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转型背景下开发区空间再开发研究进展及展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型背景下开发区空间再开发研究进展及展望

王晶

摘要:近年来,宏观经济转型、土地资源紧缺和物质环境衰败等问题共同倒逼开发区进入转型发展的“再开发”阶段。在减量规划、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等新的价值导向影响下,围绕当前开发区再开发的一系列问题,学者们展开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本文试图从开发区功能布局的提升、空间形态的优化以及再开发制度设计等三个方面系统地梳理和总结新近研究成果,并结合开发区再开发的趋势和要求讨论现有研究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开发区,空间转型,再开发,研究综述

1引言

肇始于1984年○1,“开发区”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进程而生,推进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所在城市和区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带动作用。除了作为城市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开发区更参与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以速度至上、效益优先、贯彻地方政府意志为方向,以大工业化和标准现代化为核心的“开发区模式”,成为中国城镇化的标志性模式之一。

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后,开发区发展逐步进入了瓶颈期。加之宏观经济转型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开发区原有路径受到严峻挑战。开发区普遍主动或被动地进入“第二次创业”阶段(部分发达地区已经进入“第三次”创业[1])。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对各类开发区的统筹规划,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要求。这一切,意味着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关于开发区空间和空间规划的知识也亟待更新,以便更好地服务当前开发区转型的要求。

回顾开发区发展起步阶段,在政策导向下,土地成为吸引外部投资的主要资源,促使了开发区空间规模的急速扩张,同时带来了土地超前开发、土地闲置、土地低效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政府的过度引资行为无形中放大了企业的选址自由度,破坏了传统的空间拓展秩序,产业布局缺乏组织,进一步降低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历经30余年的快速扩张,大量开发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区的增量土地资源基本耗尽,因此新的增长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存量土地的消化来实现[2],也导致开发区的“再开发”成为当前开发区发展的基本问题。近年来,基于这一问题学者们通过经验借鉴、实地调研、规划实践等手段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

得了丰硕成果。本文试图对新近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功能布局、空间形态和制度设计等三个方面梳理开发区空间再开发问题的已有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研究不足与未来方向。

2 开发区功能布局的提升

现代产业智力密集、规模较小以及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对园区功能的综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3]。开发区将不仅承担工业生产的功能,而将承载居住、商业、商务、休闲、娱乐等多样化的复合功能。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引入将促进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突破规模效益的瓶颈[4]。同时,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城市中心城区逐步向外围拓展,逐渐与城市边缘的开发区融为一体,促进开发区从单一的产业功能区向复合功能的城市新区转型。

2.1提升生产性服务功能

对于发展相对成熟的开发区尤其是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开发区,为了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开发区在既有生产性功能基础上植入了研发、销售、金融、物流、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峦峰(2007)通过对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局部地段转型发展调查研究,得出当前开发区的具有向服务性行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转型的趋势,尽管转型的突出动力来自于市场本身,但是政府有必要进行规划和政策的适应性调整予以应对和支持[5]。沈宏婷(2011)认为应推动具备条件的开发区逐步摆脱单一生产功能的局限,建设创意产业园、服务外包基地、总部经济区、中央商务区等城市新型经济的载体[6]。刘谨(2012)认为自主创新、科技研发、高端服务、生态宜居、休闲旅游等职能应成为产城融合型空间拓展的方向[7]。罗小龙(2011)通过苏州工业园区的研究,发现通过实施以“服务业倍增计划”为核心的企业家城市行动策略,在工业园中创造了CBD、居住、旅游等城市新空间,成功加速了园区从工业区向新城区的转型[1]。车旭(2012)和买静(2014)强调了公共创新和服务平台对于开发区的重要性[8-9],因为相对于传统产业区,新型产业区以集体学习、集体创新和过程中创新为特征[10]。

2.2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开发区再开发的发展阶段,传统自发、粗放、低效的产业布局呈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优化产业功能布局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功能主义导向,通过对空间的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当前产

业发展的需要,以进一步引导产业集聚、增强产业协作、提高产出效率。张艳(2008)认为“产业链”是工业园区形成的核心目标和布局逻辑,因此应研究不同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产品的上下游关系[2],根据产业链组织产业园区的用地布局政策,推动产业专业化集聚。王兴平(2011)则认为开发区再开发中必须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生产、生活以及服务合理衔接的空间布局模式[11]。刘畅(2012)和向乔玉(2014)的研究进一步从类型角度出发,探讨了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大类产业园区的理想空间布局模式原型[3, 12]。资本密集型产业空间相对独立,与居住、服务等空间适当分离;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与居住、服务等空间适当融合,住宅小区可以深入到产业区内部;技术密集型产业空间与居住、服务等空间穿插融合,空间组织更加灵活,生态景观环境更好,可以实现真正的产城融合。

2.3完善生活服务功能

开发区发展初期普遍采用的以生产为主的建设导向客观上导致了园区生活性服务设施严重缺乏,加之开发区与城市空间分离导致的“职住分离”,导致了开发区城市氛围弱(夜晚的空城[2])和严重的“潮汐式”交通拥堵。而由于就业地与居住地严重分离,开发区也难以形成促进创新创业的内部环境。因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不仅可以吸引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也有利于提高社区凝聚力,提供促进交流和创新的外部环境。

郑国(2007)和袁新国(2010)从解决职住分离和园区内涵提升等角度出发,认为完善居住、商业和公共服务等城市功能是开发区转型的必备途径之一[13-14]。买静(2011)从空间角度提出需要改变开发区传统的空间组织和用地布局模式,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绿地等城市型用地比例[9]。向乔玉(2014)认为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应按城市标准配套,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和网络化的公共服务配置体系[3]。

区别于上述以“产”为核心的研究思路,部分学者从“人”的视角展开了研究,关注开发区不同层次的适用人群。黄杉(2012)注意到开发区与一般城市的差异,即社会结构的分异多元以及大量城市移民带来的挑战,开创性地从社会群体年龄梯度变迁与公共服务需求层次演进的角度展开研究,立足于未来阶段性发展,构建开发区公共服务体系[15]。李文彬(2012)也认为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要考虑园区主要就业人群的特征和消费水平,建设工业邻里中心,满足家庭型务工人群的需求[16]。从居住空间角度,应考虑不同人群多样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