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之思维
心理学中思维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中思维的名词解释
思维是指人类通过感知、记忆、推理和创造等心理过程来处理信息、形成观念和思想的能力。
它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核心,涉及到知觉、记忆、注意、概念形成、语言思维、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等多个方面。
思维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包括了不同的类型和方式。
其中,概念形成是思维的基础部分,它是通过将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归类到同一概念中来理解和处理世界。
通过概念,人们能够将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
推理是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逻辑思维和推理规则来从已知的信息中得出新的结论。
推理可以是演绎的,即从一般原则推导具体结论;也可以是归纳的,即从具体实例中推断出一般规律。
记忆也是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存储和回忆过去经历和知识的能力。
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等不同类型。
通过记忆,人们可以回忆过去的经历、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注意是思维中的关键过程,它是选择性地集中注意力于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的能力。
注意的分配和控制对于有效地处理信息和解决问
题至关重要。
除了以上提到的基本过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思维,例如语言思维、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等。
语言思维是通过语言来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形式。
问题解决是通过分析和评估信息,找出解决方法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则是产生新观念、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思维是人类独特的智力活动,涉及到感知、记忆、推理和创造等多个方面。
通过思维,人们能够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的知识和观念。
心理学:思维
心理学:思维一、名词解释1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比较:在头脑里确定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心智操作。
3、分类: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他们区分成不同种类或类型的心智操作。
4、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应,思维的基本单位和形式。
5、抽象:在头脑中把同类食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的过程。
6、概括:在同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心智操作。
7、想象: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8、表象:感知观察之后在头脑里留下的有关事物的形象。
想象的分类:再造想象:根据别人的描绘在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里独立构思新表象的过程。
9、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10、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11、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2、幻想: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想象。
13、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叫动作思维.14、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为支柱的思维叫形象思维.15、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支柱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叫抽象思维.16、发散思维:朝着多个方向,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17、集中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叫集中思维.18、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思维过程的基础,并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
19、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二、填空题1、思维特征是(间接性、概括性)。
2、根据思维时凭借物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3、按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分,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4、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5、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心理学知识-思维
心理学知识-思维1.思维的特征【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其特征是:1、概括性。
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
2、间接性。
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思维是经验的改组。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2.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是: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3.想象的功能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
想象的功能有: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4.想象的过程和种类1、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一下几种形式: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
2、想象的种类按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现象是一种没有目的、不自觉的产生地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它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附: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理想是当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时的想象。
幻想和理想都是指向于未来,与人的愿望相联系。
但是,幻想不一定以客观规律作依据,因而不一定具有实现的可能;而理想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空想是一种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
普通心理学第七章 思维
第七章思维第一节概述概念特征定义: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内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形式:间接性和概括性概括性: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同一类事物特征和规律的概括。
间接性:感性知识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间接认识时空性:不受时空的限制加工水平:更高级的信息加工活动,是探索和发现新物的心理过程。
思维过程分析和综合分析:把事物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智力操作综合: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的智力操作比较:确定对象之间的差异点与共同点的智力操作抽象和概括抽象:把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并把它们与其它属性、次要特征分离的智力操作。
概括: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联系起来的智力操作。
思维种类◆按性质◆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
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
(3岁前)◆具体形象思维:指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学前期)。
◆语词逻辑思维;人们面临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抽象的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按创造性◆再生性思维(常规思维):只要重现过去类似情景中已学会的方法便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创造性思维:要求提出新的、发明性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按思维形式➢辐合性思维:(又叫聚合式思维,集中思维)把问题所提出的各种信息加以重新组织,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解决方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分散性思维,辐射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根据凭借物➢经验思维: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个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按遵循逻辑➢形式逻辑思维:有明确的逻辑形式的思维。
又叫分析思维。
➢非形式逻辑思维:没有一定的逻辑形式,不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例如直觉思维➢经验思维: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个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心理学基础第五章思维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二、思维的种类
(三)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 2.辐合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向一个 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
第二节 表: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 理解: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具有鲜 明的形象性。
❖ 2、表象的特征 ❖ 直观性
❖ (二)掌握概念的途径:日常概念、科学概念
二、推理
❖概念 ▪ 内涵: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 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
程。
❖ ②特点: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 ❖ ③创造想象的加工过程也是词的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互作用,是
语词思维指导下的形象思维过程。
❖ 1)原型启发是创造想象的契机; ❖ 2)典型抽取是创造想象过程的主要环节; ❖ 3)灵感升华是创造想象活动接近突破阶段时的顿悟。
❖
❖ 开库勒梦见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团团转、团团转,而发现了 苯的六角环行结构。
斯芬克斯之谜
“什么东西早晨用四 条腿走路,中午用 两条腿走路,晚上 用三条腿走路?”
分析:四条腿——爬,两条腿——走,三条腿—— 拄拐杖;早晨——婴儿,中午——青年,晚上—— 老年
综合:婴儿期四脚爬行,青年期两腿直立走路, 老年期拄拐杖两腿直立走路——人
二、思维过程
(二)比较和分类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 点、不同点及其关系。 eg:购买衣服
分类:按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种类的过 程。
二、思维过程
(三)抽象与概括 1. 抽象:抽取同类事物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 性。
• 交通工具的抽象
2. 概括是在抽象基础上进行的,将抽取出来的本 质属性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
• 交通工具的概括
基础心理学——思维、言语和想像
13
例:有9个点,用4条直线“一笔画”完成
14
崇拜权威——权威定势 盲从大众——从众定势
迷信经验——经验定势
死扣书本——书本定势 摈弃理性——非理性定势
15
16
17
高尔基:爱书籍吧,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花儿为什么会开?
18
“初生牛犊不怕虎”
21
故事:
萧伯纳(英国讽刺戏剧作家)参加宴会 岛国卖鞋
22
在一块土地上种四棵树,
怎样使他们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23
24
1、上帝思维
“关爱别人,受益自己。”上帝说, 天堂里的居民,凡事都是这么想的,世人 要是拥有爱的思维,那他无论身处何方, 都是活在天堂里。
25
2、司马光思维
打破,才能得生机。这,就是司马 光思维的精髓所在:只有打破旧思维的 桎梏,思路才会见光明。
38
第三,注意谈话技巧
39
第四,好的言语就是财富
农夫山泉:农夫山泉有点甜 家是放‘心’的地方
40
第五,非言语行为比言语更重要
视觉(Visual) 声音(Vocal) 语言(Verbal)
55%视觉
7%语言
38%声音
41
42
43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 界上的一切。
4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思 维 类 型
抽象思维
逆向思维
定势思维
发散思维
5
如同生理疾病一样 我们的思维也会出现问题!
6
1、“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The Halo Effect)又称“光环 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
心理学第六章思维
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 并创造新的思维成果
心理学第六章思维
8
四、思维的形式
(一)概念的含义 – 内涵:概念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
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单位 。 – 理解:
概念包含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外延是属于这个概念的一切事物。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概念的内
12
(二)问题解决的概念
– 内涵: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预定目标的 心理活动过程
– 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 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 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活动,具有复杂的心理过程,同时也是人 类思维的普遍形式。
– 代表:纽厄尔和西蒙(Newell & Simon,1972)
心理学第六章思维
14
(三)问题空间
认知心理学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三种状态: 初始状态:是问题解决的最初状态。 目标状态:是问题解决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将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其间所需要通过的各种 操作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状态。 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的各种状态称为中介状态。 上述三种状态统称为问题空间或问题状态空间。
心理学第六章思维
18
(二)“试误说”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 1847~1949)提出的,他认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 和动物一样,是通过许多次尝试错误,最后找到问题 答案的。
用猫进行了著名的迷笼实验。
(三)“顿悟说”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提出了“顿悟说”。他认为人类解决 问题的过程不是尝试错误,而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突然地找到了答案,即对问题的整个情境产生了理解。
普通心理学-—思维
第七章思维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一)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是人脑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 和提取过程。
而思维则是对输入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加工。
(二)思维的特征1、概括性2、间接性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二、思维的过程(思维的心智操作)(一)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1 .分析 是在头脑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 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心智操作。
2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 虑的心智操作。
(二)比较:比较是在头脑中对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 的相同、相异及其关系的过程。
(三)抽象与概括1 .抽象是在头脑中舍弃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把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的过程。
2 .概括 是在头脑中把抽取出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 的过程。
如概念、定义、定理的形成。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1 .具体化 就是在头脑中把抽象、概括的结论应用于具体的事 物的过程。
2.系统化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其属性,纳入到一定的类别 E -H-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1 / 13或系统中去的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和方法,可把思维区分为:1.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的思维称为动作思维或直观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以头脑中的表象进行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或具体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称为抽象思维或抽象逻辑思维。
(二)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区分为:1.聚合式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的思维。
2.发散式思维(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途径和答案的思维。
(三)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依据思维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还是科学概念,可区分为:1.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
心理学 第七章 思维
二、思维的基本特征
(一)思维的间接性
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理 解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 知到的事物。
例子:透过铅笔、圆珠笔、蜡笔、毛笔… … 等许多种具体的笔,抽取共同本质特征:能 书写的专门工具,形成概括认识。
二、思维的基本特征
(二)思维的概括性
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 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 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 联系的结论(发现规律)。
第七章 思维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 第三节 表象与想象 第四节 概念 第五节 问题解决 第六节 创造性思维
一个不想思考的人是顽固者, 一个不能思考的人是傻瓜, 一个不敢思考的人是奴隶。
----杜伦孟德
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人类的不足:跑不快,感官不灵敏,力气 不大,身体不够灵活???? 人的头脑----理性、思考能力、创造能力; 深刻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和超越自己。
3. 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 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 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
(二)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 活动叫做经验思维。由于知识经验的不 足,这种思维易产生片面性,甚至得出 错误的结论。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的概 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 题。
(四)表象在多种感觉道上发生。 (五)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表象思维(形象思维); 2、表象为概念形成提供感性基础,有 利于对事物进行感性认识; 3、表象是词的思维操作的支柱,可以 促进问题解决。
二、想 象
(一)含义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
心理学知识思维
心理学知识思维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心理学知识-思维1.思维的特征【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其特征是:1、概括性。
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
2、间接性。
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思维是经验的改组。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2.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是: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3.想象的功能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
想象的功能有: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4.想象的过程和种类1、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一下几种形式: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
2、想象的种类按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现象是一种没有目的、不自觉的产生地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它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附: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理想是当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时的想象。
幻想和理想都是指向于未来,与人的愿望相联系。
心理学:思维
心理学:思维一、名词解释1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比较:在头脑里确定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心智操作。
3、分类: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他们区分成不同种类或类型的心智操作。
4、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应,思维的基本单位和形式。
5、抽象:在头脑中把同类食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的过程。
6、概括:在同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心智操作。
7、想象: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8、表象:感知观察之后在头脑里留下的有关事物的形象。
想象的分类:再造想象:根据别人的描绘在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里独立构思新表象的过程。
9、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10、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11、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2、幻想: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想象。
13、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叫动作思维.14、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为支柱的思维叫形象思维.15、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支柱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叫抽象思维.16、发散思维:朝着多个方向,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17、集中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叫集中思维.18、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思维过程的基础,并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
19、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二、填空题1、思维特征是(间接性、概括性)。
2、根据思维时凭借物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3、按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分,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4、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5、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心理学 思维
补充:言语
一、语言的结构 二、言语的理解 三、言语的产出
在心理学上,我们习惯把个体运用语言进 行交流和表达的心 理现象称之为言语。
一、言语与语言的区别
语言是由词汇包括音、形、义按照一定的 语法所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 的重要的交际工具。
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
二、言语的种类
4.老舍的作品中对于骆驼祥子的刻画属于
(
)
A.黏合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5.埃及的狮身人面像运用的想象加工方式
是(
)
A.黏合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6.科学家提出各种想象模型,文学家在头
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属于(
)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有意想象
D.无意想象
一、概念 (一)概念的含义 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某类事物的概括) 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符号,就是词的形式 来表现。包括在每个概念下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共同的 属性或特性。 特征:构成概念的基本成分 定义特征(本质特征) 原型:某一概念类别的最典型的样例代表(核心,为 同具特点的其他样例提供基础)
又称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 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 的思维。
(三)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的多少,可分为 : 1、常规思维
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 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
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四)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 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由于知识 经验的不足,这种思维易产生片面 性,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理论思 维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 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基础心理学知识:思维
基础心理学知识:思维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类认识世界、理解问题、解决困难的基础过程。
在基础心理学中,思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认知、知觉、记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基础心理学中关于思维的知识。
一、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类进行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创造性思考等心理过程的总称。
它是人类在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通过能够反映、推理和调整现实的心理活动。
二、思维的特点1. 心理活动性:思维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反映和理解的过程。
2. 逻辑性:思维具有逻辑性,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规律,通过推理、判断和归纳等方式进行思考。
3. 创造性:思维能够创造新的认知和理解,产生新的观点、见解和解决方案。
4. 发展性:思维是可以发展和改变的,随着认知水平和经验的积累,思维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三、思维的类型1. 演绎思维:演绎思维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过程,通过已有的普遍规律,推导出特殊情况和结论。
2. 归纳思维:归纳思维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式,总结出普遍规律和概念。
3. 线性思维:线性思维是按照线性的顺序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按照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
4. 非线性思维:非线性思维是以网络式的方式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强调多元化的关系和联结。
5.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通过突破常规、寻找新的角度和解决方案的思考方式。
四、思维的过程思维的过程包括问题提出、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解决方案评估等阶段:1. 问题提出:思维的起点是问题的提出,问题能够激发思维活动,使人们去思考、分析和寻找解决方案。
2. 信息获取:思维过程中,获取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人们通过感知、观察、阅读等方式,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 信息处理:在获取到信息后,人们会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建立认知模型和概念,并进行推理和判断。
4. 解决方案评估:在思维过程中,人们根据推理和判断得出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判断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最佳解决方法。
普通心理学 思维
28 76 3
要求容量 P 100 99 5 21 31 20 18 25
• 思维题:
• 一只饿猫,看见一只老鼠,拔腿就跑,这是怎么 回事?
• 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思维定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在 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思维定势妨碍了问题的解决。
• (七)动机
– 耶基斯—道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 效率的关系
• 一是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果缺乏明确的目的,就失 去问题解决的方向;
• 二是必须有一系列操作程序,包括一系列的心理操作程序, 否则就构不成问题解决的条件;
• 三是必须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例如,洗碗碟、打绳结 的活动,虽然也属有目的、有系统的操作活动,但没有思 维的认知成分参与,因此不属于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
二、概念的种类
(一)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 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concrete concept)和抽 象概念(abstract concept)。
• 具体概念是指按事物的外部特征形成的概念。 • 例:香蕉、苹果、皮球、口琴
• 抽象概念是指按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特征形成的 概念。
二、概念的种类
称为抽象思维。
二、思维的种类
• (二)根据思维过程中不同的指向性,可以将思维分成集 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 集中思维:指人们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 题,或者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是单向开 展的思维,对同一问题,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 思维方式。
• 发散思维:也称为求异思维。是一种多向开展的思维,是 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 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 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三个特点。
心理学 思维
8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 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人认识事物的开端。
9
(二) 抽象与概括
思维工程;
三、 思维的种类
(一)思维的形态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二)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
(三)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14
三、 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的形态(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 (一)直观动作思维: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操作的动作是思维
的支撑 (二)形象思维: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 (三)抽象思维: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称为词的
思维或逻辑思维。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这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
15
二、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 (一)辐合思维: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 的规则解决问题。(求同思维)
(二)发散思维: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 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 大量、独特的新思想。(求异思维)
20
(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内涵:概念的质,所反映 事物的本质特征(如脊椎 动物内涵是有生命和有脊 椎)
• 外延:概念的量,即概念 的范围(如脊椎动物包括 鸟、鱼、蛇、虎等)
• 内涵和外延是相反的关系。
2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概念的等级和层次
概念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水平和概括的范围,从而形 成了概念的等级。如“金丝雀”、“鸟”、“动物”、 “生物” ,它们处在不同的层次上。
[心理学]第一节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第七章思维第一节思维及其基本特征一、思维的概念与特征(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二)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思维是建立在过去的知识经验上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具有间接性。
因思维的间接性,人们超越了感知觉提供的信息,可认识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属性,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2. 概括性•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抽离出来加以认识,此即思维的概括性。
•概括使人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对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性,扩大了认识的范围和深度。
•概括性的水平反映着思维的水平,它也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是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
3. 思维与语言•思维和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也正是凭借语言得以实现的。
•人借助语言进行思维是人的思维与动物思维的最本质的区别,人类思维的高度发展与人类语言的高度发展是分不开的。
(有关语言的研究将在下一章讲解)二、思维的过程思维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操作过程实现的,这些思维操作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相反相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2.比较•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比较。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过程,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从众多选择中找出一个,做出恰当的判断。
3.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
•概括可以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
前者指在感觉、知觉和表象水平上的概括,后者指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进行的概括。
心理学知识-思维
心理学知识-思维1.思维的特征【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其特征是:1、概括性。
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
2、间接性。
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思维是经验的改组。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2.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是: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3.想象的功能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
想象的功能有: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4.想象的过程和种类1、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一下几种形式: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
2、想象的种类按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现象是一种没有目的、不自觉的产生地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它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附: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理想是当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时的想象。
幻想和理想都是指向于未来,与人的愿望相联系。
但是,幻想不一定以客观规律作依据,因而不一定具有实现的可能;而理想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空想是一种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用以代表概念的名称或符号,有的较为具 体,如“铅笔”、“报纸”、“小学生” 等;有的较为抽象,如真理、价值、数学 上常用的X,Y,Z等。
• 显然,上述界说中,同类事物的“属性” 是形成概念的关键。所谓属性 ( attribute ) , 是 指 可 以 辨 识 的 特 征 (feature)。举凡事物之形、色、质、 量等特质,均可构成概念的属性。但构成 概念的属性是选择性的,不是全部收罗在 内的。
• 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 创造思维:
• 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 并创造新的思维成果
• 某城市中心有一堡垒,将军欲率领部队 攻占它。但从堡垒中延伸出许多条道路, 每条道路上都居住着老百姓。如果将大 部队集中起来从一条道上进攻,则很容 易伤及老百姓。
• 你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 内涵
– 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认识。
• 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 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 特征
– 概括性:抽取共同特征和规律 – 间接性:借助的媒介和知识经验 – 是对经验的改组、重建
• 1.本质特征: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而语言是 一种社会现象。
• 2.二者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思维与事物的关系 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 联系;而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标志与标志 的关系,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 3.构成因素:思维的内容是由概念组成,而构 成语言的材料是词,词和概念意义有时不同。
• 4.生理机制:思维的器官主要是大脑,语言的 器官主要是眼、耳、喉和口腔。
• 5.规律不同:思维发展的规律具有全人类的性 质;而语言和语法结构具有民族特点。
第二节 概念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概念
• 概念(concept)一词有广狭两种意义。广 义言之,概念指个体对具有共同属性的事 物所获得的概括性的认识。例如:儿童在 吃过、闻过、看过、拿过形状、颜色、大 小不尽相同的苹果之后,在他的意识中所 形成的一种概括苹果共同属性的认识,即 是关于苹果的概念。
• 通常,一个概念往往包含的是事物的本质 属性。如“三角形”是一个概念,此一概 念只有一个“形状”属性是本质的;即由 三条直线构成的封闭图形。此外,图形之 大小及形状的特征(如等边、等腰、直角 等),均不属于“三角形”这一概念的本 质属性。
• 可见,概念是人认识事物的心理基础。从 信息加工的观点看,人在将周围事物当做 信息来处理时,在编码与贮存的过程中, 就是将所接受的信息按概念来分类处理的。
因此,在认知心理学上,有时将概念 形 成 ( concept formation ) 与 分 类 (categorization)视为同义词;都是指 通过对事物属性之辨别,而获得认识的心 理过程。由此可见,概念形成是思维的基 础。
二、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
个体如何从事物的众多特征中,选 择适当的属性以形成概念。换言之,人 究竟是以何种认知过程来对某一类事物 形成概念?
我 有 再 生 之 恩的舅 舅的生 死离别 ,以前 总以为 我会有 的是时 间来回 报舅舅 的救
•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思维过程)
– 经验思维:
• 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大臣巧开大门)
– 理论思维:
• 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来判断和解决问题
•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思维结果有无明确 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有无清晰的意识)
• 启发式
– 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 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 手段—目的分析 – 逆向搜索 – 爬山法
4、简化计划法
• 该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先抛开某些细节 而抓住问题解决中的主要结构,把问题 抽象成较简单的形式,然后解决这个简 单的问题,再从此解决整个复杂问题。 如生活的定义,一句话,做自己喜欢做 的事,并为之而奋斗。
– 直观动作思维:摆积木、拼地图、玩魔块
• 依赖于实际的动作来解决问题
– 逻辑思维:
• 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
形象思维:
利用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别 离 的 泪 水, 为记忆 的长河 增添新 的浪花 ;别离的 祝福, 为再一 次相聚拉开了 序 幕 。 下 面 是美文 网小编 给大家 带来的 描述别 离的抒 情散文 作品, 供大家 欣赏。 描 述别离 的抒情 散文作 品:别 离 别离, 我们每 个人都 要经历 的或多 或少的 痛。 无 论 是 生 离 还是死 别同样 让人痛 彻心扉 。 在 我 还 未 懂世 事时第 一次经 历了与 最 疼 爱 我 的 奶奶的 别离。 当我流 着泪目 送着奶 奶坐的 客车时 心里还 在盼望 着奶奶 下 次 来 回 给 我带什 么礼物 。然而 这一别 竟成了 永别, 当正在 住校读 初中的 我听到 奶 奶 去 世 的 消息时 ,我迷 茫了, 但是一 想到再 也见不 到每次 都给我 带礼物 的奶奶 了 , 我 还 是 躲在被 子里偷 偷地哭 了一场 。慢慢 的我懂 了,奶 奶的离 去意味 着我永 远 失 去 了 一 个最疼 爱我的 亲人。 在 我 二 十 岁那年 ,把我 养大的 姥姥也 撒手人 寰 。姥姥 病重时 守在她 床前的 我心疼 了,姥 姥那双 曾经温 暖无比 的手在 渐渐变 凉, 姥 姥 气 弱 如 丝,她 再也无 力睁开 那充满 慈爱的 双眼。 当姥姥 停止了 心跳时 我的心 也 碎了。 姥姥带 着我的 心疼带 着我的 不舍, 枕着我 为她绣 的开满 荷花的 枕头走 了, 愿 我 用 心 为 她绣制 的衣服 能在另 一个世 界里给 姥姥一 丝温暖 ······ 接 下 来 是与
• 其二,属性愈少,其所“概”的范围就 愈大,其所指涉的事物就愈不肯定;
• 属性愈多,其所“概。的范围就愈小, 其所指涉的事物就愈肯定。
• 如只说“学生”,虽成为概念,但所指 是无限的,如说成“华中师大教科院 2000级学生”,其所指就确定多了。不 过,概念范围的大小,各有其必要;该 大时要大,该小时要小。
• 以下我们介绍一项典型的概念形成实验 (Reed,1972),用以回答这个问题。
• 该实验采用的材料,如图所示,包括八 个特征各不相同的人类面孔。按特征的 组合来分类,这八个面孔分为三类特征: 一是脸型,分宽脸与长脸两种;二是眼 睛位置,分在上与在下两种;三是嘴角 表情,分笑意与愁容两种。
• 如就这些特征中,选出一部分或全部来, 当做概念的属性,就可形成范围大小不 同的概念。
• 2.变式。变式是指概念的肯定例证在无 关特征上的变化。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 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 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 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 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
• 3.下定义。下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 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 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 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 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认事物。 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 知识水平。
请考虑如何解决下面的问题?
某病人腹部有一肿瘤,但不可开刀, 只能用一种射线治疗。如果射线强度太 大,虽然能够杀伤肿瘤细胞,但同时也 损伤肿瘤周围的健康肌体组织。如果射 线强度太弱,虽无害于健康肌体,但对 肿瘤亦不起作用。
请问:如何应用射线治疗肿瘤,但同 时又不伤害健康组织?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个佛教徒要去一座高山顶上的寺庙朝拜, 并在那停留一夜。有一条通往山顶的盘山道路。 教徒在日出时开始爬山,不停歇地爬了一整天后, 在快要日落时到达了山顶。他在寺庙中祈祷了一 夜。第二天日出时,教徒开始下山。下山所用的 时间是上山的三分之二。问题是:教徒下山和上 山时是否会在相同的时辰经过道路的某一处?
二、思维与语言 • (一)联系 • 1.思维特点:思维和语言都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语
言是思维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
• 2.思维的种系发生: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 • • 3.思维的内容和结果: 思维是内容,语言是形式。
• 4.思维的个体发展: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和思维发展 过程是一致的。
(二)区别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 楼,望尽天涯路。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 算法(机械式问题解决)
–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 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 1.如只把“面孔”当做唯一属性,其概 念范围为八个图形。
• 2.如说“宽面孔”,属性就有两个,其 概念范围为四个图形。
• 3.如说“宽而笑意的面孔”,属性就有 三个,其概念范围为两个图形。
• 4.如说“宽而笑意且眼在上的面孔”, 属性就有四个,其概念范围只有一个图形。
• 由此可见:其一,概念必须靠属性来界 定;属性不明确,就难以形成概念。
• 三、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 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 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
• 1.日常概念。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 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 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如学生在日常中形 成的“相邻”的概念,对学习邻角、邻 边具有促进作用。
• 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不一 致时,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 极作用。如“垂”的概念,日常理解为自 上而下,所以在学习几何中“垂线”概念 时,也只理解为自上而下。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 问题解决的概念
– 内涵: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 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 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