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古诗词赏析
《游园不值》全文及分析
《游园不值》全文及分析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以小见大,给人以哲理的启示。
诗的首句“应怜屐齿印苍苔”,交代了诗人游园受阻的原因。
“应怜”有推测、猜想之意,大概是园主人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了他那爱惜的青苔吧。
这里的“怜”字,不仅写出了园主人的心理,也透露出诗人对园主人爱惜青苔的赞赏。
同时,“屐齿印苍苔”这一细节,也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园中欣赏春色。
“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轻轻地敲打着柴门,却久久没有人来开门。
“小扣”一词,将诗人的小心翼翼和礼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久不开”则让诗人的期待落空,营造出一种失落的氛围。
然而,正当诗人感到扫兴之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却给人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那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你看,有一枝红杏从墙里伸了出来。
这两句诗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关不住”三个字,强调了春天的强大生命力,它不会因为园门的紧闭而被束缚。
而“一枝红杏出墙来”则以点带面,通过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让读者联想到园内那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景象。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在构思上别出心裁。
诗人先写游园受阻,欲扬先抑,为后面看到红杏出墙的惊喜做了铺垫。
同时,诗人以小见大,通过一枝红杏,展现出整个春天的美景,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有游园不得的遗憾,又有看到红杏出墙时的欣喜。
这种复杂的情感变化,使诗歌更富有韵味。
此外,这首诗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它告诉我们,新生事物必然会冲破重重阻碍,蓬勃发展。
再从语言上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
总的来说,《游园不值》这首诗短小精悍,韵味无穷。
它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佳作,更是一首富有哲理、情感真挚的诗篇,历经千年,依然能打动人心。
游园不值叶绍翁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游园不值叶绍翁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游园不值叶绍翁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叶绍翁【注释】①游园不值: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
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②应:可能,大概。
③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喜爱,怜悯。
④苍苔:青苔。
⑤小扣:轻轻地敲。
⑥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⑦屐齿:木屐(古代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
)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游园不值叶绍翁【译文】园主人可能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所以客人轻敲柴门才久久地不开。
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游园不值叶绍翁鉴赏: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
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
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用“杨柳”的金黄、嫩绿来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突出重点。
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
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
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叶绍翁《游园不值》赏析
叶绍翁《游园不值》赏析叶绍翁(生卒年不祥)南宋中期诗人。
字嗣宗,号靖逸,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徙居处州龙泉(今属浙江)。
其学出于叶商之,与真德秀交厚,属江湖派诗人。
他曾长期隐居于钱塘西湖之滨,常与葛天民相互酬唱。
著有《靖逸小集》、《四朝见闻录》等.其中一首七言绝句《游园不值》历来为世人所传诵。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小诗,可以说是人见人爱啦!因为她构思新颖别致,韵味隽永含蓄。
既清秀俊丽,又富有理趣。
这是叶绍翁最有名的一首诗了,被长年选作小学课文。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有必要认真地、慎重地来对待她,以免误导学生、误人子弟啊!一般地,后面两句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了,人们的异议主要集中在前两句。
前面两句按照常规的解释是这样说的:园主人大概是怕游人的屐齿踩坏了院内的苍苔吧!为什么敲了许久、等了许久,仍不见有人来开门?这样的解释初听起来还挺风趣幽默的,然而却经不起人们深入细致地揣摩和推敲。
因为这种解释的所谓风趣幽默远远阻挡不了读者对该诗作者内心世界的刻薄尖酸、自私无聊的推测及想象!它总让读者感觉到诗人叶绍翁幽默得过了头儿,很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这种解释颇适合该诗的另一种版本:“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扉九不开。
”而这种版本是很不多见的,并且最终是被淘汰掉了的。
对此,我有一个这样的推测:此种版本可能是作者的初稿或者说草稿吧。
作者一时兴致,只想着说笑、调侃,竟有点忘乎所以了!等冷静下来仔细琢磨一番,才觉得不太对劲,因为过于刻薄尖酸地猜度他人时,难免会引火烧身、招惹来众人的非议的!所以便及时修订成今天流行的这种版本作为定稿。
作者思想认识上的这种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再不然,就是当时或后世的某些浅薄者多事,企图按照自己想当然的错误理解,欲把这首诗修改得更“浅显易懂”一些。
殊不知愈改愈乱,早已不是诗人叶绍翁睿智豁达、风雅脱俗的本意了!那么,这首小诗究竟怎样去理解才能让人们觉得更加合情合理、更加真实可信一些呢?这得先谈谈解诗的一般原则。
三年级古诗词《夜书所见》原文及翻译赏析
文库( ) /小学三年级三年级古诗词《夜书所见》原文及翻译赏析〕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注释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鉴赏《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
所以在这里应读“ ji àn”。
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
(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本诗交织作者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
表现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
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
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
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构思神妙。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
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思绪。
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
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
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
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四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
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
满耳秋声,满目秋夜,满怀乡情。
叶绍翁的名句与赏析
叶绍翁的名句与赏析叶绍翁的名句集锦与赏析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本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
生卒年不详。
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作为著名诗人,他的这首《游园不值》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
而王维则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画成就都是很高的,苏轼还曾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还曾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他在晚年时还有一个称号为“诗佛”。
他所著有的《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在世间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
他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
关于他们两个人的写作风格,叶绍翁写实的风格多是以田园风格为主,并且大多数词以七言绝句为佳。
而王维的大多数诗也都是山水田园之作,两人在写诗方面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首先叶绍翁是江湖诗人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而王维虽然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但是王维的写的情景诗篇,常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来描述。
王维写得诗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叶绍翁诗作游园不值赏析《游园不值》这首诗是诗人叶绍翁的名篇,在这首小诗中主要描写了诗人春日游园所见和所感。
作者将一段闲情写得很是富有情趣。
作者来游园本就是为了追寻春天的脚步,而主人闭园却是因为惜青苔,这么一说便沟通了主客惜春之心,使访友不遇的惆怅顿时化为乌有。
《游园不值》这首诗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诗人猜想,大概这里的主人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于是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在他无可奈何、准备离去时,在抬头的瞬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
三年级古诗《游园不值》知识点
三年级古诗《游园不值》知识点《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这首古诗的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龙泉)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
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很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生活片段,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二、诗歌原文及注音应怜屐(jī)齿印苍苔,小扣柴扉(fēi)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词语解释1、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2、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3、屐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4、小扣:轻轻地敲门。
5、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四、诗句翻译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五、诗歌赏析1、前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诗人却从“屐齿印苍苔”这一细节推测出园主人可能是怕来访者的木屐踩坏了园内的青苔,所以才紧闭园门。
“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轻轻地敲门,却久久没有人来开,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诗人访友不遇的扫兴,还隐隐透露出园主人的淡泊名利。
2、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千古名句。
这两句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前者是关不住的,后者是“出墙来”的,展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
同时,这两句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六、诗歌主题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游园不成,却看到一枝红杏出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新生事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七、写作手法1、欲扬先抑:诗人先写游园不值,园门紧闭,情绪低落;后写看到一枝红杏出墙,心情由失望转为惊喜,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古诗词鉴赏叶绍翁5篇_叶绍翁代表作赏析
古诗词鉴赏叶绍翁5篇_叶绍翁代表作赏析叶绍翁原姓李,因受祖父李颖士所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
宋光宗至宋宁宗期间,叶绍翁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此后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多有来往。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古诗词鉴赏叶绍翁,来欣赏一下吧。
游园不值朝代:宋朝|作者: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这首小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
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
首句又作“应嫌屐齿印苍苔”,我却嫌这“嫌”字不好,它似乎在表现园主人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清高,但清高得有点做作。
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与此诗后半辞意颇同。
陆游在南宋诗名极大,江湖后辈叶绍翁多半读过《马上作》而有所沿袭。
在创作中,后人往往有类似和全同前人的语句。
这有两仲情况:一是无心偶合,一是有意借用。
前者如蔡宽夫诗话云:“元之(王禹偁)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近。
’因请易之。
元之忻然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邪。
’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
’卒不复易。
”后者如文天祥《集杜诗·自序》云:“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言之。
日玩之不置,但觉为吾诗,忘其为子美诗也。
乃知子美非能自为诗,诗句自是人情性中语,烦子美道耳。
游园不值古诗诗意和作者简介
游园不值古诗诗意和作者简介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游园不值的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春日游园的见闻和感受,通过写墙内探出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
诗人以小见大,通过对红杏的描述,将浓浓的春意表现得很充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
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游园不值的作者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
南宋建炎三年,因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
叶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牵连,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
宋光宗至宋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
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又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
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游园不值的原文及翻译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词原文及赏析
欣赏这些作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生命的意
诗词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帮助人们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引导人们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境。
激发人生感悟
诗词中的人生感悟表达,往往能够激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使人们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生。
传递人生智慧
诗词中的人生感悟表达,往往融入了诗人的生活经验和智慧,通过欣 赏这些作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人生的真谛。
03
屐齿:木屐的齿,形如锯齿。这里指木鞋的底齿,用
于在泥地上防滑。
注释及解释
苍苔
青色的苔藓。
小扣
轻轻地敲。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春色
春日的景色、景致。
注释及解释
红杏:红色的杏花。
解释
本诗描绘了作者想要游园却未能进入 ,只能从柴扉的缝隙中窥视园中春色 的情景。诗人以“屐齿”和“柴扉” 为象征,暗示自己被拒之门外,表达 了失望与遗憾。但是,尽管不能入园 亲身体验春色,诗人仍然感受到了满 园春意的盎然和一枝红杏出墙的惊喜 ,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叶绍翁的生平经历丰富,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没有 考中。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名优秀的诗人。他坚持 自己的文学理念,不畏艰难困苦,最终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 的成就。
叶绍翁的创作风格
叶绍翁的诗歌风格独特,他的诗歌以自然为题材,以生活为素材,用清新、细腻、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 卷。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词 原文及赏析
汇报人:XXX
20XX-XX-XX
CATALOGUE
目 录
• 诗人简介 • 《游园不值》诗词原文 • 诗词赏析 • 诗文中的名句及其含义 • 诗词的意义与价值 • 总结与评价
叶绍翁《夜书所见》译文及赏析
叶绍翁《夜书所见》译文及赏析叶绍翁《夜书所见》译文及赏析《夜书所见》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叶绍翁《夜书所见》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夜书所见》原文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夜书所见》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赏析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
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
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
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
’”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夜书所见》作者简介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所著诗集《靖逸小集》。
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游园不值》全文及赏析
《游园不值》全文及赏析《<游园不值>全文及赏析》《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诗作,全文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简单质朴,却又韵味无穷,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感受。
“应怜屐齿印苍苔”,诗人想去游园,却先设想园主人大概是怕自己的木屐在青苔上留下痕迹,所以“怜”着那苍苔,不肯让人进去。
一个“怜”字,将园主人的心态细腻地刻画了出来,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园主人心思的揣摩。
“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轻轻地敲着柴门,却许久都没有人来开门。
“小扣”一词,表现出诗人的礼貌和小心翼翼,而“久不开”则营造出一种期待落空的氛围,让读者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
正当读者以为诗人要扫兴而归时,诗人却笔锋一转,写出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千古名句。
虽然园子的门紧闭着,但是满园的春色却是关不住的,有一枝红杏探出了墙头。
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那探出墙头的红杏,就像是在困境中依然努力展现自己的生命,告诉我们,美好的事物是无法被束缚和阻挡的。
从意境上来看,这首诗先抑后扬。
前面两句的“应怜”和“久不开”,给人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感觉。
但紧接着,那枝红杏的出现,瞬间打破了这种沉闷,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这种从失落转向惊喜的转变,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有层次。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以小见大。
通过一枝红杏,让读者联想到园内那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景象。
这种以局部暗示整体的手法,既巧妙又富有感染力。
从情感表达上,诗人虽然游园未遇主人,但并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恨,反而被那枝红杏所展现的春景所打动,表现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此外,这首诗还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读者仿佛能够看到诗人站在柴门前,轻轻敲门,然后抬头看到那枝探出墙头的红杏,整个场景如在眼前。
总的来说,《游园不值》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手法独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游园不值 宋 · 叶绍翁意思
一、游园不值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诗,是一首唐诗宋话题的咏怀诗,全诗以作者遭遇而进行了启发和加工,通过对阳羡陵园景色的描述和反思, 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人生的苦闷感叹,反映了诗人世俗化的心情。
二、诗中描述景色在《游园不值》中,叶绍翁以游园为主线,描述了游园所见之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描绘了春花败落和秋风凄凉的景象,让读者对景色和气氛有了感知。
三、反思现实生活和人生诗中作者通过对游园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绝望和对人生的悲观:“不如怜取眼前人。
” 赞颂了生活平凡,普通之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叶绍翁用“游园不值”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苦闷,呼吁人们重视眼前,看淡得失,从而看到生活中的真正意义和快乐。
四、结构合理,意境深远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却表达出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悲观。
“不如怜取眼前人。
” 这一语句体现了叶绍翁淡泊名利,向往平凡生活的情怀。
诗人以游园为引子,表达了对世情的不满,对人生的感慨。
整篇诗意境高远,反映了诗人对尘世之苦的痛苦感受。
五. 总结《游园不值》是叶绍翁的代表作之一,纵观全诗,叶绍翁以游园为线索,通过对游园中景色的叙述和对生活的反思,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人生的苦闷感叹。
整首诗结构完整合理,文字流畅清雅,语调平缓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唐诗宋话题的引人之处。
六、诗中的审美意蕴《游园不值》一首诗,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
在游园所见之景的描写中,叶绍翁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将凋零的春花与凄凉的秋风相结合,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无常,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通过这些意象的铺陈,诗人传达出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人生的苦闷感叹。
整首诗情感真挚,对生活的态度表达得深刻动人。
七、现实生活的反思在诗中,叶绍翁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通过游园所见之景的描写,反映了生活中的荣辱得失和世间万象的变化。
在“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中,诗人抒发了对美好时光匆匆而逝的感慨。
千家诗《叶绍翁·游园不值》题解与鉴赏
千家诗《叶绍翁·游园不值》题解与鉴赏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1],小扣柴扉久不开[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
擅长七言绝句,诗意含蓄轻巧。
[题解]
不值,不遇,指主人不在家。
这首诗景小意深,古今传诵,后两句既描绘了园中的盎然春色,又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
[注释]
[1]屐齿:指木鞋底的高齿。
印:留下痕迹,这里指践踏。
苍苔:地上的苔藓。
主人爱惜苍苔,怕踏上鞋印,于是关闭柴门。
[2]小扣:轻敲。
扣,同“叩”。
柴扉:篱笆门。
《游园不值》全文与赏析
《游园不值》全文与赏析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以小见大,景中含情,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深刻的启示。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诗人想去拜访友人,轻轻敲响园门,却许久无人应答。
或许是园主担心诗人的木屐会在青苔上留下痕迹,所以才没有开门吧。
这里的“怜”字,饱含着诗人对园主爱惜青苔的理解,也透露出诗人未能入园的些许遗憾。
“小扣柴扉”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有礼和期待。
而“久不开”则让这种期待渐渐落空,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也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虽然园门紧闭,但满园的春色却是怎么也关不住的。
那探出墙外的一枝红杏,让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这枝红杏,不仅是园内春色的代表,更是一种生命的象征,它突破了围墙的束缚,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和活力。
诗人以“关不住”和“出墙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同时也暗示了新生事物必然会冲破重重阻碍,蓬勃发展。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取景小巧而意境深远。
诗人以“游园不值”这一小小的生活片段为切入点,通过对园门紧闭和红杏出墙的描写,展现出了春天的无限美好和生命的顽强力量。
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前面的“久不开”让人感到失落,后面的“出墙来”则带来惊喜,使整首诗的情感波澜起伏,富有韵味。
从情感表达上,诗人既有对未能入园的遗憾,又有因红杏出墙而感受到的惊喜和对春天的赞美。
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此外,这首诗还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它告诉我们,美好的事物是无法被阻挡和束缚的,即使面临困境和阻碍,也总会有突破和展现的机会。
同时,也让我们明白,有时候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挫折,但只要坚持不懈,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希望和惊喜。
古诗《夜书所见》赏析
古诗《夜书所见》赏析一、诗文《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二、作者叶绍翁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三、释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四、词语解释: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五、赏析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
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
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
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构思神妙。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
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思绪。
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
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
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
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四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
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
满耳秋声,满目秋夜,满怀乡情。
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无尽!5、远近互动。
诗人因身受寂夜孤单之苦,而产生眷恋远方亲人之心。
虽身在千里之距,嬉戏场景犹在眼前。
近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赏析:诗人笔下的春天景色与哲思
叶绍翁《游园不值》赏析:诗人笔下的春天景色与哲思《游园不值》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游园的情景,虽然园主人未在,诗人未能入园观赏,但通过对景色的巧妙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美之情。
一、作品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译文及注释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注释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表示去某地方不合时,未能遇到想见之人。
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三、创作背景此诗创作时间难以确证,其创作动机也有很大争议。
刘永生《千古名诗千家诗》认为这就是纯粹的记游之作,蔡干军《诗艺引谈》则认为是为赞美高人隐士而作,而林方直、陈羽云《唐宋诗词浅释》则认为是反封建独裁、反压迫的政治诗。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
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
《游园不值》古诗讲解
《游园不值》古诗讲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中心思想:《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
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赏析:"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柴门,好久也没人来开门。
满园子的春色是柴门关不住的,一枝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到墙外来了。
"“满园”两句,或实写景致,或暗喻所访之人德行(满园春色)既为己所知见(一枝红杏),久之必为人所知。
品酒: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
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作者了解: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yīng lin jī chǐ yn cāng ti,小扣柴扉久不开。
xiǎo ku ci fēi jiǔ b kāi。
春色满园关不住,chūn s mǎn yun guān b zh,一枝红杏出墙来。
yī zhī hng xng chū qing li。
翻译:也许就是园主害怕我的木屐踩死他那爱护的青苔,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没有人丁年。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注解:①游园不值: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
《游园不值》叶绍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游园不值》叶绍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
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作品原文: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品注释:1、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2、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3、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4、小扣:轻轻地敲门。
5、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作品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作品鉴赏: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
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
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古诗词赏析1、《青溪阁》
江总能文土,空贻狎客名。
旧基荒草占,废圃野人耕。
古柳无多树,新蝉第一声。
青溪固亡恙,依旧与孤城。
2、《咏先牌》
相随万里途,汝岂被名驱。
挂壁疑何用,辞家不可无。
店翁先酒扫,津吏认称呼。
举子无钱刻,惟将□纸糊。
3、《野蝶》
银为须翅粉为肌,驱役春风不解肥。
桃李上林无分到,可怜却傍菜花飞。
4、《幽居书事》
客开双佛塔,水绕数鱼家。
酒剩沾邻里,时平买钓车。
童闲唯伴鹤,树老自成槎。
枕上关心事,侵晨扫落花。
5、《嘉兴界》
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6、《石头感古》
夷甫诸人者,龟趺已故丘。
但能挥玉尘,不解冠兜鍪。
正朔从江左,经营仅石头。
中原虽可望,不忍上层楼。
7、《九日呈真直院》
秋负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
肠断故山归未得,借人篱落种黄花。
8、《苔钱》
家贫地上却钱流,朽贯年深不可收。
若使用之堪买爵,等闲门巷亦封侯。
9、《谒半山祠》
归去田畴问老农,力行新法竟何功。
已知供佛追前过,尚惜修书谢数公。
塑像难陪夫子壁,古祠谁访觉王宫。
都来二百年间事,燕麦戎葵几度风。
10、《烟村》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
只於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扩展阅读:叶绍翁的人物生平
叶绍翁原姓李,因受祖父李颖士所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
宋光宗至宋宁宗期间,叶绍翁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此后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多有来往。
叶绍翁是江湖诗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
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另外,周密《齐东野语》载其咏史诗《汉武帝》一首,颇尽讽刺揶揄之能事。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
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