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天目釉研究

合集下载

天目釉[瓷器轴色之一]

天目釉[瓷器轴色之一]

天目釉[瓷器轴色之一]
建阳窑,简称建窑,亦称“建安窑”、“乌泥窑”。

宋代名窑之一,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池墩、芦花坪一带。

建窑创烧于唐代,主要产品为青釉瓷。

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极为盛行,主要烧制黑釉瓷、青瓷、青白瓷等,最终在清代结束。

建窑以黑釉瓷闻名于世,古代文献中称为“乌泥建”、“紫建”、“黑建”。

建窑器物以碗盏为多,被称为“黑釉盏”,其造型酷似漏斗,口大足小,分敞口和合口两种,其中敞口的较多,底部为浅玉环圈足,有旋坯纹。

建窑原是南方地区的民窑,北宋晚期由于“斗茶”的特殊需求,烧制了专供宫廷用的黑盏,部分茶盏足底有“供御”、“进盏”铭文。

黑釉盏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紫黑。

由于瓷胎含铁量较高,因此黑釉盏一向有“铁胎”之称。

其釉质润泽,釉色乌黑,器物内外皆施釉,外釉接近底足,足底无釉而露胎。

釉面有明显的垂流厚挂和窑变现象,有“兔毫”、“油滴”和“曜变”及“鹧鸪斑”等名贵的品种。

兔毫盏,因在釉面上闪现状如兔毫般银光闪烁的丝条纹而得名,按其釉色又分“金盏”、“银盏”和“蓝盏”,而“蓝盏”尤为可贵。

在高倍放大镜下,可以看见其釉面开出细小的蝉羽纹,点缀着些像雪花片的金星、银星和红星。

其流淌下垂的兔毫纹,呈现着浓淡深浅、弯弯曲曲宛如黄土高原的丘壑,呈色上浓下淡,变化无穷。

油滴盏,在乌黑的釉面上呈现银灰色的小圆点,星罗棋布,经日光照耀,犹如油滴般晶莹闪烁。

鹧鸪斑釉,其釉面呈现状如鹧鸪赤紫相间的羽毛一样的斑纹,令人扑朔迷离。

“曜变”则是黑瓷器物在光照下,从器表的薄膜上所焕发出来的黄蓝绿紫等色融合在一起的彩光,变幻莫测,这种瓷器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

天目釉(窑变黑釉)应用研究

天目釉(窑变黑釉)应用研究
与 其 他许 多古 陶瓷 不 同 ,建 窑 的烧 成 温 度 相 当 高 。一般 中国古瓷 大多在 1 3 5 0℃在这样情 况下 ,釉 中 物理 一 化学反 应激 烈。 同时烧成过 程 中被 釉熔体封 闭 于胎 、釉 中的气 泡在高 温 下体积 迅速 从各 个部位 冲 出 釉 面 ,加之高 温 下熔体 黏度 迅速 下 降 ,气泡冲 出的速 度加快 。在釉 中气泡 由小变 大 ,到达釉面 时鼓胀起 来 , 然 后 冲 破 釉 面 , 形 成 一 个 个 火 山 口 。 此 时 釉 面 一 方 面 缓慢 向下流淌 ,一 方面旧的火 山 口逐渐愈 口、平复 、新 的火 山 口又 不断出现 ,形成 了釉 面的 “沸腾 ”的现象 浙 江省教 育厅 社会 科 学研 究课 题
油 滴和兔 毫釉都 可 以从釉 的沸腾效 应 中诞 生 。它 们 由于 釉的 配方 不 同,导 致 了釉的烧 成 温度差 异 以及 在 给定 温度 下釉 的粘 度 的差别 。釉 的流 淌速度快 使 釉 泡 速带 到釉 面 的氧化 铁微 晶往 下随机 漂 流 ,逐 步分 散 开 来在它 们 流淌 的路途 上 留下 了长 长轨迹 而形成 兔毫 纹 。 但 是 油 滴 釉 特 别 是 类 型 , 根 据 化 学 分 析 数 据 , 因 熔 剂含量 较低 ,S i O,含量较高在相 同的高温烧成 下其 粘 度 比兔 毫 釉高 ,整个 烧成 过程 中釉 流淌极 慢 。火 山 口的愈合使该处有 成核的机会 ,Fe,O 微 晶由引析晶而 形 成整 体性 的油滴 晶 花反射 镜面 。若 一个 斑点 中有 无 数 晶核 形成 了许 多微 晶晶花 并且 在冷 却时该 处又 发生 诌 缩 , 因 而 破 坏 了 它 的 大 面 积 的 镜 面 而 成 为 破 碎 的 无 数反射面。欧洲 陶艺家 Jean Gire1是天 目瓷特别是油 滴 釉 的高手 ,她特 别 强调油 滴 天 目瓷烧 成 时的沸 腾效 应 提供 了气 泡未爆 破 时氧化 铁 品花 已开始成 核并 析 晶 的直 接 证据 ,它 十分 重视 油滴斑 的镜 面反射 率 ,作 了 改 善含铁 油滴 斑反 射率 的若 干添 加剂 的研究 。必 须指 出的是 ,许 多油滴 晶花 具有 一个 析 晶核心 ,晶体在釉 熔 体表 面上生 长时发育 成水 平如 镜 ,连在 一起类 似雪 花 那样 的整 体晶花 。在 这种情 况下 ,即使 釉液流 动速 度 加快但 是 晶花像 一 叶水面漂 流 的浮萍 那样 ,亦 整体 随釉 漂 流而 不致散碎 ,甚至各 个 晶花 流到一 起互 相接 触 ,流 到碗 的下部 。 因此油滴 晶花的结 构好 坏也 是一 个 能否 是制 出优 良油 滴 盏 的重要 技术 因素 。

天目瓷是一种黑色带有紫及酱色釉彩的瓷器

天目瓷是一种黑色带有紫及酱色釉彩的瓷器

天目瓷是一种黑色带有紫及酱色釉彩的瓷器,原指福建的建窑瓷器。

约在日本的镰仓时代(1192—1333年),日本来我国留学的僧人曾从天目山把这种瓷器带到日本,并称它为“天目”,于是后来人们习惯上便把黑釉瓷称为“天目瓷”。

天目瓷在烧制时要求的温度较高,约在1330度至1600度左右,由于烧制时的温度不同,釉元素的含量不同,胎质元素含量、厚度及釉的厚薄不同,成品才出现兔毫、油滴、鹧鸪斑。

至今为止,油滴与鹧鸪斑这些稀世珍品为千古绝唱天目杯是一种底小口大,胎表显得粗糙,外深内浅的圈足,釉层莹厚而成黑色,口沿部位有明显的缩釉,近足处有积釉、垂釉现象,施釉不到底,但造型优美,乌黑闪亮的釉色,呈现出一条银光或金光闪烁的细毫,称“兔毫盏”,而银光闪闪的细毫称为“银兔毫”,金光闪闪的细毫则称为“金兔毫”,有油滴状结晶者宋人称为“油滴”,在油滴结晶周围出现蓝色斑纹的,极为珍罕,称之为“鹧鸪斑”、“窑变”或“耀变”。

这种与宜兴紫砂(茶杯)全然不同的黑盏,与其说它是“盏”还不如说它是“碗”,它的大小与今日吃饭的碗差不多。

在宋代窑系中,建盏占有重要的位置,赢得宋微宗及文人士大夫的喜爱,但它并不雕刻也不彩绘,也没有宫廷瓷器如冰类玉的质感。

层层矿物悉心研究配比,汲千年传统瓷文化,历千年窑火煅烧,用年轻的心做正确的事,旨在做温润典雅之器,用淡泊纯净之态品人生百味。

天目瓷造型古香古色,大气典雅;釉层较厚,釉质坚硬;多数器物施釉到底,部分圈足露胎;釉色多以黑、酱色、天蓝色为主,部分器物有窑变现象;在深沉的或黑或酱的底色上烧制出点点色斑,似紫霞流动,又似星罗密布,有着令人痴迷的万千变化。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天目瓷像一只炯炯有神的瞳孔注视凝望;它的每一笔线条每一个棱角都蕴含着陶工思想的灵魂;是灵动的生命在指尖跳动。

浅谈建窑“供御”“天目”“进盏”的始烧时间

浅谈建窑“供御”“天目”“进盏”的始烧时间

浅谈建窑“供御”“天目”“进盏”的始烧时间浅谈建窑“供御”“天目”“进盏”的始烧时间2010-03-10 08:22:52 作者:四川成都张天琚福建的建窑是宋代名窑之一,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芦花坪一带。

该窑从晚唐、五代始烧青瓷,黑釉瓷始烧于五代末至北宋初,两宋时期尤其是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建窑主要烧天目茶盏的鼎盛时期,至元代衰落。

建窑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天目”茶盏的烧制。

建窑的工匠除通过配釉、施釉和掌控窑炉温度、气氛,烧造窑变天目窑变盏、天目柿色盏、天目乌金盏外,还采用了点装饰、线装饰、面装饰和图案文字装饰的人工技法在器物上形成某种奇特的纹饰图案,从而烧制出天目兔毫盏、天目油滴盏、天目鹧鸪斑盏、天目虎皮斑盏等。

应该说从1935年美国人普拉姆玛到建窑调查并搜集大批瓷器标本到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福建工作组对水吉窑进行的考古调查,再经过1960年和1989年至1992年的多次全面调查和重点发掘,建窑的基本状况是很清楚的。

“1960年10月,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对水吉窑的芦花坪进行首次发掘,发掘面积约90平方米,出土瓷器等标本千余件。

1977年5至7月,福建省博物院和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联合对芦花坪进行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208平方米,揭露窑炉基1座。

窑基为砖构、半地下斜坡式龙窑,残长56.1米、宽1.8至2米,窑底坡度12至18度,窑室底部排列的匣钵粘有黑釉碗,证明它是烧建盏的窑炉。

发掘出土的黑釉器有敞口碗、敛口碗、高足杯等,有的釉面有兔毫斑纹,碗底刻划姓氏及数字。

匣钵与垫饼上有的刻印文字与数字,有的垫饼有反文‘供御’、‘进盏’印记。

发掘者推断,其年代为北宋中、晚期。

” “1989年5月至1992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福建省博物院联合组成建窑考古队,先后4次进行全面调查和重点发掘”,出土物中有反文“供御”、“进盏”字样的垫饼的年代被发掘者推断为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

1954年5月,南京博物院宋伯胤先生曾在芦花坪窑址堆积中采集到一件带“绍兴十二年(1142)”铭刻的匣钵,对确定建窑的制瓷年代具有实证的意义。

黑底蓝晶天目釉的研制

黑底蓝晶天目釉的研制

黑底蓝晶天目釉的研制作者:杨勤富贺珊娜来源:《佛山陶瓷》2015年第04期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黑底蓝晶天目釉形成机理,并分析了影响黑底蓝晶天目釉结晶的因素。

实验表明:釉料的化学组成、生产工艺、烧成制度对黑底蓝晶天目釉结晶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分析,找到影响黑底蓝晶天目釉结晶的最佳条件,可获得光滑黑色的釉面布满3~6 mm的蓝色晶体,非常美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黑底蓝晶天目釉;工艺;结晶;因素1 前言“天目釉”古代是以福建的建阳与江西的吉安为主,此外,河北的磁州窑或定窑、山东的博山,以及河南、山西、陕西等处也有出产。

宋代著名的曜变天目、油滴、兔毫、星盏、茶叶末等名贵釉具有浓厚的东方艺术色彩,历来为世人所珍视。

其千姿百态的自然窑变结晶釉所焕发出的神奇异彩,令人叹为观止。

每一件产品的釉色、晶花都是唯一的,且晶花千变万化,突显了天目釉的名贵。

“天目釉”的特征是黑色(也不免有例外,如:所谓“柿天目”等柿黄色的器物便不是黑色)。

若仔细去观察其釉色,并非纯黑,大体多带有褐色或绀色。

因为釉厚的缘故,所以看起来好像黑色一般。

本文是在传统天目釉的基础上进行了黑底蓝晶天目釉的研究,生产工艺与现代日用陶瓷生产工艺一样。

通过实验发现,烧制的产品其光滑黑色的釉面布满3~6 mm的蓝色晶体,非常美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2 实验内容2.1 坯体和釉用原料本实验采用的坯体为笔者公司日常生产所用的中温瓷用坯体,在1250 ℃条件下烧成后瓷化程度好,适用于黑底蓝晶天目釉,经检测其化学组成如表1所示。

釉料采用钾长石、石英、烧滑石、骨灰、方解石、坯料和化工原料(红色三氧化二铁)。

釉用原料的化学组成如表2所示。

2.2 釉料配方经过反复实验和调整,最终确定黑底蓝晶天目釉配方组成及含量范围如表3所示。

其釉式为:2.3 釉料的制备工艺本实验釉料的制备工艺及参数为:首先,按配方准确称料;然后将称后的粉料入球磨机进行湿磨,其中,料﹕球﹕水=1﹕2﹕0.8,球磨时间为50 min;然后,过360目筛,筛余小于0.1%;最后,获得的釉浆含水率为45%~48%,采用水玻璃调整釉浆的稠度。

景德故事“瑰丽华贵,惊为天目”——天目釉

景德故事“瑰丽华贵,惊为天目”——天目釉

景德故事“瑰丽华贵,惊为天目”——天目釉
天目釉
天目釉
“天目釉”源于宋代,最早指福建建窑和江西吉州窑的茶盏,其凡施黑釉的瓷器通称“天目”,如俗称的鹧鸪斑、玳瑁、油滴、铁绣花、曜变等。

有的说是日本人把底釉上奇异的色点惊为天之目,故称天目釉;其烧制技术被称为“神技”,神技“神”在施一种釉色,一经烧制即呈现出色彩斑斓,变化莫测,特点各异的结晶体,是人意不可为的纯天然形成。

曜变天目
而其中的曜变天目釉则是我国历史上南宋时期最早发明的珍贵窑变结晶釉之一,传世珍品早已失传数百年。

曜变天目的烧成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其釉下一次高温烧成的耀斑,在阳光和一定温度条件下会闪耀出七彩光晕。

兔毫天目
兔毫天目是宋朝建窑最具代表的产品之,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
珍品。

在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筋脉,因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而得名。

油滴天目
油滴天目又名“鹧鸪天目”,因其纹路类似建窑当地鹧鸪鸟胸部的羽毛的黑底白斑,里面的斑纹如皓月星空争先斗彩。

玳瑁天目
玳瑁天目是吉州窑黑釉窑变中较为美丽的品种,所谓玳瑁斑就是在黑色釉面上点染黄色釉斑,烧成后呈现如海龟背壳样的漂亮斑纹。

釉面由黑、黄等色交织混合而形成,色调生动而滋润。

铁锈花
铁锈花是用含有氧化铁的斑花石作颜料,在瓷坯上描绘图案,经高温烧制而成。

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图案中的铁晶体呈现出斑斓的铁锈红色,故名。

铁锈花为北方磁州窑系宋、元、金时期的特有品种。

天目釉赏析

天目釉赏析

天目釉赏析
天目釉是我国宋代创造的一种珍贵色釉,宋代以江西吉州窑和福建建安窑两地生产为主,传世珍品早已失传百年,日本人对中国的天目釉深感兴趣,通常以氧化铁结晶发色的黑釉陶瓷称为“天目”。

这一名词在国际上的陶瓷界也通用,如英语中亦有“Temmoku”这一名称,日本语中叫“天目”(てんもく)其分类有“耀变天目、鹧鸪天目、蟹眼天目、玳瑁天目、玳皮天目、木叶天目、油滴天目、兔毫天目。

鹧鸪斑天目
鹧鸪斑耀变天目釉,是上乘名贵之釉,在钳黑的釉彩中呈现金、银红的多彩斑点和丝纹,其奇特的肌理和梦幻的釉调。

如同(竹鸡)胸前或背部的羽毛花纹,其胸部黑地白圆斑点与油滴相似,其背上黑白相间的丝纹与兔毫相似。

可见鹧鸪斑耀天目实是油滴天目和兔毫天目的结合体,其浑然天成的釉调和温润的质地,使用古人题诗赞曰:“玉鹏纹刷鹧鸪斑”、“鹧鸪斑中吸春露”可见鹧鸪斑耀变天目是何等的珍贵和高雅,值得让人品味和收藏。

油滴天目
耀变油滴天目釉,是上乘名贵之釉,宋代黑釉系统的结晶釉,在黑色或黑褐色釉面上,满布闪烁银光或豆沙色的小圆点和斑点,称为“油滴天目”。

油滴釉最早是由福建省永吉县建安窑烧成,茶碗为其典型,北宋人蔡襄曾有诗赞建窑黑釉瓷,曰:“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

此蟹眼即油滴天目,而人们喜爱油滴天目茶碗是古人常颂“茶色白(茶光沫),宜黑碗,建安所造者绀黑,斑如蟹眼,其坯微厚,盛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故油滴天目茶碗,在细细品茗之余,真是无穷的余味。

吴晓勇,让“天目釉”涅槃重生

吴晓勇,让“天目釉”涅槃重生

吴晓勇,让“天目釉”涅槃重生作者:***来源:《莫愁·时代人物》2022年第11期一个外表由黑白灰三种颜色搭配、几组错落有致的小楼构成的院落,坐落在现代建筑和田园交织的仪征新集,清新古雅,超然物外,颇有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意境。

这里的确有一位远离喧嚣、潜心钻研的陶艺高人吴晓勇,这所院落就是他亲自设计、精心布局、倾心打造的集研学与文创、工作与生活于一体的世外桃源。

走进这个院落,仿佛走进了他的陶艺世界,设计室、操作间、柴窑、瓦斯窑,陶泥、坯子、半成品、成品……简单的一方天地,充盈着他的梦想,堆满了他的创意,寄托着他的情怀。

吴晓勇是安徽无为人,青年时已用丝网版画创作撑起了职业生涯的一方星空。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陶瓷。

泥巴经过陶艺人的手,随心所欲,可华丽,可质朴,不同性格、不同感悟用陶泥充分体现,做成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精美陶瓷器。

他惊叹陶艺是一种建立在中国传统工艺美学上的语言。

天目釉是陶瓷器家族里的特殊成员,曜变天目在世界陶瓷史上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珍品,相传一只顶级的天目盏,可以换一座城池。

凝视一只精致的曜变天目盏,恍如一片浩瀚星河,闪烁通透,神秘莫测。

吴晓勇着迷了,被老祖宗的神奇技艺深深折服,为中国传统的陶艺文化自豪骄傲。

然而,对陶瓷了解得越深入,他越觉得不安。

在宋代,我们的祖先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仅仅凭着智慧和经验,就能烧制出举世闻名的天目釉。

宋徽宗撰写《大观茶论》,论盏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

”北宋文坛领袖苏东坡吟茶诗词多达一百首,日本幕府的将军为争夺建盏之“曜变”收藏权,曾发动惨烈的战争。

如此盛极一时的烧制技艺到了南宋以后就中断失传了,堪称“神品”的传世文物皆由日本人收藏,四件宋代建盏:三件曜变全盏、一件油滴全盏,极少公开展览,中国出土的唯一一块曜变残片来自杭州古皇城遗址。

吴晓勇觉得应该为中国陶瓷做点什么,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从零开始学习陶艺。

红色油滴天目釉的研制

红色油滴天目釉的研制

我国黑釉瓷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隋唐年间,那时已开始黑釉瓷的试制。

至宋朝时,窑业发达,窑址范围广,如福建建阳窑的兔毫、油滴天目,江西吉州窑的剪纸、玳瑁和木叶等[1]。

黑釉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我国烧造黑釉瓷烧造比青釉稍晚,在青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时,黑瓷才刚刚开始烧造,在越窑青瓷的影响下,浙江德清县城郊,余姚县大陆菜园等地开设瓷业窑址,同时生产黑瓷与青瓷[2]。

所谓油滴,是一种结晶釉,在釉面上散落着许多类似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大小不一,小的只有针尖大小,大的则能达到数毫米,形似油滴,主要由于烧成时铁的氧化物在该处富集,冷却时这些局部形成了饱和状态,并以赤铁矿的形式从中析出晶体,从而形成“油滴”斑,所以油滴釉属于结晶釉[3],而且油滴天目与耀变天目、兔毫、茶叶末等同属于天目系列釉,为铁系结晶釉。

红色油滴天目釉因其鲜艳的红色而被人们所喜爱,它属于油滴中一个名贵的品种,其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非常高,其釉面黑如夜空、宛若晨星的斑点、变幻莫测的表面形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

近几年,随着茶文化的复古盛行,油滴天目装饰的茶器更是成为茶客的必备,但由于油滴天目烧成过程中影响因素颇多,且稳定性较差,还原工艺复杂,成品率较低,完美的产品数量更是有限,市场需求量大,造成油滴天目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所以,长期以来油滴天目釉的形成机理和工艺制备研究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配方和工艺制度的制定与古代样品差异较大等。

本文以高岭土、长石、石英、方解石、滑石、骨灰等为主要原料,以氧化铁为结晶呈色剂,制成釉料后施于坯体上,经1280度高温烧成,最终形成红色油滴天目釉,釉面布满米粒大小的油滴,极富艺术效果。

本实验通过正交实验法、单因素法等科学实验方法对油滴天目的烧制进行研制,找到了效果较好的釉料配方。

红色油滴天目釉是一种结晶釉,其形成结晶的主要原因是在烧制过程中釉料熔融时产生了液液分相,它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艺术釉,起源于我国的颜色釉。

宋代建窑油滴天目釉的仿制研究

宋代建窑油滴天目釉的仿制研究
滴 天 日釉 的仿 制 实验 , 并从 釉 料 配 方 、 施釉工艺、 烧 成 制度 等 方 面 , 初 步 探 讨 了工 艺 因素 对 “ 油滴” 形
成 的 影 响 。结 果 显 示 : 铁含 量、 釉层厚度和 烧成温度、 保 温时间是影响“ 油滴” 形 成 的 关 键 因素 。
关 键 词 油 滴 天 日 ; 配 方; 工 艺; 仿制 我 国 黑 釉 瓷 的生 产 历 史 悠 久 .可 以 追 溯 到 汉 代 .此 后 的 配方 、 施釉工艺 、 烧 成 制 度 等 方 面探 讨 工 艺 因素 对 油 滴 天 目釉 形 成 的影 响 。
鉴 于 此 .本实 验 将 以 中 国科 学 院 上 海 硅 酸 盐研 究所 对宋 代建 窑油滴残片样 品化学组成 分析结果 ( 见表 1 ) 为依 据 , 采
红 土 为 主要 原 料 .配 合 古代 釉 料 配 方 中常 用 的 瓷 石 和 草 木 灰 开 展 油滴 釉 的仿 制 研 究 。 研 究 在 前 期探 索 性 实 验 的 基 础 上 , 采 用 单 因素 实 验 方 法 , 改变红土加入量 ( 1 1 . 5 %~ 3 2 . 5 %) 、 釉 层 厚
隋、 唐 时期 继 续 烧 制 , 到 了宋 代 。 其生产规模更大 , 窑 址 遍 布 南
北, 如福 建建 阳窑 的兔 毫 、 油滴天 目, 江西 吉 州 窑 的玳 瑁 、 剪 纸
贴花 、 木 叶 天 目等 。油 滴 天 目是 其 中最 为 名 贵 的 品种 之 一 。 它 的外 观 特 征 为 黑 釉 表 面 分 布 有 一 个 个 状 如 油 珠 的 小 圆 斑 . 如 同油 液 滴 在 水 面 上 . 在 光 照 下 产 生 强 烈 的镜 面 反射 , 并 会 随 着 入射 光 角 度 的改 变 . 形 成 异 常 艳 丽 的 彩色 变 化 。 目前 所 发 现 的

天目釉的秘密,失传已久的古老工艺

天目釉的秘密,失传已久的古老工艺

天目釉的秘密,失传已久的古老工艺
#美浓烧#在日本歧阜县瑞浪市已有1300多年的制作历史瑞浪市的陶瓷制作艺人们采用多种工艺
精细无机无毒釉彩
烧制窑温达到了1240-1260°C
而非通常的700-800°C
坯体所含金属经充分氧化
我们平时使用的洋式餐具、和式餐具
大约50%以上实际上是美浓烧
天目釉——则是美浓烧里面的稀珍品种
关于天目釉的来源
有几种说法
有的说是日本人把底釉上奇异的色点惊为天之目,故称天目釉
有的认为产于福建、江西等地
天目釉有耀变、玳瑁、油滴、兔毫、木叶等斑色
已经失传了800多年
在中国陶瓷专著中有介绍
天目釉是瓷器家族里的特殊成员
耀变天目又是最为珍贵的品种
耀变天目的烧成带有极大的偶然性
其釉下一次高温烧成的耀斑
在阳光和一定温度条件下会闪耀出七彩光晕
此次亮相的同类耀变天目
目前只有日本三家博物馆的藏品
我国目前还没有收藏的记录
曜变天目釉的特点
在黑釉里自然浮现着大大小小的斑点
围绕着这些斑点四周还有红、绿、天蓝等彩色光晕在不同方位的光照下闪耀
而且从器皿的整体来看
也会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出现大面积的色彩变幻
就仿佛是一只变色龙一样。

宋代曾有一位来访的日本和尚把几件天目釉瓷器带往日本至今只有在日本存世屈指可数的几件作品
美浓烧此款天目盏
乃复刻传世的精品之作
才用釉下彩工艺以及天目釉双重工艺
外观沉稳大气深如浓墨
点缀连珠几滴
宛若璞玉之美韵
简约的几点提睛之笔
将天目幻化如同星河
作者:美浓烧官方旗舰店。

油滴天目釉的研究

油滴天目釉的研究

天目油滴釉的研制摘要油滴天目釉是我国南宋时期名贵的釉种之一,其存世作品不多,所以比较名贵。

油滴天目釉主要产于福建安窑与江西吉州窑。

本文围绕着油滴天目釉的研制进行了实验。

由于油滴天目釉对配料组成和制备工艺条件要求严格。

配料的组成、制备条件及工艺控制至关重要。

因此实验过程中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从油滴天目的配料组成、釉料制备工艺、烧成制度等方面入手,考察各因素差异对釉面效果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对比本实验采用浸釉、荡釉和喷釉的方法。

施釉厚度控制在0.8-1.2mm,本实验的油滴天目釉适宜于氧化气氛下烧成。

关键词:油滴天目釉制备工艺烧成制度AbstractOil droplets temmoku glaze is one of the rare glaze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period in China, there is not much, so more expensive. Oil droplets temmoku glaze mainly originated from Ann kiln in fujian and jiangxi jizhou kiln.This article revolves a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il droplets temmoku glaze has carried on the experiment.As the droplets temmoku glaze ingredients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of strict process conditions.The composition of ingredients, preparation conditions and process control is very important.So in the process of experiment, using the method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from on oil droplets purpose ingredients, glaze preparation, sintering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glaze effects.Through experiment contrast this experiment adopts the immersion glaze, glaze and glaze spraying method. Glazing thickness control in 0.8 1.2 mm, the experiment of the oil is suitable for red glaze firing under oxidizing atmosphere.Key words:oil-drop glaz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firing system目录摘要........................................................................................................... Abstract..............................................................................................1 前言........................................................................................................2 文献综述2.1黑釉的起源2.2黑釉的发展2.3油滴天目釉制品—建盏2.4油滴天目釉的形成机理2.5油滴天目釉的化学组成范围2.6油滴釉在化学组成上的特点2.7原料的选择及其作用2.8烧成工艺控制2.9其他工艺条件3 实验内容3.1课题研究的目标3.2实验原料3.2.1实验原料的选择3.2.2实验所用的原料3.3实验仪器以及设备3.4实验生产工艺流程3.4.1实验工艺流程3.4.2实验工艺参数3.5实验过程3.5.1实验配方3.5.2前期阶段实验3.5.3中期阶段实验3.5.4后期阶段实验3.5.5工艺因素对实验的影响4 结果分析及讨论4.1实验结果以及讨论分析5 结论5.1油滴天目釉配方的确定5.2工艺参数6 经济分析7 参考文献8 致谢1 前言自古以来,油滴天目釉是我国南宋时期名贵的釉种之一,主要产于福建建安窑于江西吉州窑,还有酱色釉、兔毫釉、茶叶末及曜变天目、剪纸天目、木叶天目、玳瑁天目、虎皮天目等同属于天目系列釉,这一系列都是铁系结晶釉。

吉州窑天目釉的仿制研究

吉州窑天目釉的仿制研究

吉州窑天目釉的仿制研究
胡晓洪;敖镜秋
【期刊名称】《中国陶瓷工业》
【年(卷),期】2003(010)002
【摘要】吉州窑天目釉瓷因具独特的斑纹和色彩而享有盛名.本文以吉州窑当地的原料为主,根据有底、盖釉的工艺特点,通过改变某些氧化物的含量,分析了这些变化对呈色影响的规律,试制出与天目釉中虎皮、绿色剪纸、免毫相近的制品,为进一步仿制提供了依据.
【总页数】4页(P29-31,12)
【作者】胡晓洪;敖镜秋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528000;中国轻工业陶瓷所,景德镇,333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4.6+14
【相关文献】
1.宋代建窑油滴天目釉的仿制研究 [J], 罗婷;吴军明;孙丽
2.吉州窑天目釉改善性添加剂的研制 [J], 王展光;蔡萍;李书琴
3.基于陶瓷艺术创作下的传统吉州窑木叶天目工艺(釉药)研究 [J], 聂慧梅
4.吉州窑天目釉茶盏的装饰艺术及文化意蕴探析 [J], 张会安;曾晓云;曾向阳
5.天目釉(窑变黑釉)应用研究 [J], 戴雨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木叶天目釉的制备研究

木叶天目釉的制备研究

木叶天目釉的制备研究
邱辉辉;李小龙;郑志刚
【期刊名称】《江西化工》
【年(卷),期】2022(38)4
【摘要】本实验以钾长石、高岭土、滑石、石英、石灰石作为主要矿物原料,以化工原料氧化铁作为主要着色原料,并辅以少量氧化钛和氧化锰,共同着色来制备木叶天目釉。

研究了基础釉配方中硅铝比对釉面光泽效果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分别探究了配方中钾长石、石英、石灰石和氧化铁的含量,工艺参数以及树叶种类等因素对釉面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以配方组成48.3wt%钾长石、7.0 wt%高岭土、8.6 wt%滑石、12.8wt%石英、8.3 wt%石灰石、12.7 wt%FeO、1.0 wt%Ti O、1.3 wt%MnO,球磨10 min,施釉厚度0.8~1.2 mm,1240℃烧成并保温20 min,将桑叶直接平铺在干燥的釉面上即可制得釉面效果良好,叶纹清晰的木叶天目釉。

【总页数】6页(P77-82)
【作者】邱辉辉;李小龙;郑志刚
【作者单位】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
【相关文献】
1.木叶天目釉初探
2.基于陶瓷艺术创作下的传统吉州窑木叶天目工艺(釉药)研究
3.天目釉(窑变黑釉)应用研究
4.砂金天目釉的制备
5.吉州窑木叶天目瓷的技术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35建窑天目釉研究StudyonTemmokuGlazesofJianKiln张列’许华勇‘邓支华+董和泉‘采煜扬亮黄伟王建尹京苑*郭景康’(上海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l海。

200444,|{{{|国)ZbangLiecheng,XuHuayong,DengWenhua,DungHequan,Zhuh,YangLiang,HuangWei,WangJian,Yinlingyuan,GunIingkang(BioinformaficsCenterofShangh“University,Shanghai,200444,China)AbstractItiswellknowthatmanypreciousancientceramicswalescouldtlotbeimitatedinthesituationwithmoderntechnology.ThisworkanswersthequestionbystudyingtemmokuglazesofJianKiln.~、引言建窑天目釉是古陶瓷历史中一朵奇花异葩,包括曜变、油滴、鹅鸪斑、兔毫、羽毫、木叶等诸多种类,且五光十色,蕴涵着无限神秘,为后人不断效仿,至今仿建窑天日釉尤属难度较大的陶瓷工艺技术,而如今仿制的天目釉远无法达到宋代建窑天目之水平。

陈显求等长期以来对建窑天目釉进行深入的研究,从1989年至今的历次古陶瓷国际讨论会上,都有新的研究成果发表。

本工作在前人的基础上,探讨建窑天目瓷胎和釉化学成分的规律,为重现建窑天目瓷的历史原貌奠定基础。

二、实验收集了1989年以来历次古陶瓷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陈显求等研究建窑天目瓷的样本,样本集包括供御油滴和龟背兔毫…、供御建盏【“、鹧鸪斑Ⅲ、兔毫【4I、鹧鸪斑Ⅲ、油滴㈣、羽裹1建窑天日瓷胎的化学组成T_ble1ChemkalcompositionofbodyoftemmokuwalaltofJlankilnwt%孵IGO_[顶蝴([6匝0]卫互工里町竺]:塑:j!箜I塑I竖,6718,055,450.393.220.17,472.1蔫『_十—葡r1—氮百1—百西—r—丽—1—1而—_r1西—广1历—T_丽广厂i丽面『_1_]礴—_广1而—r币万—1_—蘧[1—趸互■[蛋!工卫!二[型j!:!!’四位作者对车工作有同等贡献·本文通讯作者:上海一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生命科学院t-*00444,E-mait:shanghaiuniversRy@126cOIl2354JG3纯黑59.2419266830552.88O065.66白兔毫58.1918.1l7660.64-3140.7411lJG5白兔毫55.7116.828.680712.7048429235JG6白兔毫59■719.457.690.7I2.73O,ll542l91】G7白兔毫583120.456.370582750.09696l87纯黑592813.24I.4402l2.77L18156l287JJ2黄兔毫59420.686.61O70.1958ll55H45鹧鸪斑631720.954.610662.990.13496595DGl白兔毫59,917.7890.835O,8417D02黄兔毫5292l5106052.107811.5D03纯熙66174330.429056纯黑6l620712.729073上35D05纯黑653149570641064615DJl纯黑66417530.4290。

56311DJ2黄兔毫59.5184660.625O679L6DJ3黄兔毫61518.9530.626O66417DJ4黄兔毫59.619570525047.72194jPA.1鹧鹅斑57,3220.26640.613.020.1981994JPA.3鹧鸪斑60451653750.6337402l6.4622394JPA一5鹧鸪斑587919.1963l0.612.7700675321994JPA.7鹧鹋斑61.315635.180“2930057.83242JSl油滴69.515.634O53.2044.9O7JS2油滴69.11542O53.2n845O.7Z1羽矗61_817.75O42.9O.67.517Z2油滴70149340.43.6044.70.715#银兔毫63918443063.10.16213I甜银兔毫6032l,14,80.60l621.42衅黄免毫55719.87.606240】86243坩银兔毫62217.7480429017420.4银兔毫60418750530178190-J.2银兔毫63l18.838053l0l6.914表2建窑天目瓷釉的化学组成Table2Claeralealcomposition0f一峨eof忱mⅡ呻kuofJlankilnwt%Omo5lJTH兔毫65.12328261.1226019JG0油滴65224831l22010.0604JGl黄兔毫654225720.98230l045947JG2纯黑65622.1731l2l0.10720.4JG3纯黑6562l97.1123O,I0520.52JG4白兔毫64.2233741l2.3010505JG5白兔毫6422297.91_l210,1043043JG6白兔毫6522480.12.40l045045JG7白兔毫64l22.882l2101042O.42”l纯黑67.2217.3l2.30.1047047JJ2黄兔毫64921.9781123Ol0.50.5H45鸥鸪斑642724563l1_182.87024008051DGl白兔毫64.52228.1l_223O40.1O.5DG2黄兔毫64.223781.221040.104DG3纯黑66.621.57.1ll2.204O.iO.3D64纯黑63622783l22.405乱lO5编号类型S102AL’03Fe203Ti02K20N耻0CaOigODG5纯黑209721.1220.4nn纯黑66.32l8722204010.4DJ2黄兔毫64227821.22.3050103D”黄兔毫66.521741I2305010,5黄兔毫65322l7培122.104010494JPA.1鸥鸪斑662822657.25l26003005O4294JPA一3鹧鸪斑68.232l036661082080.060.050.3894JPA.5鹧鸪斑71.0319.155791.051.940.02004039mA-7鸡鸪斑66952I886360972.380020090.4lJSl油滴65.12l9821121040l04JS2油涛637218912210.2090.4羽毫64722384122020l04Z2油滴66.221.27.61.320.4010.515#银兔毫67.32l760-02l簖银兔毫66.1227.61l240.10.10420#黄兔毫67520l250.1020437#银兔毫66321.97.51.22.30.10lO40-4银兔毫652248312230l0.104O-J.2银兔毫65.621.88.41.22.2O.100l0,03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式识别算法,以化学组成SiOz,A1:O,,Fc20,,K20,Na20,CaO,MgO为特征变量,按照如下分类:纯黑1,油滴2,鹧鸪斑3,黄兔毫4,白兔毫5,银兔毫6,羽毫7,分别对胎和釉的进行分析,结果见图1和图2。

图l建窑天目胎的化学成分分布图Fi导1DistlibutiondiagramofchemicalcompositionofbodyoftemmokuofJi8nkiIn图2建窑天目釉的化学成分分布图Fig.2Distributiondiagramofchcndcalcompositionof出mof∞rch-noku0fJiankiln三、结果与讨论建窑天目瓷胎釉化学成分数据表明,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天目瓷,胎和釉的化学成分没有显著差别,存在的差别主要是由原料化学成分波动和化学成分测量误差导致的。

356为什么同样的化学成分条件下,建窑天目会产生不同的外观效果呢?油滴:鹧鸪斑和兔毫是釉在烧成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析晶,从陶瓷物理化学的角度来分析,析晶需要一定的化学热力学条件和化学动力学条件,结合陶瓷工艺学知识,当烧成温度较高,釉料玻化比较充分而快速冷却时,釉的效果是纯黑;当高温降温段冷却速度较慢时,釉料生成析晶,之后如果快速冷却,析晶无法生长,即出现油滴,如果冷却速度足够缓慢,析晶能充分生长,即出现鹧鸪斑;如果釉料在高温时流动性较大,析晶过程同时发生流釉,即生成兔毫。

众所周知,建窑天目主要都是在龙窑中烧制的,龙窑的不同部位温度差别很大,各个部位温度升降速度不均匀,因此,使用同样的釉料,可能生产出纯黑、油滴、鹧鸪斑和兔毫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瓷器。

建窑天目瓷釉的颜色主要是由高含量的铁发色的,含铁量达到7%一8%是生成黑色系列瓷釉的必要条件。

建窑天目釉中测定的含铁量基本在5%一8%的范围,釉料配方中含铁量更高,所以建窑天日釉基色都是黑色的。

建窑天目中油滴、鹧鸪斑和兔毫等析晶展现五光十色,给人以无穷的幻想,据文献记载,日本馆藏的几件国宝,如曜变天目更是美轮美奂fBI,陈显求等从瓷釉的柝晶和分相给出了理论解释【91。

从陶瓷物理化学角度来看,瓷釉是多相非平衡体系,陶瓷生产中釉料的化学成分分布是不均匀的,在高温阶段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反应,是远离平衡的,瓷釉中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与理论反应差距可能很大。

瓷釉配方测定结果只表明瓷釉化学成分的平均值,陶瓷生产原料化学组成波动性很大,陶瓷工艺过程导致瓷釉化学组成局部不均匀,以相图学分析,瓷釉在高温阶段的物理化学反应涉及多元陶瓷相图的很大区域。

建窑天日釉在不同化学成分和不同烧成热力学过程的双重作用下,有些区域可能生成钙长石析晶、有些区域可能产生氧化铁析晶、有些区域可能出现液液分相,这些过程还可能相互影响,出现更加复杂的情况。

建窑天日釉中含钙量较高,CaO与SiOz,AItO,作用,生成钙长石析晶可能性很大。

建窑天目瓷釉中高含量的FezO,,可以替换A1203。

进入并破坏SiO:.AIzO,品格,产生析晶。

推而广之,在建窑天目瓷釉中填加各种原子参数与SiOz-A1zO,晶格参数差异较大的氧化物,都可能产生析晶现象,生成各种具有特殊艺术效果的瓷釉。

分相是陶瓷相图中普遍的现象,只要瓷釉的点落在分相区域,烧成冷却过程足够缓慢,就可以产生分相,建窑天目瓷釉的化学组成落在多元陶瓷相图分相区周围,产生分相的概率较大。

远离相平衡的瓷釉物理化学反应是典型的混沌热力学问题,我们可以给出理论描述,实际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的因素,如原料化学成分的波动、工艺过程的干扰和烧成温度曲线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出现不同效果的瓷釉,古代陶工只能依靠运气生产各种特殊艺术效果的瓷釉,今天,虽然科学技术有了巨大进步,但是我们至今无法获得一张完整的多元陶瓷相图,也无法对陶瓷生产工艺参数进行精确控制,甚至在多数生产企业中还无法实现陶瓷原料的标准化,面对复杂的混沌热力学问题,今人和古人同样无能为力,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无法重现古代建窑天目瓷珍品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