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

合集下载

根据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篇文默写整理

根据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篇文默写整理

根据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篇文默写整理一、文默写内容及要求:本部分为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篇的文默写整理,包括以下古文诗词的整理:1. 《登鹳雀楼》── 王之涣2. 《静夜思》── 李白3. 《望庐山瀑布》── 李白4. 《望海潮》── 宋濂5. 《滁州西涧》── 韦应物6.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杨万里7. 《赤壁赋》── 苏轼8. 《登高》── 杜甫文默写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古文诗词内容,进行文默写。

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诗句顺序,默写出完整的诗句。

在默写过程中,注意字迹工整,每行诗句之间留出适当的间距。

二、评分标准:文默写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分:1. 诗句正确性(40分):学生按照正确的诗句顺序默写出完整的诗句,每个诗句正确默写得4分,总共10个诗句,共计40分。

2. 字迹工整(20分):学生的字迹清晰、工整,每个字写得清楚规范,总共20分。

3. 排版规范(20分):学生每行诗句之间留出适当的间距,总共20分。

4. 笔试纪律(20分):学生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文默写,不与他人交流,不借用参考资料,总共20分。

三、文默写时间及要求:学生统一在45分钟内完成文默写任务。

四、注意事项:1. 请学生准备好一支黑色或蓝色的钢笔进行文默写。

2. 请学生注意文默写的时间,不要超时。

3. 在文默写过程中,学生不得与他人交流,不得借用参考资料。

4. 在文默写完成后,请学生将试卷翻面,等待工作人员收卷。

以上是根据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篇的文默写整理,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文诗词,并提高文默写的能力。

苏教版八年级上下册古诗文集

苏教版八年级上下册古诗文集

苏教版八年级上下册古诗文集苏教版语文八年级古诗词春旺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薄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一月4日,风雨交加,进行了一次陆地旅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派任书川王波去少夫渡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纪海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望月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钱塘湖春游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雁门知府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夏万春,不要在云端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邓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我听到鸡叫,看到太阳升起。

不怕浮云遮住你的眼睛,你处于最高的境界。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高,但神仙是有名的。

水不深,有龙。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在对话和笑声中有伟大的学者,但在交流中没有白人。

你可以调素钢琴,读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苏教班中国八年级古诗《闻雁》【唐】韦应物家乡在哪里?回到家乡很容易。

在淮南的一个秋雨之夜,高宅听到了野鹅的到来。

《池鹤》【唐】白居易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同伴,在随机的鸡群中有一只风向标。

苏版初二语文课本古诗词

苏版初二语文课本古诗词

苏版初二语文课本古诗词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舟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交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9、《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一辈子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10、《十一月四曰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1、《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2、《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3、《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恋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4、《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李白,字,号,是我国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史上誉为“ ”。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

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

3、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小谢”指。

4、“建安骨”又称,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的诗文风格。

5、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6.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__________。

7.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二、《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阅读诗歌《渔家傲》,回答问题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3、选出对《渔家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概括,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他的怀乡思亲的心绪。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2)题解:无题,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或不 便标明作品的题目,就以“无题”为名。无题 诗意旨隐晦,一般难于准确解释。
2、诗句赏析
一句:一问一答,写出了夫妻间的关怀、惦念, 宦游人的乡愁歉意。
二句:诗人旅居巴山,归期难料,秋夜听雨, 倍感孤寂凄凉。
三、四句:从眼前遥想异日重逢,西窗剪烛, 重话巴山夜雨情景,在回还映照中更增深永情 韵,融凄清与温煦、黯然与神往、寂寥与慰藉 于一体。从时空的变换中写出了人间的悲欢离 合,丰富地展示了彼此之间的相思之意。
下阙:抒情。词人身处偏僻的边境孤城,夜晚 想起家乡,于是借酒消愁,却因乡愁太浓重和 归期无法预料,思乡之情却无法排遣。羌管悠 悠地回荡在塞外旷野的上空,勾起了将士的思 乡之情。由于功业未就和归期不定,士兵难以 入睡,将军愁白了头发。
2、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5、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主旨中心: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全诗把别后相思写得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的 执女子别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 不仅写景,而且写人。烘托出一个骑着瘦 马、远离家乡、羁旅归来的游子形象,把 “秋思”点染得非常凄恻。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离的伤感情景。第一个“难”是“困难”之意, 第二个“难”是“难受”之意。一个“残”字 渲染了离别的凄楚气氛。
(2)颔联:写别后相思。春蚕直到死的时候 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运用两 个比喻,生动地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 的深情。“丝”与“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 征爱情。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赏析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赏析

【八年级下册】一、《闻雁》韦应物唐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读诗需要联想和想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秋雨,也听到了自远而近的归雁的悲鸣之声,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更不知道故乡远在何处,归思之情无穷无尽。

2.诗歌第一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设问,表达诗人无限低徊惆怅之情,为第三、四句高斋闻雁蓄势,引起下文作者情思。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语或句子简要分析。

表达了作者悠长的思乡之情。

第一二句中“故园渺何处”“归思”“悠”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归家之愿无穷无尽;第二三句中“秋雨夜”“归雁”,描绘出漫漫长夜、绵绵秋雨、由远而近的雁叫声,诗人思乡愁绪更浓了。

4. 这首诗的中心意思:诗人通过“归思”“闻雁”的描写,抒发了远宦思乡之情,也蕴涵着诗人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

二、《池鹤》白居易唐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1.诗歌里出现的乱鸡、鸬鹚、鹦鹉等形象,对塑造池鹤形象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

这些形象起对比和衬托的作用。

乱鸡形象突出了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它的品格、风度也不是群鸡能比的;丹顶鹤和鸬鹚对比,突出丹顶鹤的风姿的不是权贵的品格;鹦鹉学舌无主见,突显了诗人痛恨邀宠献媚的行为。

2.尾联“思何事”三字耐人寻味,你认为池鹤所思应为何事?本诗托物言志,据此理解,这一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丹顶鹤所思是自己何时(是否)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在遥不可及的云水之乡。

尾联借丹顶鹤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从而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3.读诗贵在品,试品味“怅”字运用的精妙。

一个“怅”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4.诗人以鹤自喻,抒发自己什么感情?抒发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向往而不可得的无奈感情。

苏教版语文八下课本中的古诗翻译

苏教版语文八下课本中的古诗翻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⑴(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2)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3)。

蓬莱(4)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5)又清发。

俱怀(6)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7)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8)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9)意,明朝(10)散发弄扁舟。

作品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现代译文译文一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声音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孤单单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之日无法预料。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出征的人不能入睡,将军连头发都白了,战士们流下眼泪。

译文二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崇山峻岭之间,落日将烟雾飘动孤独的城紧闭着。

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哪里能安然入睡,将军士卒白了头发泪流不尽。

译文三秋季到来,西北边塞的风景多么奇异,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鉴赏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鉴赏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古诗鉴赏1、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参考: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激愤。

(2)赏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参考:表现出诗人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3)赏析“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两句。

参考:十分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4)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两句。

参考:前句运用比喻的修辞,用生活中的现象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后句道出了不能解忧,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一句中三个“愁”字,足见愁思之多,与开头“多烦忧”相呼应。

(5)诗人在“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运用了两个典故,说说“蓬莱文章”“小谢”分别在这里分别指什么?诗人运用典故意在说明什么。

参考:“蓬莱文章”原指汉代文章,这里是借指李云的文章,“小谢”原指谢脁,这里是诗人自比;作者赞美李云文章风格刚健,自己的诗句清新秀发,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6)这首诗的情感抒发有何特色?(或:你能说说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吗?)参考:情感跌宕起伏,诗人感慨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态。

结构上的大跨度跳跃与诗人的情感变化相一致。

2、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分别概括上下阕表达方式及主要内容。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书中的古诗词在艺术造诣方面可谓登峰造极。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古诗,希望你们喜欢。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1【闻雁】(韦应物·唐)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2【池鹤】(白居易·唐)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3【迎雁】(葛天民·宋)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5【渔家傲】(范仲淹·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金)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0【题红叶】(宣宗宫人·唐)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文言文整理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文言文整理

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整理古文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古音为dàn今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ã)?其真不知马也译文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名贵的马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用"千里马"来称呼他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去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马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他们)真不认识(千里)马啊!通假字(1)才美不外见: " 见 " 通" 现 "显现、表现(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 材 " 通 " 才 "才能(3)其真无马邪: " 邪 " 通 " 耶 "表示疑问相当于" 吗 "(4)祗:通"只"只是古今异义是:古义: 这样的.例: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今义:判断词安:古义:怎么.例:安求其能千里也?今义:安全;安定;安装等:古义:同样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或: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今义:或者然后: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食:古义:通"饲"喂养例:食之不能尽其材今义:吃策:古义:马鞭今义:策划策略一词多义1.之虽有千里之能:的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2.能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3.策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动词驱使执策而临之:马鞭(策勋十二转:动词记载 --自《木兰诗》)4.而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5.食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动词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6.虽故虽有名马:即使虽有千里之能:虽然7.其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千里马的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8.以不以千里称也:把用策之不以其道:按照9 尽: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尽竭尽实词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喻指像千里马一样的人才伯乐--擅长相马之人喻指识别像千里马一样的人才辱--辱没骈-两马并驾称--称为一食--吃一顿食马者--"食".通"饲".本文指埋没人才的人才美--才能美貌见--显现出来"见"通"现"等--等同一样常--普通的是--这种作代词策之--驱使(执)策--打马的鞭子道--方法尽--竭尽材--"材"通"才"才能鸣--鸣叫通--通晓执--拿着临--面对着知--识别了解虚词而(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语气较重);却(语气较轻)故--因此于--在之--结构助词的以--凭借虽--即使(故虽有名马);虽然(虽有千里之能)或--有时其--代"千里马"安--怎么(策)之--作代词代千里马以--按照(鸣)之--助词补充音节无意义而(执策而临之)--表修饰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动词:辱:受屈辱例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2、名词用作动词: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3、数量词用作动词: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特殊句式1. 反问句:其真无马邪?2.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3.介词结构后置:只辱于奴隶人之手4.省略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5.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重点语句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被埋没的根本原因:论点;点明中心)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不知马也可不写)(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据2010年河北保定望都所发语文教参)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再次点明文章中心句子)4.点明中心的主旨句:其真不知马也主题归纳本文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思想感情(中心)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在于多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碧绿的苔痕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来这里谈笑往来的都是博学的学者没有缺乏文化知识的人可以弹奏不加修饰的古琴浏览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它们虽然都是简陋的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了人们的景仰)孔子说:"什么简陋的呢?"一词多义1.之: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无丝竹之乱耳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2.往来:①表示交往的人:往来无白丁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古今异义:在:古义(在乎动词)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馨: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调:古义(调弄)今义(调动)形:古义(身体)今义(形状)鸿:古义(大渊博)今义(书信)丝、竹:古义(管、弦乐器)今义(丝丝绸;竹竹子)词类活用: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变得有名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灵异的水苔痕上阶绿绿名词作动词使......变青无丝竹之乱耳乱使动用法使......扰乱无案牍之劳形劳使人劳累①用于主谓之间不①表示交往的人:往来无白丁②表往来种作(《桃花源记》)3.是:①判断词是:斯是陋室②这个、那个:当是时(《口技》)4.名:①出名:有仙则名②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活板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译文用雕版印书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样做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本子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版印刷他的办法是:用胶泥来刻字印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一个印刻好以后用火烤一下让它变得坚硬、牢固先准备好一块铁板把松脂、蜡和纸灰之类的东西铺在上面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一个紧挨着一个地排上字印排满了就算一版(再)拿到火上去烘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那字印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两三本还算不得简便;如果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显得非常快了(最好是)经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同时排字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排好版面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印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以便它们在同一版内重复出现时使用不用的时候就拿纸条做标记贴上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出来那就当时动手刻用草火烘烤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字印所以不用木料来刻是因为木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如用胶泥来烧制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弄脏毕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侄辈得到了到现在还保存得十分完好通假字1.活板 "板"同"版"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同"以" 以后3.若止印三二本 "止"同"只" 仅仅只有4. 文理有疏密 "文"同"纹" 词类活用:1.板印书籍 "板"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雕版"2.火烧令坚 "火"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3."木格"贮之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木格"4.用讫再火令药熔 "火"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5.则以纸帖之 "帖"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一词多义1.为(1)唐人尚未盛为之动词做(2)皆为板本动词是(3)又为活板动词发明(4)每字为一印动词刻(5)满铁范为一板动词成为(6)未为简易动词算是(7)极为神速动词是(8)每韵为一帖动词归为(9)不以木为之者动词刻(10)为予群从所得介词被被动用法2.以(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介词用拿(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介词把(3)以一平板按其面介词用拿(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介词用3.其(1)其法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指铁板的(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代词指排好的字模(4)其印自落代词那些(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代词他的4.之(1)唐人尚未盛为之代指"板印书籍"(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这";代指"铁板"(3)持就火炀之代指"铁板"(4)更互用之代指"两块铁板"(5)则以纸帖之代指不用的字模(6)旋刻之代指"奇字"(7)不以木为之者代指活字模(8)以手拂之代指字模5.帖(1)则以纸帖之动词用标签标出(2)每韵为一帖名词标签6.就(1)持就火炀之动词靠近(2)瞬息可就完成7.若(1)不若燔土如像(2)若止印三二本如果8.火(1)以草火烧名词作状语火(2)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用火9.印(1)每字为一印名词字模(2)欲印动词印刷(3)其印自落名词字模10.自(1)已自布字另外(2)其印自落自己11.已(1)已自布字已经(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同"以"以后古今异义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冒之(冒:涂盖敷上今常用义为:向外透冒失冒充等)2、一板已自布字(自:另外今常用义为:自己从等)3、文理有疏密(文理:木材的纹理质地今指文章内容、词句等方面的条理)4、药稍熔(药:古义指文中所提到的松脂、腊等物;今义指病的药品)5、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衣服的一种)核舟记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ǐn)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îu)奇(jī) 高可二黍(shǔ)许中轩敞者为舱篛(ruî)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绝类弥(mí)勒袒胸露(lîu)乳(rǔ)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卧右膝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chuí)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pān)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fǔ)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yí)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ãn) 戌(xū)秋日虞(yú)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zhuà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ruî)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zhuàn)文为字共三十有(yîu)四;而计其长曾(cãng)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译文明朝有(个)技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一直到飞禽走兽、树木山石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泛游赤壁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的)两旁开有小窗户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子就(看到)右边(窗门)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窗门)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黄鲁直在他的左边东坡和黄鲁直共同观赏着一轴横幅的书画卷子东坡右手拿着画卷的右端左手搭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画卷的左端右手指着画卷好像在说什么话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子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露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黄二人不相类似(他)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起他的左膝左臂(上面)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那)念珠子可以(一粒粒)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各有一(个)撑船的人在右边的(梳着)椎形发髻仰着面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有(把)茶壶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那(只)船的背面稍平就在船背上面题了(个)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的脚笔画清清楚楚它(字)的颜色是黑的(题名后面)又刻了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字)的颜色是红的总计整条船刻有五(个)人;刻有八(扇)窗;刻篛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图章上的)篆文刻的字共有三十四个可是计算一下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原来这是挑选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雕制成的咦!(这)技艺也真奇妙啊!一字多义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技艺)奇妙奇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加上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做这里是雕刻的意思)中轩敞者为舱(是)为人五:(刻有)可:高可二黍许(大约)珠可历历数也(可以)端:1.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画卷的一端(右端)")2.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木:1.能以径寸之木(木块)2.以至鸟兽、木石(树木 )者:1.中轩敞者为舱 (......的部分)2.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曰: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作)2.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是)扇:1.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扇量词)2.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扇子)启: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打开)2.天启壬戌秋日(古代称立春、立夏为"启")而: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连词并且)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转折但是)3.启窗而观(连词然后)以:1.能以径寸之木(用)2.以至鸟兽、木石(甚至)语:1.如有所语(说话)2.此中人语云(告诉)盖:1.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云:1.盖大苏泛赤壁云(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2.此中人语云(说)古今异义1、卧右膝:卧古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今意:躺下躺着的样子2、其两膝相比者:比古意:靠近今意:两个事物进行比较3、高可二黍许:可古意:大约今意:可以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意:通"拣"挑拣今意:简单容易人物:古意:人和物今意:被描写或有突出贡献的人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意:竟然今义:曾经定语后置1.原句:核舟一正确语序:一核舟2.原句:篆章一正确语序:一篆章词类活用(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诎:通"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形容词作名词特殊技巧)(6)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梳着椎形发髻)口技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译文京城里有一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正赶上(有人)大摆酒席请客在大厅的东北角设置(安放)了八尺宽的屏风口技人坐在屏风里面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所有宾客围绕而坐一会儿只听到屏风里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远远地听到幽深的巷子里有狗叫声(接着)便(听见)有个妇女被惊醒打哈欠伸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不久小孩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醒了妇人拍着小孩子给他喂奶小孩子含着乳头仍然啼哭妇人一边拍着一边轻声哼唱哄小孩入睡又有一个大一点的孩子醒了唠唠叨叨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女用手拍着小孩子的声音嘴里哼唱哄小孩子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的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发出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这口技艺人的表演)真是妙极了不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约约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子、器皿倾斜翻倒的声音妇人在睡梦中咳嗽的声音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地把身子坐端正了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失火啦"丈夫起来大叫妇人也起来大叫两个小孩子一起哭起来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大喊成百上千个孩子大哭成百上千条狗狂叫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火焰燃烧的爆裂声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起响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求救声(众人)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种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这里所有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里有上百个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任何)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打着哆嗦几乎都想争先恐后的逃跑忽然醒木一拍所有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风往里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一词多义1、坐:众宾团坐(坐下)满坐寂然(通"座"座位)2、乳:妇抚儿乳(喂奶)儿含乳啼(乳头)3、而:既而儿醒(表时间副词的词尾不译)妇拍而呜之(连词表并列)4、妙:众妙毕备(妙处)以为妙绝(好)5、指:手有百指(手指)不能指其一端(指明)6、绝:以为妙绝(极)群响毕绝(停止)7、备:众妙毕备(具备)。

江苏最新初二下册语文古诗词必背

江苏最新初二下册语文古诗词必背

江苏最新初二下册语文古诗词必背江苏地区初二下册语文古诗词的必背篇目通常包括一些经典的古诗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篇目:1. 《将进酒》-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 《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 《滕王阁序》-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4. 《岳阳楼记》-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5. 《醉翁亭记》-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7.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8.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途径。

同学们在学习时,除了背诵,还应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内涵,感受古人的情感和智慧。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三首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三首

2.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 哪里?
A、衡阳雁去无留意 “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 阳”,“无留意”这是突出边塞 的异常苦寒——秋一到,雁就无 留恋之情,何况戍边将士,这是 与家乡大“异” 的。
B、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 暗示敌人强恶,戒备森严。再加上群 山连绵,狼烟落日,构成一幅边塞黄 昏的苍凉景色。——这与内地的繁华 的景象迥然有“异”的。
朗 读 课 文
意译
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 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 桥畔住着几户人家。年代久远的 驿道上,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 着瘦马缓慢前行。傍晚的太阳向 西坠落,悲痛到极点的游子,漂 泊在天边极远极远的地方。
四花寿 围村阳 山外曲 一, 竿草山 残店市 照西晴 里,岚 ,晚( 锦霞马 屏明致 风雨远 又收) 添天 铺霁 翠。
, 便 取 “ 渔 家 傲 ” 三 字 作 词
晏 殊 , 因 词 中 有 “ 神 仙 一 曲 渔
此 词 为 北 宋 年 间 流 行 歌 曲 , 始
我们应该向范仲淹学习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 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 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 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 衣就寝,或也昏怠,辄以水沃 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 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也。”





景 抒


下阕抒情


雁去
边声 孤城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长烟
落日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 报国之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必背古诗文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必背古诗文

在日益激烈的现代化社会立足必须学会立志,勤奋才能达到攀登之目标。

下面为您推荐苏教版八年级下必背古诗文。

八年级必背古诗文1【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吾适安归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2【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3【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4【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5【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6【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出处】:-先秦-诗经7【五羊皮歌】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舂黄齑,炊扊扅。

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五羊皮,父梁肉,子啼饥。

夫文绣,妻浣衣。

嗟乎!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五羊皮。

昔之日,君行而我啼。

今之日,君坐而我离。

嗟乎!富贵忘我为?【出处】:-先秦-百里杜氏8【渡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8)下册背诵内容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8)下册背诵内容

一、古诗词闻雁选自《全唐诗》卷一九三韦应物(约737-约791),唐代诗人,曾任苏州刺史,有《韦苏州集》故园[指韦应物的家乡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渺何处?归思方悠[远]哉。

淮南[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

当时韦应物被贬为滁州(今属安徽)刺史]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简评:古代交通不便,远飞的大雁常常引起游子对故土的怀念。

本诗作者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自远而近的雁叫声,其心中的感触较之常人又深一层。

池鹤选自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二六白居易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风度,品格]。

低头乍恐丹砂[又名朱砂,一种红色矿物,可以入药]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lúcí,水鸟,俗称鱼鹰]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lì,(鹤、鸿雁等)鸣叫]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简评:诗人用群鸡、鹦鹉等禽鸟映衬丹顶鹤孤高的品格、超凡的风姿,显然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二句,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迎燕选自《全宋词》卷二七二五葛天民,字无怀,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有《无怀小集》。

咫[古代称八寸为尺]尺[距离很近。

比喻春天的短暂]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简评:鸟是人类的朋友,你看为了迎来新燕入室筑巢,老百姓连门帘都不放下来呢。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二句,更是把燕子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选自《元好问全集》。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xīn]州)人,金代文学家。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题红叶宣宗宫人选自《全唐诗》卷七九七。

范摅(shū)《云溪友议》卷十载:唐宣宗时,卢渥(wò)偶从御沟中拾一红叶,上面提有此诗,他就放在书箱里。

后来宣宗放宫女嫁人,题诗的宫女恰好嫁给卢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
1【闻雁】韦应物·唐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2【池鹤】白居易·唐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3【迎雁】葛天民·宋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5【渔家傲】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无题】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金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0【题红叶】宣宗宫人·唐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11【山中】王勃·唐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2【城东早春】杨巨源·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3【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论诗】赵翼·清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3、《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4、《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6、《凤城新年词》
黄景仁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7、《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8、《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9、《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10、《迎春》
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11、《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2、《岁除夜》
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13、《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4、《卖痴呆词》
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15、《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16、《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7、《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18、《田家元日》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9、《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

20、《已酉新正》
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