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性别差异及性别歧视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男女平等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认同,但是性别在就业和工资方面的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并提出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一、性别差异的存在在劳动力市场中,仍然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就业率方面,男性的就业率通常高于女性。
按照统计数据,男性通常更容易找到工作,而女性则面临着更多的就业难题。
这个差异可以部分归因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女性被认为更适合从事某些特定的工作,而男性则更容易在各个领域中找到就业机会。
另外,收入方面的差异也是性别差异的一个重要表现。
尽管法律规定男女应该获得同工同酬,但是女性的平均工资通常低于男性。
这部分可以归因于女性在就业中更容易被歧视以及处于低薪行业的比例较高。
二、性别差异的原因1. 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男性适合从事一些需要身体力量和技术能力的工作,女性则更适合从事照顾、教育等与情感能力相关的工作。
这种刻板印象限制了男女在不同领域中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
2. 学科选择和教育机会:性别差异在教育中的体现也是造成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男性和女性在学科选择上存在明显的倾向。
例如,在STEM领域(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学习和就业中,男性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人文社科领域,女性的比例更高。
这与教育机会和性别刻板印象有密切关系。
3. 职业平衡和工作时间:女性在家庭和职业之间的平衡也是导致性别差异的因素之一。
女性普遍面临在孩子抚养、家务分担等方面的额外负担,这可能限制了她们在职业发展中的机会和灵活性。
而男性在传统观念下通常被期望更多地承担经济责任,从而在工作时间和机会上享有更大的优势。
三、减少性别差异的措施1. 改变社会观念和教育:为了减少性别差异,需要改变社会观念,消除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教育部门可以鼓励男女学生在学科选择上更加平衡,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消除性别歧视。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分析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这一问题日益关注。
性别歧视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与幸福感,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本文将就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进行一综合分析。
一、妇女在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在现代社会,尽管妇女的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但仍然面临着在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
首先,某些行业对于女性的招聘要求更加苛刻,对于婚育状况也存在偏见。
其次,女性在晋升机会上往往受到性别角色的限制,很难在职场中获得与男性相等的机会。
二、薪资差距存在于各行各业之中尽管女性在获得职位方面的困难逐渐减少,但在薪资方面的性别差距仍然存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女性的平均薪资往往低于男性,且这种差距在各行各业之中普遍存在。
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在谈判薪资时较为谦虚,缺乏自信。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雇主对于女性工作价值的评估与男性存在偏见。
三、工作家庭平衡的挑战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中还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平衡的挑战。
尽管家庭责任应该由男女共同承担,但现实中,女性仍然承担着更多的照顾家庭的重任。
这使得女性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才华,限制了她们在职场中的发展机会。
缺乏有效的育儿支持和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四、性别歧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不仅对个体造成了不公平的待遇,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首先,完全发挥妇女的潜力能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其次,建立一个公平和包容的劳动力市场将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并提升社会的稳定性。
没有性别歧视的劳动力市场,不仅能够提高职场的效率,还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五、促进性别平等的措施为了解决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禁止性别歧视行为的发生。
其次,雇主应该提供公正的待遇和晋升机会,避免对女性的歧视。
此外,重点关注女性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她们的竞争力和技能。
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与平等问题
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与平等问题在当前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仍然是一项严重的问题。
毕业生们意识到,尽管他们具备相同的能力和素质,但由于性别的不同,他们面临着不同的就业机会和待遇。
这种性别歧视对于性别平等的追求构成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一、性别歧视带来的问题性别歧视对毕业生就业市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女性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许多招聘企业更倾向于雇佣男性员工,认为他们在某些领域具有更强的能力和竞争力。
这种偏见导致了女性就业机会的减少,让她们感到无法公平地参与就业竞争。
其次,性别歧视导致就业市场中的薪资差距。
尽管毕业生的学历和能力相当,但男性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起薪和晋升机会。
这种不公平的薪资待遇导致女性毕业生的经济独立性受到限制,同时也影响了她们的职业发展。
此外,性别歧视还会影响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由于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女性往往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女性职业,如教育、护理等。
而男性则更容易获得技术、科学等领域的机会。
这种局限性职业选择限制了毕业生的发展空间和个人潜力的发挥。
二、解决性别歧视的措施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性别平等。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这些法律和政策应严格禁止性别歧视行为,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来监督执行。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奖励等手段来鼓励企业实施性别平等的就业政策,推动企业改变对性别的歧视观念。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性别教育和职业引导。
通过开展性别平等的教育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同时,学校还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职业选择,打破传统的性别界限,让毕业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出更自由的选择。
此外,企业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性别平等的就业环境。
企业应该建立公平的招聘机制,消除性别歧视的面试问题,并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在当代社会,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于各个领域。
这一问题不仅是社会公平和性别平等的重要方面,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性别差异的存在无论是在蓝领岗位还是白领工作中,性别差异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方面,女性在担任某些职位时可能会受到限制和偏见,往往被认为不适合从事某些特定职业,比如科学家、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员。
另一方面,女性在同一职位下的工资和晋升机会也往往不如男性,甚至存在明显的工资差距。
二、原因分析性别歧视存在的原因非常复杂。
首先,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男女能力和角色的认知。
女性被认为更适合从事亲自关怀类的工作,而男性则更适合从事理性和技术性的工作。
这种偏见导致了一些雇主在招聘时偏向男性,忽略了女性的潜力。
其次,职业和家庭责任之间的冲突也是性别歧视的原因之一。
女性在生育后往往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和育儿责任,这使得她们在工作时间和灵活性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雇主可能认为,女性由于家庭责任而不能全情投入工作,因此在晋升和获得更高薪酬方面受到了限制。
另外,性别歧视在招聘和晋升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雇主往往对于女性求职者的表现抱有更高的期望,这往往使得女性更难以达到这些期望,并最终影响了她们的工作机会和待遇。
三、解决之道为了减少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需要采取多种途径。
首先,提高人们对于性别平等的意识和认识至关重要。
教育和宣传都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摒弃性别偏见,认识到每个人无论性别都应该获得公平的待遇和机会。
其次,政府和企业需要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促进性别平等。
这些法规和政策可以包括推动女性参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倡议,提供更多的育儿假期和灵活工作时间,以及推动工资公平和晋升机会的监管。
此外,鼓励雇主和企业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实现性别平等也非常重要。
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与反歧视政策研究
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与反歧视政策研究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与反歧视政策研究引言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是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
尽管各国都实施了一系列反歧视政策,但在职业选择、薪资待遇和晋升机会等方面,男女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这种差距不仅限制着女性的职业发展,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现象,并分析反歧视政策的有效性和挑战。
一、职业选择的性别差异从学生时代开始,性别差异就会显现出来。
男生更倾向于选择理工科和商科,而女生更倾向于选择文科和教育。
这种倾向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仍然存在。
原因可以归结为社会传统观念、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以及职业性别刻板化。
这些观念使得女性在某些职业中很难获得机会,从而导致了职业选择的性别差异。
二、薪资待遇的性别差异尽管反歧视法律明确规定相同工作、相同能力和相同经验的男女应获得相同薪资,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许多研究显示,女性的薪资水平往往低于男性。
这种差距一方面源于性别特定职业的薪资不平等,另一方面则是同样的工作岗位,女性往往薪资水平较低。
性别差异付出薪资的问题与职业选择和晋升机会紧密相关。
男性在某些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更容易得到高薪职位和晋升机会。
三、晋升机会的性别差异晋升机会的性别差异是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的另一个方面。
男性在晋升到高层管理职位的机会较大,而女性则面临更多的障碍。
这些障碍包括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家庭责任的分担以及性别歧视。
特别是在婚育年龄段,女性往往面临职业发展的困境,甚至选择放弃工作。
四、反歧视政策的有效性和挑战为了解决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各国制定了一系列反歧视政策。
这些政策的目标是消除性别差异,提供机会平等和薪资公平。
然而,反歧视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仍然存在挑战。
一些反对观点认为过度的政策干预可能导致逆向歧视,不公平地对待男性。
此外,反歧视政策也不一定能改变每个人的主观偏见和刻板印象。
结论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问题既影响到个体的发展,也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与歧视
数据及其描述统计
结论:从表1上图可以看出,在2007、2008 年度样本及混合样本中,毕业半年后男生的 月工资平均比女大学生分别高359.3元、 293.2元和306.0元;高出幅度分别为17.1% ,13.2%和14.0%。工作能力方面,在2007、 2008年度样本及混合样本中,毕业离校时男 生的工作能力指数比女大学生分别高6.227 、2.637和3.122个百分点。可见,大学毕业 生的性别工资差异和工作能力指数的差异完 全一致,且两者都随时间呈现缩小的趋势, 即2008年比2007年约降低了4个百分点。此 外,从表还1可以看出,大多数变量的性别 差异明显,这表明性别工资差异中有一部分 可能是由于个人特征差异所致。
这是为何那?百 思不得其解
• 曾有一组研究数据发现,大学里女性 对自己本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普遍高 于男性,但在就业时,无论是第一工 作还是目前工作,劳动力市场上,女 性的工资低于男性,并随工作年限的 增长而扩大
歧视(prejudice )即: 人对人就某个缺陷、缺点、 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 光对待。
表2第(1)~(6)列分别给出了在未控制和控制了工作能力指数的情形下, 运用OLS对不同年份样本所估计的参数。对2007、2008年度样本及混 合样本,当没有控制工作能力指数时,第(1)~(3)列中性别变量的系 数分别为0.175、0.137和0.143,且在统计意义上十分显著。这表明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平均来说,男生毕业半年后的月工资分别 比女生高17.5%、13.7%和14.3% ① 。当控制工作能力指数以后,第 (4)~(6)列中性别变量的系数分别下降为0.154、0.126和0.130,在 统计意义上仍然十分显著。比第(1)~(3)列估计系数依次减少了 0.025、0.011和0.013,减少幅度分别为14.3%、8%和9.1%,这表明遗 漏能力变量将产生很大的估计偏误,即性别工资差异将被高估8%以上。 同时,第(4)~(6)列的拟合优度分别提高了0.014、0.015和0.016, 提高幅度分别为6.7%、6.94%和7.2%,这表明能力变量的控制显著提 高了模型的解释力,能力变量的控制必不可少。 表2第(7)~(10)列分别给出了在未控制和控制了工作能力指数的情形下, 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对2008年度样本及混合样本所估计的参数。 当没有控制工作能力指数时,第(7)和(8)列性别变量的系数为0.135 和0.142,且在统计意义上十分显著;较第(2)和(3)列中性别变量系 数分别下降了0.2和0.0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分别为1.5%和0.7%。这 表明样本选择偏误并不大。当控制工作能力指数后,第(9)和(10)列 性别变量的系数为0.124和0.129,在统计意义上仍然十分显著。
劳动力市场的内部与外部性别差距
劳动力市场的内部与外部性别差距近年来,性别平等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
尽管在某些领域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劳动力市场仍存在着内部与外部的性别差距,这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问题。
一、性别在职位分配上的内部差距在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在职位分配上存在明显的内部差距。
女性往往在低薪、低地位的岗位上集中,如服务业、教育、医疗等。
而男性则更多集中在高薪高地位的职位上,如金融、科技等行业。
这种内部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传统社会对于男女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现象的存在,女性在职业发展方面往往受到更多的限制和阻碍。
二、因劳动力分工产生的外部性别差距劳动力市场中的外部性别差距主要是由传统社会对于劳动力分工的刻板印象所造成的。
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更适合从事体力劳动和技术性工作,而女性则更适合从事家庭、护理和教育等行业。
这种刻板印象使得女性在工作机会和薪酬方面受到限制,并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外部性别差距。
三、性别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性别差距对于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性别差距限制了女性在经济中的发展机会,从而限制了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其次,性别差距阻碍了女性积极参与创新和创业,限制了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的潜力。
此外,性别差距还导致收入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加剧,进一步削弱了社会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四、减少性别差距的策略为了减少劳动力市场的内部和外部性别差距,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加强性别教育和宣传,推动社会观念的转变,树立男女平等的意识。
其次,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禁止性别歧视,保障女性的平等权益。
进一步,推动女性参与决策和管理,提高女性在职位分配上的公平性。
最后,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制,为女性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平等的薪酬待遇。
总之,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距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减少性别差距将不仅对女性个体有益,也将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进步。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才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的目标。
探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探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然而,尽管男女平等意识逐渐提高,但仍存在着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分析其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措施。
一、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原因1.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着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仍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聘用男性,认为男性在某些方面优于女性,例如体力劳动和领导能力。
这种传统观念限制了女性的就业机会,加剧了性别不平等现象。
2.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也是性别不平等的一个原因。
社会普遍认为男性更适合从事一些技术性和高薪岗位,而女性则更适合从事服务性行业。
这种刻板印象导致了用人单位偏向于聘用男性,并且限制了女性在职业发展上的机会。
3.职场歧视现象性别不平等问题还源于职场歧视现象。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男女性别持有偏见,给予不公平的待遇。
例如,他们可能更重视男性的工作经验,而对女性的能力和潜力抱有怀疑态度。
这种歧视往往导致女性就业困难和晋升机会受限。
二、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影响1.对女性的职业发展带来限制性别不平等问题限制了女性在职业发展上的机会。
女性往往难以进入某些行业,也难以获得高薪岗位。
这不仅对个体女性造成了就业困扰,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人才流动和资源配置。
2.浪费人力资源性别不平等导致了一部分有能力和潜力的女性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这就意味着社会浪费了大量宝贵的人力资源,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社会不稳定因素性别不平等问题也可能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当无数女性无法融入或受到压制时,社会的不满情绪可能会积蓄并引发冲突。
性别不平等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措施1.加强法律保护政府应加强对性别不平等问题的立法和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的法规和制度,禁止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保障女性的平等就业权益,提高违反性别平等原则的成本,切实维护女性的合法权益。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性别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中依然存在。
无论是招聘过程中还是职业晋升中,女性经常会遭遇不公平待遇。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提供一些减少这种不平等现象的解决方案。
一、不公平的薪资待遇劳动力市场中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之一就是不合理的薪资待遇。
统计数据显示,女性的平均工资往往低于男性。
尽管在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等方面女性并不逊色于男性,但性别仍然是影响工资差异的主要因素。
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不仅是对女性的剥夺,也是对劳动力市场的浪费。
二、招聘中的性别偏见招聘过程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同样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大问题。
面试者往往会根据性别对申请者做出判断。
比如,女性在担任某些技术职位时被贴上“不适合”的标签,而男性则被默认为更为适合这些职位。
这种偏见限制了女性的职业选择,也限制了企业获取到更多潜在的人才。
三、职业晋升的性别差异在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往往面临着更大的职业晋升障碍。
即使在同样的工作表现下,很多女性仍然难以赢得晋升机会。
这可能与雇主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有关,认为女性在家庭责任上会因为结婚、生育等原因缺席工作。
四、解决方案:鼓励平等机会和公平政策为了减少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举措。
首先,企业应该鼓励平等机会,并且制定公平的政策来确保员工在招聘和晋升过程中不受性别歧视的影响。
其次,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确保执行反性别歧视的法律,通过罚款等手段惩罚违反平等原则的企业。
最后,我们需要倡导性别平等的教育,既包括培养公众对这一问题的意识,也要注重培养性别平等的价值观。
结论:在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存在不仅剥夺了女性的权利,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通过鼓励平等机会和公平政策以及加强监管和教育,我们可以逐步减少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实现一个更加平等和公正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与性别不平等
劳动力市场与性别不平等在当今社会中,性别不平等是一个仍然存在的严重问题。
尽管过去几十年来,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我们仍然面临着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1. 性别不平等的存在性别不平等在劳动力市场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首先,男性与女性在职业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
男性常常选择在高薪、高地位的行业就业,如工程师、金融从业人员等,而女性则更多地从事低薪职业,如服务业、教育等。
这种职业差异导致了男女在薪资水平上的不平等。
其次,性别歧视仍然是影响性别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之一。
虽然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涉及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对女性的歧视。
例如,女性在晋升机会、工作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仍然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2. 影响因素分析性别不平等的产生和延续涉及到多个因素。
首先,社会观念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可忽视。
长期以来,社会普遍认为男性更适合从事某些行业和职业,而女性则更适合从事其他行业和职业。
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女性在职业发展上面临着更多的限制和不公平待遇。
其次,性别角色和家庭责任的不平等也是导致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原因。
女性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如照顾孩子、照料家务等,这限制了她们追求职业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此外,劳动力市场结构也对性别不平等产生了一定影响。
某些行业和职业以男性占主导地位,进入这些行业的女性更难获得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3. 解决方案为了实现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社会应当加强性别平等的宣传与教育。
通过引导和改变社会观念,我们可以逐渐消除对于男女在职业选择上的刻板印象。
其次,政府和组织应当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对于性别歧视行为要坚决打击,保障女性在就业过程中的权益。
此外,建立和推行一系列针对女性的平等机会政策,包括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改善工作条件等。
同时,为了减轻女性在家庭和职业之间的压力,社会应当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距与不平等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距与不平等在当今世界,性别平等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差距与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探寻可能的解决方案。
1. 性别差距的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差距表现为女性收入低于男性、女性职业选择受限、女性晋升机会较少等。
这种差距不仅影响女性的个人发展,还阻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首先,女性的平均收入普遍低于男性。
在美国,女性每赚一美元,男性赚的是1.23美元。
在全球范围内,女性平均薪资只有男性的68%。
这种收入差距有许多原因,其中一些是历史问题,而另外一些则是由于女性对教育、技能和就业机会的限制所导致的。
其次,女性受到职业歧视的影响,导致她们的职业选择受到限制。
女性往往被排除在少数的高薪职业和领导职位之外,限制了她们的职业发展和经济独立。
同时,女性在职场中还经常受到性别歧视和性骚扰,这会影响到她们的自信心和职业生涯。
最后,女性晋升机会较少。
在许多公司和组织中,女性占据的高级职位数量较少,这导致女性的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受到限制。
这种现象被称为“玻璃天花板效应”,它使得女性在职场中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
2. 不平等的影响性别差距和不平等不仅对女性本人产生负面影响,也影响着整个社会。
首先,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会导致经济增长率降低。
如果女性的工作时间、教育程度和职业机会可以得到改进,那么全球的GDP可以增加26%。
此外,性别不平等还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上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其次,不平等也会引发社会不稳定。
如果女性面临的不平等和重重障碍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这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进而会进一步影响到经济和政治稳定。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必须认识到,性别平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之一。
3. 解决方案为了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距和不平等,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社会行动。
其中,包括:(1)建立更加公平和透明的招聘机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歧视和性骚扰发生。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距及其影响因素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距及其影响因素性别差距在劳动力市场中广泛存在,并对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距,并探讨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一、性别差距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在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差距指的是男性和女性在就业、工资、职位晋升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就业率差距:女性的就业率往往低于男性。
这一现象主要源于传统文化观念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女性更多地承担家务和照顾子女的责任,导致她们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限制。
2. 工资差距:男女之间存在明显的工资差距。
相同岗位、相同工作内容的男性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这反映了性别歧视的存在。
3. 职业选择差距:女性往往选择在传统性别角色中被认为适合的职业领域,如护士、教师等,而男性则更倾向于从事高收入、高地位的职业。
二、性别差距的影响因素1. 文化观念和教育因素: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影响了女性的职业选择和劳动参与意愿。
此外,教育不平等也对性别差距产生了影响。
女性在接受教育时往往面临更多的限制,这限制了她们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职业发展。
2. 家庭责任和家务分工:女性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家务和子女抚养责任,这限制了她们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此外,缺乏合理的家庭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也使得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平衡更加困难。
3. 歧视和偏见:性别歧视和偏见是导致性别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就业录用、晋升和薪资分配中,男性往往享有更多的机会和优势,而女性则面临更多的歧视和限制。
4. 劳动力需求和产业结构:某些行业和职业对于男性和女性的需求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性别差距的出现。
一些传统行业对男性的依赖程度更高,女性在这些行业中面临更多的就业难题。
三、性别差距的影响性别差距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效益减弱:性别差距限制了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发展空间,导致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如果能够消除性别差距,释放出女性的潜力,将为社会经济带来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性别差异研究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性别差异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性别差异问题备受关注。
性别在就业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男女在就业机会、薪资待遇、职业选择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性别差异展开研究,探讨男女在就业市场中的不同表现及原因。
一、男女就业率差异首先,男女在就业率上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来说,男性的就业率要高于女性。
在某些行业或职业中,男性占据绝对优势,比如建筑、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导致了男性整体就业率较高。
而女性在一些服务业、教育、医疗等行业中的就业率相对较高。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社会对男女性别的传统认知和职业分工模式的影响。
二、薪资待遇差异其次,男女在薪资待遇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一般来说,男性的薪资水平要高于女性。
即便在同一职业领域,同样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男性的薪资往往也会高于女性。
这种现象部分原因在于男性在职场中更容易获得晋升机会,也更擅长谈判和争取自己的权益。
另外,一些用人单位对男性的工作能力和潜力更加看重,这也导致了男女薪资待遇的差异。
三、职业选择差异此外,男女在职业选择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更适合从事技术类、管理类等职业,而女性更适合从事教育、医疗、服务类等职业。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女在就业市场中的选择。
男性更倾向于选择高薪、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而女性更注重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和工作稳定性。
这种职业选择差异也导致了男女在就业市场中的性别差异。
四、性别歧视问题最后,性别歧视问题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用人单位中,存在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比如招聘时对女性设定更高的门槛、对女性员工晋升机会较少等。
这种性别歧视不仅影响了女性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也影响了整个就业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性别差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社会文化、职业观念、性别认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加强性别平等教育、打破性别职业刻板印象、建立公平的用人机制等。
中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与歧视
二、计量模型与估计方法
参照 Ashraf(1996),本文首先采用 Heckman(1979)样本选择模型处理大学毕业生工资
2
2009 年中国经济学年会征文
题目:中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与歧视
方程中因未观测到的个体异质性——尤其是能力变量遗漏导致的内生性。模型设置如下:
s Lnwageit = X it βt + uit
(1) (2)
S = 1[ Z it γ t + υit > 年样本中 (t = 2007, 2008, pooled ) ,大学毕业生 i 被调查时的对数化月工 资水平。 X it 是由个人特征和生产率变量组成的向量,β t 是相应参数组成的向量 (包括常数 项)。 ui 是随机误差项,且 ui ~ N (0,σ2)。S是大学毕业生被调查时是否处于就业状态的二分 类变量。 Z it 是影响其就业状态的变量组成的向量,γ t 是其待估计的参数向量。υit 随机误差 项,并服从 υit ~ N (0,1)。 由于能力很难观测到,通常归入到随机误差项,导致参数估计的遗漏变量偏误。引入能 力 的 代 理 变 量 —IQ(Griliches et al , 1972), AFQT (O’Neil et al , 1990), GRE(Paglin et al,1990),SAT (Brown et al, 1997)等是纠正这种内生性偏误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利用麦可思 (MyCOS)工作能力指数作为能力的代理变量。 Heckman(1979)指出, uit 和 υ it 均包含未观测到的个体异质性。 即 u it 和 υit 存在相关关系, 令 uit = ρtυit + εit ,代入方程(1),并取其条件期望,则有: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性别不平等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性别不平等在当代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一直存在于性别不平等的背后。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指存在于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分割与隔离现象,其中性别不平等作为重要的分割维度之一,对女性劳动力的参与、职业发展以及工资待遇等方面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和原因劳动力市场分割表现为不同性别所从事职业的非均衡分布。
传统上,男性主要从事被定义为男性职业的工作,如建筑业、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等;而女性则主要集中在关注照顾他人和提供服务的职业,如医疗、教育和服务行业。
这种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造成了男女在职业选择上的限制,限制了女性的职业发展机会和进步。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方面是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长期以来,社会给予男子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角色期望,使得男性更倾向于从事社会认可和报酬较高的职业;而女性则受到家庭责任和社会期望的制约,更多地选择从事与照顾和服务相关的工作。
另一方面,隐性性别歧视也是导致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之一。
女性在就业中往往面临更多的歧视和偏见,使得她们在职业选择与发展上受到了限制。
2.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性别不平等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了性别不平等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女性在职业发展方面遭遇到更多的困境。
因为她们往往集中在被视为女性职业的领域,这些领域的晋升空间有限,职业发展的思路也较为局限。
这使得女性相对于男性面临更大的职业升迁挑战,也影响了她们获得更好的工资待遇。
其次,劳动力市场分割加剧了性别工资差距的存在。
由于女性职业与男性职业往往在社会评价和薪资水平上存在差异,女性的平均工资往往低于男性。
这种差距一方面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对于女性工作的低估和压低薪资的倾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性别不平等对于工资待遇造成的影响。
最后,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家庭和职业平衡带来了挑战。
由于女性更倾向于从事与家庭相关的工作,她们在面临家庭责任与职业发展之间需要做出艰难的抉择。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及其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及其对就业结构的影响近年来,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就业机会与薪酬待遇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参与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的原因和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性别差异的原因1.1 教育偏差教育偏差是导致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社会对于男女教育的看法存在差异,女性受教育资源相对较少。
这导致大部分女性教育水平较低,技能较弱,限制了她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1.2 家庭责任和职业压力家庭责任和职业压力对女性的就业机会造成了影响。
男性职场上相对较少受到婚姻和家庭责任的限制,而女性在婚育后容易面临家庭与职业的矛盾与抉择。
这使得女性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力参与率,但较少担任高职位和高薪工作。
1.3 性别偏见和歧视性别偏见和歧视是导致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
尽管性别平等法律已经实施多年,但在现实生活中,性别歧视依然存在。
女性在工作机会、招聘和晋升方面常常受到限制。
这种歧视会削弱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得男性相对于女性更有优势。
二、性别差异对就业结构的影响2.1 就业机会不平等性别差异导致女性在就业机会方面面临不平等的待遇。
由于受到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和歧视影响,女性更容易被限制在低薪、低技能和非正式就业的领域内。
这种不平等使得女性更难获得高等教育及职业发展的机会。
2.2 工资不平等在劳动力市场中,男女工资的差距依然存在。
通常情况下,女性的平均工资普遍低于男性。
这种差异不仅凸显了职场的性别不平等,也影响了女性的经济地位和生活质量。
2.3 职业集中度性别差异还导致了职业集中度的问题。
在某些行业和职业领域中,女性占据较高比例,而在另一些行业中,男性占据绝对优势。
这种职业集中度限制了劳动力市场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不利于整体的就业结构发展。
三、解决方案和展望3.1 推动教育公平为了解决性别差异问题,政府和社会应推动教育公平的实施。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性别不平等是当代社会的一大问题,尤其在劳动力市场中更加明显。
尽管女性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工资差距工资差距是劳动力市场中最常见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女性每挣一元,男性平均可以挣到1.5元。
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在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
其中一个原因是职业选择方面的差异。
许多女性更倾向于选择从事教育、医疗和社会工作等相对低薪的行业,而男性则更多地从事高收入的工作。
另一个原因是性别歧视。
即使在同一职业中,女性的工资也经常低于男性,这是对女性努力工作的一种不公正对待。
解决工资差距的方法之一是立法保护。
政府可以制定法律,规定同一工作岗位上男女工资应该一致,并对不遵守规定的企业进行处罚。
此外,也可以通过提高女性的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来解决工资差距问题。
通过改善教育系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女性可以更好地与男性竞争,进而获得更高的工资。
二、职业晋升另一个性别不平等的问题是职业晋升。
根据研究,女性普遍相对男性更难晋升到高级职位。
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性别偏见和传统观念造成的。
许多公司更倾向于录用和提拔男性,认为他们更有领导才能和能力。
此外,许多女性在晋升过程中还面临着家庭责任的压力,这使得她们更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来追求职业发展。
为了解决职业晋升的性别不平等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政府可以制定法律,禁止性别歧视,规定晋升应该基于个人的能力和表现,而不是性别。
其次,企业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女性参与领导岗位。
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计划,提供平等的晋升机会。
此外,帮助女性克服家庭责任的困难也是重要的。
企业可以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如弹性工作时间和育儿假期,以便让女性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三、职业选择性别不平等问题还体现在职业选择方面。
长期以来,传统观念将某些职业视为男性工作,而将另一些职业视为女性工作。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差异分析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差异分析在当今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性别差异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然而,性别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却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首先,从职业选择的角度来看,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倾向。
一些传统上被认为适合男性的职业,如工程、计算机科学、建筑等领域,男性从业者的比例仍然较高。
而在教育、护理、社会工作等领域,女性则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种职业选择上的差异,一方面源于社会文化观念的长期影响,认为某些职业更适合某一性别;另一方面,也与教育背景和个人兴趣有关。
在招聘过程中,性别差异也有所体现。
部分企业在招聘时,虽然不会明确表示对性别的限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更倾向于招聘男性或女性。
例如,一些需要频繁出差、工作强度较大的岗位,可能更倾向于招聘男性;而对于一些需要细心、耐心,注重沟通和服务的岗位,则可能更青睐女性。
这种隐性的性别歧视,不仅对大学生的就业机会造成了不公平,也限制了企业自身获取多元化人才的可能。
薪酬待遇方面,性别差异同样存在。
即使在相同的职位上,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薪资往往也有所不同。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女性在职业发展中可能会因为生育、照顾家庭等原因而中断工作,导致职业经验和技能积累不如男性连续和稳定。
其次,行业和职业的性别集中现象也使得女性较多集中在一些平均薪资相对较低的领域。
此外,社会对于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期望,也可能导致女性在薪资谈判中不够积极主动,从而接受相对较低的薪酬。
进一步分析,就业市场中的性别差异还会对大学生的教育和职业规划产生影响。
由于意识到某些行业存在的性别偏见,一些女大学生可能会在选择专业时避开那些被认为“男性主导”的领域,从而限制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
而男大学生在一些女性占优势的行业中,可能也会面临同样的困扰。
这种因性别差异而导致的专业和职业选择的局限性,不利于个人充分发挥其潜力,也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性别差异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以天津南开大学应届毕业生调查为例(天津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王小波)首先我们先澄清概念,这里所谓劳动力市场入口处,从个体角度看,指个体结束其正规教育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和接受第一份工作的过程;从顾主角度,是指市场(企业与单位)挑选与接受新进入的劳动力的规则与标准。
其次,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根据西方经济学中通常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在所有经济方面都相同的个人之间的报酬或机会差别,他们虽具有相同的生产能力,但由于在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上有所不同,如种族、性别、年龄、国籍、宗教或是性偏好等,从而引起待遇(包括机会、工资和职位)上的差别。
”其中心的含义便是以生产率之外的其他因素对劳动力的雇佣机会或价格做出判定。
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行为有时并不符合市场主体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但因能满足顾主或其他市场主体的偏好效用而屡被施行。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中国在谈到经济体制转轨中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性别歧视现象时所常用的一个例证,也是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受到市场经济冲击社会地位下降的一个佐证。
“女大学生”同下岗女工相比,它所代表的人群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阶层女性,因此在证明女性遭受歧视方面更具有代表性、说服力;另一方面,“就业难”指的是在劳动力进入市场时发生的困难,即仅是由于雇主(企业)对女性预期的而非现实的效率问题就遭到拒绝,对于女性来讲更为不公。
“女大学生就业难”作为一种现象,其最初是通过媒体报道的方式引起人们重视的,并逐渐成为一种说法而为人所知,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同这一说法,大多是搞女性研究的人喜欢举此例说明,而许多男性对此表示质疑甚至反感,认为所谓“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求职中女生有时比男生更有优势或者女生最终找到的工作也并不比男生差。
原因就在于关于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状况如何至今并没有人做过调查研究,女大学生就业究竟有多难?其难在何处?是表现在最终的结果——即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退而求其次,还是表现在过程当中——即女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谋求一份同男生一样的工作?女生在择业过程中同男生相比有何差异?在求职过程中受到的外界的(父母、配偶或男朋友)影响如何?在求职中是否受到了更多的不公平对待,在遭受不公平对待时,女生是如何应对的?以及女大学生对于市场歧视的体会与观念如何?对于这些问题的探求与解答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澄清“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为此我们在2002年5月22日-28日对天津南开大学98级本科毕业生及99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选择这个时间刚好是毕业生大多已经寻找过或者已经找到工作又尚未离校期间,便于对其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体验的回忆。
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是:南开大学98级本科毕业生共2110人,其中女生855人;99级研究生769人,其中女生319人。
首先是从总抽样筐中将定向培养、继续读研或读博者及出国的人除外,其余为正常毕业并寻找过工作的人,然后按照不同专业各取30%抽样。
共发放问卷827份,回收问卷692份,回收率83%,其中有效问卷685份。
回收有效率99%。
另外为了获得有关男女大学生求职期间更详细的信息,我们还组织了两次小组访谈,分别对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毕业生进行了关于求职中性别公平问题的讨论,获得了一些更为个性化的资料。
以下分五个部分我们将从调查及访谈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一)、调查样本的性别及地区分布:由于在校大学生的性别分布本身就是男多女少,男女生比例约为6:4,样本中男女样本分别为:男生412人,占60.1%,女生273人,占39.9%。
其中本科生中女生216人,占本科生样本总数(563人)的38.4%,女研究生57人,占研究生总数(122人)的46.7%。
女研究生抽样比例略高于总体调查对象中的女研究生比例(41%)。
从毕业生比例看,男女生比例相差10个百分点,实际上南开大学近十年来每届招生性别比例大致如此,女生比例还略有增加。
当然在不同专业会有所差异,文科院系女生稍多,理科专业男生优势更大。
除个别专业女生人数多于男生外,一般班系男生占多数。
女性的社会地位与职业发展与她们的素质是分不开的,而学历与文凭又是提高文化素质的一般途径。
高学历人群中的性别比例差距表明社会对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
而这又集中体现在城乡二元结构之中。
由于户籍管理的限制,中国目前仍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城市与乡村在社会形态及文化形态上还存在着许多差异,在农村出生的女孩在成长中会受到更多的限制。
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一般反映的是学生的出生地及进入大学之前的成长地,从下表中可以看到,来自于大中城市的男女生大体相当,女生略多(51.7%),小城市的生源中男生优势开始出现(占56.1%),来自于镇与农村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其中从农村考上大学的男生是女生的3倍(75.9%:24.1%)。
在大城市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20余年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女孩的价值已经同男孩一样高,父母对女孩的投资不低于男孩,而在农村,男孩偏好与男孩价值仍在不少地区流行,这是造成农村女孩上大学比例大大少于男生的根本原因。
(二)、男女生在校表现:虽然有种说法认为女生在小学、中学阶段成绩较好,一旦进入高中、大学便比不上男生,但事实上,大学女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决不低于男生,由于学习认真刻苦,女生的在校成绩一般较好,自我评价也较高,认为“自己在学期间的学业表现”‘很好’的女生占被调查女生的14.7%,认为‘较好’的占45.8%,分别高于男生的自我评价(10.2%与30.7%)。
而认为自己学习一般、较差或很差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
另外有73%的女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或担任过学生干部,说明女生在学校中十分活跃,并非只知道死读书。
为了为自己今后择业与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学生们在校期间还会参加各种类型的资格证书的考试,85%的女生获得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证书;近20%的女生获得了托福或美国GRE考试成绩(男生比例为10%);有52%的女生通过国家计算机资格考试(男生比例为39.6%);另外有10%的女生(男生比例接近)除本专业外又双修了其他学位,意味着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更为紧张、繁重。
男女生中都各有一半左右的人曾参加过研究生或博士生的考试,分析原因,除了男女生都认为“学历高对今后事业发展有利”之外,女生由于“工作不好找、还想继续读书、及受周围同学影响”的比例都高于男生;决定不考研究生或不再继续攻读博士,男生主要因为经济原因、或者想先工作以后有机会再考,或者由于“害怕考不上”;女生则除了以上原因外,还考虑到“学历太高反而不利于生活”(有5位女生选择了此项答案,男生只有一位)这也反映了社会上高学历女性的困境:一是年龄原因,对于女性,如果“上研”甚至上博士,毕业之后已经接近大龄青年,二是由于婚姻梯度的原因,高学历女性选择配偶的范围反而缩小,可见女性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在其劳动力市场价值提高的同时,其在婚姻市场上反而存在着贬值的危机。
(三)、恋爱及择业中的影响因素:以上原因也促使了女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的人数比例高于男生,女生更希望在读大学期间或上研究生阶段尽早完成对配偶的选择,因为到社会之后她们的选择机会会相应减少,因此大学期间谈恋爱不失为一种理性行为。
在被调查的女生中有47.2%的毕业生已有确定的男朋友,而男生中只有37%的人有确定的女朋友,男生看起来不那么着急。
在择业中受男、女朋友或配偶的影响(因为小部分研究生已婚)大小,回答“影响很大”的男女生比例差不多,大致各为23%,回答“有一定影响”的,男生49%,女生为64.3%;回答“没什么影响”男生为22%,女生位9.3%。
有很大影响和有一定影响的比例较高说明大学期间谈恋爱,尤其是在临近毕业时仍承认恋爱关系的男女大学生对其感情是负责任的,并会在选择职业时将这种关系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同时女生在择业中更多地考虑男朋友或配偶,或受其影响。
当问到“有哪方面的影响”时,在“工作地点的选择”方面,男女生的回答比例十分接近,意味着双方都希望工作后在一起;但女生在“职业类型的选择”和“选择较稳定工作”方面更多地受到男朋友/配偶的影响,而男生则在:“工资选择”方面及“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工作”方面受女朋友的影响。
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到一种未来家庭分工模式的雏形,男性承担家庭责任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挣更多的钱及职业发展来体现的,而女生则为要将来更好地照顾家庭做准备,包括有更多的暇余时间及稳定的收入。
从“择业中是否得到他人的帮助”看,女生接受帮助的人数比例要多于男生(59.7%),而男生更多是依靠自己(46.3%),女生多从家人、亲戚(25.3%)或同学、朋友(27.3%)那里获得帮助, 男生从老师那里得到帮助的要比女生多(4.9%))。
分析帮助的方式与内容,发现为“获得经济支持”唯一主要方面,且男生略多于女生(15.7%:13%),因为目前求职的过程也是一个投资的过程,虽然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情因素少了一些,但从制作精美的简历、到准备一身象样的行头以备面试,再加上还有可能去外地求职,都需要花许多的钱。
而为“获得精神鼓励”或“听取就业意见”也是获得帮助的主要方式,同时女生略高于男生,这虽然可以解释为男生更具有独立性,但也可以用女生更有亲和性及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来解释。
(四)、求职历程与市场歧视:图1. 男女生投递简历的份数对比:图2. 男女生参加单位面试机会对比:图3. 男女生寻找工作时间长短对比:从以上三个图中对比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女生投递简历的份数多于男生(因为投递20份以上简历的女生多男生11个百分点,而投递五份以下简历的男生多女生11个百分点);获得面试机会却少于男生(因为虽然在获得5-10 个面试机会的人中女生多于男生,但获得10以上机会的男生多于女生);而寻找工作的时间花费要多于男生(花一个月以下时间就找到工作的男生比女生多5.7个百分点;而花三个月以上时间找到工作的女生比男生多5个百分点)。
从男女生签约意向个数上看,也是男生略多于女生:男生平均3.03个,女生平均2.96个。
可见不论他们最后找到的工作如何,寻找工作的时间成本与心理成本女生要高于男生,考虑到从农村地区入学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尽管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度在求职中作用仍较大,但那些从农村来的学生很少有回到农村工作的,而是最终大部分都留在了大、中城市,加之男生的求职期望并不比女生低,甚至要高于女生,因此应该是男生求职比女生更困难,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这一点只能用劳动力市场上对于女性的歧视来解释了。
男生和女生选择工作的前三个最重要的原因相同,分别为收入、工作地点和公司单位的发展前景,男生其次看重的是个人爱好、专业和工作环境、工作的挑战性;女生其次比较重视的一次为专业对口、个人爱好、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