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功能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感知外部环境 ,控制身体运动,调节内脏活动,以 及进行认知和情绪等活动。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 元的形态多样,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的大小差异很大,直径在4~ 120μm不等。突起形态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调节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适应外环 境的变化。其功能具有双重性,即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以拮抗方式调节内脏器官 的活动。
04 感觉神经系统
感受器的类型与功能
温度感受器
感受温度刺激,如 冷觉、温觉。
化学感受器
感受化学物质刺激, 如味觉、嗅觉。
01
02
03
脊神经的组成
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 间孔处汇合而成,前根属 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
脊神经的分布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即刻分 为前支、后支,每支内均 含传入、传出纤维。
脊神经的功能
脊神经主要支配躯干和四 肢的肌肉运动和皮肤感觉。
脑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脑神经的组成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 神经,共有12对。
脑神经的分布
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部分分布于胸、腹腔脏器。
脑神经的功能
脑神经主要支配头面部器 官的感觉和运动,以及部 分内脏器官的感觉和运动。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组成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分布
交感神经纤维几乎分布于全身各器官,而副交感神经纤维则较局限,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内脏和血管等处。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各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各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细胞和基本组织一、填空题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脂类蛋白质3、线粒体4、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生殖上皮5、肌纤维的周缘多6、肌原纤维肌肉7、长柱状闰盘节律性植物性8、胞体突起9、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二、选择题:1、A2、D3、E4、A5、E6、D7、A8、C9、C 10、E三、问答题:1、①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②上皮细胞有明显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③上皮组织没有血管,其营养来自深层的结缔组组织;④再生能力强。

第二章运动系统一、填空题1、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骨膜骨质骨髓3、骨密质骨松质红骨髓黄骨髓4、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二、选择题1、C2、C3、D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新陈代谢2、强度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刺激强度3、兴奋抑制4、易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主动转运5、胞饮作用6、钾离子7、乙酰胆碱8、钙离子10、神经调节、体液调节11、正反馈12、神经、肌肉、腺体二、选择题1、C2、C3、B4、D5、C 7、D 8、A 9、C10、C 11、B 12、B 13、C 14、D 15、D 16、B三、问答题1.答: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入胞。

K+、Na+是通过易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顺差通过细胞膜;通过主动转运逆着电-化学差通过细胞膜的。

O2是通过单纯扩散出入细胞。

葡萄糖是通过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出入细胞的。

细菌是通过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进出细胞的。

水是利用渗透梯度从低渗一侧到高渗侧。

2.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细胞膜对特异离子的相对通透性不同和离子的跨膜浓度梯度决定的。

A、Na+-K+泵的作用(…);B、Na+、K+、Cl-、有机负离子通透性;C、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存在K+浓度差且细胞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因而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增加膜外的正电荷,随着K+的外流,膜外正电荷逐渐增多,膜内负电荷也逐渐增多,限制K+外流,当扩散力=电场力时,K+停止外流,膜电位固定,所以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而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酸碱平衡
血液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对维持生 命活动至关重要。
05
循环系统的调节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定义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
神经调节的机制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神经的作用来实现。交感神经兴奋时,会释 放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使心跳加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会释放 乙酰胆碱等递质,使心跳减慢、血管舒张,血压降低。
心肌收缩机制
心脏的神经调节
心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通过神经调节来影响心脏的搏动频率 和强度。
心肌细胞通过横桥连接和钙离子触发 的方式实现收缩,将血液泵出心脏。
03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的分类和解剖结构
血管的分类
根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可以 将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
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的解剖结构
体液调节的意义
体液调节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理功能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失血、休克等情况下, 体液调节机制会迅速启动,通过分泌激素等化学物质来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 行。
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的定义
自身调节是指循环系统中的器官或组 织通过自身的生理特性来调节其功能 。
自身调节的机制
原微生物的入侵。
维持内环境稳态
通过渗透压、酸碱平衡等机制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血液凝固与止血
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在损伤 时止血。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量
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
渗透压
指血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与血浆蛋 白含量有关。
粘滞性
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阻力,与红细胞数量 和变形能力有关。

神经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神经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05
神经系统调节功能
反射弧组成及反射类型
反射弧组成
反射类型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和条件不同,可分为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是生来就有的、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 式低级的反射活动,如缩手反射、眨眼反 射等。
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和 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等。
为混合神经,是粗大的脑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 内脏感觉两种纤维。
外展神经
为躯体运动神经,于脑桥离脑,经眶上裂入眶,支配外直 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颅神经分布及功能特点
01 02
面神经
为混合神经,经内耳门入颅中窝,穿内耳道底入面神经管,最后从茎乳 孔出颅。面神经含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和一般躯体感 觉纤维。
动眼神经
为运动神经,自中脑腹侧离脑,穿 硬脑膜入海绵窦外侧壁继续前行, 经眶上裂入眶动眼神经含一般体躯 和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颅神经分布及功能特点
滑车神经
为躯体运动神经,于中脑背侧前髓帆处出脑,绕大脑脚向 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在动眼神经下方继续前行,经动眼 神经外上方穿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
三叉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分别负责应对紧急情况和恢复平静状 态下的生理功能。
受体
位于细胞膜上,接收神经递质信号并 转化为细胞内反应。
神经递质
传递神经信号的化学物质,如乙酰胆 碱、去甲肾上腺素等。
感觉和运动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接收外界刺激,通过神经 纤维传递至大脑皮层进行感知。
运动传导通路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知识点

THANK YOU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是指大脑皮 层发出指令,通过神经元 传递到运动器官的过程。
运动传导通路包括三个部 分:大脑皮层、下行传导 束和周围神经。
大脑皮层是运动传导通路 的起点,负责发出指令和 调控运动。
周围神经是指从脊髓和脑 干发出的神经纤维,负责 连接到肌肉和腺体等运动 器官。
下行传导束是指从大脑皮 层到脊髓和脑干的下行纤 维束,负责传递指令到周 围神经。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神经系统疾病,使用相应的药物进 行治疗。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进行康 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脑血管疾 病等,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 于预防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03
脊髓能够调节躯体的自主运动和姿势,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脊髓与大脑的联系
脊髓与大脑之间通过脑脊液进 行物质交换和营养输送。
脊髓与大脑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过神经纤维束完成,包括 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等。
脊髓与大脑之间的联系对于维 持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至关重要 ,损伤或病变可能导致感觉、
运动等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 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影像学检查
利用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观察脑 部结构是否异常。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脑脊液等实验室检查,了解神经 系统的功能状态。
神经电生理检查
利用脑电图、肌电图等技术,检测神经系统 的电活动是否正常。
02

06.神经系统(2) 福建师范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上(大三)

06.神经系统(2)  福建师范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上(大三)
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
前庭蜗神经 vestibulocochlear n.
舌下神经 hypoglossal n.
滑车神经 trochlear n. 展神经abducens n.
面神经facial n. 舌咽神经 glossopharyngeal n. 迷走神经vagus n. 副神经accessory n.
(4)红核 (5)黑质
接受小脑齿状核的投射 接受大脑皮质的投射 到脊髓纤维 — 红核脊髓束 到下橄榄核纤维 产生多巴胺 → 新纹状体
(6)腹侧被盖区 脚间窝深面含多巴胺神经元参与随意运动调节
8)黑质substantia nigra 位于中脑的脚底与被盖之间, 由多巴胺能神经元组成。 与纹状体有往返联系。 参与运动调节,损伤引起震颤麻痹。
2、非脑神经核(属于中继核团)
1)延髓
(1)薄束核 楔束核(内侧丘系)
1)薄束核与楔束核nucleus gracilis and cuneatus :
位于延髓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深方,接受来自薄束与楔束的纤维,
发出纤维形成内侧丘系。
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损伤:本体感觉障碍
薄束核nucleus gracilis
组成 白质 :上升下降以及交叉的传导束。
脑干网状结构
与脊髓相比的的主要变化:①形成间断分布的核团;②菱形窝的出 现使运动性和感觉性核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界沟以内为运动性核 团,以外为感觉性核团);③出现了较发达的网状结构。
1.灰质:分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
1)脑神经核 机能柱:机能相似的脑神经核间断排列成纵行的细胞柱。
Ⅻ 舌下神经核:运动核,支配舌 肌。
小结:运动核8个,副交感核4个, 感觉核5个,内脏感觉核1个。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29
丘脑的各核群及其功能(重点)
机体警觉水平 整合各种感觉
内核群
听觉皮质下中枢
内膝状体 外状体
视觉皮质下中枢
内脏功能调节基本情绪 活动
前核群
外核群
各种感觉输入大脑皮质 及深部核团中继站
ppt课件.
30
(二)下丘脑
下丘脑
ppt课件.
31
ppt课件.
下丘脑的分区及主要核团

视前区
视上区
室旁核 视上核
大脑纵裂
34
分叶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岛叶
额叶 颞叶
ppt课件.
顶叶 枕叶
岛叶
35
ppt课件.
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重点): 表面为皮质(灰质),深部为髓质(白质)。
大脑皮质分层(以颞叶为例)含锥体C,各类C及Nf、 (1)分子层:含少量水平C和星形C,f与表面平行走向 (2)外颗层:含小型锥体C和星形C (3)外锥层:含中、小型锥体C (4)内颗层:C密集,多为星形C,发出f与其它各层联系 (5)内锥层:含大锥C,轴突向髓质,位中央前回,房中央小叶的此C最大 (6)多形层:含梭形与三角形的C
36
ppt课件. 37
ppt课件.
重要的功能中枢
(1)运动中枢: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前半(厚3-4mm),Ⅲ、Ⅳ层锥C多。
(2)感觉中枢: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半,Ⅳ层内颗粒层厚。
人与 动物
(3)视觉中枢:距状沟旁的楔回与舌回,薄1.5-2.5mm(Ⅳ层厚)
相同 (4)听觉中枢:颞横回:厚3mm(Ⅱ、Ⅲ、Ⅳ、Ⅵ层厚)
Ⅶ面Ⅷ听Ⅸ舌咽; 迷走副N舌下完
Ⅰ—大脑
Ⅱ—间脑
2.脑N附着部位 Ⅲ—Ⅳ:中脑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

⑴ 反射弧与反射过程 感受器:颈A窦和主A弓压力感受器 传入神经:窦N→舌咽N 主A神经→迷走N 神经中枢:延髓 传出神经:心交感,心迷走,交感缩血管N 效应器:心脏,血管
BP↑→ 颈A窦、主A弓感受器(+)
(-)
窦N 主A N
舌咽N 迷 走 N
延髓孤束核
心迷走中枢(+)
心交感中枢(-) 交感缩血管中枢(-)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
1.(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 ⑴ 起源与作用
脊髓胸、腰段(T1-L3)→节后纤维→NE
→血管平滑肌
受体→血管收缩 2受体→血管舒张
去甲肾上腺素 α受体:血管收缩(结合能力强)
(NE)
阻断剂:酚妥拉明
β2受体:血管舒张(结合能力弱) 阻断剂:心得安
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时,以血管收缩效应为主
Anti-ADH/AVP(Antidiuretic Hormone;Arginine Vasopressin)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1.来源
循环血量↓
动脉血压↓ →肾血流量减少
球 旁
肾交感N兴奋


肾近球细胞分泌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肝脏产生) ↓肾素
“ 称为交感正性作用”
心脏交感神经丛(NE)
β1受体阻断剂有普 萘洛尔(心得安)、
心肌细胞膜(β1受体)
↓第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使cAMP作
阿替洛尔、美托洛 尔(倍他乐克)
ICa-L激活,If激用活,肌质网Ca2+释放



窦房结 房室交界 心房肌、心室肌 (4期↑) (0期↑) (兴奋-收缩耦联↑)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接受后根纤维,与内脏感觉有关。
位于骶2~4段,与内脏运动有 关(副交感的节前神经元)。
胸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3、前角: 由运动神经元组成。
1)内侧群:支配躯干肌 2)外侧群:支配四肢肌
前角外侧群
前角内侧群
前角有两种运动神经元
1)α-运动神经元:
大型,支配梭外肌纤维, 直接引起运动。
2)γ-运动神经元:
腰骶膨大:与下肢的神经支配有关。 enlargement

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
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
正 中
终丝:连于脊髓下端的细丝。

终丝filum terminale
表面有沟 前正中裂:内有脊髓前动脉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有脊神经前根穿出 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后根进入
前正中裂
灰质后连合
合 灰质前连合
中央灰质
中间带 前索 后索 外侧索
白质前连
网状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后角(后柱)
(一)灰质 中间带
侧角(侧柱)
前角(前柱)
灰质连合gray commissure
后角 posterior horn
中央管
中间带 intermediate zone
前角anterior horn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3) 对第11、12胸椎
对第1腰椎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 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 马
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二、脊髓内部结构

人体的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

人体的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

人体的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人体的解剖生理学,是指研究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其功能的科学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被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以加深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了解。

一、细胞细胞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它是由细胞膜包围的,内含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核则负责存储并传递遗传信息。

二、组织组织是由一群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

人体内有四种基本组织类型:结缔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结缔组织提供支持和保护,上皮组织构成皮肤和脏器表面,肌肉组织用于运动,神经组织传递和处理信息。

三、器官器官是由多种组织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人体内有许多器官,如心脏、肺、肝脏和肾脏等。

每个器官都有独特的形态和功能,通过协同工作来完成各种生理过程。

四、系统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共同完成特定功能的复杂组织。

人体内有多个系统,例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

每个系统都有一项主要功能,并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使整个身体保持正常运作。

五、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由骨骼和相关结构组成的。

骨骼是由骨头和关节连接而成,提供身体的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

此外,骨骼还参与血液细胞的生成和矿物质的储存。

六、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由肌肉组织、肌腱和骨骼连接起来的。

肌肉通过收缩和松弛产生力量,使身体产生活动。

肌肉对于维持正常的姿势、平衡和运动至关重要。

七、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起到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排出代谢废物的作用。

心脏负责泵血,血管将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

八、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由呼吸道、肺和相关肌肉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带入体内,并排出二氧化碳。

通过呼吸系统,人体维持着合适的氧气水平,以供应身体各组织和器官的需求。

九、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相关器官组成,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肝胆系统等。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总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总论

神经系统常用的术语
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所形成的结构
大脑皮质
神经元
在中枢部
胞体和树突 灰质 gray matter
皮质
cortex
神经核
nucleus
轴突 (神经纤维)
网状结构
reticular formation
白质
white matter
髓质
medulla
纤维束
fasciculus
脑的水平切面 大脑髓质
神经、③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反射弧—为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其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效应器
传出神经
神经系统以反射做为其调节
活动的方式。反射弧任何一部 分损伤,反射即出现障碍,如 肌肉瘫痪、皮肤感觉丧失等。 因此,临床上常用检查反射的 方法来诊断神经系统的疾病。
教学重点
神经系统的 常用术语
表1 表2
灰质和皮质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 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在新 鲜标本上呈灰色,称灰质 ( gray matter )。
在大、小脑表面形成一个灰 质层称皮质(cortex)。

白质和髓质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 集的部位,因多数纤维具有 髓鞘而成白色,称白质 ( white matter )。
(2)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4.神经元间的联系:
突触 synapse
(二)神经胶质 neuroglia
1.特点:
数量很多 无树突、轴突之分 无传导冲动的功能
神经元
2.功能
支持、营养神经元 防御、修复损伤 参与脑屏障构成
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神经系统(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神经系统(功能)

3)下丘脑对内脏机能的调节: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下丘脑外侧区为摄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①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食中枢,内侧区有 内,含温敏神经元和冷敏 饱食中枢,两个中 神经元。 ②对体温的调节 枢的活动处于相互 下丘脑部位有渗透压 ③对水平衡的调节 拮抗状态,处理和 感受器,可感受细胞 调制饥饿、胀饱信 ④对摄食行为的调节 缺水而致的干渴。 息。 ⑤对垂体释放激素的调节 ⑥对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调节 ⑦控制生物节律
2.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传递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受体实 现的。P112. 1)胆碱能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副交感节前(N型作用) 副交感节后纤维(M型作用) 交感节前纤维(N型作用) 交感节后纤维中支配骨骼肌舒血管及汗腺的纤 维(M型作用) ● M型受体能被阿托品阻断,N型受体能被大 剂量烟碱和筒箭毒阻断。
(3)脑干对姿势的调节 姿势反射:指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紧张 或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姿势的反射。 ①状态反射:头部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改变时, 反射性引起的躯体肌肉紧张性改变,称为状态反射。 ●迷路紧张反射:指内耳椭圆囊、球囊等耳石器官 的传入冲动对躯体伸肌紧张性的调节反射。 ●颈紧张反射:当颈部扭曲时,颈椎关节韧带或肌 肉受刺激而引起的四肢伸肌紧张性改变的反射。
第六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神经系统结构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概述 二.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四.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一.概述 (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二)反射和反射弧 (三)反射活动的协调
(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辐散式 聚合式 链锁状 环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反射和反射弧
3.反射的分类: 按效应器作用的特点分:
按反射形成的特点分: 非条件反射
躯体反射 内脏反射
条件反射
按反应的生物学意义分:
防御性反射
按感受器的特点分: 外感受性反射 内感受性反射
食物反射 性反射 探究反射
本体感受性反射
(三)反射活动的协调 1)诱导
2)最后公路原则
①负诱导:一个中枢 的兴奋过程引起其他 主出的律要神活。中互②的指经动枢作正抑传元规抑用诱 制制过导引的程:致中。一其枢个他间中中相枢枢 的兴奋。
◆在躯体反射中往往相互拮抗的肌肉间存在 交互神经支配,支配相互拮抗肌肉的神经 中枢间存在交互抑制。
3.脑干对姿势和运动的控制 (1)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通过下行系统网
状脊髓束 ●抑制区:位于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区,构成下行抑 制系统 ●易化区:位于延髓网状结构背外侧部及中脑背盖中 央灰质和丘脑底部,构成下行易化系统。
3)大脑皮质的协调作用
4)反馈
神经元间的环状联系是 反馈作用的结构基础。
二.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一)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二)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运动神经元及其活动的调节 2.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脑干对姿势和运动的控制 4.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控制 5.基底核的功能 6.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运动神经元及其活动的调节
◆躯体运动神经元存在于脊髓灰质前角 和脑神经躯体运动核中。
◆机体运动和姿势的维持是通过中枢神 经系统调节控制躯体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来 完成的。
◆骨骼肌中存在的感受器肌梭可将肌肉 状态的信息传到中枢,从而使骨骼肌的收 缩受到精细调节。
(1)α和γ运动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 胞体存在于脊髓灰质前角和脑神经躯体 运动核中,这种神经元是大型多极神经元。 它们的轴突参与组成脊神经或脑神经,轴突 末梢与骨骼肌纤维构成运动终板。
★紧张性牵张反射: 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感受器是 肌梭中的Ⅰα和Ⅱ类纤维末梢。 作用:调节肌肉的紧张度。 特点:同一肌肉的不同运动单位交替收缩; 只是抵抗肌肉被牵拉,收缩力量并不大; 不表现明显的动作。 ◆紧张性牵张反射是维持身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 动。
(2)反牵张反射
◆高尔基腱器官引 起的反射称为反牵 张反射。
◆反牵张反射既为牵 张反射提供了一种辅 助功能,又可避免肌 肉在受到过度牵拉时 受损。
(3)几种多突触脊髓反射:指涉及到一个或 多个中间神经元的反射。
☆屈肌反射:指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动物肢 体时,所发生的相应部位关节屈肌收缩的 反射活动。
☆对侧伸肌反射:伤害性刺激引起同侧屈 肌收缩的同时所发生的对侧伸肌收缩的反 射活动。
牵拉肌肉或肌肉的收缩都能激活 腱器官,但肌肉收缩是较牵拉肌 肉更为有效的刺激。
2.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反射:只需要脊髓存在即能完成的反 射活动。如膝反射、腹壁反射和肱二头肌 反射等。
◆脊休克: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 离断后,断面以下节段暂时地丧失反射活 动能力,骨骼肌以及内脏反射活动受到完 全抑制或减弱的现象。
辐散式 聚合式 链锁状 环状
(二)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的概念: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 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 规律性应答反应。
(二)反射和反射弧
2.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为从接 受刺激到发生反应,兴奋在神经系统内循 行的路径。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5个部分组 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第六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神经系统结构 第三节 神经系.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四.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一.概述 (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二)反射和反射弧 (三)反射活动的协调
(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即其放电频率在受牵拉刺激后增加,而在肌 肉长度被拉长并维持在被拉长的新长度不变时, 其放电频率无显著差异。
肌梭
γ运动神经 元兴奋可 调节肌梭 的敏感性
肌梭为牵张感 受器,能感受 肌肉长度的变
α化运动神经元轴突
梭外肌 感觉神经末梢 γ运动神经元轴突
梭内肌
(2)肌肉本体感受器:腱器官
腱器官与梭外肌呈串联关系 是张力感受器
1.运动神经元及其活动的调节 (2)肌肉本体感受器:肌梭
(Ⅰα类纤维) (Ⅱ类纤维)
肌梭结构示意图
➢ 肌梭的Ⅰα类纤维对刺激产生动态反应: 即在肌肉长度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放电频率
显著增加,当肌肉维持在被拉长的新长度不变时 ,放电频率也维持在一定水平不变,此时的放电 频率比受牵拉刺激前有所增加,但不如在长度增 加时显著。 ➢ 肌梭的Ⅱ类纤维对刺激产生静态反应:
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经常接受来自大脑皮层、小 脑、纹状体和丘脑等高级部位的影响。抑制区本身不 是发起下行抑制作用的场所,即需要高位中枢的始动 作用,但易化区对高位中枢的依赖性较小,它本身具 有某种启动作用。
(2)去大脑僵直
调面的★了 能指节产通上肌皮联在作生过将紧层系中用机去麻张、,脑。制大醉加纹结上:脑动 强状果、中僵物 、体 抑下脑直脑 四等 制丘水可干 肢对 区之平了切 强网 的间切解断 直状 活及断脑, 、结 动红脑干动 脊构 减核干对物 柱抑弱的后肌立反制、下,紧即张区易方中张出后的化水断的现挺功区平 现活象动。相对占优势所致。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的动物称为脊动物。
2.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牵张反射 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
块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它有相位(动态) 牵张反射和紧张性(静态)牵张反射两种 类型。
★相位牵张反射: 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兴奋了Ⅰα类纤维而发 生的牵张反射。如:膝反射。 作用:对抗肌肉的拉长。 特点:是单突触反射,时程较短; 许多肌纤维同步收缩,产生的肌 张力较大; 发生一次相性收缩。
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轴突 分支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是运动系统的机能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 元兴奋会引起它所支配的所有骨骼肌收缩。
运动单位
◇γ运动神经元: 是脊髓灰质前角中的另一类运动神经元。
胞体小,支配肌梭的梭内肌纤维,也叫肌梭 运动纤维。其兴奋性较高,主要作用是调节 肌梭对牵张刺激的敏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