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仪器学练习题

检验仪器学练习题
检验仪器学练习题

如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检验仪器学练习题

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

【A型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 )

A.显微结构

B.超微结构

C.亚显微结构

D.分子结构

E.微细结构

2.研究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一般利用( )

A.显微镜技术

B.电子显微镜技术

C.放射自显影技术

D.离心技术

E.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

3.研究组织或细胞显微结构的主要技术是( )

A.显微镜技术

B.电镜技术

C.离心技术

D.电泳技术

E.放射自显影技术

4.分离细胞内不同细胞器的主要技术是( )

A,显微镜技术

B.电镜技术

C.离心技术

D.电泳技术

E.放射自显影技术

5.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目镜10×,物镜4×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10×,物镜20×

D.目镜10×,物镜40×

E.目镜15×,物镜40×

6.在物镜里增加一个相位板和在聚光镜上增加一个环形光阑的显微镜是( )

A.透射电镜

B.扫描电镜

C.荧光显微镜

D.暗视野显微镜

E.相衬显微镜

7.关于光学显微镜,下列有误的是( )

A.是采用日光作光源,将微小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仪器

B.细菌和线粒体是光镜能清晰可见的最小物体

C.由光学系统、机械装置和照明系统三部分组成

D.可用于观察细胞的显微结构

E.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由目镜决定

8.关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有误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双眼同睁

B.按照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再到油镜的顺序进行标本的观察

C.使用油镜时,需在标本上滴上镜油

D.使用油镜时,需将聚光器降至最低,光圈关至最小

E.使用油镜时,不可一边在目镜中观察,一边上升载物台

9.适于观察细胞复杂网络如内质网膜系统、细胞骨架系统的三维结构的显微镜是( )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荧光显微镜

C.相衬显微镜

D.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E.暗视野显微镜

10.关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列有误的是( )

A.以单色激光作为光源

B.激光变成点光源后聚焦到标本成为点照明

C.点光源激光束在标本的整个焦平面进行光点扫描后在荧光屏上成像

D.图像信息要经电脑三维重建处理

E.所用标本须经超薄切片

11.下面对透射电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泛光式电子束和透射电子成像

B.观察细胞内部超微结构

C.发展最早

D.性能最完善

E.景深长、图像立体感强

12.主要用于观察活细胞中有规则的纤维结构如纺锤丝、染色体以及纤维丝等构造的光学显微镜是( )

A.荧光显微镜

B.相衬显微镜

C.普通显微镜

D.暗视野显微镜

E.偏振光显微镜

13.关于相衬显微镜,下列有误的是( )

A.利用了光的衍射和干涉特性

B.可使相位差变成振幅差

C.所观察的标本要经固定处理

D.一般使用高压汞灯作光源

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检验四年制)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临床检验仪器和技术 学时与学分:2学分/32学时(其中实验学时: 4学时) 先修课程:物理、基础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 适用专业(方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围绕培养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的目标,使学生通过掌握各种常用医学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性能指标、使用方法和常见故障排除的能力,熟悉临床检验仪器中各种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为后继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以常用检验仪器设备为核心,重点介绍检验仪器设备的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实验见习教学主要分为到检验科了解和学习常见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加强学生对检验仪器设备的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进行大课讲授;现代检验仪器的进展用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示;同时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大型、昂贵的仪器到校科研平台等实验室对照实物进行讲授。 学生应参加理论课及实验学习,按时完成课外作业及实验报告,通过相应的考查。阅读指定教学参考书,了解检验仪器的新进展。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教学包括理论和实验见习课两部分。 二、基本教学容和学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 【熟悉】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维护和选用仪器的标准。 【了解】《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的特色;了解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容 1.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 常见临床检验仪器的原理分类 (1)分离分析检验仪器 : 低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等; (2)光谱分析检验仪器 :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3)目视检验仪器 : 普通生物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衬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

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沈阳博奥电梯有限公司 B O A O E L E VA T O R C O.,L T D. 沈阳博奥电梯有限公司 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BADT/WI-YQ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6年12月31日发布 2017年1月1日实施

检验仪器操作规程目录 1、A830L万用表操作规程 2 2、ZC25-3兆欧表操作规程 4 3、DT9256C钳型电流表操作规程 6 4、ZC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7 5、声级计操作规程9 6、DZJ激光垂准仪操作规程13 7、游标卡尺操作规程18 8、塞尺操作规程19 9、限速器测试仪操作规程20

作业工艺指导书 共31 页第 2 页 第 1 版第0次修订 标题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实施日期:2017年1月1日 数字万用表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注意事项: 1、将ON/OFF开关置于ON位置,检查9V电池。如果电池电压不足,“” 将显示在显示器上。这时应更换电池后方能使用该仪表。 2、测试笔插孔旁边的“”符号表示输入电压不应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数 值,这是为了保护内部线路免受损伤。 3、测试前应将功能开关置于你所需要的量程位置。 4、切勿在功能开关置于位置时测量电压或电流。 5、切勿测量高于地电位1000V的直流电压或700Vd的交流电压,以确保 人身安全。 6、在测量高电压时,注意不要接触被测电路或未使用的仪表端子。 二、直流电压测量 1、将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色表笔插入V/Ω/F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所需的V量程位置,并将测试笔连接到待测电源 或负载上,红色表笔所接端的极性将和电压值同时显示在显示器上。 三、交流电压测量 1、将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色表笔插入V/Ω/F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所需的V~量程位置,并将测试笔连接到待测电源或 负载上,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

试卷 仪器学2014级 (1)

A卷 一、单选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1分)。 1.物体在离心力场中表现的沉降运动现象是指( B ) A.向心现象 B.离心现象 C.离心力 D.向心技术 E.失重现象 2.应用离心沉降进行物质的分析和分离的技术称为( C) A.向心现象 B.离心现象 C.离心技术 D.向心技术 3.低速离心机的相对离心力可达( C) A.2810g B.7500g C.15 000g D.20 000g E.30 000g 4.关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有误的是( D ) A.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双眼同睁 B.按照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再到油镜的顺序进行标本的观察 C.使用油镜时,需在标本上滴上镜油 D.使用油镜时,需将聚光器降至最低,光圈关至最小 E.使用油镜时,不可一边在目镜中观察,一边上升载物台 5.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 ) A.目镜10×,物镜4×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10×,物镜20× D.目镜10×,物镜40× E.目镜15×,物镜40× 6. 血细胞分析仪是用来检测( D ) A.红细胞异质性

B.白细胞异质性 C.血小板异质性 D.全血内血细胞数量和异质性 E.网织红细胞异质性 7. 电阻抗血细胞检测原理中血细胞的电阻( B )电解质溶液电阻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 E.小于或等于 8.尿蛋白定性干化学检测法只适用于检测( A )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糖蛋白 D.黏蛋白 E.核蛋白 9.用尿液分析仪检测门诊患者尿液时,常采用下列哪种尿标本( B)A.晨尿 B.随机尿 C.清洁剂尿 D.3小时尿 E.24小时尿 10.下述中不符合尿液分析仪10项检测试剂带内容的是( E) A.白细胞酯酶 B.亚硝酸盐 C.pH D.比重 E.球蛋白 11.电泳时pH值、颗粒所带的电荷和电泳速度的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E)A.pH值离等电点越远,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多,电泳速度也越慢 B.pH值离等电点越近,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多,电泳速度也越快 C.pH值离等电点越远,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少,电泳速度也越快 D.pH值离等电点越近,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少,电泳速度也越快 E.pH值离等电点越远,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多,电泳速度也越快

临床检验仪器学(DOC)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灵敏度: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即检验仪器对单位浓度或质量的被检物质通过检测器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值变化大小的反应能力,它反映仪器能够检测的最小被测量。 2.误差:当对某物理量进行检测时,所测得的数值与标称值(即真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值对真值的偏离程度。 3. 噪音:检测仪器在没有加入被检验物品(即输入为零)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或变化范围即为噪音。 4.最小检测量:检测仪器能确切反映的最小物质含量。最小检测量也可以用含量所转换的物理量来表示。如含量转换成电阻的变化,此时最小检测量就可以说成是能确切反应的最小电阻量的变化量了。 5.精度:对检测可靠度或检测结果可靠度的一种评价,是指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精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其高低是用误差来衡量的,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 6.可靠性:仪器在规定的时期内及在保持其运行指标不超限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它是反映仪器是否耐用的一项综合指标。 7.重复性:在同一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仪器、设备、检测者、环境条件)下,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连续多次检测同一参数,所得到的数据的分散程度。重复性与精密度密切相关,重复性反映一台设备固有误差的精密度。 8.分辨率:仪器设备能感觉、识别或探测的输入量(或能产生、能响应的输出量)的最小值。 9.测量范围:在允许误差极限内仪器所能测出的被检测值的范围。 10.线性范围:输入与输出成正比例的范围。也就是反应曲线呈直线的那一段所对应的物质含量范围 11.响应时间:表示从被检测量发生变化到仪器给出正确示值所经历的时间。 12.频率响应范围:为了获得足够精度的输出响应,仪器所允许的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 第四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分光光度计:能从含有各种波长的混合光中将每一单色光分离出来并测量其强度的仪器称为分光光度计。它具有分析精密度高、测量范围广、分析速度快和样品用量少等优点。根据所使用的波长范围不同可分为紫外光区、可见区、红外光区以及万用(全波段)分光光度计等。 2.吸收光谱:光照射到物质时,一部分光会被物质吸收。在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被称作吸收光谱。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吸收光谱,因此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来分析物质的结构和含量。 3.朗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表达了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当用一束单色光照射吸收溶液时,其吸光度 A 与液层厚度 b 及溶液浓度的乘积 c 成正比,此即朗伯-比尔定律。数学表达式为: A=kbc。它适用于分子吸收和原子吸收。 4.摩尔吸光系数(ε):摩尔吸光系数表示在一定波长下测得的液层厚度为 1cm, 溶液浓度 c 为1mol/L 时的稀溶液吸光度值。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溶液温度、溶剂性质及吸收物质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当其它因素固定不变时,吸光系数只与吸收物质的性质有关,可作为该物质吸光能力大小的特征数据。 6.单色器:将来自光源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分离出所需波段光束的装置,是分光光度计的关键部件。主要由入射狭缝、出射狭缝、色散元件和准直镜组成。 7.吸收池:又称为比色皿、比色杯、样品池或液槽等,是用来盛放被测溶液的器件,同时也决定着透光液层厚度,可用塑料、玻璃、石英或熔凝石英制成。在可见光范围内,常用无色光学玻璃或塑料制作;在紫外区,需用能透紫外线的石英或熔凝石英制作。 8.光电管:利用碱金属的外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转换元件。按电极结构不同可分为中心阳极式、中心阴极式和平行平板式几种,按管内充气与否又可分为真空光电管与充气光电管两种。光电管的质量取决于阴极灵敏度、线性范围、最大、最小可测能量等几个重要技术指标。 9.光电倍增管:利用外光电效应与多级二次发射体相结合而制成的光电元件,由一个表面涂有光敏材料的阴极和若干个(通常为 9 个~13 个)二级电子发射极(打拿极)组成,其灵敏度比光电管高 200 多倍。有三个重要指标:波长效应、灵敏度和噪声水平。 10.波长准确度:指仪器波长指示器上所示波长值与仪器此时实际输出的波长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可用二者之差来衡量分光光度计的准确性。 11.波长重复性:是指在对同一个吸收带或发射线进行多次测量时,峰值波长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通常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来作为衡量分光光度计的准确性指标之一。 12.光度准确度:指仪器在吸收峰上读出的透射率或吸光度与已知真实透射率或吸光度之间的偏差。该偏差

临床检验仪器复习题及问题详解

《临床检验仪器学》 一、选择题 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大小的信号是.:前向角散射 2、VCS白细胞分类技术不包括: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3.毛细管粘度计不适合检测:全血 4、尿液分析仪的测试项目中,与酸碱指示剂无关的项目是:尿葡萄糖 5.血细胞分析仪中对网织红细胞的检测原理: 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 6、关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下列有误的是:与照明光的波长成反比 7、流式细胞仪中的光电倍增管接收:荧光 8、前向角散射可以检测:被测细胞的大小 9、流式细胞仪测定的标本,不论是外周血细胞,还是培养细胞,首先要保证是:单细胞悬液 10、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缺点是只能将白细胞按体积大小分为:三个亚群或二个亚群 11、有关血细胞分析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高档次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很准确 12、双磁路磁珠法中,随着纤维蛋白的产生增多,磁珠的振幅逐渐:减弱 13、毛细管黏度计工作原理的依据是:泊肃叶定律 14、尿蛋白定性干化学检测法只适用于检测:清蛋白 15、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 16、BacT/Alert血培养瓶的底部含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二氧化碳 17、密度梯度离心法又称为:区带离心法 18、根据样品组份的密度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分离方法是:等密度区带离心法 19、等密度区带离心法对于密度梯度液柱的要:液柱顶部的密度明显小于样品组份的密度,液柱底部的密度明显大于样品组份的密度 20、表示从转轴中心至试管最缘或试管顶的距离的转头参数是:Rmin 21、pH玻璃电极对样本溶液pH的敏感程度取决于:电极的玻璃膜 22、PCO2电极属于:气敏电极 23、临床上大量使用的电解质分析仪,测量样本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电极是:离子选择电极 24、通常血气分析仪中毛细管pH玻璃电极的pH测定围是:0 10 25、为将血气分析仪气路系统所提供的气体饱和湿化,需经过的装置是:湿化器 26、世界上最早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管道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检验仪器学,问答题02

二、选择题 【A型题】 1.A 2.B 3.A 4.C 5.A 6.E 7.E 8.D 9.D 10.E 11.E 12.E 13.C 14.B 15.C 16.B 17.D 18.A 19.E 20.A 21.B 22.C 23.E 24.E 25.D 26.D 27.B 28.A 29.B 30.E 31.A 32.D 33.B 34.E 35.C 36.D 37.D 38.B 39.B 40.B 41.C 42.A 43.D 44.A 45.B 46.C 47.D 48.D 49.A 50.A 【X型题】 1.ABCD 2.BCD 3.CD 4.AB 5.ABCD 6.ABD 7.ABD 8.BC 9.AB 10.BE 11.ACD 三、简答题 1.简述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答:显微镜是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的光学折射成像系统,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供人们提取物质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把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称为物镜,而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像的透镜组称为目镜。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像,位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 2.简述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组成。 答:基本结构包括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两大部分。光学系统是显微镜的主体部分,包括物镜、目镜、聚光镜及反光镜等组成的照明装置。机械系统是为了保证光学系统的成像而配置的,包括调焦系统、载物台和物镜转换器等运动夹持部件以及底座、镜臂、镜筒等支持部件。照明设置的主要部件有光源、滤光器、聚光镜和玻片等。 3.物镜和目镜在工作条件和技术要求上有哪些不同? 答:显微镜的物镜、目镜各由数只组成一套,物镜和目镜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不同的放大倍率。物镜采用转换器调换,显微镜的物镜应满足齐焦要求,即调换物镜后,不需要重新调焦就能看到物体的像。为此,不同倍率物镜的共轭距应为常数。目镜采用插入式调换,目镜的相对孔径很小,一般为1/20~1/40。

检验科仪器操作流程

XK96型快速混匀器(漩涡混匀器)标准操作规程插上电源,拨动钮子开关,使电源接通,指示灯亮即可工作。 ↓ 将需要混匀试管用手直立轻压在海绵体旋转头上,进行混匀。 ↓ 混匀结束后,切断电源,将混匀机清理干净。 注意事项:经常使用后,海绵体如损坏,可打开底板按原样剪两块海绵,用502胶水粘原样上即可使用。 检验科 2011.07.01

DH5000Ⅱ型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按“设定键”→按减值键“▼”或增值键“▲” 设定需要的温度→按“设定键” ↓ 工作中应适当打开气阀,使机内气体流通及潮气外溢。 ↓ 使用结束后→关闭电源→清洗设备。 注意事项:①第一次使用时,应加高温度将烟气气放掉再进行使用。 ②使用过程中随时注意温度变化,如达到恒温不恒温还 在继续时,应关掉电源,进行检查。 检验科 2011-07-01

XS-208B胜光显微镜标准操作规程 开启开关到“Ⅰ”升调光亮度,转动反光镜升调节角度。 ↓ 观察镜筒(选择光路),样品标本放到载物台 ↓ 将10X物镜转入光路,对样品标本调焦 ↓ 调节孔径光栏和视物光栏 ↓ 将所需的物镜转入光路对样本、标本调光,在浅色空架放入滤色片, 调节光亮度。 ↓ 观察检验或显示和记录 ↓ 使用结束后,关闭电源,清洗设备。

检验科 2011.07.01 TDZ5-WS低速离心机操作规程 把需要分离的物质定量(以5ml为宜)放入离心管,每只离心管所加 物质重量基本相等 ↓ 把离心光均匀分布插入离心头孔中,合上盖板。 ↓ 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离心速度。 ↓ 根据需要选择定时时间,把定时旋钮刻度拨到所需的时间位置。 ↓ 接通电源,电源开关拨到“开”一边,电源指示灯亮,电机开始旋转,样品开始离心,直到定时时间到,离心结束。 ↓ 关闭电源,拔下插头,打开离心机上盖,取出离心管,本次离心操作 结束。 ↓ 仔细清洗设备。 注意事项:①工作中离心头在高速旋转,此时决不允许打开上盖,更不允许在离心头未停时,企图用手掀卡转盘,以防意外。 ②本离心机不适用于密度过大的物质,如金属物质。

检验仪器学基础知识考试题

血液学及检验习题 检验仪器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血红蛋白: 2、镰形红细胞: 3、有核红细胞: 4、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 5、核左移: 6、分辨率 7.沉降系数 8.闪烁体 9.溶血性贫血 1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1.白血病裂孔现象 12.类白血病反应 二、填空题、 1.胚胎期造血可分为、、三个时期。 2.各种血细胞都是起源于____________。 3.判断骨髓增生程度一般均以_________细胞与__ _________之比来进行。 4.骨髓增生程度通常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五级。 5.碱性磷酸酶(钙-钴法)原理是:胞浆中的碱性磷酸酶水解β-甘油磷酸钠,产生出的_______与钙离子作用生成,再与钴离子生成________,最后与硫化铵作用形成黑色__________颗粒沉淀于胞浆中。6.FAB分类法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两大类。 7、纤深酶原激活物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8、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由________被激活到________形成的过程。 9、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________的过程,最终结果是生成________形成________凝块。 10、血管的抗栓作用主要依赖________和________。 11.检测仪器在没有加入被检验物品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或即为噪音。 12.朗伯-比耳定律表达了物质对吸收程度与和之间的定量关系。 13.普通光学显微镜按用途分 为、、、、、 和其他依据不同使用目的的显微镜。 14.离心现象是指物体在离心力场中表现的运动现象。 15.电泳槽是电泳仪的一个主要部件,是分离的场所。 16.CE中所指的电渗是高电场下由偶电层中或所引起的流体向负极方向的运动。 17.流式细胞仪的结构可分为、、、、 等五个部分。

化验室检测仪器操作指导书

布氏硬度检验操作规程 1.试件检测表面预处理 测试前对被测表面进行抛光打磨,使被测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并且平整光滑,无油污,对于轴类零件,应在两端、中点三处位置进行表面打磨处理。其他零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处进行表面打磨处理。 2.启动 按下电源开关,此时电源接通,液晶屏全屏显示二秒钟后,示值显示区右起三位数字显示“00.0”;其余项恢复显示上次关机前的状态。如果要求测试参数与当前状态相符时,便可进行测试。否则应通过键盘重新设置。 3.设置测试参数 具体详情见HLN-里氏硬度计使用说明书。 4.进行测试 测试前如有必要可先使用校验试块对仪器进行检验。(要求每星期进行一次校验) 随机试块的数值是用标定过的里氏硬度计,在其上垂直向下测定5 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随机试块的硬度值。 4.1加载 向下推动加载套,使冲击体被锁住。见图(1) 图(1)图(2)图(3) 4.2 定位 将冲击装置下部的支承环压紧在被测表面,要求每处被测表面的测试不低于三次。注:每两次测试点距离应≥3mm。见图(2)

4.3 启动 按动冲击装置上部的释放按钮,进行测试。 此时要求被测工件、冲击装置、操作者均稳定,并且作用力方向应通过冲击装置轴线。见图(3)每次测试结束后,示值显示区便显示出该次测试的硬度值或强度值,同时测试次数增一。 注:若测试值显示“E”,表示超出换算范围,则本次测试无效。测试次数显示区显示的数字不变。 5.显示本组平均值 测试值应是3~5 次或更多次测试的平均值,但每组测试次数不能超过9 次,否则,前9 次测试值不予保留。按ENTER AVERAGE键,示值显示区便会显示出本组测试的硬度或强度的平均值,同时在测试次数显示区的左下角出现“Ave”提示符号,本组测试结束,再按ENTER AVERAGE键,将开始下一组的测试。 6.检查测试结果 按DELETE 键,可查看前一次的测试结果,按ENTER AVERAGE键,可查看后一次的测试结果。 偏差太大的测试值可在按DELETE键的同时按O STATE键,将其删除,则该次测试值不打印且不参与平均值计算。 7.打印记录 使打印机开关置于开启状态,按PRINT 键,打印机将自动打印出各次的测试结果及其平均值。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检验记录。 8.关机 测试结束后,关掉电源开关和打印机开关。 9.保养 9.1严格避免碰撞、重尘、潮湿、强磁场、油污等。 9.2在使用1000—2000 次后,要用尼龙刷清理冲击装置的导管及冲击体,清刷导管时先将支承环旋下,再将冲击体取出,将尼龙刷以逆时针方向旋入管内,到底后拉出,如此反复5 次,清刷后,再将冲击体及支承环装上。 9.3使用结束后,要将冲击体释放。 9.4冲击装置内绝对禁止使用各种润滑剂。 9.5定期给主机充电,一般工作8~24 小时充电一次,每次充电约8 小时。

检验仪器学,问答题12

二、选择题 【A型题】 1.D 2.B 3.C 4.A 5.E 6.C 7.B 8.C 9.C 10.C 11.B 12.E 13.D 14.A 15.B 16.B 17.D 18.B 19.C 20.D 21.E 22.C 23.E 24.D 25.A 26.C 27.E 28.D 29.A 30.E 31.B 32.A 33.C 34.E 35.B 36.B 37.A 38.E 39.D 40.C 41.B 42.D 43.D 44.B 45.D 46.B 47.A 48.E 49.A 50.E 51.B 52.D 53.C 54.A 55.D 【X型题】 1.ABE 2.ABCD 3.ACE 4.ABDE 5.BC 6.BD 7.BCDE 8.BCDE 9.ACDE 10.BCDE 11.ABC 12.ACDE 13.BCE 14.BCDE 15.ABCD 16.AB 17.ABCD 18.ABCD 19.CD 20.ABCE 21.BCDE 22.CDE 23.ABCD 24.ABCE 25.ABDE 26.BCE 27.ACE 28.ABCE 29.ABC 30.ABC 31.AC 32.ABCE 33.ABC 34.BCDE 35.BCDE 36.ABCE 37.ABCE 38.BDE 39.ABCE 40.ABCE 三、简答题 1.BCA的概念及功能是什么? 答:血细胞分析仪是指对一定体积全血内血细胞异质性进行自动分析的临床常规检验仪器。 其主要功能是: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血红蛋白测定;相关参数计算。 2.如何对BCA进行分类? 答:按自动化程度分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分析工作站、血细 胞分析流水线;按检测原理分电容型、光电型、激光型、电阻抗型、联合检测型、干式离心分层 型、无创型;按对白细胞的分类水平分二分群、三分群、五分群、五分群+网织红BCA。 3.简述电阻抗(库尔特)血细胞检测原理。 答:血细胞与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相比为相对的不良导体,其电阻值大于稀释溶液的电阻值; 当血细胞通过检测器的孔径感受区时,检测器内外电极之间的恒流源电路的电阻值瞬间增大,产

检测检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检测检验仪器设备控制 程序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一、目的 为保证所有仪器设备均能满足使用要求,满足量值溯源。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保证检验检测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开展检测工作用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校准,维护、修理、报废等管理工作。 三、职责 3.1质检中心:负责对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准,和保养、定期维护和期间核查,使用记录,负责仪器设备的购置申请、仪器检定、维修和申请报废工作。 3.3财务资产部:负责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采购,和登记建档。 四、工作程序 4.1仪器设备的购置 4.1.1各部门根据的检测需要,提出合理有效的仪器设备配置方案,汇总给质检中心。 4.1.2质检中心提出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填写《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明确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规格、精度、用途、参考价格等;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交综合部汇总。 各申购部门有义务为质检中心提供技术上的支持,采购过程应满足《采购及委外加工控制程序》的要求。 4.2仪器设备的验收 4.2.1所购仪器设备到货后,应在合同规定期内进行验收,无验收期限规定的应在一个月内验收完 毕。 4.2.2仪器设备由质检中心组织验收,验收时应填写《仪器设备验收报告》,收集与验收工作有关 的证明材料(保修卡、售后服务保证等),必要时与供应方签订仪器设备应用技术培训协议。验收工作的有关资料及仪器调试报告汇总,交财务资产部存档。 4.3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4.3.1质检中心负责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购置日期、启用日期、使用 状态、制造商名称、标识、系列号、验收报告、检定(校准)证书、维修记录、使用说明书原件、操作规程(复印件交仪器使用者使用)、购置资料(如保修卡、售后服务保证等)、仪器设备报废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等。 4.3.2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最新版说明书(包括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手册)要方便相关操作人员取 用。

临床检验仪器学复习题

《临床检验仪器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灵敏度线性范围预处理系统K系数TEM SEM STM 灵敏度数值孔径离子选择性电极血细胞分析仪(BCA) 尿液分析仪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化程度电化学分析技术流式细胞术噪音线性范围响应时间漂移电化学分析技术参比电极待测电极预处理系统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全实验室的自动化(TLA)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IS) 医院信息系统(HIS) 化学电池离心现象离心技术扩散现象相对离心力沉降系数沉降速度沉降时间自动化程度通道差孔间差零点漂移ELISA 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电化学性质POCT 二、填空 高速(冷冻)离心机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临床实验室常用的离心方法包括、和三类. 显微镜的分辨率表达式是。 流式细胞仪主要在通常在____ 和____ 这两个角度接收并检测细胞散射光强度。 电子显微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五部分。 电子透镜包括____ 和____ 两种。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根据量子力学原理中的和而设计。 STM 的两种工作模式分别是____ 和____ 。 尿液分析仪的测试原理包括、和三个原理。 尿液分析仪的反射率= 。 尿液分析仪由:、和三部分组成。 尿有形成分检验包括和两方面的检验。 流式细胞仪主要接受细胞的____ 信号和____ 信号。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五部分构成。 常用参比电极主要有____ 和____ 两种 流式细胞仪中鞘液的作用是。 自动血培养系统主要由、和所构成。 电子显微镜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 和____ 两种类型。 生化分析仪的光路按照单色器的位置可以分为____ 和____ 两种。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类型按反应装置的结构可分为4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三类免疫标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电化学分析仪器包括____ 和____ 两种 血气分析仪的包括基本电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血气分析仪的pH系统使用和两种标准缓冲液来进行定标;氧和二氧化碳系统用两种混合气体来进行定标。第一种混合气中含;第二种含。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发光反应底物有____ 和____ 两种 生化分析仪的分析效率是指。 A/D转换的含义是。 LCD器的中文全称是。 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后分光的含义是指。 自动生化分析仪中的通道数是指。 微生物自动化系统一般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类。 临床电化学分析仪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单色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样品前处理系统占检验总工作量的。 离心机按照离心速度大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CM分选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检验仪器学

名词解释 分辨率:显微镜可分辨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即为显微镜的分辨率,它主要取决于照明波长以及物镜的球差系数。 朗伯比尔定律: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比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吸收相同比例值的光。 离子选择性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类利用膜电势测定溶液中离子的活度或浓度的电化学传感器,当它和含待测离子的溶液接触时,在它的敏感膜和溶液的相界面上产生与该离子活度直接有关的膜电势。 数值孔径:数值孔径描述了物镜收光锥角的大小,而后者决定了显微镜收光能力和空间分辨率。数值孔径是物镜和聚光镜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判断两者性能高低的重要标志。 鞘流技术:为了避免计数中血细胞从小孔边缘处流过及湍流,涡流的影响,发明的技术。具体做法是用一毛细管对准小孔管,细胞混悬液从毛细管喷出。同时与四周流出的鞘液一起流过敏感区,保证细胞混悬液在中间形成单个排列的细胞流,四周被鞘液围绕。 问答题 1、影响电泳的因素 答:电场强度、溶液的PH值、溶液的离子强度、电渗作用、粒子的迁移率、吸附作用 2、离心机的离心方法 答:差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析性超速离心法 3、酸度计的测定原理以及常用电极 答:酸度计的测定原理:酸度计的主体是一个精密电位计,将电极插在被测溶液中,组成一个电化学原电池,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并直接用PH值表示出来。传感电极根据被测液氢离子浓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电位,根据能斯特方程式,酸度计将所检测到的微小电压变化值换算成PH值。 常用电极有参比电极和测量电极,参比电极包括甘汞电极和Ag-AgCl电极,测量电极为玻璃电极 简答题 1、朗伯比尔定律的成立条件 答:①入射光为单色光②溶液浓度不能过大 2、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答: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3、血细胞计数器的测量原理 答:当细胞通过检测器微孔的孔径感受区时,其内外电极之间的恒流电路上的电阻值瞬间增大,产生电压脉冲信号,脉冲信号数等于通过的细胞数,脉冲信号幅度大小与细胞体积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细胞体积越大,电压越高,产生信号的脉冲幅度越大。经计算机处理后,以体积直方图显示出特定细胞群中的细胞体积和细胞分布情况。 4、常用的色谱仪有哪两种以及各自的特点 答:常用的色谱仪有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两种。 气相色谱仪具有高分辨率、高速度、高灵敏度以及选择性好等优点。但它只能用于被气化物

化验室设备操作规程

化验室设备操作规 程

邯郸市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检验设备操作规程 (依据ISO9001:标准编制) A版 文件编号:KRSW-JYGC- 编制:质检部日期: 8月06日 审核:纪金锋日期: 8月06日 审批:陈清喜日期: 8月08日 发布日期: 8月08日实施日期: 8月08日 设备名称 水分测定仪 设备型号 KF-1型 设备用途 产品检验 生产厂家

上海安亭电子 维护部门 质检部 出厂编号 090615 一、简介 1.1编写目的 制定合理的仪器操作规程,便于检验人员在检测过程中的操作,熟悉设备性能确保检验准确性,及时有效的对设备进行维护确保检验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2工作原理 本仪器为卡尔费休滴定法测定水分的仪器,采用“永停法”来确定重点。 1.3职责 化验员负责本仪器的使用及维护 二、仪器性能及适用范围 2.1仪器性能: 电源:220V±10% 50HZ 相对湿度:≤80%

环境温度:5℃-40℃ 测量范围:0.03%-100% 相对误差:≤3%(平行测定以水为标准样品,测定卡氏试剂得水当量,必须大于3mg/ml) 2.2适用范围 本仪器主要用于本厂进厂原辅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水分检测。 三、仪器安装 参照仪器安装外形图说明进行安装。 四、操作方法 4.1滴定管使用 4.1-1测定的水分含量若在0.1%-10%之间时应当用用10ml滴定管(最小刻度0.05ml) 4.1-2测定的水分含量若小于0.1%时,需要增大取样量而且配用微量滴定管。 4.2打开电源,将测定开关调至校正档然后旋转校正开关将电流指针调整至40uA,然后将测定开关调至测定档,此时电流指针应当归零。 4.3将卡氏试剂倒入滴定瓶中,用双联球将试剂打入滴定管,把无水甲醇倒入反应瓶直至把电极铂片完全浸没。然后将卡氏试剂滴入反应瓶,直到电流指针接近40uA,(一般指针在30uA-40uA 范围内)保持30秒指针不返回溶液为红棕色即为滴定终点。 4.4卡氏试剂的标定

临床检验仪器学(第二版)

临床检验仪器学第四讲第12章血细胞分析仪 (Blood Cell Analyzer)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工程处 刘坚

?血细胞分析仪(Blood Cell Analyzer)是指对一定体积全血内血细胞异质性进行自动分析的 常规检验仪器。 ?血液分析仪主要完成以下两大功能: ⑴血细胞计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 ⑵血细胞分类:白细胞中的淋巴、中性、嗜酸、嗜碱、单核、 幼稚细胞;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 ?根据计数/分类的测定值计算间接测定值 红血球容积比(HCT)、平均红血球血红蛋白含量(MCH)、 血小板容积比(PCT),等等

1947年Coulter 发明了小孔电阻抗法 通过测量细胞的体积大小对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主要是用来计数红、白细胞 该技术一直被各种血液分析仪沿用至今 1953年库尔特家族研制出全世界第一台血细胞计数仪:Model A Wallace H. & Joseph R. Coulter

血细胞计数(Blood count) 早期的血液分析仪主要用来计数红、白细胞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 Blood cell Count) 增加光电比色系统用来同时测定血红蛋白 血小板可在同一仪器上与红细胞一起计数 利用直接测量到的项目运算得到间接计算 项目(如血球压积等参数) 不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 测定标本采用机外人工处理的预稀释方式

白细胞分类计数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ell Count) 带电脑的显微镜下辨认细胞的图象识别技术 效率低,受制片、染色技术的影响大 在计数细胞数不多时,重复性较差 没有得到普遍推广 阻抗法仪器检测白细胞“二分群、三分群” 仪器内部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微处理器分辨力的进一步提高 特殊溶血剂的应用 无法对细胞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准确性有限

检验设备操作规程

检验设备操作规程1目的 规范检验操作,确保检测数据准确、真实,以完成生产任务和保证生产产品的合格。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所有检验设备。 3 职责 技质部负责制订化验设备操作规程,并归口管理。 化验员按化验检测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化验室设备操作规程(附后)。 4 主要仪器操作规程 FA2204B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4.1.1 检查环境条件:温度是否保持在17-23℃,室内湿度<80%。 4.1.2 接通电源,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检查零点,预热15分钟。 4.1.3 仪器校准:开启进行校准,将砝码用镊子放入,关上侧门,稳定后取下。 4.1.4 校准后进行称量,将称量物放入,关上侧门,稳定后读数。 4.1.5 称量结束后,将称量物小心取下,关上侧门,切断电源,套上面罩。 4.1.6 注意事项 1)天平保持水平,不准移动。 2)操作轻拿轻放,小心谨慎。 3)保持整洁,未经许可,不准动用。 4)若发生横梁、侧门等处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报以表维修人员,并作好记录。 电热恒温干燥箱操作规程 4.2.1 检查环境条件:工作电压为220V,50HZ,控温为0-300℃。 4.2.2 开门将所需加热干燥的试样和器皿放在隔板上,然后关门。 4.2.3 接通电源,开启开关,,此时指示灯发亮,调节鼓风机帮助箱内空气对流。 4.2.4 温度设定:旋转温度旋钮,设定需要加热干燥的温度。

4.2.5 恒温规定时间结束后,关闭开关,切断总电源。 4.2.6 注意事项 1)放入物品时注意排列不能过密,散热底隔离板不应放物品,以免影响热气向上流动,水分大的放上层。 2)箱内不能放对金属有腐蚀性物质,禁止烘易燃、易爆、易挥发的物品。 3)如必须在干燥箱内烘干纤维类和能燃烧的物品。如滤纸、脱脂棉花,则不要使箱内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以免燃烧着火。 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操作规程 4.3.1 加水:在主质入口加水,使水位一定要高于电热管1cm,连续使用时须在每天灭菌前补足上述水,以免干热使电热管烧坏和发生事故。 4.3.2 堆放:将要灭菌的物品予以妥善包扎,各包之间有间隙的堆放在灭菌桶筛板上,这样有利于蒸汽的穿透,提高灭菌效果。 4.3.3 密封:将堆好物品的灭菌桶放在主体内,然后把器盖上的放气软管垂入灭菌桶内侧的圆槽内。器盖与主体螺栓槽对齐,然后顺序的将对方位的翼形螺母嵌入槽内予以均匀的旋紧,使器盖与主体密合。 4.3.4 将灭菌器的电源插上,把电源开关打到“开”处,指示灯亮,开始加热。 4.3.5 加热放气5分钟后将放气阀关闭,控制电源开关使压力表指针在~,温度到121℃,保持20min。把电源开关打到“关”处,拔去电源插头。 4.3.6 灭菌完后,把主体内的水排干,把筛板和主体用水冲洗,倒置摆放。 4.3.7 注意事项 1)灭菌完后,不可立即开盖取物,需关闭电源或蒸汽电源,并保持其压力自然下降至零时,方可开盖,否则容易发生危险。 2)灭菌结束,排尽锅内剩水。 酸度计操作规程 4.4.1 电极工作环境条件:①环境温度0-40℃;②环境相对湿度≤85%。 4.4.2 电极在初次或久置不用时,把电极球泡浸在有L氯化钾溶液中活化2小时。 4.4.3 测量前先用蒸馏水清洗电极2-3次,并用滤纸擦干,然后用PH标准缓冲液标定,每换一种溶液,都要用蒸溜水清洗电极,擦干沾在电极上的水液。当浸入被测液时,应摇动试杯使溶液均匀。用PH=4标液、PH=标液、PH=标液进行标定。 4.4.4 经标定后的电极即可测试,测试完毕,用蒸馏水清洗电极。

《检验仪器学》作业

《检验仪器学》作业 第四章光谱分析技术及相关仪器 (1)试计算说明单色性不纯对分光光度法准确性的影响? (2)某溶液用2cm吸收池测量时,透射率为60%,其他条件不变,若改用0.5cm和3.5cm吸收池对此溶液进行测量,透射率和吸光度值分别为多少? (3)在光度分析中,某溶液浓度为C0,以1cm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0,若溶液浓度增加1倍,则透光度是多少? (4)某溶液测得其吸光度为A0,稀释后测得其吸光度为A1,已知A0-A1=0.477,稀释后的透射比T1应为多少? (5)浓度为0.51mg/ml的Cu2+溶液,用环己酮草酰二腙显色后,于波长600nm 处用2cm吸收池测量,测得透射率为50.5%,求摩尔吸光系数ε和比吸收系数a。 (6)将蛋白质溶液配制成下列标准浓度的溶液,加碱性硫酸铜显色后,在540nm波长处测得透射率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并使用最小二乘法给出标准曲线的表达式。另取未知蛋白质溶液,经同样操作测得吸光度值为0.306,求该蛋白质溶液的浓度。 (7)某种酶和一磷酸腺苷的混合物样品,在吸收峰处两组分相互干扰。如在波长280nm处测定时,总吸光度为0.460;在260nm处测定时,总吸光度为0.580。试计算各成分的浓度。吸收池厚度为1cm,摩尔吸光系数为: 酶:ε280=2.96ⅹ104/L mol cm ,一磷酸腺 、ε260=1.52ⅹ104/L mol cm 苷:ε280=2.40ⅹ103/L mol cm 。 、ε260=1.50ⅹ104/L mol cm (8)下图为a、b两种物质的吸收光谱,如要使用等吸收双波长法分别测定两物质的含量,试作图选择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并给出相应说明。

实验室常用检验仪器操作规范

检验仪器操作规范 1. 仪器分类和作业规范 理化检验仪器(序号从4.1-4.30) 4.1原子吸收仪 4.2离子色谱仪 4.3 pH/电导率仪(或其他pH计及电导率仪) 4.4电光分析天平 4.5电子天平/电子分析天平 4.6浊度仪 4.7糖度计 4.8余氯测定仪 4.9分光光度计 4.10阿贝折射仪 4.11低速台式离心机 4.12定氮仪 4.13密度/比重/浓度计 4.14比色管 4.15电热恒温干燥箱 生化检验仪器(序号从4.31-4.40) 4.31自动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 4.32生物显微镜 4.33生化培养箱 4.34霉菌培养箱 其他(序号从4.61-4.70) 4.61激光粒子计数器

备注:以下仪器操作规范按仪器分类顺序编写 4.1原子吸收仪 4.1.1. 准备工作: a)接通仪器主机电源,再接通计算机及打印机电源。打开电脑,待 Win dows95 屏幕 左下角显示Start将箭头指向Start,并点击。联机正常后出示 Aawinlab,点击 打开。 b)将空白溶液置于自动进样器位置1上,标准溶液于2上,试样溶液 在其他编码位置上。 c)打开氩气钢瓶,并调节为300-450Kpa d)接通石墨炉冷却水系统电源。 4.1.2. 编制程序: 工作前将下列主要工作页的必要参数一一输入。分别为仪器页、校正页、石墨炉页。 4.1.3. 进行自动分析: 箭头指向Workspace并点击它,出现下图所示的对话框,然后点击 Calibrate 进行校正曲线,完毕点击An alyze Samples 进行试样的测 ^定。 备注:作结束后如需存储文件,点击File上的Save,显示Save Method As窗口,在Method Name^栏上打上方法名字,并点击0K 4.1.4. 关机: 工作结束后点击Automated Analysis Control 窗口的Flush Sampler ,冲洗 进样系统;退出软件,关掉主机就、计算机、打印机、冷却水系统和石墨炉电 源;关紧氩气钢瓶。 4.2离子色谱仪 4.2.1.仪器 离子色谱仪、移液管、滤纸(0.45 卩m、 4.2.2.试剂 阴离子淋洗液、阳离子淋洗液、甲烷磺酸 4.2.3.操作方法 a)洗液的配置: 1. 阴离子淋洗液的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