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整体篇
思修说课文稿
思修说课文稿第一篇:思修说课文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属于高等学校“两课”系列课程之一,为公共必修课。
2、课程的作用和地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它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运用多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认识时代特征,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
我院专业课程主要承担教会学生掌握技能,学会做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提高其道德素质、合作能力、法律素养的课程,简单的讲,就是“才”与“德”的关系,在我院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也是我部“两课” 系列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的整体设计1、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基本理论,明确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内容(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我院是一所高职院校,学生来自全省各地,生1 源结构比较复杂,而且个体差异较大。
本课程面向全体高职新生,课程实施的第一目标是让学生尽快适应高职生活,明确高职目标;第二目标,给学生以学习本课程兴趣和高职阶段的学习动力、培养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第三目标,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道德判断和评价及知法守法的综合素养。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我说课的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将从课程分析、教学资源、学情分析、课程实施、课程考核、课程特⾊和课改思路等七个⽅⾯进⾏说课。
⼀、课程分析(⼀)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根据中宣部、教育部2005年《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案设置的。
这门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世界观、⼈⽣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学⽣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学⽣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门公共必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密联系⼤学⽣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系列⼈⽣课题,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进⾏了阐述。
教材对于帮助⼤学⽣树⽴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提⾼⾃我修养,促进⼤学⽣德智体美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标1、总⽬标:围绕社会对⾼职⼈才培养要求,结合本校校训,以正确的⼈⽣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帮助学⽣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四有新⼈。
2、知识⽬标:(1)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法。
(2)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法律素质。
3、能⼒⽬标:“⽴志、树德、做⼈”,选择成才之路,做到德才兼备,使学⽣具备⼀定的理论阐述表达能⼒、分析综合能⼒、规划⾃⼰的⼈⽣的能⼒、团结合作的能⼒、调适⾃我适应⽣存的能⼒、⾃觉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求全⾯发展。
4、素质⽬标:主要是培养学⽣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强烈的职业责任意识、爱岗敬业的奉献意识、善于与⼈协作的团队意识、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以及健全的⼈格和基本的法律素质,更好地促进⾼职学⽣成长成才和终⾝发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思政教学部王娜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介绍一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情况,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教社政[2005]9号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决定,原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课合一,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3学分;48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12学时),面向全院大一新生开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
这门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
它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并为相关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做铺垫。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意见>的实施方案》即“05方案”;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这门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2006年秋季开始,在我院一年级全面开设了这门课程,并把这门课列为全校学生的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
这门课程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本课程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它对帮助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法制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开设这门课程,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从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和形成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二、教材和参考资料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八个章节,我们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一,课程设置1.课程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部16号文件也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和把握人生的能力,提高其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它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2.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原则,方法,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我国宪法和其它相关法律知识.(2)能力目标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做人;学会思考.(3)素质目标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课程设计此课程是依照教育部的规定和"05方案"精神对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二,教学内容1.课程内容的选取本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和"05方案"的精神要求使用全国统编教材进行教学,在内容上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整合.2.内容序化(1)内容安排及学时分配章目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6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6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42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6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42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4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62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4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8合计54486(2)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我身心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诚信教育.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做到"知"与"行"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法制观念和法律精神教育.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1.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中学,学中做".课堂教学:"我和我的祖国"演讲;"校园不文明行为"大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第二课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参加美化校园义务劳动等.2.方法手段教,学,做相结合,充分实现师生互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了互动式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有推理引证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专题讨论法,主题演讲教学法,现场演示法,归纳小结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备有完整的电子教案和课件)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教研室专门成立了"心海导航"工作室,积极开展主题活动.3.保障条件(1)先进完备的教学资源:学院十分重视此课程,在教学资源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多媒体教室,网络平台为老师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2)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充分体现了年轻化,专业化的要求.承担此课程的教师共有10人,其中专任教师7人,校内兼课教师3人.兼课教师来自于学院宣传部,团委等工作部门,都具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相关课程教学经验.专任教师情况如下:人数年龄学历职称教学时间7人50岁以上1人,30-40岁5人,20-30岁1人.硕士研究生6人本科1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2人专业教龄在5年以上的有5人(3)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师生交流,爱国影片观摩,优秀毕业生访谈,社会实践等.四,教学组织与实施(一)"价值观教育"的单元教学组织实施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与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条件.能力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认识,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素质目标: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3.教学环节(1)复习温故(2)导入课程新知识——讲授新知识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拓展延伸(问题思考)(3)小结反馈4.教学过程(1)使用教学教具(苹果)导入价值这一概念;(2)运用案例(居里夫人和她的三克镭)导入对不同价值观的探讨;(3)运用视频资料(焦点访谈节目:长江大学大学生救落水儿童)展开对"怎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人生"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4)列举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让学生运用价值标准去分析它的价值,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5.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方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实现师生互动.(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实际;(2)启发式教学,注重引导;(3)师生充分互动,注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4)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注重循序渐进.6.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互动教学,合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和视频进行教学.(二),教学效果该教学团队得到了学生的肯定,该课程普遍受到学生欢迎,教学效果良好.在2009年,2010年评教评学中平均分达到了91分以上,其中罗双燕老师连续两年进入学院评教评学前10名,喻霞老师连续两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同行评价:教师互评分均在95分以上;督导评价:讲授内容准确,资料丰富,亲和力强,与学生互动效果好.五,课程特色与创新1.课程建设:自2006年课程开设以来,制定并多次修改教学大纲,试题库,习题集,加强课程建设,建立了课件库,教案库,视频资料库,实现了教师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成功申报学校精品课程,有专项经费,正在积极建设当中.2.教学形式创新:我们充分结合课程特点与学生特点,运用了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有的老师边讲授边引导学生自学;有的让学生当"小教师",选择适当内容,指导学生备课,让学生上讲台讲课,老师进行点评;有的担任主持,组织学生就某一个专题进行辩论;有的利用视频,请学生在课堂模仿担任生活角色;有的自己买上奖品,组织学生参加知识竞赛;有的老师还自备教学用具,在课堂上演示.3.考核方法创新:实现三个转变:由注重考核学习结果转变为注重考核学习过程;由重视考查理论知识转变为重视考查素质与能力;由单一的考查形式转变为灵活多样的考查形式.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40%(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和社会实践各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60%.期末考试统一命题,灵活采取开卷,闭卷,面试等考核方法.本学期准备尝试设立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进行闭卷考试. 六,存在的问题"在教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应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社会实践.而且,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更应该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目前,我们虽然有社会实践教学,但实践教学的形式,内容还不够丰富,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也不够大,今后需要在这一方面加强探讨研究,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本文档是一次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说课内容。
通过本次说课,我们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结合法律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一、学科介绍1. 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是指个体在不同社会、文化下所形成的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认知能力。
它关乎个人品德修养、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发展,对个体的成长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2. 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是指法律体系、法律原理、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至关重要,有助于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并履行社会责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 思想道德修养(1)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内涵•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特点;•思想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2)培养和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优秀道德模范的学习和借鉴;•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遵守;•自我反省和修正的重要性。
2. 法律基础知识(1)法律的定义和功能•法律的概念和特点;•法律对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法律与公正、正义的关系。
(2)法律基本原则和法治思维•法律的基本原则:平等、公正、保护等;•法治思维的培养和应用。
(3)法律与个人权益的关系•法律对个体权益的保护;•个人责任与法律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开展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评价,掌握法律原理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协作中加深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多媒体教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两者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法律选择。
二、教学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2. 法律基础的概念与特征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4.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5.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观点,阐述关系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见解,提高其思辨能力。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验道德与法律的选择,增强其道德和法律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含义、意义等。
3. 分析关系:阐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讲的基本概念、理论观点。
2. 思考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 情景模拟:评价学生在模拟实践中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以及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六)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
三、教学设计与设施
(一)分三个模块 1、理想与人生观、价值观 2、道德观 3.法律观 第一部分(绪论、第一、二、三章),属于人生观
和价值观思想教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体现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第二部分(第四章及第五、六章的部分内容), 属于道德教育内容;第三部分(第五、六章部分内 容,第七、八章),属于法制教育内容。
四、课程实施条件与改革
课程实施条件
1、思想政治教学部是我校师资力量较强的队, 教师教研教改的积极性比较高。有案例教学 法、有专题讲座的改革与尝试、现在正在进 行实践课的教学改革,这些使我们积累了一 些经念。
2、学院具备多媒体教学条件和丰富的网络资 源。
3.学院各级领导重视我们的教学改革,并提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方法:学习这门课必须有科学的态度,正确 的方法,掌握理论,付诸实践,不断总结, 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1.奠定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
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构建 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课的政治基础,又是指 导学习这门课的根本方法。进行思想道德与 法律修养教育,大学生要重视理论学习。
精品课件
同时, 它又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 小平理论为指导, 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课 程, 其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同学们充分认识马克 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 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 增强社 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真正做到学法、 懂法、用法, 依法办事, 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 个人的合法权益。
1、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2、我的理想与人生规划
3、08年的感悟(学会感恩)
4、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四)选取章节
本节为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的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第三节的 内容,学习了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以及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并确立为实现崇高理 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念之后,致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理论认知的教育向“知行合一”的行动 教学转变,遵循“心灵上有感触、思想上有提高、行动上有表现”的教学理念,联系学生的实 际,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社会热点、前沿问题,鼓励大学生在中国梦的背景下进行关于“理想” 的思考,通过课堂互动,进而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 系,认识到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理想过程中,关键要立志,要吃苦、要实践。 能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在实践历练中使理想转化为现实。让学生有感情地 认同和共鸣,同时挖掘大学生潜在的内动力,并以此激发大学生的梦想。
含义、特征及其意义,知道什么是科学的理想信念。
2. 能力目标:新生刚结束高考的压力进人大学校园时,有一个“松懈期” ,也就是“理想 间歇期” , 许多学生会产生迷茫和困惑。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理论、 列举典型事例和各种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全面、客观、准确地进行人生规划,知道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和坚定
(二)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衔接和配合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的思想品德类课程和政治课程,后续课程是《毛泽 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原理》 、 《形势与政策》 ,对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素质 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三)方法与手段为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现实性与有效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传统的以教 师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采取了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情境教学、课 堂辩论、以及师生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 教学全过程,使学生们对传统政治课教条生硬的思维定势得以改变,使学生“入眼、入耳” ,从 而达到“入脑、入心”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 本课程均制作了 PPT 教学课件进行上课,同时也灵活运用影音资料,力求把抽象、静止的理论 和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或影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思修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程设置课程性质课程意义课程目标课程重点、难点(一)课程性质《思修》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是一门面向高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意义本门课以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法治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对加强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教育2、爱国主义及荣辱观教育3、价值观教育4、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课程教学内容具体教学内容第一章技能成才之路第二章树立良好学风第三章培养健康心态第四章学会和谐相处第五章职业基本概念第六章职业道德规范第七章宪法精神实质第八章民法主要内容第九章刑法主要内容第十章治安管理法律第十一章劳动合同法教学进度设计三、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方法课程的教学特点课程的教学方法课程的学习方法课程的教学特点1、课程体系上突出一个“ 实”字。
2、教学内容上突出一个“ 新”字。
3、教学方法上突出一个“ 活”字。
课程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出吸引力和感染力。
2.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发散学生思维。
3.案例法:案例分析,使学生从真实案例中受到启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1000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学习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讲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严密的法律观念。
一、课程概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社会风气,文化伦理,法律规范等方面进行思考,强调践行,意义深远的课程。
通过认识与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始终秉持“人民好老师”这一价值关怀。
二、课程目标1、思想道德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情感管理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转变,通过道德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和思想方式。
2、法律方面:提高学生法律常识和法律意识,明确法律规范的重要性和约束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行为,增强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
三、课程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其重要性、内涵和实际意义,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包括对生命、自由、荣誉、财产的尊重。
同时,引导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尊重他人、勇于创新、促进和谐等道德规范。
3、法律规范:介绍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规范,让学生了解具体法律内容,知道法律为什么存在和制定,从而加强对法律的认识和遵守。
四、课程教学1、课时安排: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划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授课时长一般为1-2节课,每节课大约40-50分钟。
2、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即老师通过小游戏、视频等方式,与学生互动,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3、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手段,包括PPT、图片、视频、演讲、讨论等,通过多种方式生动地介绍和解释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考核1、课堂表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并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同时老师也应该积极储备课堂知识,提供多种互动手段,以激发学生课堂激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袁梦醒)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说课袁梦醒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大家好!我是我院思政教师袁梦醒,今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说课,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教学资源、课程特色、教学效果和努力方向。
首先请看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课程的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我院高职高专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之一。
【课程作用】本课程着重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职业素质,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地位】本课程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相衔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课程目标】有三个方面:一、知识目标:掌握、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发展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职业素质,使我院学生成长为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设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设计理念】1、从“三贴近”原则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概括来说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人本性。
2、突出职业特色,以从“学生”到“合格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为教学主线。
概括来说就是以专业为依托,突出职业性。
3、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素质养成为中心任务,强化能力培养。
总结一句话就是以能力为中心,突出实践性。
【教学内容组织】近年来,我们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教材内容,我们设计了相应的实践教学项目,以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思修说课稿
思修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我代表XXX公共教学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组向大家介绍本课程的整体设计。
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效果、课程特色与创新和存在问题及今后建设思路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一、课程设置一)课程定位思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们学院所有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的理念本课程以教材为纲,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科理论与实际问题有机统一起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课程设计的思路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学生"做"为路径,指导学生自学、搜集资料、说、讨论、剖析自我、制定自己的实施方案。
二、教学内容一)内容选取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主要参考标准,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和学生,选取绪论、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四大模块。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本课程共计54学时,3学分,一学期上完。
各部分内容的学时分配、重点、难点等详见投影显示。
三、教学条件教材是XXX指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配套的还有教师参考书、学生辅学读本、实践教学以及案例教学参考书,自行整理和编写供学生期末复的题集等。
在教学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料,例如《道德观察》、《法律讲堂》等栏目的经典案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多个院校的《思修》精品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
并且,我们学校的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几乎每位教师都有电脑,方便教师们查阅资源。
本课程组现有13名专任教师,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从学历、年龄、职称和党群结构来看,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在教学组织与实施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1优、2讲、3动”,即优化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新”;讲授教学思路、知识和典型案例;通过触动、互动和联动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良性循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整体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第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
本课程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课程,和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政策报告》相衔接,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教育部16号文件也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和把握人生的能力,提高其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它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原则、方法,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我国宪法和其它相关法律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真的能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做人;学会思考。
3、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同其它课程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
说课稿—思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说课稿(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介绍自己的单位,学历,教学情况,授课班级,教学内容,教学学时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本章节的特点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综合性、鲜明的实践性等特征,帮助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这部分内容是思想教育前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2.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个核心。
3. 德育目标: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想以及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四、教法1.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例如,举出马加爵的例子,强调理想的重要性。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等)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3.注重渗透教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等一般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4.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五、学法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实践等方法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2.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揭示内在规律,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把可靠的事实和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特点。
3.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猜测、尝试、质疑、发现等探究环节选择合适的概括、规律和解决问题方法,从而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善于比较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发掘知识内在本质的能力。
高教版最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第一章的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主要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一次课的教学组织与教法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来说第一个方面:课程定位与目标。
就课程地位而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体系中,属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担负着素质教育的功能。
课程性质方面,本课程是根据教育部“05方案”从20XX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是一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目标是本课通过教学旨在使大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人生,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个方面: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所谓“一”就是贯穿一条主线,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两大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3、树立三种意识:思想、道德、法律。
4、坚持四个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真见和真情相统一、“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5、培养五种科学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
第三个方面: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现代大学生具有偏科、自我评价偏低、自制力较弱等特点,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除此而外,还有年轻人共有的特点:积极、热情、充满活力针对大学生的这些特点,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两个措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供评价机会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积极向善美好一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本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高校必须开设的公共必修课。
从课程内容、学分设置、学时安排等多方面看,它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的重要课程。
该课程作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配套和前置课程,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使学生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提高自己的法律修养。
所以,该课程在我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始终起着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为我院培养高技能人才保驾护航。
1、课程目标开设本课程,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奠定对人生问题的独立思考之基础;使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和内容。
同其它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本课程内容政治性、理论性和知识性较强,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不是最终目的。
本课程最终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独立之人格,学生掌握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和法律知识最终要转化为思想素养和实践能力。
2、课程资源1)教学场地和设备情况。
各教室大多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
目前,政治理论教研室已经准备了一批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影片和书籍,可供学生借阅。
2)课时。
本课程4个学分,共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0,实践学时8。
3)教材。
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而且是2010年修订版,确保了教材的权威性、科学性和时效性。
各章节都制作了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
3、课程内容1)按现用教材,把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大体分为三个部分。
思想教育方面,包括: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绪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绪论);理想信念教育(第一章);爱国主义教育(第二章);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第三章);道德观教育方面,共1 9学时,包括: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四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五章);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六章);法制观教育方面,共1 2学时,包括:增强法制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七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第八章)。
2)教学重点:本门课程是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要教学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大学生成长成材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整体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第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
本课程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课程,和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政策报告》相衔接,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教育部16号文件也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和把握人生的能力,提高其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它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原则、方法,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我国宪法和其它相关法律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真的能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做人;学会思考。
3、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同其它课程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的课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分析。
我主要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情、课程实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课程标准本课程选用教材是2022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该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
其地位和作用是: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认知水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用: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公共基础课2.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之一3.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4.面向大一新生开设5.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与大学生生活结合最密切的一门课程二、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有说服力的回答,为人才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基础。
具体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即掌握两方面知识,养成四种能力,提升两种素质。
1.知识目标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理论、原则;帮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相关法律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明是非能力,培养大学生“知行統一”的道德实践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提升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三、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各专业大一学生。
大一新生有如下特点。
1.知识方面:有基本的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基础,但深度、广度不够,尤其理工专业,多数学生欠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第三阶段: 绪论主体部分(约会值体系 (25分钟) (这是本课
程的主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会值体系模范人物(让学生讲, 老师引导)
七、考核评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经过近几年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创新和实践。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优化了教学效果, 增强了育人功能,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明显提升。
1.考核
本课程考核从课程设计理念出发, 实行两个结合: 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结合。其中平时考核占50%(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和社会实践), 期末考核占50%。在期末命题测试时, 我们把考核的侧重点放在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 以及他们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尽量减少记忆性命题, 加大理解性、运用型命题所占比例。
一、课程设置
1.课程定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公共基础课, 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密切配合, 共同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任务。
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 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 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自我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第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
本课程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课程,和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政策报告》相衔接,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教育部16号文件也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和把握人生的能力,提高其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它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原则、方法,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我国宪法和其它相关法律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真的能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做人;学会思考。
3、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同其它课程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
对学生来说,不仅要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了达到教学的目标,我们精选了教学内容。
看第二方面,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一)理论内容(三大模块)总纲: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六章,阐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理论和价值导向,集中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观教育。
第三部分:第七章、第八章,集中对学生进行法制观教育。
(二)实践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安排,本学期开展三次实践教学活动。
1、举行一次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课堂演讲。
2、进行一次“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专题研讨会3、开展一次《发生在我身边的社会公德》实践调查。
三、学情分析本门课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专科一年级学生,涵盖全校所有系部的所有专业。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大多经历过高中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本门课的学习的基础。
但是,由于我校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医学院校,许多学生在具备本门课学习基础的同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知识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深度、广度不够。
2、能力方面: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3、态度方面:思想纯朴,学风良好。
应试教育,说教为主导致有抵触心理,学习自主性不强。
4、素质方面: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以自我为中心,团结协作观念差,承受挫折能力不强。
学生的这些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统筹兼顾,无论教学内容的选取,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充分照顾不同学生的需要。
对策:课程观:生活即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教学观:基于学习过程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相长学生观: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教学方法根据本门课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在选择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坚持一个原则,就是避免纯理论的灌输,避免说教式讲课,而是调整讲学角度,以平等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基于教材的具体内容,我们有针对性的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这个方法主要运用于理论阐述部分。
利用图片、结构示意图等方式把抽象、复杂的理论简练、概括后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后部分的讲解打好基础。
(2)阅读讨论法: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的特点,或者结合老师提供的具体典型的案例,组织学生阅读,再经过同学们分小组研讨、体悟以及最后上台陈述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先从具体的案例出发,通过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提高“注入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方法关键在于搞好案例采集与组织。
要注意五点,即教育性、系统性、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
除此以外,在授课过程中,我们还综合运用了问题教学法、演讲教学法、学生授课教学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方面,我们努力做到:1、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要适度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适度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大优越性,它形式多样、形象直观,且提供的信息量大,这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
校内实践主要是以课堂实践为主,包括演讲、辩论、学生授课等形式;校外实践主要是组织学生利用“五一”、“十一”长假、休息日和寒暑假开展力所能及的调查,比如: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在条件允许时,我们还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比如带部分学生到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参观,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通过这种形式引导学生出课堂、出校园,接触群众,接触社会。
通过实践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当然,教学实效性增强一方面与任课教师的努力分不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学校为教学工作提供的各项保障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充足的软件环境和硬件设施。
首先,我们有一支富有朝气,积极进取,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都相对合理的教师队伍)五、教学条件(一)师资队伍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充分体现了年轻化、专业化的要求。
承担此课程的教师共有10人,其中专任教师7人,校内兼课教师3人。
兼课教师来自于学院宣传部、团委等工作部门,都具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相关课程教学经验。
专任教师情况如下: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来讲,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和过硬的政治素质的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处处给学生做表率,切实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我们注意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等方面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我们还注意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处处为学生树立榜样,努力做到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教研室安排任课教师通过“一帮一”定期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思想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研究课等多种教研形式,加强教学与学术交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学场地和设备情况除此以外,学校为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也大大方便了我们平时的教学。
学校还有3个实践教学基地(前南峪,冀南烈士陵园,还有郭守敬纪念馆,这为我们搞好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学生业余时间可以借阅到与这门课相关的诸多书籍,这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材料1、教材:教材选用的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编写(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的编写工作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展开的,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本教材的逻辑脉络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以公民道德规范为基础,以法律思维和意识为要求,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成才,以结束语部分的培育“四有”新人为归宿和目的。
2、教学辅助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教学辅助用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用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用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疑难问题解析》等教学辅助资料,在推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都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为了帮助老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教育部专门开设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师培训;2006年以来,河北省教育厅每年都组织高校德育教师培训,到本学期为止,政治教研室的教师都参加过不同专题的培训,对提高业务素质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3、音像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的每位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积累了大量图片、视频资料,通过感官激发和各种真情、真景、真事、真人的介绍和描述,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触动和思想上的感悟。
六、考核方法(考试是对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一环,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既有利于促进教学,也有利于公平、公正的维护。
为了使教与学的效果得到正确的评估,我们确定了考核方法)。
在成绩的评定上,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出勤情况来评定,占总成绩的50%。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占总成绩的50%。
在期末命题测试时,我们把考核的侧重点放在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以及他们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尽量减少记忆性命题,加大理解性、运用型命题所占比例。
同时,打破传统一卷定终身的考核方法,综合使用撰写论文的方式,更客观测评学生综合方面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