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例释优质课PPT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言复习古今异义课件

高考语文文言复习古今异义课件

写作中的古今异义
恰当运用古今异义词
在写作中,可以恰当运用一些古今异义词, 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和表达效果。
注意语境和场合
在使用古今异义词时,要注意语境和场合的适宜性 ,避免使用不当导致误解或歧义。
注重文章整体风格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文章整体风格的协调 性和一致性,使古今异义词的运用更加自然 、和谐。
易错点及注意事项
忽略语境导致误解
在解答文言文古今异义题目时,要特别 注意结合语境来理解词义,避免因为忽
略语境而导致误解。
忽略句子结构
在分析文言文句子时,要注意句子的 语法结构,避免因忽略句子结构而导
致理解错误。
混淆古今词义
要注意区分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 现代汉语中的词义,避免混淆使用。
忽视题目要求
识别古今异义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中,常会考查考生对古今异义词的识别能力。
理解并翻译句子
在翻译题中,古今异义词的处理也是评分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并翻译出含有古今 异义词的句子。
02
古今异义词语辨析
词义扩大类词语

古义专指长江,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今义泛指一切大的河流。
翻译中的古今异义
准确翻译古今异义词
在翻译文言文时,要准确翻译古 今异义词,将其转换为现代汉语 中的对应词汇。
保持原文风格
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文 的风格和韵味,使译文更加贴近 原文的意境。
调整语序和句式
为了适应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可以对原文的语序和句式进行适 当的调整,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 。
词义转移类词语

古义指眼泪,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今义专指鼻涕。

高考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例释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例释ppt

约束(规约、盟约;限制、管束) 同气(同胞兄弟;同类)
亲戚(内外亲属;族外亲属) 无道(无人谈论;没有道德修养)
生日(生活一天天的;出生日) 中国(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
无论(更不必说;连词) 左右(皇帝身边的近臣;方位或约数)
无赖(活泼顽皮;品行不端) 指示(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的命令)
感激(感动愤激;深深地感谢)
31.小生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年轻人 32.虽然 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虽然如此,但是…… 33.中心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 心里 34.以为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把……看作 35.作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写文章 36.不避 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亚 于、不次于 37.人情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 粟疏》) 人的通常情况 38.县官 今募天下人入县官,得以拜爵(《论贵粟疏》) 朝廷 39.或者 或者曰:……(《封建论》) 有的人,有些人 40.指示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 出来给……看
41.约束 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 颇蔺相如列传》) 信约
42.前进 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上前; 进,进献
43.因而 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趁
44.美人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嫔妃
45.以往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 这里到那里
63.口舌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代指言 辞 64.无聊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处境困窘,没有依靠 65.慷慨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指南录〉 后序》) 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66.山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崤山以 东 67.祖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祖辈与父辈 68.智力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六 国论》) 智慧和力量 69.至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终于达到某种 程度 70.自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自作 主张 71.处分 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专由《孔雀东南飞》 安排, 处置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课件
学习方法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如阅读教材、听 讲、记笔记、做练习题等,这些方法对我理解和记忆课程 内容有很大帮助。
不足之处与改进计划
虽然我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良好,但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方面还有待提高。未来我将加强练习和实践,提 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1 2 3
典型案例分析
01
02
03
04
案例一
词义扩大。如,“江”、“河 ”在文言文中专指长江、黄河 ,而在现代汉语中则是普通名 词,泛指河流。
案例二
词义缩小。如,“金”在文言 文中泛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 中则专指黄金。
案例三
词义转移。如,“涕”在文言 文中指眼泪,而在现代汉语中 则指鼻涕。
案例四
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 在文言文中是中性词,指地位 低下,见识浅陋;而在现代汉 语中则带有贬义,指品德恶劣 。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北,臣战河 南”一句,涉及到了古代汉语中的方 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与现代汉语的 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案例二
案例三
《寡人之于国也》中“申之以孝悌之 义”一句,体现了古汉语中介词结构 后置的语法规则。
《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 安在哉?”一句,展示了古汉语中疑 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语法现象。
古今异义现象。
重点知识点回顾
重点回顾了古今异义的定义、分 类、识别方法以及应对策略,通 过大量实例和练习题,加深了学
生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表现评价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表现出较高的 积极性和参与度,能够主动思考 和提问,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良
好。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2024届高考一轮文言文复习之古今异义词+课件31张

2024届高考一轮文言文复习之古今异义词+课件31张
C卫青打算上书向天子报告这次 军队(失利)的详细情况。
D我李广从年轻到现在,和匈奴打了大 小七十多仗,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案:A
B.养生丧死无憾 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A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 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B能够赡养活着的人,安葬死了 的人,老百姓就没有遗憾
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穷 古义:处境困难(穷且益坚) 今义:经济贫穷

古义:案件(文字狱,小大之 虽不能查)
今义:监狱
狱,
如:“很”, 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深, 现在:表示的程度则更弱化了
如:“怨”, 古义:表示仇恨、怀恨, 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恨”, 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 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诛”, 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口诛笔 伐), 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古义 一般指黄河 演变类型 词义扩大
②金石可镂。(《劝学》) 今义:黄金
古义 ②金属
演变类型 词义缩小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今义:出门所带的箱子、包裹等 古义 ③外交使者,出使的人 演变类型 词义转移 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氓》) 今义:埋怨,责怪
古义 ④仇恨,怨恨 演变类型 词义弱化
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
“让”, 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 (温良恭俭让),又可表示责备 之意(二世使人让章邯),
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金 例: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 今义:金子,黄金 妻子 古义:妻子与儿子 今义:老婆 丈夫 古义:成年男子 今义:已婚女子的配偶 丈人 古义:老年人的通称 今义:岳父 事故 古义:事情(包括好事坏事) 今义:意外的不幸。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复习古今异义+课件31张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复习古今异义+课件31张

58.日与子弟角
<古>年轻人
<今>指弟弟、儿子、侄子等
59.振奋作声
<古>指振动(翅膀)
<今>指(精神)振作奋发
文 文言古今异义
《谏太宗十思疏》60.必固其根本
<古>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部分
<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61.凡百元首
<古>泛指古代的帝王 <今>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62.则纵情以傲物
<古>放纵情感
41.约为婚姻
<古>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今>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42.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的原因
<今>因果关系连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
4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指意外的变故
<今>表程度的副词,十分,极
4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现在人家沛公
<今>现代的人,代的人
45.将军战河北①,臣战河南②
<古>想象,揣摩
<今>模仿
文 文言古今异义
《促织》
55.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古>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今>行侠仗义之人
56.操童子业
<古>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儿童
57.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古>年轻人
<今>指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
<古>一两天,引申为年纪稍长
<今>一天2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古今异义课件PPT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古今异义课件PPT
《廉颇蔺相如列传》
• [古义]跑,逃跑。 • [今义] 步行。
12
(四)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演变的过
程中,感情色彩逐渐发生了 变化,褒贬意义相互转化, 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13
(1)谤
•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的过失, 中性词。
• [今义] 恶意中伤,含贬义。
3
( 一)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 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 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 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扩大。 特点: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
括在今义之中。
4
(1)江、河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②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赤壁之战》
• [古义]名词,专指长江、黄河。 • [今义]泛指一切大的河流。
D、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不如早与 之绝。(《赤壁之战》)
26
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是( B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 说》)
所以:所,所以,就是;以,用来。
B、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
学者:指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C、吾从而师之
(《师说》)
从而:从,跟从;而,而且。
24
2、下列词语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 项是( C )
A、而绝江河
(《劝学》)
B、金就砺则利
(《劝学》)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劝学》)
D、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25
3、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
的一项是( C )
A、沛公居山东时
(《鸿门宴》)
B、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今异义词与偏义复词+课件15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今异义词与偏义复词+课件15张

知识总结
如何判定一个词是偏义复词?
1.在语境中辨别
在特定语境中,词语的运用要符合句子的语境,因此,是不是偏义复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断。 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的“出入”,结合前文语境可知其偏指“入”。
2.从语法的角度分析 通过分析词语在语句中充当的语法成分加以判断。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并 序》),从句中的“勤”分析,与之搭配的应是“作”而不是“息”,由此可以判定“作息”偏指 “作”。
语素意义相反 昼夜勤作息:“作息”偏指“作”,劳作。
语素意义相关 我有亲父兄:“父兄”偏指“兄”,兄长。
即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宪宗立,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素闻其名, 既谒见,群危言激切, 甚悦,奏留充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宰 相武元衡、李吉甫皆爱重之,召入为吏部郎中。元衡辅政,举群代己为中丞。群奏刑 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吉甫以羊、吕险躁,持之数日不下,群等怒怨吉甫。 群性狠戾,颇复恩雠,临事不顾生死。是时征入,云欲大用,人皆惧骇,闻其卒方安。
经上疏辩解说:“昨天科道官员弹劾大臣争着投靠李广,擅自写上了我的名字。虽然我蒙
受您的恩德没有过问,(但也)实在是含伤忍痛,没有办法来自己说明情况。人们争相投
靠李广,希望他能在您面前多说好话,图的就是您的宠幸眷顾啊。您试着想想李广活着
的时候,曾经是否谈到我。况且交结李广馈赠物品的账簿就在您的跟前,我请求您检查
进贾府》)
古今异义词类型
古拆今合
词语
例句
颜色 屈原颜色憔悴
古义 脸色
今义 物体的颜色
感激 其实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 感动奋发 驰

高考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PPT【精品课件】共30页文档

高考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PPT【精品课件】共30页文档
高考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PPT【精品 课件】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古今异义 课件(63张PPT)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古今异义 课件(63张PPT)
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 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古义:
眼泪
后起意义:
鼻涕
臧叔入,哭甚哀,多涕。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涕泗滂
沱。
《诗经·陈风·泽陂》
上古义:
带汁的 肉食
肉谓之羹。
《尔雅·释器》
肉有汁曰羹。
《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王建《新嫁娘词》
古义:
祭祀用作祭品 的猪牛羊等
今义:
为了某种目的 而舍去自己的 生命或权利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左传·庄公十年》
古义: 外交使者
后起意义: 出门时带的
包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贼二人得我。
《童区寄传》
古义:
强盗
窃人之财,犹 谓之盗。
《左传·僖公二十四 年》
古义:
小偷 偷窃
后起意义:
小偷 偷窃
后起意义:
强盗
穆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 髓。
后起意义:
泛指一般的河
古义:
黄河
以河为境。
《韩非子·有度》
今义: 一切动植物 的表层组织
古义:
兽皮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传·僖公十四年》
兽皮 人皮
皮-带毛的 革-去毛的 肤
后期意义:
古义:
亲属
直系亲属,包括
父母子女
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上古-中古
指颧骨 部分
今义:
面部
长江
女子貌美 中原地区
河流的通称

高考专题文言实词之古今异义公开课PPT课件

高考专题文言实词之古今异义公开课PPT课件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
金 古义:金属 今义:金子,黄金
亲戚: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 今义只指家庭中有婚姻关系的族外亲
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你发现了吗?
• 类型二:词义缩小 •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
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
上古义:
各种气味,
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河: [古义]黄河,专有名词 [今义]泛指江河
你发现了吗?
• 类型一:词义扩大
• 即词义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反映客 观事物的范围由小到大,由个别到 一般,由部分到整体。
今义: 一切动植物 的表层组织
古义:
兽皮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传·僖公十四年》
1.金就砺则利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 之高义也
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 表示埋怨、责备。《汉书·朱买臣传》: “买臣深怨,常欲死之。”
“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 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如: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 桓、灵也(《出师表》 )
“处分”:古义是“处置、安排”, 今义是“处罚、惩罚”。
如: “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任专?” (《孔雀东南飞》 )

古义:攻克 今义:抬起
⑥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中国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
今义:不同色调的物理特性
⑧沛公居山东时
•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⑨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妻,与“丈夫”相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专题复习(课堂PPT)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专题复习(课堂PPT)
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
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例:“信”,古代指信使,现在指书信。
7
特殊现象:“词义弱化”
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 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 深
“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 示埋怨、责备。
8
特殊现象:“词义强化”
3
古今异义种类
1.词 义 扩 大 2.词 义 缩 小 3.词 义 转 移
4
1. 词义扩大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 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 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5
2. 词义缩小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 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 小了。
①而绝江河 ③谷不可胜食也
②寡人之于国也
④弃甲曳兵而走 林
⑤斧斤以时入山
A. ①/②③⑤/④
B. 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②/④
D. ①/②④⑤/③
26
A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 相同的一句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养生丧 死无憾
C、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D、地方百 里而可以王
27
B
加点词的意义古今基本没有变化的一项 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 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 为“杀戮”的意思。
9
特殊现象:“感情色彩变化”
“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 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技巧课件27张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技巧课件27张PPT

•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 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 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 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 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 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 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 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 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 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 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 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 (5)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真题引领
• (2022·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 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 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 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 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 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 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 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 “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 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 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心(痛恨;极端伤心) 不必(不一定;不需要)
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 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可怜(可爱、可惜;值得怜惜) 空中(中间是空的;天 空)
便利(吉利;方便) 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
老大(年龄大;排行第一) 首领(头颅、生命;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可以(可以凭借、可以用;可能或许可) 浩荡(荒唐;水势浩大)
古汉语中常见双音节的古今异义整理
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 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 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 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
婚姻(儿女亲家;结婚) 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
46.宣言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 如列传》) 扬言
47.亲戚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 颇蔺相如列传》) 父母兄弟
48.地方 今齐地方千里 (《邹忌讽齐王纳谏》)
49.其实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它的果实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他实际上 50.横行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纵横驰骋,所向无敌 51.北面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面朝北,指臣服 52.殷勤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 之战》) 关切、问候 53.中国 率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指 现在中原地区 54.不过 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矣 (《赤壁之战》) 不超过 55.形成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 战》) 形势形成 56.从事 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官名 57.妻子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妻子儿女 58.初一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 战》) 刚刚开始
鄙(边境;轻视或粗俗) 池(护城河;水塘) 摧(伤心;破坏或折断) 汤(热水、开水;较浓汁液) 按(查究;压住或按照) 都(大;都市或全) 病(困苦至极;疾病) 必(果真、如果;一定、必然) 齿(年龄、岁数;牙齿) 伐(功业、夸耀;坎) 顾(拜访;回顾或照顾) 会(恰逢)聚会或会议) 间(参与;中间或间隔)
41.约束 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 颇蔺相如列传》) 信约
42.前进 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上前; 进,进献
43.因而 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趁
44.美人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嫔妃
45.以往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 这里到那里
控(拉;控制或控告) 迁(放逐;迁移) 景(大、日光;景致或情形) 害(嫉妒;祸害或害处) 摄(整理、整顿;吸取或保养) 遣(休、被夫家赶回娘家;消除或派 遣) 冒(涂盖、敷上;冒充或向外透) 奇(适宜;特殊的或惊异的) 要(邀请、相约;要求) 严(尊重;严格或严密) 卒(死;士兵) 寻(不久;寻找) 章(花纹;文章或图章) 速(招致;速度快)
17.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世隔 绝的地方 18.扶老 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 指拐杖 19.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出 身低微,行为鄙鲁 20.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扩 大 21.感激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动 奋激 22.深入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长距离进 入 23.有意 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某种打算 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 愿意 24.有时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论积贮疏》) 按一定时 间
扶老(拐杖;扶着老人) 猖獗(跌倒,引申为“失败”;猖狂无忌)
不过(不超过;转折连词) 恰恰(莺啼和谐之声;正好)
大风(麻风病;大的风) 用心(因为用心;用功或肯动脑筋)
中间(当中夹杂;当中) 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人;为革命牺牲的人)
美人(歌伎、宫妃;美貌女子)
前进(上前进献;向前行走或思想进步)
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1.从人人自畏、噤若寒蝉的“文革十 年”到新 时期艺 术家心 情畅达 、创作 自由, 其差别 有如天 壤,主 要是因 为当代 艺术批 评的失 语与批 评家的 缺席。 2.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艺术家特立独 行的故 事,也 不乏统 治者铲 除异端 的故事 ,这些 与艺术 家创作 中重大 主题表 现不够 、历史 进程描 述不力 的缺陷 有很大 关系。 3.令人遗憾的是,面对难以理出头绪 的艺术 界,面 对令人 眼花缭 乱的艺 术品, 面对众 多艺术 学子的 饥渴茫 然的眼 神,当 代艺术 批评却 没有相 应呼应 。 D.有容之大,就是容得下天,容得 下地, 自然、 也应该 容得下 那些个 日夜不 宁于创 造的艺 术灵魂 。因此 ,对待 艺术要 放开手 脚,任 其发展 。 4.仿真编排系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尝 试,使 科研人 员开发 出能实 时渲染 的仿真 系统, 与此同 时,还 形成大 型文艺 表演管 理指挥 的技术 原型系 统。
25.鞠躬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恭敬,谨慎 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弯下身子 26.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 夹杂着 27.稍稍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渐渐 28.无赖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 平乐·村居》) 活泼玩皮 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 为非作歹 29.于是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 说》) 在此,在这上 30.大风 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麻疯病
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自由(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作案(作几案;进行犯罪活动) 交通(交错相通;水陆运输的总称)
失意(意见不合;不得志) 成立(长大成人、成人立业;开始存在)
县官(官府;县令) 告诉(向上报告;让别人知道)
然后(这样以后;顺承连词) 果然(饱的样子;与事实相符)
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 流涕(流眼泪;流鼻涕)
31.小生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年轻人 32.虽然 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虽然如此,但是…… 33.中心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 心里 34.以为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把……看作 35.作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写文章 36.不避 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亚 于、不次于 37.人情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 粟疏》) 人的通常情况 38.县官 今募天下人入县官,得以拜爵(《论贵粟疏》) 朝廷 39.或者 或者曰:……(《封建论》) 有的人,有些人 40.指示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 出来给……看
72.逢迎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迎接 73.交通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交接 相连 74.生人 生人作死别,恨恨哪可论《孔雀东南飞》 活着 的人 75.可怜 东家有贤女,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 可爱 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可叹 76.秋天 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日的 天空 77.因为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因此写作 78.突出 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骤然冲出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例释
1.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处处,到处 2.会计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会,聚会;计,商议 3.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怎怕, 怕什么 4.垄断 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山 川阻隔 5.自信 宁信度,无自信(《郑人买履》) 相信自己 6.结束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整装 7.实弹 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冯婉贞》) 装上弹药
行路(路人;走路) 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
学者(求学的;有专门学问的人)
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 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
于是(由这种情况;连词) 从而(跟从、来;因果连词)
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
59.所以 入叩所以(《狱中杂记》) 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原因的 虚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用来,靠它来…… 60.风流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杰出、英俊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繁 华景象,流风余韵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 学问 才华,雍容风度 61.具体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形体齐备 62.故事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所以,事 情……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旧例
肉食(享受优裕的大官;肉食食物) 或者(有的人、有些人;选择连词或者副词)
致意(抒发心情;表示问候) 何苦(哪怕、怕什么、怎怕;不值得做,犯不着)
会计(聚会商议;财务计算的人) 无赖(胡作非为、活泼好玩;流氓、无理取闹)
作文(写文章;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形容(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豪杰(有声望地位的人、英雄人物;才能初中的人) 风流(杰出、英俊,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再(第二次;又一次) 原(推究;原来、原则) 床(坐具;卧具) 抑(或者;抑制) 归(女子出嫁;回来) 比(等到;比较) 比(紧挨、并排;比较) 渠(他、它;水道) 去(离开、距离;往) 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太阳、) 怒(振奋、大鹏展翅起飞的气势;发怒) 危(高;危险) 但(只;但是)
略(夺取;简略) 将(请;将要) 或(有人、或许;或者) 爱(吝啬;喜爱) 固(本来;坚固) 诸(之于、之乎;众、各) 择(区别;选择) 隐(哀怜、不忍;隐藏或隐瞒) 稍(逐渐;稍微) 诚(果真、如果;真诚) 赞(引见、介绍;称赞) 拜(授官;一种礼节) 除(授官;除去) 安(养生;安定、安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