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动实践方案--有趣的摩擦力
大班科学摩擦力教案反思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和探究欲望,培养科学探究兴
趣。
态度目标
培养幼儿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勇于尝试的科学态度。
02
CHAPTER
教案实施过程
导入环节
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一些与摩擦力相关的现 象,如汽车刹车、滑雪等,引起 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明确目标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 容,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运用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互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 情。
鼓励性的互动氛围
营造积极鼓励的课堂氛围,对幼儿的发言和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幼 儿的学习自信心。
04
CHAPTER
教案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实验材料准备不充分
材料种类不足
教案中列出的实验材料种类不够全面 ,缺少一些必要的辅助材料,如润滑 剂、不同材质的物体等,导致实验效 果受限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增加实验环节,让学生更多 地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兴趣。
强化概念教学
针对部分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可以在 后续教学中加强对概念的教学和巩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 握相关知识。
拓展教学内容
可以引入更多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和应用实例,让学生了 解到摩擦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
及时反馈与调整
在实验过程中密切关注幼儿的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给予 指导和帮助。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合理安排教学流程
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注意力集中时间,合 理规划教学流程,确保课堂时间的高效利用 。
留出足够时间供幼儿探索
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为幼儿留出足够的 自由探索时间,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发现问
科学活动摩擦力教案
科学活动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毛巾、砂纸、滑轮组、轨道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生活中与摩擦力相关的图片,如自行车刹车、鞋子防滑等,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探究摩擦力的概念教师讲解摩擦力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力。
3. 实验演示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不同的接触面(毛巾、砂纸、光滑桌面)上运动的摩擦力大小。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5. 总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师总结:摩擦力的大小受到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影响。
6. 生活实例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刹车、汽车轮胎等。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竞赛,如制作滑轮组、设计轨道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 评价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
2.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数据。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
初中物理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组织了初中物理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走进科学,探索未知”,旨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科学素养。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某科技馆四、活动内容1. 参观科技馆在导游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科技馆内的各个展区,包括宇宙奥秘、生命科学、信息技术、能源与环境等。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观看实物、模型、实验等方式,了解了物理知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互动体验在互动体验区,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各种实验,如摩擦力、浮力、重力等。
通过实验,学生们深入理解了物理概念,掌握了实验方法。
3. 主题讲座邀请了知名物理学家为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前沿科技以及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
讲座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提问,与专家互动,收获颇丰。
4. 团队合作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完成一项科技制作任务。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分工明确,互相帮助,最终完成了任务。
五、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物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
2. 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 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升,培养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4. 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科学观,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六、活动总结本次初中物理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物理知识,还锻炼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摩擦力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相对运动的一种力,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摩擦力,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大班科学活动,通过实验和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探索摩擦力的性质和影响因素。
活动1:摩擦力实验材料:木块、平滑的桌子或地板、各种不同材质的纸片(如布料、油纸、硬纸板等)步骤:1. 将平滑的桌子或地板上放置一个木块。
2. 让学生拿起不同材质的纸片,在桌子上与木块进行摩擦。
3. 请学生观察摩擦过程中木块的运动情况,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4. 让学生分析不同材质的纸片对摩擦力的影响,并讨论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2: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材料:不同材质的表面(如塑料板、金属板、木板等)、物体(如石头、木块等)、发泡塑料板、能量测量仪(如弹簧测力计)步骤:1. 将不同材质的表面分别放在平滑的桌子上。
2. 让学生用不同物体(如石头、木块等)在不同材质的表面上进行摩擦,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3. 请学生尝试用发泡塑料板减少摩擦力,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4. 通过使用能量测量仪(如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表面和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5. 让学生讨论不同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并总结出摩擦力的规律。
活动3:摩擦力的应用材料:平滑桌子、各种物体(如玩具小车、绳子、纸片等)步骤:1. 在桌子上放置一个平滑的玩具小车,让学生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上的运动情况。
2. 让学生用不同物体(如绳子、纸片等)将小车与桌子的接触面改变,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3. 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变接触面来增加或减小摩擦力,以控制小车的运动。
4. 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个小游戏,通过控制摩擦力来控制小车的运动轨迹。
通过以上的活动设计,学生将能够通过实验和互动的方式,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并学会通过改变不同因素来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和运用摩擦力进行控制。
这样的科学活动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思维和科学探索能力。
中班科学 有趣的摩擦力教案
中班科学有趣的摩擦力设计意图:摩擦力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于幼儿的孩子摸一摸、玩一玩是他们比较喜欢的事情。
就因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开始对周围生活有着求知探索的态度,为了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设计了《有趣的摩擦力》,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自主操作、想象创造等,来了解摩擦力的特征,激发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发现与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1.感知生活中摩擦力的存在,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尝试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感知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活动准备:1.长方形积木、毛巾若干2.记录表、记号笔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玩过滑滑梯吗?滑下来的时候,感觉是怎么样的?(滑滑的、快快的)二、认识摩擦力。
1.今天,我们在室内玩一玩积木滑滑梯的游戏,我们不比谁快,换个玩法。
首先,我们先来猜猜看,我把积木从这里放手,它会怎么样呢?(幼儿猜测)2.幼儿操作,提出要求:请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小朋友每人找一个铺有毛巾的滑滑梯,拿起一块积木,轻轻地从上面放手,看看积木能不能顺利地从铺了毛巾的滑滑梯上滑下去呢?3.你的积木是不是顺利地滑下去了呢?(停下来、很慢)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4.小朋友说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小积木在下滑的时候,和毛巾之间产生了一种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
这个摩擦力阻碍了小积木往下滑,所以小积木就停下来了。
三、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摩擦力是一种神奇的力,而且它有一个古怪的脾气,就是有时候大有时候小。
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来探索一下这个古怪的摩擦力呀?2.接下来我在铺了毛巾的滑滑梯边上架了一个没有铺任何东西的“滑滑梯”,请你们两人合作比一比,看看哪一个更能顺利地滑下去?出示记录表:请你两个人合作记录,先猜测哪个会比较顺利地滑下去,请在它的边上打“√”。
3.幼儿操作,记录。
4.你们发现了吗?哪个滑滑梯上的积木滑下来更顺利?为什么?5.小结: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奥秘。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交流讨论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摩擦力的概念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实验设计。
(2)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三、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1)了解力的基本概念。
(2)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2. 教学资源:(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毛巾、滑轮组等。
(2)教学课件:摩擦力相关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分享思考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强调实验操作规范,提醒注意事项。
(3)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 总结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学生分享总结结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4. 应用拓展(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教师举例说明,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和结论。
2. 家庭作业:观察日常生活中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分析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高中生科技创新小活动
高中生科技创新小活动
科技创新小活动方案:制作折纸遥控小车
1. 准备工作:
- 收集材料:纸张、铝箔、电池、电动机、遥控模块、电线、胶带等
- 配置工具:剪刀、铅笔、尺子、胶水、电烙铁(需成年人协助)
- 确定场地:活动需要安排在室内或者平整的户外场地
2. 设计与制作:
- 设计纸车草图:学生们可以通过研究已有的小车模型进行设计,考虑车身形状、轮子大小、电路连接等因素。
- 制作纸车模型:根据设计草图,使用剪刀和胶水将纸张剪裁成车身模型,并根据需要用胶带固定部件。
- 安装电路:将电池与电动机、遥控模块连接起来,使用电线和电烙铁进行焊接,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 添加细节:用铝箔将车轮包裹,增加摩擦力,改善行驶效果,并可使用彩纸添装车身细节。
3. 测试与调整:
- 检查电路:确保电池和电动机的连接正确,并测试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
- 调整车身:根据测试结果,检查车轮和车身之间的摩擦力是否合适,并调整车轮形状或添加润滑剂。
4. 展示与竞赛:
- 团队展示:学生们可以将制作完成的纸车进行展示,并分享他们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比赛竞赛:可以组织纸车比赛,根据设计、速度、稳定性等因素评选获胜者。
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学生应注意安全,避免电流触电或者手指受伤。
- 学生在制作纸车过程中,可以结合科学原理与理论进行探讨与讨论。
- 老师或者指导员应在制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督促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
- 活动结束后,应鼓励学生总结经验,分享感悟,并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摩擦力》公开课教案含课后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摩擦力》公开课教案含课后反思本课适合大班主题科学活动,《摩擦力》选自大班《山东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教师用书》,中国科学家运用摩擦力为我们制造出来的动车、高铁、磁悬浮列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感受中国科技发展的伟大,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活动目标:1.了解物体间相互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能与同伴合作实验、观察、记录不同材质对摩擦力大小的变化。
3.体验探究摩擦力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物体间相互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难点:能与同伴合作实验、观察、记录不同材质对摩擦力大小的变化三、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两种不同表面的“斜坡滑梯”。
2.粘有狐狸的木块16 块。
3.普通木块、粘有光滑即时贴的木块、粘有砂纸的木块、粘有皮筋的木块总共16 块。
4.光滑斜坡与草地粗糙斜坡玩具4 组、光滑斜坡玩具4 组。
5.记录表、活动课件。
经验准备:1.活动前教师可让幼儿体验摩擦力现象,如:尝试在草场地面上推小木箱,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小木箱更好推?(可放进小推车里)初步感受摩擦力产生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感受,初步了解身边与其相同现象的事物。
2.幼儿有用各种符号记录来表达自己想法的经历,会用符号以及数字等方式进行记录。
3.家长在家中与幼儿通过观看新闻等方式对中国的科学技术有所关注和了解。
四、活动过程:1.出示《母鸡萝丝去散步》图片,教师讲述故事引出科学实验。
(1)出示母鸡萝丝和狐狸路过稻草堆、路过池塘的故事图片,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萝丝是一只非常聪明的母鸡,它总能用巧妙的方法保护自己,今天母鸡萝丝又出来散步了,你们看发生了什么事?(2)出示母鸡萝丝和狐狸越过栅栏的故事图片。
提问:狐狸跳进了山坡上的小车里,你们猜,狐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2.实验:小狐狸滑斜坡,探究不同光滑程度的滑道摩擦力是不同的。
(1)教师出示教具,两个相同高度的斜坡,一个斜坡表面光滑,一个斜坡表面是人造草地,引导幼儿猜测实验。
提问:如果你是狐狸,你会选择从哪个斜坡上快速的滑下来抓住母鸡萝丝呢?为什么?那就让狐狸来试一试吧!(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幼儿进行实验验证。
《摩擦力》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篇
4、《摩擦力》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而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的大小有关。
(3)认识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減少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4)经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5)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6)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积极性高,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但也是比较容易冲动,缺乏耐心。
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激励性的话语鼓励他们,让他们通过各自和团体的力量共同完成任务。
本节课的意义在于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小组实验,研究分析生活实例,既能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第八章第三节内容,共1课时。
本节内容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习了力、重力的又一个重要的力,并为以后学习有关力的知识打下基础本节课通过情景体验,来认识摩檫力,探究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本节课重视科学探究中的猜想和数据分析,有利于养成规范的探究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1、通过手沿桌面滑动等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
2、根据二力平衡,会使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物体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能运用转换法、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总结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通过解析生活中人走路、汽车刹车等实例,会说出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评价任务:1、通过“拔河比赛”、“手沿桌面滑动”、“推动牙刷”等方式,评价学生理解摩擦力的定义,检测目标一的达成度。
初中科学减小摩擦教案
初中科学减小摩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了解减小摩擦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减小摩擦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2. 减小摩擦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毛巾、滑轮组、砝码等。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引入摩擦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2. 提问: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在不同表面上的摩擦力。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三、学习减小摩擦的方法(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减小摩擦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减小摩擦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轮胎、鞋底等。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减小摩擦的方法的有效性。
2.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摩擦力和减小摩擦方法的理解。
2. 提问:你认为减小摩擦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哪些?可以举例说明。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减小摩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探究减小摩擦的方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天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摩擦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摩擦力(2篇)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摩擦力目标:1、初步理解摩擦力的存在,感受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会改变物体的摩擦力,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2、体验感受摩擦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准备:课件3个,幼儿两次实验的材料过程:一、引题:出示图片,分别是爬雪山和冰上芭蕾以及他们的鞋底特写。
师:比较一下两双鞋子的鞋底有什么不一样?(雪地靴——平面的、粗花纹、又大又重;冰刀鞋——立体的、又滑又?)如果换一下穿可以吗?为什么?二、第一次实验操作,感知物体表面与摩擦力的关系。
1、师:这里藏着什么秘密吗?我们来做个实验。
2、介绍材料和实验方法。
(2条滑道——纸滑道和绒布滑道,2个纸筒。
轻轻放上去,轻轻放手,会发生什么?3、幼儿四人一组进行实验4、交流:小纸筒从滑道上滑下来是又什么不一样?(距离远近、速度快慢)并记录(出示课件一)白紫速度距离?5、?——为什么同样的纸筒会由这么不同的结果呢?出示课件二,教师小结:纸筒划下去时,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牢牢拉住纸筒,不让它滑下去,这种力叫做摩擦力(跟念)。
当物体粗糙时,摩擦力就大,当物体光滑时,就拉不住纸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实验,感知1、实验要求:同样的滑道,给纸筒穿上不同的衣服(卫生纸、瓦楞纸、毛巾),与光纸筒的比较。
2、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毛巾最粗糙)四、讨论:如果登山员穿上冰刀去爬山,会怎样?如果…… 会怎样?小结:登山员只有穿上鞋底粗糙的登山鞋才能稳步爬山,冰上运动员只有穿上光滑的冰刀鞋才能翩翩起舞。
五、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课件三:厕所里的防滑垫,为什么要垫?(增加摩擦力,防滑)滑梯的光滑(减少摩擦力)六、延伸:出示一瓶子,老师说遇到了困难,受手太滑,打不开瓶盖,怎么办?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摩擦力(2)摩擦力是物体在接触状态下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力。
在大班科学活动设计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游戏来让孩子们亲自体验和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特性。
大班科学小游戏摩擦起电教案
大班科学小游戏摩擦起电教案前言学习科学不仅是听课堂上的讲解,还有实践、观察和实验。
运用小游戏的形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科学知识。
本篇教案介绍的是一个适合大班的科学小游戏,通过游戏形式教授摩擦起电的知识,内容简单易懂,有助于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学习摩擦起电的知识2.掌握摩擦起电实验的方法3.运用游戏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教学准备1.铅笔、纸、小纸片2.丝绸、羊毛、塑料杯、塑料球等工具教学步骤第一步:讲解摩擦起电的知识简单讲解摩擦起电的知识,介绍不同物质对摩擦起电的影响,如丝绸、羊毛等都能够与其他物质产生摩擦起电的现象。
第二步:进行摩擦起电实验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验,每组分配丝绸和羊毛,让学生用铅笔将两种材料分别摩擦30秒后,尝试让两种材料吸附在铅笔上。
实验结果并不一定准确,但是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会感受到摩擦力和电荷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材料的差异性。
第三步:玩摩擦起电小游戏1.抽取游戏关键词:让每位学生抽取一个词汇,如“静电”、“电子”、“电荷”等,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词汇的意义。
2.建立电路:将所有学生的小纸片串联起来,将一个带有静电的球放在电路上,要求学生在电路的两端对所有小纸片进行连接,当电路完成后,静电球的电荷会传递给每一个孩子手中的小纸片,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感受到电荷的流动。
3.全国联赛:将教室分成两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学生分成两队,比赛开始前,教师会放置一个中央的弹弓和两个提示词,如“正”和“负”,每队学生需要根据提示词,摩擦丝绸或羊毛,将球弹入对方区域并将对方人员“淘汰”,当所有对方人员被“淘汰”后,该队获得胜利。
总结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掌握了摩擦起电实验的方法,理解了摩擦力和电荷之间的关系,并且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好奇心和实验能力。
在科学教学实践中,更多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孩子们的创造力,也能引导他们准确理解科学原理。
实践作业教学设计案例(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物理学科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实验探究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案例以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课《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为例,设计一堂实践作业教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3)能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3)能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难点:(1)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2)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摩擦力?摩擦力有哪些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二)实验探究1. 实验准备:(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板、砝码、铅笔、橡皮筋等。
2. 实验步骤:(1)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①将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铅笔在木板上画一条直线;②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方向拉动木板,记录摩擦力大小;③在木板上覆盖不同粗糙程度的纸张,重复步骤②;④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①在木板上放置不同质量的砝码;②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方向拉动木板,记录摩擦力大小;③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摩擦力教案示例
摩擦力教案示例
一、引言
要教授摩擦力课程,需要从实际问题开始引入概念,成功引导学生发现它的特性和应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向您展示一种教授摩擦力的教案示例,它可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理解和应用摩擦力概念。
二、概述
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难以让学生掌握摩擦力概念,而本教案使用了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摩擦力特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将物理学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
1. 首先,简单介绍摩擦力的基础知识和公式;
2. 然后,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摩擦力的实际问题,如汽车刹车、铁鞋磨损等,进行深入研究;
3. 学生通过实验和计算,确定各种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程度;
4. 指导学生分析所得数据并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
5. 学生汇报结果,分享观点并讨论最好的解决方案;
6. 最后,作为一项考核,让学生撰写小组报告,分享他们的学习成
果和发现。
五、教学成果
1. 学生掌握了摩擦力概念和公式;
2. 学生对摩擦力的特性有了更深刻和直观的认识;
3. 学生在实验中学会了科学方法和数据分析;
4. 学生提高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总结
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摩擦力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学习如何将物理学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种学习模式也可以激
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摩擦力》的教学设计5篇
《摩擦力》的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摩擦力》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摩擦力》的教学设计1第四章第3节摩擦力一、教学目标1、认识静摩擦、滑动摩擦力,和它们的产生条作及其作用效果,会判断它们的方向2、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3、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二、教学重点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3、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三、教学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四、教学方法分析归纳、实验探究、体会参与、练习巩固五、教学仪器实验器材:木块、弹簧秤、砝码、粗糙木板六、教学过程①用弹簧秤水平拉木块,逐渐增大拉力,静摩擦力有何变化?与弹簧秤拉力读数有何关系?依据是?②观察弹簧秤拉力增大到什么程度木块刚被拉动?(引入最大静摩擦力)③木块被拉动后匀速运动,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这时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如何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④对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何关系?⑤在木块上增加砝码,对最大静摩擦力有没有影响?实验后小组讨论,归纳规律,教师引导学子得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a、互相接触且挤压b、接触面粗糙且双方有相对运动以及静摩擦力大小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规律滑动摩擦力引入:a、刚才的实验可观察到滑动摩擦力是一个怎样的力?(引导学子归纳滑动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物体之间存在着的摩擦力)b、刚才的实验给我们暗示了一个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是什么?通过上述实验得出:1、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静摩擦力产生条件是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科学活动摩擦力教案
科学活动摩擦力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滑轮组、弹簧测力计、木块、毛巾、砂纸、桌子等。
2. 场地准备:宽敞的教室或实验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组,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
2. 讲解:教师讲解摩擦力的概念,介绍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3. 实验一:学生分组,每组提供一个滑轮组、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块毛巾和一个砂纸。
让学生将木块放在桌子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在桌子上的摩擦力大小。
让学生将毛巾铺在桌子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在毛巾上的摩擦力大小。
让学生将砂纸铺在桌子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在砂纸上的摩擦力大小。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4. 实验二:学生分组,每组提供一个滑轮组、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和一个桌子。
让学生将木块放在桌子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在桌子上的摩擦力大小。
让学生用手推木块,观察并记录木块滑动的速度。
让学生用不同的力量推木块,观察并记录木块滑动的速度。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的结论。
四、活动拓展1. 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分组,制作一个有关摩擦力的科普宣传海报,展示摩擦力的知识。
五、活动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2. 学生能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够总结实验结果。
3. 学生能够制作有关摩擦力的科普宣传海报,展示摩擦力的知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摩擦力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摩擦力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之间摩擦力的概念及特点。
2.能够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并总结得出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与何种因素有关。
3.能够解释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并加以应用。
教学准备1.课程资料:课件、图书等。
2.实验材料:滑板、沙发、球、木板及铁板等,其表面需要平整、摩擦力比较大。
3.工具:电子秤、卷尺、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小班集体实验”:将滑板、沙发、球分别在木板上滑动,观察并记录滑动的时间,并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别,探究被滑动物体的质量大小是否影响滑动的速度。
2.“大班同步实验”: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木板与铁板之间的摩擦力,让同学们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在木板上置放固定数量的砖块使其增加重量,将木板倾斜角度固定,然后计时启动,利用库仑动量定理探究滑槽与木板的摩擦力,最终得出结论。
3.结论部分:对于大班同步实验中所得到的结论进行汇总,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此全面强调。
教学反思1.通过前面的小班实验,孩子们能够较好的理解并记住两个物体之间摩擦力与物体质量大小的关系,便于后续的深度探究。
2.在大班同步实验之中,有些同学难以将观察与实验结合从而得出结论,需要多次帮助及引导,使他们逐渐具备归纳分析的能力。
3.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特别是在实验部分,让孩子们能够较为直观的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也更好的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孩子们系统的了解了摩擦力的概念、特性及作用,引起了他们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也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班上学期科学活动:摩擦力(二篇)
大班上学期科学活动:摩擦力活动的构思: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如:孩子穿得运动鞋,鞋底就应用了摩擦力的原理;下雨天,教室内铺一些地垫就能防滑。
这些现象都是摩擦力的原理,这些现象幼儿经常看见的,但幼儿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是孩子不懂摩擦力的原理,因此想在活动中通过小游戏来引出摩擦力,并让幼儿亲手实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了解摩擦力的原理。
最后将科学原理回归生活,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一些摩擦力的现象,并尝试用摩擦力的原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目标:⒈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⒉结合生活经验,初步了解摩擦力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尝试用摩擦力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活动准备:⒈光滑桌面与铺上地垫的桌面各一张,积木若干,毛巾、手帕,玩具汽车。
⒉象棋的棋子若干。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感知物品的粗糙与光滑,初步理解摩擦力的存在。
今天老师和你们玩一个射门的游戏,请你来看看。
⒈射门游戏:玩法:分别在光滑桌面与铺上地毯的桌面的一端,各设置一个“球门”。
将象棋的棋子放在桌子的另一端,用力推动象棋子,使其滑向球门。
(第一次在光滑的桌面上实验,第二次在有地毯的桌面上实验)⒉讨论:⑴刚才在射门游戏时,你发现了什么?象棋在两次的射门游戏中的滚动有什么不一样?⑵为什么棋子在滚动的过程中会渐渐的停下来?为什么用同样的力,在不同的桌面上推动同一棋子,棋子滑动的速度不同?⑶小结:原来棋子滚动时和桌面有一个力,叫摩擦力。
在桌面光滑滚动的棋子摩擦力小,棋子滑得远。
在桌面粗糙上滚过摩擦力大,棋子滑得近。
(二)进一步感知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⒈看,有些小汽车在马路上不知道哪条路走得比较快,所以请小朋友帮忙去试试看。
在每张桌子上老师准备了三条用积木搭成的斜坡的马路(一条路是光滑的表面、一条路上面铺着毛巾、一条路上面铺着手帕),三辆小汽车,请你们小组合作观察、实验,车在哪一条路上走得快?车在哪条路上走得慢?哪辆汽车开得远?哪辆汽车开得近?⒉幼儿分组操作、实验。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感受鞋底材料的摩擦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感受鞋底材料的摩擦力引言:生活在科技时代的孩子,应该更加注重探究自然界的规律,培养好奇心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启发引导,动手实践”的原则,采用“亲手做,亲身感受”的方法来进行生活科学实验,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美好和奇妙。
本次教学重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让小朋友们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并亲身感受不同材质的鞋底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差异,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直观感受发现摩擦力的规律。
实验步骤:1、教师先向孩子们简单地介绍摩擦力的概念,让他们了解到摩擦力是一种使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单片小石头放在棉被上不会滑动,是因为摩擦力的作用力。
2、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并找出鞋底材质的差异性。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再请他们拿出自己的鞋子,仔细观察鞋底材料,询问大家哪些鞋底摸起来感觉光滑,哪些摸起来相对粗糙。
3、接着,教师将小组分成两个。
并告诉小组组员们,将鞋子放在地上,用力推动鞋子,在其中的一组成员特定的鞋底上进行,让另外一个小组成员在相同的地方用不同鞋底的鞋子做相同的动作。
4、同学们亲自实践后,小组成员共同总结,哪种鞋底摩擦力更大,比较哪两种鞋底相互间的摩擦力大小有差异性等等。
如菲林两次,得出结论:摩擦力与鞋底材质有关,鞋底摩擦力较大的材质相互接触,就会出现抵抗相互滑动的力,使鞋子保持静止。
5、通过孩子们的实验和思考,教师巩固学生们对于摩擦力的概念及发现鞋底材质的差异性的认识,并且总结出更深入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这次实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了摩擦力对物体静止和运动的影响,开发和培养了他们的直观感受和观察能力。
在孩子们进行亲自试验的过程中,增强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引导小朋友们进行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综合来看,本次科学实验启发了小朋友们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活动实践方案--有趣的摩擦力科技活动实践方案有趣的摩擦力一、活动背景在一次组织建构区域活动时,幼儿用长块积木搭建出许多个斜坡,并且用不同的小积木在斜坡上移动。
同时,不自觉的形成两两或三人在一起进行着“比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班级老师抓住幼儿兴趣,开展了以摩擦力为研究的主题教学。
全组老师认真讨论小组活动计划,并制定出可行的活动方法和内容。
二、活动目标1.能够知道同样物体,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运行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2.通过观察学习,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知不同材料对物体翻滚速度的影响。
3.探索相同大小的物体在质量不同的情况下,所产生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4.探索质量相同的物体在外形大小不同的情况下,所产生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一)探究小球在同样的斜坡上运动时的现象。
1.师:小朋友们,昨天老师带领大家用木板搭建了斜坡。
今天我们让小球在斜坡上滚动,比赛看谁的小球先着地。
师:小球在斜坡上滚动,与斜坡接触所产生的力叫摩擦力。
2.幼儿自由操作:搭建相同斜坡滚动小球3.师幼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师:小球在斜坡上滚动,与斜坡接触所产生的力叫摩擦力。
我们的小球在相同坡度上滚动的的摩擦力是一样,所以他们的速度也是一样的。
(二)引导幼儿探究操作,知道在两个不同坡度的斜坡上,小球滑落的速度不同。
1.教师提出问题师:那如果要搭两个坡度不一样的斜坡,你觉得小球在哪个坡度的斜坡上滑落速度快呢?2.交代操作要求和注意点师: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你们要先搭建两个不同的坡度的斜坡。
然后两个人把小球放在斜坡的起始位置,数一二三,同时放手。
仔细看看哪个小球车先到达地面。
然后在记录表上打勾。
3.幼儿操作与记录(1)教师错误操作,孩子纠正的方式引导孩子注意操作过中的定量(同时、同一起点、同种方式)(2)幼儿操作4.幼儿交流表达探索的结果,教师总结。
(1)师:有哪个小朋友愿意来说说你的发现?(幼儿总结探索结果)(2)如果要举行一场小球滚动比赛,你怎样做才能赢得这场比赛呢?师:原来高的坡度上摩擦力小所以小球落得比低的坡度上的小球快。
【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在探索区中幼儿继续探究物体在不同坡度的斜坡上运动时的不同现象。
2、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有关斜坡的现象。
活动二:《极速前进》【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感知不同材料对物体翻滚速度的影响,发展幼儿的探究观察能力。
3.体验探究摩擦力的乐趣。
【活动准备】1.不同材质的滑道(木板、毛巾、瓦楞纸赛道)2.相同的小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摩擦力。
出示小球,幼儿到前面来玩一玩,滚一滚。
问题:小球跑着跑着,最后都会慢慢的停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小结:原来啊,在小球翻滚的过程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阻碍它前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二)实验操作探索1.猜测一条是木板赛道、一条是毛巾赛道、一条是瓦楞纸赛道,小朋友想一想,那条赛道上的小球速度最快呢?(猜测在同样高度下,同时出发,不同粗糙面哪个表面速度最快)2.验证:实践操作探索结果是不是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呢?我们一起来试验一下吧。
幼儿实验验证:三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在光滑的积木、毛巾、瓦楞纸的赛道上同时往下滚落,观察三个小球的速度。
3.幼儿说出实验结果,师幼共同讨论。
师:你发现了什么?跟你刚才想的一样吗?为什么在木板上小球翻滚得最快?为什么在瓦楞纸上最慢呢?(引导幼儿说出不同粗糙程度的接触面对小球翻滚速度的影响。
)小结:毛巾和瓦楞纸摸起来粗粗的,摩擦力大小球跑的慢;木板摸起来很滑,摩擦力小,小球跑的快。
4.教师对结论再次验证。
总结:粗糙的哪一面上有很大的摩擦力,摩擦力越大就会阻碍小球的滑动,面越光滑小球滑动的就越快。
(三)尝试运用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增大摩擦力出示图片:车到了终点怎样快速安全的停下来?(刹车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出示图片:地板上走路容易摔倒怎么办?下雨天或下雪天,在光滑的马路上行驶怎样保证行人车辆的安全。
师小结:摩擦力是可以增大和减小的,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3.生活中的摩擦力出示有关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图片。
师:小朋友你在哪里还见过摩擦力呢?(幼儿说一说)(四)小结延伸:【活动延伸】师: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就不能正常的走路,汽车就不能行驶、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我们身边处处存在摩擦力,我们一起去外面找找哪里还有摩擦力,给小朋友讲一讲吧。
活动三:《小球们的比赛》实验一【活动目标】1.探索质量不同但大小相同的方块从相同斜坡滑下的速度。
2.感知同一物体质量越大,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越大。
3.体验科学小实验的趣味,掌握科学小实验方法,态度认真。
【活动准备】相同大小的铁方块和木方块各一个、坡度与光滑度相同的斜坡两个、记录纸【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师:“方块家族成员向大家问好啦,老大铁方块,老二木方块,都说自己滑得最远,你们猜一猜它们谁会最终获胜?”幼儿大胆猜想,并把自己最初的猜想记录在记录纸上。
(二)幼儿操作探索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
请幼儿亲自动手掂量观察两小方块特质。
师:“小朋友请你用手掂一掂哪个方块重呢?你觉得是重的方块滑得远还是轻的方块?”幼儿再次猜想,并又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
师:“请小朋友把小方块放在斜坡上让方块自由滑下来,看看哪个小方块滑得远?”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把结果记录下来。
(三)幼儿规范操作,验证猜想1. 教师正确规范介绍操作方法和测量方法2.幼儿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小方块,使其从固定角度斜坡滑下,每完成一步记录实验结果。
对比两小方块实验结果,说出自己发现。
(四)小组讨论和实验1.师:“你的小方块滑动多远,哪种小方块滑动得最远,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和你最初的猜想一致吗?”师:“以前的活动中小朋友都知道了摩擦力,你觉得两个方块滑下来会产生摩擦力吗?幼:“会”师:“哪个小方块产生的摩擦力要大些呢?为什么呢?”2.幼儿相互讨论,再次操作实验3.集体经验分享---每一组派出一名代表讲述本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五)教师总结:质量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小方块,越轻的滑得越远,所以,小方块家族最终的胜利者是木方块。
小方块在斜坡上滑下都会产生摩擦力,只是越重的方块产生的摩擦力越大,摩擦力大了就会阻碍小方块滑动,所以滑动的距离就没有轻的方块远。
实验二【活动目标】1.探索质量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小方块从相同斜坡滑下的远近关系。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滑动的接触面大小有关。
3.懂得与同伴合作探究,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方块(大木方块、小木方块)若干、坡度与光滑度相同的斜坡两个、天平秤、记录纸。
【活动过程】(一)提供不同大小的方块让幼儿自由地在斜坡上滑下,说出自己的一些发现。
(二)情景导入师:“上次活动铁方块和木方块进行了比赛,结果铁方块输了,木方块很神奇,又来找自己的同伴大木方块比赛,都说自己滑得最远,你们猜一猜它们谁会最终获胜?请幼儿大胆猜想,并把自己最初的猜想记录在记录纸上。
(三)了解实验材料,操作探索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请幼儿亲自动手掂量观察大、小方块特质,并在天平秤上秤一秤。
师:“小朋友哪个方块更大一些呢?”幼:“长方形的方块大一些”师:“你觉得哪个方块重?他们会是一样重的吗?”幼儿亲手掂一掂,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师:“我把两个方块用秤来秤一秤,看看谁重”(得出两方块一样重的结果)师:“两个方块都是一样重的,但是大小却不一样,你觉得是大方块滑得远还是小方块滑得远?”幼儿说出自己猜想,并记录在记录纸上师:“请小朋友把大、小方块放在斜坡上让球自由滑下来,看看大、小方块哪个滑得远?”幼儿自由操作探索,把结果记录下来。
(四)幼儿规范操作,验证猜想1. 教师正确规范介绍操作方法和测量方法。
2.幼儿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大、小方块,使其从固定角度斜坡滑下,每完成一步记录实验结果。
对比大小方块实验结果,说出自己发现。
(五)小组讨论和实验1.师:“哪个方块滑动远些呢?和你最初的猜想一致吗?”2.师:“方块滑下会产生摩擦力,你觉得两个一样重但大小不一样的方块产生的摩擦力是一样大的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3.幼儿相互讨论,再次操作实验。
4.集体经验分享(每一组派出一名代表讲述本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六)总结:师:质量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方块,小方块比大方块滑得远一些,所以,小方块又是冠军。
大、小方块虽然质量一样,但是它们滑动的接触面是会影响摩擦力的,小方块接触面小,所以滑得远。
活动四:《翻滚吧,玩具》【活动目标】1.滚动各种物体,探究能滚动的物体的形状特征。
2.尝试用不同方法把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
3.初步了解物体与摩擦力的关系。
【活动准备】1.玩具城(能滚动和不能滚动的玩具或物品若干)。
2.贴有能滚动或不能滚动标识的大筐各一个。
3.报纸、硬纸、橡皮泥、气球、可滚动的器皿、双面胶。
【活动过程】(一)幼儿玩玩具,引出"滚动"。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小礼物,希望小朋友能喜欢。
(出示玩具,分发给幼儿,幼儿玩玩具)。
师:刚才你们的玩具是怎么玩的?(幼儿回答,引导幼儿说出"滚动"。
幼:皮球可以拍。
师:皮球除了可以拍还可以怎么玩呢?幼:还可以滚?师:你们手中的玩具哪些也是可以滚动的?)(二)围绕"滚动和物体形状的关系"讨论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能够滚动的物体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幼儿回答)总结:原来这些能够滚动的物体它的形状都有圆形的一面,而圆形跟所接触的物体接触面最小,产生的摩擦力也最小,所以能够滚动。
相反,如果是一张纸,与地面的接触面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大,滚动起来也会相对困难一些。
(三)幼儿送玩具回家师:礼物要回家喽!请小朋友将能够滚动的礼物送到贴有滚动标识的筐子里,不能滚动的礼物送到贴有不能滚动标识的筐里。
(教师检查幼儿是否送错,幼儿自己纠正。
如:我觉得这件礼物有疑问?)(四)尝试让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1.明确任务(每组分别提供报纸、硬纸、橡皮泥、气球、可以滚动的器皿,双面胶也带去)。
师:刚才我们说到,滚动的物体都有圆形的一面。
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请小朋友把这些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请小朋友走到自己的座位进行尝试,成功了举手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