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 血型与交叉配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诊断学] 血型与交叉配血PPT学习课件

[诊断学] 血型与交叉配血PPT学习课件
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 血试验
1
• 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某种血浆蛋 白在个体之间均具有抗原成分的差异,受独特的遗传基因 控制。
• 血型是各种血液成分的遗传多态性标记。 • 血型系统: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
系。~1983年,已发现20多个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400 多种血型抗原。 • “免疫血液学” • 重点讲述与输血工作有密切联系的红细胞血型系统。
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凝集 不凝集
18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3、 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交叉配血试验 • 配血方法
• 1、生理盐水法:无输血史及妊娠史 • 2、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有反复输血史及妊娠史,尤其是有输血
反应史、生育过新生儿溶血病婴儿的妇女、大量输血时须同时做 供血者之间的交叉配血实验。 • 3、卡式微柱凝胶法
分娩时进行胎盘剥离过程中血液挤入母体,孕妇体内产生抗Rh的抗体。第二 次妊娠时,孕妇体内的抗Rh的抗体,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 • Rh阴性母亲输过Rh阳性血、有流产或人工流产史,也可发生在第一胎
33
34
案例十二
Rh-hr
抗人球蛋
谱细胞
盐水法
白试验
• 孕妇王某,25岁,孕7个月后死胎。病史:D 10C 岁E时c因贫e 血曾输血多
与所有的抗D血清发生反应,易被误定为Rh阴性。 • 做为供血者,弱D是Rh阳性。
• 如果将弱D血输给Rh阴性受血者时,仍有产生抗D抗体的可能性,因此 不能将弱D输给Rh阴性的受血者。
• 做为受血者,弱D是Rh阴性。
• 当弱D型人接受输血时应是Rh阴性血,否则可能产生抗D。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ppt课件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ppt课件
1min
二、ABO血型鉴定:
正定型 判定结果:
试管法:轻轻摇动(或捻动)试管,使沉于管底的RBC浮起, 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
如上层清亮,管底有RBC凝块,轻弹管底,凝块无散开,为 凝集(+);
如上层清亮,管底有RBC沉积,边缘整齐,轻弹管底,RBC浮 起或成为均匀的RBC悬液,则为不凝集(一);
若不确定,可将反应物倒在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若上层为清亮的樱红色,考虑是否溶血
二、ABO血型鉴定:
二、反定型: 原理:用标准红细胞检测被检血清(血浆),在盐
水介质中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从而测定被检血 清(血浆)中有无与标准红细胞相对应的抗体, 进一步判定血型。
二、ABO血型鉴定:
二、反定型 方法: 1、试管法:
-A
-B
加待测血清2滴
加标准红细 胞悬液1滴
混匀,离心 1000r/min 观察结果(方法同正定型) 1min
二、ABO血型鉴定:
抗A
抗B
结果
结果判定:


A


B
正定型


AB


O
反定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RBC) B(RBC) 结果


B


A


O


AB
二、ABO血型鉴定
凝集强度的判断见实验指导表格
室温条件下盐水介质中产生特异性反应,根据是否 出现凝集判断是否有D抗原的存在。
Rh(D)血型鉴定
加抗D血清1滴
加红细胞悬 液1滴(5%

轻轻摇动玻片混匀, 2min内判断结果, 有凝集(+),无凝 集需按照说明书进一 步实验确认是否为阴 性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ppt课件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ppt课件
抗球蛋白介质配血 经典方法,加LISS(低离子介质溶液)的方法
聚凝胺介质配血
凝胶方法配血
盐水介质配血方法





侧 离心
次 看结果






只能检测IgM抗体,不能检测IgG抗体
凝聚胺(Polybrene)配血法
原理:凝聚胺分子是带高价阳离子多聚
季铵盐,溶解后带有很多正电荷可以中 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有利于红细胞凝 聚,低离子强度溶液也能降低红细胞的 Zeta电位 ,可进一步增加抗原抗体间的 吸引力。
酶介质法
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带负电荷,使用木 瓜酶或唾液酶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 降低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减少红细胞 表面的排斥力,促进Rh抗原与相应的抗 体结合而产生凝集。
低离子强度溶液实验
红细胞外围的阴离子是红细胞稳定因素 之一,降低反应介质的离子强度,可减 少外围阴离子,促进带正电荷的IgG性 Rh抗体与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增 加凝集强度。
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 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
ABO血型鉴定实验原理
抗原抗体反应——在ABO血型系统中,红 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 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 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 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 抗原→判断血型。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课件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课件

(一) ABO血型系统
1.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根据红细胞表面 是否具有A或B抗原(又称A或B凝集素,两者均由H 物质转变而来),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或抗B抗体 (又称抗A或抗B凝集素),ABO血型系统可分为四 型.红细胞上具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为A型; 红细胞上具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为B型; 红 细胞上具有A和B抗原,血清中不含有抗A和抗B抗 体者为AB型; 红细胞上不具有A和B抗原,血清中 有抗A和抗B抗体者为O型.
A型
3.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1)ABO血型鉴定:ABO血型抗体能在 生理盐水中,与相应红细胞抗原结合而发生凝 集反应。进行ABO血型鉴定时,采用标准的抗A 及抗B血清以鉴定被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BethVincent直接试验),同时用标准的A型及B型红 细胞鉴定被检者血清中的抗体(Simonin反转试 验)。只有被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鉴定和血清 中的抗体鉴定所得结果完全相符时才能肯定其 血型类别。
问答题:
1、简述血型系统:
选择题:
1、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判断血型, 正确的是()
A、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为A型 B、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为A型 C、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A和抗B抗体,为
A型 D、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和抗B抗体,为
3.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
(1) Rh血型系统所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Rh系统一般不存 在天然抗体,故在第一次输血时,往往不会发现Rh血型不合。 Rh阴性的受血者接受了Rh阳性血液输入后便可产生免疫性抗 Rh抗体,如再次输受Rh阳性血液时,即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
(2) 新生儿Rh溶血病:母亲与胎儿的Rh血型不合,典型的 病 历 为 胎 儿 之 父 为 Rh 阳 性 ( DD 或 Dd ) , 母 亲 为 Rh 阴 性 (Dd)。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ppt】(初稿)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ppt】(初稿)
答:不规则抗体指ABO血型以外的所有红细胞血型抗体。与输血科工作 密切相关的还是溶血性输血风险的控制,临床出现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患者血液中存在不规则抗体。因此输血前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安全有效 输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2000年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或 交叉配血不相合时,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建议:为确保临床安全,规 定对拟输血的患者统一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生凝集,无非特异性凝集, ABO
血 抗B血清效价在1:64以上。 型 鉴 ③高亲和力,15秒内出现凝集,其强度 为3分钟时凝块>1mm。 定
②高效价,抗A血清效价在1:128以上,
④无冷凝集素。
⑤无菌。分离血清后56℃,30min灭活。
1.生理盐水凝集法
原理
ABO ①ABO血型抗体一般是IgM,属于完全
血 抗体 型 ②IgM抗体分子链较长,能克服红细胞表 鉴 面排斥力,同时分子量较大,它能与相 定 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在生理盐水中发生
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IgM抗体凝集红细胞示意图
IgM在盐水介质中产生凝集
①玻片法:
操作简单,不需要离心,适于大规
ABO 血 型 鉴 定
模血型普查。 反应时间长,易忽略较弱的凝集而 导致定型错误。不适于反定型。
(九)输血剂量
预计输血效果
一个成年人的全身总血量相当于体重的8%左右,即50公斤体重的人, 体内血液总量为4000毫升。一个单位的红细胞是通过200ml正常人的全 血中提取的。一个正常人血红蛋白是120g/l-160g/l。故200ml全血中血 红蛋白是24g,24g输入到4000ml血中,浓度为6g/l左右,故输血一个单 位可以提高血红蛋白6g/l,即我们通常说得半克血。 估算公式: 20公斤体重血容量:20x8%=1.6L,1个单位血红蛋白含量: 0.2LX120g/l=24g/l,所以输1个单位可提升24g/l÷1.6L=15g。 30公斤体重血容量:30x8%=2.4L,1个单位血红蛋白含量: 0.2LX120g/l=24g/l,所以输1个单位可提升24g/l÷2.4L=10g。 40公斤体重血容量:40x8%=3.2L,1个单位血红蛋白含量: 0.2LX120g/l=24g/l,所以输1个单位可提升24g/l÷3.2L=7.5g。 50公斤体重血容量:50x8%=4L,1个单位血红蛋白含量: 0.2LX120g/l=24g/l,所以输1个单位可提升24g/l÷4L=6g。 60公斤体重血容量:60x8%=4.8L,1个单位血红蛋白含量: 0.2LX120g/l=24g/l,所以输1个单位可提升24g/l÷4.8L=5g。 70公斤体重血容量:70x8%=5.6L,1个单位血红蛋白含量: 0.2LX120g/l=24g/l,所以输1个单位可提升24g/l÷5.6L≈4.3g。

交叉配血试验.ppt

交叉配血试验.ppt
谢谢交叉配血试验.ppt
演讲人
交叉配血实验主要是用于供血前确认供者血型与受者血型是不是配合,尽量的避免 输血反应。输血前必须进行两项输血实验,血型鉴定和交叉匹配。
理论上一旦已知受血者血型便可输注配合的血液,是在实践中供者血和受者血可以 仍然有不相容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供血可能包含其他非常规血型抗原,而受血者血 清中如存在针对这些抗原的抗体就可能会造成输血反应,所以交叉配血是非常重要 的。
交叉配血实验是观察主副实验是不是发生凝集决定临床输血的可行性,血型完全配 合,输血是最安全的。血型部分配合,尽在应急的时候少量输血并需要严密观察是 不是有输血反应,血型完全不配合是绝对不要输血的。
总之血型完全配合或者是部分配合是可以输血的指征,血型完全不配合也就是主实验和 副实验均凝集是严禁输血的。

血型交叉配血PPT课件

血型交叉配血PPT课件

聚凝胺试验
原理:聚凝胺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季胺盐多聚物,
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 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小,能引起 正常红细胞可逆性的非特异性凝聚。如果是抗 体致敏的红细胞,加入中和液后,凝集不可逆; 无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加入中和液后,凝集解 散。
程序: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 在体外抗体致敏红细胞,用于抗体筛选二醇)是一种水溶性的中性
多聚体,当含有抗原与相应抗体的溶液中加入 PEG时,由于空间排斥效应作用,使溶液中的抗 体饱和度提高,加速溶液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的形成。
程序:2滴血清、1滴2-5%的红细胞,加4滴PEG
溶液后混匀,37℃孵育15分钟,生理盐水洗涤3 遍后倾倒上清液,控干,加2滴抗人球蛋白试剂, 离心后判读结果。
免疫血液学的传统方法
凝集实验和溶血实验 玻片法/试管法/微孔板法 抗人球实验
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的去离子和低离子
盐水凝集法: 例如,ABO血型鉴定试验
包括玻片法、试管 法和微孔法
但灵敏度相对较低,只在 一些基层医院血库使用 低离子强度盐水法:
通过降低介质溶液离子 强度,减少红细胞膜外围的 离子云,促进红细胞凝集, 因而其灵敏度有所提高。
LISS-IAT
原理:通过降低红细胞周围的离子氛,使抗体易于接
近抗原,促进抗体在更短的时间内致敏红细胞,再使用 抗人球蛋白试剂,使被致敏的红细胞产生凝集
程序:2滴血清、1滴2-5%的红细胞,加2-4滴LISS液后
混匀,37℃孵育15分钟,离心观察细胞的凝集情况,用 生理盐水洗涤3遍后倾倒上清液,控干,加2滴抗人球蛋 白试剂,离心后判读结果。
微柱凝胶技术(卡)

血型鉴定与交叉合血ppt课件

血型鉴定与交叉合血ppt课件
.
1.1 ABO血型鉴定
实验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B 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 型及O型4种。利用红细胞凝集实 验,经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 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知抗-A和 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 相应A抗原或/和.B抗原;所谓反定
试剂和资料 :
1) 抗-A(B型血)、抗-B(A型血)及抗-A+B(O 型血〕分型血清,购置商品试剂。
.
• 8〕假设受检者为A型血而疑为有类B抗原时,可 用以下方法进展鉴别 :

〔1〕察看细胞与抗-A及抗-B的凝集强度,
与抗-A的反响要比与抗-B的反响强。这种区别用
玻片法作实验更为明显。
• 〔2〕用受检者红细胞与本身血清作实验,血 清中的抗-B不凝集本身红细胞上的类B抗原。

〔3〕检查唾液中能否有A、B物质,假设是
3) 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 (如亚型、新生儿)或抗原性减弱(见于 白血病或恶性肿瘤〕以及类B或cisAB 等。
.
• 5) 受检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A或抗-B抗体,如 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 6) 各种缘由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 部分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应的抗体.
• 7) 由细菌污染或遗传要素引起多凝集或全凝集, 往往是正反定型不符的缘由。
• 8) 血年人血清中抗体程度大幅度下降。
.
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处理方法
如发现ABO正反定型结果不一 致,先要反复做实验1次。严厉执 行操作规程,运用质量合格的试剂 以及细心察看和解释实验结果,就 可处理明显的问题,对一些疑问问 题必需进一步按以下步骤进展研讨。
2 改良离子交叉配血实验
原理 红细胞外表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

实验诊断-04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PPT文档资料

实验诊断-04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PPT文档资料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血型(bloodgroup)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各种血液成分包 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在个体之间均有抗原成分的差异。
1900年
ndesteiner
1983年
高频率
Rh系统
ABO系统
低频率 ABO系统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1、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与抗体
我国最常见是ABO血型溶血病 O型血母亲孕育A或B型婴儿发病率>90% 妊娠第一胎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ABO抗原是一种强移植抗原 肾移植时,ABO血型不合失败率达46%, ABO血型相合失败率仅9% ABO血型可用于亲缘鉴定,可疑血迹、毛发鉴定
器官移植
其他
红细胞血型系统
(二)Rh血型系统 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用恒河猴(macacus rhesus)的红细胞作为抗原免疫豚鼠或家兔所得 抗原能与85%白人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1990年发现Rh基因座是由 1、Rh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RHD和RHCE两个结构基因
A亚型
A1亚型 A2亚型 AX亚型 红细胞抗原 A1、A A 血清中抗体 B B、A1(1-2%) 发生反应 红细胞抗原 A1、A、 B A、 B A1 25% 血清中抗体
与O型血清
AB亚型
A1B亚型 A2B亚型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抗原和抗体的分布关系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红细胞抗原 A1 A+A1 A2 A B A1B A+A1+B A2B A+B 无A,无B 血清中抗体 抗B 抗B+抗A1 (1-2%) 抗A 无 抗A1 (25%) 抗A+抗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花粉、粉尘等与A或B血型抗原相似,通过隐 性刺激产生血型抗体。
• 免疫性抗体:由已知抗原刺激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
– 一般通过输血、妊娠、注射三种途径接触同种异体抗原。
. 6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的区别
. 7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发生凝集。血型鉴定时,应加O型血清,以防将AX型误定为O型。
• (2)B亚型
– 亚型不多见,临床意义不大。
. 9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ABO血型的亚型
. 10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3、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1)ABO血型鉴定:ABO血型抗体能在生理盐水中与相应红细胞抗原 结合而发生凝集反应。由于血液持续存在ABO抗体,所以血型鉴定必 须正反定型。
. 5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 人在出生前尚未产生抗体,出生后3-6个月才开始出现,至青春期达 高峰。产生抗体的功能可延续终身,但其效价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 低。
• 天然抗体:无明确的抗原刺激而天然存在的抗体,主要是IgM。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 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具有A或B抗原,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或抗B抗体, ABO血型系统可分为四型:
血型 A B O AB
红细胞上抗原 A B 无
A、B
血清中抗体 抗B 抗A
抗A,抗B 无
基因型 AA或AO BB或BO
AB OO
• ABO三个基因组成六种基因型:AA、AO、BB、BO、AB、OO;A、 B为显性基因,O为隐性基因,所以只有四种表现型A、B、O、AB。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3、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交叉配血试验 • 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 分别将供血者的RBC与受血者的血清及供血者的血清与受
血者的RBC进行的配合试验。 • 交叉配血试验的意义
– (1)检验血型鉴定是否有误。 – (2)检验血清中是否有不规则抗体。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 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某种血浆蛋 白在个体之间均具有抗原成分的差异,受独特的遗传基因 控制。
• 血型是各种血液成分的遗传多态性标记。 • 血型系统: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系
。~1983年,已发现20多个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400多 种血型抗原。 • “免疫血液学” • 重点讲述与输血工作有密切联系的红细胞血型系统。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 抗A、抗B抗体:
– 抗A与抗B主要是IgM,也有少量的IgG和IgA类抗体。 – 分泌液和体液中多为IgA类抗体。
• 抗A、B抗体:
– O型人血清中,以IgG为主。 – 不是抗A和抗B的混合物。 – 识别A抗原和B抗原的共同表位。
. 4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案例一
(一)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 A或B抗原在胚胎期及出生时便能检出,但敏感性较低,到20岁左右 时才达高峰。抗原性终身不变,但到老年敏感性有所下降。
• A和B血型物质除存在于红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表面外,还广泛存在于 体液和分泌液中,以唾液中含量最丰富,脑脊液中无。
. 2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血型系统
• 红细胞血型系统
– ABO血型系统,1900年,Landsteiner发现 – Rh血型系统, 1940年,Landsteiner和Weiner发现
• 其他血型系统
– 白细胞抗原系统 – 血小板抗原及抗体 – 血清蛋白成分的抗原特异性
. 3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 16
案例三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 17
交 试叉 验配
• 某些病人特别是肿
瘤病人在生病治疗
时可能发生血型变
.
异。
12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用标准血清及标准红细胞鉴定 ABO 血型结果
标准血清+被检者红细胞
抗 A 血清 抗 B 血清 抗 AB 血清 (O 型血清)
+
-
+
-
+
+
+
+
+
-
-
-
标准红细胞+被检者血清 A 型红细胞 B 型红细胞 O 型红细胞
-
+
-
+
-
-
-
-
-
+
+
-
被鉴定血 的血型
A型 B型 AB 型 O型
加入O型血清:检出抗原性较弱的AX亚型红细胞。 加入O型红细胞:检出被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与ABO血型系统无关的 红细胞异常抗体。
. 13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血型鉴定方法 -- 玻片法
. 14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血型鉴定方法 -- 微柱凝胶法
• 凝胶为填充物,只允许游离红 细胞通过
• 抗A管、抗B管、抗D管:含 抗体的凝胶,用于红细胞上A 、B及D抗原检测
• A细胞、B细胞及Ctl管:不含 血型抗体凝胶
• A细胞、B细胞用于检测血浆 中的抗体
• Ctl管用于自身对照
ABO/D血型正反定型卡
. 15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 8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2、 ABO血型的亚型
• (1)A亚型
– A1亚型红细胞上有A1和A抗原,其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 – A2亚型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和少量抗A1抗体。 – AX亚型红细胞与B型血清不发生凝集或凝集反应甚弱,但却能与O型血清
• 直接试验(正定型、细胞定型):用标准的抗A及抗B血清以鉴定被 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
• 反转试验(反定型、血清定型):用标准的A型及B型红细胞鉴定被 检者血清中的抗体。
• 只有抗原鉴定和抗体鉴定完全相符才能肯定其血型类别。
. 11案例二源自第四节 血型鉴定• 与患交叉者配在血生试病验 进行治 疗的过程中,身体 状况不是始终保持 一致的,当血型抗 原有一方表达减弱 ,有可能AB型就成 了A型,或者B型就 变异成了O型。因此 ,也许三家医院存 在验错血型的可能 ,也可能三家医院 都没有验错,而是 病人血型出现了变 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