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中的卯榫结构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

教学设计-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

教学总 结
与特色
本课程通过视频、幻灯片、实物模型演示的方法,多维讲解课题,帮助学习 者对明式家具的中的榫卯结构进行理解。
教学详案
步骤 1:介绍榫卯的价值
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木结构的灵魂。榫卯结构的运用对明式家具价值的提升主要在三个方
面:一是家具连接更加结实耐用,二是便于运输维修,三是提升家具品质。
步骤 2:明式家具榫卯结构还原
明式家具榫卯结构花样繁多、构思巧妙,通过对明式家具实物的解构分析,还原明式家具
榫卯结构的各种形式,从而探讨榫卯结构在明式家具中的技术价值与艺术价值。
步骤 3: 榫卯连接方式的解构
榫卯结构精巧美观,连接方式极为巧妙,通过榫卯模型视频演示,展示各种榫卯结构的型
制与连接方式,为榫卯连接技艺的学习与创新提供直观的素材。
为民族传艺 为文化存根 为大师立传 为百工留名
明式家具技艺
明式家具技艺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标题 所属专业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 构
家具设计
所属课程 适用对象
明式家具发展史 明式家具研究、学习人员
所属专业大类
设计艺术学
所属专业类
产品设计
授课教师 教学思想与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背景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李颖
所属学校
构,最终目的还是能够对榫卯技艺进行传承与创新。采用课堂讲解、
实物佐证史料的方法,使教学过程不至枯燥。
1、使学生了解榫卯结构在明式家具中的重要价值 2、使学生了解典型的明式家具榫卯结构
重点:通过实物还原明式家具中各种形式的榫卯结构
难点:说明榫卯结构在明式家具中的重要地位及历史传承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
教学内容
价值。本节课是这个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讲

榫卯结构与明清家具

榫卯结构与明清家具

সҷՈ᳼ᎹᡔᄾϔָᰃЁ೑স݌ᆊ݋ЁҸҎࠢᕔՈϔ☦ˈ᳼ᎹẔϬᎻ཭Ոᵘᗱ߯ỤߎӴ༛ჰՈ὿ृ඗ᵘDŽЁ೑ᎹࣴҢ෎ᴀՈ὿ृ඗ᵘЁ໽ᠡഄথሩߎगবϛ࣪Ո৘࢑ᔶᓣDŽ╓؄ᇍЁ೑স݌ᆊ݋Ո⏅ܹۘऺˈᮄՈ὿ृ඗ᵘҡϡᮁഄᝯথɴЁˈ໐Ϩᕔᕔᰃ໡ॳᎹ԰ЁՈ᳼Ꮉᰢ্ϡᏆDŽњᢧস݌ᆊ݋ ᑨ᪩ҢᎹᄾ඗ᵘᓔྟњᢧ ЎҔМगᑈসศϡצ ЎҔМՂᑈՈᆊ݋῁᮴ӏԩᵒࡼਸ਼"ϟ☦ ᩭ៥ӀỞẋ೒ċᴹᰴẟস݌ᆊ݋ᎹᄾՈᄾᴃ↓ූ ⃷ᰓ៥೑সҷᆊ݋ՈஂढDŽএ᷅Ϣ๽ᑻՈ඗ড়඗ᵘ˖˖এ᷅Ϣ๽ᑻՈ඗ড়඗ᵘ޵ᰃऴᑇ☦☦ࢳϡ໻ˈԧʌ໐জᡅ∖ᅗঝএϡצՈᆊ݋៪ᆊ݋ញĤકˈ໮₋Ϭ८᳼԰๽ᑻˈϞ☦ߓ؀ỡএ᳼ˈࠡৢ៪ಯ☦Ϭঝĝᴹᢉ།Ո඗ᵘDŽᅲĭབᑻሣ ǃᜧᶊǃ♃ৄ਍਍DŽᯢঞ⏙ࠡᳳ๽ᑻᐌϬՈᢅۇˈЎՈᰃ೼ঝĝП໪জ᳝ʌ᰻໐Ϩ᳝ₑₓՈᵘӊˈᣵԣঝĝˈࡴᔎᅗՈᢉ།࡯ₓDŽḑ὿੠ृ⏄˖˖ḑ὿੠ृ⏄೼ᵘӊᴀᵯϞНخ὿༈ˈ಴᳒ফ᳼ᴤᗻ࿁Ո└ࠊˈা࿁೼᳼ൽ൹ָՈϔ঳خ὿ˈ῾ൽϔᢪेᮁˈᬙϡ࿁خ὿ˈẝᰃ᳼Ꮉᐌ᪊DŽབᵰϸϾᵘӊ◄ᡅẢ඗ˈϵѢ᳼ൽՈ݇ிˈ᮴⊩Ụ὿ˈা᳝঺প᳼ᴤỤ὿ˈϬĀḑ὿ā៪Āृ⏄āՈࡲ⊩ᇚᅗӀẢ඗᰻ᴹDŽᯢᓣᆊ݋ЁՓϬḑ὿Ոᚙމ᳝བϟ޴࢑˖८ᵓᣐড়ˈ೼ᣐষݙḑ὿ǃߓ؀ଡ଼ড়DŽᶤѯຜ༈޴Ḝ៪Ⓕᖗ⁅Ոຜ༈ˈϬḑ὿Ϣᢍ༈඗ড়DŽᶤѯवᄤᅵˈབঠ༫ɳˈϬḑ὿ϢϞϟᵘӊ඗ড়DŽḠঞՈ᧰ᅵᢖĝˈ៪ᱵḚՈĝᄤˈᜧᶊ៪☦֊ᶊᨁ࿕ϟՈऺĝ਍ˈ໮ϔṽḑ὿ˈϔṽН὿Ϣּ὿Ոᵘӊ඗ড়DŽᑞೈᄤǃồⓅ⁅ϞՈ৘࢑Ϭᱵ᥹⒬ોՈᮍ⊩Ụ៤Ո೒ḜញĤˈབಯોѥൽǃकᄫ༫ᮍ਍ˈᐌϬḑ὿ࡴҹඈড়DŽḠᣝĝᴵՈϞղˈួ၃خ៪ϔ၃ϝĝᓣḠ☦൯ṽՈϞղˈ᳝ՈϬḑ὿ϢṽᢍՈᑩ☦Ả඗DŽĀϸϞāˈेᴳဴϢĝᴵϸ᳼ߚخՈḠ޴ˈĀϝϞāेᴳဴϢĝᴵ੠ᠬဲϝ᳼ߚخՈḠ޴ˈᴳဴϢĝᴵѠ້ПⒸঞᴳဴǃᠬဲ੠ĝᴵϝ້ПⒸᐌϬḑ὿඗ড়ˈҹ⓶ߚࡿϣ෡ˈ⒮⏝ϡ܄DŽᅬղੵϸᐂ੠ৢྐՈϟොˈϬḑ὿Ϣϟ☦Ոᑩᑻ඗ড়DŽ12穿销不同与栽榫。

栽榫一般比较短而且隐藏不露,穿销则较长,明显外露,故多用与构件的裹皮,在家具的表面是看不见的。

榫卯结构的特点

榫卯结构的特点

明代家具就是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的鼎盛时期,其技艺与设计达到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巅峰,占据着中国乃至世界家居界的重要地位。

中国明式家具以追求神态韵律、造型古朴典雅为特色,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式生活中的艺术成就与文化底蕴,更具有实用性功能。

此外,结构严谨、使用寿命长就是其精髓之所在,也就是人们推崇它的重要原因。

在明式家具的制作过程中,榫卯结构的使用可以说就是重中之重。

榫卯结构深刻的文化内涵不只表现在木构家具的拼接中,更体现了古代中国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其科学合理性的结构、高超的加工生产技术与厚重内敛的人文气息,增添了明式家具的意蕴。

一、榫卯结构的起源与分类榫卯结构起源于七千年前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几千年间衍生出千百种花样,基本形制近百种左右,其中派生极多。

在中国木建史上,榫卯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本制作技术之一,明清家具的制作过程中几乎运用了所有榫卯结构种类中的精华形制。

在一件明代经典家具之上,运用榫卯结构的范围不同,类型不一,但均起到家具整体形态构造上重要的“关节”作用。

中国明代古典家具中使用到的榫卯结构共一百多种,可分为几大类型。

一类作为面与面的结合作用,或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就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燕尾榫”“槽口榫”“企口榫”“穿带榫”等等;另一类就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用于横竖才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以及直才与弧形才的延伸结合等方面,如“双榫”“双夹榫”“勾挂榫”“楔钉榫”“通榫”“半榫”等等。

第三类就是将三个构件相互结合的构造方法,常见的榫卯有“抱肩榫”“托角榫”“长短榫”等等。

二、榫卯结构的中式文化内涵明代就是中国文化体系的成熟时期,明式家具中体现出的硬朗、简洁、质朴、自然之风,就是受到当时社会中的文化熏陶而成的。

王阳明的“心学”、王艮的哲学思想等等都对中国明式家具的风格有一定左右,可以说明式家具就是典型的文人家具,体现了文人追求质朴清新的哲学思想。

榫卯结构体现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榫卯结构互为凹凸,体现了自然阴阳相互转承“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道家哲学意蕴。

古代明式家具33种经典榫卯结构图(动画)

古代明式家具33种经典榫卯结构图(动画)

9.高束腰抱肩榫
10.挂肩四面平榫
11.圆柱丁字结合榫
12.圆方结合裹腿
13.圆柱二维直角交叉榫
14.圆香几攒边打槽
15.攒边打槽装板
16.一腿三牙方桌结构
17.抄手榫
18.方材角结合床围子攒接万字
19.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
20.三根直材交叉
21.加云子无束腰裹腿杌凳腿足与凳面结合
22.插肩榫变形
23.平板明榫角结合
24.柜子底枨
25.方材丁字结合(榫卯大进小出)
26.厚板闷榫角结合
27.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
28.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构
29.直材交叉结合
30.弧形直材十字交叉
31..弧形面直材角结合
32.走马销
代明式家具33种经典榫卯结 构图(动画)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1.楔钉榫
2.挖烟袋锅榫
3.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
4.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
5.扇形插肩榫
6.传统粽角榫
7.双榫粽角榫
8.带板粽角榫

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性能与设计进化研究

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性能与设计进化研究

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性能与设计进化研究一、本文概述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作为中国古代木工艺的重要代表,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工艺价值早已被世人所公认。

榫卯结构以其独特的连接方式,不仅赋予了家具卓越的稳固性和耐用性,更在视觉和触感上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和谐美。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传统榫卯结构也面临着性能优化和设计创新的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性能与设计进化。

我们将首先回顾榫卯结构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特点,分析其在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应用及其文化内涵。

随后,我们将从力学角度对榫卯结构的性能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稳固性和耐用性的科学依据。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及如何结合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实现榫卯结构的性能优化和设计进化。

本文期望通过系统的研究和探索,为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传统榫卯结构的魅力,同时也推动其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和发展。

二、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与分类榫卯结构,作为中国传统家具制作的核心技术,其基本原理在于通过木材之间的凹凸结合,实现无钉无胶的稳固连接。

这种结构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仅能够承受各种方向的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使得家具即使在经历长时间的使用和环境的变迁后,依然能够保持其原有的结构和形态。

榫卯结构的分类繁多,根据其连接方式和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直榫:直榫是最基本的榫卯结构,其特点是榫头与榫眼呈直线连接。

直榫的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家具的拼接和连接。

燕尾榫:燕尾榫的榫头呈燕尾状,榫眼则相应地设计为燕尾槽。

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拉结力,常用于桌腿、椅腿等需要承受较大拉力的部位。

楔钉榫:楔钉榫通过在榫卯中加入楔形木钉来增强连接强度。

这种结构既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又方便拆卸和维修。

抱肩榫:抱肩榫是一种特殊的榫卯结构,它通过将榫头部分嵌入到另一块木材的肩部,实现两块木材的紧密连接。

明代家具特点及材料——硬木的主要运用

明代家具特点及材料——硬木的主要运用
黄花梨木、 鸂鶒木、 铁力木ꎮ 这四种木材可称为明清家具史上的四
大硬木ꎬ 也是明清家具史上最常用的硬木材料ꎮ
1. 紫檀木ꎬ 又名金星紫檀ꎬ 自古即紫檀最名贵的木材ꎮ 民间
有俗言百年不能成材ꎬ 形容一棵紫檀树要生长百年以后才能够使
用ꎬ 因此可以看出紫檀树木十分珍贵ꎮ 据李时珍的 « 本草纲目» 所
记载ꎬ 紫檀木具有药用价值ꎬ 更是名贵的中药材ꎮ
代家具也有髹漆做表ꎬ 不会再上面做丰富的装饰ꎬ 更加强调原木色纹理的ꎬ 表现木质本身材质美ꎬ 形成清新雅致、 明快简洁的风
格ꎮ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ꎬ 人们所认知的明式家具ꎬ 多是采用黄花梨木、 紫檀木、 红木等硬木ꎬ 制作而成的家具摆件ꎮ[2] 但是在明代
现实社会中ꎬ 明代家具不会都采用优质木材ꎬ 这种高档的木材只是一小部分ꎬ 那是因为某种原因形成现在人对明代家具一种定性
还可以表现出了曲线美ꎬ 而且还起到了加固、 支撑等实用的功能ꎮ
明代圈椅背后靠板并非是直直的一块木板ꎬ 而是根据人坐下后背部
呈现的一个弯曲度ꎬ 进而对圈椅背后靠板做了一个呈 S 形的设计ꎮ
在制作家具时ꎬ 能考虑的到人体对家具使用的一个舒适度ꎬ 说明明
代在家具的制作上ꎬ 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ꎮ
4. 使人留下最深的印象莫过于明式家具上那鬼斧神工的雕刻
Vol 42/No 04/Westleather
明代家具特Hale Waihona Puke 及材料———硬木的主要运用
孙清华ꎬ 文惠玲
( 景德镇陶瓷大学ꎬ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摘 要: 中国家具明代是发展的巅峰时代ꎬ 明代的家具在制造上多以采用硬木ꎬ 并且以黄花梨ꎬ 紫檀木最为常见ꎬ 结构多使
用榫卯结构ꎬ 造型上注重功能和合理性与多样性ꎬ 既能技能符合人体生理特点ꎬ 又富有典雅之美ꎬ 将艺术和实用性结合ꎮ[1] 当然明

中式古典明清家具常见榫卯结构

中式古典明清家具常见榫卯结构

浅谈中式古典明清家具常见榫卯结构整理的本文内容带有一定专业性,主要是我国古典家具的结构知识,特别是明清中式家具的结构;在解放前,我国的工业相当落后,铁钉都不能自己生产——叫洋铁钉,中式家具的结构普遍使用传统的榫接结构;榫接结构在我国从春秋战国就已经出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明清,已经达到最高水平,不用一钉、不用一丝的金属连接,组装出的家具使用百年,这不能不感叹我国家具匠人的聪明才智和精湛工艺。

整理本篇以方便大家在欣赏中式古典家具时能看出门道,明白所以然;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了解中式古典家具的榫接结构也有益于大家对自家实木家具的保养,整理中出现一些小的错误,也请大家谅解,苏方典/SU 先行谢过,有兴趣的朋友姑且观之......(一)、龙凤榫加穿带一块薄板不够宽,需要两块或更多块薄板拼起来才够宽时,就要用“龙凤榫加穿带”。

(如插图1所示)先把薄板的一个长边刨出断面为斗个银锭形的长榫,再把与它相邻的那块薄板的长边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插的办法把两块板拼拢,所用的榫卯叫“龙凤榫”。

这样可以加大榫卯的胶合面,防止拼缝上下翘错,并不使拼板从横的方各拉开。

薄板依上法一一拼完,用胶粘牢后,横贯背面,开一下大上小的槽口,名叫“带口”;穿嵌一面做一梯形的长榫的木条,名叫“穿带”。

带口及穿带的梯形长榫都一端稍窄,一端稍宽。

长榫由宽处推向窄处,这样才能窗紧。

穿带两端出头,留做榫子。

穿带根数视拼板的长度而定,一般每隔40cm穿一根。

最后在拼板的四周刨出榫舌,名叫“边簧”,以便装入木框里口的槽口内。

(二)、攒边打槽装板上述用“龙凤榫加穿带”拼成的木板是为了装入攒边的木框而准备的。

木框四根,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短而凿眼的叫“抹头”。

在木框的里口打好槽,以便容纳木板边簧。

穿带出头部分则插入大边上的卯眼内。

把木板装入木框的做法叫“攒边打槽装板”;把薄板装入木框,使薄板能厚板使用,同时能把色暗无纹的木材断面完全隐藏起来,外露的都是美丽的木纹,所以是一种合理、美观而又节省的做法。

中国家具·榫卯结构

中国家具·榫卯结构

中国家具·榫卯结构篇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一、中国木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

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

在中国建筑中,原则上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必要时也会用铁钉。

二、明清家具常用榫卯结构钢筋城市里,大到高架、地铁,小到家中的任意一件家具,都需要铁钉、螺帽来做“关节”。

可这些关节并非铮铮铁骨,温差变化、遇水潮湿,金属容易变形、生锈,造成螺帽松脱,而家具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不齐整”了。

中式的传统实木家具就毫无此类后顾之忧。

中式家具的结构灵魂,便是榫卯——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不用铁钉,不破坏木质本身生长结构,依靠测量、切割、打磨、安装等纯手工制作,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凹凸结合的处理方式,完成一件家具。

古人讲究纯天然、无添加,光用木头打造家具,钉子、胶水一概不考虑,遂也用木头巧夺天工地制成了榫卯。

凸起的榫与凹进的卯,但相互间的匹配更浑然天成,更天衣无缝,就这样把一件大家具捣鼓成了一副“七巧板”。

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X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三、榫卯结构类型榫卯结构从宋代开始愈趋成熟,自宋历明,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组合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美观与实用并驾。

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适合用于板与板的结拼合或者大板与边框的结合。

槽口榫燕尾榫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

明式家具榫卯结构美学特征

明式家具榫卯结构美学特征

明式家具榫卯结构美学特征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一种,它起源于明朝时期,以其独特的榫卯结构美学特征而闻名于世。

明式家具榫卯结构美学特征的主要特点是使用榫头和卯榫进行连接,而不使用钉子或螺丝等金属连接工具。

这种结构的设计,使得明式家具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和稳定性,被誉为中国传统家具中的精品之一。

榫头是明式家具中的重要部分。

它通常是由木材制成的,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包括方形、圆形、长方形等。

榫头在连接家具的不同部件时非常重要,可以使家具更加结实和稳定。

榫头的制作需要精准的尺寸和形状,需要经过多次刨削和打磨才能制作成形。

因此,榫头的制作需要技术娴熟的木匠,他们可以根据家具的不同部分和不同形状来制作不同的榫头。

卯榫是明式家具中另一个重要的部件。

卯榫通常是木材制成的,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与榫头相对应。

卯榫的作用是将不同部件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结构。

卯榫的制作需要遵循相同的要求,即精准的尺寸和形状,需要经过多次刨削和打磨才能制作成形。

卯榫的制作也需要技术娴熟的木匠,他们可以根据家具的不同部分和不同形状来制作不同的卯榫。

除了榫头和卯榫之外,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还包括其他部件,如榫口、榫槽、卯口等。

这些部件的作用是在连接不同部件时形成稳定的结构,从而使家具更加结实和耐用。

这些部件的制作同样需要精准的尺寸和形状,需要经过多次刨削和打磨才能制作成形。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美学特征不仅体现在连接部件的方式上,还体现在家具的整体设计上。

明式家具通常采用对称的设计,将不同部件按照相同的比例和位置排列,使得家具整体看起来更加和谐。

此外,明式家具的设计也注重细节和装饰,如雕花、彩绘等,这些装饰元素可以使家具更加美观和精致。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美学特征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的瑰宝之一。

这种结构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家具更加结实和稳定,还可以使家具更加美观和精致。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美学特征需要技术娴熟的木匠精心制作和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工艺和细节的追求。

明式家具体系研究

明式家具体系研究

明式家具体系研究明式家具,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造型享誉全球。

本文将深入探讨明式家具体系的历史背景、工艺特点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一、明式家具的历史背景明式家具起源于明代,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的代表。

明式家具的发展与明朝的繁荣密不可分。

明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明朝国力的强盛,明式家具逐渐进入鼎盛时期。

然而,随着清代的更替,明式家具逐渐走向衰落。

二、明式家具的工艺特点1、材料选择明式家具在材料的选择上非常考究,多选用优质的硬木,如黄花梨、紫檀、红木等。

这些木材具有硬度高、耐腐蚀、纹理美观等特点,使明式家具经久耐用,愈久愈佳。

2、造型设计明式家具的造型设计独具匠心,讲求线条简洁、流畅,形态自然、和谐。

同时,明式家具注重功能性与实用性的结合,使家具的形态与使用者的行为习惯相符合。

3、装饰工艺明式家具的装饰工艺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精湛技艺。

多采用雕刻、镶嵌、描绘等手法,表现出各种精美绝伦的图案和纹理。

此外,明式家具还注重金属配件的运用,如铜锁、铜把手等,使家具更具观赏价值。

三、明式家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1、室内设计现代室内设计师们常常将明式家具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中。

通过巧妙地搭配和布局,明式家具能够为室内空间增添一份古朴与典雅的气息。

同时,其简洁的线条和优美的造型也与现代设计追求的简洁、功能性相得益彰。

2、家具设计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和工艺特点对现代家具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家具设计师们从明式家具中汲取灵感,运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创造出一系列具有现代感和实用性的家具。

3、纺织品设计明式家具的图案和纹理对现代纺织品设计也有着启示作用。

纺织品设计师可以从明式家具的装饰工艺中获得灵感,将其运用到纺织品设计中。

例如,将明式家具的图案融入纺织品设计中,可以使纺织品更具有文化内涵和特色。

简述明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的类型

简述明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的类型

简述明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的类型
明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卯榫结构:指一种将凸面部分叫作卯,凹面部分叫作榫的构造形式。

卯榫结构用于连接两个相互垂直的构件,如连接椅腿和椅面板、桌脚和桌面等。

2. 榫卯结构:指一种将凸面部分叫作榫,凹面部分叫作卯的构造形式。

榫卯结构常用于连接两个相互平行的构件,如连接柜体的侧板和底板、上下框架等。

3. 卯卯结构:指两个相互垂直的构件中均使用卯的结构连接方式。

卯卯结构常用于连接方桌的桌腿和横档,也可以用于连接桌腿和椅板。

4. 榫榫结构:指两个相互平行的构件中均使用榫的结构连接方式。

榫榫结构常用于连接柜体的顶板和侧板、底板和侧板等。

总之,明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通过凸凹相互配合的方式,实现了构件之间的牢固连接,使家具更加稳固耐用,并且美观大方。

榫卯结构的特点

榫卯结构的特点

明代家具是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的鼎盛时期,其技艺与设计达到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巅峰,占据着中国乃至世界家居界的重要地位。

中国明式家具以追求神态韵律、造型古朴典雅为特色,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式生活中的艺术成就与文化底蕴,更具有实用性功能。

此外,结构严谨、使用寿命长是其精髓之所在,也是人们推崇它的重要原因。

在明式家具的制作过程中,榫卯结构的使用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榫卯结构深刻的文化内涵不只表现在木构家具的拼接中,更体现了古代中国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其科学合理性的结构、高超的加工生产技术和厚重内敛的人文气息,增添了明式家具的意蕴。

一、榫卯结构的起源与分类榫卯结构起源于七千年前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几千年间衍生出千百种花样,基本形制近百种左右,其中派生极多。

在中国木建史上,榫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本制作技术之一,明清家具的制作过程中几乎运用了所有榫卯结构种类中的精华形制。

在一件明代经典家具之上,运用榫卯结构的范围不同,类型不一,但均起到家具整体形态构造上重要的“关节”作用。

中国明代古典家具中使用到的榫卯结构共一百多种,可分为几大类型。

一类作为面与面的结合作用,或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燕尾榫”“槽口榫”“企口榫”“穿带榫”等等;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用于横竖才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以及直才与弧形才的延伸结合等方面,如“双榫”“双夹榫”“勾挂榫”“楔钉榫”“通榫”“半榫”等等。

第三类是将三个构件相互结合的构造方法,常见的榫卯有“抱肩榫”“托角榫”“长短榫”等等。

二、榫卯结构的中式文化内涵明代是中国文化体系的成熟时期,明式家具中体现出的硬朗、简洁、质朴、自然之风,是受到当时社会中的文化熏陶而成的。

王阳明的“心学”、王艮的哲学思想等等都对中国明式家具的风格有一定左右,可以说明式家具是典型的文人家具,体现了文人追求质朴清新的哲学思想。

榫卯结构体现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榫卯结构互为凹凸,体现了自然阴阳相互转承“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道家哲学意蕴。

家具·榫卯结构

家具·榫卯结构

家具·榫卯结构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中国家具·榫卯结构篇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一、中国木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

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

在中国建筑中,原则上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必要时也会用铁钉。

二、明清家具常用榫卯结构钢筋城市里,大到高架、地铁,小到家中的任意一件家具,都需要铁钉、螺帽来做“关节”。

可这些关节并非铮铮铁骨,温差变化、遇水潮湿,金属容易变形、生锈,造成螺帽松脱,而家具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不齐整”了。

中式的传统实木家具就毫无此类后顾之忧。

中式家具的结构灵魂,便是榫卯——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不用铁钉,不破坏木质本身生长结构,依靠测量、切割、打磨、安装等纯手工制作,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凹凸结合的处理方式,完成一件家具。

古人讲究纯天然、无添加,光用木头打造家具,钉子、胶水一概不考虑,遂也用木头巧夺天工地制成了榫卯。

凸起的榫与凹进的卯,但相互间的匹配更浑然天成,更天衣无缝,就这样把一件大家具捣鼓成了一副“七巧板”。

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三、榫卯结构类型榫卯结构从宋代开始愈趋成熟,自宋历明,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组合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美观与实用并驾。

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简述明式家具的特点

简述明式家具的特点

简述明式家具的特点
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一种风格,起源于明代,因此得名。

明式家具具有独特的设计和制作风格,其主要特点包括:
1. 简约而稳重的设计:明式家具注重简洁、大方,设计上追求实用性和美感的平衡。

家具整体造型简约端庄,不过分雕琢,展现出稳重的氛围。

2. 线条清晰而流畅:明式家具的线条通常简单而流畅,避免过多的繁复装饰。

线条的处理体现了对称和谐的美学原则,使整体感觉舒适自然。

3. 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明式家具追求实用性,强调家具的功能性。

每一件家具都被设计成可以实际使用的工具,充分考虑日常生活的需要。

4. 天然材料的选用:明式家具通常采用天然木材,如红木、楠木等,这些木材具有良好的质地和纹理,为家具增添了自然的美感。

5. 经典的榫卯结构:明式家具多采用榫卯结构,即通过榫和卯的精密配合来连接家具的各个部分。

这种传统的结构方式使得家具更为牢固稳定。

6. 注重对称和均衡:明式家具在设计上追求对称和均衡,强调整
体的协调美。

家具的各个部分通常是对称排列的,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空间感。

7. 自然的色彩:明式家具的色调通常以天然木材的自然色为主,如深色的红木和浅色的楠木。

这些色彩给人以温暖、宁静的感觉。

总体而言,明式家具以其简约大方、注重实用性和对称均衡的设计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和谐”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家具中的经典之一。

古代明式家具经典榫卯结构原理图(33种)

古代明式家具经典榫卯结构原理图(33种)

古代明式家具三十三种榫卯结构图榫卯,是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沉淀着流光回转中的经典家具款式的复合传承。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具的灵魂榫卯结构早已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大工业生产阶段中的钉子和胶水,因为成本压缩后所获得的利益更为诱人。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宣传应传承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中的木匠精神,此次我们希望通过这套33种榫卯模型,能使大家(尤其是红木从业者)拾起已被遗忘的灵魂,一起感受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家具文化,与我们共同弘扬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中的木匠精神。

以下列33种榫卯结构实物实拍动态图展示(涵盖了古代榫卯结构当中最主要、实用、经典的款式结构):1.楔钉榫2.挖烟袋锅榫3.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4.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5.扇形插肩榫7.双榫粽角榫9.高束腰抱肩榫10.挂肩四面平榫11.圆柱丁字结合榫12.圆方结合裹腿13.圆柱二维直角交叉榫14.圆香几攒边打槽15.攒边打槽装板16.一腿三牙方桌结构17.抄手榫18.方材角结合床围子攒接万字19.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20.三根直材交叉21.加云子无束腰裹腿杌凳腿足与凳面结合22.插肩榫变形23.平板明榫角结合24.柜子底枨25.方材丁字结合(榫卯大进小出)26.厚板闷榫角结合27.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28.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构29.直材交叉结合30.弧形直材十字交叉31..弧形面直材角结合32.走马销33.方材丁字形结合榫卯用大格肩传递红木文化,分享红木知识。

教学设计-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

教学设计-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

价值。本节课是这个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讲
解,还原明式家具榫卯结构的各种形式,对于明式家具的艺术价值研
究有帮助作用。
学生情况背景:
教学对象以明式家具的研究、学习人员为主,对传统家具相关历史
文化背景、行业产业情况有一定了解。通过本单元课程,了解榫卯结
构在明式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学习各种典型的明式家具榫卯结
为民族传艺 为文化存根 为大师立传 为百工留名
明式家具技艺
明式家具技艺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标题 所属专业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 构
家具设计
所属课程 适用对象
明式家具发展史 明式家具研究、学习人员
所属专业大类
设计艺术学
所属专业类
产品设计
授课教师 教学思想与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背景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李颖
所属学校
明式家具榫卯结构花样繁多、构思巧妙,通过对明式家具实物的解构分析,还原明式家具
榫卯结构的各种形式,从而探讨榫卯结构在明式家具中的技术价值与艺术价值。
步骤 3: 榫卯连接方式的解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榫卯结构精巧美观,连接方式极为巧妙,通过榫卯模型视频演示,展示各种榫卯结构的型
制与连接方式,为榫卯连接技艺的学习与创新提供直观的素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本节课主要解析明式家具发展史学习中榫卯结构的重要价值,通过明
式家具实物还原各种形式的榫卯结构,了解其结构技艺与艺术价值。
课程情况背景:
本课是根据《明式家具发展史》教学要求设计的一节课。在之前
的学习中,学生已学习了明式家具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了解到明式
家具简洁秀丽的造型之美。榫卯结构的运用也提升了明式家具的艺术

明代家具的名词解释

明代家具的名词解释

明代家具的名词解释明代是中国家具发展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家具制作技艺精湛,风格独特。

在明代家具中,有许多独特的名词,这些名词不仅代表着家具的构件、材料和装饰等方面,更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解释一些明代家具中常见的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段历史上独特的家具文化。

1. 扶手榫(fú shǒu sǔn)扶手榫是明代家具中一种常见的连接构件。

它主要用于椅子、床和沙发等家具的扶手部分。

扶手榫采用榫卯结构,通过榫头插入榫井的方式,将扶手与家具整体连接在一起,使家具更加稳固。

明代家具制作中,扶手榫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既要保证连接牢固,又要注重雕刻的美感,体现了家具制作的精湛技艺。

2. 斗拱(dǒu gǒng)斗拱是明代家具中一种特殊的结构装饰。

它常常出现在书架、橱柜和座椅等家具上。

斗拱由多个相交的弧形构件组成,形状独特,有一种飞流直下的感觉。

斗拱在明代家具中既具有实用的功能,又有装饰上的价值。

它不仅能加强家具的结构稳定性,还能增加家具的艺术感,形成独特的气质。

3. 牙合(yá hé)牙合是明代家具中用于连接镶嵌装饰的一种技法。

它常常出现在木饰面家具上,如柜子、案桌和屏风等。

牙合是通过将木头的边缘切削成不规则的形状,然后嵌入设计好的凹槽中,形成一种像牙齿咬合的效果。

牙合技法需要制作技艺高超的师傅来完成,它使得家具的表面纹饰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家具的艺术价值。

4. 百脚柜(bǎi jiǎo guì)百脚柜是明代家具中一种特殊形状的柜子。

它的底部用大量的小脚支撑,形成一种像人脚的感觉,因此得名百脚柜。

百脚柜是一种功能多样的柜子,常用于存放器皿、书籍和珍贵物品等。

百脚柜在明代家具中非常受欢迎,它既能展示家具制作者的匠心独具,又能提供实用的功能,是明代家居生活中重要的家具之一。

5. 雕花(diāo huā)雕花是明代家具制作中常用的一种装饰技法。

它通常出现在桌椅、床榻和门窗等部位。

“明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明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周辉煌(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摘 要】家具设计与人体工程学是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思政教育阵地。

我国家具的发展有几千年的历史,并逐步演变成了蕴含人类文明精神的文脉,传统家具中的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造物的精粹。

文章针对“明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这一内容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对提升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进行了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育训结合、德技兼修”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传统榫卯;传承;创新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699(2019)04-0190-02 作者简介:周辉煌(1986—),女,湖南宁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1 背景“家具设计与人体工程学”是针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共计80学时。

课程中家具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8学时的教学时长,而本单元2学时的传统榫卯则是家具结构部分的经典教学内容。

榫卯结构历史底蕴深厚、艺术内涵丰富,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了传统工艺的代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和文化。

该课程教学设计期望通过对传统榫卯的深入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榫卯结构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探索传统榫卯结构的现代化传承思路与方法[1]。

2 教学设计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榫卯的发展历史、榫卯的主要类型及组装方式以及榫卯的应用方法探究。

其中教学重点在于榫卯的主要类型、造型特点及其组装方式,教学难点则是榫卯结构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本单元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榫卯的发展历史;掌握典型榫卯结构的名称与造型特点;熟悉不同类型榫卯在家具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能力目标:能识别不同类型的榫卯结构;能准确识读榫卯结构图纸;能应用榫卯结构进行家具结构设计。

(3)素质目标: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

简述明式家具的形制特点

简述明式家具的形制特点

简述明式家具的形制特点引言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一种,具有独特的形制特点。

本文将从家具的整体形态以及细节方面,来简述明式家具的形制特点。

一.整体形态明式家具的整体形态以稳重、庄重为主要特点,注重工艺和材质的精细处理。

其形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式简洁明式家具注重简洁、端庄的形式,追求线条的流畅和谐。

家具整体看起来构图合理,姿态端庄,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

2.线条流畅明式家具注重线条的流畅,强调曲线和直线的结合。

家具的线条柔和,自然流畅,体现出中国古典家具的艺术美感。

3.古朴典雅明式家具追求古朴典雅的风格,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家具的设计和材质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给人一种沉稳古老的氛围。

二.细节特点明式家具的形制特点不仅仅体现在整体形态上,更多的是通过细节的处理来展现出来。

以下是明式家具细节方面的特点:1.雕刻精细明式家具注重细节的雕琢,无论是表面雕花还是边角的装饰,都体现出精湛的工艺技艺。

雕刻工艺精细,图案细腻,给家具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气息。

2.构件结构稳固明式家具的构件结构通常采用榫卯结构,各零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紧密,增强了家具的结实稳固性。

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榫卯结构,使得家具更加稳定耐用。

3.呼应统一的元素明式家具在设计中常常呼应统一的元素,例如整组家具中的图案、色彩、线条等。

家具各部分的装饰元素都协调统一,使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4.尺寸合理明式家具尺寸合理,注重人体工学的考虑。

家具的高度、深度、宽度都经过精心计算,使得使用时更加舒适,人体与家具之间的协调性较强。

结论明式家具的形制特点包括整体形态的简洁、庄重以及细节方面的雕刻精细、构件结构稳固、元素呼应统一和尺寸合理。

这些特点使明式家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艺术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家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离的镜头感觉信息的诉求与观看者关系密切;中 有一种权力;而从仰视的角度观看被表现对象时,似
距离的镜头感觉似乎是社会的正式场合;远距离的 乎它对信息制造者与观看者显示其力量;如图片与
镜头往往有疏远的感觉。在版面中,人物、景物与事 人们的视线齐平时,则双方感觉似乎是平等的。
物均可通过对图片的剪裁与相应的整合,使镜头放 大缩小,从其在版面中占有的大小看出观看者与被
译文出版社,1985 .
164
明式家具中的卯榫结构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黄薇, 张露芳, 吴明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32
包装工程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02,23(3) 5次
参考文献(2条) 1.刘国余 产品基础形态设计 2001 2.阮长江 中国历代家具图录大全 1992
162
黄薇等 明式家具中的卯榫结构
!!!!!!!!!!!!!!!!!!!!!!!!!!!!!!!!!!!!!!!!!!!!!!!!!!!!!!!!!!!!!!! 做法,弧形弯材接合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传统家具中 流畅线条的表现力,精致而细腻的线条使传统明式 家具更具人情味和张扬的浪漫主义色彩。
图 2 条材丁字型接合
(Zhejiang Univerity of TechnoIogy,Hangzhou 310032,CHina) Abstract:Ming styIe furniture,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cuIture,has a good reference and guidance to industriaI design in form,structure,materiaI and so on. The appIications of rivet and tenon structure in materiaI ioin are discussed in detaiI. Key words:Ming synasty furniture;Structrue;IndustriaI design
l. 4 弧形弯材接合
典型的明式座椅中的月牙扶手、香几等,都是弧 形弯材接合而成,如图 6 所示,有的也采用“锲钉榫”
图 8 束腰家具抱肩榫结构 图 9 夹头榫结构 图 lO 四面平结构
l63
包装工程 PACKAGING ENGINEERING VOl. 23 NO. 3 2002
"""""""""""""""""""""""""""""""""""""""""""""""""""""""""""""""
图 3 圆材角接合
板材角接合的技术较直材连接更为复杂,一般 采用在桌面、凳面及箱、柜的贴面上,接合全部采用 卯榫,没有钉子,榫头端面也不得出头,而是隐蔽在 里面,这类接合因其展现出特殊的木纹装饰效果,在 近年的木工及室内装潢中得到采用,如图 4 所示。
图接合作为一种特殊的支撑结构,有其 特殊的工艺价值,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装饰窗格较多 采用这一结构。由于这类支撑直材的榫部较细,容 易成为受力的交叉点,易折断,其装饰效果往往大于 功能要求。这类卯榫结构展现出丰富的表现力,在 现代装饰装潢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成为 中国文化特殊象征符号之一,如图 5 所示。
符号元素 代 表 的 观 念、意 义、信 息 有 效 快 速 得 到 传 递。
[参 考 文 献] [1] 汤重熹,曹瑞忻 . 谈现代陶艺中“情”的注入[J]. 实用美
术(,41):30 . [2] Gunther kress & TheO vanleeuwen 著,桑尼 译 . 解读影象
[M]. 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1999 . [3](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 译 . 人论[M]. 上海:上海
4结语
卡西尔告诉我们: “正是符号思维克服了人的自
表现者间的关系,即与信息内容的关系。近距离的 突现物体,表现观看者参与其中。当物体以中距离
然惰性,并赋予人以一种新的能力,一种善于不断更 新人类世界的能力[4]”。版面的视觉符号语言是丰
表现时,物体似乎被表现成观看者随手可及,但还没 富而多义的,版面设计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版面视
[1] 阮长江 . 中国历代家具图录大全 .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 社,1992 .
[2] 刘国余等 . 产品基础形态设计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1 .
!!!!!!!!!!!!!!!!!!!!!!!!!!!!!!!!!!!!!!!!!!!!!!!
(上接第 158 页)
己的观点,或接受或拒绝,但在决定前自然会首先观
2 传统结构设计应用
明式家具单就结构而言虽然不及其造型艺术的
明式家具的结构将同种材质和异种材质的接合 成就那样如此绚烂夺目,但它在造型效果上起到烘
工艺推至很高的境界,在装饰性和功能性上达到高 云托月的作用,可以讲如果没有简练结构工艺的完
度的完美统一,一些结构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工艺中 美烘托,明式家具的内涵肯定是要被削弱。为此,熟
包装工程 PACKAGING ENGINEERING VoI. 23 No. 3 2002
!!!!!!!!!!!!!!!!!!!!!!!!!!!!!!!!!!!!!!!!!!!!!!!!!!!!!!!!!!!!!!!
明式家具中的卯榫结构
黄薇,张露芳,吴明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杭州 310032)
[摘要] 明式家具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产品造型、结构、材料运用等方面均对现代工 业设计具有重大的借鉴、指导作用,本文着重讨论卯榫结构在材料的衔接、组合过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明式家具;结构;工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TS63;TB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 - 356(3 2002)03 - 0159 - 03
Application of Ming Dynasty Furniture Structure
HUANG WWi,ZHANG Lu-fang,WU Ming
图 7 格角榫攒边
l. 6 足腿与上部构件的联结
联结方法中的束腰抱肩榫结构,其桌腿足部与 桌面的连接是一项要求比较高的技术内容,如图 8 所示,除了要求有相对较高的选料要求,制榫的精良 和精确,还具有强大的结构支撑特点,其造型和唐宋 时的须弥座的束腰比较相近。
足腿与上部构件的联结方法还包括: ! " 夹头榫结构,如图 9 所示,夹头榫是北宋发展 起来的一种桌案结构,当时民间工匠从大木梁架得 到启发,把桌腿做成有显著的侧脚来加强其稳定性。 从这些结构的创造来看,能发现当时行业的技术借 鉴已经十分流行。 #" 四面平结构,如图 lO 所示,这类结构较前者 更为朴素、实用,线条简洁。
钢管材料之间衔接构思也很新奇,是一个很好的对 明式家具的借鉴典范。由此可见,学习一些传统结
档木料所给人的亲和力,坚硬而又温暖,粗狂而又细 构特点对于设计工作者来说是十分必须的。
腻的机理的感觉无可替代。所以在现代工业设计中
[参 考 文 献]
刻意模仿木料特有的结构形式,也能表达出人们需 要亲和力和怀旧情怀,那些看似有意无意中流露出 来的卯榫结构特征,成为传达设计者用心的一种符 号[2]。
2009(1)
5.张蕾.朱礼智 明式家具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期刊论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8(1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bzgc200203064.aspx
被用的感觉。当物体以远距离表现时,物体只是在 那里被人展示,与观看者间产生一条无形的藩篱。
觉符号语言的研究,不断创造出符合观看者审美意 味的新的版面形式,诱发激起观看者的兴趣,才能使
3. 4 倾斜与角度
版面的视觉形象中,往往采用各种的表现角度, 倾斜与正面的角度有代表“分离”与“加入”的感觉差 异。水平正面的图象似乎告诉观看者:你看到的是 我们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加入吧。而倾斜角度则表 示:你看到的是世界的另一部分,只是展示而未加入 的世界,让人体会想象。信息的设计者有时无意中 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观看者身上,尽管观看者有自
引证文献(5条)
1.张海燕.王小平.高利伟 榫卯结构的参数化智能装配设计方法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制造工程 2009(5) 2.毛怀艳.刘子建 中国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对产品设计的启示[期刊论文]-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9(4) 3.杨静.余隋怀.杨刚俊 明式家具榫卯结构的参数化设计系统构建与应用[期刊论文]-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3) 4.杨刚俊.余隋怀.初建杰 微缩榫卯结构明清家具创新设计的现实意义及实现方法[期刊论文]-西北林学院学报
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工艺代表之一,工艺精湛, 配合精妙,巧夺天工,其中卯榫结构历经数代人的创 新、研究、改进,几近造化,衔接精密巧妙达到了很高 境界,工匠们按照他们的设计意图将复杂而精细的 卯榫制造出来,构件之间不用钉子,木胶粘合仅作为 是一种辅佐手段,完全凭籍卯榫结构,工艺之精细, 扣合之严密,仿佛天成[1]。
合 l . 3 圆材角接合、板材角接合、直材交叉接
圆形材料在进行转角连接中,往往用圆材角接 合方式来达到要求,如图 3 所示,因为要求精确,非 常费工,是木工工艺水平的体现。
图 6 弧形弯材接合
l. 5 格角榫攒边
在不同肌理材料的联结上应用非常广泛,如椅 凳、长榻及棕床采用的棕索、藤条编织的屉心,如图 7 所示,使家具平面的表现手段更加丰富多彩,通过 软、硬、粗、细之间的反应,表现出对人的需求的关心 和呵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