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纲要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复习ppt课件
。
4 新的铁路网对苏北振兴有哪些积极意义?
63
【 答案 】 ( 1 )部分铁路标准低 布局不
合理 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
( 2 ) ② 地势低洼 河网密布 路基地
质条件较差
3
多条铁路交会,将成为江苏中部新
的交通枢纽 密切了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
4
促进苏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高
苏北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苏北与苏中、苏南
56
57
(2014·浙江)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 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 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 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 分地区略图”,完成8题。
58
8.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 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48
49
(2015·全国Ⅰ卷)甘德国际机场(如图) 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 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 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 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4~5题。
50
4.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 因素是( )
A.位置 B.经济 C.地形 D.人口 5.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 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答案】4.A 5.D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复习课件
1
2
3
4
重点规律整合
5
• 一、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地
平 原
平原地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 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 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复习课件
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高 -高 -低
高 -低 -高
人口增长模式 的转变根本原 因是:生产力 的发展。 低-低-低 人口增长模式判 断?
人口增长模式转 变点?P4
逐步过渡
出生率 高 原始型 高 传统型 低 现代型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低 高 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 高 低 增长缓慢 低 低
22% ①
强 调 发 展
各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因素
资源
小结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生活和文化消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反之越大 负相关 费水平
人口受教育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人口受教育水 正相关 平 地区对外开放 正相关 地区开放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程度
(节水技术)
• ⑦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运输条件、冷藏保鲜技术) • ⑧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 (运输条件、冷藏保鲜技术) • ⑨上海郊区的乳牛场。 市场 • ⑩产自我国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 (运输条件、冷藏保鲜技术)
思考主导区位因素? 限制性因素?
经济 因素
政治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结合实例说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迁移的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战争) 政治因素 (国家政策) 社会文 化因素
实例
我国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墨西哥农民偷渡到美国
由于美国遭受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导致美国 攻打阿富汗塔利班,大批阿富汗平民穿越 边境逃往邻国巴基斯坦 50年代黑龙江、新疆等地大批解放军就地 复员成立建设农垦兵团
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复习(共38张ppt)
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
……
▋题型突破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据此完成下面1-2小 题。 1.下列各项不符合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变化的是( ) A.区域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渐加深 B.同一时期,不同的地理环境,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也存在差异 C.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一成不变的 D.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变化很大 2.下列关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 是( ) A.农业文明多发祥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B.在后工业化时期,人类不再需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自然条件始终是限制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D.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主要分布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平原地区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题型突破
【答案】3.B 4.A 【解析】3.“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 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经济结构缺陷导致发展 动力不足, B对。资源过度开采会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不能体现过度依赖, A错 。投资于人力资源的资金不足,资金都去投入到与资源有关的产业, C错。资源开发成 本不能体现过度依赖资源, D错。故选B。 4.破解“资源诅咒”最合理的措施是进行产业转型,加大教育投入, A 合理。扩大资源生 产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会加重相关问题, B不合理。优化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本国 资源,从国外进口,不能改变对资源的依赖特点, C 、 D 不合理。故选A。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
……
▋题型突破
“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 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 家经济增长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等,主要由对某 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在全球经济增速低速和大宗商品价格波 动加剧的背景下,南非、沙特阿拉伯等资源型国家仍在艰难地探索转型道路 ,以破解资源依赖引发的国内经济社会问题。据此回答3-4题。 3.推断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
……
▋题型突破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据此完成下面1-2小 题。 1.下列各项不符合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变化的是( ) A.区域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渐加深 B.同一时期,不同的地理环境,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也存在差异 C.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一成不变的 D.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变化很大 2.下列关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 是( ) A.农业文明多发祥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B.在后工业化时期,人类不再需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自然条件始终是限制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D.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主要分布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平原地区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题型突破
【答案】3.B 4.A 【解析】3.“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 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经济结构缺陷导致发展 动力不足, B对。资源过度开采会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不能体现过度依赖, A错 。投资于人力资源的资金不足,资金都去投入到与资源有关的产业, C错。资源开发成 本不能体现过度依赖资源, D错。故选B。 4.破解“资源诅咒”最合理的措施是进行产业转型,加大教育投入, A 合理。扩大资源生 产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会加重相关问题, B不合理。优化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本国 资源,从国外进口,不能改变对资源的依赖特点, C 、 D 不合理。故选A。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
……
▋题型突破
“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 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 家经济增长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等,主要由对某 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在全球经济增速低速和大宗商品价格波 动加剧的背景下,南非、沙特阿拉伯等资源型国家仍在艰难地探索转型道路 ,以破解资源依赖引发的国内经济社会问题。据此回答3-4题。 3.推断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复习ppt
不断增长
工业革命
二战结束
比较缓慢
持续增长 急剧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的什么特点?
越来越快,有明显阶段性
2、衡量指标:
自然增长率= 出—生—人—总口—人数口——数死—亡—人—口—数×100%
= 出生率—死亡率
影响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增
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只要人口出生率高于人口死亡率,总人口数就会持 续增加。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等于人口死亡率 时,总人口数将达到最高峰
欧洲 非洲 亚洲 迁入 北美洲 迁入 拉美 亚洲
欧洲 亚洲 迁入 大洋洲 迁入 亚洲
6、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历史上
三个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
三个阶段
a. ? b. ?
20世纪50 改革开放
~80年代
以后
由黄河
“闯关东”迁
流域向 长江流 域、珠 江流域 迁移
往东北地区
c. ?
“走西口” 迁往新疆、
e. ? f. ?
区 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是人口数量的极限,而合理人口容量则体现了人口 别 在发展中的变化,他强调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
3. 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人类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
求“合理人口容量”。
4.合理人口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
影响
自然地理因素:太阳、空气、淡水、
第一节 人口的增长
增长总趋势: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人 人口的自
然增长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
口
增长差异: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地区
的
增
长
人口增 长模式
构成指标:“三率” 三种增长模式: 增长模式地区(发达、发展中)差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纲要+课件+(共62张PPT)
对迁出地的影响
对迁入地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的影响
有利:
(1)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
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 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 业土地资源。
不利:
造成人才流失。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入地的影响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回答下题。 8.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等于人口死亡率时, 总人口数将达到最高峰
二、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与人口问题
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现代型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外部 城 市 个 体 城市 城 市 群 体 城市等级 概念、标志 城市化 进程、特点 对环境的影响 内部 城市形 区区区
分布 组合
城市地域结构 模 式 影 响 因 素 形 成 与 变 化
80年代中期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自发迁移为主 内地经济欠发达 地区向沿海经济 发达地区 农村向城市
80年代中期之前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有计划,有组织 国家有组织地调动 东部各种人员,支 援西部和边疆建设 。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 格的户籍管理
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二战前:
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从已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国家
环境人口容量: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 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 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对迁入地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的影响
有利:
(1)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
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 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 业土地资源。
不利:
造成人才流失。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入地的影响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回答下题。 8.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等于人口死亡率时, 总人口数将达到最高峰
二、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与人口问题
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现代型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外部 城 市 个 体 城市 城 市 群 体 城市等级 概念、标志 城市化 进程、特点 对环境的影响 内部 城市形 区区区
分布 组合
城市地域结构 模 式 影 响 因 素 形 成 与 变 化
80年代中期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自发迁移为主 内地经济欠发达 地区向沿海经济 发达地区 农村向城市
80年代中期之前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有计划,有组织 国家有组织地调动 东部各种人员,支 援西部和边疆建设 。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 格的户籍管理
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二战前:
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从已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国家
环境人口容量: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 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 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复习归纳 课件-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
地原
形山
自 然 因
地 水文水
系
素 地质
气候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技术因素
主要影响 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少,选线时应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线 路与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区;在陡坡上修 建“之”字形线路或开凿隧道
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专题归纳整合
❖专题一 “四看”交通运输需求及其变化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一看区域自然资源分布及开发状况
区域自然资源丰富且大规模开发→运输 需求量大→交通运输线路密集、站点多。
二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客、货 运输繁忙→交通运输线路密集、站点较多。
三看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
区域人口、城市密集→运输需求量大→ 交通线路密集、站点较多。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复习归纳 课件-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复习归纳课件-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
五.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 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复习归纳 课件-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复习归纳 课件-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复习归纳课件-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复习归纳 课件-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
二、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
区位因素
平
注意避开断层、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在开凿隧道时, 要选择地质条件稳定的地区 注意沿线暴雨、大风等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和积雪的厚度。 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的降水量等条件进 行设计 国道干线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省道等地 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需求为主,尽量通 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维持社会稳定和繁荣,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少 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 克服不利的自然因素,充分发挥先进科技的突出作用,使交通 线延伸到更广阔的范围
高中地理必修二高考二轮复习课件
(4)原因:经济结构单一(2分);煤炭生产为核心, 效益低下,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大气污染、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等具体内容也可得分)(2分)。
方向:延长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提高科技,使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分)调整产业 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2分)减少废 弃物排放污染,改善美化环境(2分)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 位优势
原料及产品运输量小, 运费占成本比重小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基本工业区:由一个或几个较大工业企业和若干 中小企业集聚组成的工业群体。
专业性工业区——以大型工业联合企业为 核心,以某一工业部门为主。(上海金山石 化、鞍钢、宝钢等)
类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2分)。 原因:(珠江三角洲甲市)地价高(1分)、劳动力价格高(1分) 、产业结构升级调整(1分)、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要求高) (1分)、矿产资源和能源不 足(1分)。 或(粤北乙市)地价低(1分)、劳动力价格低(1分)、产业结构 升级调整 (1分)、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1分)、矿产资源较 充足(1分)
山地
气温特征 气温总量
分析气温特征对种植业的影响
气温较低,适合喜温凉的作物(大豆、 小麦、马铃薯等作物)生长;(2分)
种植业生产特点
利于哪些农作物 生长(种类)
夏季短促(积温较低,积温大致在
耕作制度
2300℃-2900℃),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
的需要(农作物生产期短、生长周期
长);(2分)
或与周围地区比,积温较高,能满足农
目前,对于地域类型的划分和类型的命名没有 统一标准。
方向:延长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提高科技,使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分)调整产业 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2分)减少废 弃物排放污染,改善美化环境(2分)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 位优势
原料及产品运输量小, 运费占成本比重小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基本工业区:由一个或几个较大工业企业和若干 中小企业集聚组成的工业群体。
专业性工业区——以大型工业联合企业为 核心,以某一工业部门为主。(上海金山石 化、鞍钢、宝钢等)
类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2分)。 原因:(珠江三角洲甲市)地价高(1分)、劳动力价格高(1分) 、产业结构升级调整(1分)、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要求高) (1分)、矿产资源和能源不 足(1分)。 或(粤北乙市)地价低(1分)、劳动力价格低(1分)、产业结构 升级调整 (1分)、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1分)、矿产资源较 充足(1分)
山地
气温特征 气温总量
分析气温特征对种植业的影响
气温较低,适合喜温凉的作物(大豆、 小麦、马铃薯等作物)生长;(2分)
种植业生产特点
利于哪些农作物 生长(种类)
夏季短促(积温较低,积温大致在
耕作制度
2300℃-2900℃),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
的需要(农作物生产期短、生长周期
长);(2分)
或与周围地区比,积温较高,能满足农
目前,对于地域类型的划分和类型的命名没有 统一标准。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PPT课件
二、《地理必修2》的内容结构
人口
人的生活空间
人的生产活动
人口的 增长、 迁移
人口合 理容量
城市与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 城市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
与地域类型
地
域
工业区位与工
联
业地域
系
交通运输布局
及其影响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1页/共53页
第一章知识结构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
数量
数量 人口 变化 增长
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1.人口的自然增长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
第7页/共53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后)人口迁移路线图
第8页/共53页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后
时期 方向
有组织地移民到东北、
20世纪 50~80 年代
内蒙古、新疆、青海、 西藏等地,支援内地和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交通运输能力提高
科
对原料和动力的依赖下降
技
进 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步
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下降,
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
市场信息互通能力提高
对市场和信息通达度的依赖提高
第31页/共53页
鞍钢和宝钢相比,其主要区位因素有什么不同?
原料、市场
市场、交通
第32页/共53页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争端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美国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空间布局: 欧洲市中心多教堂
中国古城中心多皇宫 中国园林含蓄 建筑结构: 西方园林开放 中国民居四合院 建筑风格: 西方民居花园洋房
人口
人的生活空间
人的生产活动
人口的 增长、 迁移
人口合 理容量
城市与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 城市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
与地域类型
地
域
工业区位与工
联
业地域
系
交通运输布局
及其影响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1页/共53页
第一章知识结构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
数量
数量 人口 变化 增长
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1.人口的自然增长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
第7页/共53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后)人口迁移路线图
第8页/共53页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后
时期 方向
有组织地移民到东北、
20世纪 50~80 年代
内蒙古、新疆、青海、 西藏等地,支援内地和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交通运输能力提高
科
对原料和动力的依赖下降
技
进 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步
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下降,
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
市场信息互通能力提高
对市场和信息通达度的依赖提高
第31页/共53页
鞍钢和宝钢相比,其主要区位因素有什么不同?
原料、市场
市场、交通
第32页/共53页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争端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美国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空间布局: 欧洲市中心多教堂
中国古城中心多皇宫 中国园林含蓄 建筑结构: 西方园林开放 中国民居四合院 建筑风格: 西方民居花园洋房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课件
05
CATALOGUE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运输方式的特点
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如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以 便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运输成本与运输距离
分析运输成本与运输距离的关系,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成本效益。
运输需求与运输能力
根据运输需求合理配置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
03
04
总结词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 趋势,涉及到城市化的过程、
特点、影响等方面。
城市化过程
介绍城市化的定义、发展阶段 和特点。
城市化特点
分析不同地区的城市化特点和 差异,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的城市化特点。
城市化影响
探讨城市化对经济、社会、环 境等方面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总结词
地域文化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涉及到文化传承、文化景观、文化 交流等方面。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差异与协调发展
要点一
总结词
区域发展差异与协调发展的概念、形成原因、影响及解决 措施。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介绍区域发展差异的概念,即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 平、社会进步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阐述形成区域发展差异 的原因,如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政策制度等。分析 区域发展差异对地区间关系、国家整体发展的影响。提出 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措施,如加强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 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社会因素
文化、环境、安全等。
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集聚
由于相同或相关工业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形成 工业地域。
传统工业区
以传统工业为主,如钢铁、机械、纺织等,具有 较长的历史和较大的规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 “环境和发展”复习(共25张ppt)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四、维护海洋主权
• 1. 海洋权益的定义
• 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 些权利和利益。
• 2. 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
• 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 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 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
• 3. 公海的定义
• 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 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称为公海。
4.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包括人海河口、珊
瑚礁、红树林等。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 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 益,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拓展 蓝色经济空间,要立足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提高海洋空间 利用效率,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 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丰富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 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 • (1)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 (2)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
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 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包括 • 建设主体功能区 • 推动区城协调发展 • 拓展海洋蓝色空间等
•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 1.主体功能的定义
定义:一个区城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 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高中地理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全册(总复习课件)高二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加工方可出口。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 口的原因。
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 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目前,全球顶级木材在旭川集聚,旭川家具备受国际市场欢迎,但近年来为 保持产量稳定并未明显扩大生产规模。图示旭川的位置及家具市场的变迁。 (4)推测近年来旭川家具为保持产量稳定未明显扩大生产规模的原因。
中
中
上
中
上
下
下
对环境的要求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防渗水 B.防噪音 C.防坍塌 D.防地震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增强保密程度 地
冬季风(西北风)
旭川市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质地优良,是日本著名的家具产地,其主要市场
对产业结构
的认识
1.比例/比重的均衡:单一到多元
2.层次提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
技术含量高 附加值高 质量高
产业链更完整
新
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出
现 钢铁工业+技
传统商业+
的 术=轻薄钢材
信息技术=
产 (新材料工业) 电子商务
业
高端制造业
技术、资金密集 附加值高
日本与大连: 地下工厂
德国与丽水:高 端玻璃管生产厂
①保证产品品质,保护品牌价值; ②严控生产规模,减少木材消耗,保护森林资源。
产业链与产业结构
上游
中游
下游
决策、投资、研发 生产加工过程 运输、销售、售后、转型
实施国际化战略政策, 不断完善投资环境 跨
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
国
公 司
职能:管理规划、协调、收集市场信息
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 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目前,全球顶级木材在旭川集聚,旭川家具备受国际市场欢迎,但近年来为 保持产量稳定并未明显扩大生产规模。图示旭川的位置及家具市场的变迁。 (4)推测近年来旭川家具为保持产量稳定未明显扩大生产规模的原因。
中
中
上
中
上
下
下
对环境的要求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防渗水 B.防噪音 C.防坍塌 D.防地震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增强保密程度 地
冬季风(西北风)
旭川市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质地优良,是日本著名的家具产地,其主要市场
对产业结构
的认识
1.比例/比重的均衡:单一到多元
2.层次提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
技术含量高 附加值高 质量高
产业链更完整
新
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出
现 钢铁工业+技
传统商业+
的 术=轻薄钢材
信息技术=
产 (新材料工业) 电子商务
业
高端制造业
技术、资金密集 附加值高
日本与大连: 地下工厂
德国与丽水:高 端玻璃管生产厂
①保证产品品质,保护品牌价值; ②严控生产规模,减少木材消耗,保护森林资源。
产业链与产业结构
上游
中游
下游
决策、投资、研发 生产加工过程 运输、销售、售后、转型
实施国际化战略政策, 不断完善投资环境 跨
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
国
公 司
职能:管理规划、协调、收集市场信息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复习(共67张ppt)
1
课标要求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课标要求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 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 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 观上的体现。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
城镇里 人口相对较多 经济活动多样
出现了 空间
土地利用 的专业化
集聚
功能区
特 点 : ① 没有明确界限
②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 式为主,可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商业区
工业区
居住区
其他如行政区、 文化区、生态区、
旅游休闲区
考点梳理
Examination points sorting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2、功能区特点
①居住区
• 分布: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 特征:城市用地面积最广;高级住宅区和 低级住宅区出现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
• 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环境优美;基 础设施完善;与文化区联系密切
• 低级住宅区:内城和工业区;环境差, 设施不完善
考点梳理
Examination points sorting
A.毗邻大学,文化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水岸名邸,依山傍水
考点梳理
Exami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模式 •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与多核心模式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第二章复习PPT优秀课件
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
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 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 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
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 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 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
量。
1. 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环境承载力从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仅 考虑人口“生存”问题;合理人口容量从人口发展的角度考虑; 2.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对全球来说,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 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是人口数量的极限,而合理人口容量则体现了人口 在发展中的变化,他强调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 3. 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人类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 求“合理人口容量”。 4.合理人口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
自然地理因素:太阳、空气、淡水、 环境与资源的优劣、社会
土地、生物、矿产等是首要因素。其 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地
中淡水和土地是最重要的因素。
域的开放程度等。
10
第二章知识结构
城市
城市化
历史原因 经济原因 社会原因 行政原因
空间结构
中心商务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地域文化与 城市发展
不同规模 城市服务 功能的差异
地
内容: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两方面
域 文
范围:可以是单要素的、多要素的
化 与
特点 形成: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综合作用
城 市
状态:相对稳定性和发展变化性
发
展
对城
影响城市空间布局
市建 筑的
影响城市建筑结构
影响
影响城市建筑风格
16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4、西亚石油输出国,吸引大量外籍工人进入
发达大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澳大利亚)
四、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与区别 环境承载力: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 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 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二、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与人口问题
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现代型 人口问题: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 人口政策:鼓励生育、鼓励移民 ②大多发展中国家: 传统型
人口问题: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就业困难、环境恶化)
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 ③总体来看: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二、主要功能区 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区: 占地较小,呈点状或带状分布 位于市中心 、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工业区: 占地居中,集聚性强 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向交通干线集聚
要求: 人流量大 交通便捷 特点: 运量大, 占地广 污染重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环境为首要因素 分布于城市外缘,风景区、上 风、上游等环境较优的地区
初期阶段
加速阶段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人口迁移主要原因:经济因素
80年代中期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自发迁移为主 内地经济欠发达 地区向沿海经济 发达地区 农村向城市
80年代中期之前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有计划,有组织 国家有组织地调动东部 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和 边疆建设。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 的户籍管理
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行政因素
政策干预、政府城市规划
经济因素
重点突破
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取决于各类活动 愿付租金的高低
a
b
c
地租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距市中心的远近 交通便捷程度
四、城市的服务功能与城市等级间的关系
大城市服务: 种类多, 级别高,
(1) (2) (3)
服务范围大 小城市服务: 种类少, 级别低, 服务范围小
二战前:
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从已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国家
新大陆(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澳大利亚)
二战后:
世界各国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劳动力供求关系上的地区差异
1、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即外籍工人大量增加)
集聚
功能分区 居工商其 住业业他 区区区
分布 组合
城市地域结构 模 式 影 响 因 素 形 成 与 变 化
服务功能 的差异
嵌套理论
一、城市形态的影响因素 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社会经济因素也有影响
湖 南 株 洲
平原 谷地 山区或丘陵
团状(成都、合肥、华盛顿) 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分散型(重庆)
德国南部
等级高的城市: 数目少,距离远 等级低的城市: 数目多,距离近
服务等级高,服务范围大 服务等级低,服务范围小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等级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等级相同的城市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四、城市的服务功能与城市等级间的关系
大城市服务:
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小城市服务: 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必修二:复习纲要
有关人口的知识框架
人口数量变化原因 出生率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模式
时间上的变化 空间上的差异 资源
自然增长
人口迁移
影响因素
人口、环境协调发展
科技水平 消费水平
环 境 承 载 力
人口合理容量
一、各自然增长模式的特点
数值小于1%,则特征为低
自然增 长率
人口增长阶段
特征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等级高的城市: 数目少,距离远 等级低的城市: 数目多,距离近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等级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等级相同的城市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读图技巧:
五、城市化 1、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化水平—看曲线高低 城市化发展速度—看曲线陡峭度
发达国家: 起步早 水平高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不 同
发展趋缓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
水平低
发展快
2、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高于70% 水平高,发展慢,甚至停滞 大城市人口减少,逆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30%-70% 水平较高,发展迅速 城市问题加重,郊区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25%-30% 水平低,发展慢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问题日益突出 出现郊区城市化
原因 受农业丰歉及灾荒、战乱、瘟 疫等影响大 科技使食物供应稳定,抗灾、 抗病能力增强,医疗、保险等 发展,人们的观念变化 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高 高 低
高 低 低
低 高 低
自然增长率〉0,则总 人口数增加 (数值变小,只是增长 速度减缓,但总量还是 在增加)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回答下题。 8.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④我国:
已经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人口问题:人口压力(人口基数大导致)
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自然环境因素
经济因素 交通通信 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社会 经济 因素
政治 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
资源状况
+
科技发展水平
+模式的特点 二、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与人口问题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四、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与区别
有关城市的知识框架
外部 城 市 个 体 城市 城 市 群 体 城市等级 概念、标志 城市化 进程、特点 对环境的影响 内部 城市形态与环境的关系 土地利用类型
低地价为首要因素 分布在工业区附近,下风、下 游等环境较差的地区
收入的分化——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同心圆模式
三、城市地域结构
1、分类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2、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 不同的付 租能力 价高者据之
历史因素
历史的维系继承
也可以完全改变
上海北京绍兴
市中心贫民区
社会因素
职业、收入、文化、宗教、种族、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