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金融货币供给与利率决定
货币供给量和利率
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利率比货币供给量更有效一、货币供给量1.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是指: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货币估计口径不完全一致,但划分的基本依据是一致的,即流动性大小。
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随时可以变为现金或商品,而对持款人又不带来任何损失,货币的流动性程度不同,在流通中的周转次数就不同,形成的货币购买力及其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不一样。
2.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广义来所就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3.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
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
调控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1. 通过调控货币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2. 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3. 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4. 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利率1. 利息率的高低,影响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或资本的供求关系。
此外还有承诺交付货币的时间长度以及所承担风险的程度。
利息率政策是西方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可通过变动利息率的办法来间接调节通货。
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
在膨胀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
货币需求及供给,均衡利率的决定
货币需求
定义:货币需求是当影响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量的所 定义:货币需求是当影响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量的所
有其他因素不变时, 有其他因素不变时,实际货币需求量与名义利率之 间的关系. 间的关系.
所谓名义利率 所谓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 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 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 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 即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 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货币供给的流动性
1. 货币供给的流动效率,有一个具体的指标, 货币供给的流动效率,有一个具体的指标, 即货币供给的“流动性” 即货币供给的“流动性”——M1/M2。 。 2. M1/M2值是趋大还是趋于减小,可间接表 值是趋大还是趋于减小, 值是趋大还是趋于减小 明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减, 明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减,可作为判断经济 发展态势的指标之一。 发展态势的指标之一。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划分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划分 • M0=流通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通货 •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邮政汇划 资金+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 •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短 期债券
•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定并按季 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货币层次的 划分具体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 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 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 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题-11
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题-1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金银复本位制的典型形态是______∙ A.双本位制∙ B.金币本位制∙ C.银本位制∙ D.金本位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双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典型形态,在这种制度下,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答案为A。
2.在“一五”期间随着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采取政策禁止了______∙ A.银行信用∙ 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 D.商业信用(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随着“一五”期间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实施了禁止商业信用的政策。
之所以如此,是认为商业信用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相冲突。
答案为D。
3.货币的时间价值来源于______∙ A.现在消费∙ B.消费推迟的时间∙ C.对现在消费推迟的时间补偿∙ D.货币的投资(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货币的时间价值来源于对现在消费推迟的时间补偿。
答案为C。
4.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强调______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 A.供求关系∙ B.货币∙ C.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 D.风险(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与传统的利率理论不同,凯恩斯强调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数量的对比。
答案为B。
5.利率平价理论成立的重要前提是______∙ A.自由竞争∙ B.自由交易∙ C.资本自由流动∙ D.自由贸易(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利率平价理论成立的重要前提是资本自由流动,且不考虑交易成本,但这种状态在现实中并不完全存在,因此,其结果并不完全应验。
答案为C。
6.下列属于间接融资工具的是______∙ A.股票∙ B.政府投资∙ C.商业票据∙ D.存款单(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金融T具按融资形式,可分为直接融资工具和间接融资工具。
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
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货币供给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决定了利率的水平。
利率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指标,对于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探讨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以及利率对经济总体的影响。
首先,货币供给的增加会降低利率。
根据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当货币供给增加时,相对于货币需求,货币市场上的货币过剩。
这将导致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充足,从而降低利率。
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以促使市场利率下降,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便宜的融资成本。
其次,货币供给的减少会提高利率。
当货币供给减少时,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变得紧缺,投资者面临着更高的融资成本。
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借款人必须接受更高的利率。
这种紧缩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鼓励人们储蓄而减少消费,从而控制通货膨胀。
然而,利率的提高也对经济总体产生一系列影响。
首先,提高的利率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负债成本,减少其投资和消费动力。
尤其是当利率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很多企业的融资成本超过了其预期收益,导致投资意愿下降,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高利率会引发资本外流,尤其是在全球化的经济条件下。
当某国利率上升,其他国家的利率相对较低时,投资者更可能将资金流向利率更高的国家。
这将导致本国货币贬值,进而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制约经济增长。
此外,利率的变动还会对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当利率上升时,市场上的固定收益产品将变得更加有吸引力,从而减少对股票等风险资产的需求。
这将导致股票市场的下跌,进而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和金融稳定性。
总之,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货币供给的增加会降低利率,提高投资者的融资便利性;货币供给的减少则会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
然而,利率的变动对经济总体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减少投资和消费动力、资本外流和股票市场波动等。
因此,货币政策制定者需要仔细权衡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并结合国内经济状况和政策目标,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来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货币政策与利率的关系
货币政策与利率的关系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水平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
货币政策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直接决定了利率的高低。
当央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投资活动。
相反,当央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货膨胀和过度投资。
货币政策的影响路径主要有两条。
首先,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的参考利率,即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商业银行通过参考利率调整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等,最终影响到市场利率的供求关系。
其次,货币政策的调整也会通过货币供求关系的改变,进而影响到长期利率。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压缩长期利率,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导致债券价格上涨,利率下降;反之,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则会提高长期利率。
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多重传导机制。
首先,货币政策的调整会通过改变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和盈利能力,进而影响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行为。
当利率降低时,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下降,盈利能力增加,更愿意提供贷款,推动信贷投放增加;反之,利率上升则会抑制信贷投放。
其次,货币政策的调整也会通过影响企业和家庭的融资成本,进而对生产和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当利率下降时,企业和家庭的融资成本降低,更容易获得贷款,提升投资和消费意愿;反之,利率上升则会减少企业和家庭的贷款需求,抑制投资和消费。
二、利率对货币政策的反馈效应利率作为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调节变量,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和效果也有着反馈效应。
货币政策调整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又会进一步影响到金融机构和企业家庭的融资成本,从而对经济产生反馈效应。
首先,利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而影响到它们对债务的供应。
当利率上升时,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增加,可能会削弱它们的债务人信贷需求,降低信贷投放;反之,利率下降则会刺激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
货币供应与利率的关系
货币供应与利率的关系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货币供应和利率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因素。
货币供应是指经济体系中可供流通的货币总量,而利率是指金融市场上借贷资金的价格。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互相影响并对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货币供应的增加通常会导致利率的下降。
当央行通过购买国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或直接放款等方式增加货币供应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会增加,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从而引起利率的下降。
这是因为货币供应过剩会导致市场上资金供给过多,借贷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银行为吸引借款人将利率调低。
此时,借款人容易得到低成本的资金,刺激借款需求增加,推动经济活动的发展。
相反,货币供应的减少通常会导致利率的上升。
当央行通过出售国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收回放款等方式减少货币供应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会减少,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上升,从而引起利率的上升。
这是因为货币供应不足会导致市场上资金供给紧缺,银行为弥补资金缺口,必须提高借款利率。
此时,借款人难以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借款需求减少,经济活动可能放缓。
货币供应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还与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率密切相关。
在经济衰退时期,央行通常会采取扩大货币供应的措施来刺激经济,通过降低利率来促使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复苏。
而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央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可能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以提高利率,制约投资和消费,维持经济的稳定。
此外,货币供应和利率之间的关系还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国际货币流动、外汇市场和利率水平的变动都可能对货币供应和利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国际投资者对某一国家的金融市场信心的变化,可能导致大规模的资金流入或流出该国,进而对货币供应和利率产生冲击。
综上所述,货币供应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货币供应的增加通常会导致利率的下降,货币供应的减少通常会导致利率的上升。
货币供应与利率的变化对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货币供应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在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调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货币供应量与利率到底是什么关系-
货币供应量与利率到底是什么关系?货币供应量与利率到底是什么关系?(1)利率决定理论。
①古典学派的实际利率论:认为,利率由实际因素投资和储蓄决定,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下降;储蓄是对资金的供给,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当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相等时决定均衡价格。
②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凯恩斯从货币角度提出的利率决定理论。
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包括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货币供给则为外生变量,主要由货币政策决定。
当资金需求等于资金供给时的价格。
③可贷资金论:同时考虑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认为借贷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来自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其中货币供给与利率是正相关,货币需求与利率是负相关。
总的来说,均衡条件为:I+△Md=S+△Ms。
这样,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了均衡利率。
①IS-LM理论:认为,均衡利率由收入与利率同时决定。
(2)货币增长与利率水平的关系。
①在短期,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得货币市场上资金供过于求,因此,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必然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
②在长期,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效应,会使经济增长,总需求增加,因而经济社会中对货币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导致利率上升;同时物价水平的上升,也会促使名义利率上升。
但根据货币主义的“货币中性”,在长期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仅仅能改变名义利率,而实际利率仍保持不变。
货币供给的概念是什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我国2015年12月流通的货币为63216.58亿元人民币(M0),流通中的货币和活期存款之和为400953.44亿元人民币(M1),货币和准货币为1392278.11亿元人民币(M2)。
这些货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向经济体注入的货币,以促使经济正常发展。
可以理解为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应与利率的关系
货币供应与利率的关系在现代经济中,货币供应和利率是两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货币供应是指经济体内的货币总量,而利率则是指借贷资金的价格。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货币供应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货币供应对利率的影响货币供应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利率水平。
一般来说,当货币供应增加时,市场上的货币总量增多,银行的存款增加,资金供应相对充裕,这将导致利率的下降。
因为银行可以借出更多的资金,而利率的下降则会刺激借贷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反,如果货币供应减少,银行的存款减少,资金供应相对紧张,这将导致利率的上升。
高利率会抑制借贷需求,降低投资和消费水平,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二、利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利率水平也会对货币供应产生影响。
当利率较高时,借贷资金的成本较高,这将减少企业和个人的借款需求,导致商业银行放贷量减少,进而影响到货币供应。
相反,当利率较低时,借贷资金的成本较低,借款需求增加,商业银行放贷量增加,货币供应也相应增加。
因此,利率的变化会影响到借贷市场的活跃度和货币供应的变动。
三、货币供应与利率的平衡关系货币供应与利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关系。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来维持货币供应和利率之间的平衡。
当经济增长过快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限制货币供应、提高利率来抑制过热的经济,防止通胀的出现;而当经济低迷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促进投资和消费。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努力保持货币供应与利率之间的平衡,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货币供应与利率的影响货币供应和利率的变化会对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
首先,利率的变化会对投资和消费决策产生直接影响。
当利率较低时,借款成本低,企业和个人更倾向于进行投资和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相反,当利率较高时,借款成本增加,投资和消费减少,经济增长减缓。
其次,货币供应的变动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自学考试《金融理论与实务》各章重点3
自学考试《金融理论与实务》各章重点3自学考试《金融理论与实务》各章知识要点第三章利息与利率一、基本知识点第一节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1、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
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
2、货币的时间价值来源于对现在消费推迟的时间补偿。
3、利息来源于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者使用借入资金发挥营运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
4、利息通常被看作是收一般形态——利息是货币资金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
5、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收益资本化发挥作用最突出的领域是有价证券的价格形成。
第二节利率的计量与种类1、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2、单利:本金P ×利率r ×年限n3、复利:n r P )1(+?。
4、未来某一时点上的金额称为终值,也称本利和,与终值对应的本金称为现值。
5、到期收益率通常被作为利率的代表,被认为是计算利率最精确的指标。
各种债务型的投资都有到期收益率。
6、债券的当期市场价格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成反向变动关系。
当期债券市场价格与利率反向相关。
7、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下降,则债券价格上升。
体现了收益资本化的作用。
8、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9、基准利率的概念通常有两种用法:市场基准利率(无风险利率)、官定利率。
10、利率按照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行业利率。
11、按照借贷期限内是否调整利率可将利率划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12、一般来说,固定利率适用于短期借贷,浮动利率适用于长期借贷,国际金融市场上3年以上的资金借贷通常都采用浮动利率。
13、名义利率r=实际利率i+物价水平变动率p 。
14、实际利率存在三种情况: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宏第5章习题和答案
宏第5章习题和答案第5章⾦融、货币与利率的决定⼀、名词解释⾦融市场货币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货币乘数货币数量论流动性陷阱⼆、判断是⾮题1、只要普遍把某种商品作为交换媒介接受,该商品就是货币。
2、只有货币才能作为价值储藏。
3、⽀票和信⽤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4、如果⾮货币资产利率上升,则⼈们会⽤⼀部分⼿头的闲置货币购买债券。
5、M1包括定期存款。
6、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货币分类标准应归⼊M1中。
7、货币的价值储藏职能在货币的投机需求中得到了反映。
8、M2的某些组成部分并不是货币,但可以很⽅便地变为交换媒介,可以称为准货币或近似货币。
9、在某些情况下,M2可能⼩于M1。
10、客户在商业银⾏的存款是该银⾏的资产。
11、如果某种资产能在极短时间内以极⼩的损失出售,就可以说这种资产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12、货币并不是所有资产中最具有流动性的。
13、如果利率下跌,则作为财产保存的货币总量会减少。
14、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15、个⼈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要持有⽤于投机⽬的的货币余额。
16、凯恩斯认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出于以下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谨慎动机。
17、⾮货币资产风险增加时,居民对于货币的需求也将增加。
18、商业银⾏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吸收的存款太多。
19、如果银⾏想把存款中的10%作为准备⾦,居民和企业想把存款中的15%作为现⾦持有,则货币乘数是4。
20、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乘以货币流通速度总是等于名义GDP。
21、只有当货币流通速度为常数时,交易⽅程式才能成⽴。
22、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含义是,当货币量增加10%时,物价⽔平也会上升10%。
23、如果货币量是500亿元,名义国民⽣产总值是2000亿元,那么货币流通速度就是0.25。
24、近年来信⽤卡的普及使实际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5、如果物价⽔平上升了,那么⼈们想要持有的名义货币量就会增加。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什么决定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什么决定: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
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首先从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出发(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提出了货币的需求函数。
然后,认为货币是由中央银行供给,属于常数。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时,所得到的利率即为均衡利率。
利率: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本金)的比率。
利率是决定企业资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筹资、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对金融环境的研究必须注意利率现状及其变动趋势。
利率是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额(称为本金总额)中每个期间到期的利息金额与票面价值的比率。
借出或借入金额的总利息取决于本金总额、利率、复利频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时间长度。
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
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计算。
一般来说,利率根据计量的期限标准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中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利率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在研究利率的决定问题时,特别重视各种变量的关系以及整个经济的平衡问题,利率决定理论也经历了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利率分析以及当代动态的利率模型的演变、发展过程。
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是两个相互依赖的变量,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
在他的理论中,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控制,是没有利率弹性的外生变量。
此时货币需求就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
而后产生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为修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而提出的。
在某种程度上,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实际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一种综合。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等人则认为以上理论没有考虑收入的因素,因而无法确定利率水平,于是于1937年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的IS-LM模型。
利率的决定与作用
金融学一、利率的决定与作用?1、利率的作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作用是相当广泛的。
从微观的角度说,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等方面,利率的影响非常直接;从宏观角度说,对货币的需求与供给,对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物价水平的升降,对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对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成长和就业等,利率都是重要的经济杠杆。
在西方经济学中,无论是微观经济学部分还是宏观经济学部分,在基本模型中利率几乎都是最主要的、不可缺少的变量之一。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作用之所以极大,基本原因在于,对于各个可以独立的经济人—企业、个人以及其他—来说,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是基本的准则。
而利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收益。
在利率约束的机制下,利率也就有了广泛而突出的作用。
我国过去是中央集中计划体制,由于市场机制受到极强的压制,利率起不了显著的作用。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调节提到日程上,利率开始被重视。
近些年来,利率的作用逐步增强。
1997年党的15大提出的一些有重大意义目标中,要求作为微观行为主体的国有企业真正形成自我的利益约束机制,相应地要求外部经济环境也能为其自我约束机制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证等等,对于显著提高利率的作用有关键意义。
但要使目标变成现实,还要有一个过程。
2、利率的决定: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马克思论证,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平均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
利息不可以为零,否则有资本而未营运的资本家就不会把资本贷出。
因此,利息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
至于在这中间,定位于何处,马克思认为这取决于借贷双方的竞争,也取决于传统习惯、法律规定等因素。
当然,并不排除利息率超出平均利润率或事实上成为负数的特殊情况。
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利率决定的理论全都着眼于利率变动取决于怎样的供求对比。
总的来说,对决定因素的观察不断加细;观察的角度则各有不同。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1、简要分析为什么分散投资可以减少风险(1)金融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而降低风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构建多样化投资的资产组合,或者说“不把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
(2)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是资产组合中所有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
资产组合中,在资产总数一定情况下,单个资产占的比重小,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越小,风险越小,这个原理说明投资资产数量多可以减低风险。
(3)风险协方差公式说明:资产组合的风险并不是单个资产标准差的简单加权平均,而且与各种资产的相互关系有关。
投资者通过选择彼此相关性小的资产进行组合时风险更小。
(4)资产组合的协方差反映组合资产共同变化的程度,因而资产组合的协方差越小组合资产投资的风险越小。
资产组合的协方差又取决于组合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组合资产之间的相关性越小系数越小,组合资产风险越低。
这个原理说明通过多样化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
2、简要说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1)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中央银行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
从上述货币供应模型中可以看出,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2)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的。
其基本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能从源头上控制货币供应量。
(3)事实上,无论从现代货币供应的基本模型,还是从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来看,货币供给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内生性”的,而“外生性”理论则依赖过于严格的假设。
3、简要说明西方利率理论中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及古典利率理论的异同三个理论都是从供求关系来解释利率的决定,但不同学派对供求关系的解释。
宏观经济学之利率的决定
三、流动偏好陷阱
定义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 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 场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 人们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 货币。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 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 或“流动偏好陷阱”。
四、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总需求函数
对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 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其中交易需求 和预防需求决定于收入,投机需求决定于利 率,因此货币总需求函数可表示为:
L=L1+L2
L (m)
货币需求曲线
r (%) L1=ky1-Lh2r=ky2-hr
L3=ky3-hr
r1
r2
说明
图中三条货币需求曲线分
别表示收入水平为y1、 y2、
y3时的三条货币需求曲线。 可见货币需求与收入的的
正向变动关系是通过货币
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和左下 方移动来表示的。
而货币需求曲线与利率的 反向变动关系是通过每一
P
因此名义货币需求函数
L= (ky- hr) P
k表示货币需
求收入系数
h表示货币需
求利率系数
货币需求曲线
r
(%)
L1=L1(y)
说明
图中的垂线L1表示为满 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
货币需求曲线,它和利率 无关,因而垂直于横轴。
L2线表示满足投机动机 的货币需求曲线,它起初
向右下方倾斜,表示货币
的投机需求随着利率下降
而增加,最后为水平状, 表示“流动性偏好陷阱”。
L2=L2(r)
0
L (m)
货币需求曲线 (a)
货币需求曲线
r (%)
L1 L2
货币银行学 第四章 利率及其决定
第四章 利率及其决定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
储蓄的利率弹性 ——利率作用之深入分析1
第四章 利率及其决定
第一节 利息 利息的实质 马克思分析论证了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 分,是利润在贷放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 产业经营的资本家之间的分割。 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体现了贷放 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 共同占有剩余价值以及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第四章 利率及其决定
第四章 利率及其决定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商业银行优惠利率是指低于一般贷款利率 的利率。优惠利率一般提供给信誉好、经 营状况良好且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借款人。 在我国,优惠贷款利率属于官定利率。优 惠利率的授予对象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联 系,一般提供给国家认为有必要重点扶植 的行业、部门及企业。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S
S M
S
r1 r0
见图。图中的M0是尚 未增加ΔMS的货币供 给量;M1是增加了 ΔMS之后的货币供给 量。
I M D
I O M0 M1
第四章 利率及其决定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
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决定利率对风险补偿 (风险溢价)的要求: ——需要予以补偿的通货膨胀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违约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流动性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偿还期限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政策性风险……
基准利率(benchmark interest rate):指在多种 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 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变动。 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
风险“溢价”,是由于风险的存在而必须超出机会成本补偿支付 更多的金额。
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宏观经济的正常运⾏不仅要以产品市场的均衡为条件,也要以货币市场的均衡为前提。
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1.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的定义是根据它的功能作出的。
在经济⽣活中,货币主要有四种功能,即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作为财富储藏⼿段的功能、作为核算单位的功能和作为延期⽀付⼿段的功能。
在货币的这四种功能中,最主要的功能是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其他功能都可以被看作是这⼀功能的延伸。
在经济学中,货币是被定义为在银⾏体系外流通的通货(包括纸币和硬币)以及在商业银⾏的活期存款(⽀票帐户存款),通常M1⽤来表⽰。
其中,通货是指未被银⾏持有的纸币和硬币;活期存款是指存⼊银⾏和其他⾦融机构的能够随时提取或开出⽀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银⾏存款,因此也被称为⽀票存款。
通货和活期存款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它们都是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具,因此货币也被称为交易货币(transaction money);第⼆,它们的收益率都很低或者等于零。
除交易货币外,还有⼀个被称作⼴义货币(broad money)或资产货币(asset money)的货币。
⼴义货币通常⽤M2来表⽰。
在M2中,除了包括M1外,还包括准货币(near money),即银⾏储蓄帐户上的存款、由证券交易经纪⼈经营的货币市场共同基⾦帐户存款、由商业银⾏经营的货币市场存款帐户中的存款等。
准货币的特点是,它们不能在所有的购买⾏为中充当交易媒介,但却可以在短期内不受损失地转换成现⾦,同时,与交易货币相⽐,它们都有⼀定的或较⾼的收益率。
货币需求也被称为流动偏好,是指⼈们出于某些动机所持有的货币数量。
既然货币没有收益或收益率很低,为什么⼈们还会存在对货币的需求即存在对货币的偏好呢?这是因为,在经济⽣活中,⼈们存在着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与此相联系,也就存在着三种货币需求,即对货币的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东财货币金融第二章之利息决定和影响因素
一、利率决定理论(一)马克思利率理论利息是借贷双方约定作为一定时期内使用货币资本的代价。
1.平均利息率应该是大工业周期中利息率的平均数和资本贷出时间较长的投资部门中的利息率2.市场利息率是完全由供求关系直接决定的3.平均利润率提高时,生产逐渐扩张,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利息率增加;平均利润率下降时,生产逐渐收缩,对货币的需求逐渐减少,利息率下降。
(二)古典学派真实利率理论建立在萨伊法则和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认为工资和价格的自由变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充分就业状态下,储蓄与投资的真实数量是利率的函数。
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利率水平的高低是投资和储蓄的交互作用。
(三)流动性偏好理论1. 凯恩斯通过货币供求关系分析利率的决定机制,利率是一种价格,是使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认为利息是牺牲流动性的报酬,利率是人们对流动性偏好的衡量。
假设人们用来储存财富的资产只有两种:货币和债券2. 具体来看,货币的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是外生的;货币需求来自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三者之和构成货币总需求,交易动机、预防动机都与国民收入呈正相关,投机动机与货币市场利率呈负相关(利率越低,未来利率上升的预期越强,持币投机动机越强)。
3. 变动情况:供给端央行影响货币供给曲线移动;需求端居民收入水平变动影响货币需求曲线移动。
4. 流动性陷阱区域:含义:当一定时期内,利率水平很低时,人们会将债券尽可能换为货币,货币需求弹性无限大,无论再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影响:最大程度的吸收流通中增加的货币量,因而货币供给增加不能再使利率下降,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再降低,利率失去了作为货币调节的工具的作用。
(四)可贷资金理论1. 综合考虑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认为利率水平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
2. 可贷资金的供给:个人储蓄、商业储蓄、政府预算盈余、货币供给增加、外国向本国的贷款公式:可贷资金的供给= 一段时期内储蓄流量加上货币供给量的变动3. 可贷资金的需求:家庭信贷、企业投资、政府预算赤字、外国向本国借款公式:可贷资金的需求= 一段时期内投资流量加上该期间内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余额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在可贷资金供求模型基础上分析,横轴可贷资金数量,纵轴利率水平经济领域:(一)企业平均利润率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必须高于利息率时,才会借入资金。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什么决定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什么决定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
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任何资产。
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
利率因此为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
凯恩斯假定人们可贮藏财富的资产主要有货币和债券两种。
1883年6月5日生于英格兰的剑桥,凯恩斯的祖上是英国的贵族,他的父亲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曾在剑桥大学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讲师,他的母亲弗洛朗斯阿达·布朗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和社会改革的先驱之一。
1889年,凯恩斯进入波斯学校。
1891年,进入圣菲斯学院的预科班。
1894年,他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第一个数学奖。
1895年,考取伊顿公学,并于1899和1900年连续两次获数学大奖。
他以数学、历史和英语三项第一的成绩毕业。
1902年,考取剑桥国王学院(剑桥大学)的奖学金。
1905年毕业,获剑桥文学硕士学位。
之后又滞留剑桥一年,师从马歇尔和庇古攻读经济学,以准备英国文官考试。
1906年,他通过文官考试,在英国财政部印度事物部工作。
任职期间,为其第一部经济著作《印度通货与金融》(1931)作了大量研究准备工作。
1908年,他辞去印度事务部职务,回剑桥大学皇家学院任经济学讲师至1915年。
其间1909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获"亚当·斯密奖"。
1909年以一篇概率论论文入选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他将概率论论文稍加补充,于1921年以《概率论》为书名出版)。
1911~1944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
其中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以后)不久,应征入英国财政部,主管外汇管制、美国贷款等对外财务工作。
他的首次努力是去说服首相劳合·乔治保持黄金储备。
1919年初,他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
金融市场利率与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金融市场利率与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金融市场利率与货币供给是金融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制定。
本文将讨论金融市场利率与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并分析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1. 资本供求关系:资本供给方包括储户和投资者,资本需求方则是借款人和投资项目。
供求关系决定了金融市场利率的水平。
当资本供给充足而需求不足时,利率会下降;当资本需求大于供给时,利率会上升。
2. 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是金融市场利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当市场对未来通货膨胀有较高的预期时,投资者通常会要求更高的利率以抵消通胀对投资的负面影响。
3.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
当中央银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减少,市场上的资金相对紧缺,导致利率上升。
相反,当中央银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增加,市场上的资金相对充裕,利率下降。
4. 政府债券收益率:政府债券市场利率也对金融市场利率产生影响。
当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上升时,投资者倾向于购买政府债券而减少对其他投资的需求,导致金融市场利率上升。
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1.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市场操作来调控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来影响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
购买政府债券时,中央银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增加货币供给;出售政府债券时,中央银行回收流动性,减少货币供给。
2. 政府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政策来影响货币供给。
当政府增加财政支出或减少税收时,会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反之,当政府减少财政支出或增加税收时,会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给。
3. 外汇市场:货币供给还受到外汇市场的影响。
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下降,就会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种通胀压力,中央银行可能会采取措施来限制货币供给。
4. 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对货币供给也有重要影响。
当经济增长较快时,货币供给往往会增加,以支持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与金融货币供给与利率决定货币与金融货币供给与利率决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与金融体系成为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供给与利率是货币与金融体系中两个关键的要素,它们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
本文将从货币供给和
利率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一、货币供给的意义与影响
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通过开展货币政策来控制和管理的。
货币供
给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市场上的货币总量,进而对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货币供给过多,就会引起通货膨胀,造成物价上涨,破坏经济稳定;如果货币供给过少,就会导致货币紧缩,抑制经济增长。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主要有货币政策、经济增长水平和财政政策等。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调整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实现经
济调控的目标。
经济增长水平也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当经济增长
迅速时,货币供给往往会相应增加以满足需求。
此外,财政政策也会
通过预算决策和税收政策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货币供给的变化会影响到经济的整体状况。
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市
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增多,会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提高经济活动水平;而当货币供给减少时,资金流动性下降,可能导致投资减少,从而影
响经济增长。
二、利率的作用与影响
利率是货币市场的价格,直接影响着资金的流动和利益的分配。
利
率的高低和波动会对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利率的决定因素包括货币供给与需求、通胀预期和经济风险等。
货
币供给的增加会导致货币市场上的利率下降,反之则会导致利率上升。
通胀预期是投资者在决策投资时对未来通胀走势的预期,当通胀预期
高时,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利率作为补偿,从而推动利率上升。
经济
风险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利率的高低,高风险的经济环境往往会提高借
款的成本,推动利率上升。
利率的变化对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较低的利率可以刺激消费和投
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较高的利率则会提高借款成本,抑制消费
和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压力。
三、货币供给与利率的相互关系
货币供给与利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导
致货币市场上的利率下降,从而降低资金成本,刺激消费和投资。
相反,货币供给的减少会导致利率上升,增加借款的成本,抑制消费和
投资。
此外,利率的变化也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较高的利率可以提高
储蓄的回报率,从而增加货币供给;而较低的利率则会降低储蓄的回
报率,减少货币供给。
综上所述,货币供给与利率是货币与金融体系中两个关键要素,它
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经济的运行状况。
货币供给的合
理与稳定以及利率的适当调控对于维持经济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银行应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适时调整货币供给与利率,以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