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
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敬重的各位教师,你们好!今日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4243页的《平均数》,设计本课我遵循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根本理念,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进展说课。
说教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状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
说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依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帮忙学生把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力量。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能依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说学情:由于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根底学问,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根底上学生能简单列出算式进展计算。
说教法和学法:由于平均数意义比拟抽象、难以理解,我尽量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方法,制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看法、比拟法、发觉法和争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培育学生擅长思索,并信任自己有力量找到猎取新知的途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课件1:有3排小球,个数分别为6、7、2,由此提问: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个数同样多?(设计意图:移动小球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并渗透移多补少法。
让学生明白把多的分给少的,这样的方法叫移多补少。
)追问什么是平均数?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在寻常生活中自己见到或听到的平均数(设计意图: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亲密联系)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教学重点是: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和发觉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分,并能正确地进展互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1 一、创设情境,明白为何而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我想在这节课中,这个价值的体现,无非就是让学生明白这个四则混合运算学了以后有什么用,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习。
针对这一点,我就创设了跳绳比赛这个情境,意在通过学生列式解答,比较后发现,综合算式和分步计算虽然都能达到目的,可谓是殊途同归,但是,很明显两条路是不一样的,综合算式显得更简洁、更概括,体现了它的优越性,说明我们今天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要用到的,这样设计为后面的继续学习的必要性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探索,明确运算顺序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中括号的出现是第一次,从这个符号的名称到它的作用,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一部分可能还没有听说过。
根据这样的学习实际,我就安排了让学生自己来想办法解决问题的题目,目的是想让已经知道的学生用中括号来体现它的作用,让还不知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想办法来使原来的题目跟现在的运算顺序符合。
就像课堂中出现的情况那样,有一个学生就用了大小不同的小括号以表示区别,通过比较发现,可是可以,但区别不明显,有时候甚至会搞错,而形状不同的中括号,用在这里比较合理。
这样的安排,使已经知道中括号的学生进一步明白它的作用,使还没有听说过的学生从这里更明确了,它只是改变运算顺序的一个符号、一个记号而以,它的作用和小括号是一样的。
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对运算的顺序就更加明了了。
三、角色换位,培养逆向思维平时的课堂上,我们一般都是老师出题考学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还是被动的。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篇一】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九年制义务训练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根底上发展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把握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根抵,也为本册中第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豫备。
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材的动身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
从训练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应在根抵学问、力量哺育、思想品质三方面发展明确。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问目标: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根抵上,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发展计算。
(2)力量目标:哺育学生正确计算的力量,渗透教学源于生活,我们要会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索合作的学习,激发学生子细计算的热忱及擅长探索、思索的学习品质。
3、重点、难点:重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估算判断正误。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4、教、学具豫备课件、每位学生一份作业纸。
二、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奇怪心强,依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颜色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展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由于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头对“实用”的数学更感兴趣。
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当是现实的、详细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实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三、说教法和教学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观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气。
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第6册第2——3页上的内容)二、教材分析: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的意义。
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相关知识。
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
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笑笑买文具”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①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②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①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②具体认识小数的特征。
③学生能正确读、写、认小数。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五、设计理念:因为本课中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小数。
为了完成从分数到小数的过渡,我力求在课上体现以下几点: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
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笑笑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体现数学教学的朴素与真实。
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引出“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写法”等知识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教学中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索,力求在学生自我观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我今天所说的教材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对于本册教材,我们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说课标本学科的课程总目标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阶段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解决问题1、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2、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数学思考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情感与态度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人教版三数下说课稿
人教版三数下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本次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本册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说课将围绕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并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
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1. 教学内容概述本册教材主要包含数与计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领域的知识。
其中,数与计算部分将引导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图形与几何部分则让学生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概念;统计与概率部分则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概率意识。
2.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于乘除法等更复杂的概念理解尚浅。
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正在逐步发展,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设计具体的操作活动和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
此外,学生对于统计和概率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实际例子和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 学生能够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理解初步的概率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索数学规律。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 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感受数学的严谨美和实用价值。
- 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实践意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加强对乘除法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技能的掌握。
-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概率意识。
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稿
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稿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稿三年级备课组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要研说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我研说流程包括三部分: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标小学三年级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第一学段,先来说说这一学段的总目标: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理念,在本册教材中处处可见,如第一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三单元“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据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第四单元“年月日”,第八、九单元都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每个单元的目标无不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能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两个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说教材(一)教材的内容结构:小学数学教材编排分为四大领域,"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本册共有十个单元,其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这四个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部分,“位置与方向、面积”这两个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统计”这一单元属于统计与概率部分,“制作年历、解决问题、设计校园、数学广角”则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
有关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
有关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三班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分米和毫米的熟悉》这部分内容是在同学熟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肯定的用尺度量力量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同学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熟悉,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同学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进展服务。
独特的和谐,理性的培育,情操的陶冶,身心进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
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同学熟悉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学问目标外,重在引导同学探究学问间的内存联系,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实践操作力量,简洁的推理力量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同时结合详细内容向同学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育同学的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程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同学主动互动,共同进展,处理好传授学问与培育情感看法、培育力量的关系。
在《分米和毫米的熟悉》教学中,为了不让同学一味的接受和积存学问,依据教学内容和同学的心理特征,我们注意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同学为学习主体,让同学分小组主动参加到学习中去。
他们从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在轻松的气氛中通过观看、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相互合作,集体探讨,猎取学问,应用学问。
三说教学过程: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力量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同学学习产生实质性的改变,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变以老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同学创新意识与实践力量的进展。
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熟悉》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同学,让同学自主、地发觉问题,通过试验、操作、表达与沟通等探究活动,自主探究。
例如老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同学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觉学问,学习学问。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这一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学生初步理解了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信息窗的情境图分为两部分,分别呈现了厨房和卧室的一角。
厨房里有灶室、锅、抽油烟机等物品;卧室里有桌子、椅子、书橱等家具,每幅图的下面都附有数据说明。
拟让学生在感受布局协调的同时,了解设计上的科学性,由此引入对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小数加减法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结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角度制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探索简单的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合作、探究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四.说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学生实情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为主,再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间的互相补充,评价等方式为辅,帮助学生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五、说学法本节课,我注重了对学生以下学法的指导。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借助学生常见的家居常识设置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提出“抽油烟机距地面有多高”,“一张0.7米得书桌该配多高的椅子”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从而引入本节内容。
2.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究。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学习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让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重视学生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前提是,是学生逐渐的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自主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_2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两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
认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
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二、说学情分析在学习本知识点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初步认识了分数,这是学习小数的起始阶段,是对数的认识的再一次拓展。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写成两位小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变与不变,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
四、说教学重难点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
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的分数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元角分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
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
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五、说设计理念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了以下几个思想:1、《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2、讲练结合。
在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3、增添趣味,驱动发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一、说教材《摆一摆》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的内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重要的知识,是后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而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图形求面积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并能熟练进行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探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二、说教法《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因此,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和交流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测量卡片面积、举例验证猜想”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三、说学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经历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发现过程.四、说教学过程导入阶段,以故事引入,让学生估一估两块草地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又让学生估一估所准备的长方形的面积,在交流估计的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估计的依据,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估计方法。
探究长方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拿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这三个图形的面积.让学生填写书上的表格.通过观察、比较表内的数据,让学生从中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得出公式后,再一次组织学生检验公式的适用性。
这是让学生经历实验操作,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理解数学会有很大的帮助,甚至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5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5篇说课稿会提供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观察和评估。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63。
2 、教材及一般学情简析:笔算乘法是本单元的第二个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
分为不进位和进位两个层次。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和两个练习,分四课时进行教学。
本课是教学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并安排了8个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在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的练习。
教材通过到书店购书的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列出算式,尝试解答。
“小刚”的方法蕴含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为一个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一个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个算式,再把它们的积相加,同时也是竖式计算的基础。
“小红”的方法是竖式计算,实际上是将“小刚”的方法简写(三个竖式合为一个竖式),也是本课的核心。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计算上本身并没有困难。
主要是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个积的书写位置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的方法。
其关键是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的末位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理解和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笔算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
3 、教学目标据此,我为本课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策略。
(2)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教材、说课标知识树
社会教育资源
信息技术资源
文本资源
充分用好教科书、教学 用书、教与学的辅助用 书、教学挂图等,使学 生有足够的机会阅读数 学、了解数学、欣赏数 学。
环境与工具
生成性资源 课开 程发 资和 源利 的用
如教学活动中学生提出的 问题、学生的作品、学生 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
统计与概率
教 材
实践活动
森林 旅游
空间与图形
数与代数
教 材 内 容
乘法,会计 算两位数乘 两位数的乘 法
认识分数
三、说建议 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
1、教学建议
2、评价建议
教学建议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 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 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彼此想法。
意识到这种联系是重要的。
重视评价学生 提出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 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要特别关注学习数学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 自信心、积极的态度以 关注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问题, 及良好学习惯的养成。
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思维策略 的水平,能否表达解决问题 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愿 意与同伴合作等方面。 评价是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描 结合学生从看懂小数表示的商品单 述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评 价,到会用小数表示商品单价,进 语以鼓励为主,也指出了需 而会比较商品单价高低的过程,就 要努力的方向 能评价他们是否初步理解生活中小 数的意义及其大小关系,对小数的 认识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
情感态度: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注重知识之间的 互相联系与 综合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标”“说教材”“双说”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科《说课标、说教材》赵勇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日子里,很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说课标、说教材比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希望今天我的发言能和你分享,也希望你能听完后能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
我今天所说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对于本册教材,我打算从以下三大方面展开论述。
一、说课标1、本学科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2、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二、说教材1、教材的编写意图及内容结构2、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三、说建议1、教学建议、评价建议2、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首先,第一部分:说课标◆本学科的课程总目标:●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阶段目标三年级学段属于一级目标,所以,新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觉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解决问题1、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的解决方法2、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课,不仅能为学习面积的计算打好基础,更是为小学阶段几何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________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形成正确的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说教法、学法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
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
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人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说课标说教材我与大家交流的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书内容。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说起。
一、说课标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学科被划分为了三个学段,三年级属于第一学段。
基于对第一学段目标的分解,我认为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应达到以下几点:知识与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给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调整了口算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增加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和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增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进位)(2)进一步加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的理解,例如笔算除法的“小棒图”使其与竖式紧密配合,并解释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及每个数代表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又如笔算乘法增加了点子图,数型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并体现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过程。
(3)调整估算教学的编排,除了结合笔算教学安排一定的估算教学外,重点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额有效策略来教学的。
2、教材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位置与方向”的编排,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学生到操场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又如:教学运用所学方位知识解决问题时,教材呈现了学生参观动物园时“讨论如何走”的情境。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从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描述行走的路线。
“面积”的编排,处处体现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积累数学活动的实践经验和思维经验。
例如:面积的单位的教学,教材首先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两个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由于它们的形状不同,用重叠的方法也很难比较出大小。
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方法,即用其它图形作标准来比较。
通过亲身体验与讨论交流,学生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接着教材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选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进而自然地引出面积单位的教学。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例如:“年、月、日”单元的教学进一步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更重视几何直观的作用。
“年、月、日”的知识虽然都与日常生活有密切额联系,但是由于一些时间单位比较大,单位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等,学生的学习既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也需要必要的直观手段做支撑。
修订后的教材注意选取学生最熟悉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
例如:认识年月日的教学,将从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教学,改为从一些对于学生来说“特别的日子”引入,24计时法的教学,用学生一天的作息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24计时法及其简洁合理性。
同时提供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部分教学内容,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的内容的教学中。
每一例题都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用“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提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即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问题的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要解决的方案并解决及对解答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回顾反思。
数学广角的教学,安排了两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制作年历”和“我们的校园。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的渗透教学思想方法,为学生获得基本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统更多机会为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修订后的本册教材除了提供以前教材中设置的探究学习活动,还设计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
例如,设计了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的活动。
安排了让学生通过积极有效的小组讨论交流,自主总结概括出除法笔算法则和乘法笔算法则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观察,猜测、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
例如:第一单元的主题图——鸟瞰天安门广场;第6页的练习题——在中国地图上确定五岳和自己的家乡的位置。
本册教材安排了7处“你知道吗”和一处生活中的数学。
介绍了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史、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二十四节气歌”、24个时区等知识,以及除号的出现史小数的发展史等。
(三)编写体例:本册教材其体例却有着固定的格式。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编排体例。
每个单元的内容都是以主题图、例题、练习、整理和复习的形式出现。
首先,会出现主题图:让人一目了然地获取主要信息。
其次,呈现例题:这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最后,安排做一做和综合性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这是课时的体例,如果涉及到单元的结尾,还会在最后,安排整理与复习:达到梳理知识的目的。
(二)说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内容结构立体整合:横向联系:在图形与几何中各面积单位的换算和面积计算;统计图中求平均数;等量代换中,都可以看到数与代数的身影。
总之,数与代数是其他几块知识的基础,反之,其他几块知识也可以检测数与计算知识的运用。
刚才说到的是整册书各知识点的横向联系,那每个知识点在整个小学阶段,是处于怎样的地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纵向整合。
选取计算为例。
纵向整合:大家不难发现小学阶段的计算是层层递进的。
首先,整数加减法:是按一年级20以内、二年级100以内、三年级万以内的顺序。
紧接着,乘除法:是按二年级表内、三年级两位数、四上三位数的顺序,最后过渡到,四下整数四则运算。
到了五六年级,将整数的知识迁移到小数与分数的四则运算及负数中。
本册计算教学的前期,学生已具备了10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而本册的学习只是一个知识的迁移与拓展。
为后续学习多位数乘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说建议(一)说教学建议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的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24时计时法的时候,利用龟兔赛跑的故事来进行课前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一定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由于兔子过分自信,在比赛途中睡了一觉,最后输给了乌龟。
其实呀,小兔子可不服气了,决定再和乌龟比赛一次。
他们决定第二天6时进行第二次比赛,到了第二天6时,兔子蹦蹦跳跳来到了场地。
“咦,怎么没有一个也没有?”兔子心想:这胆小的乌龟恐怕是不敢来了吧?正在这时,树上的小鸟叫了起来“懒兔子,你怎么现在才来,早上6时干什么去了?因为你缺席,大伙一致认为这次比赛你又输了!”兔子一听,一下了就呆了,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这次比赛小兔子又输了吗?经过孩子们独立思考,发现:原来呀,是小兔子把比赛的时间搞错了!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误会,有没有一个好方法可以避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这样的设计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都了探究的欲望。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
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搭配问题时,先让同学们独立思考用、1、3、5能组成多少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然后和同伴交流,说说自己计划用什么方法进行,最后小组讨论汇报。
让同学们经历自己探究的过程,从快乐的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技能。
例如:要让学生掌握进行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一种是将被除数看成是与他接近的整百整十数,如在估算78除以4时,将78看成80,可以快速口算出结果;另一种“想乘法算除法”,借助一位数乘整十数口算,找出哪个数与除数相乘后的积与被除数的前两位最接近,如在估算361除以5时,因此5乘70 =350,5乘80=400,350最接近361,因此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可以判断361除以5的结果接近70.又如,在做第2题时,学生可能会有两种答案“60个”或“70个”再通过精算发现虽然60个更接近准确值,但从实际出发这两答案都可以。
(二)说评价建议《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班采用了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这是我们班设计的成长记录袋(出示投影)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标准》指出:应以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