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流域的综合开发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优质课件(共85张PPT)

阅读课本P83-85段落“中游地区”,思考:
1、开发的有利条件? 2、开发方向?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4、整治措施?
河段
中游
有利条件 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
开发方向 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制造业基地
主要问题 及原因
洪水灾害。 原因:①自然: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 多集中在春夏两季。
阅读课本P85-87段落“下游地区”,思考:
1、开发的有利条件? 2、开发方向? 3、存在的主要问题? 4、整治措施?
不利条件:
①气象灾害频繁,如水旱(旱涝)。
河段
②矿产资源匮乏,下尤游其是能源不足
有利条件
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 人口密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开发方向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上游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2.防洪的重点河段是 ( )
A.三峡段
B.金沙江段
C.荆江河段
D.虎跳峡段
3.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和水体质量下降 B.水土流失
C.滑坡、崩塌
D.土壤盐渍化
4.近年来太湖水质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有( )
①农用化肥、农药排入湖中 ②工业污水的排入
③乡镇企业的排污 ④生活污水 ⑤海水倒灌的影响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对现有森林实 行保护性经营与开发,保护上游生态环境。
西电东送:中线通道
华中、华东 地区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很高。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水能资源 B.中游地区治理的重点是环境污染 C.下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矿产资源 D.上游地区治理的重点是疏浚湖泊
(精编)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

(精编)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0-2020年)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是湖北乃至全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为推进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资源配置,综合开发治理,带动汉江沿江经济带发展”的决策部署,在水利、国土、农业、林业、财政、农村建设等6个专题规划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区域范围主要包括汉江流域自丹江口水库以下至汉江与长江交汇口河段干流与支流(湖北境内)沿线的神农架林区、十堰市、襄阳市、荆门市、随州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荆州市、孝感市和武汉市等11个市(林区)所辖的34个县(市、区)(详见《汉江流域中下游县(市、区)农业综合开发总体目标》,附后)。
一、规划背景(一)基础与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地跨东经109°56′~114°17′、北纬29°38'~32°58′之间,全长652公里,集水面积469万平方公里。
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量丰沛、良种优质,历来是我省优势农产品的主产区;地处中原腹地,信息发达,交通便利,初步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航运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为区域内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优越条件。
2.农产品生产丰富,农业基础较好。
2009年,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农业增加值占全省42%,农作物播种面积占全省426%,粮食总产量占全省571%,棉花总产量占全省629%,畜禽总产量占全省49%,淡水产品总产量占全省60%,是我省名副其实的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和优势农业资源“富集区”。
同时,又是全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先导区”。
2009年,区域内机械总动力1566 81万千瓦,占全省56%,实际机耕面积达到其耕地总面积的21倍;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机电排灌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分别占其耕地面积的757%、566%、53%。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考试范围:东亚、东南亚、南亚及印度、西亚、中亚、非洲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计60分,每题1.5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甲岛有100多座火山,但这里是其所在国家传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分析其最初吸引人口居住的主要因素是①岛屿面积是该国最大;②火山灰形成的土壤肥沃;③光热水资源丰富,便于发展农业;④地势平坦,便于发展种植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乙海峡为A.曼德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3.有关巴厘岛自然特征的描述,不符合实际的是A.山地为主 B.热带雨林气候 C.中间高四周低 D.河流源远流长4.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是()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5. 202X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
读图,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B.马六甲海峡内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C.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D.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下图是“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6-7题。
6.巴基斯坦的地形地势特点是()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西部高原山地、东部平原7.伊斯兰堡比卡拉奇降水多的原因有()①夏季气温高,多对流雨②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③距离印度洋近,多台风雨④终年受低气压控制,多锋面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读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MN为晨昏线。
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
汉江 方案介绍

汉江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汉江作为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其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汉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项名为“汉江方案”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方案。
2. 水资源现状与问题2.1 水资源现状汉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集散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部分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
2.2 水资源问题(1)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汉江流域人口众多,水资源需求持续增长,已经超过了水资源可供给的能力。
(2)水质污染严重:工业废水、农药、生活污水等的排放导致水质污染,给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3)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部分地区存在对水资源保护的缺乏重视,乱排乱放等现象普遍存在。
3. 汉江方案的核心内容3.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1)加强汉江流域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分配制度。
(2)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对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
3.2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净化(1)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合理处理。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方式。
3.3 提高水环境保护意识(1)加强水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2)加强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严厉的法律惩罚。
4. 实施建议4.1 政府角色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4.2 科技创新加大对节水和水质净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汉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3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汉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促进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认知。
4.4 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与国际社会分享经验,借鉴国外成功案例,加强对汉江流域水资源的跨界合作。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和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引进高端人才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提升科技创新实力。
企业转型升级
01
技术创新驱动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自 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02
推进两化融合
促进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融合,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武汉城市圈的环武汉区域、襄阳都市圈的 环襄阳区域、宜昌都市圈的环宜昌区域。
VS
城市功能区划
包括产业园区、农业示范区、旅游景区、 生态保护区等,实现不同功能区的差异化 发展。
重大工程建设与实施
建设汉江生态经济设 施的建设和提升。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提高能源供应能力和 能源利用效率。
2
当前,国家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3
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有利于构建长江经 济带重要战略支点,支撑和推动流域高质量发 展。
规划范围与时段
规划范围
包括湖北省襄阳市、十堰市、荆门市、随州市、孝感市、荆 州市、宜昌市、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等城市。
规划时段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9-2035年,其中近期为2019-2025年, 远期为2026-2035年。
脱贫攻坚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社会治理创新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平安建设
信访工作
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高 社会治理效能。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社 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
加强信访工作机制建设,畅通人民群 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合理 诉求。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汉江,作为中国的重要河流,源于陕西省,流经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份,全长1577公里,流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经济带。
为了推动汉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一、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1. 保护生态环境。
强化水环境治理,提升水质,确保水生态安全。
加强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2. 推动经济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提升产业链水平。
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3. 提升生活质量。
改善民生,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
4. 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国。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二、生态环境治理1. 水环境治理。
加强污水处理,提高污水处理厂建设标准。
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
2. 生态修复。
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
加强水土保持,提升流域抗旱涝能力。
3. 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严格管控生物资源利用,防止生物资源过度开发。
三、经济发展1. 产业结构优化。
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 产业链提升。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附加值。
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水平。
3. 区域合作。
发挥汉江流域地缘优势,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进产业合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四、提升生活质量1. 改善民生。
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投入,提高民生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群众基本生活。
2. 公共服务优化。
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加强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 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五、社会治理创新1.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汉江安康段综合整治规划报告

石泉 汉阴 紫阳 汉滨 旬阳 白河 合计
堤防、护岸及 堤顶交通道路
38597 27544 75061 72108 133478 77512 424300
非工程措施 穿堤建筑物
525 1625 500 2850 2080 100 7680 6435 650 3575
合计
交通桥 预警系统
1690 520 1145 790 1140 3125 1495 905 8600
⑵ 沿岸生态景观工程:黄洋河湿地公园、安康城区一江两岸工程、石泉
县城滨江公园等已完成规划,可以考水资源保护工程
规划的水资源保护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市、县、镇生 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农村污染控制措施,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水质监测 措施等。先期安排市县级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质监测 断面,汰落沿岸的严重污染企业等。
5.5非工程措施
建立健全汉江安康段防汛指挥系统建设等非工程措施。
6 人居环境建设
6.1河道水景观规划
⑴ 规划汉滨区黄洋河口、旬阳县旬河入江口、白河县白石河入江口蓄水景 观工程3处,共计蓄水景观面积780亩。 汉滨区黄洋河汉江口橡胶坝蓄水景观工程,水面长度1.5km,宽80m,水 景观面积200亩;旬阳县旬河汉江交汇处翻板闸蓄水景观工程,长度1.4km, 宽200m,水景观面积420亩;白河县白石河汉江口翻板闸蓄水景观工程,水面 长度1.3km,宽80m,水景观面积160亩。 ⑵ 重点打造安康东坝堤防、护滩景观工程,石泉县滨河公园及生态湿地, 以及白河县滨河景观长廊。 规划打造安康东坝堤防、护滩景观工程,石泉县滨河公园,长2.5km,面 积900亩,生态湿地2010亩;白河县作为陕西汉江出境地,规划将冷水、麻虎 及城关河段右岸15km护滩,结合堤岸景观建设规划为滨河景观长廊,打造成为 展示汉江安康段综合整治效果的窗口。规划白河县滨河景观长廊范围长7.5km ,宽30-50m,护滩面积440亩。
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流域水利简史中国有着治水的悠久历史,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开场,至今已有4000多年。
公元前221年以前(秦以前),已广兴水利,长江中下游和XX盆地,修建了渠道,以沟通航运和引水灌溉,如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修建的都江堰工程。
公元前214年在XX兴安县修建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联结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
587~610年间(隋代)根本上完成了南北大运河的开通,汉代已开场在荆江和汉江两岸修建堤防。
到唐朝,中国南部的经济开展逐渐超过了北方,长江流域的堤防与灌溉工程也就日益增多。
长江的主要干堤如XX的荆江大堤、XX江堤、黄广阔堤、XX的同马大堤和无为大堤等,大局部在明、清时代已经形成。
1912年在XXXX滇池出口螳螂川上修建了石龙坝水电站(最初名“商办耀龙电灯公司〞),装机480kW,到1945年完成三个梯级开发,装机7台,共2920kW。
1948年建成龙溪河下峒水电站,装机3040kW。
到1949年,全流域水电装机仅1.3万kW。
1940年前后,在长江支流綦江上兴建了由6座船闸组成的梯级,渠化了50km的渠道。
其他工程多为沿江排涝灌溉用的涵闸。
1919年中国XX革命先驱XXX先生在他的?实业方案?中提出了改善川江航道,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
1932年原国民党政府建立委员会组织了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对坝址进展了勘测研究,推荐对XX上游的葛洲坝或黄陵庙两处低坝方案进展比拟,拟建一座水头12.8m,装机容量30万kW,设有通航船闸的枢纽。
1944年著名坝工专家美国入萨凡奇查勘三峡,提出了?扬子江三峡方案初步报告?,建议在XX上游南津关至石牌间的坝区建坝,水库最高蓄水位200m,具有发电、防洪、灌溉、航运的综合效益。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长江的治理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1950年初成立了长江水利委员会,从50年代初开场至1990年9月国务院原那么批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到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止,进展了全面、深入的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论证工作。
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

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第一章汉江治理基本情况汉江, 是长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宁强嶓冢山,经汉中、安康,于秦岭巴山之间穿行约650公里,在白河出陕,由武汉汇入长江。
汉江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河淮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河。
汉江流域在我省境内年均水资源总量多达238亿立方米,比我省黄河流域年均水资源总量多51%。
汉江以其丰沛的水量和优良的水质,已成为国家和省内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沿江地区更是陕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带。
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汉江综合治理工作,贯彻中央治水方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组织和带领沿江各级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防洪工程、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截止“十一五”末,累计新修加固堤防2255公里,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84.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建设洋县卡房水库、南郑云河水库、勉县娘娘滩水库、西乡小峡引水工程等一批省市重点水源工程,新增蓄水能力5212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41.8万亩。
解决了37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小水电装机58万千瓦,新增水产品能力3.3万吨,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区域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总结汉江治理工作,有五条基本经验:一是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是搞好汉江治理的前提条件。
二是坚持防洪优先,综合整治是确保汉江安澜的根本措施。
三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水和谐是维系汉江健康生命的重要途径。
四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是推进汉江治理的有效方法。
五是政府主导,各方参与,是保障汉江治理顺利开展的关键。
第二章开展汉江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尽管近年来汉江流域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强省的要求相比,汉江综合治理还亟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解决汉江防洪突出薄弱问题的紧迫需要。
由于两山环峙的地理地形及多暴雨的气候特点,汉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防洪问题仍然是汉江流域乃至全省人民的心腹之患。
汉江梯级开发情况

汉江梯级开发2009.03(上图为田纳西河:是美国东南部河流,俄亥俄河第一大支流。
源出阿巴拉契亚高地西坡,由霍尔斯顿河和弗伦奇布罗德河汇合而成。
流经田纳西州和亚拉巴马州,于肯塔基州帕迪尤卡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以霍尔斯顿河源头计,长约145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
大部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上中游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
下游河谷较开阔,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450千米河道,通航便利。
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均流量1800立方米/秒。
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冬末春初多暴雨,易造成洪水泛滥;夏季水位较低。
成立于1933年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使其成为一个具有防洪、航运、发电、供水、养鱼、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利网。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
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北的米仓山,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和中部,在武汉市入长江。
全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74,000平方公里。
汉江流域降水丰富,水量充盈。
上游流经汉中盆地,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中游丹江口以下进入平原,流速骤减,多沙洲和卵石滩。
下游进入江汉平原,水流平缓,曲流发达,同长江之间河港纵横交错,汛期洪水常和长江洪峰相遇,渲泄不畅,易成涝灾。
汉江开发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经验,通过梯级渠化开发,建成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水流生态工程。
打造中国式的田纳西工程。
汉江上游干流长448km,流域面积95200km2,水力资源丰富。
汉江上游干流梯级开发在陕西省境内规划了7级水电站,自上而下为黄金峡、石泉、喜河、安康、旬阳、蜀河、夹河。
总装机容量2085MW,年发电量67亿kW.h。
汉江中下游梯级渠化规划,在丹江口以下,依次兴建王甫州、新集、催家营、雅口、碾盘山、兴隆七级梯级枢纽工程。
已建成和在建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于1958年9月1日破土动工。
1968年10月1日第一台机组发电,1973年竣工。
汉江中下游干流梯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汉江中下游干流梯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回顾性研究报告(简本)1 流域及梯级规划情况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于武汉市汇入长江。
干流全长1567km,总落差1964m,全流域面积15.9万km2。
多年平均径流量566亿m3。
汉江干流可分为三段:丹江口以上为上游,长约925km,流域面积9.52万km2;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长约270km,流域面积4.68万km2;钟祥以下为下游,长约382km,流域面积1.70万km2。
汉江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全流域可开发水能资源6140MW,年发电量250亿kW·h。
汉江流域规划工作始于50年代。
长江水利委员会最早于1956年提出了《汉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对汉江干流规划了6级梯级开发方案,即黄龙垭—石泉—二郎滩—甲河关—丹江口—碾盘山。
1993 年10 月,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了《汉江夹河以下干流河段综合利用规划报告》,推荐孤山(179.23m)—丹江口(168.23m)—王甫洲(86.23m)—新集(76.23m)—崔家营(62.23m)—雅口(55.23m)—碾盘山(49.23m)—华家湾(40.23m)—兴隆(34.23m)共9 级开发方案。
湖北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2004年编制完成了《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2005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以水规计[2005]85 号文件批复了《规划纲要》。
根据《规划纲要》,到2020年,汉江中下游干流规划建成丹江口—王甫洲—新集—崔家营—雅口—碾盘山—兴隆七级水利梯级枢纽,全面完成干流梯级综合开发利用工程。
7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542M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61.32亿kW·h:丹江口初期工程于1973 年建成,后续(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于2005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仍未完工;王甫洲已于2000年建成发电,2003 年通过各单项验收;新集已完成可研设计工作;崔家营2010 年主体工程完工并投产运行;雅口、碾盘山已开展前期设计工作;兴隆2009年开工,现正在建设中。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06•【字号】鄂政发[2012]83号•【施行日期】2012.10.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鄂政发〔2012〕8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2年10月6日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前言汉江是长江中游最长的支流,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1577公里。
汉江湖北段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占全长的55.25%,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89%。
汉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生态条件优越,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轴线、连接鄂西北与江汉平原的重要纽带,具有“融合两圈、连接一带,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功能,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带来的历史机遇,探索我国内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培育湖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力构建“安澜”、“畅通”、“富饶”、“绿色”、“和谐”汉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茅箭区、张湾区,神农架林区,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荆门市东宝区、掇刀区、钟祥市、沙洋县、京山县,随州市曾都区、随县,孝感市安陆市、云梦县、应城市、孝南区、汉川市,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以及武汉市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汉南区等10市(林区)39个县(市、区),流域面积6.3万平方公里。
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学习目标】:1、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通过分析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探索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与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3、以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为例,初步认识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4、通过学习探究,进一步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长江流域图”、“沿北纬320中国地势剖面图”、“长江流域主要资源分布图”、“长江流域经济分布图”以及“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阅读课本“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填图要求:(1)将下列代表地形的数码填入图4-1-1中相应的位置。
①青藏高原②四川盆地③东南丘陵④长江中下游平原(2)阅读课本“沿北纬320中国地势剖面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形特征。
2、阅读“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判断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分析气候特征。
3、阅读课本“长江流域图”,将岷江、乌江、嘉陵江、汉江、洞庭湖、鄱阳湖等河流和湖泊填到图4-1-1上。
4、阅读课本“长江流域主要资源分布图”,请说出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各自的资源优势。
5、阅读课本“长江流域经济分布图”,说出长江流域有哪三个经济区?[探究活动2]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有哪些有利与不利的条件?有利条件:自然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经济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不利条件:自然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社会经济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024年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范文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日益加剧,尤其在汉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于保障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稳定及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该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研究。
二、汉江流域概况汉江,中国中部重要河流,流经陕西、湖北等省份,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其流域地势复杂,气候多样,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压力日益增大。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影响1. 水质变化随着工业、农业及城市用水的增加,汉江流域的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工业排放的废水、农业化肥的过量使用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等,都使得汉江水质受到威胁。
此外,过度抽取地下水也导致地下水质恶化。
2. 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汉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部分珍稀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此外,河流的过度截流和筑坝也影响了水生生物的迁徙和繁殖。
3. 河流生态流量的改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伴随着河流生态流量的改变。
过度的引水和截流导致河流生态流量减少,影响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为了评估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我们采用了多种指标和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指标评价通过检测汉江流域的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等,评估水质状况。
同时,结合历史数据和遥感技术,对水质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2. 生物多样性评价通过调查汉江流域的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评估生物多样性状况。
同时,对珍稀物种的分布和生存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3. 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通过分析汉江流域的植被覆盖度、土壤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结合河流生态流量的变化情况,对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2021-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第30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讲

2021-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第30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讲练xx高考导航考纲解读1.以某流域为例,掌握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重难提示1.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背景。
(重点)2.流域开发的现状与开发原则。
(重点)3.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原则。
(难点)考点一流域的开发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2.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地理背景某一流域的开发和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
流域内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矿产矿产丰富,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利于流域开发;早期开发导致环境和生态破坏(2)流域早期开发方式与问题流域开发早期往往以农业和矿产开采及加工业为主,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就田纳西河而言,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思考探究】■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提示:夏秋季降水少,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冬末春初降水多,气候冷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评价流域自然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在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进行评价时,首先确定流域的自然特征。
一般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资源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
具体分析如下: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后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改称黔江。
读红水河流域图,回答1~2题。
1.红水河被称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导致其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②气温③地形④植被A.①④B.①②C.①③D.③④2.红水河和黑龙江航运量均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降水气温B.地形气温C.地形降水D.资源地形解析:第1题,水能资源与其流域的地形(起伏大)和降水(降水多)有密切的关系。
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2年发布)

【法规标题】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2年发布)【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发文字号】鄂政发(2012)83号【适用区域】湖北省【发布时间】2012-10-06【生效时间】2012-10-06【关键词】资源管理【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前言汉江是长江中游最长的支流,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1577公里。
汉江湖北段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占全长的55 25%,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 89%。
汉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生态条件优越,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轴线、连接鄂西北与江汉平原的重要纽带,具有“融合两圈、连接一带,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功能,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带来的历史机遇,探索我国内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培育湖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力构建“安澜”、“畅通”、“富饶”、“绿色”、“和谐”汉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茅箭区、张湾区,神农架林区,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荆门市东宝区、掇刀区、钟祥市、沙洋县、京山县,随州市曾都区、随县,孝感市安陆市、云梦县、应城市、孝南区、汉川市,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以及武汉市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汉南区等10市(林区)39个县(市、区),流域面积6 3万平方公里。
其中,干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流域面积2 12万平方公里;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流域面积2 48万平方公里;钟祥至汉口为下游,流域面积1 7万平方公里。
2010年末总人口2357 79万人,占全省的38 18%。
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以长江流域为例

高邮市第二中学高二地理导学案相信自己,你能行!!责任人:2014.09 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第1课时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概况【考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教学重难点】1、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资源的优势2、了解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1)地形:既有、山地、丘陵,又有和平原。
(2)气候:多数地区属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自向递减。
(3)水文:水量居我国,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4)流域:干流横贯我国,支流(主要支流要记牢)呈辐射状,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2.自然资源(1) 资源:水量居我国首位。
(2)矿产资源:铁矿和矿产丰富。
(3) 资源:流经我国三大阶梯,大,水能丰富,集中在地区。
(4) 资源和资源丰富。
【思考】1.水量大的河流,水能一定丰富吗?河流水能(水力)资源丰富的条件是什么?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快,形成了三大经济区:上游以为中心,中游以为中心,下游以为中心。
2.城市化水平较高: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3.航运价值巨大:①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以下四季通航。
②长江支流众多,沟通南北,通过沟通了海河、、淮河、钱塘江等水系。
③长江干支流长。
④长江沿岸港口众多:上游最大的海港是,中游最大的海港是,下游(全国)最大的海港是。
【思考】2.长江流域哪一游段的城镇最为密集?请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原因?【探究活动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读教材图4-1-2、图4-1-3、图4-1-4,结合“长江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的名称。
城市①和城市②是长江的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它们的名称是?(2)说出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经过了哪些地形区?请说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的主要分水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建设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按防御“百年一遇”洪水为标准的堤坝)
3、建设灌溉工程体系 4、建设现代航运体系(发展水运交通)
●建设汉江流域生态环保带
上游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好植被生态;中游注重水资源合理分配,保护水质安全; 下游建设生态自然保护区。(森林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
●建设汉江流域化工产业走廊
●地形
汉江上游穿越汉中盆地,奔流在秦岭、大巴山之间,两岸大部河段河谷深切,山高谷 深,滩多流急,河床落差大 ,总落差1860米,水力蕴藏量250万千瓦 。
●水系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支流上的水利枢纽工程都具有航运功能。
●矿产资源
矿藏丰富,种类多样,主要有铅、锌、铜、锑、镍、铁、汞、金、银、铀、煤、石油、 天然气 。特别是流域内的湖北省,稀有矿种金红石储量2.4亿吨,为全国之冠,亚洲 第一,世界第三;磷矿储量10亿吨以上,属我国八大磷矿矿区之一。
以充分利用汉江流域矿产资源为基础,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提高附加 值为重点,加快新型化工产业走廊的建设。
●建设山水休闲和历史文化旅游带
形成“神农架—大荆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大武当—丹江口”生态文化 旅游区、汉江下游平原文化旅游区、“襄樊—荆州”历史文化旅游区、汉江湿 地文化旅游区等。
对于汉江流域的开发方案,相关政府部门已于今 年的8月份展开讨论并且通过了该方案。目前汉江流域 的综合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在日后的开发中, 能做到开发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那 么汉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所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将是非常可观的!
2010年3月25日电
记者25日从正在湖北省荆州市组织引江济汉工
程开工仪式的国家有关部门获悉,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引江
济汉工程的推进,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将全面启动。 据介绍,汉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包括建设现代水利航运带、生态
环保带、化工产业走廊、山水休闲和历史文化旅游带等汉江流域特色功
能带。其中,汉江流域现代水利航运带建设包括干流梯级开发、引江济 汉等工程组成的水利综合开发工程体系建设,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灌溉
工程体系建设、现代航运体系建设等。
(新华网武汉)
●汉江,又称汉水,是长江第一大支流,也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标准最好的大河。汉
江发源于陕西调中线方案的渠首。
●气候
汉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降水量800~1000mm,水量较丰沛; 但年内分配不均,5~10月降雨量占全年75%左右,年际变化大,因此汉江是长江各 大支流中年际变化最大的河流。
●物种资源
物种丰富,开发潜力大,像流域内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是“华中地区物种资源基因 库”,也是“物种遗传繁育场”;汉江陕西段鱼类物种107种 ,鸟类物种较多,其中 有珍稀鸟类朱鹮等。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建设汉江流域现代水利航运带
1、建设水利综合开发工程体系(干流梯级开发工程和引江济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