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剂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浮剂
⏹一、概念
⏹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是由水溶性低而熔点较高的固体原药加入合适的润湿剂、分散剂、增粘剂、防冷冻剂和水等组成,经砂磨机湿法磨制而成的粒径为0.5~5μm的悬浮制剂。
⏹以水为连续相的悬浮剂称为水悬剂,
⏹而以矿物油或有机溶剂为分散介质的悬浮剂称为油悬剂,油悬剂使用时用矿物油或有机溶剂稀释喷洒。
二、悬浮剂的特点
⏹1、悬浮率和稳定性高;
⏹2、附着力强,不易被雨水冲刷;
⏹3、成本低,生产、贮运安全、方便;
⏹4、多数悬浮剂粘度偏大,分层,沉降快。
⏹5、包装费用较高
三、悬浮剂的性能
⏹1、悬浮性:
⏹悬浮性指分散的原药粒子在悬浮液中保持悬浮时间长短的能力。
⏹(1)加入某些表面活性剂;
⏹(2)分散液粒子可生成带有电势的扩散双电层(排斥作用);
⏹(3)厚的吸附层;
⏹2、分散性:
⏹分散性是指原药粒子悬浮于水中保持分散成微细个体粒子的能力。
⏹要提高原药微细粒子在悬浮液中的分散性,除了要保证足够的细度外,重要的是克服团聚现象,主要方法是加入分散剂。
⏹3、细度:
⏹悬浮粒子的细度是通过机械粉碎完成的,悬浮剂的粒径是影响悬浮率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英国ICI公司悬浮剂粒径范围为0.5~5μm;美国为1~5μm。我国一般控制在1~5μm。
⏹4、流动性:
⏹影响悬浮剂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原药的含量和制剂的粘度。若原药含量占的百分比越大,即意味着体系中干物质量越多,粘度越大,流动性越差。反之,流动性越好。
⏹5、粘度:
⏹粘度是悬浮剂的重要指标之一。粘度大,体系稳定性好,反之稳定性差。然而,粘度过大容易造成流动性差,给加工、计量、倾倒等带来一系列困难,因此,要有一个适当的粘度,由于制剂品种不同粘度各异,一般在100~5000mPa·s之间。
⏹6、起泡性:
⏹起泡性是指悬浮剂在生产和兑水稀释时产生泡沫的能力。泡沫多,说明起泡性强,泡沫不仅给加工带来困难,而且也直接影响喷雾效果。悬浮剂泡沫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助剂得到解决,必要时还可以加抑泡剂或消泡剂。
四、悬浮剂的组分
1、原药:20%-50%,在水中稳定,熔点在60℃以上;
2、润湿剂:一般加入0.2%~1%的润湿剂
3. 其他助剂
⏹(1)增稠剂和稳定剂
⏹主要有黄原酸胶和硅酸铝镁,悬浮剂要求适当的黏度,通常在
100~5000Pa·S之间,需要增稠剂来调配。目的是降低粒子的沉降速度,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2)防冻剂
⏹为了使悬浮剂在低温条件下稳定,需加入防冻剂,常用的防冻剂
有: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甘油-乙醚双甘醇,甲基亚丙基双甘醇等。
⏹(3)消泡剂
⏹悬浮剂生产工艺多采用湿式多级砂磨超微粉碎,高速旋转的分散
盘把大量空气带入并分散成微小气泡,使悬浮剂体积迅速膨胀,大量气泡影响到计量和包装,降低生产效率。需加入消泡剂,常用的有:有机硅酮类、C8-10的脂肪醇、C10-20饱和脂肪族羧酸及其脂类、醚-醚型化合物。实际应用以有机硅酮和醚-醚型化合物较多。
⏹(4)pH调节剂
⏹常用的有醋酸、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铵、铵盐、三乙醇胺等。
五、悬浮剂的加工
⏹球磨机、胶体机和砂磨机。
(1)确定有效成分
⏹原药需满足:①在水(油)中溶解度不大于70mg/L,最好不溶。②在水(油)中化学稳定性高。③对于复合制剂还要考虑是否影响药效和稳定性。
⏹(2)选择润湿分散剂
⏹绝大多数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以非离子和阴离子型复配。要求能溶在分散介质中,用量一般不超过10%。
⏹(3)选择防冻剂
⏹要求防冻性能好,挥发性低,对有效成分的溶解越少越好,最好不溶解。一般选用乙二醇,用量10%,常用量为5%。
⏹(4)选择增稠剂
⏹要求用量少,增稠作用强,稀释时能自行分散,其黏度随外界环境变化不大,价格适中且易得。
⏹(5)选择消泡剂
⏹选择消泡剂要求用量少,消泡效果快;货源充足,价格便宜;与制剂各组分有很好的相溶性。
⏹除了消泡剂外还有其他消泡方法,如超声波,抽真空或通入醚蒸汽等消泡。
⏹(6)选择pH值调整剂
⏹绝大多数原药在中性介质中稳定,少数原药则需要碱性和酸性条件,因此需要加入pH调整剂。常用的盐酸、醋酸、氢氧化钠等。
⏹最后,助剂的选择主要靠经验的积累。
六、悬浮剂的质量检测
⏹粘度:通常用Brookfield L.D型粘度计测量,即在25±1℃下,以60r/min,6min的测定结果来表示,要求粘度为0.2~1Pa·S
⏹2、粒径范围:0.5~5μm,平均粒径小于3μm
⏹3、有效悬浮率:有效悬浮率应大于90%。
4、分散性:具体方法可参考乳油分散性的测定
⏹5、热贮试验:54±2℃4周后,其分解率小5%,
⏹6、冷贮试验:-10~ -15℃冰箱中存放25小时,再放在室湿下溶化8小时,经三次反复试验而无相分离现象,且能恢复到原有的物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