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年号谥号
年号、庙号、谥号
谥号乃帝王、嫔妃、大臣、士大夫、诸侯
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由后人评他生前 的是非功过所加的一种评价。皇帝谥号(包 括庙号)多是由后一代皇帝追加,然亦有由 隔代或后数代而追赠者。
三者的主要区别为: 1.年号是帝王登基时的名号,而庙号与谥号均 为其死后的名号。 2.庙号只针对帝王,而谥号除帝王外百姓也可 有。 3.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 道构成殁世帝王的全号。如汉武帝的全号是太 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号是高祖文皇帝。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
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 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 叫做改元。一位帝王少则一个年号,多则十 几个,遇到大事(如祥瑞降临等)都要更改 年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
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自汉代起,每 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 (如明太祖朱元璋为开国之君,清太祖爱新觉 罗·努尔哈赤为王朝奠基人),以后的嗣君则 称太宗、世宗、高宗、显宗、肃宗等。
庙号、年号、谥号、尊号
2、谥号 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 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 迹与品德修养,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 做一个概括的评价。 分类: 美谥:文、武、明、睿、康、景、庄、宣、 懿 平谥:怀、哀、悼、闵、殇 恶谥:厉、灵、炀
学生模拟考试中试题: 1、第四次月考 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 ,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 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 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 有“英宗”。 英宗为庙号
2、榆林市第一次统考 赠谥:古代帝王、官员死后,根据其生前事 迹赠给其一个表示褒扬的称号。 谥号分为:美谥、平谥、恶谥。
3、平时练习 太祖是曹操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 、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 称号。 太祖是庙号。
3、年号 中国历代帝王用以新年号,称为改元。 如:洪武、乾隆、咸亨
4、尊号 所谓尊号,乃为尊崇帝后为之所上之称号 ,始于秦代。 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 时至唐代,为皇帝上尊号之风大盛,有生 前奉上者,亦有死后追加者。 如:玄宗死后,肃宗于上元二年上尊号为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庙号谥号帝号年号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庙号、谥号、帝号、年号什么是庙号、谥号、帝号、年号。
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在我国古籍中现身频频。
前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年号则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
1,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
庙号制度被废止。
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
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汉平帝时王莽上庙号))。
另外西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奭为高宗孝元皇帝(王莽上庙号)、刘骜为统宗孝成皇帝(王莽上庙号)、刘衎为元宗孝平皇帝(王莽上庙号),在东汉光武帝时被取消;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
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祐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古文化知识:古代的谥号、庙号、年号的历史由来及含义
古文化知识:古代的谥号、庙号、年号的历史由来及含义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官方根据他生前事迹、道德修养等情况,给予其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也就是谥号,相当于一个人的盖棺定论。
周朝时,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及夫人有得谥资格;汉朝规定只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谥资格;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谥资格;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根据国学大师王国维等人的考证,谥号制度的形成,应该起源于西周中期,这种观点也得到学界的广发认可。
谥号一开始只有“美谥”、“平谥”,通常表示后人对先人功绩的怀念“恶谥”的开始主要源于周厉王在位期间的倒行逆施死后而被谥为“厉”。
并且从此以后,逐步形成了清晰、明确的谥法,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为了达成将谥法作为以礼教褒贬人物、挽救社会风气的目的,编写了《谥法解》一书,这本书也成为后世谥法施行时的重要依据。
到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秦始皇统治时期,他认为这种“子议父、臣议君”的行为大逆不道,因此废除了谥号;汉朝开始又重新兴起,并且逐渐规范;明清时,谥号管理由礼部负责。
下面是一些和谥号有关的趣事:魏明帝曹睿在世时,就迫不及待的自称为烈祖明皇帝,被后世所嘲笑,按照规矩,谥号只有死后才能获得。
南陈被灭之后,后主陈叔宝被俘虏回了长安,于公元604年去世,由于他做皇帝时候的荒唐表现,被当时的皇帝杨广定谥号为“炀”(著名的恶谥,昏君的代名词),杨广继承时的大隋王朝,强盛繁荣、威震四方,到他临死前,大隋王朝在各路义军的风起云涌下,已经是落日余晖,离灭亡不远了,因此他也被唐朝定了谥号为“炀”,得以与南齐东昏侯、陈后主、金朝海陵王等昏君其名,不知道这位文采绝佳、风姿不凡的帝王知道也得了这么个谥号之后有什么感想。
南宋时,大奸臣秦桧死之后,被朝廷赐予了“忠献”的美谥、赠予了申王的爵位。
开禧二年(1206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
谥号庙号年号的变化规律
谥号庙号年号的变化规律
谥号庙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授予祖先或自身的一种礼节,从腓势力到清朝,大约历
经三千多年,这种礼节从最初的单纯地褒扬英雄,到后来发展成为一个个表示皇帝的重要
象征。
在中国历史上,谥号的用法是相当普遍的。
最早的谥号出现在西周时期,大多是玛姬
或者伊斯兰教的领袖,授予谥号更像是一种赞美或者庆祝他们的英勇行为。
而后渐渐用于
对冥王赞美和对孝子褒奖,以此表明他们的敬意。
出现在东汉时期的大臣尚书朱熹,曾给
自己授予谥号“君子”,以此表达他对孝顺和贞节的尊敬。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圣贤赐庙号开始出现,南朝宋推行了现代赐庙号的制度,这种制
度使赐庙号的使用变得更为广泛,普遍应用于历史人物,包括将军、政治家和知识分子。
很多皇帝都会给自己的祖先赐庙号,以此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荣誉。
末代清朝,赐年号更被应用到皇帝本人,每个朝代的开始,帝王都会赐自己一个新的
年号,用来标识其统治的时期,且年号的变更比较频繁,属于时代的变迁的一个内在的象征。
谥号、庙号、年号,一直在中国历史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用于褒扬官员、将军,在古代也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承载了无限神秘的文化内涵。
属于中国古典文化的
组成部分,将永不褪色,一直被历史释放着价值。
庙号、谥号、年号、帝号、国号简介
庙号、谥号、年号、帝号、国号简介1.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死后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2.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历史上最长的谥号29个字,是新觉罗˙努尔哈赤的,谥号是“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
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另外还有“私谥”。
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
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
(一)谥号在我国古代,帝王、后妃、诸侯、卿大夫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特殊称号,这就是谥号。
谥号之事,大约起源于西周初年,当时天子、诸侯死后要避讳其名,需另起尊称,这叫“易名礼”又叫“更名典”,从此便产生了谥号。
像周文王、周武王,这便是谥号。
西周对谥号掌握得比较严格,赐谥权在王室,天子死后才有谥,诸侯死后并不一律赐谥。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
卿大夫和贵夫人也有了谥号,而且还出现了“私谥”。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废除“谥法”,到西汉初年,赐谥制度又恢复,经过两汉、魏晋,谥法越来越严密,发展到唐宋达到鼎盛时期。
元代以后赐谥趋于荒滥,并且取消了恶谥,谥号成了名副其实的歌功颂德。
辛亥革命后,赐谥制度也随之废止。
关于给谥的规定叫“谥法”,《逸周书·谥法解》说这个办法是周公旦和太公望创制的。
“谥法”是古代礼的一项重要内容,唐朝王彦威《赠太保于领谥议》说:“古之圣王立谥法之意,所以彰善恶,重劝戒,使一字之褒宠,逾绂(fu)冕之赐,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利,此郅(zhi)家之礼典,向陛下劝惩之大柄也。
”古代根据“谥法”给谥,同时又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评定褒贬而给予不同的称号。
死者生前行为有美善的、平平的、丑恶的三种,所以谥号也就分为褒、怜、贬三类。
1.褒奖表扬的,如:经天纬地日文威强睿德日武辟土服远曰桓布义行刚日景辟地有德日襄服地志强曰庄聪明睿智曰献布德执义曰穆柔质慈民曰惠照临四方日明2.怜悯同情的,如: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短折不成曰殇年中早夭曰悼3.贬抑批评的,如: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不悔前过曰戾怙威肆行曰丑壅遏不通曰幽在古代给谥有两种,一种是“公谥”,另一种是“私谥”。
下面分别介绍:1.公谥:这是朝廷赐给的谥号,最为重要。
赐谥对象有帝王、后妃、诸侯、卿大夫以及有特殊贡献的人。
皇帝的谥号由礼部官员议定,在继位皇帝参加下,由朝中最尊大臣在圆丘祭天仪式上称天给谥。
怎么区分庙号、谥号、年号?
怎么区分庙号、谥号、年号?庙号、谥号、年号:1、庙号:就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为他们定的名号。
最早的庙号出自夏代,如“太康”-“少康”等。
最后一个庙号是清末光绪定的“德宗”。
庙号以“祖”为最尊,“宗”次之。
自汉代起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称“祖”,第二代以后的多称“宗”。
前者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后者如唐太宗,明仁宗等。
2、谥号:就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定的称号,谥号起自周朝,秦统一后中断,从汉至清则从未断绝,根据谥法: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赠予。
谥号用字一般都有褒、贬之意。
如周文王之“文”,汉武帝之“武”,孝文帝之“孝文”,都含褒扬之义;周厉王之“厉”,隋炀帝之“炀”,则贬义;汉哀帝之“哀”,汉殇帝之“殇”却是哀怜之义。
贵族、大臣死后由朝廷赐予的谥号,其用字亦含褒贬之意,如唐魏征赐“文贞公”,宋岳飞赐“武穆王”,褒扬之情不言而喻。
3、年号:就是封建帝王所定的纪年的名称。
如唐太宗李世民以“贞观”为年号。
最早的年号是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40年所定的“建元”,最后一个年号是清代的“宣统”。
年号的作用,一是记载帝王的在位之年,二是表示初登帝位,如汉昭帝的“始元”;三是表示祈求福寿,如武则天身体不适,将年号改为“万岁登封”;四是表示吉祥,如汉武帝见到亮星改年号为“元光’;五是表示重大时事,如汉武帝首次登封泰山,改年号为“元封”。
明朝以前的皇帝,经常改年号,多者达十余个。
明清各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
怎样区分庙号、谥号、年号?一般说来,唐以前多称谥号,如周文王、汉武帝、隋炀帝。
唐、五代、宋、元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清两代。
由于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故常用年号称代皇帝,如嘉靖、崇祯、康熙、雍正、乾隆。
年号,庙号,谥号都有什么不同?
年号,庙号,谥号都有什么不同?年号是帝王用以纪念的名号,而庙号和谥号都是当一个人死后,对他做出的一生的评价。
庙号和谥号的区别,在于庙号只用于帝王,而谥号可以用作帝王、后妃、大臣。
以下是年号、庙号、谥号各自的简介:1、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
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
年号蕴涵着帝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君臣朝野为之瞩目,司其事者索遍枯肠,绞尽脑汁。
2、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
庙号制度被废止。
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3、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
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扩展资料: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
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
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
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夺门之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
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祺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庙号、谥号、帝号
庙号、谥号、帝号、年号简介及区别什么是庙号、谥号、帝号、年号?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在我国古籍中现身频频。
前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年号则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
现就所知,将四者来龙去脉略加辨析考述,以飨读者。
1,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
庙号制度被废止。
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
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汉平帝时王莽上庙号))。
另外西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奭为高宗孝元皇帝(王莽上庙号)、刘骜为统宗孝成皇帝(王莽上庙号)、刘衎为元宗孝平皇帝(王莽上庙号),在东汉光武帝时被取消;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
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祐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高考语文关于年号、庙号、谥号的整理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文帝时期,年号为“后元”。
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女皇帝武则天在位十四年,前后改元达十二次。
明朝以后,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明成祖朱棣在位年号永乐,称永乐皇帝;康熙帝;清爱新觉罗•弘历在位年号乾隆,称乾隆皇帝。
同治帝。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周昭王、周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
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的,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魏安王(安)、楚怀王(怀);也有用两个字的,如赵惠文王(惠文)等。
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
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
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
庙号: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
庙号就是祖啊宗啊的称呼,一般祖的档次比宗更高些。
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高祖,刘秀是世祖,别的就没什么庙号了。
年号庙号谥号都有什么不同
年号,庙号,谥号都有什么不同?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
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 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
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
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
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 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
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
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
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
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
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
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4. 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庙号、年号、帝号
尉氏三中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 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 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 废除谥法。嬴政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 计,如二世、三世等等。 汉代时期恢复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 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 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 号大多为两个汉字:汉文帝刘恒“谥号”全 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尉氏三中
专家视频(10分钟)
尉氏三中
尉氏三中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 (音敏)”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 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 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 “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 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 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 成王、 卫睿圣武公等。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 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 “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 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 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 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 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 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 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 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 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 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 等。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 (音敏)”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 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 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 “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 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 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 成王、 卫睿圣武公等。
历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全表
末年
公元前44 公元前39 公元前34 公元前33 公元前29 公元前25 公元前21 公元前17 公元前13 公元前9 公元前7 公元前3 公元前1
5 8 8 13 19 23 25 56 57 75 84 87 88 105 105 106
刘协
无
孝献皇帝 (汉献帝)
31
延康
220
220
27天
【西汉】 共210年
刘询
汉中宗
孝宣皇帝 (汉宣帝)
25
年号
无 无 无 无 无 建元 元光 元朔 元狩 元鼎 元封 太初 天汉 太始 征和 后元 始元 元凤 元平 元平 本始 地节 元康 神爵 五凤 甘露 黄龙
元年
公元前206 公元前195 公元前188 公元前180 公元前157 公元前140 公元前134 公元前128 公元前122 公元前116 公元前110 公元前104 公元前100 公元前96 公元前92 公元前88 公元前86 公元前80 公元前74 公元前74 公元前73 公元前69 公元前65 公元前61 公元前57 公元前53 公元前49
18
刘炟 (dá)
汉肃宗
孝章皇帝 (汉章帝)
13
刘肇 刘隆
汉穆宗
孝和皇帝 (汉和帝)
18
无
孝殇皇帝 (汉殇帝)
220
年号
初元 永光 建昭 竟宁 建始 河平 阳朔 鸿嘉 永始 元延 绥和 建平 元寿 元始 居摄 初始 始建国 天凤 地皇 更始 建武 中元 永平 建初 元和 章和 永元 元兴 延平
元年
公元前48 公元前43 公元前38 公元前33 公元前32 公元前28 公元前24 公元前20 公元前16 公元前12 公元前8 公元前6 公元前2
庙号、谥号、号是什么意思?
庙号、谥号、号是什么意思?对于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能会很轻松地说出很多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但大家可能并不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
其实,掌握越多历史常识,对于我们的历史学习越有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历史书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庙号、谥号、年号是什幺意思?》,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部分历史知识。
所谓“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
在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
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
所以,商时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
如夏、商两代的王,习惯上就是以庙号相称的,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谥号”产生于周朝。
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
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周武王了。
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国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
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消失了。
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这些字都有特定的含义。
有的表彰帝王的功德,是美谥;有的则是恶谥。
一般说来,帝王因其地位至高无上,获得美谥居多,这说明谥号并不完全反映真实事迹。
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
如诸葛亮的谥号是“忠武”,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
臣子的谥号两个字的居多。
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
这是因为,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21 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
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
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
后来到了汉。
年号,庙号,谥号,陵号,国号,尊号(微号)
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谥号:所谓谥号,又称谥,乃帝王、大臣、士大夫身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予以之称号。
皇帝谥号(包括庙号),多是由后一代皇帝追加。
然亦有由隔代或后数代而追赠者。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
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
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
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
1.美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
2.平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有点同情的意味。
3.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注:由于恶谥是对死者的批评,这在古代是比较反感的事情。
所以北宋做出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平谥。
三者的主要区别为:年号是帝王登基时的名号,而庙号与谥号均为其死后的名号,其中,庙号只针对帝王,而谥号除帝王外百姓也可有。
皇帝庙号、年号、谥号的区别
皇帝庙号、年号、谥号的区别文/煮酒君一.年号年号由汉武帝首创,更改年号叫“改元”。
历朝历代加上各少数民族及地方割据政权,中国历史上共有800多个年号。
中国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汉武帝在位54里,共用了11个年号。
年号虽为汉武帝首创,但中国第一个年号“建元”却不是汉武帝钦定的,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这5个年号都是后人给汉武帝追加的。
汉武帝钦定的第一个年号为元封。
在明朝前,皇帝每当遇到大事、要事,不论是喜亦或是忧,都得更改一下年号。
使用多少的年号,一个年号用多久,都由皇帝决定。
从明朝开始,皇帝一般都只使用一个年号了,故史学界常常以以年号来称谓皇帝。
如朱棣年号永乐,称其为永乐皇帝,朱由检年号“崇祯”,称其为崇祯皇帝。
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等均为年号。
使用年号最多的为武则天,她在位期间21年,大周前前后后共使用过十八个年号。
至于使用最长的年号,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使用了61年的“康熙”。
实际上最长的年号应是“崇祯”,明亡后,“崇祯”年号仍被李氏朝鲜沿用至李朝末年,一共使用了265年。
二. 庙号《晋书·成帝纪》:“癸巳,帝崩于西堂,时年二十二,葬兴平陵,庙号显宗。
”庙号是君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也就是把君王供在庙里祭拜时候称呼的名号,李渊庙号唐高祖,赵匡胤宋太祖。
庙号起源于商朝。
在隋之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资格单独留下庙宇的。
如商有31位君王,却只有4种庙号。
自隋唐开始,几乎所有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
高祖和太祖这一庙号通常是给开国皇帝的,值得一提的是刘邦即使汉高祖也是汉太祖。
据《汉书详解》:“盖邦配天地,是为高祖,而尊号加之于上,虽昭穆之太祖庙,此亦高祖之庙也。
”而庙号为世祖的君王,很多都是完成帝国的统一。
如魏世祖曹丕、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
太宗庙号的君王除了个别以外,大多是有作为的。
如,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
除中国外,周边国家如朝鲜、越南等受中华文化影响较大的国家君王都有庙号。
但日本君王自称是天神之子,故没有采用庙号制。
年号谥号庙号
开始的时候,那些统治者们还得到了一些不好的谥号,到了后来,
有批评的,比如: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动祭乱常曰幽,等等;
有表示同情的,比如: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逢难曰愍,年中早夭曰悼,短折不成曰殇,等等。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也就是盖棺定论。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等都是好字眼,惠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冲、少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末、献、顺,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
谥号是皇帝死后根据他生平的业绩给予的称号。在史书上称呼皇帝,一般是先庙号后谥号。皇帝的谥号,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两个字,到了后来就多了起来。在死帝没有谥号的时候,称为大行皇帝。
在中国近代史中,使用时间最短的无疑是袁
世凯的“洪宪”年号。恰好说明了所有
违背历史潮流的倒行逆施,都只能是如同露水一般的昙花一现。也为在中国施行2千余年的年号纪年,敲响了最后的丧钟。至清宣统3年11月10日,各省代表开会于南京,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决定采用公历纪年。这才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千余年的年号纪年方法,从此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
区分年号、庙号和谥号
区分年号、庙号和谥号在综合知识的考试中人文常识需要日积月累,今天我们来区分一下年号、庙号和谥号。
首先我们来看年号。
年号起源于中国,确切的说,是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也就是说在汉武帝之前是没有年号的。
从汉武帝开始,历代帝王都会给自己确定一个年号,有些帝王只有一个年号,有些则有多个。
例如,明清两代帝王的年号都只有一个,康熙、雍正、乾隆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年号;而唐朝的皇帝则十分任性,他们给自己弄出来很多个年号,唐高宗李治有多达14个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等等都是唐高宗使用过的年号。
年号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用于纪年。
一般改元从皇帝下诏的第二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古代纪年的时候,往往就用当朝皇帝的年号来纪念,比如说唐朝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其中天宝便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天宝十四年就是天宝这个年号使用的第十四年,在这一年爆发了安史之乱。
其次我们来对照一下庙号。
早在商王朝就已经开始使用庙号,但是周王朝推翻商王朝之后便废除了庙号,直到汉朝又重新被使用,在这期间,庙号被废止了将近一千年。
庙号的使用,通常是在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被后世追尊的名号。
例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等等,这些称呼都是庙号的称呼。
通常情况下被称为太祖的,多是开国皇帝或者被追封的庙号。
例如汉太祖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魏太祖曹操则是被曹丕追封的庙号。
仅次于太祖的庙号是太宗,通常情况下称为太宗的都是王朝的继任者,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继任者;清太宗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继任者。
最后我们再来对比谥号。
一个历史人物死后,为了对这个人物进行盖棺定论,我们会使用谥号来概括。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谥号并不是皇帝的专利,帝妃、诸侯、大臣死后也可以使用谥号。
谥号自周王朝便已经开始使用,秦始皇时期废除谥号,汉朝开国之后重新恢复使用。
例如周幽王的幽字、郑庄公的庄字,都是谥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
庙号制度被废止。
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庙号: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
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
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
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
占总数的57%左右。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从女皇帝武则天开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谥号的旧例,她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时追谥丈夫唐高宗李治为“天皇大帝”,达四字。
武则天称帝后,又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
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尊号的累加也影响了谥号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后,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在四个字以上。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
首先是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明代皇帝谥字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
明成祖的谥号为: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清代皇帝谥字为21字(光绪帝)或23字或25字(努尔哈赤),硕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
清代大臣的谥号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
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
得谥号者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字。
而“文”字的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获谥“文正”(如曾国藩)。
文正以下的谥号则有:文忠(如李鸿章),清朝只有约十人得此谥号;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