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技术1 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C控制技术1》课程标准
二级学院(部):机电工程学院执笔人:王福仁
审核人:
制订日期: 2019年9月
修订日期: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二〇一九年九月
《PLC控制技术1》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
表1 课程信息表
表2 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名单
二、课程性质和功能定位
(一)课程性质
《PLC技术及应用》是电气自动化及技术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是集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PLC的构成、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形成控制电路的初步设计、调试、故障处理能力和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控制要求的能力。
(二)课程功能定位
表3 课程功能定位分析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总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S7 200 SMART PLC的基本特性及编程方法,了解PLC的数据类型、器件结构、硬件连接与编程软件的使用,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工作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PLC的功能指令、基本逻辑指令、程序编写等知识,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具备小型自动化项目的设计、编程、调试、故障处理能力和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控制要求的能力。
3.素质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热爱工作、积极进取,并达到以下要求:
对从事PLC的设计、编程、调试工作,充满热情;有较强的求知欲,乐于、善于使用所学编程知识与逻辑思维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战胜困难中体验喜悦;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中国制造业及智能制造有着崇高理想,具备学习报国的信念。
(二)课程具体目标
表4 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
表5 课程教学安排
四、课程考核
在实施“能力”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中,建立新的、系统的、动态的考核体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保证,考核内容必须符合全面、系统、动态和多样的原则。
(一)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部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实践技能考核。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为综合操作考核,以百分制评分,占总成绩的50%;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
综合操作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电路连接能力和编写程序能力及调试、排除故障能力,成绩占终结性评价成绩的100%。
(三)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以百分制评分,占总评成绩的50%,过程性评价考核包括考勤10%、课堂表现20%、大作业20%,实训操作50%。
附表6 课程总评价表
五、实施要求
(一)授课教师基本要求
教材熟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知识面广、具有安全防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掌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语言文字和书写能力、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具备扎实的电工理论基础与实操能力,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课程所有实验。
(二)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验室
表7 PLC实训室
2.校外实习基地
表8 “PLC控制技术2”课程校外实习基地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课程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根据本课程特点,采用现场教学、实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将课程的教材、教师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授课录像、网络课件、在线测试等相关教学资料在校园网上公布,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在网络中自主学
习。
2.教学策略
可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混合式教学,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主要采用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的课程教学模式,遵循“边学边做,先会后懂;理论够用,突出技能”的原则,注重对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注重专业课程的开发与整合,教学实施过程中切实贯彻工程项目的管理、设计、实践方法,关注传授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学生各项职业素质的训练。
(四)教材选用
表9 PLC控制技术1课程教材选用
表10PLC控制技术1课程参考教材选用表
执笔(修订)人: 王福仁
审核人:
复审人:
审批人:
开始执行时间: 2018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