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怎样做好班级卫生管理工作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的卫生管理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的卫生管理卫生管理是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地进行班级卫生管理不仅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优化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班主任在卫生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的卫生管理。
一、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卫生管理对于班级的正常运行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整洁、清爽、卫生的班级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幸福感,减少学生生病和感染疾病的风险。
同时,良好的卫生管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提高他们的自理和自律能力。
二、建立班级卫生管理制度班主任可以制定一套完整的班级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管理的目标、内容、责任分工和执行程序。
管理制度应当囊括以下几方面:1. 日常卫生保洁:包括教室、走廊、卫生间、动植物园等的清洁工作,并分工合理、形成长效机制。
2. 垃圾分类与处理:制定垃圾分类准则,对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进行分类回收,并规定垃圾处理的具体措施。
3. 病房与急救:设立学生病房,配备基本的医药救护用品,确保学生生病时能够及时得到妥善照顾。
4. 食品安全: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堂、小卖部等场所的监管,确保学生食品的安全与卫生。
5. 防治疫情传播:制定疫情传播防治方案,加强病毒、细菌等传播途径的控制和消毒工作,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定期检查和评估班主任应定期对班级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检查内容可以包括教室、卫生间、饮水设施、公共区域等方面。
评估可以通过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调查、卫生检查表等方式进行,旨在不断改进卫生管理工作。
四、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班主任在卫生管理中还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
可以通过班会、主题班会、班级公告、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保持卫生的重要性、正确的卫生习惯和如何预防疾病的知识。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卫生日、卫生周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班主任班级卫生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为了营造一个整洁、卫生、舒适的班级环境,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同学们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班主任及班级卫生管理人员。
三、卫生区域划分1. 教室:包括讲台、黑板、课桌椅、地面、门窗等。
2. 卫生角:包括垃圾桶、清洁工具存放处等。
3. 卫生责任区:根据班级人数和教室布局,将教室划分为若干卫生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由一名卫生委员负责。
四、卫生管理职责1. 班主任职责:(1)加强对班级卫生工作的领导,定期检查班级卫生情况;(2)组织召开班会,宣传卫生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3)监督卫生管理人员的工作,确保卫生工作落实到位;(4)协调解决班级卫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 卫生管理人员职责:(1)负责班级卫生区域的清扫、清洁工作;(2)定期检查卫生责任区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保持清洁工具的整洁、完好,定期消毒;(4)对违反卫生规定的行为进行劝阻和纠正。
3. 同学职责:(1)自觉维护班级卫生,不乱扔垃圾;(2)保持个人卫生,穿着整洁;(3)积极参与班级卫生工作,为班级环境整洁贡献力量;(4)对班级卫生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卫生管理制度1. 每天早晨、下午第一节课前,各卫生责任区责任人负责清扫、清洁,确保教室整洁;2. 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由班主任组织,全体同学参与;3. 卫生责任区责任人每天检查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 卫生管理人员定期对清洁工具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工具的整洁、完好;5. 班级卫生情况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作为评选优秀班主任的重要依据;6. 对违反卫生规定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奖励与惩罚1. 对积极参与班级卫生工作,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2. 对违反卫生规定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处罚;3. 对卫生工作成绩突出的班主任,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本制度由班主任负责解释和修订;3. 班级卫生管理工作应与学校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共同维护校园环境卫生。
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的卫生教育

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的卫生教育开展班级的卫生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有效的卫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提升整个班级的卫生水平。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的卫生教育。
一、建立卫生理念,树立榜样班主任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榜样形象。
首先,班主任应定期检查班级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其次,班主任要注重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整洁干净的形象;同时,要注重言行举止的卫生礼仪,教育学生正确地洗手、打喷嚏等行为。
通过这些细节,班主任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他们自觉关注个人卫生。
二、开展卫生知识教育,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卫生知识是提高学生健康意识的基础。
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知识教育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了解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可以邀请专业人士给学生讲解营养搭配、运动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也可以利用班级会议、公告栏、班级公众号等渠道,定期发布卫生知识的文章和资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触相关知识。
三、组织卫生日常,培养良好习惯日常卫生习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班主任可以组织卫生日常的活动。
例如,可以制定每天早上的打扫卫生时间,要求学生每周轮流负责打扫教室;可以设立奖励机制,表彰卫生习惯良好的学生,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奖励或小礼品的发放。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借助卫生节或主题班会等形式,邀请学校的保健医生等专业人士向学生宣传卫生知识,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卫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树立榜样、开展卫生知识教育和组织卫生日常等方式,班主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和整体卫生水平。
只有做好班级卫生教育,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班主任如何让教室保持干净整洁

班主任如何让教室保持干净整洁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卫生习惯和责任感。
作为班主任,如何让教室保持干净整洁是一项重要的管理任务。
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班主任实现这一目标。
一、明确卫生责任与分工首先,班主任应该明确每个学生和班级的卫生责任与分工。
制定清晰的卫生值日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室的清洁工作中。
同时,明确每个人的具体职责,如扫地、擦黑板、整理课桌椅等,使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任务。
二、制定卫生标准与规范为了确保教室的整洁度,班主任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卫生标准与规范。
这些标准应涵盖教室的各个角落,包括地面、墙面、门窗、课桌椅等。
规范中要详细说明每个区域的清洁要求和标准,以便学生和清洁人员能够明确执行。
三、加强日常监督与检查班主任应加强对教室卫生的日常监督和检查。
每天定期检查教室的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学生整改。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设立卫生委员或卫生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和检查学生的日常卫生习惯,确保教室始终保持干净整洁。
四、开展卫生教育与宣传— 1 —为了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班主任需要定期开展卫生教育与宣传活动。
通过班会、晨夕会等,向学生传授卫生知识,强调保持教室整洁的重要性。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利用黑板报、主题班会等渠道,宣传卫生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五、提供必要的清洁工具与用品为了确保教室的清洁工作顺利进行,班主任需要提供必要的清洁工具与用品。
如扫帚、拖把、抹布、清洁剂等。
班级中设有专职的卫生工具管理员,管理员会定期检查清洁用品的使用和消耗情况。
同时,班主任要及时补充和更换,确保清洁工作的正常进行。
六、鼓励学生参与卫生管理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感,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室的卫生管理中。
例如,在班级中设立“卫生部”,并设立专职管理员,如:黑板管理员、垃圾桶管理员、地面管理员、门窗管理员等,让学生自主管理教室的卫生情况。
班主任工作中的卫生管理

班主任工作中的卫生管理卫生管理在班主任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班级的卫生情况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还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因此,班主任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注重卫生管理,创造一个整洁、安全的学习环境。
1. 制定卫生管理制度班主任应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学生每天参与卫生清扫和整理。
例如,规定每天早晨的卫生时间,要求学生打扫课桌椅面、清理地面等。
制度的制定应当注重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执行。
2. 建立卫生管理责任制班主任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担当卫生管理责任,定期检查学生的卫生工作。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还能提高卫生管理的效果。
3. 做好卫生器材的管理卫生器材的管理也是班主任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班主任要确保卫生工具齐全,例如扫帚、拖把、垃圾桶等,同时要保持他们的卫生干净。
定期检查和更换破损的器材,确保使用的安全和舒适。
4. 教育学生卫生知识班主任要不断向学生宣传和普及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
可以组织专题讲座、播放卫生教育影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和卫生习惯。
此外,班主任还应重点强调洗手、咳嗽礼仪、饮食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 加强卫生检查和整改班主任要经常进行卫生检查,并及时发现并指出问题。
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制定整改计划,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例如,发现地面脏乱时,及时派人清洁;发现有垃圾未分类时,及时进行教育指导等。
6. 组织卫生宣传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对卫生的重视程度,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卫生宣传活动。
可以开展卫生知识竞赛、卫生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还可以邀请卫生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向学生宣传卫生知识和技巧。
7. 寓教于乐,培养卫生习惯班主任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卫生小品表演,设计卫生习惯成才卡片等。
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卫生方面通用5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卫生方面通用5篇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卫生方面(篇1)学校不仅仅仅要学生取得学习成绩和思想素质的逐渐提高,还要让学生的健康的成长,这就是学生的卫生安全了,卫生安全也要时刻的注意,卫生安全了,学生才能够健康的成长。
学校卫生安全当然也包括食品安全。
加大学生们的健康意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首先要做到人人讲卫生。
以下是学校卫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加强学校卫生各项工作开展,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知识水平。
二、工作目标:建立行之有效的卫生制度,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卫生;搞好卫生室建设;以预防为主检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卫生习惯方面的培养;不断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传染病和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作好学生防近措施,努力控制近视的新发病率;齐全学校卫生基本档案。
三、工作要点:1、建立齐全学生健康卡,组织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用心作好近世、沙眼、蛀牙等疾病的矫治工作。
2、用心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搞好校园内外公共卫生和除"四害"工作。
教室、办公室要求做到清洁有序,各包干区做到每一天早晚清扫和中午突击扫;持续厕所清洁;绿化美化校园。
3、组织学生学习卫生知识,认真上好体育、健康教育、常识学科中的健康经验课程。
及时更换卫生宣传窗、黑板报资料,采取多种形式想学生宣传疾病防治的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
4、认真执行饮食卫生有关规定,加强学生饮食卫生,做好在校学生的午餐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工作。
5、开展晨检活动,坚持传染病的报告与隔离;坚持对学生的个人卫生抽查;教育学生养成"五要""六不"的行为习惯。
五要是:要定时作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换衣裤勤洗澡;要勤剪指甲;要勤理发。
六不是: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吸烟;不用公共毛巾;不乱扔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精选班主任卫生工作计划(4篇)

精选班主任卫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____学校工作精神,落实学校班级量化制度,切实搞好班级卫生工作,创造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根据学校的具体安排及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此班级卫生工作计划。
二、工作措施(一)端正思想,明确任务。
开学初与学生一起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班容班貌评比标准》,引导学生对照学校卫生工作和个人卫生的要求,查找班级和自己在卫生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本学期在卫生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卫生制度。
1、实行卫生岗位责任制。
全班一人负责擦黑板,其余学生分两大组,每组____人,教室、走廊、责任区卫生等都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每天由值日组长负责整理卫生工具,卫生委员负责监督检查。
老师将值日分工明细表贴在墙上,随时督促、检查值日情况。
对于卫生大检查来说,全班同类分工合并进行,由班长负责监督检查,同样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值日生要到岗到位,工作要认真负责、细致。
坚持每天三小扫(即在早上和中午的预备铃前及放学后认真打扫班级和卫生区卫生,并在课间及时到位监督检查和打扫,时刻保持教室内和卫生区的洁净);每周一大扫(每周二下午最后一节课全体同学进行卫生大扫除)。
3、教育学生不乱丢乱扔,形成人人讲卫生的良好局面。
每位同学管好自己座位周围的卫生,主动捡起每一片纸,做到随手清洁。
桌凳摆放整齐,人走把凳子紧贴桌子放好。
卫生角笤帚等工具摆放整齐,垃圾随时丢入垃圾箱,不得丢到卫生工具箱内。
4、卫生检查办法:实行卫生委员负责制,值日组长负责一天的值日检查和卫生保持工作,卫生委员每天记录各组值日情况,班会时间进行评比,进行督促,形成组组争优秀的风气。
每周五在班会上公布卫生检查情况。
5、评比及奖惩办法:(1)每月评出卫生优胜组和卫生之星,根据学校检查情况、卫生组长及卫生委员平时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投票选举,并进行奖励。
(2)不主动值日、不按要求值日及被学校检查扣分者罚做值日____天,取消该组及个人的评比资格。
班主任工作计划卫生管理

一、前言卫生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卫生环境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确保班级卫生整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制定以下班主任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营造整洁、舒适的班级环境,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师生和谐。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利用班会、晨会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2)邀请专业人士来校开展卫生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卫生的重要性。
2. 制定卫生管理制度(1)制定班级卫生责任制,明确每位学生的卫生责任区域。
(2)制定班级卫生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卫生情况,对卫生不合格者进行通报批评。
3. 开展卫生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清洁活动,如清理卫生死角、捡拾垃圾等。
(2)开展“卫生标兵”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强化监督与考核(1)设立卫生监督员,负责监督班级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将卫生情况纳入班级考核,对卫生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5. 家校合作(1)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卫生习惯,形成家校合力。
(2)邀请家长参与班级卫生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6. 创新卫生管理模式(1)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生小程序、智能垃圾桶等,提高卫生管理效率。
(2)开展班级卫生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卫生氛围。
四、工作总结1. 定期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改进工作方法。
2. 对卫生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彰,树立榜样。
3. 对卫生工作不到位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警示,督促其改进。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以上措施,预计班级卫生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学生卫生习惯将得到有效培养,班级凝聚力将得到增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卫生管理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卫生管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对于班级卫生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级卫生管理不仅能够提升班级整体形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文将从班主任的角度介绍如何进行班级卫生管理。
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卫生意识是保持班级卫生整洁的基础。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或者团队活动的机会,向学生宣传卫生知识和意义,引导他们意识到卫生的重要性。
可以组织卫生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深入理解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制定卫生纪律班主任应该与学校领导和学生代表一起共同制定班级卫生纪律,确立明确的卫生管理制度。
例如,规定每日早晨班级集体打扫卫生,每周轮流负责值班等。
卫生纪律的制定需要明确责任人和相应的处罚措施,并且要公开透明,让全班学生都知晓。
指导班级卫生日常工作班主任要及时指导学生进行班级卫生日常工作。
可以每周选派学生担任卫生值日生,负责每天的卫生清洁工作。
班主任可以定期巡查班级卫生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同时,要重点关注厕所、黑板、教室角落等易被忽视的地方,确保整个班级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组织大型卫生活动定期组织大型卫生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卫生管理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班主任可以与学校的卫生组织合作,组织学生开展包括打扫教室、校园清洁等在内的卫生活动。
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卫生意识,还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倡导环保意识卫生管理不仅仅包括室内清洁,还要注意环境保护。
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卫生,倡导大家垃圾分类、减少浪费,养成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良好习惯。
可以利用班会或者主题班会的形式,向学生宣传环保理念,并且带领学生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
与家长合作班主任在卫生管理中,还需要与学生家长积极合作。
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到班级卫生工作中,如开展家校卫生大扫除活动。
通过家长的参与,不仅加强了班级卫生管理的力量,还可以促进家校合作,形成良好的卫生氛围。
总结班主任在班级卫生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管理班级卫生的好方法

管理班级卫生的好方法管理班级卫生是每个班主任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良好的卫生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减少疾病传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探讨管理班级卫生的好方法。
首先,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和责任制。
为了确保卫生管理的顺利进行,班主任需要制定一套卫生管理制度和相关的责任制。
这些制度应当明确规定清洁卫生的标准和要求,包括教室、走廊、厕所等各个区域的卫生管理要求。
同时,班主任应当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保洁人员。
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并积极参与到卫生管理工作中去。
其次,组织定期的大扫除活动。
定期的大扫除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卫生管理的认识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集中处理一些难以日常清洁的区域。
班主任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定期进行大扫除活动,例如每个学期进行一次,或者每个月进行一次。
在大扫除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分配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卫生清洁中去。
同时,班主任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感。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卫生教育。
班主任应当注重卫生教育,把卫生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通过课堂教育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保持整洁、不乱扔垃圾等。
班主任可以通过讲解卫生知识、观看卫生教育视频、组织卫生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卫生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借助学生的力量,开展卫生比赛、评选卫生标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最后,加强卫生巡查和管理。
卫生巡查是卫生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班主任应当加强对卫生状况的巡查和管理。
班主任可以制定巡查表,定期对教室、走廊、厕所等区域进行巡查,并及时纠正卫生问题。
同时,班主任也应当与学校保洁人员进行密切合作,增加保洁次数,确保卫生环境的整洁和舒适。
对于卫生管理不力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和奖励措施,提高学生对卫生管理的重视程度。
总之,管理班级卫生需要班主任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组织管理。
班主任工作中的卫生管理

班主任工作中的卫生管理在学校中,班主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还要负责班级的管理和卫生工作。
班主任的卫生管理工作直接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环境的质量。
因此,班主任需要做好各种卫生管理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首先,班主任应该对班级的卫生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通过定期巡视班级,班主任能够及时发现卫生问题,如教室杂物堆积、地面不清洁、黑板擦不整齐等。
一旦发现问题,班主任应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整理,确保教室的整洁和卫生。
其次,班主任应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卫生清扫。
卫生清扫可以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提高他们对卫生的重视程度。
班主任可以将班级分成小组,轮流负责卫生清扫工作。
在清扫过程中,班主任应与学生一起参与,并注重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清扫工具和采取安全措施。
此外,班主任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教育。
通过开展卫生讲座、播放卫生宣传片等形式,班主任可以向学生传授卫生知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例如,班主任可以教导学生正确刷牙、洗手、打扫卫生等,让学生明白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另外,班主任还应建立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例如,班主任可以制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规定学生应当保持个人卫生、保持教室和公共场所的整洁等。
班主任还可以组成班级卫生管理小组,由学生担任班级卫生委员,负责监督和落实卫生管理的各项工作。
通过这些长效机制的建立,班主任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卫生工作,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最后,班主任还应与学校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进卫生管理工作。
例如,班主任可以与后勤部门沟通,及时解决卫生设施故障和维修问题。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家庭教育中的卫生管理教育,形成学校、班级和家庭共同关注卫生管理的良好氛围。
总之,班主任在工作中承担了多重责任,其中包括卫生管理工作。
通过定期检查、组织集体清扫、加强卫生教育、建立长效机制以及与学校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班主任可以有效地管理卫生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班主任教室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营造一个整洁、舒适、卫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区域划分1. 教室地面: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每个区域由一名学生负责。
2. 教室墙壁:由全体学生共同负责,定期进行清洁。
3. 教室黑板:由值日生负责,每天课后擦拭干净。
4. 教室桌椅:每人负责自己的桌椅,保持整洁。
三、卫生责任制度1. 每位学生都要遵守卫生制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每位学生负责自己的卫生区域,保持区域内无垃圾、无污渍。
3. 值日生负责教室的整体卫生,每天检查各区域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班级卫生由班主任负责监督,定期进行检查,对卫生情况进行记录和通报。
四、卫生检查与评比1. 班级卫生检查每周进行一次,由班主任和值日生共同进行。
2. 检查内容包括地面、墙壁、黑板、桌椅等区域的卫生状况。
3. 对卫生情况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扬,对卫生情况较差的班级和个人进行批评。
4. 班级卫生评比结果纳入班级考核,作为评选优秀班级、优秀个人的重要依据。
五、卫生教育与培训1. 班主任定期组织卫生教育班会,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普及和卫生习惯培养。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卫生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3. 组织学生参加卫生实践活动,如校园卫生清理、垃圾分类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卫生管理与处罚1. 对于违反卫生制度的学生,班主任有权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相应的处罚。
2. 对于不履行卫生责任的学生,班主任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的卫生清理工作。
3. 对于故意破坏卫生设施的学生,班主任有权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班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通过以上班主任教室卫生管理制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班级卫生水平,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共创整洁、舒适、卫生的学习环境。
班主任的卫生与环境管理

班主任的卫生与环境管理班主任在学校中担负着诸多重要的角色,其中之一就是负责卫生与环境管理。
一个整洁、卫生、安全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班主任应该承担起这一责任,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班主任需要关注班级的卫生状况。
他们应该定期检查教室、走廊、厕所等公共区域的卫生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洁。
例如,班主任可以安排学生轮流扫地、擦桌子、清理垃圾等工作,培养学生们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班主任也要确保教室内的空气流通良好,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新。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关注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他们可以定期组织卫生教育活动,向学生们普及正确的洗手、刷牙、洗澡等卫生知识。
班主任还可以在日常管理中督促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要求学生整洁的穿着、整齐的发型等。
通过这些措施,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提高个人卫生意识。
除了卫生管理,班主任还应该关注班级的环境管理。
他们应该确保教室内的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书籍、文具等物品都能够得到妥善保管。
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将教室布置得温馨而富有个性,使学生们有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同时,班主任要做好紧急情况的应对准备,如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引导学生有序疏散。
此外,班主任还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
他们可以定期与家长开展家校卫生合作,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卫生与环境意识。
比如,学生家长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讲解如何正确洗手、刷牙等,形成家庭协同教育。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班主任可以更好地管理班级的卫生与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班主任在卫生与环境管理这一重要职责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他们要关注班级的卫生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他们也要关注班级的环境管理,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
通过班主任的努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班主任的班级卫生与安全管理经验

班主任的班级卫生与安全管理经验在学校中,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和引领者,承担着重要的教育管理责任。
班级卫生与安全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分享一些班主任的班级卫生与安全管理经验,旨在提升班级的整体管理水平,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
卫生管理卫生管理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班主任应该重视班级的日常卫生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在一个清洁整洁的环境中学习。
以下是一些卫生管理的经验与建议:1. 每天开展卫生打扫:班主任应与学生建立起卫生值日制度,确保每天都有学生负责打扫教室、操场和卫生间等区域。
此外,班主任要对学生卫生打扫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确保任务完成质量。
2. 教育学生卫生常识:班主任应定期组织卫生知识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个人卫生习惯。
可以通过展示卫生知识展板、开展卫生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组织卫生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种卫生活动,如清洁日、清洁周等,通过集体参与的方式提升学生们的卫生意识。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卫生模范单位,以身边的榜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保障学生身体安全和生命安全的基础。
班主任应时刻关注班级的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建议:1. 制定安全规章制度:班主任应与学生共同制定并遵守班级的安全规章制度,涉及学生在校行为、突发情况应对等内容。
规章制度需要具体明确,能够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并通过班会或班级放送等方式不断强化宣传。
2. 定期开展安全演练:班主任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如地震避震演练、火灾逃生演练等。
通过演练,学生可以熟悉应急逃生路线和方法,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同时,班主任要对演练进行总结和改进,确保演练的实效性。
3. 关注学生安全问题: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隐患。
例如,定期检查班级教室设施的安全性,确保电器设备正常使用;关注学生的饮食健康问题,避免食物中毒等意外发生。
班主任卫生管理经验4篇

班主任卫生管理经验4篇班主任卫生管理经验第1篇班级卫生听起来是一件小事,但要天天坚持做好,保持卫生区整洁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尤其我们班的室外卫生区是负责全校的垃圾场及周边环境。
这么多学生共同生活在学校里,其难度可想而知。
大家必须有良好的卫生意识,并且人人参与,才会有好的收效。
在抓好班级卫生的工作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先入为主,提高认识我总觉得整洁、卫生的环境能保证良好的学习、工作情绪,否则乱糟糟的,让人看了也心烦。
平时就注意引导学生这种意识。
搞好班级卫生,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是班级良好形象的直观体现,所以班级形象的形成要从头抓起。
开学时,作为班主任一定要重点管理班级的卫生,此时一旦放松了要求,会对以后的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利用课空时间明确班级卫生的具体要求,要求同学们打扫卫生时要细心,要有耐心,要能坚持,关键还要有端正的态度。
利用一周的时间,指导各小组值日,指出值日生打扫卫生的要求,并要求劳动委员一旁学习。
通过第一周的指导,劳动委员基本了解了每天值日的内容是什么,怎样才叫合格。
各小组学生也基本定下了自己值日的工作内容和明确了合格的标准。
在第二周时,则要求劳动委员独立管理班级值日,认为合格时给予通过,我再到卫生区域巡视,在平时特别是头一个月,班主任每天要经常到卫生区域巡视,如果有不合格的地方及时指出,要求改正;如果很好,更要及时表扬,并在第二天作出总结。
班主任管理、指导一段时间后,班级卫生状况一定有好的表现。
这时所谓的契机就成熟了,一定要抓住它,及时的进行班级教育,也就是制造舆论,利用课空时间,大力表扬班级卫生情况,表扬劳动委员,肯定他们的管理;表扬每一个值日生,肯定他们的付出;让每个学生认识到讲卫生的重要性。
此时班级卫生良好的荣誉感正在班级中形成,维护班级卫生的责任感也在形成。
2、责任包干制我在班级管理方面奉行的一个原则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卫生方面也不例外。
对学生而言,学校就是学生的家,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的家打扫得干干净净。
班主任如何有效管理班级的卫生与安全

班主任如何有效管理班级的卫生与安全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教育教学任务外,班主任还需要负责管理班级的卫生与安全工作。
有效的班级卫生与安全管理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如何有效管理班级的卫生与安全,并提供一些指导原则和实用方法。
一、建立卫生与安全管理制度班级卫生与安全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以便规范各项工作。
首先,班主任应与学校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了解学校在卫生与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积极履行相关义务。
其次,班主任需要制定班级卫生与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全体学生了解和遵守。
制度内容可以包括班级清洁卫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卫生素养和安全意识。
二、组织巡查与监督班主任应定期组织巡查与监督班级的卫生与安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班主任可以委派学生担任卫生值日生,负责班级卫生的日常维护。
其次,班主任可以借助班级会议、班级群等方式宣传重要的卫生与安全知识,提醒学生注意卫生习惯和安全防范。
此外,班主任还应与学校保卫处、保卫组织等部门密切合作,获取相关卫生与安全管理的最新信息,确保班级工作的及时更新与改进。
三、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是卫生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班主任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与监督。
首先,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学生识别、鉴别食品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其次,班主任可以与食堂管理员合作,确保食堂的食品安全控制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班主任还需密切关注学生携带食品的情况,主动防范食品过期、腐烂等问题。
四、处理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卫生与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班主任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管理能力。
首先,班主任应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安全教育与演练。
其次,班主任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提供帮助与支持。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班主任需冷静应对,并根据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处置措施,保护学生的安全。
学校班主任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保障师生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管理职责1. 班主任是班级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和协调本班卫生工作。
2. 班主任应定期召开班会,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3. 班主任应建立健全班级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责任,确保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4. 班主任应定期检查班级卫生情况,对卫生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班级卫生达标。
三、卫生管理内容1. 教室卫生(1)班主任应确保教室地面、墙壁、门窗等设施干净整洁。
(2)班主任应要求学生保持桌面、地面、书桌等物品的整洁。
(3)班主任应定期检查教室卫生,对卫生问题及时整改。
2. 卫生工具管理(1)班主任应确保班级卫生工具齐全,如扫把、拖把、垃圾桶等。
(2)班主任应定期检查卫生工具的使用情况,对损坏的卫生工具及时更换。
(3)班主任应教育学生正确使用卫生工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卫生宣传教育(1)班主任应定期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2)班主任应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卫生知识竞赛、卫生演讲等活动。
(3)班主任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学校卫生工作,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卫生检查与评比(1)班主任应定期组织班级卫生检查,对卫生情况进行评比。
(2)班主任应将卫生检查结果纳入班级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3)班主任应将卫生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学校卫生工作。
四、奖惩措施1. 对在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班主任,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造成卫生问题严重的班级,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
3. 对在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班主任,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班主任工作中的卫生与安全管理

班主任工作中的卫生与安全管理班主任工作中的卫生与安全管理旨在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
对于班主任来说,做好卫生与安全管理是其职责所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卫生与安全管理。
一、日常卫生管理班级的日常卫生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班主任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卫生清扫,教育学生保持卫生习惯。
同时,班主任还应保证教室、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卫生状况良好,定期检查卫生设施的维护和消毒工作,并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报告问题,确保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整洁与安全。
二、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一,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加强对学生的食品安全管理。
首先,班主任应定期检查学生的食品携带情况,禁止携带过期食品或者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其次,班主任应积极参与学校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对食堂的食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问题。
同时,班主任还应与学生及家长合作,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始终把事故防范和应急管理放在心上。
班主任应通过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班主任还应熟悉学校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以应对突发事件。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还应定期检查教室、走廊、电器设施等的安全状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向学校相关部门汇报。
四、督促学生安全行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教导他们遵守安全规则。
同时,班主任还应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应对学生的安全进行全面的保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安全参与。
总之,班主任工作中的卫生与安全管理不仅仅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也是班主任履职的基本要求。
班主任需要加强对卫生与安全管理的重视,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与日常管理,创建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保障。
班主任工作的卫生管理

班主任工作的卫生管理班主任工作的卫生管理班主任是学校里一个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和管理。
然而,除了学业成绩和行为规范的培养之外,班主任还应关注卫生管理的重要性。
卫生管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和学习环境的质量。
本文将就班主任工作中的卫生管理进行深入探讨。
卫生管理一直都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个整洁干净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体验感,也保障了学生的健康安全。
班主任需要主动研究、调查和规划,以确保学生所处的环境清洁、整齐有序。
首先,班主任应制定并执行日常卫生管理计划。
这意味着要确保教室、办公室、走廊和其他公共区域的卫生状况良好。
定期的清扫和消毒应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例如,每天清晨到校检查环境是否整洁,垃圾是否被妥善处理,需要及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清理。
同时,学生应被教育和引导,以保持自己的个人卫生。
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整治活动,让他们亲手感受到环境整洁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和意识。
其次,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个人卫生。
学生的身体健康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状况、提供健康指导和宣传等方式,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免疫力。
通过这些措施,班主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
最后,班主任也应加强卫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应始终放在首位。
班主任需要关注校园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例如水源是否合格、消防通道是否畅通、食堂卫生是否达标等。
在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及时采取措施来排除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相应的预案和演练工作。
此外,班主任还应注意学生的饮食安全和心理健康。
饮食卫生方面,班主任可以加强食堂的管理,确保食品新鲜和安全,防止食物中毒等意外发生。
心理健康方面,班主任可以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行为习惯及学业压力等,及时和学生及家长沟通,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班主任卫生类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班级卫生管理,营造一个整洁、舒适、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确保班级环境卫生整洁,无垃圾、无污垢、无异味。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3. 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三、管理职责1. 班主任负责班级卫生工作的全面管理,包括制定卫生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等。
2. 班级卫生委员负责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卫生工作,监督班级卫生情况,及时反馈问题。
3. 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班级卫生工作,遵守卫生制度,保持个人卫生,维护班级环境。
四、卫生制度1. 每日卫生打扫制度(1)每日早晨,由值日生负责打扫教室卫生,包括地面、桌面、窗台等。
(2)课间休息时,全体学生不得在教室内吃零食、乱扔垃圾。
(3)放学后,值日生负责清理教室垃圾,确保教室干净整洁。
2. 周末及节假日卫生制度(1)周末及节假日,班级卫生由班主任或卫生委员安排专人负责。
(2)安排的卫生人员需提前规划好卫生区域,确保卫生工作顺利进行。
(3)卫生完成后,需向班主任汇报卫生情况。
3. 卫生检查制度(1)每周由班主任或卫生委员对班级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每月进行一次全面卫生检查,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小组进行表彰。
(3)对卫生工作不力的个人和小组进行批评教育,督促其改进。
4. 个人卫生制度(1)学生需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洗澡、换洗衣物。
(2)不得在教室内乱涂乱画,损坏公共设施。
(3)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共同维护班级卫生环境。
五、奖惩措施1. 对认真负责、表现突出的卫生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卫生工作不力、违反卫生制度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相应处罚。
3. 对班级卫生整体表现优秀的班级给予奖励,对卫生状况较差的班级进行整改。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班级卫生工作需严格执行。
2. 本制度由班主任负责解释,如有未尽事宜,可由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怎样做好班级卫生管理工作
六(3)李
良好的班级管理是通过班风、班貌展现出来的,我们学校很多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想出许多行之有效、简单易行充满智慧的教育方法,能做好一件平凡的小事,体现的是老师们的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行动力与相应的技能技巧。
“教育无小事”,将每一件平凡的小事用心地做好,那就能作出不平凡的事情来。
今天,仅就我们班在卫生管理方面谈一下工作体会,我主要做了以下三点:
一、思想上重视
老师们都知道,要管理好班级卫生工作,首先要让孩子们明白为何要讲好卫生。
新学期开始,我便和孩子们一道利用主题班会时间讨论班里的卫生方面的问题。
在班会的课前,我先悄无声息地走进教室,捡起散落在班里地面上的纸花悄悄放在讲台上。
课上,我就举起纸花故作不解地问孩子们:值日生每天都扫地,我们的地面又不会往外“长”纸花,那么这些纸花又是从何而来?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最终得出出现纸花的原因是有些同学不注意,乱撕、乱丢本子纸所造成的。
然后讨论在洒满纸花的脏教室和没有纸花干净的教室哪个让你更舒适、学习的效果更佳?答案明显的是后者。
孩子们懂得了:讲好卫生,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习惯要求,每个人都讲好卫生,班级环境干干净净,在优美的环境里心情舒畅,做起事情来效果才更高。
接着我又顺势而导:如何才能拥有明亮而干净的教室环境?孩子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讨论达成共识:不乱撕本子纸,发现纸花马上捡起来,并且及时地丢入垃圾桶中。
慢慢地,我和孩子们都形成了一种习惯,课间时孩子们发现纸花能主动地捡起来,上课之前,我习惯性地看一看教室地面卫生;我只要往孩子所在位置的地面上瞅一眼,那个孩子就下意识的低头看看是否有纸花需要马上捡起来。
这样,孩子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这样做的好处等,把良好的卫生意识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头脑中。
二、行动落实
有了思想上的重视,接下来我随之做了以下工作:排好值日表,培训值日生,制定值日制度,加强卫生工具的管理。
1.排好值日表。
首先,我和学生们一起排好值日表。
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将教室地面卫生、教室门前卫生、卫生区卫生任务包干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2.培训值日生。
刚开学时我会领着值日班长认卫生区,然后示范每一项劳动任务怎么去做,让他们再培训值日生,这样也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而且值日班长也有了责任心,可以事半功倍,所以我很重视值日方法的指导。
3.民主确立值日制度。
每组值日生里挑选一个认真负责的小组长。
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值日工作,并负责记录组员的迟到以及打扫的情况。
值日生每迟到一次或值日拖拉,第二天继续值日一天,再次迟到或者值日时拖拉,值日一周。
当天的值日检查的结果由值日组长汇总利用早读或中午时间主动报告班主任。
我坚持天天听取卫生小组长汇报值日情况,即使因为临时有事不能当天汇报也要利用第二天的时间及时补上,听取汇报。
4.卫生工具的管理。
对于卫生工具的摆放,我也进行了一番管理。
我班的笤帚在教室外面的墙边依次排好队,垃圾桶和土铲也放在指定的位置。
卫生工具由每天的值日生按要求拿好、放好,卫生工具由专门的同学来监督摆放情况。
三、注重总结
我每天都要关注孩子们打扫卫生的情况:时间的长短,打扫得干净不干净,发现认真的同学及时表扬,不主动值日或者打扫不认真的学生提出批评,用这样的方法激励孩子们讲好卫生。
良好的卫生环境不在于打扫而在于保持。
由于经常性的督促,孩子们保持得也很好,除了周二进行大扫除值日外,每天晚上放学教室里我基本不留值日生。
目前,我对班里的卫生比较满意。
下一步,我想在学生们个人卫生方面在下点功夫,切实提高孩子们的个人卫生。
希望每个人走到我们班,能看到优美的环境和学生们整洁的着装,这是我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