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华东师大版
甲骨文与青铜器课时教案课题:第6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课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课程目标: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批注:知识与能力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点到线寻找历史规律的能力;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象,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象,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通过对司母戊鼎铸造过程的资料阅读及想象,能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真实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高度智慧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甲骨文、金文的字体及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教学难点: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为什么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教学用具:PPT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学生在阅读、观察、讨论中感知历史,自主得出历史结论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商朝是谁建立的吗?甲骨文和青铜器是商代文明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代表,今天我们就走进甲骨文和青铜器,来了解它们。
【新课教学】一、甲骨文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找出本目的主要知识点。
经过学生发言,最后确定本目有关甲骨文的主要知识点如下:①殷墟出土。
②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③和今天的汉字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④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状况。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多媒体打出《商朝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让学生找出殷墟的位置。
补充材料介绍甲骨文出土的情况。
提问:王懿荣为什么能发现甲骨文呢?学生经过讨论发言,教师可概括为:①王懿荣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是他平常刻苦学习、积累的结果。
七年级历史上册《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教学设计
1.分组: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话题:各小组围绕以下话题展开讨论:
(1)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商朝时期的用途和意义;
(2)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商朝文化中的地位;
(3)甲骨文与青铜器对后世的影响。
3.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论,记录讨论结果。
4.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发展特点及其在商朝时期的文化价值。
2.难点:甲骨文的发现、研究过程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字发展中的地位;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及其象征意义。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甲骨文和青铜器实物图片,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了解历史背景。
4.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甲骨文与青铜器历史价值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承文明的价值观。
3.通过学习甲骨文与青铜器,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课堂练习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举甲骨文的构成特点;
(2)简述青铜器的分类、造型和纹饰特点;
(3)分析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商朝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反馈: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甲骨文与青铜器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华东师大版
第6课甲骨文及青铜器教学目标知识及能力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学会识别甲骨文与金文的字体,了解今天的汉字及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像培养自己的历史想像能力。
过程及方法通过“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及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的认识。
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像,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通过对司母戊铜方鼎铸造过程的模拟想像,能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协同合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语)。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的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芒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白高度智慧的〞(江泽民语),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要求知道甲骨文与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甲骨文与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相关的甲骨文资料,并掌握它及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2、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1)音乐资料,F4演唱的流星雨;(2)影像资料,包括甲骨文、青铜器的图片,“中国入世、申奥成功、中国足球队出线〞的剪辑录像资料;(3)游戏活动中需要的猜谜字牌。
学生准备1、搜集甲骨文、青铜器的相关资料并掌握相关知识。
2、搜集日常生活中由铜、锡、铅制成的物品。
3、课前学会书写较为简单的甲骨文。
教学方法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较少、形式较为单一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了相关的游戏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
此设计力图表达“人本思想〞,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到第一位,使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3华东师大版
甲骨文与青铜器甲骨文与青铜器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甲骨文和金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文的渊源。
同样地,通过学习商朝的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进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学难点:造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时的文字记载了什么内容?”通过学生对甲骨文的竞猜,引导其对甲骨文字的初步认识,使学生对甲骨文字与现在文字之间有种初步的认识。
上的文字,记录了商朝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历史的最有价值的史料,是我国目前已知的的成熟文字。
在商代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破解甲骨文字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1、青铜器的含义p47页回答青铜器的含义空:,故所铸器物叫青铜器。
司母戊鼎联系司母戊鼎制作想象图,通过制作过程的繁杂,耗费人力之多,进行解释。
特点二:工艺精美特点三:分布地区广泛青铜立人像金面铜人头像青铜神树结合图片,阐述三星堆文化的概念和三星堆文化的特征。
特点四:种类多结合课本p47页的小字部分及上的图片,来说明青铜器种类之多。
的青铜器介绍给学生。
教学反思本课是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介绍的是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
由于课本内容简单易懂,因此在这样一节常态课中,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来指导学生有效阅读课本。
这是鉴于目前的实际:不少学生学习习惯不佳,课前不预习不看书,课上光听不看书,课后做作业还是不认真看书,导致已学过的最简单的知识却仍然一无所知,令人震惊!有鉴于此,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抓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学会认识何种文字是背景、。
七年级历史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讲述青铜器与甲骨文的相关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灿烂的青铜文明》第二节《青铜器与甲骨文》。
详细内容包括: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及代表作品;甲骨文的发现、特点、内容及其历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基本知识,掌握青铜器的种类和代表作品,甲骨文的特点和内容。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了解古代文明,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铜器的种类及代表作品,甲骨文的特点及其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和用途;甲骨文的发现、内容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商代青铜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器物有什么特点?它们在古代有什么用途?2. 讲解:结合课件,详细讲解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及代表作品;甲骨文的发现、特点、内容及其历史价值。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教学挂图,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特点及历史价值。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起源:夏商时期发展:商周时期达到鼎盛种类:礼器、兵器、生活用器等代表作品: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2. 甲骨文发现:清朝末年特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内容:记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务历史价值:研究古代汉字发展的重要资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青铜器的种类,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2)简述甲骨文的特点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2. 答案:(1)礼器:用于祭祀、宴请等礼仪活动;兵器:用于战争;生活用器:用于日常生活。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甲骨文与青铜器》优质课件
水
明
日
射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甲骨文出土的意义
1、甲骨文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材料。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3、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有着一脉相承 的关系为汉 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你知道哪些有“鼎”的词语? 三国鼎立 大名鼎鼎 鼎鼎大名
人声鼎沸上册
探秘之旅: 二、破解青铜器之谜
1、你知道什么是青铜器吗? 2、青铜器的产生、发展、走向鼎盛分别是 在何时? 3、古代青铜器中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它具 有哪些特点呢?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世界上最早的青铜铸器调剂表
青铜器有六种调配铜、锡比例的配 方:锡占六分之一,是铸造钟鼎的比 例;锡占五分之一,是造斧头的比例; 锡占四分之一,是造戈戟的比例…… ——《周礼》
商代青铜器的特点
• 工艺高超
• 种类多样 • 纹饰精美
• 气势恢宏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我国文字的起源
甲骨文
甲骨文的概念 甲骨文在我国历史研究中的意义
闻名于世的
青铜的概念 夏、商、周时期——青铜时代 后母戊鼎
青铜器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四羊方尊
商代。盛酒器。1938年 在湖南省宁乡县月山铺出土。 尊高58.3厘米,口每边长52.4 厘米,重34.5公斤。尊身铸满 精细的花纹,肩部有蟠龙四条, 四角是四个大卷角羊,造型奇 特,工艺高超,是商代青铜器 的精品。
四羊方尊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文字起源
1、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代人是怎样记事的?
2、在传说中,我国古代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结绳记事
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青铜器基本知识•甲骨文基本知识•青铜器与甲骨文关系探讨目录•学生实践活动设计•课堂互动环节设置•作业布置及下节课预告01课程介绍与目标教材内容概述青铜器的基本知识与特点包括青铜器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和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青铜器的基本知识。
甲骨文的基本知识与解读介绍甲骨文的发现、特点、解读方法和重要价值,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甲骨文的基本知识。
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关系阐述青铜器与甲骨文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两者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01要求学生掌握青铜器的基本知识、特点和制作工艺;了解甲骨文的基本知识、解读方法和重要价值;理解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关系及其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能力目标0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03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导入新课,介绍青铜器的基本知识与特点;展示青铜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第一课时深入讲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组织学生讨论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课时介绍甲骨文的基本知识与解读方法;展示甲骨文拓片或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甲骨文的识别技巧。
第三课时探讨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关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两者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意义;进行总结和归纳。
第四课时课时安排与计划02青铜器基本知识青铜器定义及分类青铜器定义青铜器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分类青铜器种类繁多,包括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农具与工具、货币、玺印与符节、度量衡器、铜镜、杂器等。
鼎盛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采用范铸法,制作工艺精湛,器型多样,纹饰繁复。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甲骨文与青铜器导学案无解答华东
第六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5、构成青铜器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A、铜
B、铁
C、锡
D、铅
6、青铜铸造工艺生产环节的先后顺序是()
A、制范——塑模——铸造
B、塑模——制范——铸造
C、制范——铸造——塑模
D、塑模——铸造——制范
7、就青铜器的用途而言,你认为“鼎”应属于()
A、食器
B、酒器
C、礼器
D、乐器
8、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乳丁纹平底
D、象尊
9、假设你生活在商朝在一家青铜器手工工场工作,你在从事青铜器的制作中,会经历哪些步骤?
10、下图属于什么文字?它与今天的汉字有何联系?它对我们研究商朝的历史有何作用?
史料链接
甲骨文是商朝后期王室贵族使用的占卜文字,因其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故名。
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的“殷墟”,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文字。
在我国图书发展史上,甲骨文书被认为是最早的图书。
它记载了先民的生活片段。
从人类文明视角考察,甲骨文的出土,与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的纸草文书及希腊的线形文字的发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甲骨文与敦煌遗书、汉简和故宫明清档案一起,被世人誉为近代中国四大学术发现。
王襄和王懿荣基本同时,是我国殷墟甲骨文的最早鉴定和购买者之一。
王懿荣虽然最早鉴定并购。
七年级历史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的主要成就,认识著名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2)掌握甲骨文的起源、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青铜器图片,分析其艺术特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甲骨文的结构和演变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自豪感,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成就。
2. 甲骨文的起源、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1. 青铜器艺术特点的分析。
2. 甲骨文结构的演变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青铜器图片、甲骨文样本等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夏商周时期的背景。
(2)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青铜器吗?请大家谈谈对青铜器的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青铜器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学生观察青铜器图片,分析其艺术特点,如造型、纹饰等。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成就。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讲解与展示:(1)教师讲解青铜器的重要代表作品,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青铜器资料,分享学习心得。
5. 过渡新课:(1)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关系。
(2)提问:同学们知道甲骨文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呢?6.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甲骨文的定义、起源和特点。
(2)学生分析甲骨文的结构,了解其演变过程。
7.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甲骨文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8. 讲解与展示:(1)教师讲解甲骨文的结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甲骨文资料,分享学习心得。
9.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青铜器与甲骨文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
七年级历史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讲述青铜器与甲骨文的相关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夏商周时期》的第三节《商朝的青铜文化》和第四节《甲骨文与古代文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历程,掌握青铜器的种类、特点及制作工艺。
2. 认识甲骨文,了解其历史价值,掌握甲骨文的基本特点及释读方法。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历史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甲骨文的释读方法。
2.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种类、特点;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青铜器与甲骨文实物图片、教学挂图。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青铜器与甲骨文实物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青铜器部分:a. 介绍青铜器的定义、发展历程及种类。
b. 分析青铜器的特点及制作工艺。
c. 指出青铜器在商朝时期的重要地位。
(2)甲骨文部分:a. 介绍甲骨文的定义、发现过程及历史价值。
b. 分析甲骨文的基本特点及释读方法。
c. 展示甲骨文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青铜器与甲骨文实物,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描述。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a. 定义、发展历程、种类b. 特点、制作工艺c. 商朝青铜文化2. 甲骨文:a. 定义、发现过程、历史价值b. 特点、释读方法c. 实物图片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及商朝青铜文化。
(2)简述甲骨文的历史价值及基本特点。
(3)观察教室内的青铜器与甲骨文实物,描述其特点。
2. 答案:(1)青铜器发展历程:夏朝出现青铜器,商朝达到鼎盛,周朝逐渐衰落。
商朝青铜文化:以商代青铜器为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学习目标:1、把握文字起源的传说、记事方法。
2、把握甲骨文的含义、文字结构及意义。
3、把握汉字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地位。
4、知道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基本过程、青铜器的主要种类和用途。
学习重点:对甲骨文的认识和了解;青铜铸造的历史地位、工艺制做、基本种类和用途。
学习难点:汉字的构字四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我国的文字是由刻画符号演变而来的。
距今五六千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2、东汉时,文字学家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以,其中构字的四种方法是:、、、,这些方法在中都已齐备。
3、甲骨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以及连笔书写的草书和行书。
虽然字形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结构仍是相通的。
4、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懂得把___、____、___熔治在一起铸成__________。
5、著名的青铜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_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6、目前所见的最早的青铜器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珍品。
7、我国的青铜冶炼,已有__________年左右的历史。
8、青铜器种类繁多,按他们的用途,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等。
二、课中研讨(一)重点研讨1、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我国文字是由什么逐渐演变而来的?(结绳记事、仓颉造字)(刻画符号)2、什么叫甲骨文?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甲骨文在文字演变中的地位?3、什么是构字四法?要求学生完成“阅读与思考”。
山(象形)、刃(指事)、林(会意)、渭(形声)。
4、列举商周时期著名的五种青铜器。
青铜器与甲骨文优秀教案
青铜器与甲骨文优秀教案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象,培养历史想象能力。
2.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积极开展搜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象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2.通过对司母戊铜方鼎铸造过程的模拟想象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
3.通过“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语)。
2.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正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认识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2.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二、难点: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大会对殷墟的评价是:与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文历法闻名于世,文化影响广博而久远,真实性、完整性强,具全球突出的普遍价值,有良好的管理与展示。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产生于我国哪个朝代?它们对中国文化有怎样的影响?感知理解: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组织讨论:司母戊鼎的铸造方法。
(1)计算两道数学题。
①浇铸司母戊鼎需要800多公斤的铜液,如果以每一坩埚一次熔铜12.5公斤计算,至少需要多少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②每个坩埚需要三四个人,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共需要多少人同时行动,共同协作?(2)铸造过程中的六项工程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一、课标内容
①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从点到线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
②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甲骨文、金文的字体,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从点到线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
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具是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教学情境激趣的方法,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享受成功获取知识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育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
2、教学难点:理解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的这一论断。
四、教育方法
(1)教法
1、图片欣赏法
2、问题探究法
3、情境体验法
(2)学法
1、观察分析法
2、自主探究法
3、合作交流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上课开始后喊上课,同学们起立后,喊坐下,然后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给大家三分钟温习第六课西周的分封的内容,然后进行课堂听写。
主要问二个问题:
一、西周建立时间,战役,都城?
二、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主要内容以及作用是什么?
然后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武王伐纣和分封诸侯,将最后一部分平王东迁讲完。
三、平王东迁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西周分封制建立了严密的统治网络,是不是就能保证王位的万世永固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提示:西周后期,统治者昏庸残暴是其走向灭亡的主观原因。
从客观上来说,当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诸侯国在政治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散性,越是边远地区,表现得越明显,这就构成了某些战乱的因素、随着诸侯国实力的消长,诸侯、卿大夫地位的升降,外族的侵扰,战乱增加,经济遭到破坏,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然后教师提示学生了解西周灭亡的时间及东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
【小结学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建立,了解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及西周的灭亡,了解一个朝代要长治久安,统治者必须亲近贤人,疏远小人,施行仁政等。
【导入新课】
老师讲: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大概了解了他们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我们知道如果要全面了解一个朝代的特点,我们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分析。
前面的学习我们主要从政治方面分析了三个朝代的特点,今天呢,我们主要从文化和经济的角度再次共同学习三个朝代,也就是第六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探究学习】
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本。
现在请大家用三到五分钟快速浏览课本,并完成练习册的知识归纳部分。
然后教师下去指导学生看书,归纳并维持纪律。
然后逐步对题,并重点强调一些偏僻字,如司母戊鼎,钟鼎文等。
放映幻灯片到下一页,教师提示学生,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分别是甲骨文,金文以及青铜工艺。
一、甲骨文
主要以幻灯片的形式加课本,边问边总结,并提醒学生在课本上标记出来答案,方便复习。
主要从甲骨文的含义,出土地址,如何被发现的(王懿荣,史海拾贝部分)以及其内容和作用。
培养学生从课本寻找答案的习惯,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
(1)教师陈述:下面我们一起共同学习甲骨文这一部分,看到这个标题我想大家一定感觉好生涩,好枯燥。
其实大家不用担心,初中阶段,我们不用学习的那么深,只需要了解其基本知识点就好了。
而且甲骨文和我们今天的汉字有很深的渊源,这会帮助我们理解甲骨文的。
(2)教师问:好了,说了这么多甲骨文了,我想请问大家什么是甲骨文呢?出土于哪里呢?(学生回答后)归纳总结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然后放映幻灯片,殷墟的图片。
(3)教师引入:那么甲骨文是如何被发现的呢?然后让一个同学读33页小字部分的史海拾贝部分,然后提问。
王懿荣为什么能发现甲骨文?为什么不是其他同学呢?(提醒同学们找出关键字)然后归纳出答案(专业知识、观察生活)。
(4)为什么甲骨文这么受到重视,它记载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回答,然后归纳出来。
然后从内容里的占卜进行详细讲解,为什么占卜,什么样的人能占卜?然后将十二生肖的甲骨文与金文对应出来,然后让同学们猜舟和车。
二、金文
(1)教师提问:以汉字的演变引出金文,然后让同学们将其记到课本上,并从瓜这个字为例,引导同学们发现汉字由复杂逐渐简化,便于书写。
(2)然后提问金文是什么?有何特点及其作用。
引导同学们在课本上找出来并进行标记。
三、青铜工艺
(1)本节内容准备以合作讨论以及图片展示为主进行讲解以三个问题为主进行分组讨论。
1、青铜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2、青铜铸造业的特点是什么?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3、青铜器的种类,特点是什么?
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进行讨论,每组一个问题,然后请一位同学归纳答案,逐题进行解答。
青铜器的种类内容以图片展示为主。
提醒同学讲课本知识点勾画出来。
(2)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毛公鼎为例重点讲述商周时期青铜工艺的精湛,劳动人民智慧的伟大。
然后进行小测试:
1、最大的青铜器是?
2、商代青铜器的精品是?
3、出土于株洲的青铜器是?
4、不属于商朝的青铜器是?
5、已知金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是?
(3)然后以图示法讲解商周青铜铸造过程,直观展示出:
1、青铜器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2、青铜器的产生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
3、青铜器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青铜时代
(4)最后请同学们朗读最后幻灯片。
培养同学们爱护,保护文物的习惯。
文明出游,不乱涂乱画。
七、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甲骨文,金文和青铜器。
了解了商周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知道了甲骨文以及金文的含义,内容,特点及作用;
知道了青铜器及其铸造业的特点,了解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名器。
八、板书设计
第六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甲骨文
(1)含义
(2)内容,特点,作用
二、金文
(1)含义
(2)内容,特点,作用
三、青铜器
(1)发展历程
(2)种类,特点
(3)精品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