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针灸治疗
肩痛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一、引言肩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肩关节损伤、肩周炎、颈椎病等。
中医针灸治疗肩痛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针灸调整人体经络、气血,达到止痛、消肿、舒筋活络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肩痛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二、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肩痛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三脏相互为用,若肝血不足,则筋脉失养;脾失健运,则肌肉失养;肾精不足,则骨失所养,从而导致肩痛。
此外,风寒湿邪侵袭、跌扑损伤等因素也可导致肩痛。
1. 肝血不足: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则筋脉失养,表现为肩部疼痛、酸软无力。
2. 脾虚湿阻: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肉失养,湿邪内阻,导致肩部疼痛、重着、麻木。
3. 肾精不足:肾主骨,肾精不足则骨失所养,表现为肩部疼痛、酸软、乏力。
4. 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侵袭肩部,导致肩部疼痛、酸软、重着、麻木。
5. 跌扑损伤:跌扑损伤导致肩部脉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肩部疼痛、肿胀。
三、治疗方案1. 针灸治疗(1)选穴主穴:肩髃、肩髎、曲池、合谷、阿是穴。
配穴:肝血不足者,加肝俞、血海;脾虚湿阻者,加脾俞、足三里;肾精不足者,加肾俞、太溪;风寒湿邪侵袭者,加风池、风府;跌扑损伤者,加内关、足三里。
(2)操作方法①肩髃、肩髎: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感为度。
②曲池、合谷: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感为度。
③阿是穴:寻找痛点,局部常规消毒后,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感为度。
④肝俞、血海、脾俞、足三里、肾俞、太溪、风池、风府、内关: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感为度。
⑤操作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针刺深度和角度。
(3)疗程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2. 灸法治疗(1)艾灸取肩髃、肩髎、曲池、合谷、阿是穴,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拔罐取肩髃、肩髎、曲池、合谷、阿是穴,每次选用3-5个穴位,采用闪罐法,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筋骨疼痛的针灸治疗
头针疗法
通过刺激头部特定区域,改善头部 血液循环,缓解头痛等。
温针疗法
在普通针灸的基础上,利用艾绒燃 烧温热刺激穴位,缓解各种寒性疼 痛。
拔罐疗法
通过负压原理,吸附在皮肤表面, 造成局部淤血,达到舒筋活络、缓 解疼痛的目的。
针对不同人群的针灸治疗建议
儿童
老年人
对于儿童的各种疼痛症状,针灸治疗应作为 首选,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展望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对针灸治疗的深入研究,针灸治疗技 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为更多患者带 来福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环、缓解疼痛的目的。
调整经络
针灸能够调节人体的十二经脉和 奇经八脉,使气血运行畅通,进 而缓解筋骨疼痛。
促进身体自愈
针灸能够激发人体的自愈能力,促 进身体自我修复受损的肌肉和关节 。
针灸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针灸治疗筋骨疼痛的适应症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疼痛、关节炎症、神经 痛等。
禁忌症
对于一些急性感染、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出血倾向等患者,针灸治疗应慎重 或避免。
腰背部疼痛
选取肾俞、命门等穴位, 采用毫针刺法或拔罐法, 以改善腰背部疼痛。
四肢疼痛
针对四肢疼痛,可选取曲 池、合谷等穴位,采用毫 针刺法或艾灸法,以减轻 疼痛。
辅助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
辅助治疗方法
可配合中药内服、推拿、拔罐等辅助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需注意卫生、安全,避免感染;其次,针灸治疗并非一次性解决问题的 方式,需要持续进行数次以达到最佳效果。
针灸治疗的优势与副作用
优势
针灸治疗筋骨疼痛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势。针灸 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和损伤修复,且对许多慢 性疼痛疾病具有长期疗效。
针灸治疗常见疼痛病症
针灸治疗常见疼痛病症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身体不适,它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现代医学中,有许多方法可用于缓解和治疗疼痛,而其中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方法就是针灸。
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以调节身体的能量和循环来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针灸治疗常见疼痛病症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一、头痛与偏头痛头痛是一种常见而烦人的问题,它可以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针灸被发现对于治疗头痛和偏头痛有很好的效果。
根据中医的理论,头痛通常是由于气血不畅所致,而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促进气血的流通,从而缓解头痛的症状。
二、背痛背痛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现代人常常长时间坐着或弯腰工作的情况下。
针灸在缓解背痛方面被证明是有效的。
通过刺激背部和脊椎周围的穴位,针灸可以减轻背痛的程度和频率,并促进康复。
三、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常见疾病,它通常会导致颈部疼痛、僵硬和运动受限。
针灸可以在减轻颈椎病症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在颈部和肩膀的特定穴位施行针灸,可以缓解颈椎病的疼痛和不适,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关节炎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特点是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障碍。
针灸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来缓解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通过在受影响的关节周围施针,针灸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液循环,并促进关节的康复。
五、月经痛月经痛是许多女性在经期过程中常常面临的问题。
针灸已被证明对于缓解月经痛有着显著的疗效。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施灸或施针,针灸可以调节女性的内分泌平衡,减轻痛经和经前症状,并改善整体的身体状况。
综上所述,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治疗常见疼痛病症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它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和调节身体的能量和循环,来缓解和治疗疼痛问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应该在经过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的最大化。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探索针灸疗法,并为他们的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
面部疼痛的针灸治疗
面部疼痛的针灸治疗面部疼痛是指在面部出现的疼痛感觉,这种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神经痛、颞下颌关节紊乱、面肌肉紧张等。
这些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影响。
而针灸治疗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对面部疼痛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疗效。
首先,针灸治疗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
中医认为,疼痛是由于气血不畅所致。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针灸可以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的流动。
这种流动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和寒气,从而缓解面部疼痛。
其次,针灸治疗可以调整面部的神经系统功能。
面部疼痛往往与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有关。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改变神经传导的方式,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
例如,插入针灸时产生的微小刺激可以触发神经冲动,使病变的神经纤维重新建立正常的传导路径。
这可以减轻面部疼痛的感觉。
此外,针灸治疗还可以调节面部的肌肉张力。
面肌紧张是面部疼痛的一个常见原因。
针灸可以通过改变肌肉的神经反射活动,促进肌肉的松弛。
有研究表明,通过针灸治疗,面部疼痛患者的面部肌肉张力可以显著减轻,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针灸治疗面部疼痛的常用穴位包括太阳穴、听骨穴、迎香穴和颧骨穴等。
这些穴位被认为与面部疼痛相关的经络路径相连,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产生疗效。
一般来说,针灸治疗需要经过连续的几次疗程才能显现出明显的效果。
每次疗程的间隔时间通常为一周左右。
总体而言,针灸治疗对面部疼痛有着显著的效果。
其疗效主要通过调节气血运行、调整神经功能和缓解肌肉紧张来实现。
针灸治疗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面部疼痛的疾病。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应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针灸治疗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患者应做好心理准备,并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计划。
针灸对慢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和机制研究
针灸对慢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和机制研究慢性疼痛是一种长期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疼痛感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针灸,在缓解慢性疼痛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和良好效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针灸对慢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
一、针灸对慢性疼痛的缓解作用1. 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针刺经络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内源性物质的产生和释放,如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等,从而影响人体自身的抗痛能力。
这些内源性物质能够与感觉神经末梢相互作用,阻断或减轻疼痛信息传导。
2. 炎性因子调节针灸刺激能调节局部和全身的免疫状态,抑制多种促发和维持慢性疼痛的炎性因子的生成。
通过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针灸能够降低组织的炎性反应,减轻慢性疼痛。
3. 神经可塑性调节针灸能改变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或处于休眠状态的突触,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参数,从而改善和缓解慢性疼痛。
针灸通过影响大脑中与传导和调控疼痛相关的神经途径,重建新的突触连接和关闭异常强化突触连接。
这种神经可塑性的调节效果可以长期维持,并且能够改变大脑区域的功能布局。
二、针灸对慢性疼痛机制的研究1. 神经系统机制针灸对慢性疼痛缓解作用与人体神经系统紧密相关。
根据现代神经生物学理论,刺激穴位通过感觉神经末梢传递信号至中枢神经系统,并在大脑中产生镇静、镇痛效应。
影响疼痛信息传导的关键结构有丘脑、脊髓背角和下丘脑等。
2. 免疫系统机制针灸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活性,改变白细胞分布以及相关细胞免疫功能,从而缓解慢性疼痛。
实验证明,针灸刺激可以抑制白细胞向伤口区域聚集,减少伤口渗出液中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
3. 内啡肽假说针灸对慢性疼痛缓解作用与内啡肽假说也密切相关。
内啡肽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性物质,具有镇静镇痛作用。
针灸能够促进内啡肽的合成和释放,并与其受体结合,产生止痛效应。
三、临床实践及总结在现代医学中,针灸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缓解慢性疼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支持了针灸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针灸止痛的科学原理有哪些
针灸止痛的科学原理有哪些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经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整身体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缓解痛苦的目的。
虽然针灸治疗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许多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减轻疼痛和恢复身体健康。
1. 神经调节: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在神经系统中产生复杂的反应。
针刺穴位可以激活周围神经末梢,向脊髓和大脑传递信号,从而干扰疼痛信号的传递。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减轻疼痛感。
2. 促进血液循环:针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在局部穴位刺激后,可以增加局部血流量,增强微循环,促进组织的营养和氧气供应,并加速炎症物质的清除。
这样可以缓解疼痛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3. 调节免疫系统: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增加淋巴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对抗炎症和感染,减轻疼痛。
4. 激活内源性物质:针灸可以激活内源性物质,例如内啡肽、脑啡肽等,这些物质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
针灸可以促进这些物质的分泌和释放,从而减轻疼痛,改善炎症反应。
5. 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来减轻疼痛。
针灸可以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进内啡肽、皮质醇等内分泌物质的分泌,从而减轻疼痛和调节身体的功能状态。
6. 改变大脑活动:针灸通过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来减轻疼痛。
通过脑电图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研究发现,针灸可以改变大脑的电活动和血流分布,调节疼痛信号的传递路径,降低疼痛的感知。
总之,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免疫系统、激活内源性物质、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改变大脑活动等多种方式来减轻疼痛。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在治疗疾病和缓解痛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现代医学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针灸作为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手段,仍然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慢性疼痛的针灸治疗新技术与新疗法
慢性疼痛的针灸治疗新技术与新疗法在当今社会,慢性疼痛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且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问题。
无论是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是各种疾病的后遗症,慢性疼痛都给患者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困扰。
而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治疗慢性疼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灸治疗慢性疼痛也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和新疗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电针疗法电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电疗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治疗方法。
通过在针灸针上连接微量电流,可以增强针刺的刺激效果,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电针疗法对于多种慢性疼痛,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都有着显著的疗效。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电流刺激神经纤维,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信号的传递;二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物质的代谢和吸收,减轻疼痛部位的炎症反应;三是刺激肌肉收缩,改善肌肉的紧张和痉挛状态,缓解肌肉源性疼痛。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疼痛部位,选择合适的穴位和电流参数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电针治疗的频率和强度会逐渐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激光针灸疗法激光针灸疗法是利用低强度激光束照射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针灸疗法。
与传统的针灸针相比,激光具有无痛、无创、无感染风险等优点,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激光针灸的治疗原理主要是基于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
低强度的激光能够调节细胞的代谢和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同时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激光针灸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减轻疼痛症状。
激光针灸疗法适用于多种慢性疼痛疾病,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激光波长、功率和照射时间。
三、穴位注射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是将药物注射到特定的穴位中,以发挥药物和穴位刺激的双重作用来治疗慢性疼痛。
常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注射液、维生素、神经调节剂等。
针灸二十八绝穴,治疗各种疼痛疾病
针灸二十八绝穴 ,治疗各种疼痛疾病针灸属于中医疗法之一,与西医治疗方式不同之处在于,针灸疗法不用开刀、不用吃药就能够治好多种疾病,针灸是针刺和灸法的统称,是通过一根细小的针刺入人体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各种疼痛疾病,更有着其独到之处。
而人体中有很多穴位,每一个穴位都主管着一个区域,相关医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对于各种疼痛疾病,只要采用针灸疗法刺入这二十八个穴位就能够有效的缓解疼痛,从而取得治愈的效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二十八个穴位都是什么吧!1.腰背承山求顾名思义,承山穴主要治疗腰部和背部的疼痛。
此外,对于腿痛、抽筋、便秘、痔疮等疾病也有显著的效果。
2.肚腹公孙留公孙穴属于足太阴脾经,为络穴,它能够连通脾胃两个经络,也是八脉交会穴位之一,具有健脾、健胃的作用,可以用来缓解胃痛、腹痛、头痛、痢疾、急慢性肠胃炎等诸多疾病。
3.头项寻凤池凤池属于足少阳胆经,具有清头明目、疏风散热等功效,常言道:“肝胆相照”,肝脏属于风水之脏,极易化火生风,而胆附着在肝脏上,极易受到牵连。
而处于足少阳以及阳维脉交会位置的风池穴,能够通督脉,而督脉可入脑,众所周知这是人体元神所在之地,通过刺风池穴能够达到治疗眼、耳、颈、脑等多部位疾病的效果。
4.面目地仓收地仓属于足阳明胃经,这是手阳明经、足阳明经与阳跷脉的交会之地,在此处取穴能够取得疏风通络、调节气血的效果,也就是说只要是面目的疾病,通过此穴皆可治愈。
5.咳喘取二定定喘和定咳的简称为二定,定喘属于经外奇穴,位置在颈部的后方。
可以用来治疗咳嗽、哮喘、背痛以及颈椎痛。
6.夜啼二柱谋二柱指的是身柱和天柱,前者是督脉的要穴,有止咳平喘、凝心镇痛的作用。
后者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可治失眠、感冒、颈椎病等。
7.小腹三阴交因厥阴、少阴和足太阴在三阴经交会,故三阴交得此名,可用来治疗小腹部的疼痛。
8.转胎至阴灸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要穴,属于五腧穴之一,上可治头痛,下可调胎产。
针灸治疗疼痛的作用机制
针灸治疗疼痛的作用机制中医学选用中医针灸止疼的事例,不计其数。
中医针灸止疼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据中医药学科学研究医生介绍,中医针灸往往能够止疼是由于中医针灸能够调节气的运作,根据经络管理方法人体的系统结构,如神经、免疫力、循环系统系、肌肉这些。
中医针灸影响了气在管路和人体器官内的健身运动,进而具有了调整血气、体液、神经、免疫力、五脏六腑的作用。
一、针灸治疗疼痛的分析1、中医学觉得:很多原因可能导致五脏六腑经脉不畅,使之淤阻不好,或造成逆乱,或气轮升降机紊乱等血气运作阻碍的病理学改变,造成疼痛。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不通则痛”。
而中医针灸能够打开不通的经络,益气活血,进而做到“细则不疼”之实际效果。
改进了病苦处营养成分情况,修复其一切正常的生理学活动,即经脉顺畅,五脏六腑修复相对性阴阳调和。
2、当代科学研究觉得:神经中枢系统除有感觉神经中枢外,在神经中枢各个部位也有“感觉神经调配系统”,能抑制感觉神经向神经中枢传送。
扎针数据信号进到中枢神经系统后,激起了从脊神经、脊髓到人的大脑每个层级很多神经细胞的活动,激话了机体本身的止痛系统,使止痛物质如5-5羟色胺、乙酰胆碱、内源阿片样物质等代谢提升,进而造成显著的止痛效用。
近些年根据多课程的通力合作,对中医针灸看病基本原理、经脉本质、扎针技巧等开展深层次的科学研究,确认中医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功能具备调节功效,能提高机体的抗病性工作能力。
中医针灸止痛基本原理已深层次到神经元细胞、电生理和递质如脑腓肽等分子结构水准。
西方国家生物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医针灸止痛的试验中,觉得中医针灸能够激起在人体的自然止疼物质释放出来,进而缓解疼痛。
中医针灸止疼的实际效果有一个缓慢发病效用,他们迟缓提升,乃至取针后,才会感受到止疼的实际效果。
医治几回后实际效果会更显著。
这类实际效果在终止针炙疗法一段时间后会消退。
除此之外中医针灸也有抗感染、止疼、解痉、抗休克和抗麻木的功效。
中医针灸的止疼实际效果是比较突出的。
头痛、牙痛、腰腿痛……这样的针灸疗法止痛效果好!
头痛、牙痛、腰腿痛……这样的针灸疗法止痛效果好!说起疼痛,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临床上,针灸治疗是可以止痛,在中医理论当中“不通则痛”,中医针灸治疗疾病主要是以疏通气血、疏通经络为主,所以在临床上对于“不通则痛”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起到止痛的效果,开始的时候,针刺穴位会出现局部组织酸、胀、麻木等复合感觉,针刺信号会沿着外周或者中枢路径传导到大脑高级部位,所以会产生镇痛效应。
针灸还可以起到宣泄内热、补虚散寒、疏通气血的作用,有利于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帮助改善内分泌疾病和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改善功能失调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可以选择委中穴止痛治疗。
而对于女性患者月经紊乱,包括痛经可以应用针灸治疗来止痛,比如针刺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血海穴都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针灸是传统中医治疗手段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对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腰疼、痛风、中风、鼻炎等等,而且针灸治疗几乎没有副作用,相对来说更安全一些。
那么针灸的原理及作用有哪些呢?针对全身的痛症,如何用针灸治疗呢?一、原则疼痛的发生与功能失调有关,针灸包括针法与灸法,针法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皮肤,并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来刺激特定的部位,帮助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刺入的点即穴位,人的身体一共有三百多个穴位,不同的疾病所选取的穴位是不同的。
而灸法则是指在穴位上用灸柱或灸草进行烧灼、熏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是利用热的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主要选用艾草,因此也称为艾灸。
另外还有桑枝灸、灯芯灸、柳条灸、隔药灸等方法。
二、应用针灸可有效调节疼痛或镇痛相关中枢核团的兴奋性,不仅能够干预介导疼痛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还能够对局部的痛敏进行抑制、减轻疼痛感。
辩证之后,我们会根据患者的病因,针灸不同的部位,达到止痛的效果。
其中比较常用的包括:(1)疏风止痛法:风池穴可祛风解表,风府穴祛风清神,风市穴祛风通络。
疼痛的针灸治疗ppt
其他疼痛病症的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
针灸可缓解关节炎症和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神经痛
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 尿病性神经痛等,针灸能够缓
解疼痛和神经病变。
手术后疼痛
对于手术后的疼痛,针灸可以 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减轻疼痛并减少药物副作用
。
05
针灸治疗疼痛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疼痛的优点
疹后遗神经痛等。
优势
针灸治疗疼痛具有疗效显著、 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优势。
常用方法
针灸治疗疼痛的方法包括毫针 、电针、温针、拔罐等,可根 据不同的疼痛部位和病情选择
合适的针灸方法。
针灸治疗对疼痛的作用机制
调节神经系统
促进血液循环
针灸可通过刺激神经系统,释放出多种神经 递质,如5-羟色胺、内啡肽等,这些递质可 发挥镇痛作用。
04
疼痛针灸治疗的临床应用
头面部疼痛
01
02
03
偏头痛
针灸治疗可缓解偏头痛发 作时的疼痛,改善头痛频 率和严重程度。
头痛
针对紧张性头痛、血管性 头痛等,针灸能够缓解疼 痛,减少头痛发作次数。
面神经炎
针灸治疗可促进面神经功 能恢复,减轻面部疼痛和 麻木感。
颈肩部疼痛
颈椎病
针灸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 疼痛、僵硬和活动障碍。
局限
针灸治疗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对急性疼痛和炎症性疼痛的效果可能不明显,对某 些严重疾病或肿瘤患者可能不适宜使用。此外,针灸治疗也存在个体差异和疗效 差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02
疼痛与针灸治疗
疼痛的定义和分类
急性疼痛
常为一种保护性的反应,提示 身体受到伤害或潜在的伤害, 具有警告和避免进一步伤害的
平衡针针灸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
平衡针灸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取穴原则1.特异性取穴特异性取穴主要是针对全身性疾病的取穴方法。
如降压穴、降脂穴、降糖穴、感冒穴等。
2.交叉性取穴交叉性取穴主要是指治疗部位与疾病部位的上下和左右交叉的取穴方法。
如治疗臀部疾病取对侧臂丛神经支配的肩关节部位的臀痛穴,治疗肩关节病变取下肢对侧坐骨神经支配的小腿部位的肩痛穴。
3.对称性取穴对称性取穴主要是指治疗部位与疾病部位左右对称或前后对称的取穴方法。
如治疗胸部的乳腺疾病取背部的乳腺穴,治疗右侧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病变取对称的左侧肩关节相应部位平衡针穴位。
(二)持针方法1.根据不同平衡针穴位,选择不同长度的针具。
临床多选用75毫米毫针。
2.取75%乙醇棉球一个,挤干备用。
3.将棉球固定在针尖上1~2厘米针体处,右手持该处进针。
该持针法在进针时不会造成针体弯曲,达到快速进针的目的。
(三)针刺方法1.提插手法包括上提和下插两个部分。
操作中通过改变针尖的方向、角度、深浅以获得针感。
主要适用于有特殊针感要求的平衡针穴位,如降压穴、降脂穴、肩痛穴等。
2.强化针感手法指针刺深度达到要求后采用的一种捻转手法。
通过拇指与示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捻动针体发生滞针,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捻动针体并出针。
主要适用于病情较重、有特殊针感要求的平衡针穴位,如偏瘫穴、面瘫穴、胸痛穴、胃痛穴等。
3.一步到位手法指针刺深度在1寸以内的针刺手法,适用于比较浅表的穴位,进针后即可出针,原则上不提插、不捻转。
如明目穴、牙痛穴、踝痛穴等,症状较重时可给予轻度提插、捻转。
4.两步到位手法指针刺深度在2寸以内的针刺手法,第一步将针尖刺入体内,第二步将针体刺入达到要求的深度。
进针后即可出针,不提插、不捻转。
如耳聋穴、过敏穴、痔疮穴、胸痛穴等。
5.三步到位手法指针刺深度在3寸以内的针刺手法,第一步将针尖刺入体内,第二步将针体刺入达1—2寸,第三步再将针体刺入达2.5寸左右即可。
不提插,不捻转,达到一定深度后即可出针。
针灸治痛“十法”
针灸治痛“十法”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凭借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和广泛应用,成为缓解各类疼痛的重要手段。
本期刊将介绍针灸治痛的十种方法,包括疏风止痛、散寒止痛、祛湿止痛等,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这些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提升生活质量。
一、疏风止痛法疏风止痛法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流动,缓解风邪引起的疼痛。
针灸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神经性疼痛。
在治疗过程中,针灸师会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刺激,并采用不同的手法如插入、转动等来达到舒筋活络、散寒除湿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头颈部、肩背部以及四肢关节等多种类型的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
二、散寒止痛法针灸通过温通经络、散寒驱寒的作用来缓解寒邪引起的各类疼痛。
针刺特定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动,改善组织供氧情况,从而减轻因体内寒邪所致的不适感。
此外,针灸还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和抗菌能力,提高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
通过选择合适的穴位和刺激手法,散寒止痛法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冷性腹泻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祛湿止痛法是通过调理气血运行来排除体内湿邪,减轻湿气引发的关节、筋骨等部位的不适和疼痛。
针灸刺激特定穴位可以促进经络畅通,改善局部循环,加速湿邪的排出。
此外,针灸还能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对湿邪的耐受性。
四、行气止痛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畅通,舒缓气滞引起的疼痛。
针灸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因气滞引起的各类疼痛。
此方法适用于胸腹部、背部、头颈等区域的不适感以及相关的肌肉酸痛、胀闷等问题。
五、活血止痛法活血止痛法是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和废物排出,从而减轻因淤血引起的各类疼痛。
针灸对红细胞、白细胞等血液成分的影响有助于改善局部供氧情况,并增强免疫功能。
六、温中止痛法温中止痛法是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穴位,调理脾胃功能,达到温通脾胃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因脾胃虚寒引起的各类疼痛,如消化不良、胃痛、腹痛等。
《疼痛的针灸治疗》课件
针灸治疗颈肩痛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颈肩痛是针灸治疗的常见病种之一,通过针灸刺激颈部和 肩部的穴位,能够有效地缓解颈肩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 活质量。
总结词
针灸治疗颈肩痛的原理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颈肩痛的原理是通过刺激颈部和肩部的穴位,调 节经络气血,达到缓解颈肩痛的目的。针灸能够刺激肌肉 释放松弛素等物质,起到镇痛作用。
印堂穴
位于两眉连线的中点,主 治头痛、眩晕、失眠等。
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 连线的交点处,主治头痛 、高血压、中风等。
上肢疼痛穴位
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 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 点处,主治手臂疼痛、麻 木等。
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 ,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 线中点,主治手臂疼痛、 麻木等。
针灸治疗头痛的原理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头痛的原理是通过刺激头部的穴位,调节经络 气血,达到缓解头痛的目的。针灸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内 啡肽等物质,起到镇痛作用。
总结词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拔罐等。其中, 针刺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刺激头部穴位,能够快速缓 解头痛症状。
颈肩痛案例
《疼痛的针灸治疗》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针灸治疗疼痛概述 • 针灸治疗疼痛的方法 • 针灸治疗疼痛的常见穴位 • 针灸治疗疼痛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症 • 针灸治疗疼痛的案例分享
01
针灸治疗疼痛概述
疼痛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疼痛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觉 反应,表现为疼痛感觉和情绪反 应。
详细描述
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 痛,根据疼痛的性质和部位,可 以分为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
各种疼痛的针灸治疗穴位配图片
各种疼痛的针灸治疗穴位配图片超好用哦今天分享一个超有用、超全面的东西——各种痛症的针灸治疗歌赋,而且都是只选一两个穴位哦;1.腕痛太溪肘阴陵手腕痛,针刺太溪穴手腕与脚踝相应手肘部痛,针刺阴陵泉肘部与膝部相对应2.肩刺条口中渚颈肩部疼痛,针刺条口穴颈部疼痛,针刺中渚3.背痛内环腰印上此句涉及两个穴位,内环穴、印上穴;现在的针灸书上基本上见不到这两个穴位,有说印上穴为印堂穴上一寸,又有说印上穴即是人中穴;无从考究,故不解释;4.手麻后溪透劳宫劳宫分内、外劳宫,内外相对手掌发麻,针刺后溪穴,朝劳宫穴方向透刺5.颞颌关节手三里颞颌部关节疼痛,针刺手三里穴6.髋求合谷跟大陵虎口,合谷穴髋部疼痛,针刺合谷和大陵穴7.肋间丘墟膝曲池肋部疼痛,针刺丘墟和曲池穴8.踝痛合谷泻无踪踝关节部位疼痛,针刺合谷;和第一条痛,上下交叉取穴;9.头痛前针中脘穴前额头痛,针刺中脘穴10.后寻至阴偏太冲后脑头痛,针刺至阴穴偏头痛,针刺太冲穴11.胃痛中脘胆胆囊胃痛,针刺中脘胆囊部疼痛,针刺胆囊穴12.急腹三里肾精灵腹痛,针刺足三里肾绞痛,针刺精灵穴13.上牙下关下合谷上牙痛,针刺下关穴下牙痛,针刺合谷穴14.咽痛廉泉目光明咽喉部疼痛,针刺廉泉穴眼睛痛,针刺光明穴15.臀针奇穴向腋窝奇穴,一般指经外奇穴,此句不知所指,故不解释;16.网球肘泻冲阳轻网球肘痛,刺冲阳穴17.痛经十七椎下刺痛经,针刺第五腰椎下18.口疮玉枕不留情口疮,针刺玉枕穴19.乳痛肩井痔支沟乳房痛,针刺肩井穴痔疮痛,针刺支沟穴20.休厥失语刺人中晕厥,针刺人中老百姓直接掐人中21.扁桃体炎二商血扁桃体发炎,针刺少商、商阳穴;少商穴,在前面日志提过,在这不解释;22.心胸内关加膻中取穴一般健侧刺疾重双痛双穴攻内关胸部疼痛,取穴内关、膻中,左右交叉取穴,双侧疼痛取两侧穴;。
缓解慢性疼痛的针灸治疗方案
缓解慢性疼痛的针灸治疗方案在现代社会,慢性疼痛已经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常见健康问题。
无论是长期的颈肩腰腿痛、偏头痛,还是因神经损伤导致的疼痛,都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缓解慢性疼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
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一个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气血的运行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当经络气血不畅、阻滞不通时,就会引发疼痛。
针灸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的目的。
对于不同类型的慢性疼痛,针灸的治疗方案也有所差异。
以常见的颈肩腰腿痛为例,针灸师通常会选择局部的穴位以及相关的远端穴位进行针刺。
比如,对于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可能会选取风池、天柱、颈夹脊等穴位;对于肩周炎,常用的穴位有肩髃、肩髎、肩贞等;而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会选取腰部的肾俞、大肠俞、腰阳关,以及腿部的环跳、委中、阳陵泉等穴位。
在针刺手法上,针灸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采用不同的刺激强度和手法。
一般来说,对于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会采用较强的刺激手法,以迅速缓解疼痛;对于病情较轻或体质较弱的患者,则会采用较为轻柔的刺激手法。
此外,除了单纯的针刺,还常常会结合艾灸、拔罐、电针等方法,以增强治疗效果。
艾灸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穴位,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功效。
在治疗慢性疼痛时,常常与针刺配合使用,尤其是对于寒性疼痛或虚寒体质的患者。
拔罐则可以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电针则是在针刺的基础上,通过微量电流的刺激,进一步增强针刺的疗效。
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疗程也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和个体差异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急性发作的疼痛,可能需要每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 3 5 次;而对于慢性疼痛,通常每周治疗 2 3 次,10 15 次为一个疗程。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减轻,但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姿势和生活习惯,以巩固治疗效果。
腰痛的针灸治疗
建议患者在针灸治疗后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和重体力劳动。
饮食调理
鼓励患者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以促进身体恢复。
定期复诊
根据治疗需要,建议患者在一定时间后进行复诊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04
针灸治疗腰痛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急性腰痛的治疗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治疗方法
认知不足
部分患者对针灸治疗腰痛的原理、方法等认知不足,需要医生加强宣传教育。
接受程度提高
随着针灸治疗的普及和宣传,越来越多的患者对针灸治疗腰痛表示认可和接受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腰痛的针灸治疗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腰痛概述 • 针灸治疗腰痛 • 针灸治疗腰痛的实践 • 针灸治疗腰痛的案例分析 • 针灸治疗腰痛的展望与挑战
01
腰痛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腰痛是指腰部疼痛为主的一种疾 病,可伴有腰部肌肉痉挛、脊柱 侧弯、活动受限等症状。
分类
根据病因,腰痛可分为肌肉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 骨质增生等类型。
05
针灸治疗腰痛的展望与 挑战
针灸治疗腰痛的前景
临床应用广泛
针灸治疗腰痛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普遍,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 受。
疗效显著
针灸治疗对于腰痛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
联合其他疗法
针灸治疗腰痛可以联合其他疗法,如中药、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 提高疗效。
针灸治疗腰痛的挑战与对策
患者个体差异
01
针灸治疗腰痛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些认识,把记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皆归于脑。古人
的这些论述,由于历史的原因,虽未言明脑为人体的痛觉感受个枢,
但从以卜的论述中,也包括了这一含义,与现代医学痛觉由神经中枢
产生的认识是一致的。
• 髓为脑的物质基础
• 髓.有骨髓、脊髓、脑髓之分。这二者皆属于肾中精
气所化生。
• 脑既然是精髓和神明的高度汇聚之处,人的各种感觉都 是由于脑的作用产生的,那么髓就是脑的物质基础。而髓 的生成,又靠肾中精气化生,肾中精气充盈,脊髓才能有 源,脑才能得到滋养,脑的发育才能健全,大脑的各种功 能才能正常,才能产生包括痛觉在内的各种感觉。
• 循经感传现象的特征是:
• (1)感传路线;感传路线与《灵枢·经脉》所载的经络路线基本一致 ,但亦有偏离、变异、串经现象。
• (2)感传速度:经绍感传的速度较神经感传速度明显为慢。
• (3)宽度和深度:多数的感传宽度为线状、绳索状(粗细约2—5毫米 之间),部分为横径1—3厘米的带状。一般四肢远端部较窄,近端和 躯干部较宽。感传的深度:一般肌肉瘦薄处较浅,肌肉丰富处较深。 躯干部,有的深行于体腔内,有的浅行于皮厂体壁层。
• 医生对疼痛并不陌生.然而对疼痛原因 做出正确的判断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 些疼痛的治疗常常更加困难。
•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害刺激作用于人体 伤害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作用于大脑皮 层,通过复杂的分析综合过程,产生疼病 感觉。
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 情绪上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 潜在的组织损伤。 疼痛是-种主观的感觉。
痛觉感受器为游离的神经末梢 A-神经纤维有髓,传导速度快(35M/sec)定位明确 C纤维无髓,传导速度慢(0.5M/sec),定位模糊
痛觉感受器
表层痛感受器:分布在皮肤及粘膜的
游离神经末梢。平均密度100~200个/CM2。
深层痛感受器 分布于肌膜、关节囊、
韧带、肌腱、肌肉、脉管壁等处,密度低 于表层。
急性疼痛具有生物学价值,它是一 种信号,使得机体避免遭受损伤和有害 刺激;而慢性疼痛对患者没有任何价值。
疼痛与神经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脑内拮抗吗啡镇痛;脊髓内参与 发挥镇痛效应。
多巴胺:具有抗镇痛作用。 5-HT:外周围致痛剂,脑内具有镇痛作用。提高
中枢神经系统内5-HT能系统功能,可增强吗啡镇 痛效应 组织胺:脑血管内含量增高致头痛,为致痛物质。 前列腺素:可增强组胺、5-HT、缓激肽等致痛物 质的作用,引 起痛觉过敏,称之为疼痛放大器,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阿片肽及P物质。
• 阿片肽 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它们的 释放受应激的影响,提示阿片肽可能是应激引起 的免疫调节的介质。
• P物质 是广泛分布于细神经纤维内的一种神经肽。 当神经受刺激后,P物质可在中枢端和外周端末 梢释放,与NK1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在中枢 端末梢释放的P物质与痛觉传递有关,其C-末端 参与痛觉的传递,N-末端则有能被纳洛酮翻转的 镇痛作用。
疼痛包括以下含义:
• 疼痛是一种感觉
• 疼痛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感觉
,是一种主观感觉体验。这种难以描述、 • 难以表达、难以名状、痛苦的感觉,现代医学谓之痛觉。
• 疼痛是一种症状 • 疼痛是一种症状,为许多种疾病所共有。在人
们的观念中,疼痛和疾病是密切关联的。故现代医学认为 ,疼痛是疾病反映在外的一种症状。祖国医学认为,疼痛 常因人体脏腑功能、经络功能、气血功能以及津液功能失 调而引起,如头痛、腰痛、胸痛、胃脘痛、胁痛等等。
疼痛生物学意义
• 疼痛是机体对周围环境保护性反应—疼痛避免危险、 做出防御性保护反射 (无痛儿 因缺乏疼痛警报系统,多因外伤夭亡)
• 剧烈疼痛引发休克 • 慢性疼痛“恶性循环”,常可使病人痛不欲生,是致病、
致残、致死的原因 ( 患者→看医生, 医生→诊断疾病)
疼痛的机理
疼痛是由疼痛感受器、传导神经 和疼痛中枢共同参与完成的一种生理 防御机制。
疼痛包括以下含义
• 疼痛是—种心理反应 • 痛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是
人类及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 特殊功能。疼痛的这种生理反应,由于受 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亦属于一种心 理反应。中医“七情之由作心痛”’“诸痛痒疮皆属
于心”的论点,皆为情志致痛
• 之例。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论点。
内脏痛感受器 内脏感觉神经的游离裸
露末梢。分布于被膜、腔壁、组织间,密 度较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觉
• 痛觉是包括性质、强度和程度各不相同 的多种感觉的复合,并往往与自主神经系 统改变、运动反应、心理和情绪反应交织 在一起。
急慢性疼痛的差异
对急性疼痛来说,疼痛只是疾病的 一种症状;
慢性疼痛,其疼痛本身就是疾病。
中医有关疼痛的认识
• 脑为疼痛的感受中枢
•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
• 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与精神有关,谓之“脑为元神之府”。
• 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提出“人之记性,皆在恼中”。
•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说:“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 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胸;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 渐今,舌能言一字。”
• 经络为痛觉传导的通路
• 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组成。络脉、由十五别络、孙络、浮络组成。 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而终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经络系统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 组织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 经络系统是痛觉传导的通路。这是因为经络系统有感 应传导功能,这种感传功能的表现,就是针刺中所说的“ 得气”与“行气”现象。
•
•
• 疼痛是一种生理反应
• 个体对疼痛的感觉谓之痛觉,而痛觉有生理、病理之
分。当你给受试者刺激时所产生的疼痛,属于生理性痛觉。 属干正常的生理反应。
• 疼痛是一种病理反映
• 疼痛是某些疾病表现在外的一种症状。临
床所见,患了某种疾病,就会见到某些部位的疼痛。相反 ,治愈了某些疾病,某些部位的疼痛也就消失了。说明疼 痛是一种病理反映。
疼痛的机理
疼痛是由痛觉感受器,传导神经和疼痛中枢 共同参与完成的一种生理防御机制
有害刺激
机械损伤 温度变化 化学因素
局部组织损伤
释放降低 痛阈物质 PG、K+、 5-HT缓激 肽、组织 胺等
A-纤维
疼
痛觉感受器
痛
中
皮肤
枢 C纤维
内脏 肌肉
骨 关节
脊髓 丘脑 大脑
新发的、尖刺样 局限性疼痛
继发的、烧灼样 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