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捻转胃虫病

合集下载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危害及防治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危害及防治
弛, 排粪 失 禁 。 皮 肤 弹性 降低 , 眼球 明显 凹 陷。心音 混浊 , 心跳 加快 , 脉搏 细弱 , 呼吸浅 表疾 速 。病 至 后
期, 体 温多 突 然下 降 , 四肢 及 耳 尖 、 鼻 端 厥冷 , 终 至
羔羊 消化不 良的主 要 临床 特征 是腹 泻 , 根据 临 床症 状和疾 病 经过 . 通 常分 为单 纯 性 消化不 良和 中
捻转 血矛 线 虫 比其 他肠 道 线 虫 产卵 多 。虫卵 对 外 界抵 抗 力 较 强 , 适 宜 温 暖 的发 育温 度 , 但 虫 卵对 一
般消 毒 药抵抗 力 较强 。 羔 羊 和青 年 羊 发病 率 及死 亡 率 最 高 。低 湿 的 草地 有 利 于本 病 的传播 : 在 露水 草 和 阴天 、 小 雨 后 放牧 , 最 易感 染 本病 。羊 的发病 多在 4 ~ 1 0月份 , 尤
能、 消化 液 的分 泌 紊 乱 和对 饲 料 的消 化 吸 收障 碍 , 使 病 羊呈 现 营养 不 良等 一 系列 的症 状 如 贫血 和营 养 障碍 等 。 3 . 3还 可 导 致肝 坏 死 和肝 细 胞脂 肪 变 性 , 并 有
多雨 季 节未 注 意 驱虫 ,或放 牧 时 不注 意露 水
1主 要 症 状
无力 , 躺 卧于地 。头 颈伸直 且 向后仰 , 体 温 升高 , 对
刺 激反 应减 弱 , 全 身震 颤 , 有时 出现 短 时问 的痉 挛 。
严 重 腹泻 . 频 排水 样 稀 便 , 粪 内含有 大 量 黏 液 和血
液, 并 呈 恶 臭 或腐 臭 气 味 。持 续 腹 泻 时 , 则 肛 门松
毒性 消化 不 良。 1 . 1毒 性消 化不 良时 , 由于肠 道微 生 物 的作 用致使 腐 败过 程加 剧 , 粪 便 内氨 的含 量显 著 增

山羊捻转胃虫病的防治

山羊捻转胃虫病的防治
康威胁。
02
病原学和传播途径
病原特征
01
02
03
病原特征
山羊捻转胃虫是一种红色 无脊椎动物,具有一个圆 形的身体,通常寄生在山 羊的胃里。
生命周期
山羊捻转胃虫的生命周期 包括卵、幼虫和成虫阶段 。
感染症状
感染捻转胃虫会导致山羊 出现消瘦、贫血、消化不 良等症状。
传播途径
直接传播
山羊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了 捻转胃虫的其他山羊而感 染。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饲料卫生
确保饲料储存和加工过程中不受污染,并定期清洁饲料槽和水槽,以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提高免疫力
通过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可以提高山羊的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捻转胃虫病的风险。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消毒
对羊舍、运动场等进行定期消毒,以杀灭 潜在的病原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并遵 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02
Hale Waihona Puke 对进口和出口的羊进行严格的检疫,防止外来病原体的传入。
及时报告疫情
03
发现有疑似病例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早控制疫
情。
07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山羊捻转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 病,主要影响山羊的消化系统和营养 吸收,导致生长缓慢、体重下降、饲
料转化率降低等问题。
捻转胃虫病在山羊养殖中具有广泛的 传播性和危害性,因此防治该病对于 提高山羊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间接传播
通过被感染的山羊粪便污 染的草场、饲料和水源等 间接传播。
媒介传播
一些昆虫和啮齿动物可能 作为媒介传播捻转胃虫。
03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观察症状

山羊养殖如何防治羊捻转血矛线虫病?

山羊养殖如何防治羊捻转血矛线虫病?

山羊养殖如何防治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本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由寄生于反刍动物真胃、小肠内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常造成羊群的高死亡率和低繁殖率。

(1)流行特点各种日龄羊均可发生,但以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羊有一定的抵抗力,也常出现“自愈现象”,以丘陵山地牧场的羊易感,特别是在曾被该病原污染过的草场放牧感染率高。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春夏季节发病率较高,高发季节开始于4月青草萌发时,5~6月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但在多雨、闷热的8~10月也易暴发该病。

(2)临床症状以贫血、衰弱和消化紊乱为主。

急性型以肥壮羔羊突然死亡为特征,病死羊眼结膜苍白,高度贫血。

一般为亚急性经过,病羊被毛粗乱、消瘦、精神萎靡,放牧时落群,严重时卧地不起,眼结膜苍白,下颌间或下腹部水肿。

若治疗不及时,多转为慢性,此时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消瘦、被毛粗乱。

在放牧时发病的羊群,早期大多以肥壮羔羊突然死亡为特征,随后病羊出现亚急性症状。

(3)病理变化除了贫血外,皮下和肠系膜可出现胶冻样水肿,真胃黏膜上和真胃内容物充满大量毛发状粉红色虫体,附着在胃黏膜上时如覆盖着毛毯样一层暗棕色虫体,有的绞结成黏液状团块,有些还会慢慢蠕动。

有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黏膜水肿、出血以及肠炎病变。

(4)诊断根据本病的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特别是死羊剖检后可见真胃内有大量红白相间的捻转血矛线虫,即可确诊。

(5)防治措施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粪便虫卵检查,羊群每年要用广谱驱虫药进行预防性驱虫3~4次,平时发现感染率高时要及时驱虫。

有条件的要实行划区轮牧,以减少本病的感染机会。

治疗:临床上采用丙硫苯咪唑治疗,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灌服;或用左旋咪唑,用量为每千克体重6~10毫克,一次灌服。

严重感染时间隔7~10天再加强驱虫1次,以后每2~3个月定期驱虫1次。

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

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

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寄生于羊消化道的线虫种类很多,各种消化道线虫往往混合感染,对羊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是每年春季造成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各种消化道线虫引起的疾病情况大致相同,其中以捻转血矛线虫危害最为严重。

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等反刍动物的真胃(即第4胃、皱胃),本病遍及全国各地,在北方地区较为普遍,常造成高死亡、低繁殖、无效益,常给养羊业带来严重损失。

1、病原体(1)捻转血矛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真胃,属于大型虫体,虫体呈粉红色,尖端较细,口囊小,雄虫长15~19mm,雌虫27~30mm。

由于雌虫的红色消化道和白色的生殖管相互缠绕,形成红白相间的外观,俗称“麻花虫”。

每天产卵5000~10000个,卵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4~5d孵化出幼虫,这种幼虫趴在草上,羊吞食后而被感染,幼虫在胃内经过两次蜕皮,过2~3周发育为成虫。

(2)奥斯特线虫奥斯特线虫也寄生于真胃。

虫体呈棕色,长4~14mm。

(3)仰口线虫仰口线虫寄生于小肠。

虫体粗大,前端弯向背面,故有钩虫之说。

其他的还有马歇尔线虫、毛圆线虫、细颈线虫、古柏线虫、食道口线虫、夏伯特线虫、毛首线虫等。

都寄生在消化道,对羊的危害症状相似。

2、诊断要点【临床症状】急性者多见于羔羊,突然死亡,多是由于一次性寄生了大量虫体而引起的。

一般多为慢性。

各种消化道线虫所致的羊病症状表现为:消化紊乱、胃肠道发炎、拉稀、消瘦。

眼结膜苍白,贫血。

下颌间隙水肿,羊发育受阻。

病程可达2-3个月甚至更长,患病羊多在冬末春初,很容易死亡。

【剖检变化】可见消化道各部位有数量不等的虫体,相应的部位有大不等的结节和瘢痕(图1~图3)。

3、防治措施(1)治疗①丙硫咪唑:剂量按5-20mg/kg体重口服。

②左旋咪唑:剂量按5~10mg/kg体重,混入饲料喂给,也可经皮下或肌内注射。

③精制敌百虫:剂量按50~70mg/kg体重口服。

④硫酸铜:用凉开水配成1%溶液;剂量按大羊100ml、中羊80ml、小羊50ml,灌服。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

3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年第 7 期 疾病防控
会发生感染,幼虫在羊胃内大约需要 2 ~ 3 周的生长发育, 再次经过两次脱皮后,即可逐渐发育成长为成虫。
二、流行特点
一般反刍动物感染的胃肠道线虫主要以血矛线虫为 主,而羊捻转血矛线虫在同类感染性线虫中对于羊群的 致病力则是最强的。其羊捻转血矛线虫一般比其他胃肠 道线虫的产卵量要高的多,一般每条成年雌虫平均每天 的产卵量均可高达 5 000 ~ 10 000 枚以上,其虫卵最适宜 的生长发育温度为 20℃~ 30℃,当温度在 4℃以下时,其 虫卵即会停止发育,当温度降低到 1℃以下或升高到 60℃ 以上则可导致虫卵死亡,但其虫卵对外界的抵抗力却较强, 一般使用常规性的消毒药物则很难使其虫卵灭活。
要注意饮食卫生 ;(4)治疗可用青 霉 素 5 ~ 10 万 IU/kg.w+ 生 理 盐 水 100 ~ 500 ml+10% 安钠咖注射液 5 ml+ 地 塞 米 松 注 射 液 4 ~ 10 mg, 静脉注射,然后再静脉注射 10% 葡 萄糖注射液 250 ~ 500 ml+12.5%VC 注射液 0.5 ~ 1.5 g,1 ~ 2 次 / 日, 连用 3 ~ 5 d。可注射 20% 长效土霉 素注射液,0.1 ml/kg.w,肌肉注射, 每日或隔日 1 次,连用 3 次 ;(5) 还 可 用 中 药 进 行 治 疗, 苍 术、 大 黄 各 10 g,贯众、龙胆草各 5 g,雄黄(单 包)1.5 g,甘草 8 g,水煎取汁,加 入雄黄,1 次灌服,灌药后再服 1 次 植物油,连服 3 剂。
羔羊和青年羊感染羊捻转血矛线虫后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在整个羊群中亦是处于最高的,而成年羊对羊捻转 血矛线虫的抵抗力较强,且被感染的成年羊有“自愈” 现象出现(即有虫体被排除或不发生再感染现象)。羊群 在低湿的牧草地里放牧,如采食了群集于潮湿牧草上的 感染性幼虫后,则有利于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传播感染 ; 如养羊场户将羊群趁小雨天和阴雨天放牧,羊群在放牧 时采食露水草时,则极大地增大了羊群感染羊捻转血矛 线虫的风险。一般羊群发生羊捻转血矛线虫病均多在每 年的 4 ~ 10 月,而尤其以 5 ~ 6 月和 8 ~ 10 月较为多发, 到 7 月以后其发病率则会略有下降,而进入冬春季节后 则极少有羊群发病。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治:胃肠线虫病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治:胃肠线虫病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治:胃肠线虫病引起牛/羊胃肠线虫病的线虫种类很多,主要有捻转胃虫、钩虫、结节虫、阔口圆虫和鞭虫,可单独感染,也可混合感染。

患病牛/羊表现有消瘦、贫血、水肿、下痢等症状。

【虫体特征及生活史】(1)捻转胃虫该虫寄生于皱胃,偶见于小肠。

新鲜虫体为浅红色,长15~30 毫米,毛发状。

雌虫在牛/羊的皱胃产卵,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7天左右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牛/羊吞入这样的幼虫即受感染,经20~30天发育为成虫。

(2)钩虫该虫寄生于小肠内。

虫体长10~30毫米,灰褐色,头部常向背面弯曲呈钩状。

雌虫在小肠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8天左右发育成感染性幼虫。

幼虫感染宿主有两个途径:一是经口感染后幼虫进入宿主肠道,以口固定于小肠壁上发育为成虫;二是经皮肤进入血液循环到肺脏,再经支气管、气管进入消化道发育为成虫。

(3)结节虫该虫寄生于大肠。

幼虫寄生于肠黏膜形成结节,故名结节虫。

成虫为乳白色,头端弯曲,长 10~20 毫米。

虫卵在外界孵化为感染性幼虫后,经口进入宿主消化道,钻入大肠黏膜形成结节。

在大肠内8天左右发育为成虫。

(4)阔口圆虫该虫寄生于结肠及盲肠。

长15~30毫米,虫体前端略向腹面弯曲,呈浅黄色。

雌虫在宿主肠道产卵并随粪便排到外界。

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牛/羊吞食该幼虫而感染,经50天左右在肠道中发育为成虫。

(5)鞭虫该虫寄生于盲肠。

长 35~80 毫米,头端细如毛发,深深钻入肠黏膜中,尾端粗大,形似鞭子。

虫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条件下10~14天发育为感染性虫卵,牛/羊吞入虫卵而感染。

【典型临床症状】牛/羊感染后,由于体质强弱和感染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症状。

在重度感染时,患病牛/羊可出现消瘦,食欲减退,贫血,黏膜苍白,肠炎,腹泻,身体下垂部水肿,被毛粗乱,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患病牛/羊死亡。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粪便化验发现大量虫卵可以确诊。

羊血矛线虫病(捻转胃虫病)的防治

羊血矛线虫病(捻转胃虫病)的防治

羊血矛线虫病(捻转胃虫病)的防治
1、病原血矛线虫病的病原体是血毛线虫(捻转胃虫),它寄生在羊的第四胃里。

其虫长10毫米,雌虫长25毫米。

虫体细小,须状,雌虫像一条红线和一条白线扭在一起的线绳。

每天可产卵6000个,卵随粪便排到草地上,在适宜温度(25C)和湿度条件下,经4-5天即可孵化成幼虫而感染致病。

雨后幼虫常被雨水冲到低洼地区,故在低湿地区放牧,羊只最容易感染血矛线虫。

2、羊血矛线虫病症状一般病羊表现为贫血,消瘦,被毛粗乱,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放牧时病羊离群或卧地不起。

拉稀和便秘交替出现。

颔下、胸下、腹下水肿,体温一般正常,脉搏弱而快,呼吸次数增多,最后卧地不起,虚脱死亡。

剖检在真谓可见有大量血矛线虫虫体吸着在胃壁黏膜上,或游离于胃内容物中。

3、羊血矛线虫病防治办法
(1)不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放牧,不放“露水草”,不饮死水。

羊舍内粪便要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并做好定期预防性驱虫。

如每年进行春季放牧青草前、秋末或初冬两次驱虫。

(2)苯硫丙咪唑治疗,剂量每千克体重15毫克,一次性内服。

(3)驱虫净(噻咪唑、四咪唑)治疗,每千克体重20毫克,加水灌服。

(4)左旋咪唑治疗,每千克体重12毫克,配成水溶液,一次灌服。

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病与梨形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病与梨形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1 发 病 情 况
2 0 1 2 年 9月 双城 市朝 阳 乡某 村村 民从外 热、 下 颌
部 有 时可 见 水 肿等 症状 , 当地 兽 医诊 断 为血 虫病 , 用 血 虫 全清 进 行 治疗 , 症状 稍有 缓 解 。2 0 1 2年 9月 l 0 日上午 1 0时 ,已有 1只羔羊 死亡 , 1 只成 年 羊 昏迷 。 对 患病 所有 羊进 行无菌 采血带 到我 校化 验室检 查 。
绵 羊梨 形 虫病 的流行 有 变化 ,中 间宿 主 螅是 该 病流行 的 主要 因素 。畜禽 、 绿 色植物 等商业 活 动过程 中 ,蜱从 别 的地 区被 带到 此地 区或 从该 地 区又 带 到 其他 地 区 , 导致 流行 区域变 化很大 。
细胞 总数 为 0 . 7 9 X 1 0 ’ 2 / 升, 血红 蛋 白为 1 1 克/ 升。 虫 实 体
严 格对 购人 的羊 只检验 检 疫 , 设 置 隔离 场 , 进 行
肿、 出血。真胃内空虚 , 有少量液体 , 真胃壁可见大量 虫体 , 幽 门部水 肿 、 见 有成 团 的虫体 。十二 指 肠肠 腔 空虚 , 肠壁较薄、 附着多量虫体 , 有的部位虫体成团。
单群饲养 , 再次检验合格后混群 。尤其是防止外来羊
碎, 间 质增 生 , 胆囊 肿 大 , 胆 汁稀 薄 。肾脏 黄染 , 表 面
春秋季采用左咪唑等进行驱虫 ,尤其在该地区 地 区春 季放 牧前 和 秋末 进 入舍 饲后 的 2星期 各进 行 1 次驱 虫 。 有 条件 的地 方 , 实 行有计 划 的轮 放 , 每 6天
左 右更换 放牧地 点 。不在低 温潮 湿的地方 放牧 , 不 在
中间细 胞 为 0 . 2 X 1 0 9 / 升 ,粒 细胞 为 4 . 8 X 1 0 9 / 升, 红

由羊捻转胃虫寄生造成羊贫血死亡的诊疗报告

由羊捻转胃虫寄生造成羊贫血死亡的诊疗报告

由羊捻转胃虫寄生造成羊贫血死亡的诊疗报告捻转血矛线虫是圆线虫属毛圆科线虫,呈毛发状,因吸血而呈现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背矛状小齿;雄虫长15~19mm、雌虫长27~30mm。

因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在红色含血的肠道周围,形成了红白线条相间的外观,故称捻转血矛线虫,亦称捻转胃虫。

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的真胃中,偶见于小肠。

虫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的条件下大约经1周发育为第3期感染性幼虫。

感染性幼虫带有鞘膜,在干燥环境中可借休眠状态生存1年半。

感染性幼虫被终末宿主摄食后,在瘤胃内脱鞘,之后到达真胃,钻入黏膜,经18~21天发育成熟。

成虫游离在胃腔内,成虫的寿命不超过1年。

该病的特征是贫血和衰弱,据有关资料,2000条虫体寄生在真胃黏膜时,每天吸血达30mL。

2004年4月赤峰市林西县某养殖户饲养的80只羊注射五号病疫苗后,有水素子出现,并相继出现拒食死亡现象,从4月20日至5月10日相继发病死亡22只。

乡兽医用消炎健胃促反刍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怀疑由注射疫苗引起,故拉来病羊1只,当场解剖、化验和诊断处理,现将疗治结果报告如下:1 症状该户存栏羊80只,从2002年以来未实施任何驱虫措施,羊只普遍瘦弱,偶有死亡。

此次拉来的病羊为山羊,营养不良,被毛粗乱,倒卧不能站立,眼结膜苍白,高度贫血,下颌间和下腹部有水肿,呼吸频快,心跳82次份钟,体温37℃,强行扶起不能站立。

2 剖检2.1 将病羊实施静脉放血、致死、剖检。

血液呈淡红色,稀薄如水,皮下脂肪呈胶胨样,颈下有水样胶胨样物质,各脏器色淡,其他未见异常。

2.2 瘤胃内有草和玉米,胃壁发现少量淡红色虫体,有的呈红白相间麻花样,网胃和瓣胃内有较多虫体,真胃内食糜很少,但有层层交织成团的虫体团。

2.3 将瘤胃、网胃、瓣胃、真胃和小肠虫体用水清洗后,查得有虫体3560多条。

2.4 实验室显微镜检血清,未检出细菌,用粪便浮集法检查出了虫卵。

羊消化道线虫病种类鉴别及防治

羊消化道线虫病种类鉴别及防治

羊消化道线虫病种类鉴别及防治摘要:新疆地区气候十旱少雨、光照足、温差大,常见的羊消化道线虫有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等。

该文对新疆的羊消化道线虫病的种类鉴别与防治进行了论述。

在养殖中要做到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驱虫工作、做好粪便的检测和管理。

0 引言畜牧业是新疆的重要产业,羊的养殖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羊消化道线虫病多发,损害羊的消化系统,不利于其生长发育,甚至会造成羊的死亡,阻碍养羊业的发展。

因此,要做好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工作,就要了解羊消化道线虫的种类及这种疾病的诊断要点,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常见的羊消化道线虫种类羊消化道线虫病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类疾病。

引起这类疾病的不是一种线虫,而是多种线虫,这些线虫寄生在羊的胃肠道内,引发疾病。

羊消化道线虫的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线虫有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等。

这些线虫不仅通过胃肠粘膜吸食血液和营养,导致羊贫血和营养不良还会分泌毒素,损伤羊的胃肠,使其消化机能降低。

1.1捻转血矛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又叫捻转胃虫,属于毛元科血毛属。

它的口囊小,大多通过口囊吸附在羊的真胃中并属大型虫体。

偶尔也寄生在羊的小肠中。

捻转胃虫的虫体呈粉红色线状,头端尖细,有口囊,口囊中有角质背矛。

从长度上分析,雌虫大约比雄虫长一倍。

从外观上分析,雄虫呈倒Y字形,雌虫像红白相间的麻花虫。

虫卵外观上无色、壳薄,内有多个胚细胞,因此这种虫的繁殖能力很强。

1.2仰口线虫仰口线虫又称羊钩虫,这种虫主要寄生在羊的小肠中,本身呈乳白色,吸血后,虫体会由乳白变为淡红。

它的繁殖方式是在羊小肠内交配产卵,虫卵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并孵出幼虫,经过2次蜕变,侵袭能力更强。

这种虫通过口吸附在小肠肠壁上,口里有锋利的切板和齿切,能咬破肠粘膜并吸血,获得营养,因此这种线虫主要会导致羊消瘦和贫血。

1.3食道口线虫这种线虫主要寄生在羊的大肠、小肠末端和盲肠中。

幼虫常在大肠肠壁上形成结节,因此这种线虫又称为结节虫。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

Y a n g z h i j i s h u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感染引起的一种胃肠道寄生虫病。

该种疾病会严重影响到羊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羊生长发育不良,身体消瘦,危害严重时还会造成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羊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很多养殖户不注重做好羊群的驱虫管理工作,导致寄生虫在体内大量繁殖,快速传播,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又被称为羊捻转胃虫病,他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等反刍动物真胃当中所引起的一种胃肠道寄生虫病。

该种疾病在我国羊养殖主产区广泛流行发生。

过去由于很多养殖户对该种寄生虫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一旦羊群感染该种疾病后,常常会因为捻转血矛线虫吸附在羊的真胃黏膜表面,吸取羊体内的血液获得营养影响到羊的正常生长,正常繁殖。

捻转血矛线虫在羔羊和青年羊群体当中发病之后,会严重影响到羊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影响到养济效益。

1、发病经过2017年7月13日,某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形成养殖规模,将本村落的其他两个养殖场收购并进行合并养殖,合并养殖时共有山羊333只,成年羊200只,羔羊133只。

羊群中有6只羊陆续出现了以身体消瘦、贫血、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病情况,发病初期临床症状较轻,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死亡现象,随后病情加重,死亡率越来越高。

在发病两周之后,养殖场约有一半的羊出现了典型的临床症状。

笔者通过畜主座谈了解到,该养殖场存在不合理合群养殖的现象,没有制定有效的驱虫制度和卫生防疫制度。

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患病羊表现出轻微的症状,但症状很快就会消失,没有引起养殖户的重视。

随后养殖场当中身体消瘦的患病羊数量越来越多,表现为被毛杂乱无光则,精神状态变差,采食欲望时好时坏,最终停止采食,随后出现腹泻、脱水、消瘦的症状,患病羊肛门周围附着有大量粪便。

发病一段时间之后,患病羊身体素质逐渐变差,卧底不起,四肢无力,但各个关节不会出现疼痛感和发热,所有患病羊体温正常。

如何预防治疗羊捻转血矛线虫病

如何预防治疗羊捻转血矛线虫病

如何预防治疗羊捻转血矛线虫病在养羊过程中,常会遇到许多寄生虫的危害,尤其是当前夏季驱虫工作未做好的前提下,羊群很容易染病。

那么羊捻转血矛线虫病要如何预防治疗?一起来了解下吧。

在养羊过程中,常会遇到许多寄生虫的危害,尤其是当前夏季驱虫工作未做好的前提下,羊群很容易染病。

那么羊捻转血矛线虫病要如何预防治疗?一起来了解下吧。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主要症状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羊的第四胃,是胃寄生虫中最大的一种。

主要症状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最典型的就是肥胖羔羊的突然死亡。

另外,如果检查同群中其他羔羊,可发现结膜高度贫血,或者粪便干硬而少,时常便秘等。

2、慢性:病羊食欲减退,精神迟钝,喜欢孤立,放牧时常落在群后;羊毛干而脆;黏膜高度贫血,下痢便秘交替发生;病羊颌下、胸下或腹下水肿等。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流行特点捻转血茅线虫病发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 一般在温暖潮湿的季节发病率最高。

另外,在长期放牧养殖模式,且地势低洼,卫生环境较差的情况下,羊群在活动过程中接触病原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本病流行范围较广,在养殖场中普遍存在。

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羊均可以受到病原的侵染,年龄越小的羊感染寄生虫后,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越严重,致死率越高。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预防治疗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水平,减小各方面的应激;放牧羊只要避开低洼潮湿地带,不在清晨傍晚放牧,以避开幼虫活跃时间,减少感染机会;同时注意保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可在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预防性的驱虫工作,且驱虫后的粪便要进行集中管理。

2、治疗(1)奥赛清(左旋咪唑片):羊按6-10mg/kg体重,一次口服。

(2)布仁图纳乳剂或阿斯特乳剂:羊按6-10ml/50kg体重,一次口服。

(3)奥塞特(丙硫咪唑片):羊按10-15mg/kg体重,一次口服。

(4)贝贝安(伊维菌素):羊按0.2mg/kg体重,皮下注射。

总的来说,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牧区的绵羊和山羊发生相当普遍,能引起羊只的消瘦与死亡,对养羊业的危害较大,因此养殖户们一定要引起重视才行。

羊捻转胃虫病

羊捻转胃虫病

羊捻转胃虫病是由毛圆科血矛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羊真胃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本病主要发生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夏秋季节。

症状病羊主要症状是贫血和衰弱。

捻转血矛线虫大量寄生于羊真胃内,其矛状刺可刺破胃黏膜,分泌抗凝血酶,吸取大量血液,且可分泌毒素干扰羊造血功能,导致病羊贫血。

病羊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精神沉郁,消瘦,被毛粗乱,下痢和便秘交替,可视黏膜苍白,颌下间隙和胸腹下部水肿,后期衰弱而死。

除一些羔羊呈急性型而突然死亡外,病程一般都较长,可达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剖检可见病羊真胃内有大量红色虫体吸附于黏膜上或游离于胃内容物中,真胃黏膜有炎性病变,出血,黏膜苍白,病羊血液稀薄,胸腔、腹腔、心包积液,脂肪组织呈胶冻样。

预防(1)不在低洼潮湿地带放牧,不放“露水草”,避开幼虫活跃的时段,以减少感染机会,注意饲料、饮水清洁卫生。

(2)粪便堆置发酵,以杀死虫卵和幼虫。

(3)在流行区内,每年进行2~3次预防性驱虫,驱虫后厩舍内粪便发酵处理。

(4)在流行区的流行季节,通过粪便检查进行监督。

(5)用弱毒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治疗(1)伊维菌素(灭虫丁):每公斤羊体重用0.2毫克,一次口服或皮下注射。

(2)左旋咪唑:每公斤羊体重用6~8毫克,一次口服或注射。

(3)丙硫咪唑:每公斤羊体重用10~15毫克,一次口服。

(4)甲苯咪唑:每公斤羊体重用10~15毫克,一次口服。

羊胃肠线虫病防治方法

羊胃肠线虫病防治方法
定期清理羊舍,去除粪便 和污染物,以减少病原体 滋生。
保持干燥
保持羊舍干燥,避免湿度 过高,以减少病原体滋生 。
通风换气
定期通风换气,使羊舍保 持新鲜空气流通。
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
要点一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流行病学情况和疫苗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疫 苗进行接种。
要点二
药物预防
在发病季节前,对全群羊只进行药物预防,以减少感染 风险。
《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羊胃肠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VS
案例二
某规模化羊场,感染羊胃肠线虫病后,及 时采取隔离、治疗和全群预防措施,有效 遏制了病情的蔓延,减少了经济损失。
防治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一
部分养殖户对羊胃肠线虫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导致病情延误。解 决方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问题二
部分养殖户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用药不当、剂量不足或过量等问题 。解决方案: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科学用药水平。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羊的体温、食欲、粪 便等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定期检查
治疗后应定期检查羊的粪便, 看是否有虫卵,以确定治疗效
果。
预防重复感染
治疗结束后,应注意环境卫生 ,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物,防
止重复感染。
05
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
成功防治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山区羊场,因气候湿润、植被丰富,导 致羊胃肠线虫病爆发。经过采用定期驱虫 、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卫生条件等措施, 成功控制病情,使羊群恢复健康。
对羊群的影响
该病在羊群中容易传播,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对整个羊群造成严重影响。

羊捻转血矛虫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羊捻转血矛虫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1 病 原 及 生 活 史
捻 转 血 矛线 虫 主 要 在 羊 等 反 刍 动 物 的 真 胃及 小 肠 内 寄
有 明 显 的颈 乳 头 , 头 段 比较 尖 细 , 口囊 小 , 里 面生 有 一 个 毛 状
角 质 齿 。雄 虫 体 长 为 1 5 ~1 9 mm, 具有 发达 的交 合伞 , 背 肋
在 没 有 成 熟 的灰 白 色 虫 卵 , 消化道 与生殖 道相 互缠 绕呈 “ 麻 花状” , 由此 可 判 断 为 捻 施
药 物 治 疗 病 羊 可 使 用 左 旋 咪 唑 进 行 治 疗 , 是一种广谱
的驱线虫药 , 价格适 宜 , 毒性较小 , 按 体 重灌 服 8 ~1 0 mg / k g , 也 可 添 加 在 饲 料 中混 饲 , 或者按体 重注射 5 ~6 mg / k g , 不 仅
关键词 : 羊; 捻 转 血 矛 虫病 ; 生活史 ; 临床 症 状 ; 剖 检 变化 ; 实验室检查 ; 药物 治 疗
中图分类号 : ¥ 8 5 8 . 2 6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2 0 9 5 —9 7 3 7 ( 2 0 1 7 ) 0 7 一O 1 ¨ 一O l
视黏膜 、 眼结膜 明显 苍 白。四肢无力 , 部 分 甚 至 卧 地 后 无 法 站起 , 但触诊每 个关 节没有 发热 和痛感 。发病后 期 , 部 分 病
羊颌 下 会 发 生 水 肿 , 最 终 由 于 衰 竭 而 发 生 死 亡 。成 年 羊 、 羔
道线虫 、 绦虫 、 肺线 虫 , 同 时能 够 驱 除 混 合 感 染 的 多 种 胃 肠 道
会 由于 衰 竭 而 发 生 死 亡 。
能够很好的驱除捻转血矛线虫 , 还 能 较 好 的 驱 除 肠 道 内 寄 生

山羊捻转胃虫病的防治

山羊捻转胃虫病的防治

山羊捻转胃虫病的防治捻转胃虫主要寄生在羊的胃内,羊感染时能引起明显的贫血、下颌水肿等临床症状,甚至出现死亡。

1 发病情况2004年7月11日,阿拉善左旗吉兰太镇巴音乌拉嘎查牧民罗某放养的380多只羊,有70多只山羊陆续出现下颌水肿、腹泻、粪便带血丝等症状,发病的羊多数是2岁以上的大山羊,仅有1只2岁以下的,发病率为18.4%,已死亡17只,死亡数占发病数的24.28%。

发病的70只羊都是圈养补饲的,也都是去年年底从巴润别立镇黄土沟购进的,购进前一直饮用涝坝水,购进前每年驱2次虫,购进后没有进行驱虫。

发病前多次饮过大黄。

2 临床症状病羊全部是山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停止,消瘦乏弱。

病羊普遍大量分泌眼眵,眼结膜、口腔黏膜苍白,无任何血色。

下颌间隙水肿,有的整个下颌部浮肿,刺破有白色液体流出,体温39.9℃,多数羊腹泻。

3 剖检病理变化剖开腹腔有大量腹水,内脏极度贫血,不见一点血丝,仅在摘下肝脏时滴了几滴淡红色的血。

剪开胆管未见寄生虫,胆囊肿大,肠道内没有内容物。

真胃和瓣胃的皱壁内有许多暗红色线团样物,用镊子夹,基本都有2~3cm长,仔细观察大多数为红白相间呈麻花状,为典型的捻转胃虫。

胃内虫体数量之多是罕见的,可以确诊是山羊捻转胃虫病。

4 鉴别诊断4.1 最初电话了解发病情况,认为是巴氏杆菌病,因有咽头水肿,腹泻带血的症状。

但现场临床检查,不是咽头水肿而是下颌间隙水肿;患巴氏杆菌病有体温升高之特征,而病羊在中午测体温仍为39.8~39.9℃,发病的又是成年羊,所以可以排除巴氏杆菌病,甚至可以排除传染病,初步诊断为寄生虫病。

4.2 因有饮用涝坝水的病史,又有贫血、下颌水肿等症状,故初步诊断为肝片吸虫病。

7月11日中午对早晨死亡的病羊进行解剖,但天气炎热,尸体已腐败,胆管内未检出肝片吸虫。

当天夜晚,又有1只病羊死亡,专业人员立即进行解剖,在真胃中检出大量捻转胃虫才确诊。

以上3种病的比较如下表:5 治疗5.1 对购进的山羊全部肌肉注射佳灵三特,每只羊1.5~2mL,余者灌服阿力佳,每只羊2~3片。

羊胃肠线虫病防治方法

羊胃肠线虫病防治方法

羊胃肠线虫病防治方法寄生于羊胃肠道的线虫种类较多,以捻转血矛线虫危害最为严重,每年春秋季节多发。

1、病原:捻转血矛线虫是最主要的一种病原线虫,寄生于真胃,偶见于小肠。

在真胃中属大型虫体。

虫体呈粉红色,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角质背矛。

雄虫体长15-19毫米,其交合伞的背肋偏于左边,呈倒“Y”字形。

雌虫体长27-30毫米,由于红色的消化管和白色的生殖管相互缠绕,形成红白相间的外观,俗称麻花虫。

阴门位于虫体后半部,有一拇指状的阴门盖。

无色,壳薄;新鲜虫卵内含有16-32个胚细胞。

另外,奥斯特线虫寄生于真胃,马歇尔线虫寄生于真胃,毛圆线虫寄生于小肠,偶可寄生于真胃和胰脏,细颈线虫寄生于小肠或真胃,古柏线虫寄生于小肠、胰脏,偶见于真胃,柳口线虫寄生于小肠。

食管口线虫寄生于大肠,夏伯特线虫寄生于大肠,毛首线虫寄生于盲肠。

2、症状:消化紊乱,胃肠道发炎,拉稀,消瘦;眼结膜苍白,贫血;严重病例下颌间隙水肿,机体发育受阻;少数病例体温升高,呼吸、脉搏频数及心音减弱,最终羊可因身体极度衰竭而死亡。

3、剖检病变:剖检病变,可见尸体消瘦、贫血,内脏明显苍白,胸、腹腔内常积有多量淡黄色液体,胃和肠道各段有数量不等的线虫寄生。

肝、脾呈不同程度萎缩、变形。

真胃黏膜水肿,有出血点。

4、诊断: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病羊的症状、死羊或病羊的剖检病变可做出综合判断。

对本病的生前诊断,可从直肠取粪或采取新鲜粪便,应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直接涂片法镜检虫卵。

只要在粪检中发现大量虫卵存在,就可诊断。

5、预防:a、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从春末到秋末期间,每只羊每天给硫化二苯胺0.5-1克,均匀混入食盐或精料中喂给。

b、尽量避免在潮湿低洼地带和早、晚及雨后或幼虫活跃的时间放牧。

c、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给羊以全价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对羊群应饮用自来水、井水或干净的流水;加强粪便管理,对羊群的粪便必须经过堆积发酵处理,以杀死其中虫卵。

6、治疗:a、精制敌百虫:绵羊按每千克体重80-100毫克,山羊按每千克体重50-70毫克,配成水溶液1次灌服。

【养羊】这四种虫不驱尽,肉羊育肥就是空谈

【养羊】这四种虫不驱尽,肉羊育肥就是空谈

这四种虫不驱尽,肉羊育肥就是空谈!养羊人都知道养羊最难的一关就是驱虫。

当羊体内有了寄生虫后,通常发育迟缓,怎么喂都长不胖,经济效益大大下降。

不同的虫要用不同的特效药,用错了不起效还会给今后的驱虫工作造成麻烦。

一、捻转胃矛虫羊群体内有这种寄生虫,最典型症状是在雨季过后,羊舍内出现一坨坨的牛粪样粪便,有些还是一摊摊的稀的水样。

细心的羊倌可以感觉到某些羊采食量、体温等均正常,但是不停掉膘、体毛凌乱,症状明显的羊下巴出现水肿,而且这种水肿早上不明显,下午及傍晚会变大,第二天早上又变小。

二、肝片吸虫除侵害牛、羊外,尚可感染马、驴、驼、狗、猫、猪、兔、鹿以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

患病后羊体毛乱,无光泽,牛粪样粪便或者稀粪,持续水肿,不会像捻转胃矛虫那样夜间变小,白天变大。

三、绦虫绦虫,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

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幼虫主要寄生于无脊椎动物或以脊椎动物为中间宿主。

人也是易感动物。

羊患病后一般无明显症状,主要是毛色不好。

正常饲喂但是膘情差,所排出的粪便经常是几粒粘附一起,有些会沾着有黄白色的黏液,会看到有大米粒一样的东西,那东西会蠕动,有时候可以看到宽面条一样的,扁的,一厘米宽,不到一毫米厚,长短不一,但是可以看到一条条的横纹,一节一节的。

四、肺丝虫肺丝虫主要寄生在肺部,成虫在支气管内大量产卵,虫卵随着咳嗽被吐出到口腔,咽下后移动到消化道内,最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早期症状:主要是咳嗽,没有鼻涕,使用抗生素无效。

传染性强,通常一只患病,一圈都跟着患病了。

肺丝虫引起的咳嗽不分时段。

随着感染加深会有鼻涕,呼吸音明显,听诊见湿罗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捻转胃虫病
羊捻转胃虫病是由毛圆科血矛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羊真胃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本病主要发生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夏秋季节。

症状病羊主要症状是贫血和衰弱。

捻转血矛线虫大量寄生于羊真胃内,其矛状刺可刺破胃黏膜,分泌抗凝血酶,吸取大量血液,且可分泌毒素干扰羊造血功能,导致病羊贫血。

病羊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精神沉郁,消瘦,被毛粗乱,下痢和便秘交替,可视黏膜苍白,颌下间隙和胸腹下部水肿,后期衰弱而死。

除一些羔羊呈急性型而突然死亡外,病程一般都较长,可达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剖检可见病羊真胃内有大量红色虫体吸附于黏膜上或游离于胃内容物中,真胃黏膜有炎性病变,出血,黏膜苍白,病羊血液稀薄,胸腔、腹腔、心包积液,脂肪组织呈胶冻样。

预防不在低洼潮湿地带放牧,不放“露水草”,避开幼虫活跃的时段,以减少感染机会,注意饲料、饮水清洁卫生。

粪便堆置发酵,以杀死虫卵和幼虫。

在流行区内,每年进行2~3次预防性驱虫,驱虫后厩舍内粪便发酵处理。

在流行区的流行季节,通过粪便检查进行监督。

用弱毒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治疗伊维菌素:每公斤羊体重用0.2毫克,一次口服或皮下注射。

左旋咪唑:每公斤羊体重用6~8毫克,一次口服或注射。

丙硫咪唑:每公斤羊体重用10~15毫克,一次口服。

甲苯咪唑:每公斤羊体重用10~15毫克,一次口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