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发展-西安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
西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路径思考
西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路径思考近年来,西安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不仅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更是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另一个视角看,西安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从路径思考上寻找发展的突破口。
首先,要着眼于政策环境的改善。
当前,国家对军民融合的支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文件和文件精神相继出台,这为西安的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但是,西安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仍存在过度依赖政策、政策制定和实施缺乏协同配合等问题。
为此,有必要加强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地方政府和企业还要与国家军民融合委员会等政策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及时获取最新政策信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改进建议。
其次,要注重技术创新的突破。
西安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西安的军民融合产业主要集中于计算机软件、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但是仍存在技术攻关能力薄弱、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流失等问题。
为此,我们应在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基地和军民融合研发中心等方面加强投入,积极探索开发新的技术创新形式,鼓励技术人才创业创新,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和优秀企业落户西安,提升西安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要重视经验借鉴和合作交流。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和企业的成功经验。
为此,要加强与其他城市、企业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共同推进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同时,要通过加强在国际上的交流和合作,了解先进国家在军民融合方面的成果和经验,为西安实现向全球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中心迈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综上所述,要实现西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还需要不断寻找发展突破和创新,更要强调政策支撑、技术创新和经验借鉴。
只有在这些方面深耕细作,才能推动西安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成为助力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对西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对西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作者:张媛来源:《经营者》2018年第11期摘要西安作为我国国防工业的重要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是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板块之一。
本文对西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对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政府引导、提高军民融合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式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一、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这为“十三五”期间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此,在建好“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新时代背景下,西安应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加大力度推进军民产业深度融合,破除掣肘,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西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西安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军工企业分布密集,专业技术人才众多,科技实力雄厚。
其中陕西和西安科研机构达1176家,高等院校116所,西安本地军工单位约110家,涵盖核能、航空、航天、兵器、光电、船舶、化工等多个领域,总体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国防科技工业研发和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
三、西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一)体制机制建设尚不完善一是西安市虽推出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保障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传统的军民分离二元体制仍未打破,军民融合项目发展过程中的行业壁垒、信息脱节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致使许多军民融合项目进展缓慢。
二是军民融合部分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未充分考虑军工企业、民企等主体差异,相互协调性较差,发展过程中靠感情、靠关系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是监督和激励机制作用发挥不明显,军民融合产业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等机制不完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适用范围较小。
(二)军民融合市场缺乏竞争力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军工企业计划性较强,紧跟市场、参与竞争的意识较弱。
军民融合 项目 建设内容及规模
军民融合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军民融合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规模因项目类型和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军民融合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的示例:
1. 科研与技术创新项目:
- 军民融合研究院:建设军民融合科研机构,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培养人才。
- 共享实验室与设施:打破军民科研壁垒,共建共享实验室和设施,促进创新合作。
- 技术转移与转化:推动军队先进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 产业发展项目:
- 核高基产业园区:建设军民融合核心产业园区,集聚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动产业发展。
- 军民融合产业链延伸:加强军民融合产业链的延伸,推动军工企业转型升级。
- 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吸引投资、创新和创业。
3.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航天发射基地:建设军民共用的航天发射基地,促进航天产业发展。
- 港口和航道工程:建设军民融合港口和航道工程,加强军事后勤保障与民用物流体系建设。
- 技术装备共享平台:建设军民共享的技术装备平台,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
4. 人才培养项目:
- 军民协同培养计划:推动军校与高校合作,培养多领域军民融合人才。
- 科研人员交流培训:促进军民科研人员互访交流和培训,提升创新能力。
建设规模因地区和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可以是小规模的创新示范项目,也可以是大规模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具体规模需要根据项目的性质、目标和可行性研究等因素来确定。
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浅析
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浅析航天领域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领域,一直是政府高度重视的领域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航天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军民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加速航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可以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航天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政策导向、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对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问题进行浅析。
一、政策导向在促进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方面,政府的政策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包括《“十三五”国防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航天战略纲要》等,都对航天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和要求。
在政策导向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军民融合的政策支持力度,为航天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和政策体系,为航天领域军民融合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
二、技术研发航天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首先需要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支持。
当前,在航天领域的技术研发中,军用和民用已经开始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航天技术在卫星导航、遥感地球观测、通信技术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航天领域的技术研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航天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军民融合发展的技术研发仍然需要加大投入。
在技术研发方面,航天科研单位应该继续加强技术攻关,提升自主自主创新能力,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航天科研单位还应该加强技术转化和成果转化,推动航天技术在军民融合领域的广泛应用。
三、市场应用在航天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中,市场应用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航天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也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在卫星导航、遥感地球观测、通信技术和空天科技等方面,军民融合发展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航天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市场发展不够成熟等。
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浅析
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浅析1. 引言1.1 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背景意义航天领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领域之一,航天科技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军民融合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背景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国家安全能力。
军民融合可以加强国家在航天领域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国防装备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提高国家的安全防卫能力。
二是促进航天科技的民用应用。
军民融合可以促进航天领域的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推动航天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助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是提升国家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军民融合可以促进航天科技的跨界融合和创新,提升国家在国际航天领域的竞争力,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
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对于推动航天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军民融合在航天领域的具体表现军民融合在航天领域的具体表现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
军方和民用航天技术的融合在卫星应用领域体现得非常突出。
军方卫星和民用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的共建共用,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军民融合在航天领域还表现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上。
军方在发展航天技术和装备的也会促进相关技术的民用化应用,推动航天产业的发展。
军民融合还体现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方面。
军方和民用单位在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上的合作,可以促进双方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军民融合在航天领域的具体表现丰富多样,涉及卫星应用、技术研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这种融合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还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
加强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对于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提升国防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2.2 现阶段航天军民融合存在的问题1. 技术难题和信息安全隐患:在航天领域,军民融合需要共享先进技术,但同时也存在技术的保密和转移难题。
西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路径思考
西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路径思考西安作为中国古都和重要的军事城市,具有深厚的军事历史和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西安作为军民融合的试点城市,正积极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路径。
本文将从军民融合的意义、现状和挑战等方面,探讨西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路径思考。
军民融合的意义: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于实现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序、协调、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军民融合能够促进军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良性互动,提高国家军事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能够充分发挥市场资源的作用,促进军事科研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能够加强军地协同作战和灾害救援等公共安全能力,提高国家安全和维稳水平。
当前,西安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道路上已取得一些积极的进展。
一方面,西安拥有丰富的军事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具备大规模军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西安还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有利于军民融合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
目前,西安已建立起军民融合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体系,形成了以航天、军工、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格局。
西安的军民融合示范区和产业园区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推动了军民融合产业链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虽然西安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道路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解决。
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克服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打破部门利益和行政壁垒,促进科技资源和人才的跨界融合。
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增强市场化运作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军民融合企业。
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要推动西安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是加强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
成立由政府、军队和企业等多元主体组成的军民融合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军民融合发展的各项工作,制定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浅析
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浅析近年来,随着各国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航天应用的不断拓展,军民融合已成为航天领域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军民融合不仅可以提高航天科技的研发能力和应用水平,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军民融合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机制需要改进。
航天科技的研发与应用需要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但由于不同领域之间的思想、管理、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合作模式不够成熟和灵活,难以有效协作。
军民融合应加快建设开放、共享、合作的平台,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提升合作效率和质量。
其次,技术创新和保密需求的平衡需要把握。
航天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往往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等方面,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保密制度。
但与此同时,为了促进创新和发展,也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技术开放和共享。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握技术创新和安全保密之间的平衡,需要政府、企业、机构等各方面共同协商和制定相应的措施。
第三,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需要重视。
军民融合需要具备航天科技和军事战略等方面的人才,能够对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支持。
人才培养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步骤,需要特别重视。
同时,在技术开放和共享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人才在航天领域的投入和创新,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第四,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需要对接。
军民融合的发展还需要与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对接,促进创新和应用的有效转化。
如何在满足国家安全和军事需求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需要各方面在实践中加强研究和探索,提出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航天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只有处理好好以上问题,加强沟通和合作,才能够在军民融合发展中实现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和共同的发展进步。
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浅析
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浅析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航天产业不仅是国防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的航天领域逐渐向军民融合发展,具有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军民融合的背景、对我国航天发展的意义、军民融合的难点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军民融合的背景我国军民融合是指军队、政府、企业等在科技领域开展的合作机制,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复杂安全环境的挑战,军民融合已成为我国推进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同时也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必然要求。
在航天领域方面,军民融合初步体现在航天技术等领域。
航天技术是一个高新技术与基础工业、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技术等协调发展的具有支撑重大工程项目的特殊行业。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涉及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因此在军队和民间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而军队作为重要的使用者和支持者,对航天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民营企业的介入和探索也将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减少市场竞争。
二、军民融合对我国航天发展的意义航天技术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在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而军民融合对航天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加速我国航天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航天技术的研究是一个复杂并且昂贵的过程,对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都要有卓越的水平。
军队拥有一批科学人员和技术工人,他们的经验和技术在航天发射和物流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经军民融合,军队和民间企业能够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分享资源和知识,共同推进我国航天技术创新和发展。
2.促进我国航天领域的经济效益。
航天技术的发展需要众多的资金投入,军队资金充足,具有很强的支持能力,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将有助于控制项目成本,提高财务效益。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航天技术将逐渐进入到政府和市场的服务领域,如卫星通信、导航、地质勘探、资源探测等,将实现产业的多元化与市场化。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规划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规划效果图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依托和发挥陕西航天科技雄厚的资源优势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共同建设的以航天技术应用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是西安“五区一港两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86.64平方公里,集中新建区面积23.04平方公里,扩展区规划面积63.6平方公里。
成长的足迹2006年11月30日,基地管委会正式成立。
2007年12月26日,基地被国家发改委批复认定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2010年1月5日,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西安国家半导体照明(LED)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0年2月2日,基地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以军民融合为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0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航天基地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国唯一的航天专业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科学的产业定位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坚持“四节约一环保”的发展理念,以“航天产业立区,战略产业兴区,文化产业繁区”为发展定位,以“大集团引领,大产业构建,园区化承载,规模化发展”为发展方针,着力发展“以卫星及卫星应用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以太阳能光伏及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为主的新能源新光源产业、以服务外包及动漫创意为主的数字航天产业、以生物医药及生物研发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及集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集约化为一体的高端物流产业”等主导产业,积极构建以航天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世界知名”航天产业新城。
三大产业齐头并进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基地充分发挥陕西省航天科技的雄厚基础和资源优势,以民用航天产业为主导发展方向,以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九院771所、中国卫通等掌握尖端高新技术的航天单位为依托,以航天科技西安卫星应用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加拿大国际卫星与通讯产业园、卫星导航与时间频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等项目为平台,着力发展以卫星及卫星应用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集群。
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
12.
项目编号:B0112
宇航用千兆数据电缆技术
面向空间平台用高速数据网络应用,开展电缆结构设计、电缆工艺、耐高剂量辐照、高速率电缆、高耐辐照等技术研究,研制电缆产品。
1)特性阻抗:100±10Ω;
2)衰减:在1.25GHz条件下,≤1.10dB/m;
3)延时差:≤10ps/m;
4)延时:≤4.2ns/m;
1)加速寿命模型应包含多种应力类型;
2)加速寿命试验获得的寿命评估结果与在轨或1:1试验结果误差不大于20%。
软件工具、研究报告、技术规范、论文及专利
一般类项目
3.
项目编号:B0103
基于多源数据的星上产品智能在轨运行故障诊断技术
面向星上产品快速、准确实施在轨故障诊断的要求,充分利用产品在轨和地面等各类数据,研究基于性能-故障网络模型和多源数据融合的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结合可靠性数据和性能数据,提出基于数据融合的产品不合格筛选、薄弱环节识别、优化设计改进和在轨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形成配套技术规范和工具平台,结合典型星上产品开展工程应用验证。
附件1:民用航天“十三五”预研第二批项目指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应用背景和研究目标
主要技术指标
成果形式
项目类别
方向一(B01):先进基础技术研究
1.
项目编号:B0101
航天电子产品寿命量化控制技术
面向航天电子产品需准确控制其可靠工作寿命的研制要求,研究航天电子产品寿命量化设计和控制的模型,提出研制全过程的量化检测和控制电子产品可靠工作寿命的技术方法和流程,研究电子产品寿命特征识别技术,建立关键特性参数与产品寿命关系模型,开发电子产品寿命特征监测系统和寿命检测软硬件工具,编制配套技术规范;结合典型航天电子产品开展工程应用验证。
新时代背景下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新时代背景下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樊大乙【摘要】军民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是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途径。
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困境,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出路。
旨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关键词】新时代|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军民融合不仅是一种战略选择,更是发展与安全相统一的必然路径。
其不仅能助力军队建设,更能优化经济运行,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激发创新驱动的内生活力。
在航天领域,这种融合所蕴藏的巨大潜力与挑战并存,探寻其困境与出路,既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满足日益增长的太空探索和应用的实际要求。
一、新时代背景下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困境分析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但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面临着以下困境:其一,策略指导和法规制度尚不健全。
军民融合的核心是在民用和军用需求之间建立一个无缝的对接,这要求在战略、策略和法规制度层面有明确的指导。
但目前在航天领域,尽管军民融合的思想已被广泛接受,但具体实施方面的法规指导和策略布局尚显欠缺,特别是在一些技术细节和产业链整合上。
此外,与传统的军事产业和民用产业相比,航天领域的特殊性更强,涉及到的技术门槛高,安全要求严格,因此,相应的策略和法规制度需更为细致和具体。
其二,军民融合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
航天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交流,而军民之间的信息壁垒往往成为融合发展的阻碍。
当前,尽管已有一些平台和机制促进军民信息的交流,但在数据格式、标准化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例如,军方和民方在技术研发阶段所使用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可能存在差异,这导致在军民合作项目中需要额外的转换和整合工作,增加了项目成本和周期。
其三,军民融合的资金投入与资源配置机制亟待调整。
军民融合
军民融合作者:暂无来源:《初中生写作》 2018年第1期军工经济迈上了新台阶,发展途径向军民深度融合转变。
这五年,核、航天、航空、船舶、电子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迅速,军民品产值比例基本稳定在3:7,高技术产业占民品比重逐年提升到50%以上。
以“华龙一号”国内外首堆分别开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总装下线、支线客机ARJ21交付运营、“海洋石油981”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智桥”SDN智能高密度万兆交换芯片CTC8096和FT-1500A系列CPU处理器发布、新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公布等为标志,充分展示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潜力。
中核集团:军民融合是核工业的本色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推动核产业转型升级。
军民融合是核工业的本色。
中核集团走中国特色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先导,以问题为牵引,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抓好落实,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与相关地方、行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实现军民人才、技术、资源的双向互动,促进军工任务和民用核产业共同发展。
要组织开放式的核工业产业链军民融合平台,把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优势,把军工技术优势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形成全要素、多领域、全方位、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航天科技:“1+1+1>3”航天科技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积极构建开放式军民融合平台,通过推动产业、区域、资本三个融合,释放出“1+1+1>3”的能量。
一是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开放融合的发展平台。
航天科技在总部设置了军民融合专门管理机构,成立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军民融合促进中心,及时出台了产业投资、成果转化、人员激励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全力支持军民融合发展。
通过多层次推动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孵化。
通过建设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军民共享科研生产资源信息,鼓励航天科研、试验、生产能力向社会开放,吸引社会单位参与航天科研项目,集团外合格供应商数量已接近400家。
2024年军民融合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军民融合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军民融合是指军队和民用领域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一种发展模式。
军民融合市场是指在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一系列具有军民融合特点的商机和产业。
军民融合市场发展的现状表明,随着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推进,军民融合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军民融合市场的定义军民融合市场是指在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涉及军事和民用的一系列商机、产业和服务。
军民融合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需求广泛、技术复杂、市场紧缺、产业链长等。
军民融合市场的主要领域军民融合市场涵盖了多个领域,主要包括:高技术军民融合产业、军民融合创新应用、军民融合装备和技术服务等。
其中,高技术军民融合产业是军民融合市场的核心,包括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
军民融合市场的发展现状军民融合市场发展的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市场的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支持。
通过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奖励政策、贷款支持政策等,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军民融合市场,推动市场的发展。
军民融合市场的市场规模军民融合市场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我国军民融合市场规模达到近3.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0%。
预计未来几年,军民融合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军民融合市场的发展趋势军民融合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1. 技术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市场将继续受到科技创新的推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
2. 产业协同发展:军民融合市场将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产业链的发展,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
3. 国际合作加强:军民融合市场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开展技术研发、项目合作等,推动市场的国际化。
军民融合市场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军民融合市场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包括技术壁垒、人才短缺、市场竞争激烈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技术竞争力。
2. 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军民融合领域的专业人才。
航空航天行业的军民融合竞争
Introduction军民融合是一个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的潮流,其在航空航天行业中的应用尤为突出。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军用和民用航空航天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航天航空行业中的军民融合竞争,包括其特点、形势和潜在影响。
Body1. 航空航天行业的军民融合概述航空航天行业的军民融合是指军用和民用航空航天领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过去,军用航空航天技术的应用主要局限在军事领域,而民用航空航天技术则用于商业和民众的需求。
然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军民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
2. 军民融合的特点军民融合在航空航天行业中具有以下特点:a. 技术转化与需求对接军用航空航天技术在民用领域的转化是军民融合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将军事技术应用于民用航空航天领域,可以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民用航空航天技术的需求也可以帮助军方改进和优化现有技术。
b. 资源共享与优化利用军民融合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优化利用。
军方拥有丰富的研发资源和先进技术,而民用航空航天行业则具有广阔的市场和需求。
通过合作和资源整合,双方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 市场竞争与合作共赢在军民融合的背景下,航空航天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这种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同时,他们也需要通过合作与共赢来实现更大的发展。
3. 军民融合竞争的形势目前,航空航天行业中的军民融合竞争呈现出以下形势:a. 技术竞争的加剧军民融合促使航空航天行业中技术竞争的加剧。
在过去,军用航空航天技术主导着行业的发展,而民用技术相对较弱。
然而,随着军民融合的推进,民用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与军用技术形成竞争态势。
b. 营销竞争的加大军民融合也带来了航空航天行业中营销竞争的加大。
在过去,军用航空航天产品主要由政府采购,较少面向民用市场。
然而,随着军民融合的推进,航空航天企业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以争取更多的订单和利润。
浅谈航天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策略
04
CATALOGUE
航天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策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航天军工企业的应用
01
02
03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核心 技术的自主掌握能力,培 育自主知识产权。
强化创新激励机制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投入创 新活动,提高创新成果的 转化率。
推进产学研合作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 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 ,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
市场开拓困难
体制机制障碍
由于航天军工企业长期承担国家项目,对 民用市场了解不足,市场开拓能力有待提 高。
航天军工企业受传统体制机制影响,存在 管理体制不灵活、市场响应速度慢等问题 ,制约军民融合发展。
02
CATALOGUE
航天军工企业军民融合政策分析
国家层面政策分析
政策导向
国家层面政策强调航天军工企业 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 加强军民协同创新、推动军民融
拓展民品市场
航天军工企业应积极拓展民品市 场,开发适用于民用的技术和产 品。通过与民品产业的融合,提
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技术转移
航天军工企业在技术方面具有独特 优势,应将相关技术转移至民品产 业,推动民品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 品创新。
实现资源共享
航天军工企业和民品产业在资源方 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资源共 享,双方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实现互利共赢。
03
CATALOGUE
航天军工企业军民融合产业协同发展路径
产业协同发展基本模式
01
垂直整合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航天军工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垂直整合
,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浅析
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浅析航天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壁垒和技术转化问题。
由于航天技术的高度复杂性和核心技术的保密性,军用航天技术往往受到严格的技术壁垒限制,导致难以实现军民融合。
技术在军民间的转化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技术转化和推广。
二、资源整合和利益分配问题。
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包括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等,但由于军民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资源整合和利益分配往往面临挑战,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三、产业转型和发展问题。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民用需求的增加,航天产业需要实现从军工向民用的转型,需要解决技术适用性、市场需求、产业体系等方面的问题,推动航天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问题。
军民融合发展涉及到诸多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的问题,包括军民技术转化的政策支持、国防科研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技术出口和进口的监管等,需要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和管理机制。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决和推进。
一、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
通过加强军民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军用航天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实现技术的双向流动,促进军民共赢。
二、建立健全的资源整合和利益协调机制。
建立跨部门的资源整合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统筹军民资源,破解资源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益均衡分配。
三、推动产业转型和协同发展。
加强航天产业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推动航天产业的技术转型和市场拓展,实现军民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领域迈进。
航天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既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也是推动航天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建立资源整合和利益协调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和协同发展、健全法规体系和管理机制等措施,可以逐步解决军民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0字】。
中国航天聚焦军民融合发展——第八期钱学森论坛在沪召开
中国航天聚焦军民融合发展——第八期钱学森论坛在沪召开系统院
【期刊名称】《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卷),期】2017(0)13
【摘要】为贯彻落实中央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求,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开创航天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实现富国强军的战略目标,促进航天产业与社会经济互融、互动发展,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指导下,由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八期钱学森论坛暨2017年中国航天军民融合发展研讨会”于6月29日在上海隆重举行。
【总页数】1页(P7)
【作者】系统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航天聚焦军民融合发展第八期钱学森论坛在沪召开 [J], 李雪;赵晶晶
2.钱学森论坛深度会议聚焦强军富国研讨会暨2018(第五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顺利召开 [J], 岑格
3.钱学森智库聚焦网信强国——第十二期钱学森论坛深度研讨会暨首届网信军民融合峰会在厦门成功举办 [J], ;
4.钱学森论坛深度会议聚焦强军富国研讨会暨2018(第五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
用推进大会在京召开 [J], ;
5.钱学森智库聚焦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第十六期钱学森论坛在包头成功举办[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民融合发展研究和探讨
军民融合发展研究和探讨军民融合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表现。
美国推行“军民一体化”,推动技术和资源在军民两大领域共用,催生了一批民用科技创新企业,强化了军事实力和作战能力。
以色列实行“以军带民”,将国防科技工业植根于整个国家工业实力基础之上,形成了较强的科技转化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
而俄罗斯“军民分离”,国防工业改革十年来,不仅未能建立本国核心民用工业,并且致使国防工业出现危机并逐渐深化。
以美国、以色列为代表的国家通过军民融合形成了雄厚科学基础和巨大创新潜力,在全球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家军民相对分离,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2014年,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受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委托,进行了“绵阳科技城政策体系与体制机制研究”课题。
随后,长城战略咨询对军民融合发展的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形成并发布了《军民融合发展研究》报告,分析总结了军民融合发展规律,也基于技术生命周期构建军民融合发展模型,并针对我国当前军民融合发展现状提出改革方向和建议。
探索构建军民融合模型世界各国都有着军民融合发展经验,也有各自的军民融合模型。
国家军民融合模型分为三个阶段:需求与预研、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以及生产和维修。
下面试着分析这三个阶段:一是技术需求与预研阶段。
国防技术需求和国家科技需求形成相应的国防科研计划和国家科技计划。
美国、以色列等国家为了避免重复研发,以军民两用技术计划组织实施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形成军民两用技术。
而我国军民两用技术计划缺失,因此,能否设置一个兼顾国防技术需求和国家民用技术需求的军民两用计划是顶层设计改革的关键。
二是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阶段。
需求与预研阶段共形成军用技术、军民两用技术和民用技术。
其中,军用技术解密后可向民用领域转移,成为军转民技术。
民用技术被军方采购后可成为民参军技术。
军转民技术、民参军技术、军民两用技术经应用研究、小试、中试等环节形成样机。
当前,我国技术解密制度不健全,成果转化环节普遍存在信息交流不畅、知识产权归属不明、小试中试资金缺乏、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有待改革深化。
新形势下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途径的思考
新形势下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途径的思考
张博;宋旸;刘浩淼
【期刊名称】《网信军民融合》
【年(卷),期】2018(000)005
【摘要】当前,我国航天领域军民融合程度还不够深入,民营企业参与军工任务阻力较大,军工任务仍然相对封闭,对民用产业发展的牵引、拉动、辐射作用还不够强。
如何充分发挥国家主导和市场机制两大作用,抓住民参军、军转民两大关键,进一步推动军、民资源共享、良性互动,是航天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历史性课题。
【总页数】4页(P68-71)
【作者】张博;宋旸;刘浩淼
【作者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5
【相关文献】
1.我国航天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策略研究 [J], 李向阳
2.从SpaceX崛起看美国航天领域军民融合 [J], 王竞
3.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浅析 [J], 张超越; 王紫阳; 余积宝
4.新形势下图书馆对军民融合发展问题的思考 [J], 刘璐
5.新形势下推进军队医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考 [J], 余洁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国防科工委目录序言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二)具体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增强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全面完成科研生产任务(二)启动并实施重大科技工程,带动科技跨越发展(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四)加快空间技术发展,提高业务服务能力(五)积极拓展空间应用,提高航天产业发展能力(六)持续开展空间科学研究,扩展人类认知领域(七)加强行业管理,营造有利于航天发展的良好环境(八)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航天先进文化建设(九)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序言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天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高技术产业。
发展航天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十五”时期,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航天科技工业基础和研发能力大幅提升;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取得快速发展,载人航天取得历史性突破,月球探测工程进展顺利;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航天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国确定了在本世纪前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对航天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相关规划制定,明确了“十一五”时期航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航天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四个坚持”为指导,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统筹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全面协调发展,推进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着力提升航天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扩大航天产业规模,切实加强航天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建设,推进航天发展模式、体制机制、能力水平、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转型升级,发挥航天对国家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推进航天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国家安全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服务。
二、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
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业务服务能力、产业发展能力等显著提高,经济总量和效益显著提升,调整改革、行业监管、人才队伍建设与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重大科技工程取得突破。
基本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
——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建设模式实现由任务型向任务能力结合型转变,提升产品科研生产能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及质量与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研制周期,全面完成产品研制生产任务。
——自主创新能力。
航天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形成以航天重大科技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集成创新成果;一批航天前沿技术、基础技术研究取得成果,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突破航天产品高可靠、长寿命和卫星有效载荷等关键技术。
——业务服务能力。
初步建立长期稳定、可靠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系统,较为完善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以及满足应用需求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初步实现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
运载火箭可靠性与发射适应性进一步提高。
——产业发展能力。
航天制造业总体水平得到提升;初步建成天地统筹、地面协调的卫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空间应用水平和效益显著提高;卫星运营服务与发射服务、对外贸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发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及其应用,形成空间、地面与终端产品制造、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重大科技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相继启动或继续实施,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群。
——空间科学研究。
形成较为完备的,地基与天基研究协调发展、互为支撑的空间科学研究体系。
在天文观测、行星际探测、微重力和空间生命科学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
初步建立空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调整改革与行业监管。
继续推进航天科研院所和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使科研生产布局趋于合理,投融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公布国家航天活动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制定国家宇航级标准。
——人才队伍与文化建设。
到“十一五”期末,航天科技工业从业人数总体稳定,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总量占职工总人数比例达到40%以上;进一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形成适应新形势的航天先进文化。
——国际交流与合作。
双边、多边国际合作得到进一步拓展,航天国际合作环境更加和谐;技术引进、对外贸易规模明显增长。
三、主要任务(一)增强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全面完成科研生产任务。
1.确保完成航天产品科研生产任务。
(略)2.加强航天产品研制生产条件建设。
继续开展产品研制保障条件建设和批生产技术改造,通过产品保障条件建设与能力建设的有机结合,提高任务保障能力,全面推进任务能力结合型航天建设。
生产线技术改造。
建设一批工艺先进、专业安全、精益敏捷的生产线,优化批生产流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较完善的航天产品批生产体系。
新一代运载火箭基本型研制保障条件建设。
以打通研制线为目标,结合研制单位实际情况,以数字化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设基于信息化协同工作的设计、制造一体化研发平台。
3.提高航天产品基础研发能力。
建设航天系统研发平台,满足加强基础研究和超前保障的双重需求。
核心能力基地。
统一配置共用辅助设施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在研制生产中起骨干作用、具备核心能力的研制生产基地。
建设和完善风洞、试车台、微波暗室、定标场等多种重大试验验证设施和目标特性、结构强度等基础性研究试验基地。
关键基础产品研发条件。
开展有效载荷等关键基础产品研发和工程化条件建设,解决长期制约航天发展的关键基础产品问题,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制造业水平。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持续推进“设计上台阶、工艺上水平、验证上规模”,提高航天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以信息化为支撑平台,初步完成先进设计与试验测试、先进制造与质量保障、先进生产管理三大体系的数字化建设,实现三大体系的集成信息共享,形成快速研发、柔性生产和敏捷管理的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缩短航天产品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着力解决航天产品研制和生产过程中污染、高耗能和不安全问题,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0%以上;大力推行环保节约型加工,优先使用绿色含能材料和清洁能源。
(二)启动并实施重大科技工程,带动科技跨越发展。
1.载人航天工程。
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以及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重大技术,建立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
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工作。
2.月球探测工程。
工程将分三期实施。
“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实施一期工程,实现绕月探测,发射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对月球资源的分布规律和月球表面进行全球性、整体性与综合性探测,并对地月空间环境进行探测。
同时,将深入开展二、三期工程论证,并适时启动工程研制工作。
3.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重点发展基于卫星、飞机和平流层飞艇的先进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及与之配套的地面设备。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在2010年前,通过对北斗导航试验系统进行完善,满足我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全球系统组网和试验工作,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同时,推动卫星导航系统在空中交通管理、城市智能交通和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5.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
完成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氢氧发动机研制工作。
按照“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好”的基本原则,开展新一代运载火箭基本型工程研制工作。
在“十一五”期间掌握关键技术,适时完成基本型工程研制,形成近地轨道可覆盖10吨至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可覆盖6吨至14吨的运载能力。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
1.加强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
瞄准未来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重点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新材料、新器件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国产核心器件和关键材料应用率大幅提高。
信息与电子科学与技术:天基信息获取、信息传输、目标与空间环境特征分析等基础理论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技术:高性能结构材料、复合材料、轻质耐高温材料、纳米材料等基础理论与技术。
动力与能源科学与技术:电推进等先进推进技术,高能固体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新型燃料等动力技术以及氢能源电池等新型能源技术。
关键基础元器件:(略)。
微型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应用(MEMS)、微机械结构的加工制备等技术。
先进工业技术:先进试验测试与验证、先进制造、先进生产管理、模拟仿真、特种工艺装备等技术。
2.突破关键技术。
突破制约航天发展的关键技术,增加航天核心技术储备,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所占比重。
航天专利数量年均增长30%以上。
运载火箭技术:先进上面级技术、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等。
卫星系统总体、平台等技术:系统优化设计、卫星编队组网技术;先进控制技术;近空间飞行器平台技术等。
卫星有效载荷技术:通信有效载荷技术;遥感有效载荷技术;时空测量有效载荷技术。
开展对地观测卫星有效载荷关键技术攻关及工程化研制。
深空探测技术:深空飞行总体、能源、电磁波探测、测控、着陆及表面探测、机器人、返回、行星际探测等技术。
卫星应用技术:遥感卫星定量化与业务化应用、空间数据融合、微波遥感应用、超光谱遥感应用等技术;卫星导航定位应用技术;高速数字数据直播/广播传输、网管技术、应急卫星通信等技术;空间电磁环境监测技术;地面系统的总体设计与集成、多任务地面运行管理控制、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管理、共享与分发等技术。
(四)加快空间技术发展,提高业务服务能力。
1.大力发展应用卫星。
提高各类应用卫星的性能和业务服务能力,加强试验卫星与业务卫星的有机衔接,确保卫星应用的连续性。
对地观测卫星。
增加现有静止轨道气象业务卫星的数量,提高其性能与可靠性;研制、发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和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海洋水色卫星和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和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初步建成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开展新型地球资源卫星、新型气象卫星、新型海洋卫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重力场探测卫星、电磁地震监测卫星研究。
加强对地观测卫星领域的顶层统筹规划和综合利用,初步形成全球、全天候、全天时、多谱段、不同分辨率、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