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柏林的“河流”
--------《尤利西斯》感
从某种角度说,乔伊斯一生都生活在都柏林。
反复读了很多次,才敢动手写本书的读后感。即使如此,下笔也是如此的困难,但是又无法放下,每一本意识流的小说对我来说都是不折不扣的精神毒品,更别提这本乔大师傲娇的著作。
明白的人其乐无穷,不明白的人只会觉得是天方夜谭。就像博尔赫斯对《芬尼根的守灵夜》的评论“没有生气的同形异义文字游戏的编织物”,《尤利西斯》虽然比不上那本天书,不过也耗费了萧乾4年光阴,四年苦译。
洋洋洒洒上百万字,都柏林的十八个小时。
乔伊斯无法改变爱尔兰堕落的现实,只得逃离,三十年来在世界各地流浪,郁郁而终。他书写的是自己的历史,是都柏林的历史,更是人类的历史。“正因为从古到今几乎全部的人都是一样的凡夫俗子,无法脱离世俗的这些磨难,才有了奥德赛与布卢姆的共同之处,历史才拥有了连贯性。”这句话我是十分的赞同的。
国家堕落,青年陷入的迷茫,就像奥德赛的苦旅,没有人能够从心灵上找到支撑,十八个小时正是这样的缩影。尤利西斯里那位暗指奥德赛的犹太人布卢姆,就是如此。他并不麻木,但是为了最最庸俗的基本生活保障,他必须装出平静的样子来,对妻子婚外的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朋友的葬礼上,他看见形形色色的人,也看见自己真实的内心。死亡,是迷茫的人生最好的终点,许多东西明朗起来,但是已经不再需要死去的人操心了。一切光荣也好耻辱也罢,真也好假也罢,都留给了后人去评说和判断。不过乔伊斯毕竟不是巴尔扎克,《尤利西斯》也无法带给我们《人间喜剧》那样的直观感受,所以我们可以认识巴黎,但是看不透都柏林。乔伊斯通过他的文笔,将都柏林那宏大的历史浓缩成了一处远景,我们就想通过西洋镜去观看它,去观看都柏林中小人物的嬉笑怒骂,我们看的是热闹,也是在热闹中看历史。
但是乔伊斯并没有把《尤利西斯》变成平庸的流水账,他的《尤利西斯》包含了三十多种语言和无数密密麻麻的文学、宗教、政治、历史的意象,再加上意识流的手法,无疑增加的让这本书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那突然冒出来的看似无关的短语和字眼,正如河流中的水滴一样,蕴藏着书中的生机。
与这本书结缘,与乔大师结缘,正是因为对意识流文学的兴趣。说句老实话,我很有耐心地,把那本《尤利西斯》,每个字都看了,但从头到尾,一点印象没留下来。读完一部书,却什么都想不起,只有一个可能:我当时压根一点也不懂得它。相比于《追忆似水流年》,这本书难度更高。看荣格写的书评,一路看一路笑,这篇书评好长,不过我算是读懂了。看过这篇书评,我似乎明白了那些荒诞的现代画和先锋艺术。这真没想到,心理学家竟然比作家好懂。也许这也正常,就像读荣格的《心理学与文学》或者弗洛伊德的《艺术、文学和心理学》一样,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文学与艺术,确实有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摘了一点书评以作参考:摘抄如下——
《尤利西斯》洋洋洒洒,多达735页,它如同一条蜿蜒735天的时间之河汇入一个人的乏味的一天之中,这便是与之没有任何关联的都柏林的1904年6月16日——完完全全没有发生任何事。它于虚无中诞生又在虚无中消亡,这或许是枯燥的、冗繁的、繁杂的、斯特林
堡式的有关生活本质的告白,关于告白,读者悲伤地感到,难道它结束了吗?它很有可能涉及了本质,然而它更加根本地反映了生活的无数个侧面和各个侧面的无尽风采。
好吧,我也承认《尤利西斯》阅读起来困难重重,乔伊斯的笔法使得他的书使人倦怠、催人入睡,无须和读者沟通,一切都不属于他,使得读者瞠目结舌,昏昏欲睡。全书思如泉涌,愤世嫉俗,讥讽、刻薄、恶毒、蔑视、消极、绝望和悲痛,它始终摧残着读者的怜悯之心,只有睡意袭来,才能终止紧张的状态,停止阅读。读起来困顿,想逃避,停下来休息,它又来折磨你,吸引你。乔伊斯写书从来如此,他不在意读者,只考虑自己。但是在他的文字背后,蕴藏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尤利西斯》又可以说是一本恶魔之书,荣格说:我不否认我被这本书愚弄了,这本书对我熟视无睹,书中没有任何能够沟通的地方,而且它总是使读者感到一种自卑的怨恨。其实我觉得,荣格如果读的是《芬尼根的守灵夜》的话,可能连书评都懒得写了吧。
读完它,忽然有一种惊醒,都柏林的意识河流貌似已经流到了身边。或者我已经置身于“都柏林”了吧,我感觉到了痛苦,感觉到了无助,我感觉我的学长就是斯蒂芬·德迪勒斯,而接到对面那个人不就是布卢姆么,那么他回家就能遇到摩莉吧。我感觉到了一种沉闷感,仿佛掉进了果冻之中,那是一种粘稠的,固执的压抑。爱尔兰的精神瘫痪了,但是我感觉我生活的城市也瘫痪了。回头看看,书中的十八个小时,也一直重复的发生着,就像美国的那部电影《土拨鼠之日》一样。
《尤利西斯》淋漓尽致展现了西方人的现代意识,而到了现代,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思想意识呢。这本书,犹如一个罩子笼罩了我,但是又如同鞭子一般,它痛击了我。或许我们应该来看看,愤世嫉俗,尖酸刻薄难道在我们生活的中还是少么。
不过我有感觉很幸运,因为我的世界毕竟不是一战后的都柏林,所以虽然悲痛、消极、恶毒,但是还有充满了希望与美好,《尤利西斯》正式同个它独特的方式,通过乔伊斯的心灵震动,将这种对美好世界的触觉传递给我了。
平庸里暗藏深邃的光芒,愚人看看稀里糊涂笑笑就过了,甚至不耐烦的扔到角落从此不再翻开它;智者则不得不感叹乔氏的深沉与博学。我不是智者,但是有幸站在了文洁若和萧乾这样的智者的肩膀上,借着他们的光,没有一下子堕落成看笑话的傻子。
越读越爱,越读越感动,越读越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