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几何所有证明题
(完整word版)经典:空间几何大题
(Ⅱ)求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Ⅲ)求点 到平面 的距离.
16、如图所示四棱锥 中, 底面 ,四边形 中, , , , , 为 的中
点, 为 中点。
(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2)求证: 平面 ;
(3)在棱PC上是否存在点M(异于点C),使得BM∥平面PAD,
若存在,求 的值,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10如图,在直三棱柱 中, , ,且 是 中点.
(I)求证: 平面 ;(Ⅱ)求证: 平面 .
11如图, 在四棱锥P—ABCD中, AB∥CD, AB⊥AD, CD=2AB, 平面PAD⊥底面ABCD, PA⊥AD. 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 求证:
(Ⅰ) PA⊥底面ABCD;(Ⅱ) BE∥平面PAD;
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AB⊥平面ABCD,PA⊥PB, BP=BC,E为PC的中点.(1)求证:AP∥平面BDE;(2)求证:BE⊥平面PAC.
7如图, 是边长为 的正方形, 平面 , , 且 。
(1)求证: ∥平面 ;(2)求证: 平面 平面(3)求几何体ABC NhomakorabeaEF的体积
8。如图,在正三棱锥 中, , 分别为 , 的中点。
(1)求证: 平面 ;(2)求证:平面 平面 .
9。 如图, 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D, E分别是AB, BB1的中点.
(Ⅰ) 证明: BC1∥平面A1CD;(Ⅱ) 设AA1=AC=CB=2, AB=2 , 求三棱锥C—A1DE的体积。
(Ⅰ)求证:AP∥平面BEF;(Ⅱ)求证:BE⊥平面PAC.
3。 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BD= ,AD=2,PA=PD= ,E,F分别是棱AD,PC的中点.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平行、垂直位置关系证明题专项练习(带答案)
立体几何平行、垂直位置关系专练1、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AD BC ,AB AD ⊥,2AD BC =,M 点在线段PD 上,且满足2MD PM =.(1)求证:AB PD ⊥;(2)求证://PB 平面MAC .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E 为PA 的中点,F 为BC 的中点,底面ABCD 是菱形,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求证:(1)平面//EFO 平面PCD ;(2)平面PAC ⊥平面PBD .3、如图,正三棱柱ABC-A 1B 1C 1的高为6,其底面边长为2.已知点M ,N 分别是棱A 1C 1,AC 的中点,点D 是棱CC 1上靠近C 的三等分点.求证:(1)B 1M ∥平面A 1BN ;(2)AD ⊥平面A 1BN.4、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与直角梯形ABDE所在平面垂直,BD∥AE,BD=2AE,AE⊥AB,M为AB的中点.(1)证明:CM⊥DE;(2)在边AC上找一点N,使CD∥平面BEN.5、如图,矩形ABCD所在平面与三角形ABE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E=AB,M,N,H分别为DE,AB,BE 的中点.求证:(1)MN∥平面BEC;(2)AH⊥CE.6、如图,在三棱台ABCDEF中,CF⊥平面DEF,AB⊥BC.(1)设平面ACE∩平面DEF=a,求证:DF∥a;(2)若EF=CF=2BC,试问在线段BE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平面DFG⊥平面CDE?若存在请确定点G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在三棱锥S ABC -中,平面SAB ⊥平面SBC ,AB BC ⊥,AS AB =,过A 作AF SB ⊥,垂足为F ,点E ,G 分别是棱SA ,SC 的中点.(1)求证:平面EFG ∥平面ABC .(2)求证:BC SA ⊥.8、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BC ⊥,点D 为棱1C C 的中点,1AC 与1A D 交于点E ,1BC 与1B D 交于点F ,连结EF .求证:(1)//AB EF ;(2)平面11A B D ⊥平面11B BCC .9、【2019年高考江苏卷】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AB =BC .求证:(1)A 1B 1∥平面DEC 1;(2)BE ⊥C 1E .点,平面PAB ⊥底面ABCD ,90PAB ∠= .求证:(1)//PB 平面AEC ;(2)平面PAC ⊥平面ABCD .11、2.(2020·江苏省镇江高三二模)如图,三棱锥P ABC -中,点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且平面PDE ⊥平面ABC .()1求证://AC 平面PDE ;()2若2PD AC ==,PE =PBC ⊥平面ABC .12、(2020·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高三月考)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90AD BD ABC =∠= ,点,E F 分别为棱,AB AC 上的点,点G 为棱AD 的中点,且平面//EFG 平面BCD .(1)求证:12EF BC =;(2)求证:平面EFD ⊥平面ABC .点,PA ⊥平面ABCD .(1)求证://PB 平面AEC ;(2)若四边形ABCD 是矩形且PA AD =,求证:AE ⊥平面PCD .14、(2020·江苏省高三二模)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面11ABB A ⊥底面ABC ,AB AC ⊥,E ,F 分别是棱AB ,BC 的中点.求证:(1)11AC ∥平面1B EF ;(2)1AC B E ⊥.15、(2020·江苏省连云港高三)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平面PAD ⊥平面ABCD ,PA PD ⊥,PA PD =,E 、F 分别为AD 、PB 的中点.(Ⅰ)求证:PE BC ⊥;(Ⅱ)求证:平面PAB ⊥平面PCD ;(Ⅲ)求证://EF 平面PCD .16、(2020·江苏省苏州高三)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AB =BC .求证:(1)A1B 1∥平面DEC 1;(2)BE ⊥C 1E .17、(2020·江苏省通州高三)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垂直于底面1,2,1,,AB BC AA AC BC E F ⊥===分别是11,AC BC 的中点.(1)求证: 平面ABE ⊥平面11B BCC ;(2)求证:1C F ∥平面ABE ;18、(2020·江苏省高三三模)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BC B C =,O 为四边形11ACC A 对角线交点,F 为棱1BB 的中点,且AF ⊥平面11BCC B .(1)证明://OF 平面ABC ;(2)证明:四边形11ACC A 为矩形.参考答案1.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AD BC ,AB AD ⊥,2AD BC =,M 点在线段PD 上,且满足2MD PM =.(1)求证:AB PD ⊥;(2)求证://PB 平面MAC .【解析】(1)∵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AB 平面ABCD , ∴AB PA ⊥,又AB AD ⊥,,PA AD ⊂平面PAD ,PA AD A ⋂=, ∴AB ⊥面PAD .PD ⊂面PAD ,∴AB PD ⊥. (2)连结BD AC O ⋂=,连结MO , ∵//AD BC ,2AD BC =,2DO BO ∴=,∵在PBD ∆中,2DM MP =,2DO BO =∴//PB MO , 又PB ⊄面MAC ,MO ⊂面MAC ,∴//PB 面MAC .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E 为PA 的中点,F 为BC 的中点,底面ABCD 是菱形,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求证:(1)平面//EFO 平面PCD ;(2)平面PAC ⊥平面PBD . 【详解】(1)因为在ΔPAC 中,E 为PA 的中点,O 为AC 的中点, 所以//EO PC又EO ⊄平面PCD ,PC ⊂平面PCD , 所以//EO 平面PCD同理可证,//FO 平面PCD ,又EO FO O = ,EO ⊂平面EFO ,FO ⊂平面EFO 所以平面//EFO 平面PCD .(2)因为P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 所以PA BD ⊥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所以AC BD ⊥,又,,PA AC A PA PAC AC PAC =⊂⊂ 平面平面所以BD ⊥平面PAC 。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证明题汇总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证明题汇总立体几何常考证明题1.已知四边形ABCD是空间四边形,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
1)证明EFGH是平行四边形。
2)已知BD=23,AC=2,EG=2,求异面直线AC、BD所成的角和EG、BD所成的角。
2.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BC=AC,AD=BD,E 是AB的中点。
1)证明AB垂直于平面CDE。
2)证明平面CDE垂直于平面ABC。
3.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AA1的中点。
证明A1C平行于平面BDE。
4.已知三角形ABC中∠ACB=90,SA垂直于面ABC,AD垂直于SC。
证明AD垂直于面SBC。
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O是底面ABCD对角线的交点。
1)证明C1O平行于面AB1D1.2)证明AC1垂直于面AB1D1.6.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1)证明AC垂直于平面B1D1D。
2)证明BD1垂直于平面ACB1.7.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1)证明平面A1BD平行于平面B1DC。
2)已知E、F分别是AA1、CC1的中点,证明平面EB1D1平行于平面FBD。
8.四面体ABCD中,AC=BD,E、F分别为AD、BC的中点,且EF=AC/2,∠XXX。
证明BD垂直于平面ACD。
9.如图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A=PB,CB垂直于平面PAB,M是PC的中点,N是AB上的点,AN=3NB。
1)证明XXX垂直于AB。
2)当∠APB=90,AB=2BC=4时,求MN的长度。
10.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AB、AD、C1D1的中点。
证明平面D1EF平行于平面BDG。
1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AA1的中点。
1)证明A1C平行于平面BDE。
2)证明平面A1AC垂直于平面BDE。
12、已知矩形ABCD,PA垂直于平面ABCD,AB=2,PA=AD=4,E为BC的中点。
高考数学复习—立体几何:(二)空间直线平面关系判断与证明—平行与垂直关系证明(试题版)
【考点2: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证明】题型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断及性质【典型例题】[例1]►(1)如图,在四面体P ABC中,点D,E,F,G分别是棱AP,AC,BC,PB的中点.求证:DE∥平面BCP .►(2)(2013福建改编)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DC, AB=6,DC=3,若M为P A的中点,求证:DM∥平面PBC . ►(3)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F,E,H分别是棱AB,BD,AC 的中点,G为DE的中点.证明:直线HG∥平面CEF .[例2]►(1)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①B,C,H,G四点共面;②平面EF A1∥平面BCHG .►(2)如图E、F、G、H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C、CC1、C1D1、AA1的中点.求证:①EG∥平面BB1D1D;②平面BDF∥平面B1D1H .【变式训练】1.(2014·衡阳质检)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DD1的中点,则BD1与平面ACE的位置关系为______.2.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P是平面ABCD外一点,M是PC的中点,在DM上取一点G,过G和AP作平面交平面BDM于GH.求证:AP∥GH .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H分别为棱A1B1,D1C1上的点,且EH∥A1D1,过EH的平面与棱BB1,CC1相交,交点分别为F,G,求证:FG∥平面ADD1A1.4.如图,已知ABCD-A1B1C1D1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 在AA1上,点F在CC1上,G在BB1上,且AE=FC1=B1G=1,H是B1C1的中点.(1)求证:E,B,F,D1四点共面;(2)求证:平面A1GH∥平面BED1F .题型2:直线、平面垂直的判断及性质【典型例题】[例1]►(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 P A⊥底面ABCD, AB⊥AD,AC⊥CD,∠ABC=60°,P A=AB=BC,E是PC中点. 证明:①CD⊥AE;②PD⊥平面ABE .►(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AB⊥平面P AD,AB∥CD,PD=AD,E是PB的中点,F是DC上的点且DF=12AB,PH为△P AD中AD边上的高.①证明:PH⊥平面ABCD;②证明:EF⊥平面P AB.[例2]►(1)[2014·辽宁文]如图所示,△ABC和△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D=2,∠ABC=∠DBC=120°,E,F,G分别为AC,DC,AD的中点.(I)求证:EF⊥平面BCG;(II)求三棱锥D -BCG的体积.►(2)(2012·课标全国)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12AA1,D是棱AA1的中点.(I)证明:平面BDC1⊥平面BDC;(II)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3)(2015·大庆质检)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PD=DC=BC=1,AB=2,AB∥DC,∠BCD=90°.①求证:PC⊥BC;②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变式训练】1.如图,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B⊥AD,点E 在线段AD上,且CE∥AB. (1)求证:CE⊥平面P AD;(2)若P A=AB=1,AD=3,CD=2,∠CDA=45°,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2.[2014·福建文]如图所示,三棱锥A-BCD中,AB⊥平面BCD,CD⊥BD.(1)求证:CD⊥平面ABD;(2)若AB=BD=CD=1,M为AD中点,求三棱锥A -MBC的体积.3.(2015·唐山统考)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 A=PB=AB =BC,∠PBC=90°,D为AC的中点,AB⊥PD.(1)求证:平面P AB⊥平面ABC;(2)如果三棱锥P-BCD的体积为3,求P A.4.[2014·课标Ⅰ文]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菱形,B1C的中点为O,且AO⊥平面BB1C1C.(1)证明:B1C⊥AB;(2)若AC⊥AB1,∠CBB1=60°,BC=1,求三棱柱ABC-A1B1C1的高.☆题型3: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关系的综合【典型例题】[例1]►(1)已知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写出序号).①若l⊂α,m⊂α,l∥β,m∥β,则α∥β;②若l⊂α,l∥β,α∩β=m,则l∥m;③若α∥β,l∥α,则l∥β;④若l⊥α,m∥l,α∥β,则m⊥β.►(2)(2014·辽宁)已知m,n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m∥α,n∥α,则m∥nB.若m⊥α,n⊂α,则m⊥nC.若m⊥α,m⊥n,则n∥αD.若m∥α,m⊥n,则n⊥α►(3)(2015·江西七校联考)已知直线a和平面α,β,α∩β=l,a⊄α,a⊄β,且a在α,β内的射影分别为直线b和c,则直线b和c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或平行B.相交或异面C.平行或异面D.相交、平行或异面►(4)(2013·课标Ⅱ)已知m,n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平面β,直线l满足l⊥m,l⊥n,l⊄α,l⊄β,则()A.α∥β且l∥αB.α⊥β且l⊥βC.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D.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5)(2016·课标Ⅱ)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②如果m⊥α,n∥α,那么m⊥n.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例2]►(1)(2014·北京)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BC,AA1=AC=2,BC=1,E,F分别为A1C1,BC的中点.(I)求证:平面ABE⊥平面B1BCC1;(II)求证:C1F∥平面ABE;(III)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2)[2014江苏文]如图,三棱锥P-ABC中,D,E,F分别为棱PC,AC,AB的中点.已知P A⊥AC,P A=6,BC=8,DF=5. 求证:(I)直线P A∥平面DEF;(II)平面BDE⊥平面ABC.[例3]►(1)[2014·陕西文]四面体ABCD及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平行于棱AD,BC的平面分别交四面体的棱AB,BD,DC,CA于点E,F,G,H.(I)求四面体ABCD的体积;(II)证明:四边形EFGH是矩形.►(2)(2012·北京)如图1,在Rt△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图2.(I)求证:DE∥平面A1CB;(II)求证:A1F⊥BE;(III)线段A1B上是否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2016·浙江联考)已知a,b,c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空间两个平面,且a⊂α,b⊂β,α∩β=c.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与b是异面直线,则c至少与a,b中的一条相交;②若a不垂直于c,则a与b一定不垂直;③若a∥b,则必有a∥c;④若a⊥b,a⊥c,则必有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B.1C.2D.32.(2012·四川)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两直线和同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若一平面内有三点到另一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平面平行C.若一直线平行于两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平面的交线平行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3.(2015·福建)若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垂直于平面α,则“l⊥m”是“l∥α”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2016·山东济南一模)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A.若m⊥n,n∥α,则m⊥αB.若m∥β,β⊥α,则m⊥αC.若m⊥β,n⊥β,n⊥α,则m⊥αD.若m⊥n,n⊥β,β⊥α,则m⊥α5.(2016·浙江温州联考)关于直线a,b,l及平面α,β,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a∥α,b∥α,则a∥bB.若a∥α,b⊥a,则b⊥αC.若a ⊂α,b ⊂α,且l ⊥a ,l ⊥b ,则l ⊥αD.若a ⊥α,a ∥β,则α⊥β 6.(2015·山东二模)设m ,n 是空间两条直线,α,β是空间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当n ⊥α时,“n ⊥β”是“α∥β”的充要条件B.当m ⊂α时,“m ⊥β”是“α⊥β”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当m ⊂α时,“n ∥α”是“m ∥n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D.当m ⊂α时,“n ⊥α”是“m ⊥n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7.(2016·浙江)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 ,若直线m ,n 满足m ∥α,n ⊥β,则( )A.m ∥lB.m ∥nC.n ⊥lD.m ⊥n 8.(2013北京)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AD ,CD =2AB ,平面P AD ⊥底面ABCD ,P A ⊥AD .E 和F 分别是CD 和PC 的中点.求证: (1)P A ⊥底面ABCD ; (2)BE ∥平面P AD ;(3)平面BEF ⊥平面PCD .9.[2014·山东文]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P ⊥平面PCD , AD ∥BC ,AB =BC=12AD ,E ,F 分别为线段AD ,PC 的中点. (1)求证:AP ∥平面BEF ; (2)求证:BE ⊥平面P AC .10.(2013全国Ⅱ文)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是AB ,BB 1的中点.(Ⅰ)证明:BC 1∥平面A 1CD ;(Ⅱ)设AA 1=AC =CB =2,AB =22,求三棱锥C -A 1DE 的体积.11.(2013·辽宁)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P A 垂直圆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O 上的点. (1)求证:BC ⊥平面P AC ; (2)设Q 为P A 的中点,G 为△AOC 的重心,求证:QG ∥平面PBC .12.[2014·课标Ⅱ文]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 A ⊥平面ABCD ,E 为PD 的中点. (1)证明:PB ∥平面AEC ;(2)设AP =1,AD =3,三棱锥P - ABD 的体积V =34,求A到平面PBC 的距离.13.(2015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已知AC ⊥BC ,BC =CC 1.设AB 1的中点为D ,B 1C ∩BC 1=E . 求证:(1)DE ∥平面AA 1C 1C ; (2)BC 1⊥AB 1.14.(2015广东文)如图,三角形PDC 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垂直,PD =PC =4,AB =6,BC =3. (1)证明:BC ∥平面PDA ; (2)证明:BC ⊥PD ;(3)求点C 到平面PDA 的距离.15.(2015课标Ⅱ)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16, BC =10,AA 1=8,点E ,F 分别在A 1B 1,D 1C 1上,A 1E =D 1F =4.过点E ,F 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1)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 (2)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16.(2015陕西)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 ∥B C,∠BAD =π2, AB =BC =12AD =a ,E 是AD 的中点,O 是AC 与BE 的交点.将△ABE 沿BE 折起到如图2中△A 1BE 的位置,得到四棱锥A 1﹣BCDE . (Ⅰ)证明:CD ⊥平面A 1OC ;(Ⅱ)当平面A 1BE ⊥平面BCDE 时,四棱锥A 1﹣BCDE 的体积为362,求a 的值.17.(2016·课标Ⅱ文)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点E ,F 分别在AD ,CD 上,AE =CF ,EF 交BD 于点H ,将△DEF 沿EF 折到△D ′EF 的位置. (1)证明:AC ⊥HD ′(2)若AB =5,AC =6,AE =54,OD ′=22,求五棱锥D ′ABCFE 的体积.18.(2016·课标Ⅲ文)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AD ∥BC ,AB =AD =AC =3,P A =BC =4,M 为线段AD 上一点,AM =2MD ,N 为PC 的中点. (1)证明MN ∥平面P AB ;(2)求四面体N -BCM 的体积.19.[2017全国I 文]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且∠BAP =∠CDP =90°.(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D ; (2)若PA =PD =AB =DC ,∠ADP =90°,且四棱锥P-ABCD 的体积为83,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20.[2017全国II 文]如图,四棱锥P-ABCD 中,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AB =BC =12AD , ∠BAD =∠ABC =90°.(1)证明:直线BC ∥平面PAD ;(2)若△PCD 面积为27,求四棱锥P-ABCD 的体积.21.[2017全国III 文]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为棱CD 的中点,则( )A.A 1E ⊥DC 1B.A 1E ⊥BDC.A 1E ⊥BC 1D.A 1E ⊥AC22.[2017全国III 文]如图,四面体ABCD 中,△ABC 是正三角形,AD =CD .(1)证明:AC ⊥BD ;(2)已知△ACD 是直角三角形,AB =BD .若E 为棱BD 上与D 不重合的点,且AE ⊥EC ,求四面体ABCE 与四面体ACDE 的体积比.。
空间解析几何例题
第4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习题解答习题一、计算题与证明题1.已知1||=a , 4||=b , 5||=c , 并且0=++c b a . 计算a c c b b a ⨯+⨯+⨯. 解:因为1||=a , 4||=b , 5||=c , 并且0=++c b a 所以a 与b 同向,且b a +与c 反向 因此0=⨯b a ,0=⨯c b ,0=⨯a c 所以0=⨯+⨯+⨯a c c b b a2.已知3||=⋅b a , 4||=⨯b a , 求||||b a ⋅. 解:3cos ||=⋅=⋅θb a b a (1)4sin ||=⋅=⨯θb a b a (2)()222)1(+得()252=⋅b a所以 5=⋅b a3.设力k j i F 532++-=作用在点)1,6,3(A , 求力F 对点)2,7,1(,-B 的力矩的大小. 解:因为()1,6,3A ,()2,7,1-B 所以()31,2--=力矩()()k j i k j i F AB M 53232++-⨯-+-=⨯=kj i kj i kj i 41614321252325331532312-+=--+-----=---=所以,力矩的大小为()13641614222=-++=M4.已知向量x 与)2,5,1(,-a 共线, 且满足3=⋅x a ρρ, 求向量x 的坐标. 解:设x 的坐标为()z y x ,,,又()2,5,1-=a则325=-+=⋅z y x x a (1)又x 与a 共线,则0=⨯a x 即()()()05252512125251=-+++--=+---=-k y x j x z i z y ky x j y x i z y z yx kj i所以()()()05252222=-+++--y x x z z y即010*********22=-++++xy xz yz z y x (2) 又x 与a 共线,x 与a 夹角为0或π()30325110cos 222222222⋅++=-++⋅++⋅==z y x z y x ax整理得 103222=++z y x (3) 联立()()()321、、解出向量x 的坐标为⎪⎭⎫⎝⎛-51,21,101 5.用向量方法证明, 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则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证明:如图所示,因为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 互相平分,则有==,由矢量合成的三角形法则有+=+=+=+=所以CD BA =即BA 平行且等于CD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6.已知点)7,8,3(A , )3,2,1(--B 求线段AB 的中垂面的方程. 解:因为()7,8,3A ,)3,2,1(--BAB 中垂面上的点到B A 、的距离相等,设动点坐标为()z y x M ,,,则由MB MA =得()()()()()()222222321783++-++=-+-+-z y x z y x化简得027532=-++z y x这就是线段AB 的中垂面的方程。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题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题一、线面平行的证明题1已知正方体ABCD - A_{1}B_{1}C_{1}D_{1},E,F分别是AB,BC的中点,求证:EF∥平面A_{1}C_{1}D。
解析1. 连接AC。
- 在 ABC中,因为E,F分别是AB,BC的中点,所以EF∥ AC。
2. 正方体ABCD - A_{1}B_{1}C_{1}D_{1}中:- AC∥ A_{1}C_{1}。
- 由EF∥ AC和AC∥ A_{1}C_{1}可得EF∥ A_{1}C_{1}。
- 又A_{1}C_{1}⊂平面A_{1}C_{1}D,EFnot⊂平面A_{1}C_{1}D。
- 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所以EF∥平面A_{1}C_{1}D。
题2在三棱柱ABC - A_{1}B_{1}C_{1}中,D是AB的中点,求证:AC_{1}∥平面CDB_{1}。
解析1. 连接BC_{1},交B_{1}C于点E。
- 在三棱柱ABC - A_{1}B_{1}C_{1}中,E为BC_{1}的中点。
2. 因为D是AB的中点:- 所以在 ABC_{1}中,DE∥ AC_{1}。
- 又DE⊂平面CDB_{1},AC_{1}not⊂平面CDB_{1}。
- 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AC_{1}∥平面CDB_{1}。
二、线面垂直的证明题3在四棱锥P - 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PA = PB = PC = PD,求证:PA⊥平面ABCD。
解析1. 连接AC,BD交于点O,连接PO。
- 因为底面ABCD是正方形,所以O为AC,BD中点。
- 又PA = PC,PB = PD,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可得PO⊥ AC,PO⊥ BD。
- 而AC∩ BD = O,AC⊂平面ABCD,BD⊂平面ABCD。
- 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所以PO⊥平面ABCD。
- 又PA = PB = PC = PD,AO = BO = CO = DO,所以 PAO≅ PBO≅ PCO ≅ PDO。
高考几何证明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考几何证明试题及参考答案高考几何证明题一∠B=2∠DCN证明:∵CN⊥CM,∴∠2+∠3=90°,∴∠1+∠4=90°;又∠1=∠2,∴∠3=∠4,∴∠BCD=2∠DCN;∵AB//DE,∴∠B=∠BCD;于是∠B=2∠DCN。
11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B=2∠DCN证明:∵CN⊥CM,∴∠2+∠3=90°,∴∠1+∠4=90°;又∠1=∠2,∴∠3=∠4,∴∠BCD=2∠DCN;∵AB//DE,∴∠B=∠BCD;于是∠B=2∠DCN。
高考几何证明题二空间向量作为新加入的内容,在处理空间问题中具有相当的优越性,比原来处理空间问题的方法更有灵活性。
如把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关系问题及求角求距离问题转化为用向量解决,如何取向量或建立空间坐标系,找到所论证的平行垂直等关系,所求的角和距离用向量怎样来表达是问题的关键.立体几何的计算和证明常常涉及到二大问题:一是位置关系,它主要包括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平行,线面平行;二是度量问题,它主要包括点到线、点到面的距离,线线、线面所成角,面面所成角等。
这里比较多的主要是用向量证明线线、线面垂直及计算线线角,而如何用向量证明线面平行,计算点到平面的距离、线面角及面面角的例题不多,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下用向量法求解的简单常识:1、空间一点P位于平面MAB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使得或对空间一定点O有2、对空间任一点O和不共线的三点A,B,C,若: (其中x+y+z=1),则四点P、A、B、C共面.3、利用向量证a‖b,就是分别在a,b上取向量(k∈R).4、利用向量证在线a⊥b,就是分别在a,b上取向量 .5、利用向量求两直线a与b的夹角,就是分别在a,b上取,求:的问题.6、利用向量求距离就是转化成求向量的模问题: .7、利用坐标法研究线面关系或求角和距离,关键是建立正确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正确表达已知点的'坐标.高考几何证明题三空间向量作为新加入的内容,在处理空间问题中具有相当的优越性,比原来处理空间问题的方法更有灵活性。
空间向量立体几何(绝对经典)
例1: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化简下列向量表达式,并标出化简结果的向量。
(如图)A BCD A 1B 1C 1D 1G1)1(AA AD AB ++1111)1(AC CC AC AA AC AA AD AB =+=+=++解M 始点相同的三个不共面向量之和,等于以这三个向量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以公共始点为始点的对角线所示向量推论:如果 为经过已知点A且平行已知非零向量 的直线,那么对任一点O,点P在直线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满足等式OP=OA+t 其中向量叫做直线的方向向量.ll aaOABP a若P为A,B中点,则()12=+ OP OA OB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 不共线,则向量 与向量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 使, a b yx , p ,a b OM a b A B A 'Pp p xa yb =+ 推论:空间一点P位于平面MAB内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x,y使或对空间任一点O,有=+MP xMA yMB =++ OP OM xMA yMB 注意:空间四点P 、M 、A 、B 共面⇔存在唯一实数对,,x y MP xMA yMB =+ ()使得(1)OP xOM yOA zOB x y z ⇔=++++= 其中,例1:已知m,n 是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直线l 与α的交点为B ,且l ⊥m ,l ⊥n ,求证:l ⊥α。
n mg g m n αl l 证明:在α内作不与m、n重合的任一条直线g,在l、m、n、g上取非零向量l、m、n、g ,因m与n相交,得向量m、n 不平行,由共面向量定理可知,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使g =x m +y n ,l ·g =x l ·m +y l ·n∵ l ·m =0,l ·n =0∴ l ·g =0∴ l⊥g∴ l⊥g这就证明了直线l垂直于平面α内的任一条直线,所以l⊥α巩固练习:利用向量知识证明三垂线定理αa A O P ().,0,,,,0,0,PA a PA a a OA a PO a PA OAy PO x PA y x OA PO OA PO a OA a OA a PO a PO PO aa ⊥⊥∴=⋅+⋅=⋅∴+==⋅∴⊥=⋅∴⊥∴⊥即使有序实数对定理可知,存在唯一的不平行,由共面向量相交,得又又而上取非零向量证明:在αPA a OAa a PA OA PA PO ⊥⊥⊂求证:且内的射影,在是的垂线,斜线,分别是平面已知:,,ααα复习:2. 向量的夹角:a bO ABabθ0a b π≤≤ ,a b ,向量 的夹角记作:a b 与a b = ||||cos ,a b a b 1.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11222(,,),(,,)a x y z b x y z == 设121212x x y y z z =++cos ||||a ba b a b =,121212222222111222++=++⋅++x x y y z z x y z x y z 5.向量的模长:2222||a a x y z ==++ (,,)a x y z = 设4.有关性质:(1)两非零向量111222(,,),(,,)a x y zb x y z == 1212120x x y y z z ++=0a b a b ⊥⇔=⇔ (2)||||||a b a b ≤ ||||,a b a b a b =⇒ 同方向||||,a b a b a b =-⇒ 反方向注意:此公式的几何意义是表示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度。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常考证明题汇总
立体几何选择题:一、三视图考点透视:① 能想象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判断(选择题) ② 通过三视图计算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或表面积•③ 解答题中也可能以三视图为载体考查证明题和计算题 1. 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2所示, 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J ,3则正视图中X 的值为( )A. 5B.4C. 3D. 22. 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4,已知一个锥体的正视图(也称主视图) 别为3, 4, 6,则该锥体的体积是 4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 1 — 1所示,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是 (B ) A . 32 B . 16+ 16 .2 C. 48 D . 16 + 32 2二、直观图掌握直观图的斜二测画法:①平行于两坐标轴的平行关系保持不变;② 平行于y 轴的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X 轴不变; ③ 新坐标轴夹角为 45°或135 °。
1、禾U 用斜二侧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得到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不要求记忆,但要会使用公式。
审题时分清“表面积”和“侧面积” 。
(1) 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球的表面积公式。
(2) 柱、锥、台体,球体的体积公式。
(3) 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内切球半径? 外接球直径? (4) 扇形的面积公式 S =1Ir =丄十弧长公式IXr2 2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以它的斜边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的表面积为()A. 84-B. 144 - C . 36 二D. 24 二Q ∖ [ħΔ ΛABC D 正视图 左视图正视图俯视图4 =►,左视图(也称侧视图)和俯视图均为直角三角形,且面积分 A .正三角形的直观图仍然是正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图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C. 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D .圆的直观图是圆 2、如图,梯形 A I BCD 是一平面图形=1 ,则梯形ABC 啲面积是()ABC [的直观图(斜二测),若 AD // Oy 1, AB // CD , AB = 2, GD = 3 D . 10 I 2二、表面积和体积 AD俯视图2、 若圆锥的高是底面半径和母线的等比中项,则称此圆锥为“黄金圆锥” 。
空间几何的练习题
空间几何的练习题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练习题1. 设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E和F分别是AB和CD上的点,且AE与CF相交于点O。
证明:OF与BC平行。
解析:考虑平行四边形ABCD,我们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OF与BC平行。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AD与BC平行且相交于直线段CF,因此角DAB和角BCF是对应角,且它们相等。
同样,AE与CF相交于O,角DAO和角OCF也是对应角,它们相等。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在三角形CD O和三角形ABO中,有角BOA等于角DOC。
而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我们可以知道角DOC与角BCD相等。
所以,角BCD等于角BOA。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AO与BC平行。
进一步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OF与BC也是平行的。
2.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和F分别是AD和DC的中点,O是AC上的任意一点。
证明:OE与BF平行。
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平行四边形ABCD以及线段DE和线段EF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OE与BF平行。
首先,由于E是AD的中点,所以根据中点定理,我们可以得知DE的长度等于DA的一半。
同理,由于F是DC的中点,我们可以得知EF的长度等于DC的一半。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得到,DE和EF的长度相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三角形DOE和三角形BFO的两个边相等,分别是OE和OF(OF是长度等于EF的一半,即半个DC)。
根据三角形同旁性质可知,角DOE和角BOF相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OE与BF平行。
二、立体图形的性质练习题1. 在正方体ABCDEFGH中,点I、J、K、L分别是棱AB、BC、CD和AD上的点,且IJ和KL相交于点O。
证明:JO与AF垂直。
解析:考虑正方体ABCDEFGH,我们可以利用立体图形的性质证明JO与AF垂直。
首先,根据正方体的性质,AF与DE平行且相交于点O。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我们可以得知JO与BM、IK和DE也是平行的。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知道BM与AF平行,根据平面几何的性质可知,JO 与AF是垂直的。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证明题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证明题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它们在研究空间中的点、线、面以及其间的关系和性质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下是一些与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相关的证明题。
1. 证明平面中的两条直线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法向量平行。
2. 证明两个向量的线性组合在平面上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 证明两个向量的点积为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垂直。
4. 证明平面上的三个点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向量共线。
5. 证明三个向量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混合积为零。
6. 证明空间中两个平面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法向量垂直。
7. 证明四个向量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行列式为零。
8. 证明两条直线在平面上相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方向向量不
平行。
这些证明题涉及到了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中的重要概念和性质,如向量的线性组合、点积、混合积、法向量等。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加深对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的理解,提高证明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立体几何证明题常见题型01
A B CDP EF立体几何证明题常见题型1、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1==DC PD ,E 是PC 的中点,作PB EF ⊥交PB 于点F .(I) 证明: PA ∥平面EDB ;(II) 证明:PB ⊥平面EFD ;(III) 求三棱锥DEF P -的体积.2、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 ∥CD ,AC BD ⊥,垂足为H ,PH 是四棱锥的高。
(Ⅰ)证明:平面PAC ⊥ 平面PBD ; (Ⅱ)若6AB =,APB ADB ∠=∠=60°,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3、如图,矩形ABCD 中,ABE AD 平面⊥,2===BC EB AE ,F 为CE 上的点,且ACE BF 平面⊥. (Ⅰ)求证:BCE AE 平面⊥; (Ⅱ)求证;BFD AE 平面//;(Ⅲ)求三棱锥BGF C -的体积.4、如图,正方形ABCD 和四边形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
EF//AC ,AB=2,CE=EF=1 (Ⅰ)求证:AF//平面BDE ; (Ⅱ)求证:CF ⊥平面BDF;5、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CD A MA 平面⊥,PD ∥MA ,E G F 、、分别为MB 、PC PB 、的中点,且2MA PD AD ==.(Ⅰ) 求证:平面PDC EFG 平面⊥;ABCDHPABCDEFA BCDEFG(Ⅱ)求三棱锥的体积之比与四棱锥ABCD P MAB P --.6、如图所示,矩形ABCD 中,AD ⊥平面ABE ,AE=EB=BC=2,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1)求证:AE ⊥平面BCE ;(2)求证:AE ∥平面BFD ; (3)求三棱锥C-BGF 的体积。
7、在三棱锥S —ABC 中,∠SAB =∠SAC =∠ACB =90°,且AC =BC =5,SB =55。
空间几何证明知识点习题
高三文科数学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2010湖北文数)用a、b、c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y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b∥c,则a∥c;②若a⊥b,b⊥c,则a⊥c;③若a∥y,b∥y,则a∥b;④若a⊥y,b⊥y,则a∥b.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③④2.(2010山东文数)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3、(2010年山东卷)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二、解答题:1. (2011年高考山东卷文科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中,1D D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2AD ,11AD=A B ,BAD=∠60°.(Ⅰ)证明:1AA BD ⊥; (Ⅱ)证明:11CC A BD ∥平面.2 (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科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60DAB ,ABCD PD AD AB 底面⊥=,2, (1)证明:BD PA ⊥; (2) 设,1==AD PD 求三棱锥D-PBC 锥的高.3. (2011年高考福建卷文科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 中,PA ⊥底面ABCD ,AB ⊥AD ,点E 在线段AD 上,且CE ∥AB 。
(1) 求证:CE ⊥平面PAD ;(11)若PA =AB =1,AD =3,CDCDA =45°,求四棱锥P-ABCD 的体积4. (2011年高考湖北卷文科18)如图,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E 在侧棱1AA 上,点F 在侧棱1BB 上,且222==BF ,AE .(Ⅰ)求证:E C CF 1⊥(Ⅱ)求二面角 1C CF E --的大小.5.(2010重庆文数)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A ⊥底面ABCD,PA AB ==E 是棱PB 的中点.证明:AE ⊥平面PBC ;6.(2010湖南文数)如图所示,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B =AD =1,AA 1=2,M 是棱CC 1的中点.证明:平面ABM ⊥平面A 1B 1M .7、(2010年全国卷)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 ∥CD ,AC BD ⊥,垂足为H ,PH 是四棱锥的高。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证明题汇总
立体几何常考证明题1、已知四边形ABCD 是空间四边形,E, F,G, H 分别是边AB,BC,CD , DA 的中点(1)求证:EFGH是平行四边形(2)若BD=2 3 ,AC=2,EG=2。
求异面直线AC、BD所成的角和EG、BD所成的角。
AEHB DF GC2、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BC AC, AD BD ,E 是AB 的中点。
求证:(1)AB 平面CDE;(2)平面CDE 平面ABC 。
AEB CD3、如图,在正方体A BCD ABC D 中,E 是AA1 的中点,1 1 1 1求证:A1C // 平面BDE 。
A D1B1 CEADBC 14、已知ABC 中ACB 90 , SA 面ABC , AD SC ,求证:AD 面SBC .SDBAC5、已知正方体ABCD A1B1C1D1,O是底ABCD 对角线的交点. D1C1B1求证:(1) C1O∥面AB1D1 ;(2) A1C 面AB1D1 .A1DCOA B6、正方体ABCD A'B'C 'D'中,求证:(1)AC 平面B'D 'DB ;(2)BD ' 平面ACB '.27、正方体ABCD —A1B1C1D1 中.(1)求证:平面A1BD∥平面B1D1C;D 1C1 (2)若E、F 分别是AA1,CC1 的中点,求证:平面EB1D1∥平面FBD .A1B1FEGCDAB8、四面体ABCD 中,AC BD,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且BDC 90 ,求证:BD 平面ACD2EF AC ,29、如图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A PB, CB 平面PAB ,M 是PC 的中点,N 是AB 上的点,AN 3NBP(1)求证:MN AB ;(2)当APB 90 ,AB 2BC 4 时,求MN 的长。
MCANB310、如图,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 中,E 、F 、G 分别是AB 、AD 、C1D1 的中点. 求证:平面D1EF ∥平面BDG .11、如图,在正方体A BCD ABC D 中,E 是1 1 1 1 AA 的中点.1(1)求证:A1C // 平面BDE ;(2)求证:平面A AC 平面BDE .112、已知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 ,AB 2 ,PA AD 4 ,E 为BC 的中点.(1)求证:DE 平面PAE ;(2)求直线DP 与平面PAE 所成的角.413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DAB 600 且边长为a的菱形,侧面PAD 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 垂直于底面ABCD .(1)若G 为AD 的中点,求证:BG 平面PAD ;(2)求证:AD PB ;(3)求二面角 A BC P 的大小.14、如图1,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 中,M 为CC1 的中点,AC 交BD 于点O,求证:A1O 平面MBD .15、如图2,在三棱锥A-BCD中,BC=AC,AD=BD,作BE⊥CD,E为垂足,作AH⊥BE于H.求证:AH⊥平面BCD.516、证明: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 中,A 1C⊥平面BC1DD1 C1A 1B 1D CA B17、如图,过S 引三条长度相等但不共面的线段SA、SB、SC,且∠ASB= ∠ASC=60 °,∠BSC=90°,求证:平面ABC ⊥平面BSC.WORD文档6专业资料。
空间几何的证明题
空间几何的证明题在空间几何学中,证明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法和学术要求。
通过逻辑推理和几何性质的运用,我们可以证明某些关于空间几何的命题或定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论述几个具体的证明题来展示空间几何的证明过程。
1. 证明垂直平分线定理在空间几何中,垂直平分线定理指出:如果一条线段的中点与另一条线段的中点相连,并且与这两条线段垂直,则这条相连线段就是这两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证明来验证这一定理。
假设有线段AB和线段CD,并且线段EF连接了它们的中点,并且垂直于线段AB和线段CD。
我们需要证明EF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
首先,根据定义,EF与CD垂直,所以EF与CD的斜率的乘积为-1。
同样地,EF与AB的斜率的乘积也为-1。
由此可见,EF垂直于线段AB和线段CD。
其次,由于EF连接了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所以EF等于线段AB和线段CD的一半。
因此,EF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
通过以上的论证,我们证明了垂直平分线定理。
2. 证明角平分线定理在空间几何中,角平分线定理指出:一条角的角平分线将该角分为两个相等的角。
下面我们将通过证明来验证这一定理。
假设有角ABC,并且角BD是该角的角平分线。
我们需要证明角ABD和角CBD是相等的。
首先,连接线段AD和线段CD。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我们有角BAD + 角DAC = 角BAC,角BDC + 角CDA = 角BCA。
其次,因为角BD是角ABC的角平分线,所以角BAD和角BDC 是相等的。
同时,由于线段BD相交线段AC,并且对角方向相等,我们可以得到角CBD和角CDA是相等的。
综上所述,我们证明了角ABD和角CBD是相等的,从而验证了角平分线定理。
3. 证明平行线定理在空间几何中,平行线定理指出: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直线相交,则这条直线与这两条平行直线上的任意一线都是相交角,而这些相交角又相等。
下面我们将通过证明来验证这一定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几何证明
1、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1AA 的中点, 求证: 1//A C 平面BDE 。
2、已知ABC ∆中90ACB ∠=,SA ⊥面ABC ,AD SC ⊥,求证:AD ⊥面SBC .
3、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 求证:(1)''AC B D DB ⊥平面;
A
E
D 1
C
B 1
D
C
B
A
S
D
C
B
A
4、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1)求证:平面A 1BD ∥平面B 1D 1C ;
5、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 分别是AB 、AD 、11C D 的中点. 求证:平面1D EF ∥平面BDG .
6、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1AA 的中点. (1)求证:1//A C 平面BDE ; (2)求证:平面1A AC ⊥平面BDE .
A A
B 1
C 1
C
D 1
D G E
F
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060DAB ∠=且边长为a 的菱形,侧面PAD 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 垂直于底面ABCD .
(1)若G 为AD 的中点,求证:BG ⊥平面PAD ;
3. 证明:连接AC 交BD 于O ,连接EO , ∵E 为1AA 的中点,O 为AC 的中点 ∴EO 为三角形1A AC 的中位线 ∴1//EO AC 又EO 在平面BDE ,1A C 在平面BDE 外 ∴1//A C 平面BDE 。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
4. 证明:90ACB ∠=∵° BC AC ∴⊥
又SA ⊥面ABC SA BC ∴⊥ BC ∴⊥面SAC BC AD ∴⊥
又,SC AD SC BC C ⊥⋂=AD ∴⊥面SBC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
5. 证明:(1)连结11A C ,设11111
A C
B D O ⋂=,连结1AO ∵ 1111ABCD A B
C
D -是正方体 11A ACC ∴是平行四边形
∴A 1C 1∥AC 且 11A C AC = 又1,O O 分别是11,A C AC 的中点,∴O 1C 1∥AO 且11O C AO =
11AOC O ∴是平行四边形 111,C O AO AO ∴⊂
∥面11AB D ,1C O ⊄面11AB D ∴C 1O ∥面11AB D
(2)1CC ⊥面1111A B C D 11!CC B D ∴⊥ 又1111
A C
B D ⊥∵, 1111B D A
C C ∴⊥面 1
11AC B D ⊥即 同理可证11A C AD ⊥, 又1111
D B AD D ⋂=
∴1A C ⊥面11AB D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平行四边形),线面垂直的判定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
7. 证明:(1)由B 1B ∥DD 1,得四边形BB 1D 1D 是平行四边形,∴B 1D 1∥BD , 又BD ⊄平面B 1D 1C ,B 1D 1⊂平面B 1D 1C , ∴BD ∥平面B 1D 1C . 同理A 1D ∥平面B 1D 1C .
而A 1D ∩BD =D ,∴平面A 1BD ∥平面B 1CD .
(2)由BD ∥B 1D 1,得BD ∥平面EB 1D 1.取BB 1中点G ,∴AE ∥B 1G .
从而得B 1E ∥AG ,同理GF ∥AD .∴AG ∥DF .∴B 1E ∥DF .∴DF ∥平面EB 1D 1.∴平面EB 1D 1∥平面
FBD .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平行四边形)
9. 证明:(1)取PA 的中点Q ,连结,MQ NQ ,∵M 是PB 的中点,
∴//MQ BC ,∵ CB ⊥平面PAB ,∴ MQ ⊥平面PAB
∴QN 是MN 在平面PAB 的射影 ,取 AB 的中点D ,连结 PD ,∵,PA PB =∴PD AB ⊥,又3AN NB =,∴BN ND =[来源:学§科§网] ∴//QN PD ,∴QN AB ⊥,由三垂线定理得MN AB ⊥
(2)∵90APB ∠=,,PA PB =∴1
22
PD AB ==,∴1QN =,∵MQ ⊥平面PAB .∴MQ NQ ⊥,
且1
12
MQ BC ==,∴2MN =
考点:三垂线定理
10. 证明:∵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EF ∥BD 又EF ⊄平面BDG ,BD ⊂平面BDG ∴EF ∥平面BDG ∵1D G
EB ∴四边形1D GBE 为平行四边形,1D E ∥GB
又1D E ⊄平面BDG ,GB ⊂平面BDG ∴1D E ∥平面BDG
1EF D E E
⋂=,∴平面1D EF ∥平面BDG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 证明:(1)设AC BD O ⋂=,
∵E 、O 分别是1AA 、AC 的中点,∴1A C ∥EO
又1
AC ⊄平面BDE ,EO ⊂平面BDE ,∴1A C ∥平面BDE (2)∵1A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1AA BD ⊥ 又BD AC ⊥,
1AC AA A
⋂=,∴BD ⊥平面1A AC ,BD ⊂平面BDE ,∴平面BDE ⊥平面1A AC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面面垂直的判定
12.证明:在ADE ∆中,222AD AE DE =+,∴AE DE ⊥ ∵PA ⊥平面ABCD ,DE ⊂平面ABCD ,∴PA DE ⊥ 又PA AE A ⋂=,∴DE ⊥平面PAE (2)DPE ∠为DP 与平面PAE 所成的角
在Rt PAD ∆,PD =Rt DCE ∆中,DE =在Rt DEP ∆中,2PD DE =,∴030DPE ∠=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构造直角三角形
13. 证明:(1)ABD ∆为等边三角形且G 为AD 的中点,∴BG AD ⊥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BG ⊥平面PAD
(2)PAD 是等边三角形且G 为AD 的中点,∴AD PG ⊥ 且AD BG ⊥,PG BG G ⋂=,∴AD ⊥平面PBG ,
PB ⊂平面PBG ,∴AD PB ⊥
(3)由AD PB ⊥,AD ∥BC ,∴BC PB ⊥ 又BG AD ⊥,AD ∥BC ,∴BG BC ⊥
∴PBG ∠为二面角A BC P --的平面角
在Rt PBG ∆中,PG BG =,∴045PBG ∠=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构造直角三角形,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二面角的求法(定义法)
14. 证明:取AB 的中点F,连结CF ,DF . ∵AC BC =,∴CF AB ⊥.
∵AD BD =,∴DF AB ⊥. 又CF
DF F =,∴AB ⊥平面CDF .
∵CD ⊂平面CDF ,∴CD AB ⊥. 又CD BE ⊥,BE AB B ⋂=, ∴CD ⊥平面ABE ,CD AH ⊥.
∵AH CD ⊥,AH BE ⊥,CD BE E ⋂=,
∴ AH ⊥平面BCD .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