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梁、地梁、圈梁的区别
弄清工程中各种梁的区别[优质文档首发]
![弄清工程中各种梁的区别[优质文档首发]](https://img.taocdn.com/s3/m/2f7de89de53a580216fcfe78.png)
弄清工程中各种梁的区别[优质文档首发]工程中各种梁的区别是什么?(基础连梁、地框梁、基础梁、承台梁、圈梁、非框架梁)设计图纸中常常出现一些非规范标注的,例如:DL、JL等;这些梁在平法中如何理解?判断的方法和原则有哪些?【判断原则】:第一:确定规范确定图纸为03规范还是11规范;03规范与11规范相比,03规范有基础连梁和地框梁,但在11规范中将地框梁和基础连梁都整合成了基础联系梁,且多了承台梁一类;第二:确定楼层一般来说,地下层(包括基础层)会涉及到:基础连梁(03规范)、地框梁(03规范)、基础联系梁(11规范)、承台梁(11规范);地上层会涉及到:楼层框架梁、屋面框架梁、非框架梁、井字梁、框支梁(03规范与11规范相同)第三:确定此类梁在工程中的作用如果此梁为受力或承重构件。
会承受墙、板的压力;则对应软件应该为基础梁或地框梁;如果次梁为拉结构件,不承重,只为加强构件之间的整体性;则对应软件应该为基础连梁或者基础联系梁第四:还可以根据梁底标高区分如果此梁的底标高同基础平齐,则对应软件设置应该为基础梁;如果此梁底标高高于基础底标高,则对应软件设置应该为基础连梁或地框梁(03规范),或基础联系梁;第五:可区分梁的支座如果支座为柱,可能是楼层/屋面框架梁或者地框梁;如果支座为梁,可能是非框架梁;如果支座为独基、条基和桩基础,可能是基础连梁;如果支座为桩承台,可能是承台梁结语: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本文由王敏老师编辑整理,感谢大家的支持!。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1、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基础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
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
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
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
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所以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AutoCAD的年代,习惯上把基础梁视作“倒梁楼盖”体系,就是这么一个原因,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2、地下框架梁DKL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
若这梁的上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低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JLL,其纵向钢筋必须锚入基础,不是锚入柱子,因为在施工JLL时,KZ还仅仅只有插筋,没有形成柱子,所以不存在锚入柱子的说法;若某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DKL,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第38页第2节第5.2.1条中阐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
其纵向钢筋必须按照上部框架梁的相关要求锚入柱子。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源自一丁老师的“平法看图与钢筋常见问题解析”1)基础梁: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至地基,起到承重和抗弯功能。
一般是基础梁的基础结构中,无承台,上部有框架柱,箍筋在基础梁上(即使是柱位置)都是满布。
2)基础连梁: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不承担由柱传来的荷载。
调节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可在上面布置砖墙,不做抗震要求。
多跨基础连梁以柱为支座,单跨基础连梁(若图纸未注明),以承台(或独立基础)为支座,06G101-6,P70。
3)地下框架梁:特点是±0.000以下,基础顶面以上,以框架柱为支座,见06G101-6,P68。
4)基础拉梁应该和基础连梁是一个概念。
5)地梁个人认为是笼统的叫法,(拉梁)、基础梁、地下框架梁也有叫地梁。
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
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
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所以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AutoCAD 的年代,习惯上把基础梁视作“倒梁楼盖”体系,就是这么一个原因,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地下框架梁DKL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
弄清工程中各种梁的区别[文档首发]
![弄清工程中各种梁的区别[文档首发]](https://img.taocdn.com/s3/m/70c71ddeb90d6c85ed3ac6c3.png)
弄清工程中各样梁的差别 [优良文档首发]工程中各样梁的差别是什么?(基础连梁、地框梁、基础梁、承台梁、圈梁、非框架梁)设计图纸中经常出现一些非规范标明的,比如:DL、JL等;这些梁在平法中怎样理解?判断的方法和原则有哪些?【判断原则】:第一:确立规范确立图纸为03规范仍是11规范;03规范与11规范对比,03规范有基础连梁和地框梁,但在11规范中将地框梁和基础连梁都整合成了基础联系梁,且多了承台梁一类;第二:确立楼层一般来说,地基层(包含基础层)会波及到:基础连梁(03规范)、地框梁(03规范)、基础联系梁(11规范)、承台梁(11规范);地上层会波及到:楼层框架梁、屋面框架梁、非框架梁、井字梁、框支梁(03规范与11规范同样)第三:确立此类梁在工程中的作用假如此梁为受力或承重构件。
会蒙受墙、板的压力;则对应软件应当为基础梁或地框梁;假如次梁为拉构造件,不承重,只为增强构件之间的整体性;则对应软件应当为基础连梁或许基础联系梁第四:还能够依据梁底标高划分假如此梁的底标高同基础平齐,则对应软件设置应当为基础梁;假如此梁底标高高于基础底标高,则对应软件设置应当为基础连梁或地框梁(03规范),或基础联系梁;第五:可划分梁的支座假如支座为柱,可能是楼层/屋面框架梁或许地框梁;假如支座为梁,可能是非框架梁;假如支座为独基、条基和桩基础,可能是基础连梁;假如支座为桩承台,可能是承台梁结语:任何一个人,都要一定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便是今日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由于早晚总要走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虑的能力。
行路,仍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事实表示,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世。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时半刻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究竟,此刻需要积淀下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远景。
本文由王敏老师编写整理,感谢大家的支持!。
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14页文档资料

前不久,一个朋友问我,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我当时就和他讨论了一下。
并且我也找了相应的资料,现在贴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基础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
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
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
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
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所以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AutoCAD的年代,习惯上把基础梁视作“倒梁楼盖”体系,就是这么一个原因,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地下框架梁DKL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
若这梁的上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低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JLL,其纵向钢筋必须锚入基础,不是锚入柱子,因为在施工JLL时,KZ还仅仅只有插筋,没有形成柱子,所以不存在锚入柱子的说法;若某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DKL,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第38页第2节第5.2.1条中阐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
基础梁、地梁、圈梁的区别

基础梁简单说就是在地基土层上的梁。
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简介在工业厂房中,一般都以柱作为主要的承重构件,而墙只起到围护作用,这时就需要在柱的基础上设置一根承担两柱之间墙体荷载的梁,此梁叫基础梁。
基础梁断面一般作成梯形1。
基础梁作为基础,起到承重和抗弯功能,一般基础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1/4~1/6跨距,这样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可以起到基础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计算确定。
水利、土建工程中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梁式构件。
一般又称弹性地基梁。
在水闸、船闸、船坞等结构2的底板计算中,通常用图1所示方法截取梁条,以基础梁的计算来代替基础底板的计算。
图2为基础梁的计算简图。
基础梁除受梁上荷载作用外,有时还要考虑变温影响、边荷载作用等。
对于半无限大、有限深地基上的常截面梁,在各种外荷载以及边荷载作用下,梁的内力、位移均已制成表格,以便工程设计中查用。
地基模型基础梁计算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地基模型求解地基反力。
主要的地基模型如下。
①文克勒模型:又称基础梁弹簧垫层模型。
它假设地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与地基沉陷成正比。
②半无限大弹性体模型:它假设地基是半无限大的理想弹性体。
③中厚度地基模型:它假设地基为有限深的弹性层。
④成层地基模型:它假设地基为分层的平面或空间弹性体。
除①外,其余的模型,又称为连续介质地基模型。
此外,有时还采用双垫层弹簧模型、各向异性地基模型等。
在一些小型工程设计或初步设计中,有时直接采用地基反力直线分布假设,使反力的求解成为静定问题,计算大为简化。
计算方法基础拉梁与基础梁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
基础梁

地梁也叫基础梁,基础梁是指条形基础的地基梁或者是筏板基础的的肋梁,基础梁底标高同基础的基准底标高相同。
如果某梁其上有荷载作用,其下有地基反力存在,就是基础梁。
地圈梁在基础里面定义,因为是起圈梁作用的,主要是增加建筑物整体性。
基础连梁(JLL)系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
基础连梁的底标高则高于两临基础的底标高,它的梁底标高是低于基础顶面的。
,如果某梁其上没有荷载或仅仅只有首层砌体荷载,其下没有地基反力的作用,就不是基础梁,而是基础之间的拉梁。
如果一个桩基工程,既然打了桩,不可能再做条形基础,配置基础梁。
地下框架梁(DKL)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上且低于建筑标高正负零(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以桩承台为支座,单底部不受地基反力作用的梁也按DKL考虑),DKL 的底标高又明显高于基础的顶标高承台梁则是指特殊形式的桩承台。
承台梁其实也是桩承台的一种。
可以这样认为,桩承台或者说是独立桩承台是“点”式的,而桩承台梁是“线”式的。
弹性地基梁有种说法是:弹性地基梁是指搁置在一定弹性性质的地基上的梁,具有将粱上载荷分布到较大面积的地基上,减少地基所受的压力强度的作用,同时也由于梁的各点都支承在弹性地基上,因而可使梁的变形减少、刚度提高及内力降低基础梁,基础圈梁,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地下框架梁,基础连梁,承台梁另外还有别的书上看来的:弹性地基梁,基础拉梁,地梁,地基梁....有那么多那么多,基础主梁(JZL),基础次梁(JCL)出现在〈04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图集中的P6页中第2.2.1条有提到,但是我没找到具体定义。
基础梁(JL)基础圈梁(JQL)在〈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图集中的P21页“条形基础制图规则”第3.2.1条有提到,没有具体定义。
借用/forum/content/403_437472_1.htm 中chenzhangbao607兄的说法是:基础梁是指条形基础的地基梁或者是筏板基础的的肋梁地圈梁(基础圈梁?)是指砖混结构在砖墙底部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梁,如果设置在墙顶部则为圈梁,主要是增加建筑物整体性承台梁(CTL)在〈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图集中的P31页“桩基承台制图规则”第4.2.1条有提到,没有具体定义。
基础梁、基础连系梁、基础圈梁、地圈梁你还是搞不清楚?

基础梁、基础连系梁、基础圈梁、地圈梁你还是搞不清楚?基础梁是承受整个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构件,基础连系梁只是起到拉结基础与基础的构造作用。
基础圈梁是砌体基础中的构造圈梁。
地圈梁与基础圈梁的含义相同。
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基础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
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
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
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
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
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
若这梁的上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低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JLL(基础连梁),其纵向钢筋必须锚入基础,不是锚入柱子,因为在施工JLL时,KZ还仅仅只有插筋,没有形成柱子,所以不存在锚入柱子的说法;若某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DKL(地下框架梁),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第38页第2节第5.2.1条中阐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
其纵向钢筋必须按照上部框架梁的相关要求锚入柱子。
【精品结构设计知识】弄清工程中各种梁的区别

【精品结构设计知识】弄清工程中各种梁的区别工程中各种梁的区别是什么?(基础连梁、地框梁、基础梁、承台梁、圈梁、非框架梁)设计图纸中常常出现一些非规范标注的,例如:DL、JL等;这些梁在平法中如何理解?判断的方法和原则有哪些?【判断原则】:第一:确定规范确定图纸为03规范还是11规范;03规范与11规范相比,03规范有基础连梁和地框梁,但在11规范中将地框梁和基础连梁都整合成了基础联系梁,且多了承台梁一类;第二:确定楼层一般来说,地下层(包括基础层)会涉及到:基础连梁(03规范)、地框梁(03规范)、基础联系梁(11规范)、承台梁(11规范);地上层会涉及到:楼层框架梁、屋面框架梁、非框架梁、井字梁、框支梁(03规范与11规范相同)第三:确定此类梁在工程中的作用如果此梁为受力或承重构件。
会承受墙、板的压力;则对应软件应该为基础梁或地框梁;如果次梁为拉结构件,不承重,只为加强构件之间的整体性;则对应软件应该为基础连梁或者基础联系梁第四:还可以根据梁底标高区分如果此梁的底标高同基础平齐,则对应软件设置应该为基础梁;如果此梁底标高高于基础底标高,则对应软件设置应该为基础连梁或地框梁(03规范),或基础联系梁;第五:可区分梁的支座如果支座为柱,可能是楼层/屋面框架梁或者地框梁;如果支座为梁,可能是非框架梁;如果支座为独基、条基和桩基础,可能是基础连梁;如果支座为桩承台,可能是承台梁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基础梁”与“地圈梁”的区别?

“根底梁〞与“地圈梁〞的区别?地圈梁一般用于砖混、砌体结构中,其主要作用减少砌体根底不均匀沉降和沉降差,另外一个作用是当砌体根底埋深过大时,接近地面的圈梁可以作为首层计算高度的起算点,圈梁不起承重作用,对砌体有约束作用,有利于抗震,其截面、配筋由构造确定。
根底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根底梁上或根底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根底,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根底梁作为根底,起到承重和抗弯功能,一般根底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1/4~1/6跨距,这样根底梁的刚度很大,可以起到根底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计算确定圈梁的主要作用1.加强砌体结构的整体刚度,对砌体有约束作用,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影响。
2.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
3.承重和抗弯功能,减少不均匀沉降和承受墙体的重量的作用。
构造柱的作用1.在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2(6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mm。
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30%,提高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
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
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
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那么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房屋结构中梁的分类

基础梁基础梁简单说就是在地基土层上的梁。
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在工业厂房中,一般都以柱作为主要的承重构件,而墙只起到围护作用,这时就需要在柱的基础上设置一根承担两柱之间墙体荷载的梁,此梁叫基础梁。
地基梁地基梁(也称基础梁或柱下条形基础)是整体式基础,包括普通交叉地基梁、有桩无桩筏板上的肋梁、墙下筏板上的墙折算肋梁,是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地基梁和地圈梁的区别地梁(也有称弹性地基梁):1.地梁一般指梁板式筏形基础和柱下条基中的梁,该梁的最大弯矩在上部跨中及下部支座处,纵向钢筋的接头尽情避免在内力较大的地方,选择在内力较小的部位,宜采用机械连接和搭接,不应采用现场电弧焊接。
2.地梁的纵向钢筋应该在支座锚固,筏基地梁因之延性要求,所以纵筋的接头位置、接头百分率的控制,纵向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按抗震构件的构造要求执行。
地基梁:通常是指用以承担围护结构荷载的梁,如厂房的围护砖墙下,有时不做墙基础,而是设基础梁将其荷载传至柱基础。
这时,可以和地圈梁,拉梁一起考虑,一梁多用!地圈梁是砖混结构中为抗震设置的构造要求。
地基梁是在框架结构中将其荷载传至基础的受力构件。
可以看出地基梁是结构构件,要承受荷载,而地圈梁一般是为了满足构造而设立的。
不过,我曾经在一个独立基础框架结构的基础工程施工中,设计的地圈梁按照常规设置,没有考虑跨度达到了将近5米(因为独立基坑开挖,造成地梁势必有悬空的),上部有将近4米的砌体,地圈梁施工时因为下部的土方没有夯实(施工管理问题),造成地圈梁施工后还没有砌筑上部的砌体就已经因为自身的问题开裂了,所以在框架结构的地梁施工时,要注意这些问题.连系梁连系梁就是联系结构构件之间的系梁,作用是增加结构的整体性。
柱子中部为系梁,上部为盖梁连系梁主要起连接单榀框架的作用,以增大建筑物的横向或纵向刚度;连系梁除承受自身重力荷载及上部的隔墙荷载作用外,不再承受其他荷载作用。
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

前不久,一个朋友问我,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我当时就和他讨论了一下。
并且我也找了相应的资料,现在贴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基础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
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
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
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
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所以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AutoCAD的年代,习惯上把基础梁视作“倒梁楼盖”体系,就是这么一个原因,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地下框架梁DKL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
若这梁的上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低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JLL,其纵向钢筋必须锚入基础,不是锚入柱子,因为在施工JLL时,KZ还仅仅只有插筋,没有形成柱子,所以不存在锚入柱子的说法;若某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DKL,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第38页第2节第5.2.1条中阐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等概念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等概念一、基础梁的定义1、定义: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2、称呼的由来: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
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
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所以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AutoCAD的年代,习惯上把基础梁视作“倒梁楼盖”体系,就是这么一个原因。
3、官方出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P36二、地下框架梁的定义1、定义: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而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所产生,且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地下框架梁,简称DKL。
2、历史错误: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注:这种梁原来错误翻译为基础梁,而实际上应为地下框架梁DKL)。
3、官方出处:(1)明确的定义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第38页第2节第5.2.1条中阐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
(2)体现于有关钢筋构造方面的规定看看(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69页关于DKL 和JLL的构造要求,在右上图图名线下方的括号中,有“梁上部纵筋也可以在跨中1/3范围内连接”的告知,这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个DKL、JLL是随上部梁的要求进行连接和锚固,不是像“基础梁”那样上部纵筋在支座左右l0/4的范围实施连接(详见(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51页“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源自一丁老师的“平法看图与钢筋常见问题解析”1)基础梁: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至地基,起到承重和抗弯功能。
一般是基础梁的基础结构中,无承台,上部有框架柱,箍筋在基础梁上(即使是柱位置)都是满布。
2)基础连梁: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不承担由柱传来的荷载。
调节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可在上面布置砖墙,不做抗震要求。
多跨基础连梁以柱为支座,单跨基础连梁(若图纸未注明),以承台(或独立基础)为支座,06G101-6,P70。
3)地下框架梁:特点是±0.000以下,基础顶面以上,以框架柱为支座,见06G101-6,P68。
4)基础拉梁应该和基础连梁是一个概念。
5)地梁个人认为是笼统的叫法,(拉梁)、基础梁、地下框架梁也有叫地梁。
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
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
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所以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AutoCAD 的年代,习惯上把基础梁视作“倒梁楼盖”体系,就是这么一个原因,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地下框架梁DKL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源自一丁老师的“平法看图与钢筋常见问题解析”1)基础梁: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至地基,起到承重和抗弯功能。
一般是基础梁的基础结构中,无承台,上部有框架柱,箍筋在基础梁上(即使是柱位置)都是满布。
2)基础连梁: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不承担由柱传来的荷载。
调节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可在上面布置砖墙,不做抗震要求。
多跨基础连梁以柱为支座,单跨基础连梁(若图纸未注明),以承台(或独立基础)为支座,06G101-6,P70。
3)地下框架梁:特点是±0.000以下,基础顶面以上,以框架柱为支座,见06G101-6,P68。
4)基础拉梁应该和基础连梁是一个概念。
5)地梁个人认为是笼统的叫法,以前砖混结构基础下面的梁叫地梁,现在基础连梁(拉梁)、基础梁、地下框架梁也有叫地梁。
条形基础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基础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
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
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
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
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所以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AutoCAD 的年代,习惯上把基础梁视作“倒梁楼盖”体系,就是这么一个原因,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地下框架梁DKL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
基础各种梁

基础梁简单说就是与基础上的梁。
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基础梁作为基础,起到承重和抗弯功能,一般基础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1/4~1/6跨距,这样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可以起到基础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计算确定。
基础圈梁就是地圈梁,地圈梁是设在正负零以下承重墙中,按构造要求设置,连续闭合的梁,其截面、配筋由构造确定,一般是用在条形基础上面.地圈梁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可能发生的不均匀沉降,加强基础的整体性,也使地基反力更均匀点,同时还具有圈梁的作用和防水防潮的作用同时条形基础的埋深过大时,接近地面的圈梁可以作为首层计算高度的起算点,地圈梁一般用于砖混、砌体结构中,不起承重作用,对砌体有约束作用,有利于抗震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正负0.000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以桩承台为支座,单底部不受地基反力作用的梁也按DKL考虑)。
基础连梁系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
从相对位置上可以看出,基础梁底标高同基础的基准底标高相同,基础连梁的底标高则高于两临基础的底标高,DKL的底标高又明显高于基础的顶标高。
看究竟是基础梁还是基础连梁,不是看代号,而是看梁上有没有荷载作用,梁下有没有地基反力。
如果某梁其上有荷载作用,其下有地基反力存在,就是基础梁;反之,如果某梁其上没有荷载或仅仅只有首层砌体荷载,其下没有地基反力的作用,就不是基础梁,而是基础之间的拉梁。
有桩基承台的基础不存在基础梁;因为有桩承重,有抗震要求时,设计会在承台之间设置拉梁,拉梁不是基础梁。
拉梁与基础梁的区别,基础梁地下有基础底板,基础底板又有相当的宽度,板中有按计算配置的受力钢筋;拉梁底下只有几百mm宽的拉梁垫板,构造配点小钢筋。
如果一个桩基工程,既然打了桩,不可能再做条形基础,配置基础梁。
因为现在大家都忙,没有现成软件,谁肯化力气担风险!2)无桩基础,也就更无什么承台了。
埋在土下的各种梁怎样区分不要统统称为地梁了那样显得你太不专业了

埋在土下的各种梁怎样区分,不要统统称为地梁了,那样显得你太不专业了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转自网易土木论坛网友---田田月月)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基础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
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
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
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
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所以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AutoCAD的年代,习惯上把基础梁视作“倒梁楼盖”体系,就是这么一个原因,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地下框架梁DKL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
若这梁的上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低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JLL,其纵向钢筋必须锚入基础,不是锚入柱子,因为在施工JLL时,KZ还仅仅只有插筋,没有形成柱子,所以不存在锚入柱子的说法;若某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DKL,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第38页第2节第5.2.1条中阐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等概念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等概念一、基础梁的定义1、定义: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2、称呼的由来: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
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
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所以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AutoCAD的年代,习惯上把基础梁视作“倒梁楼盖”体系,就是这么一个原因。
3、官方出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P36二、地下框架梁的定义1、定义: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而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所产生,且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地下框架梁,简称DKL。
2、历史错误: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注:这种梁原来错误翻译为基础梁,而实际上应为地下框架梁DKL)。
3、官方出处:(1)明确的定义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第38页第2节第5.2.1条中阐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
(2)体现于有关钢筋构造方面的规定看看(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69页关于DKL 和JLL的构造要求,在右上图图名线下方的括号中,有“梁上部纵筋也可以在跨中1/3范围内连接”的告知,这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个DKL、JLL是随上部梁的要求进行连接和锚固,不是像“基础梁”那样上部纵筋在支座左右l0/4的范围实施连接(详见(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51页“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pkpm软件的介绍里面可以看出来,没有关于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所以不建议使用软件计算柱下条形基础。
按照《地基规范》8.3.2,正常做起来能够完全满足8.3.2.1要求的连续梁做的时候不是特别多,但是如果采用弹性地基梁计算,到现在还没发现有比较适合手算的方法。
因此我在设计的时候,尽量把梁按照连续梁的要求做。
通常是先按照构造要求初选截面,这时候通常要满足基础梁高度不小于1/6柱距;尽量使用连续梁的计算方法计算,按照8.3.2.1的要求调整弯距,可以使用pk作图基础地梁一般是承受基础的竖向反力,是受力构件.其尺寸和配筋根据竖向反力值确定. 基础拉梁是调节基础不均匀沉降及承受一层隔墙的荷载,其尺寸按跨度的1/15确定,配筋为0.1N 在计算模式中,拉梁可以考虑为仅承受自重和底层墙体总量并且将之传给两边基础的两边铰支(或者有时可以考虑是弹性支座)的单跨梁(即在两边基础内钢筋不连续而是达到锚固长度),它的计算同一般的上部结构两边铰支梁;然而,拉梁在实际施工及使用中,由于其基底下层土为老土或者施工中形成的压实土层,而且在协调变形的过程中会承受一定的两边基础的变形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完全没有土反力是不可能的。
因此,保守地说,拉梁计算应考虑上下部均配置受力钢筋以应付两种可能性的发生。
一般可以使上下部钢筋配置一致。
另外如果基础埋置深度深的时候可以用多建一个标准层的方法,把拉梁作为一个标准层建模,然后把地下室“土层抗力系数”改为1,楼板开洞,算一下,一般都是按构造配筋!关于地基梁等的一些概念: 1、基础梁或地基梁是指:柱下(梁式)条形基础、筏板梁肋、桩基础的承台梁(也可为条形基础和筏板梁肋),它可以承担地基反力,计算是采用弹性地基梁计算。
2、基础拉梁:连接独立基础之间,条形基础之间的梁为拉梁。
拉梁的两个作用:一是承担上部墙体的重量;而是减小底层柱计算长度,增加基础的整体刚度,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
拉梁的计算:1).拉梁不作为柱底弯矩平衡结构时(柱底弯矩有基础承担): a)拉梁弯矩:由其承担的竖向荷载引起的弯矩,例如承担上部墙体对梁产生的内力; b)拉梁拉力:0.1倍较大柱轴力; c)按偏拉构件,对称配筋,计算纵向受力钢筋; d)不需要按抗震框架梁设计拉梁。
2).拉梁作为柱底弯矩平衡结构时(柱底弯矩不能由基础承担,如柱下单桩基础):尚应考虑拉梁承担柱底弯矩,地震区应按框架梁设计。
此时拉梁设计相对烦琐,不便详述。
3)拉梁梁高为1/10~1/15,梁宽不小于200; 3、地圈梁:是指砖混结构在砖墙底部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梁,如果设置在墙顶部则为圈梁,主要是增加建筑物整体性; 4、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或者一端剪力墙一端柱的梁,跨高比小于5的叫连梁,大于5的化作框架梁计算; 5、地下框架梁:06G101-6增加了地下框架梁,做法同普通框架梁,用于减小深埋基础时底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调整抗侧刚度比。
也可以用于承受一层墙荷载。
计算方法区别于普通基础梁。
对条形基础的基础梁的困惑?对于宽度的确定公式b=F/l(fa-20d),为什么是减去上面覆土啊?p=(F+G)/A=(F+20d*bl)/bl≤fa F≤(fa-20d)bl b≥F/l(fa-20d)建筑及地基沉降均是由附加应力引起的,20是土的加权平均重度,d是埋深,20d就是土的自重应力。
基础梁简单说就是在地基土层上的梁。
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简介在工业厂房中,一般都以柱作为主要的承重构件,而墙只起到围护作用,这时就需要在柱的基础上设置一根承担两柱之间墙体荷载的梁,此梁叫基础梁。
基础梁断面一般作成梯形1。
基础梁作为基础,起到承重和抗弯功能,一般基础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1/4~1/6跨距,这样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可以起到基础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计算确定。
水利、土建工程中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梁式构件。
一般又称弹性地基梁。
在水闸、船闸、船坞等结构2的底板计算中,通常用图1所示方法截取梁条,以基础梁的计算来代替基础底板的计算。
图2为基础梁的计算简图。
基础梁除受梁上荷载作用外,有时还要考虑变温影响、边荷载作用等。
对于半无限大、有限深地基上的常截面梁,在各种外荷载以及边荷载作用下,梁的内力、位移均已制成表格,以便工程设计中查用。
地基模型基础梁计算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地基模型求解地基反力。
主要的地基模型如下。
①文克勒模型:又称基础梁弹簧垫层模型。
它假设地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与地基沉陷成正比。
②半无限大弹性体模型:它假设地基是半无限大的理想弹性体。
③中厚度地基模型:它假设地基为有限深的弹性层。
④成层地基模型:它假设地基为分层的平面或空间弹性体。
除①外,其余的模型,又称为连续介质地基模型。
此外,有时还采用双垫层弹簧模型、各向异性地基模型等。
在一些小型工程设计或初步设计中,有时直接采用地基反力直线分布假设,使反力的求解成为静定问题,计算大为简化。
计算方法基础拉梁与基础梁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
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
(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
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
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独立基础拉梁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独立基础两个方向都会设基础梁,既可以提高基础整体性,也可以用来承担底层的墙体。
请问大家一般基础梁是设在基础顶面,还是设在某个靠近正负零的标高处?如果是前者,那么在基础埋深较大时,不仅浪费底层墙体,而且会造成底层柱计算长度过大,导致底层的整体刚度较二层刚度之比过小。
如果是后者,那么基础梁到基础顶之间的柱就非常有可能是短柱甚至超短柱了,可见过不少人这样设计,不知道为什么,规范是不提倡这样的啊。
(基础梁就是基础拉粱,主要是为了提高基础整体性,应与基础相连. )现在许多住宅首层架空,此时仅在首层设梁,不再设基础梁。
但七度及以上层数较多时,还是加基础梁为好(虽然有点浪费)。
首层以下的柱当然按短柱处理。
基础梁最好与基础直接相连,第一种较好.原因如下:1,基础梁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地震时各基础的变形,使基础能共同协调工作,所以才按拉梁设计,因此是用来协调基础的,而不是协调柱子.2,底层柱计算长度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有较多的解决方法,不应该为了讲究柱的刚度值而牺牲基础梁的作用.3,短柱问题十分明显,不用细说.4,若必须按方案二做,结构的计算简图也应该取到基础顶面,所以方法二不提倡,其力学概念不明确.5,若要减小柱的计算长度可以适当把基础顶面提高(对多层建筑有效).设置拉梁的情况1.有抗震设防,基础埋深不一致基础梁2.地基土质分布不均匀3.相邻柱荷载相差悬殊4.基础埋深较大拉梁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柱下端弯矩,调节不均匀沉降等. 多层建筑,基础埋深较浅,宜设在基础顶面;高层建筑,宜具体情况而定。
1.我想基础埋置很深时,可以在o.ooo下50或60设基础梁,这样可以降低底层柱的计算高度;2.如果基础埋置不深,明知基础梁拉在靠近0.000处会造成短柱,那就设在基础顶面;如果非得拉在靠近柱根处,那可以设基础短柱,加大柱截面,箍筋加密;相关内容(1)一般工程无特殊要求时,基础梁顶标高取-0.050(与基础短柱顶平);基础梁(2)基础梁地构造在图纸中注明:先素土夯实,再铺炉渣300厚,梁底留100高空隙;(3)基础梁平面定位尺寸必须明确,基础梁支座若没有完全落在基础短柱上,即基础梁端部悬空或局部悬空时,应注明梁下以同标号同浇素砼填充,基础短柱严禁出现外凸现象;(4)基础梁一般采用C20或C25等级的混凝土浇筑;(5)注意基础梁高度一般取1/12跨距。
a.跨距为6m时,梁高一般取500;b.跨距为7.5m时,梁高一般取600或650;梁配筋大小应根据其荷载计算确定,一般可取6Ф16,Ф8@100/200。
当基础按轴心受力计算,上部结构传来底弯距由基础梁平衡时,基础梁应设置在基础顶面,当基础梁仅起连接作用或作为首层墙体基础时,可设置在-0.05标高处。
地梁定义地梁约定俗成为地圈梁,圈起来有闭合的特征,与构造柱共成抗震限裂体系,减缓不均匀沉降的负作用。
与基础梁有区别,基础梁主要起联系作用,增强水平面刚度,有时兼作底层填充墙的承托梁,不考虑抗震作用。
理论在基础梁的现有计算方法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种:(1)对墙下基础梁,现有观点认为,可视承台梁以上墙体为半无限平面弹性体,基础梁与墙体(半无限弹性体)共同变形,视基础梁为桩顶荷载作用下的倒置弹性地基梁,按弹性理论求解基础梁的反力,经简化后作为作用在基础梁上的荷载,然后按普通连续梁计算内力。
(2)对柱下条形基础梁,现有观点认为,可视为弹性地基梁计算,即将桩顶反力作为集中力作用在梁上,柱为梁的支座,按普通连续梁分析其内力,桩顶反力按弹性地基架计算确定。
对于以上两种不同情况的基础梁,现有观点在计算过程中,均曾视其为弹性地基梁,所不同者,墙下基础梁视为倒置弹性地基梁,而柱下基础梁则视为弹性地基梁。
但应指出的是,现有观点的以上处理方法,是与弹性地基梁的定义不符合的。
计算方法地梁(也有称弹性地基梁):1、地梁一般指梁板式筏形基础和柱下条基中的梁,该梁的最大弯矩在上部跨中及下部支座处,纵向钢筋的接头尽量避免在内力较大的地方,选择在内力较小的部位,宜采用机械连接和搭接,不应采用现场电弧焊接。
2、地梁的纵向钢筋应该在支座锚固,筏基地梁因之延性要求,所以纵筋的接头位置、接头百分率的控制,纵向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按抗震构件的构造要求执行。
地基梁:通常是指用以承担围护结构荷载的梁,如厂房的围护砖墙下,有时不做墙基础,而是设基础梁将其荷载传至柱基础。
这时,可以和地圈梁,拉梁一起考虑,一梁多用!基础梁或者地基梁就是承担地基反力的梁,例如柱下条形基础,例如梁筏中的梁。
它们的梁底都在持力层上。
拉梁仅仅是一种联系梁或者构造梁。
例如专门承担上部填充墙的联系梁,例如承台之间的梁,例如一些重要独基之间的拉梁。
它们的特征就是,梁底一般都可以不在持力层上,因为它们不需要承担地基反力。
(反而要防止地梁受地基反力而破坏,所以地梁下经常要垫炉渣)经典例题框架结构在结构设计输PKPM时,拉梁(基础梁)如何设置?是增设一层标准层?还是单计算传到柱节点上集中荷载,再手算基础梁呢?基础拉梁与基础梁-1001: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
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