像IP地址一样,子网掩码由32位组成。
10)UTP电缆允许的最大长度是多少?UTP电缆的单段具有90到100米的允许长度。
这种限制可以通过使用中继器和开关来克服11)什么是数据封装?数据封装是在通过网络传输信息之前将信息分解成更小的可管理块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源和目标地址与奇偶校验一起附加到标题中。
12)描述收集拓扑收集拓扑是指计算机收集的布局。
它显示了设备和电缆的物理布局,以及它们如何连接到彼此。
13)甚么是VPN?VPN意味着虚拟专用网络,这种技术允许通过网络(如Internet)创建安全通道。
例如,VPN允许您建立到远程服务器的安全拨号连接。
大学信息技术必考知识点大全
大学信息技术必考知识点大全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已经成为必备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大学信息技术必考的知识点大全,帮助大家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硬件组成:主机、外设、存储器等。
2.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输入、处理、输出。
3. 计算机的分类:超级计算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等。
4.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5. 计算机的工作模式:批处理、交互式、实时等。
二、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2.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Mac OS。
3. 操作系统的特点与分类:单用户单任务、单用户多任务、多用户多任务。
4. 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等。
5. 操作系统的应用:文件管理、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等。
三、网络与通信1. 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2. 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
3. 常见的网络协议:TCP/IP、HTTP、FTP、SMTP等。
4. 网络的安全与管理:防火墙、安全认证、数据加密等。
5. 网络的应用:Web应用、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
四、数据库与数据管理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组成。
2.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3. 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实体-关系模型、关系代数、范式等。
4. 数据库的查询与操作:SQL语言、数据的增删改查等。
5. 数据库的应用:数据备份与恢复、事务管理、并发控制等。
五、程序设计与开发1. 编程语言的选择与应用:C、C++、Java、Python等。
2. 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结构化、面向对象、敏捷开发等。
3. 常见的开发工具与环境:IDE、编译器、调试器等。
4. 程序的测试与调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调试技巧等。
IEEE 物联网相关的标准大全
IEEE物联网相关的标准大全IEEE标准协会(IEEE-SA)认识到物联网对工业的价值以及这项技术创新给公众带来的好处,这些标准,项目和事件与创造充满活力的物联网所需的环境直接相关。
该领域为与物联网有关的所有事物提供参考。
IEEE-SA IoT Ecosystem StudyIEEE-SA吸引了世界重点地区的利益相关者,创建了一个物联网生态系统研究。
该研究包括市场,技术和标准三个主要领域,以及对学术研究的作用和用户接受的重要性的考察。
该研究的执行摘要可用。
IEEE P2413,Draft Standard for an Architectural Framework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orking Group该标准草案定义了物联网(IoT)的架构框架,包括各种IoT域的描述,IoT域抽象的定义以及不同IoT域之间的共同点的识别。
要参与本标准的开发,请访问IEEE P2413工作组页面。
物联网相关标准以下是与物联网有关的IEEE标准的部分列表。
IEEE754TM-2008-IEEE浮点算法标准IEEE802.1ASTM-2011-本地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桥接局域网中时间敏感应用的时序和同步IEEE802.1Q TM-2011-用于本地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媒体访问控制(MAC)桥接和虚拟桥接局域网IEEE802.3TM-2012-IEEE标准以太网IEEE802.3.1TM-2011-以太网管理信息库(MIB)定义的IEEE标准IEEE802.11TM-2012-IEEE信息技术标准-系统之间的电信和信息交换-本地和城域网-具体要求第11部分: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PHY)规范修订10网状网络IEEE802.11adTM-2012-用于本地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具体要求-第11部分:无线LAN介质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PHY)规范-修订3:60GHz中极高吞吐量的增强带IEEE802.15.1TM-2005-IEEE信息技术标准-系统之间的电信和信息交换-本地和城域网-具体要求。
路由器标准简介大全
路由器标准简介大全本文为大家讲解距离矢量,希望能帮到大家。
由于当前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数据通信的需求日益增加。
自TCP/IP协议簇于七十年代中期推出以来,现已发展成为网络层通信协议的事实标准,基于TCP/IP的互联网络也成为了最大、最重要的网络。
路由器作为IP网络的核心设备已经得到空前广泛的应用。
路由器作为IP网的核心设备,其技术已成为当前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其设备本身在数据通信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由于路由器设备功能强大,且技术复杂,各厂家对路由器的实现有太多的选择性。
路由器作为公众网络的核心设备,必须通过设备规范来提出最低要求。
所以对路由器设备作出规范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于路由器设备已发布的标准如下所示:YD/T1156-2001《路由器测试规范-高端路由器》;YD/T1098-2001《路由器测试规范-低端路由器》。
一、路由器定义路由器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的数据包转发设备。
路由器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连。
虽然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如TCP/IP、IPX/SPX、AppleTalk等协议),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路由器运行TCP/IP协议。
路由器通常连接两个或多个由IP子网或点到点协议标识的逻辑端口,至少拥有1个物理端口。
路由器根据收到数据包中的网络层地址以及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输出端口以及下一跳地址,并且重写链路层数据包头实现转发数据包。
路由器通过动态维护路由表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并通过与网络上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和链路信息来维护路由表。
二、路由器分类当前路由器分类方法各异,各种分类方法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并不完全一致。
从结构上分,路由器可分为模块化结构与非模块化结构,通常中高端路由器为模块化结构,低端路由器为非模块化结构。
从网络位置划分,路由器可分为核心路由器与接入路由器。
核心路由器位于网络中心,通常使用高端路由器,要求快速的包交换能力与高速的网络接口,通常是模块化结构;接入路由器位于网络边缘,通常使用中低端路由器,要求相对低速的端口以及较强的接入控制能力。
网络安全编程基础知识
网络安全编程基础知识网络安全编程基础知识汇总网络安全编程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TCP/IP协议与网络安全:TCP/IP协议是网络安全的基石,需要理解其各层协议及其安全性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安全机制来增强其安全性。
2.加密与解密技术:网络安全编程的基础是加密与解密技术,需要理解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原理、数字签名和公钥基础设施(PKI)等。
3.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需要理解其工作原理、配置方法和常见的实现技术等。
4.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需要理解其工作原理、实现技术和常见的实现方案等。
5.网络安全漏洞与防范:网络安全漏洞是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需要理解其分类、危害程度和防范措施等。
6.网络安全编程语言与工具:网络安全编程语言和工具是网络安全编程的基础,需要熟悉常见的网络安全编程语言和工具,如Python、PHP、Java、VBScript 等。
7.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是网络安全编程的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并遵守相关规定。
以上是网络安全编程的基础知识,需要全面掌握和了解,以确保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编程基础知识归纳网络安全编程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TCP/IP协议族与协议: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如TCP、UDP、ICMP、IP等,并理解其作用、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场景。
2.网络安全概念: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如防火墙、VPN、入侵检测系统等,并能够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3.编程基础:熟悉C、C++、Java等编程语言,掌握基本的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等概念。
4.网络编程基础:了解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如Socket、IP包、TCP连接等,并掌握基本的网络编程接口,如send、recv、connect等。
5.网络安全编程技术: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编程技术,如网络扫描、漏洞利用、木马病毒等,并能够使用相关工具进行渗透测试。
技术要求与标准大全
技术要求与标准大全引言技术要求与标准是在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时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技术要求与标准,以帮助开发人员和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满足技术需求。
一、硬件技术要求1.1 电气要求•电压要求:产品工作时的电压范围应在指定范围内,并符合国家标准。
•电流要求:电气设备运行时的最大电流应在允许范围内,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导线要求:导线的规格和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能够承受产品所需的电流和电压。
•电气接口:产品应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接口,以方便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
1.2 机械要求•尺寸要求:产品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机械部件的正常运行和安装。
•材料要求:机械部件的材料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确保产品的正常使用寿命。
•紧固件要求:产品中使用的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构要求:产品的结构设计应合理,能够承受预期的载荷和压力。
同时,应提供相关的防护措施,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软件技术要求2.1 编程语言要求•选择适当的编程语言:根据产品的需求和技术要求,合理选择编程语言,以提高软件设计和开发的效率。
•编码规范:规范编码风格和命名规范,使代码易于阅读、理解和维护。
•软件框架:优先考虑使用成熟的软件框架,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2.2 数据库要求•数据库选择:根据产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和版本,以满足数据存储和处理的要求。
•数据库设计:合理设计数据库表结构,优化查询性能和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建立可靠的数据恢复机制。
2.3 网络通信要求•网络协议:根据产品的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协议,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传输。
•网络带宽要求:根据产品的通信数据量和响应时间要求,合理规划和配置网络带宽,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网络安全性: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采取合适的加密和认证机制,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手机网络协议大全
手机网络协议1 Wifi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
Wi-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
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
现时一般人会把Wi-Fi及IEEE 802.11混为一谈。
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
2 Wap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为无线应用协议,是一项全球性的网络通信协议。
WAP 使移动Internet 有了一个通行的标准,其目标是将Internet的丰富信息及先进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等无线终端之中。
WAP定义可通用的平台,把目前Internet网上HTML语言的信息转换成用WML(Wireless Markup Language)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
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可以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3G等多种网络3 UMTSUMTS(Universal Mobile T elecommunications System),意即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UMTS是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的全球3G标准之一。
它的主体包括CDMA接入网络和分组化的核心网络等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接口协议。
UM TS作为一个完整的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UMTS并不仅限于定义空中接口。
除WCDMA作为首选空中接口技术获得不断完善外,UMTS还相继引入了TD-SCDMA和HSDPA技术。
一种第三代(3G)移动电话技术[1]。
它使用WCDMA作为底层标准,由3GPP定型,代表欧洲对ITU IMT-2000 关于3G蜂窝无线系统需求的回应。
UMTS有时也叫3GSM,强调结合了3G技术而且是GSM标准的后续标准。
UMTS 分组交换系统是由GPRS系统所演进而来,故系统的架构颇为相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掌握网络协议标准规范大全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它是定义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规则,接收方的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以这种规则规定双方完成信息在计算机之间的传送过程。
下面就对网络协议规范作个概述。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它是用于映射计算 机的物理地址和临时指定的网络地址。
启动时它选择一个协议(网络层)地址,并检查这个地址是否已经有别的计算机使用,如果没有被使用,此结点被使用这个地址,如果此地址已经被别的计算机使用,正在使用此地址的计算机会通告这一信息,只有再选另一个地址了。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网络管理协议 它是TCP/IP协议中的一部份,它为本地和远端的网络设备管理提供了一个标准化途径,是分布式环境中的集中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
AppleShare protocol(AppleShare协议) 它是Apple机上的通信协议,它允许计算机从服务器上请求服务或者和服务器交换文件。
AppleShare可以在TCP/IP协议或其它网络协议如IPX、AppleTalk上进行工作。
使用它时,用户可以访问文件,应用程序,打印机和其它远程服务器上的资源。
它可以和配置了AppleShare协议的任何服务器进行通信,Macintosh、Mac OS、Windows NT和Novell Netware都支持AppleShare协议。
AppleTalk协议 它是Macintosh计算机使用的主要网络协议。
Windows NT服务器有专门为Macintosh服务,也能支持该协议。
其允许Macintosh的用户共享存储在Windows NT文件夹的Mac-格式的文件,也可以使用和Windows NT连接的打印机。
Windows NT共享文件夹以传统的Mac文件夹形式出现在Mac用户面前。
Mac文件名按需要被转换为FAT(8.3)格式和NTFS文件标准。
支持MAc 文件格式的DOS和Windows客户端能与Mac用户共享这些文件。
BGP4(Border Gateway Protocol Vertion 4)边界网关协议-版本4 它是用于在自治网络中网关主机(每个主机有自己的路由)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它使管理员能够在已知的路由策略上配置路由加权,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无级内部域名路由(CIDR),它是一种在网络中可以容纳更多地址的机制,它比外部网关协议(EGP)更新。
BGP4经常用于网关主机之间,主机中的路由表包括了已知路由的列表,可达的地址和路由加权,这样就可以在路由中选择最好的通路了。
BGP在局域网中通信时使用内部BGP(IBGP),因为IBGP不能很好工作。
BOOTP协议 它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协议,它可以让无盘站从一个中心服务器上获得IP地址,现在我们通常使用DHCP协议进行这一工作。
CMIP(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通用管理信息协议 它是建立在开放系统互连通信模式上的网络管理协议。
相关的通用管理信息服务(CMIS)定义了访问和控制网络对象,设备和从对象设备接收状态信息的方法。
Connection-oriented Protocol/Connectionless Protocol面向连接的协议/无连接协议 在广域网中,两台计算机建立物理连接过程所使用的协议,这种物理连接要持续到成功地交换完数据为止。
在Internet中,TCP(传输控制协议)即这一类型的协议,它为两台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提供了可相互通信且确保数据成功传输的一种手段。
面向连接的协议一定要保证数据传送到对方。
在广域网中,对接收方的计算机不做在线状态,或接收能力的测试,都能使数据由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上的协议。
这是包交换网络中的主要协议,在Internet中的IP协议即无连接协议,IP只关注将数据分成数据包进行传输,并在这些数据包被接收后重新组包,而不关注接收方计算机的状态。
由面向连接的协议(如Internet 中的TCP)来确保数据的接收。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它是在TCP/IP网络上使客户机获得配置信息的协议,它是基于BOOTP协议,并在BOOTP协议的基础上添加了自动分配可用网络地址等功能。
这两个协议可以通过一些机制互操作。
DHCP协议在安装TCP/IP协议和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迅时,必须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缺省网关三个参数,这三个参数可以手动配置,也可以使用DHCP 自动配置。
Discard Protocol抛弃协议 它的作用就是接收到什么抛弃什么,它对调试网络状态的一定的用处。
基于TCP的抛弃服务,如果服务器实现了抛弃协议,服务器就会在TCP端口9检测抛弃协议请求,在建立连接后并检测到请求后,就直接把接收到的数据直接抛弃,直到用户中断连接。
而基于UDP协议的抛弃服务和基于TCP差不多,检测的端口是UDP端口9,功能也一样。
Echo Protocol协议 这个协议主要用于调试和检测中。
这个协议的作用也十分简单,接收到什么原封发回就是了。
它可以基于TCP协议,服务器就在TCP端口7检测有无消息,如果有发送来的消息直接返回就是了。
如果使用UDP协议的基本过程和TCP一样,检测的端口也是7。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它是一个标准协议,是在计算机和网络之间交换文件的最简单的方法。
象传送可显示文件的HTTP和电子邮件的SMTP一样,FTP也是应用TCP/IP协议的应用协议标准。
FTP通常用于将网页从创作者上传到服务器上供人使用,而从服务器上下传文件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使用方式。
作为用户,您可以用非常简单的DOS界面来使用FTP,也可以使用由第三方提供的图形界面的FTP来更新(删除,重命名,移动和复制)服务器上的文件。
现在有许多服务器支持匿名登录,允许用户使用FTP和ANONYMOUS作为用户名进行登录,通常可使用任何口令或只按回车键。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层数据链路协议 它是一组用于在网络结点间传送数据的协议。
在HDLC中,数据被组成一个个的单元(称为帧)通过网络发送,并由接收方确认收到。
HDLC协议也管理数据流和数据发送的间隔时间。
HDLC是在数据链路层中最广泛最使用的协议之一。
现在作为ISO的标准,HDLC是基于IBM的SDLC协议的,SDLC被广泛用于IBM的大型机环境之中。
在HDLC中,属于SDLC的被称为通响应模式(NRM)。
在通常响应模式中,基站(通常是大型机)发送数据给本地或远程的二级站。
不同类型的HDLC被用于使用X.25协议的网络和帧中继网络,这种协议可以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使用,无论此网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
HTTP1.1(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Vertion 1.1)超文本传输协议-版本1.1 它是用来在Internet上传送超文本的传送协议。
它是运行在TCP/IP 协议族之上的HTTP应用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
任何服务器除了包括HTML文件以外,还有一个HTTP驻留程序,用于响应用用户请求。
您的浏览器是HTTP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当浏览器中输入了一个开始文件或点击了一个超级链接时,浏览器就向服务器发送了HTTP请求,此请求被送往由IP地址指定的URL。
驻留程序接收到请求,在进行必要的操作后回送所要求的文件。
HTTPS(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它是由Netscape开发并内置于其浏览器中,用于对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操作,并返回网络上传送回的结果。
HTTPS实际上应用了Netscape 的完全套接字层(SSL)作为HTTP应用层的子层。
(HTTPS使用端口443,而不是象HTTP那样使用端口80来和TCP/IP进行通信。
)SSL使用40 位关键字作为RC4流加密算法,这对于商业信息的加密是合适的。
HTTPS和SSL支持使用X.509数字认证,如果需要的话用户可以确认发送者是谁。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 它是一个在主机和网关之间消息控制和差错报告协议。
ICMP使用IP数据报,但消息由TCP/IP软件处理,对于应用程序使用者是不可见的。
在被称为Catenet的系统中,IP协议被用作主机到主机的数据报服务。
网络连接设备称为网关。
这些网关通过网关到网关协议(GGP)相互交换用于控制的信息。
通常,赡养或目的主机将和源主机通信,例如,为报告在数据报过程中的错误。
为了这个目的才使用了ICMP,它使用IP做于底层支持,好象它是一个高层协议,而实际上它是IP的一部分,必须由其它IP模块实现。
ICMP消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发送:当数据报不能到达目的地时,当网关的已经失去缓存功能,当网关能够引导主机在更短路由上发送。
IP并非设计为设计为绝对可靠,这个协议的目的是为了当网络出现问题的时候返回控制信息,而不是使IP协议变得绝对可靠,并不保证数据报或控制信息能够返回。
一些数据报仍将在没有任何报告的情况下丢失。
IMAP4(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 Version 4)Internet邮件访问协议-版本4 它是用于从本地服务器上访问电子邮件的标准协议,它是一个C/S 模型协议,用户的电子邮件由服务器负责接收保存。
IMAP4改进了POP3的不足,用户可以通过浏览信件头来决定是不是要下载此信,还可以在服务器上创建或更改文件夹或邮箱,删除信件或检索信件的特定部分。
在用户访问电子电子邮件时,IMAP4需要持续访问服务器。
在POP3中,信件是保存在服务器上的,当用户阅读信件时,所有内容都会被立刻下载到用户的机器上。
我们有时可以把IMAP4看成是一个远程文件服务器,把POP3可以看成是一个存储转发服务。
NNTP(Network News Transfer Protocol)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NNTP同POP3协议一样,也存在某些局限性。
IOTP(Internet Open Trading Protocol)Internet开放贸易协议 Internet开放贸易协议是一系列的标准,它使电子购买交易在客户,销售商和其它相关部分都是一致的,无论使用何种付款系统。
IOTP适用于很多的付款系统,如SET,DigiCash,电子支票或借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