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中国奇迹的经验探讨
中国人能创造奇迹读后感
中国人能创造奇迹读后感我一直相信中国人能创造奇迹,就比如燃烧的中国女排,从战胜巴西开始。
里约之行,这支队伍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痛苦、心酸甚至是不信任。
小组赛负于荷兰、塞尔维亚、美国外界都在揣测,这支创造世锦赛和世界杯奇迹的队伍能否再创神奇,中国女排是否能够绝地逢生?转折从打巴西开始,每个姑娘都记得战胜东道主时的兴奋,越过这座大山,一切变得简单而纯粹。
正如郎平淡定的一句:“无论输球还是赢球,女排精神都在。
”球场上,进攻、防守、拦网,每个环节都在“燃烧”。
“绝处爆发”,成了中国女排此行的写照。
越过最强对手巴西之后,中国女排进入燃烧节奏,燃烧起来的起来的不仅有技术,还有情绪。
夺冠一刻,教练攥紧了拳,嘶声指挥;队员们抱成了团,士气大振。
三十多年的时间,郎平从队员变成教练员,世界改变了,变大了也变宽了。
谈起夺冠的场面,郎平说:“这个场面我经历过,也不觉得陌生,带领不同球队进入过决赛,到了后面比较麻木。
”改变的不仅是世界,还有世界里的人。
即便是郎平,她是女排精神最执着的践行者。
时间流转,中国人的心中的图腾不只有女排,有职业联赛,有会卖萌逗比的90后,似乎再也没有什么万人空巷的魅力,但女排依然是唯一一支能够夺得冠军的三大球国字号队伍。
所以郎平被称作女神,正如魏纪中所说,女排精神与奥运挂钩。
女排精神也应该与所有的竞技体育挂钩。
“女排精神是团队精神,是困难之时永不放弃,”郎平说。
值得记住的,不仅仅有一枚时隔十二年的奖牌,不止是重返巅峰的新黄金一代,女排不是过时的怀旧情怀,而是崭新纯粹的精神力量。
无论昨天还是今天,郎平代表了真正的体育精神,中国女排代表了最积极、向上的团结力量,这就足够。
中国共产党百年创造的经济奇迹及启示
中国共产党百年创造的经济奇迹及启示作者:张占斌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第4期张占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潮头,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1949年创建了新中国,收回了近代以来被帝国主义国家攫取的经济主权,开始了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探索历程;1978年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不断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实现了远高于全球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是70多年来全球平均经济增速最高的经济体。
1952年至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从679亿元增长至99万亿元,增长了1459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19元增长至70891元,增长了595倍;货物对外进出口额从19.4亿美元增长至45778亿美元,增长了2359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由EPS DATA整理)现在中国已经从一个极端贫困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中上等收入国家,按经济总量计算,已经连续十多年处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并且实现了全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减贫。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站在100万亿元的历史起点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创造了世界瞩目、人民满意、载入史册的经济发展奇迹。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实现“站起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急转直下,曾经长久地深陷于低收入发展的泥潭,进入积贫积弱的“百年国耻”阶段。
1900年中国的人均GDP相当于美国的13%,到了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一数据下降为5%,中国一度沦为全球最贫穷国家之一,当时全世界只有10个国家的人均GDP低于中国。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苏轼有句话的理解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苏轼有句话的理解《明天的我国:奋斗创造奇迹》一、引言我国,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作为我国人,我们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并感到自豪和自信。
而在这个过程中,“奋斗创造奇迹”的理念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正如苏轼所说的那句话:“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理念,并共享个人对于我国未来的理解。
二、理念的内涵1. “奋斗创造奇迹”的内涵奋斗,意味着不断努力不懈,勇往直前。
创造,意味着拥有独特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超越自我。
奇迹,则是指在极为不易的情况下取得非凡的成就。
将这三者结合起来,便构成了“奋斗创造奇迹”的内涵,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态度,也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2. 苏轼的名句当我们谈论奋斗和创造奇迹时,不得不提到苏轼的名句。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不怕困难、勇敢向前的精神,它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即使遭遇风雨,也要顶天立地,勇往直前。
这种精神,正是我国人奋斗创造奇迹的源泉之一。
三、我国的发展与奇迹1. 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世界的焦点。
这一切得益于我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勇气,他们在“奋斗创造奇迹”的信念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
2. 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领域,我国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高铁技术到人工智能,我国不断追赶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发展,为“奋斗创造奇迹”注入了新的活力。
3. 文化传承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
而在现代社会,“奋斗创造奇迹”的理念也不断影响和激发着我国人,帮助他们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
四、对未来的展望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其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机遇。
在“奋斗创造奇迹”的理念指引下,我们相信我国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我们相信,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和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便一定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
五、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我国的奋斗精神和创造奇迹的能力,来源于每一个普通人的努力和付出。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中国的发展奇迹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中国的发展奇迹改革开放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重要转折点。
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惊人的发展,被世界称为“中国奇迹”。
本文将探讨改革开放对现代化中国发展的影响和关键因素,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突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决定以经济发展为重点,放松对市场的控制,鼓励私营经济和吸引外资。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开放,包括对外贸易、对外合作以及对外交流的全面开放。
这迅速为中国带来了经济突破,诞生了多个发展奇迹。
首先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崛起。
通过特殊的开放政策,中国沿海城市成为经济的中心。
沿海地区的先行先试为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推动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为中国提供了技术、资金和市场的支持。
其次是农村改革和农民发展。
农村改革使得农民从原来的集体经济中脱离出来,实现了土地、机会和资源的流动性。
这使得农民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有更多的激励来提高产量和质量。
农村地区的发展也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农产品。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建立竞争机制,并实行外贸自由化政策。
这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推动力。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得中国的企业能够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自由发展。
这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和效率的提高。
同时,市场机制的引入也增强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使得社会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和利用。
三、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中国通过购买、引进和自主研发的方式,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
中国的科技企业也逐渐崛起,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主要力量。
与此同时,人才培养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政府积极投资于教育,并鼓励年轻人参与科技创新和创业。
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也为中国的人力资源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四、改革开放成就的影响与启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中国奇迹团课心得
中国奇迹团课心得
奇迹的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始运行,冬奥会即将北京举办,新冠疫情得到有效管控,乡村振兴已全面开始实施,自然灾害没有造成损失,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内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唯正增长!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一次次的创造奇迹,一次次的创造辉煌!祖国万岁!
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我国发展至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一个个中国奇迹,这些奇迹给予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我们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矢志奋斗。
每个人都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道路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对我们个人生活和命运的塑造。
它是我们个人利益最外部的那道屏障,我们每个人人生道路的时代含义,都与国家道路的带宽和质量有关。
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的富强,正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这一过程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世界的格局。
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规律,中国从中究竟应领悟到什么经验?如何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寻求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十分重大的战略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尤其大有裨益。
【心得体会】制度优势创造“中国奇迹”——《厉害了,我的国》有感
制度优势创造“中国奇迹”——《厉害了,我的国》有感X月X日晚,党校组织中青班全体学员观看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这是我第二遍看这部片子,X月X日晚我们第一次小组活动看了第一遍。
影片从我国制造的世界最大的“振华30号”起吊船(排水量相当于世界上最大航母的2-3倍)完成港珠澳大桥的最后吊装工程讲起,向我们展现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C919大飞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在屏幕上震撼亮相,影片全景式地讲述了中国近五年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以及在科技、文化、民生、环保、国防、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整个观影过程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内心充盈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为我们国家所取得的世界其他国家无以伦比的伟大成就而感动,为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而感动,更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带领全国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而深深感动。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遍及全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空前提升,中国的发展是一个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的奇迹。
很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看完《厉害了,我的国》之后,我觉得对这个问题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影片讲到全国70多万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开展精确扶贫工作,西藏有一位年轻的女党员洛措,一次一次到一个藏民贫困户家里做工作,说服他搬迁到条件更好的村子里居住,因为说服工作不顺利,她感到很难过。
她说:“他们(贫困户)不操心他们自己的事情,我要常常替他们操心。
也许以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会懂我了”。
她说这话时流下了眼泪。
看到这里,我也不由得流下热泪。
这个画面让我感到很震撼,为什么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孩,要不辞劳苦操心一个本来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的事情呢?这是因为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必须这么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创造中国奇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创造中国奇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强调综合国力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建设现代化经济、改善民生、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科技进步、资源环境保护等综合国力建设作为中国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发挥综合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使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富强自强的历史性跨越。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保障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引领作用,加强改革全面、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稳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得以腾飞,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富强自强的历史性跨越。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给中国带来了全球影响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使中国享有全球影响力。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综合国力建设为基础的发展思路,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中国创造了奇迹,使中国从贫穷落后到现在富强自强。
中国奇迹感触发言稿
中国奇迹感触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感言。
今天,我要谈的是中国的奇迹。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变化。
经济快速增长,全民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逐渐上升,这些都是中国奇迹的组成部分。
第一,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是中国奇迹的核心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9.0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9.4%。
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办到的。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亿万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实际体现。
通过经济发展,中国让几亿人民脱贫、拥有良好的教育、医疗和住房条件,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第二,全民素质的提高也是中国奇迹的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加大高等教育资源建设力度。
同时,中国还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这些努力使得中国人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成就。
中国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创业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中国奇迹的表现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提升。
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增加,民众的消费能力大幅提升。
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
此外,中国还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得到了更好的满足。
第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逐渐上升也是中国奇迹的一个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和平、开放、合作的外交政策,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回应,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奇迹的创造
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奇迹的创造在1978年,中国启动了一场被称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进程,这一举措引领中国从封闭与隔绝中走向了开放与融入全球经济的舞台。
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奇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造出来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契机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源于一系列的内外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改革的实施。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了原计划经济的局限性,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和决策者对改革的渴望逐渐升温。
与此同时,国际对中国的封锁态势开始瓦解,外部机遇逐渐增多。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为改革奇迹的诞生提供了温床。
二、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成为奇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改革了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资源配置机制,增强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其次,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走出闭关锁国的局限,鼓励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和投资,大大拓宽了经济的发展空间。
此外,中国还积极开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了企业活力与创新能力。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推动外商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奇迹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引进外资,我国不仅获得了资金和技术,还融入了全球价值链,加速了产业升级与转型。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开放和便利条件,极大地促进了贸易往来与经济发展。
四、教育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中国改革开放奇迹的创造得益于教育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我国培养了海量的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同时,鼓励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也为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政府改革与治理现代化政府改革与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改革开放奇迹的重要保障。
通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干预,激发市场活力,我国改善了营商环境,提高了社会效益。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竞争秩序,为改革开放创造了稳定和可持续的环境。
中国经济的奇迹从贫穷到繁荣的转变
中国经济的奇迹从贫穷到繁荣的转变中国经济的奇迹:从贫穷到繁荣的转变随着中国不断崛起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其经济发展的奇迹也逐渐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中国的转型之路远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改革不断创造出的奇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经济的转变和取得的成就。
一、开放政策的推动中国经济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政策,包括外商直接投资的鼓励、经济特区的设立,以及贸易自由化等。
这些政策的推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通过吸引外资和技术的引进,中国成功地打破了封闭的经济局面,为后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推行市场经济,中国引入了诸多市场机制,放开了价格调节和资源配置的手段,使企业和市场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交易和竞争。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建立,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潜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经济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和服务业等其他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着力推动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四、外贸的崛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工厂和出口大国。
中国以其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低成本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国企业前来投资和设厂。
同时,中国积极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与各国建立了广泛的经贸合作关系。
这使得中国能够从贫穷的境地迅速崛起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直接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多年来,中国的人均GDP不断增长,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
同时,中国政府还大力投资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提高了人民的福利水平。
谈谈对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的认识
谈谈对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的认识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认为中国的明天充满了无限可能性。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和科技的领导者,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繁荣,更要注重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平衡发展。
中国正在努力实现绿色发展,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同时,中国也在全球化时代中大力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科技的领导者。
中国正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为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的技术创新也将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机遇。
未来,中国将继续努力,创造更多的奇迹。
中国将继续推动全球化进程,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将成为更加强大、更加平等、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国家。
- 1 -。
“中国奇迹”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中国奇迹”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制度经济学分析中国奇迹,首先介绍了中国奇迹的背景和制度相关概念。
接着探讨了中国奇迹的主要特征以及制度经济学对其的解释。
然后分析了中国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探讨了中国奇迹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奇迹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揭示其中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制度优势,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和指导。
【关键词】中国奇迹、制度经济学、背景、特征、解释、变革、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展、启示、未来方向。
1. 引言1.1 中国奇迹的背景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增长成就,被誉为“中国奇迹”。
中国奇迹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当时中国面临的严重经济问题。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生产力低下,产业结构落后,贫困程度严重。
此时的中国急需一场深刻的经济改革,以摆脱困境。
中国奇迹的背景还包括政府的稳健政策和坚定领导。
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仅积极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中国领导层的决策和执行力也为中国奇迹的达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2 制度相关概念的介绍制度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规则和制度安排。
而制度经济学则是一门关注制度如何影响经济绩效和个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支。
制度经济学强调了制度对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性,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
在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有三个主要的相关概念:制度、制度设计和制度变迁。
制度是指规则、规范、习俗等对行为和组织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制度设计是指对制度进行改变或者调整的过程,旨在提高社会经济绩效。
制度变迁则是指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而发生的变化。
在中国奇迹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中,理解这些制度相关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奇迹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在近年来进行的制度变迁,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本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长达30多年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
创造“中国奇迹”的真正奥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本制度保障。
关键词:中国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图分类号:d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6一0137—04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唯一能创造“中国奇迹”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我国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在探索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还不深刻,因而有过重大失误,付出了沉重代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此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40年轨迹读后感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40年轨迹读后感40多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从此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
这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
40多年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社会主义中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40多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
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最有说服力。
40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国经济奇迹的成功经验及其可持续性分析
中国经济奇迹的成功经验及其可持续性分析作者:杜克猛来源:《商情》2013年第27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创造了中国奇迹,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主要有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强有力的经济干预、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等。
本文也分析了由于我国存在丰富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外汇储备,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以及政府积极主动地经济体制改革等这些优越条件,我国经济奇迹是可持续的。
【关键词】经济奇迹经验经济体制可持续性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中国大陆的GDP 总量达到472564亿元,合7.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人均GDP达到5434美元,首次突破5000美元大关,而在1978年,我国GDP总量仅为3645亿美元,人均只有190美元,33年来我国GDP年实际增长率为9.9%,而世界平均水平仅为3.3%,人民的生活水平每十年就翻一番,而同样的成绩美国花了30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被公认为是一个奇迹,33年的改革实践我们虽然付出一些惨痛的代价,但也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
一、中国经济成功的经验(一)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后期世界出现了两种经济体制转轨方式即俄罗斯的激进式改革和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采取了激进式的改革即休克疗法,对经济体制各方面进行全面变革,改革的结果是,总产出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长呈L型曲线,通货膨胀严重,社会失业大幅度增加,汇率贬值,出口不振,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休克疗法的失败使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GDP总量下降到美国的1/10。
而同期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却使中国摆脱了贫困的苦恼,经济实力大为增强。
我国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表现,第一是摸着石头过河,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
我国改革首先由农村开始,在农村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后开始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减少了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障碍。
中国的崛起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
中国的崛起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中国的崛起: 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场令世界瞩目的崛起。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探讨中国崛起的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关键要素以及中国经济奇迹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的原因中国的崛起始于1978年,当时中国领导层意识到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无法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领导人决定进行改革开放,以引进外资和技术,实现经济现代化。
改革开放的原因之一是为了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人民面临着贫困和不平等。
通过引进外资、扩大对外开放和改革国有企业,中国的经济逐渐复苏,并为人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二、改革开放政策的关键要素改革开放的成功在于其坚持了一系列关键要素。
其中包括:1.市场经济导向:中国采取了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政策,放开了价格管制,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并吸引外国企业来华投资。
2.外资引进:中国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工业的现代化进程。
这为中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3.对外开放:中国扩大了对外贸易,降低了贸易壁垒,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这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
4.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三、中国经济奇迹的影响中国经济奇迹的影响深远且多方面。
以下是其主要影响之一:1.减少了全球贫困:中国的崛起带来了数亿人的脱贫。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
中国的成功经验已成为世界各国减贫的重要参考。
2.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巨大市场吸引了全球企业,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
3.加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经济的崛起使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浅谈“中国奇迹”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七月情人节唯美的寄语【篇一】七月情人节唯美的寄语1.片片尘埃铺展在撕碎的欢乐上,你长袖轻舞,就能扫去尘埃,重聚往日的欢乐,思念,若说这是梦,我愿是不醒的梦,因梦中有您,梦里有情!情人节快乐!2.情人节让我对你无限思念。
将心泊在彩云升起的港湾,偷偷把幸福刻在你的心间,用一缕爱的丝线,将你我紧紧绑在岁月变迁的终点。
情人节快乐!3.情书篇篇,掏心掏肺。
情歌曲曲,真情真意。
情丝缕缕,牵肠挂肚。
情网结结,挽情留爱。
情意绵绵,思念思念。
情缘段段,珍重珍重。
祝你幸福,开心如意。
情人节到,吉祥快乐。
4.一点相思几时绝,七月十四表心意,三生有幸遇见你,四海之内有知音,五彩纷呈生活美;六弦琴奏心情爽,七星高照福运到,八面来风赞美你,九州真爱锁定你,十全十美爱上你!5.上课偷偷写情书,书中偷偷夹礼物,课间偷偷拍照片,书上偷偷写留言,打饭偷偷跟后边,吃饭偷偷坐对面,周末偷偷打电话,睡觉偷偷信息发,我们今生今世在一起吧,祝你情人节快乐啊!6.哈喽,我叫情人节,有句话在我心里憋啦好久,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对你说:“我喜欢你”。
不知道你喜欢我不。
不过没关系,不管你喜不喜欢我,我都喜欢你,我希望你永远幸福,快乐!7.情人节又到了。
知道吗,拥有你,我天天都是情人节!拥有我,你天天都是劳动节!如果我们两个在一起,天天都会是狂欢节!8.心儿很大,有你的心才不空白。
梦想很多,有你的梦才不无奈。
旅途很长,有你陪伴不再遥远。
生活很烦,有你同行不会孤单。
亲爱的,我们一起过情人节吧!9.花有多香,只有闻了才知道;山有多高,只有登过才知晓;河有多深,只有下过才明了;你有多好,只有我知道。
亲爱的,情人节快乐!10.心动不如行动,与其蠢蠢欲动还不如冲动!情人节,让表白多飞一会!兄弟们给力啊,萌动完了努力的煽动,祝大家都把女孩儿们感动!11.情人节到了,你一定要全面实践科学情人观,持续提升情人的幸福指数,该送房送房,该送车送车,实在不行,就送大蒜吧,有升值潜力。
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读后感
《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作者分析了中国奇迹的发生背景、道路选择、制度优势、创新驱动等多个方面,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我看来,中国奇迹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
首先,中国选择了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这种道路选择符合中国国情,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的人力、物力、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中国拥有独特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这种制度优势体现在政府的高效运转、市场的有序竞争、人民的积极参与等方面,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此外,中国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不仅提高了中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然,中国奇迹的发生也离不开其他因素的支持。
例如,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廉且素质较高;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然而,尽管中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因此,中国需要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作者分析了中国奇迹的发生背景、道路选择、制度优势、创新驱动等多个方面,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惊世界殊——中国经济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工业凋敝、农业萎缩、交通瘫痪、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可以说,新中国经济建设就是在这样一个“烂摊子”上起步的,首要任务是医治战争创伤、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到1952年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
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主要产品产量大大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年产量。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到1957年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此后1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但后来“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一度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和国家事业在危难中奋起。
我国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随后,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开,经济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当时“要改革”已经成为共识,但“如何改”“往哪儿改”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深化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市来,我们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政府调控更加科学有效。
两者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开放也是改革。
顺应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趋势,我国在对内改革的同时,打开国门搞建设,不断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我们先后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全面开放沿边内陆地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幅壮美的开放画卷在神州大地渐次铺开。
正是由于我国“敞开胸襟、拥抱世界”,才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了长足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我国“三期叠加”的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大局,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立足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提出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创造的伟大奇迹与成因探析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创造的伟大奇迹与成因探析作者:董延涌来源:《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通过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发展史,梳理出了中国所创造的五个方面经济发展奇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成因探析,总结出了“坚持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确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改革、推动了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了理论创新和经济发展实践的良性互动”等六个方面因素。
[关键词]70年;经济发展;伟大奇迹;成因[中图分类号]F1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9)04—079—0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不平凡的伟大历程,中华民族因此而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举世瞩目的成就,堪称世界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探寻其成因,不仅可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经验,同时也可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中国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中国速度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经济总量不到500亿元,到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0万亿,中国经济不断飞跃跨上新台阶。
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4倍,年均增长8.1%。
其中,1979年至2018年年均增长9.4%,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1]。
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向世界最大的工业制造国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所走过的发展历程。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又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方式更加健康、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增长动力更加强劲。
(二)创造了誉满全球的中国制造制造业是国家的命脉,制造业兴,则国兴。
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我国工业以“一五”时期的156项重点工程为起点,历经70年,以年均11%的增速快速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工业第一大国、制造业第一大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中国奇迹的经验探讨
李炳炎 09:43 来源:《中国改革报》2009年04月08日提交手机点网摘留言打印论坛大【字号中小】
推荐: E-mail 纠错评
中国的改革发展总的来说是成功的。
总结成功的基本经验,一是确立了五项改革原则,二是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模式”。
五项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我们要搞市场经济,但是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丢掉“社会主义”去搞市场经济,这样很容易陷入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的改革思潮之中。
社会主义是可以和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条件下一样可以建设市场经济,这是过去30年证明了的。
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原则。
2.坚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发展。
为了什么发展? 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改革是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改革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碍人的发展。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改革的根本原则。
3.公平与效率并重,更加注重公平。
公平和效率都很重要,不能因为效率而忽视公平。
一味地追求效率,只会带来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给社会带来隐患,对改要在初次分配中就处理好资本与劳动的要更加注重公平,革的前提稳定带来冲击。
.
报酬问题,不能向资本一边倒。
4.倡导共同富裕,反对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
无论什么时候,改革无论如何深入,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都不能忘却。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发出过预警:“决不能导致贫富两极分化。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算走了邪路了。
”邓小平的忠告至今也没有失去它的重要现实意义。
5.通过利益分享构建和谐社会。
要通过利益分享,让国家、企业、个人都在改革过程中受益。
改革的成果,不能只让一部分人获得,绝大部分的人民应该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利益分享的原则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模式:社会主义经济
体制改革的“中国模式”
中国改革的成功,给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一个很好的范例。
中国改革创造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模式”。
这个模式具有以下十个显著特征:
1.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目的是通过改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部分,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不是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取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新自由主义崇尚私有化、自由化的改革,是一种鲜明的具有资本主义私有制意识形态性质的经济思想。
新自由主义在苏联、东欧以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付诸实施,造成了严重恶果。
而中国的改革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没有照搬新自由主义那一套,否则,
后果必将与苏联一样,这是没有疑问的。
2.改革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者不仅无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存在,不了解其核心观点和科学内涵,而且有意识地用完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来取代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
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断然不能用来指导我们的改革。
同时,也只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才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理论。
3.改革的目标: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富民强国、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就是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效率上优越性的同时,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上着力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从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在现存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利用公有制和市场经济两种制度的优点而克服计划产品经济体制和市场分工制度的弱点,促进形成既不同于计划产品经济体制下那种具有主观性的公有制产权制度,
又不同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权制度,并促使这种崭新的产权关系人格化。
4.改革的对象:是旧的经济管理体制,即自然经济体制和计划产品经济体制;不是要改掉公有制,而是要完善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就是要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通过理顺公有产权关系来理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不是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变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将公有制变为私有制。
5.改革的依靠力量:改革遵循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广大劳动者,充分调动他们在改革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改革作为一更多地依靠必须彻底贯穿党的群众路线,中国的改革,场伟大的群众性社会实践。
.
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的力量。
否则的话,只能越改越糟,越改两极分化越严重。
6.改革的方式: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一切经过试验,加以总结提高,然后由点到面,逐步推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我们的改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实践表明,在具体改革上,凡是能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就能比较顺利地达到目的,反之,就会受到挫折。
例如,农村联产承包制改革,首先在安徽凤阳作试点,再向全国推广。
同时,对于像华西村、南街村那样集体经济较发达的地方,也允许不搞联产承包制,实事求是,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但是在城市,一些地方没有遵循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而是照搬照套在国外理论界也存有争议的“管理层收购”的做法。
在实际操作中,依靠的是少数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的管理层,结果把全体人民共有的财产,变成了少数企业管理层的私人财产。
结果导致劳资对立,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职工大批下岗失业,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
7.改革的宗旨: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群众得到看得见的实惠。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所要依靠的并不是一小部分人的积极性,而是全体国民的努力。
要实现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只有当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具有现代化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时候,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
发展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本,要使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试图依靠少数富人和代表他们利益的少数精英分子来主导社会发展,无视数亿工人和几亿农民的利益、要求,把他们边缘化、弱势化,只会把中国引入歧途,是注定不能成功的。
8.改革的路径:我国的改革采用渐进式推进的方式来实施,先易后难、先浅后改革开放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保持社会稳定。
分阶段地稳步推进。
深、.
30年来,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改革的意义和成效可以用“革命”来形容。
而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保持了国家的稳定,保持了国家政权基本运作的正常化,并且还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所得。
假如以苏联的激进式改革为参照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改革指导思想做一个评判,即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是正确的决策。
因为中国不可能承受国家和政权崩溃的代价。
渐进式改革的本质就在于很好地处理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对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只有政权的稳定发挥作用,才能保证改革的延续性,改革的有效延续也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
9.改革的效果:改革的效果必是注重社会公平,走向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发展。
邓小平同志曾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两条根本原则。
”经强调:
“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共同富裕,这不仅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而且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归结点。
社会和谐,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10.改革的前途:在科学改革观指导下的改革前途,是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点,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富民强国。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