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合集下载

毛概第11-12章复习资料2015,重点考点

毛概第11-12章复习资料2015,重点考点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1.党的十八大指出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坚持一切为了人民1)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2)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3)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1)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邓小平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4.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1)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取向。

2)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3)经济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

4)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有?答: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首先,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其次,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最后,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2)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科学技术的这一重要地位,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作用。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新特点是?答: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4、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毛概十一章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第二部分实现共同富裕

毛概十一章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第二部分实现共同富裕

1、“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 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 穷” 2、“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 共同富裕” 3、“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 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 主义”
——邓小平
所以我们要坚信: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保证共同富裕; 只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主义才能充 分显示出优越性,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 护和支持。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 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和根本原则。 ——邓小平
历史行进的巨轮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 社会
社会主义 社会
私有制下必然产生贫富悬殊、两极分化问题 社会主义确立公有制为主体,是与以往一切旧 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
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 越性的重要体现。
你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致力于 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始终致 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一内在要求, 是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贯目标。
成就
不足和目标 不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
2015年中国国民生 产总值已超过67万亿 元,一大批重要工农 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 首位,经济总量跃居 世界第二。
当国际金融危机迎面袭来, 中国的果断决策 和政策效应 ,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 极评价。许多外国政治家、学 者认为,“包括‘制度优势’ 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 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实现共同富裕共同ຫໍສະໝຸດ 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
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 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 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 同等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 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体现 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和 目标。

毛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第十二章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毛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第十二章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一:为什么要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1: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2: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二: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1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2 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3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三: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四: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1: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五: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当前如何改善党的领导?1: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2: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3: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三:必须清醒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考知识点知识在人群的分布与构成,决定了这人群的进化级别与方向,人的生命只是人类知识构成,知识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考知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1921--1949)(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富起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9-1956-1978)(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978---2102--205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3.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新时代我国的战略目标(新时代新征)(1)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共同富裕的理解

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共同富裕的理解

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理念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与使命担当。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共同富裕犹如一盏明灯,照亮着国家发展的前行道路,引领着全体人民向着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奋勇迈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消除贫富差距、让广大人民裙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历史使命。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共同富裕作为根本目标,始终不渝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

它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一时的富裕,而是持续稳定的富裕;不是片面的富裕,而是全面协调的富裕。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制度,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共同富裕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贫富差距有所显现。

面对这一现实,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加以调整和优化。

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到推动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推进,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收入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

这种选择是基于对我国国情的深刻认识,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对人民裙众根本利益的坚定维护。

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不急躁、不冒进,按照科学的规划和步骤稳步推进。

要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源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明读本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问题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明读本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问题1
总之,这一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四、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1、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设想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设想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
(3)共同富裕强调“共富”与共同贫穷的假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
4、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特点
(1)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2)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标的统一。
(3)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4)体现出逻辑上层层递进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生产关系“一大二公三纯”,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只顾发展生产力,忽视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导致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消除两极分化,是指消除在财富的占有和使用上的严重不平等。
(3)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关系。剥削是两极分化的基础,是两极分化的温床:而两极分化产生于剥削,必然加深剥削,强化剥削,甚至出现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共同富裕强调“共富”,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4、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方法论原则
邓小平首先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层面来认识社会主义,从而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特征与本质统一起来,从“特征”深入到本质。这对于我们在理论上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在实践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_真题-无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_真题-无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始终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A. 民族资产阶级B. 工人阶级C. 农民阶级D.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2.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它是A. 先进生产力的代表B. 先进文化的代表C.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D. 我国的领导阶级3.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农民阶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其决定因素是A. 农民阶级的特点B. 农民的历史地位C. 国家的性质D. 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4. 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知识分子的这一重要作用的决定因素是A. 知识分子的特点B. 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C. 我们国家的性质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是A. 尊重劳动B. 尊重知识C. 尊重人才D. 尊重创造6.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是A. 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B. 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它劳动人民的联盟C. 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等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D. 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7.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A. 阶级矛盾B. 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C. 敌我矛盾D. 政治矛盾8.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 民族发展B. 民族团结C. 各民族共同繁荣D.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9. 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在新时期搞好民族工作,最重要的是A.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B. 坚持民族团结C. 坚持民族平等D. 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10. 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A. 维护祖国统一B. 各民族平等C.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D. 反对民族分裂11. 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人民解放军,我们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主线是A. 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B. 依法治军C. 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D. 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12. 加强军队全面建设的原则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作为党的地方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中央带领全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

人民群众拥护党。

不过,在前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让群众不满意。

一是严重的腐败问题;二是分配不公问题;三是物价上涨过快问题;四是安全方面的问题,如食品安全方面,有人说现在是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数。

面对群众不满意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立足于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

实际问题解决了,群众自然就满意了。

但是,有些实际问题,并不是想解决就能够马上解决的,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而群众的实际利益要求又很迫切。

这就需要及时做好群众工作,既希望群众能够理解我们的工作,又动员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大家携起手共同解决问题。

在基层工作的同志都知道,现在做群众工作不比以前,困难很多。

讲大道理,群众根本不听你的;讲政策,群众知道的不比你少;群众提出的有些问题,我们往往不好回答;群众提出的很多要求,又一时半会解决不了。

过去说计划生育工作是“天下第一难”,毕竟那只是一个专项工作。

现在凡是涉及群众的事,没有几个是不难的。

有时好心为群众办好事,只要稍不注意,也会遇到非议。

你想给居民建个公厕,建在谁家附近谁都不让;建社区服务站为居民提供方便,动迁到谁家谁就可能“狮子大张口”。

今天,做群众工作真得需要有点真本事、硬功夫。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自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并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概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指导思想,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执政的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

科学发展、文化经济、持续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的核心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内容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以民为本;2、市场经济;3、共同富裕;4、中华文化;5、民主政治。

第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他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即通过计划、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否定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

申论热点: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申论热点: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申论热点: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之一,也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目标之一。

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意味着全体人民能够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实现物质和文化财富的公平分配,人民群众共同享受到生活幸福的权利和福利。

首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因为它是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同富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外在标志。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繁荣发展。

其次,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进步性的重要象征。

在发展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繁荣和全面建设,同时强调人民全面发展和普及安康、全面提高收益。

实现共同富裕,能够让广大民众从经济水平到文化教育各个方面获得提高,从而实现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统一。

最后,实现共同富裕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障。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共同富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阶段。

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加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手段,为共产主义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仅关系到国家和民众幸福的展望和前途,更是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制度的保障和升华,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贯彻落实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为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经济是中心的基本方针,同时也注重人民幸福感的提高。

这一方针的核心在于,通过加强经济建设和扩大内需,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让人民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朝着“先富带后”的方向发展十分重要。

毛泽东曾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首先是在经济战线上取得胜利,而商业和城乡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造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之后的事情。

初三政治判断题练习试题集

初三政治判断题练习试题集

初三政治判断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乐于为社会、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答案】B【解析】青少年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亲近社会,服务社会,还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青少年怎样亲近社会。

2.承担责任必须付出代价。

()【答案】T【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责任与代价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因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惩罚。

可见,承担责任必须付出代价。

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考点】责任与代价3.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关注民生。

判断:理由:【答案】判断;(正确)理由:中国共产党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析】今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关注民生,比如新型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等等,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党的性质和宗旨。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降低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答案】F【解析】本题表述错误。

不是降低人口数量,而是控制人口数量。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在人口稠密的国家或地区,提倡计划生育,在现代世界性人口猛增的情况下,节制生育便成了计划生育中的主要控制问题。

【考点】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5.济南市某中学学生小强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行窃,机智提醒并协助其他乘客抓获了一同作案的两名小偷。

判断()理由:【答案】判断:正确。

(1分)理由:小强能做到明辨是非,既机智又勇敢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

(2分)【解析】小强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行窃,没有坐视不管,——说明他能做到明辨是非;机智提醒并协助其他乘客抓获了一同作案的两名小偷。

中特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

中特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概括精辟地表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的的根本途径。

从发展生产力入手,重新界定社会主义本质,是邓小平为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坚持的一贯思想.将生产力标准纳入社会主义范畴,赋予它以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容,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突出特点。

他深刻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应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不能脱离发展生产力讲社会主义。

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才能体现出来,社会主义才能得以不断巩固和发展。

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观点的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他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点,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注重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求,体现了在当代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为回答资本主义挑战而必须采取的战略决策。

这样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终于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将其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了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首先,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其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

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越雄厚,社会主义本身的力量就越大,来自资本主义的威胁也就越小。

社会主义要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把解放生产力,特别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高价值目标和原则要求。
★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长远来看,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消灭剥削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剥削阶级已经作为一个阶级不存在了,5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对工商业进行了公私合营,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私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被消灭了,总的说,那时侯没有剥削,而且私营业主也被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进入到七十年代末期后,邓小平认识到,要想是中国人摆脱贫穷,就要发展生产力。而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层次不一,搞单一的公有制,不能更好的促进生产力发展,于是在经济体制上走了一条改革道路。即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允许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发展,实现证明这种形式更有利于当前生产力的发展。这样以来,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又出现剥削和分配的一些旧现象,但这并不和社会主义相位被。尽管目前社会上存在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概括,最新、最突出的方面,是在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可以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本质观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长期笼罩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观念的拨乱反正。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这个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早已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却经历了相当艰苦和曲折的探索过程,是在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和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做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起来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反复提出的一个基本问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和揭示,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科学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这段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言简意赅,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领会。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三大法宝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的主要经验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 的重要法宝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统一战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
阶级关系和中心任务的变化而有不同 的性质和内容。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与以往的统 一战线相比,其阶级结构和内部关系 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 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发展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 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 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 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 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 结
第一,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 本观点。 第二,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 的集中体现。 第三,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 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第一,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 值诉求。 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 体现。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 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 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 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 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1.2 走向共同富裕

1.2 走向共同富裕
3、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
• 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②医疗保险制度 • ③精准扶贫 • ④棚户区改造 • ⑤希望工程 • ⑥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
本课小结:
1.2 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进行时
共享发展成果
1. 原因?
1. 正确认识“共享发 展”
2. 如何?
2. 如何“共享发展”?
二、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
• 1、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同时富 裕、同等富裕。
•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二、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
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
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 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 改革开放的意义
• 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 活力。
• 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 ③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 起来的 伟大飞跃。
• 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 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一、改革进行时(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 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全面深化改革 (1)内涵: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 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指经 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等 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
(2)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改革进行时
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
5、我国经济发展进入___,已由____阶段转向___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第一,邓小平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第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将解放生产力。

的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指导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我们坚持公有制以及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第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一些原本不属于社会主义固有的东西当做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第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3、为什么党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首先,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其次,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4、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共同富裕及其实现

共同富裕及其实现

共同富裕及其实现发布时间:2021-12-08T02:51:17.152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15期作者:张光年[导读] “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何能实现共同富裕和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张光年湖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 “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何能实现共同富裕和怎样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

为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力量源泉。

关键词:共同富裕领导核心根本保障一、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共同富裕是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全面富裕,不是仅仅物质上富裕而精神上空虚;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同等富裕;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是全体中国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基本方略,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是一部不断探索和逐步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

共同富裕,第一有个先富后富的问题,不可能大家同步富裕;第二即使大家共同富了,还应是有差别的,不是搞平均主义,不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动力了。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

我们要实行生产社会化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相结合。

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的崇高理想,其出发点是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乃至人类的解放。

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首先,它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其次,它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最后,它还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既然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具有重大作用,那么我们就应该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把自己的一切同祖国、同人民、同人类的命运永远结合在一起。

(二)人类对理想的追求经过了漫长道路。

在我国古代《诗经》中,就有奴隶们对不合理现实的控诉和对“乐土”“乐国”的向往和追求。

《礼记·礼运》篇设想了“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在其不朽名篇《桃花源记》中,勾画了一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历代农民都提出自己所追求的社会理想;近代康有为写的《大同书》,为人们展现了又一幅“大同世界”的图画;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主张和思想。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都不可能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他们提出的社会理想也不可能是科学的。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集中了人类一切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吸取了历史上劳动人民和进步思想家的理想的积极因素,特别是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内容,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从空想变成科学。

从共产主义理想的产生中,我们可以看到,共产主义理想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凭灵感或推理发现的,而是千百年来人们探索、追求理想社会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是在对人类探索成果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结论,因此它也是科学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共产主义理想的内容: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彻底消灭了阶级、阶级差别,国家已消亡,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度的共产主义思想的觉悟,把生产劳动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总之,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能够最大限度地改造世界,真正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

共产主义社会是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

(三)(1)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代表和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少数人,更不是为了剥削、压迫者谋利益,而是要为全人类谋利益,使全人类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因此,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的理想。

(2)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进步的理想,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彻底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已经消亡,全体公民都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把劳动作为生活第一需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从马克思对未来的描述中,无疑也让我们感受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

(3)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科学的理想,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看到人类社会内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但是,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却始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就要求调整或变革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所形成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作这样的调整,即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

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进行这种调整。

因此,只有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所以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分析基础上的必然结论。

它既不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那种“头脑中产生出来的”主观想象,而是人们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

长期以来,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和大胆地探索。

从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到二战后,包括我国在内的一批国家,都进行了实实在在的共产主义运动,尽管当前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但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上存在并向前推进,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所以,共产主义理想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或设想,更不是虚无飘渺的“未知数”,而是一百多年来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

因此,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我们坚信,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在全世界实现。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若干历史阶段。

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异常艰巨。

现在,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共产主义社会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生产力的大力发展。

所以我们要紧抓“经济建设”不放松。

但同时又得抓精神文明建设,如果不抓,要么经济建设搞不上去,或者也可能背离共产主义方向。

所以我们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正是表明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是沿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的。

(四)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实现共产主义是不可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分别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看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看到它们总体上同属一个社会形态;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两个阶段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的重大区别。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民族和国家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各个民族国家范围内分别地进行的。

当代中国应当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我国现在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将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在党的十七大重大报告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报告的最大亮点,其坚定地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并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科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包含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观点,充满创新精神: 关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重要思想观点;关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的主要思想观点;关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的思想观点;关于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思想观点;(2)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理想是指引人们奋斗方向的航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也不能没有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

这一远大理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牢固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来自于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

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的掌握,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伟大的思想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景,也是历史长河昭昭流淌的方向.“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而我们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胡锦涛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