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流派
政策科学
政策科学第一讲政策科学的产生政策是人类社会的一项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伴随人类社会管理活动而产生和发展政策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
学术地位:它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德洛尔)它是当代西方政治学的一次“最重大的突破”(冯·贝米)它是“当代公共行政学的最重要发展”(罗迪)一、政策研究的沿革按照政策科学奠基人拉斯韦尔的观点,政策科学所关注的是政策相关知识,即公共决策过程知识和公共决策过程中的知识。
政策研究历史悠久,思想源远流长(一)政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政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国家产生以来,政策成为国家管理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产生于公元前21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与公共政策有关的文献在古希腊,有一个“智者”阶层,他们中的许多人充当统治者的“智囊”,柏拉图是西西里统治者的顾问,亚里士多德是亚里山大的私人教师中国古代的孔子“游学”(二)政策研究源远流长在中国和西方,都有着悠久的政策研究历史和丰富的政策研究成果1.中国古代的政策思想---博大精深①主要流派儒家----德治、仁政、民本(《儒家政论衍义》)“德政”政策思想的核心,强调对人的内在教化与约束“礼治”“礼者,政之本也”“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治是德治的保障,是对人的外在规范与制约。
“民本”“治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而也”法家:法、术、势“不务德而务法”道家:无为而治②主要的政策思想权变思想:“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管仲)民本思想:以民为本,政在得民“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孟轲)“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况)“顺民心”则功名成,“审民心”则事可举,“取民之所悦”则民聚(《吕氏春秋》)“宽以养民,严以治吏”(王夫之)“仁者人也”的角色意识“仁者爱人”的为民理念(人性认识)“中恕之道”的社会责任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惠民思想:惠民、养民、富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丘)重农抑商思想:自然经济、农民为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李世民)“国待农耕而富,主待农战而尊”(商鞅)公平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平等原则自由原则公正为制度的首要原则无为思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善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政可举,闷闷然,卒至于大治”(王弼)④中国古代政策研究的不足政策思想丰富,但未能形成学科体系表现为:政治思想有“民本之意”,但体制无“民本之实”;政策的公共性缺乏(有理念追求,无机制保证);有结果分析,无过程研究;有直观体验和经验积淀,无科学程序和方法准备与积累。
政策科学的运动
(b)越战 主要影响:
①发展出系统分析和成本估计技术(costing technique); ②理性分析模式向渐进主义模式 的转变; ③精确化的定量数字与个人的直觉、经 验和灵感相结合;④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的转变。 ①道德标准是政策科学的核心; ②如何将道德与 价值判断融入政策形成过程,逐渐成为政策科学 的主题; ③美国政府伦理法(Ethics in Government Act of 1978)。 ①以数学模式建立的能源供需模型在实际操作上产 生了比较大的争议; ②政府与公众之间出现严重 的信任危机;③应加强政策分析者与顾主之间的 沟通(analyst-client communication)。
参与民主 政策科学
图1-1 美国联邦政府政策评估经费的变化
1.8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 70年代初 70年代末
政策评估费(亿美元) 对数 (政策评估费(亿美元))
公共政策核心期刊(Core Journal)
《政策科学期刊》(Journal of Policy Sciences) 《公共政策期刊》(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政策分析与管理期刊》(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政策研究评论》(Policy Studies Review) 《政策研究期刊》(Policy Studies Journal) 非核心期刊有: 《公共行政评论》(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美国政治学评论》(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社会政策概论
社会政策概论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第一节政策和公共政策一、政策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2、政策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3、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4、政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政策概念的定义1、多元视角孙光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的总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它表现为对人们的利益进行分配和调节的政治措施和复杂过程。
” 林金德之《政策研究方法论》:“政策是管理部门为了使社会或社会的一个区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提出的法令、措施、条例、计划、方案、规则或项目。
” 张金马之《政策科学导论》中认为:“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关团体和个人行为的准则或指南。
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等。
陈振明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策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策、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 《辞海》:“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
” 2、定义“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 理解:政策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但政府和政党的政策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最大。
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围绕组织的目标而有序地处理各项日常事务。
政策包含了规则体系和各种具体的行动。
政策与制度的关系1、什么是制度制度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能够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模式之中的有关规则的复合体。
有关的规则集合构成的制度可以分为两类,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前者指比较明确地表达出来的一系列规则构成的,而且有相应的奖惩措施来保障其更有可能得到遵守的制度。
后者往往是没有那么明确地表达出来的规则构成的。
2、制度与政策的关系相通之处:都包含有规则的要素。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 03 社会政策学科的历史发展及理论体系
論
义思想。
目录 退出
2.社会政策学科的发源
社会工作的发展:慈善组织会社的成立和个案社会工作
社
的出现
會
贫困研究:《伦敦人民的生活与劳动》、《贫困:城镇
政
生活研究》
策
社会政策主张:费边主义者主张国家通过实施社会政策
導
解决社会问题
論
社会政策学科在大学中的起源:20世纪初在伯明翰大学
和伦敦经济学院社会工作、社会问题研究和社会行政逐
策
2002)
導
➢ 社会政策学是多学科的研究领域(Erskine 1998)
論
➢ 社会政策学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和方法具
有多学科交叉特征
目录
--
退出
2.社会政策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的方法论基础
➢ 把社会政策界定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集体性的策略。
社
(詹森)
會
政
➢ “社会工程学” 认为它注重各种处理社会问题的行动
退出
--
3.美国社会政策研究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社 會 政 策 導 論
目录 退出
➢ 美国政策科学的产生:1951年拉斯韦尔(Lesswell)和勒 那(lerner)出版《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新发展》
➢ 第一阶段:1930-1960,政策研究的试验期。政策研究被 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尝试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 题。奥格本《近期社会趋势》;斯托弗军队士气研究;学校 中的种族隔离政策的废除。
(Dunn,W.N.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2.社会政策分析的基本视角
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经过了不断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具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主要介绍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变的主要历程,以及当前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趋势。
一、早期的社会学理论早期的社会学理论主要由欧洲的社会学家提出,他们认为,社会是一个相对独立并且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
这种看法认为,人类社会是独立于自然界的,它具有自己的规律性和内在的逻辑性。
社会学家们在分析社会现象时,强调了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社会进化等重要概念。
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功利主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往往受到自我的利益驱动,他们按照自己的利益来做出选择。
因此,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也取决于人们所追求的个人利益。
另一个代表性的理论是功能主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各个部分的存在和发挥作用都是为了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
这种理论强调了社会的稳定和有序,认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然而,早期的社会学理论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它们过于抽象、理论性太强,不注重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因此,它们的普遍适用性和操作性受到了质疑。
二、批判社会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批判社会学理论开始发展发于美国,它们认为,社会学理论应该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并提醒人们关注那些被忽略的问题。
批判社会学理论强调了社会问题、权力、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批判已有的社会学理论,揭示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不公和不平等,以及形成和维持这种不公和不平等的结构性问题。
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社会学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理论不仅仅是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被用来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
这种理论挑战了早期社会学理论的客观性和价值中立性,使社会学理论更加关注社会真实的问题。
另一个代表性的理论是文化研究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是人们交流和互动的基础。
湖南省考研社会学复习资料社会学理论发展历程梳理
湖南省考研社会学复习资料社会学理论发展历程梳理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学科,它的理论发展历程丰富多彩,从早期社会学思想的萌芽到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丰富多元,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发展。
下面将梳理湖南省考研社会学复习资料中的社会学理论发展历程。
一、传统社会学理论的起源传统社会学理论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其核心观点是社会结构决定个体行为,主要代表为康德、斯宾塞、杜尔凯姆等学者。
康德提出了社会规范的重要性,他认为社会秩序的存在依赖于个体遵守的社会规範。
斯宾塞则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体的限制作用,他认为社会变迁是不可避免的,个体的行为会受到社会规范和文化传统的制约。
杜尔凯姆则将社会学界的注意力集中于社会结构的研究,他提出了“社会事实”的概念,并通过研究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来理解社会现象。
二、功能主义理论的兴起功能主义理论在社会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社会结构对社会秩序的维持作用。
在功能主义理论中,代表性的学者有斯宾格勒、杨伯文、德冯泊格等。
斯宾格勒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依存,通过各自的功能相互配合,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平衡。
杨伯文提出了社会功能的概念,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共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德冯泊格则强调社会结构的稳定和社会规范的强制性,他认为社会规范对于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一体性至关重要。
三、冲突理论的崛起冲突理论强调社会中的冲突和不平等现象,代表性的学者有马克思、韦伯和姜戎等。
马克思是冲突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社会是由阶级斗争推动发展的,社会变迁是由于上层统治阶级和下层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韦伯则关注社会结构中的权力分配问题,他提出了理想型概念,并将社会行动理论化,认为社会行动是由个体的理性选择和社会结构的制约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姜戎则将冲突理论拓展到社会阶级以外的领域,他关注社会中各种不平等现象,如性别、种族和民族等。
四、符号交互主义理论的提出符号交互主义强调个体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代表性的学者有梅德、布鲁马和哥芬伯格等。
历史学的理论框架与流派
历史学的理论框架与流派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其诞生至今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多种理论框架与流派。
这些理论框架与流派在研究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现象以及构建历史叙述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角度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历史学理论框架与流派,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影响。
一、异质文化学派异质文化学派强调历史研究应该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冲突。
这一学派认为,不同文化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存在差异,因此在研究历史时应该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的存在。
异质文化学派的代表性理论包括后殖民理论、跨文化研究等。
这些理论框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帮助研究者深入探讨历史事件与文化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社会历史学派社会历史学派是以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为中心的一种研究方法。
社会历史学派认为历史事件和现象是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产物,旨在揭示社会变迁的规律和原因。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以及法兰克福学派都属于社会历史学派的代表作。
这些理论框架通过对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从而把握历史的内在逻辑。
三、文化历史学派文化历史学派强调文化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历史学派认为,历史事件和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是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文化历史学派的代表性理论包括启蒙运动、后现代主义等。
这些理论框架关注历史事件中的意义和符号,通过文化的维度分析历史事件,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文化背景和意义。
四、历史学史历史学史研究在历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与学说。
通过对历史学理论的演变与变革的研究,可以深刻理解不同的历史学流派和学说。
历史学史的研究对于理解历史学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只是几种常见的历史学理论框架与流派,还有许多其他的学说与流派也都对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合的理论框架与流派进行分析与研究。
同时,不同的理论框架与流派可以相互交叉、互补,从而为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第三讲 第三章社会政策学科的历史发展及理论体系
统理论反思。
3.美国社会政策研究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951年美国政学家拉斯韦尔和勒纳撰写出版 了《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新发展》一书, 首次提出了政策科学的概念和体系,从而也第 一次使政策研究具有了科学的形态,者标志着 西方政策科学研究的开端
帕特和斯普林格阐述美国社会政策分析发展
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 1930年至1960年的“政策研究
的试验期” 第二个阶段是 1960年至1980年的“探索政策 解决方案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这一阶段认 识到 政策分析的技术在解决人类的问题方面 的能力是有限的
4.西方社会政策学科最近的发展(p48) 社会研究的新趋势
实施过程,及对各种环境条件作出深入的研 究和分析,以帮助决策者更好的把握公众对 社会政策的需要、社会政策等面临的各种社 会影响因素,以及社会政策的过程中存在各 种问题
2.社会政策分析的基本视角
第一 描述性发呢戏 第二 过程分析 第三 评估 第四 规范性分析
第五 价值或目的的取向
三、社会政策研究中收集及分析资料的方法 1.定量研究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
一、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 1.社会政策的多学科理论基础 2.社会政策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3.社会政策的政治学理论基础 4.社会政策的社会学理论基础
二、社会政策的理论体系 1.描述性理论 2.解释或分析理论
3.规范性理论
小结
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
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会政策的理论体
蒂特码斯的研究目的不仅是为了学术发展,更 重的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揭示现实社会中的贫 困、不平等和现行政策中的缺陷。蒂特码斯一 方面坚决捍卫现存的社会福利体系,另一方面
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流派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
《社会政策与法规》 主讲:屈振辉
(三)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1、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本价值观 2、新福利经济学的基本价值观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
《社会政策与法规》 主讲:屈振辉
二、费边主义的社会政策理论
(一)蒂特姆斯的社会福利理论
(二)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
三、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
1、福利与效用的概念 2、基数效应论与序数效应论 3、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 4、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
《社会政策与法规》 主讲:屈振辉
(二)新福利经济学 ——对旧福利经济学的修改和发展
1、使用“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 线”、“消费可能曲线”
2、发展了“最适度原理” (帕累托最优、发展了最适度原理) 3、提出了“假想的补偿原理” 4、提出了“ 社会福利函数 ” 理论
第三章 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流派
主讲教师:屈振辉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
《社会政策与法规》 主讲:屈振辉
第三章 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流派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各理论流派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
《社会政策与法规》 主讲:屈振辉
第三章 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流派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政策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艾哈德的福利思想——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三)哈耶克的福利思想——福利国家破坏了经
济效率 (四)布坎南的福利主张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
《社会政策与法规》 主讲:屈振辉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
《社会政策与法规》 主讲:屈振辉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各理论流派
一、福利经济学的社会政策理念 (一)福利经济学的思想渊源与旧福利
西方现代政策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政治学研究10西方现代政策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严 强(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教授 南京 210093)现代政策科学是西方公共行政知识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从理论范式转换的角度来看,大体上经过了从强调政治与行政两分的 政治范式 到强调以管理为主的 管理范式 再到强调以公共政策研究为主的 政策范式 的演变过程。
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范式中的政策范式加以研究,弄清西方现代政策科学兴起与演变的历史,勾画其发展的轨迹,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从政策科学兴起、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考察政策科学的发展与公共行政实践变化的关联,考察政策科学的演变与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之间的关联;二是从政策科学的演变与发展中,考察政策科学知识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与结构。
西方现代政策科学产生的基础考察严格说来,西方现代政策科学(M odern Policy Science)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
但是,政策研究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领域在西方却早已存在。
古典的或传统的政策研究的出现,以及这一领域的扩展与繁荣是同政府这一公共权力机构在社会公共管理中作用的扩展、是同公共行政学这一专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16世纪至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市场还远远没有发育齐全。
在当时的欧美国家里,政府的作用,特别是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要远远超过市场的自发调控功能。
这种客观状况致使不少政治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到政府的政策引导上面。
他们深入讨论了国家、主权、权力与政策的关系问题。
一些思想家,比如洛克、孟德斯鸠、卢梭,还专门研究和设计过国家的一些基本政策。
到18世纪中叶,重商主义在欧洲占据了统治地位。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家们注重研究和倡导各种经济政策,并确信只要有了好的经济与社会政策就能兴建与发展现代国家。
即使是有自由主义倾向的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当时也非常重视政策问题。
他提出 国富 即国民生产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追求最大或最多的 国富 乃是一个国家必须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
第二三章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理论流派ppt课件
一、传入时期(1891-1930)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以“群学”之名开讲社会学; 1898年,严复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二、建设时期(1931-1951)
也可以称为早期本土化时期,包括两种倾向:其一是社会学传播与 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他们注重社会调查,写出了很多研究 中国社会的著作,如陈达的《人口问题》、许仕廉的《人口论纲 要》、柯象峰的《中国贫穷问题》、李景汉的《中国农村问题》、 孙本文的《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等,涉及了中国人口问题、劳工 问题、贫困问题、农村城市问题等诸多现实问题。其二是西方社 会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 在这方面,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李达、瞿秋白、陈翰笙等 一批共产党人和许德珩、李剑华、姜绍辰、李平心、冯和法等一 批革命知识分子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此外,还有梁漱溟等领导的 乡村建设运动。
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两个:
• 社会有机论 • 社会进化论
3.卡尔·马克思 (1818~1883年 )
马克思开创了批判社会学的传统 主要的社会学理论观点是:
•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动力; • 提出了社会冲突和社会革命不可避免论; • 论述了“经济基础决定论”。
4.迪尔凯姆(1858—1917年)
韦伯的主要理论观点
理解社会学,把社会学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 行动” ,提出了社会行动的四种“理想类型”, 即目标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行 动,传统的行动。
政治社会学,划分了三种统治权威类型,即个 人魅力型权威(克里斯马型权威Charisma)、 传统型权威、法理型权威 。
提出科层制组织形式。
论流派),各种社会学理论流派之间既相互对立、 批评,又相互补充。
第三章 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相关概念(流派)2009
二、社会政策的学科性质
1、综合性。整合并创新不同学科的理论成果、 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 2、应用性。 3、价值关联性。从辨认问题到选择政策去处理 问题,这个社会政策的发展都是受价值推动的。
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
一、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
–
–
1、社会政策的多学科理论基础。社会政策并没有一 套独一无二的方法、概念和理论,它更多的是一个多 学科的领域。(Erskine,1998) 2、社会政策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经济学的一个核心 概念就是“稀缺性”。资源配置中的效益、效率等。
2、米奇利(Midgley, J.)的四要点说
(1)了解 决策过程和执行这些政策的方式 (2)描述 社会状况和回应这些社会状况的社会 政策 (3)解释 社会状况,并解释影响这些社会状况 的社会政策的产生方式和发挥作用的方式 (4)评估 社会政策的效果和确定它的后果
3、厄斯金(Erskine)的五议题说
政策过程: (1)社会问题的出现 (2)社会问题的确认 (3)政策议程建立 (4)政策规划 (5)政策方案的执行 (6)执行效果的评估 (7)政策的调整与改变 (8)政策的废止与终结
社会问题 问题界定
评估
反应识别
执行 选择政策
评估方案
三、社会政策研究中收集及分析资料的 方法
马歇尔认为,政府的社会福利供给是公民权历史演进 的结果。
(2)集体道德责任说。
蒂特马斯主张社会福利应当是公民的集体道德责任。 国家福利制度是表达民众利他主义行为最有效的方式。 国家介入社会福利有积极的道德结果:促进利他主义 行为、增强团结、租金社会接纳、养成同情心等。
社会学发展脉络
社会学发展的五大阶段
古典
社会
学理
论阶
段
第一阶段:奠基 从社会学诞生的1830 年代到1870 年代末, 这是社会学的奠基阶段, 其代表 性人物就是孔德和斯宾塞 第二阶段:古典 从1880 年代到1920 年代, 这是社会学的形成阶段, 其代表性人物就是韦伯( M. Weber) 和涂尔干 现代
社会
学阶
段
第三阶段 帕森斯阶段: 从1930~ 1960 年代中期, 其代表性人物就是帕森斯( T . Parsons) , 也是社会学理论发展史上著名的/ 帕森斯时代 第四阶段 帕森斯阶段: 从1960 年代的中期到70 年代末, 是各理论流派群雄割据的时代, 也是著名的/ 反帕森斯时代0; 当代
社会
学阶
段
第五阶段 吉登斯时代 从1980 年代直至现在, 是社会学理论多元综合的新时代, 也有人称之为/ 吉登斯时代
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三种取向交替出现,分别出现三次高峰:。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一、社会学的发展历程1、社会学的起源与三大学术传统的确立孔德最先正式倡导建立社会学,主张以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其科学方法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学的方法,其基本精神是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和研究结果的可证实性或重复性。
孔德认为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知识具有统一性(孔德是从人类智力发展阶段入手来分析人类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因为他认为智力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与基础。
);神学、形而上学、实证科学是人类一切知识领域都必然经过的三个发展阶段,关于社会的知识也不例外,社会学就是发展到实证科学阶段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物理学"(社会学,在孔德看来,在各门科学中最为复杂、最需依赖其他科学的发展而得以产生发展,属于最高层次的科学。
社会学具有完善地应用实证方法的特点,它把先前的一切科学作为源泉,所有其他学科都为它作了准备.).孔德用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性以及人类知识的统一性来论证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自然科学方法推广运用于社会研究中的有效性,不够充分。
斯宾塞在其《社会学原理》等著作中对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性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论证。
斯宾塞以生物有机体来类比社会,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
因此,他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是类似于生物有机体进化的社会有机体的进化。
斯宾塞认为,进化是从相对模糊的、松散的和同质的状态向明确的、紧凑的和异质状态转变的普遍的过程。
斯宾塞认为,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这是一条公理。
他认为,“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自然和社会进化的动力原则,社会进化如同生物进化,被生存竞争的原则所支配。
他明确指出社会与自然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如生长过程、结构分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因此完全可以用与生物有机体相同的那些概念、原理和方法来分析人类社会。
斯宾塞提出的许多概念,如结构、功能、分化、等仍是宏观社会学中普遍使用的分析工具。
历史学的史学派别和流派
历史学的史学派别和流派历史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是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经验和行动的科学。
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很广泛,包括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
由于历史学的研究涉及到各种不同的学科和领域,所以在不同的历史研究中,存在着多种史学派别和流派。
史学派别是各种历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概称,它们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研究领域以及不同的学科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下面简要介绍几个常见的史学派别。
1. 思想史学派思想史学派是一种以研究人类思想史为主要内容的史学派别。
它主要着眼于研究人类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并力图找出人类思想的本质规律。
这种史学派别首先被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宣扬。
2. 社会历史学派社会历史学派是一种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变迁为主要内容的史学派别。
它主要着眼于探究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发展变化,并分析社会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
这种史学派别发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后在德国和英国得到普及。
3. 文化史学派文化史学派是一种以研究人类文化历史为主要内容的史学派别。
它主要着眼于探究人类文化的形式和演变,也包括文化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这种史学派别在20世纪初逐渐形成,其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古斯塔夫·福克。
另外,还有一些流派也十分重要,它们是史学派别的具体实践和探讨。
1. 传统历史学传统历史学是指以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欧洲历史学的主流为代表的历史学。
它主张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来研究史料,重视史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该流派着重研究国家和政治事件,并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2.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历史学。
它主张要以物质生产关系为基础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关注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探讨人类历史的内在规律。
3. 结构主义历史学结构主义历史学是指一种以结构理论为基础的历史学。
它主张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都有一种固有的结构和意义,要研究这种内在结构,以发掘历史现象的本质。
总之,历史学的史学派别和流派众多,它们在历史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社会政策理论中的制度主义取向1
社会政策理论中的制度主义取向1刘军强2摘要:社会政策中的制度主义取向是社会政策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社会政策学科的早期奠基人蒂特姆斯(R. Titmuss)和马歇尔(T. H. Marshall)都被归入这一流派。
而且制度主义社会政策这一提法也与经济学、政治学领域的近年来风生水起的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相映成趣。
本文探讨了制度主义的概念、历史发展、代表人物与观点,并对制度主义做出了评价。
本文指出制度主义取向的社会政策从马歇尔的公民权理论中获得合法性、从蒂特姆斯的集体利他主义中获得合理性、从实用主义和中间道路的结合中获得现实性,从而使得这一取向在社会政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过,这一范式随着西方福利国家危机的展现受到了广泛批评。
社会政策研究曾因缺少理论根基而备受诟病。
但时至今日,一个相反的问题出现了:如何梳理社会政策中的各种思潮、流派、取向和视角?很多学者给出了大同小异的分类。
尽管各家分类不尽相同,但是都有一定规律可循:“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右派,以混合经济福利为主的中间派,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左派,以女性主义和绿色主义为主的新兴流派”(刘继同,2004)。
简言之,就是左中右加上新兴流派。
一些社会政策的研究者将社会政策的研究分为制度主义取向、保守主义取向、激进或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取向、福利多元主义取向、社会发展视角、种族和政治取向等(Midgley,Tracy and Livermore,2000)。
这里面较为引人注目是他们新提出的社会政策理论中的制度主义取向。
一、制度主义:概念解析与历史发展(一)制度主义概念与社会政策制度主义一词最早由汉密尔顿(W. H. Hamilton)在1918年提出,之后经凡勃伦(T.Veblen)、康芒斯(J. R. Commons)、加尔布雷斯(J.K. Galbraith)等人发展为经济学的一个流派。
它研究的是“关于制度不能发挥作用的事后的实际问题……通过制度变迁来解决人们实际面临的问题;研究的方法是过程性的,研究的目标是社会过程,以便为社会过程提供实际的解释和因果的理解”。
第一讲 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二)
政策分析中理性途径与非理性途径之争
在政策分析范式中,亦存在两种明显不同的途径 或方法的争论:“全面的” 途径与“反全面的” 途径。 “全面的” 途径(全面理性途径) “反全面的” 途径(非理性途径)
全面理性途径与非理性途径的比较
全面理性途径
强调 代表模型 全面理性
全面理性模式、 混合扫描模式、 最优化模式 与公共选择理论。 应用:项目——计划——预算系统 系统分析 统计经验主义 价值的最大化 一般政治科学领域 首先,它以行为主义为基础,强调 交叉学科研究,集中关注定量精确 性和以系统的经验理论为特征。 其 次,它保留了全国计划观点及拉斯 韦尔的政策科学的科学主义因素。
而产生的。它在古代、中世纪与近代都具有某 些实践做法,也具有一定的思想积累。当20世 纪50年代,面临当时美国在实践与理论方面的 重大变化,政策科学得以出现。经过众多学者 的努力,使得它在60年代和70年代迅速发展并体 制化,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研究领域。
中国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
中国政策科学发展的引入
对管理科学的批评
揭示跨学科研究的问题
政策科学的基本范式
日本学者药师寺泰藏
称其为第二个分水岭
拉斯韦尔—德洛尔政策科学传统的形成与贡献
拉斯韦尔--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传统是美国政策科学运 动的主导“范式”之一,为许多政策科学研究者所赞 同和遵守 。按照这种传统,政策科学不是现有的某一 社会科学学科的更新,而是一个.全新的跨学科、综合 性研究领域,具有统一社会科学的性质.
中国政策科学发展的现状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的取向
中国政策科学的起源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 脚步,西方政策科学传入我国。 1986年,万里在全国软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做了《决策 民主化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的报 告,明确提出要做“政策研究”这一重大课题,促使 我国的政策科学研究逐步走上正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过程: (1)社会问题的出现 (2)社会问题的确认 (3)政策议程建立 (4)政策规划 (5)政策方案的执行 (6)执行效果的评估 (7)政策的调整与改变 (8)政策的废止与终结
社会问题 问题界定
评估
反应识别
执行 选择政策
评估方案
三、社会政策研究中收集及分析资料的 方法
现在欧洲的社会政策有三大流派:
北欧模式强调社会权利和平等,强调提供福利的普遍性 ,把福利作为社会权利无条件地分配给公民,努力满足 人们较高层次的需求。 欧洲大陆模式社会政策的核心问题是维护个阶层之间的 差别,让福利依附于阶层和身份,根据工作所得收入的 比例进行在分配。(如我国工资多得到的住房补贴就越 多) 北美模式强调市场的作用,关心个人在享受福利的过程 中应当具有的选择自由(被动 主动两种方式)
学习成绩的影响而命令一些孩子进入“劣等学校”)
4、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 5、社会问题的多样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科 学知识的有限性。
与社会政策相关的一些概念
有关政治思想流派的几个基本概念 普遍性福利供给与选择性福利供给 平等与公平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
保守主义
基本特征:希望对已经存在过的东西有所保存。 哲学来源:基督教的人类原罪说。认为人类社 会的紧张和痛苦是不可消除的,是人类社会生 活的本质。 主张:以温和的措施抑止和减少人类的痛苦, 反对进行宏大的变革。
政策初步分析的六个步骤
确认政策问题 建立评估标准
–
(成本、效益、公平、效率、管理简便、合理合法、政治可接受)
提出备选方案 评价备选方案 展示备选方案 监督政策执行
–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北
京,华夏出版社2001,
政策的生命周期或政策的过程
3、美国社会政策研究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和勒纳出版了《政策科学: 范围和方法的最新发展》,首次提出了政策科学的概念和 体系,标志着政策科学研究的开端。
美国政策分析发展的三个阶段:
– –
政策研究的实验期(1930-1960) 探索政策解决方案时期(1960-1980)
2、早期社会政策学科的特点
蒂特马斯社会政策研究的三个长处:
(1)肯定了价值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 (2)主张把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结论与建议建立在实 施和可以检验的基础上; (3)作为一个学科,社会政策论题的边界不限于社会 服务。
两个不足:
(1)单一价值取向(费边主义价值观) (2)非理论取向
2、早期社会政策学科的特点
马歇尔认为,政府的社会福利供给是公民权历史演进 的结果。
(2)集体道德责任说。
蒂特马斯主张社会福利应当是公民的集体道德责任。 国家福利制度是表达民众利他主义行为最有效的方式。 国家介入社会福利有积极的道德结果:促进利他主义 行为、增强团结、租金社会接纳、养成同情心等。
2、社会政策分析的基本视角
(方案监控、方案评估、理性预算等信息管理工具大幅度增 加,社会政策对政策实践的作用)
政策分析不是代替决策,而是有助于决策过程
政策分析不是产生解决方法,而是提高信息和分
析 政策分析不是离开决策过程,而是深透在政策过 程本身之中
4、西方社会政策学科最近的发展
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社会政策研究的发展 一、社会政策研究的缘起 1、社会政策概念的提出
德国新历史学派于1873年发起创立德国“社会政 策学会”。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实施社会政策,保护 劳动者的正当权益。 目的:改良社会,抑制共产主义思想
2、社会政策的发源
二、社会政策的学科性质
1、综合性。整合并创新不同学科的理论成果、 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 2、应用性。 3、价值关联性。从辨认问题到选择政策去处理 问题,这个社会政策的发展都是受价值推动的。
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
一、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
–
–
1、社会政策的多学科理论基础。社会政策并没有一 套独一无二的方法、概念和理论,它更多的是一个多 学科的领域。(Erskine,1998) 2、社会政策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经济学的一个核心 概念就是“稀缺性”。资源配置中的效益、效率等。
哲学理念所依据的三个主要概念:
–
–
–
权威:来自既定制度中的“卓越者”的素质; 忠诚:集体(包括家庭、国家和其他共同体)的成员 对权威负有的义务; 传统:把过去传达到现在的惯例和礼仪。
传统向权威表达忠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着社会主义的挑战,保 守主义分化为不同的派别 新保守主义。其基本特点是承认资本主义市场制度 和自由民主制度的必要性,但是同时又认为资产阶 级社会秩序毁坏了社会赖以存在的传统符号和实践 。
1、社会政策学科的形成
1950年,英国著名学者蒂特马斯(R. Titmuss)被 聘为伦敦经济学院社会行政学教授,由此社会行政 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英国许多大学被承认。
二、社会政策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1、社会政策学科的形成
蒂特马斯则认为:社会政策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社会福利” 或“社会服务”,二是“财政福利”,三是“职业福利”。他 把第一部分,亦即“社会福利”或“社会服务”的部分形容为 “社会政策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 对于这一部分蒂特马斯诠释道:“我们关注的是对一系列社会需 求,以及在稀缺的条件下人类组织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的研究。 人类组织的这种功能在传统上被称为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生活的这个复杂的领域处于所谓的自由市场、价格机制、 利益标准之外。”
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社会政策研究的发展 整体描述
社会政策(Social Policies)发端于1873年由一批德 国的经济学家创立的“德国社会政策学会”,迄今 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 130多年来,诞生于德国,发展与成熟于英国,上个 世纪中已经遍及欧美,而现在正在走向“全球化”的 社会政策学,在发达国家,尤其在欧洲,已经成为 一门非常惹人注目的学科。
保守主义的非严格意义上的用法。 对社会政策的态度:由强有力的国家来维持秩序, 人们才能以一种文明的式样生活在一起。对于不 能由其他方式获得满足的一些最基本的个人需要, 国家也应该像家庭一样给予必要的满足。
二、社会政策的理论体系
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的社会政策的理论体系也 就是关于福利国家的产生及其合法性的社会福 利理论。 1、关于福利国家产生的理论解释
工业决定论或技术决定论(社会福利的“剩余模型” 和“制度模型”)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民主主义理论
2、关于福利国家合法性的理论解释
(1)公民权理论。
–
–
3、社会政策的政治学理论基础。政治学关 注“谁获得,获得什么,何时获得,如何获 得”。“谁制定政策,政策是如何制定出来 的。” 4、社会政策的社会学理论基础。社会政策 的起点是社会问题,社会学家对社会问题的 研究贡献很多。
政治学探讨社会政策的可行性; 经济学探讨社会政策的成本、效益以及以最小 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社会学的着眼点在于社会问题、社会阶级和社 会统计。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一、社会政策学科的研究对象
总的来说,社会政策学科是以社会政策实践为研究对象 – 1、迪尼托(DiNitto)的三领域说 公共援助(抚养未成年儿童补助、医疗援助等) 社会保险(工人和雇主向计划投保,他们在退休或残疾 后依法获得津贴) 社会服务(为儿童、老人、残疾人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 人提供照顾、教育和其他形式的援助)
费边主义
社会主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变革只能通过群众 心理缓慢地、逐渐地向着新的原则的转变,社会改革才能一点 一滴地实现。 费边社要求一切重大的社会根本改革,必须是民主主义的、合乎 道德的、符合宪法的、和平的变革。 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而且正在通过点滴改革逐步向社会主义演 进,社会主义者的任务是设法把自己的思想“渗入”到各政党 和各社会阶层中去,特别是影响那些起关键作用的政治家、公 职人员、工会领袖等等,使其确信改革的必要性。 费边社认为由资本主义演进到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是实行普选制 和议会制度;在经济上就是实现市政社会主义和组织合作社 。 市政社会主义是费边社的重要政策主张,认为只要扩大市政当 局对煤气工业、电力工业、自来水工业和其他公用事业的所有 权,加强政府对私人企业的管理就是实行社会主义。
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
第五节 社会政策研究的应用
一、在政策决策中的应用 二、在政策实施中的应用 三、在政策评估中的应用 四、在社会服务规划中的应用 五、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的应用
第六节、社会政策分析的局限性
1、政府权力的限制。有些领域政府很难实施控制 2、问题认识上的分歧 3、人文研究的设计限制(不能为了观察教学条件对
费边社(Fabian Society ): 英国社会改良主义团体。1884年 1 月由一些激 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立于伦敦。前期的主要领 导人有萧伯纳和韦伯夫妇等人。其名称来源于以 善于使用缓进待机策略著称的古罗马统帅Q.费 边的名字。表明他们主张采取缓慢渐进的策略来 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
2、早期社会政策学科的特点
2、米奇利(Midgley, J.)的四要点说
(1)了解 决策过程和执行这些政策的方式 (2)描述 社会状况和回应这些社会状况的社会 政策 (3)解释 社会状况,并解释影响这些社会状况 的社会政策的产生方式和发挥作用的方式 (4)评估 社会政策的效果和确定它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