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重点(含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免疫学绪论
掌握:
1、免疫和免疫学概念。
2、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3、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熟悉:1、免疫细胞的分类和种类。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功能:
答:1.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正常:可产生抗感染的作用(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
异常:应答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超敏反应;应答过弱——免疫缺陷疾病。
2.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指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丧失——肿瘤发生;病毒持续感染
3.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指免疫系统通过调节网络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清除损伤的细胞或衰老的细胞)。自稳机制发生异常——自身免疫病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二.免疫应答的特点
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单核-巨噬细胞、NK、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等】
特点:通过细胞表面表达的受体,识别表达于多种病原体表面(非特异性免疫)的分子。
如:Toll-like receptor 4 (TLR4) 识别多糖(表达于多种G-肠道杆菌表面)
固有细胞活化→免疫效应→释放CKs(IFN)→防御作用
2.特异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淋巴细胞】
特点:细胞克隆分布,表达一种抗原识别受体,特异性识别天然大分子中具有特殊结构的小分子(蛋白质中的多肽、糖中的寡糖、脂酸、核苷酸片断)这些小分子称为抗原(Ag)。
三、免疫的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个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而获得,而并非针对特定抗原,属天然免疫。【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2、特异性免疫: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的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发生的反应。
【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有耐受性;作用慢而强。】
免疫和免疫学概念:
免疫(immunity):是机体识别“自己”, 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免疫学(immunology):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独立学科。
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
掌握:
1、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概念。
2、免疫器官的分类和功能。
一.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组织和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P14页
骨髓的功能—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胸腺的功能—T细胞分化成熟的主要器官。
发生和分化的场所。 1.TCR功能性成熟;
1.血细胞生成场所
2.T细胞识别自身MHC分子;
2.B细胞成熟的场所
3.大部分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被清除,获得对自身抗原的耐受
性;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场所(再次应答)。
4.T细胞发育成熟:CD4+,CD8+T细胞。
骨髓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及其胸腺造血微环境:胸腺基质细胞(TSC)成决
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构成.定T细胞分化、增值和选择性发育的胸腺微环境。
(二)外周免疫组织和器官(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系统)
淋巴结的功能:
1.淋巴细胞定居场所(浅皮质区是B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非胸腺依赖区;深皮质区是T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胸
腺依赖区);
2.免疫应答发生场所;
3.淋巴细胞再循环;
4.过滤作用;
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immune organ):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 immune organ):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成熟和工作的场所。免疫细胞-执行免疫功能的主体。
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1.增加抗原与淋巴细胞接触的机会;2.充实淋巴组织。
淋巴结的组成【淋巴结表面覆盖有结缔组织被膜,浅皮质区可见大量B细胞聚集而组成的初级淋巴虑泡,受抗原刺激后,形成生发中心(次级虑泡);副(深)皮质区可见高内皮质小静脉(HEV)淋巴细胞由此从血循环进入淋巴结】P17页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黏膜免疫系统(MIS)亦称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及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的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和阑尾等。】P20~21页
第三章抗原
掌握:
1、抗原的概念和抗原的两大特性(抗原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包括抗原本身的因素和机体的因素。
3、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抗原决定簇的概念;B细胞决定簇(表位)和T细胞决定簇(表位)
的特性。
熟悉:
1、胸腺依赖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抗原。
2、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佐剂、超抗原和丝裂原)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一.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答:1.抗原的异物性:
* 非机体自身物质的特性 胚胎期未与淋巴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 异种物质病原微生物、异种动物血清、细菌外毒素;
* 同种异体物质ABO血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
* 自身抗原物质变性的自身物质或自身隐蔽成分。
2.理化性状
* 抗原的种类;* 分子量大小(一般在10kDa以上);
* 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 一定的物理性状。
3.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4.机体遗传因素: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受遗传控制(Ir基因) 。
5.抗原的特异性: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的专一性。
①抗原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②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并发生反应。
二.B细胞决定簇(表位)和T细胞决定簇(表位)的特性:
抗原(antigen) :能与T细胞的TCR或B细胞的BCR特异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antigenicity) :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决定簇(AD):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
* 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
四.比较TD-Ag与TI-Ag的特点。(熟悉)
特点TD抗原TI抗原
组成B和T细胞表位重复B细胞表位
Th细胞辅助必需无需
免疫应答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
抗体类型IgG (主)IgM I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