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9-5-14 7:39:04 阅读数:1300 网友评论:0 (顶:0,踩:0) 条
高效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欣喜的看到,教师的观念正在逐步的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
但又不可否认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热闹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被真正激活,存在着如何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问题。
一、自主:不是教师跟着学生走
一些教师仅从表面上理解自主学习,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淡化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教师跟着学生走。
没有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指导,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和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
有的教师一味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一时兴起争着发言,只顾表现自己,沉浸在游戏中,那还有心思探究知识的奥妙,课堂开放了,学生自主了,可是基本的课堂游戏规则没有了,教师成了旁观者,学习效果适得其反,这实际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
还有的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教师要少讲,把时间还给学生,这也是仅从字面上理解自主学习。
一节课讲多讲少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经多讲少与自主学习并无本质联系,教师在讲台上分析,学生在独立思考,这难道不是自主学习吗?
真正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
以往的学习中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现在是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新课程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理解和探究知识。
但自主学习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不是教师跟着学生走。
自主学习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总之,在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还应加强,但加强的理念变了。
以前考虑的是如何教的问题,现在则要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更会学、更乐学,这就是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切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才是教师的引导作用。
二、探究:应选择适当内容
大力倡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但一些教师片面认为探究学习是先进的,接受学习是保守的,应该抛弃,导致课堂上探究学习泛滥,不管什么内容都让学生探究一番。
甚至连国土面积这样的问题也让学生探究、猜测和交流,这既浪费时间,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没有实质帮助。
还有的教师脱离学生实际搞探究,学生因缺乏自己的体验,当然没有收获。
不必要与不恰当的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不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没有益处。
实际上,许多知识的学习还是从直接了解结论开始的,还有许多知识往往是一些事实和陈述性纪录,难以观察、探究,而这时运用听讲、阅读、理解和训练等接受式学习方式更加有效,不能走极端,接受性学习时,教师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避免机械训练。
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运用起来,在接受学习中注意理解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感悟和建构很多新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有价值。
三、合作:应注意形式和效果的统一
新课程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给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变得频繁了。
但不可否认的事,一些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为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误解。
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在开展合作学习才会受到实效。
还有一种实际情况是班额过大也不适宜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共享,并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这才是最根本最核心的理念。
要使合作学习收到实效,教师要注意发挥引导作用,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参与者的身份到学生中观察和介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特别使要帮助少数学困生,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被别人尊重的感受,增强合作学习的信心。
四、训练:少一些常规训练,多一些问题解决
知识的掌握、能力了提高离不开训练。
新课程注重训练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但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有的教师认为创新素质的培养需要专门的研究性学习或项目活动来进行,平时的教学和训练还是以巩固“双基”为主,还有的教师用来训练的“实际问题”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还是在“象牙塔”之中进行学习。
大量的事实提醒我们,常规练习要适量,问题解决要进课堂。
大量的机械训练也是造成众多“笨学生”的原因之一。
我们的教学和训练有问题,教学不是从学生的自身经验出发,也没有注意选择适量的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学生的潜能被抑制。
其实,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已注意从新知识的引入到新原理的提出和巩固训练都围绕问题解决而设计。
问题解决也开始成为高考、中考的重要内容。
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有意识的开发、收集和创造一些实际问题情境来为教学服务,使学生有机会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即使是一些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也要用问题解决的思想来处理,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问题解决进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