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合集下载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加深对细胞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细胞是由细胞壁、质膜、质网、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核仁、细胞核等组成的。

其中,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独有的结构,位于细胞质外,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构成,是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形态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壁分离与复原当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被处理时,质壁分离的现象就会出现,即质膜和内部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开来。

这个过程中,细胞内质膜变弱,使内部液体向外渗透,导致细胞体积减小。

当再度恢复到理想条件下时,细胞会重新生成细胞壁,形成新的细胞形态。

实验步骤1.用锋利刀片将新鲜洋葱叶片切成薄片,然后用显微镜准备查看。

2.用钳子将洋葱叶片放到叶绿体释放液中30-60秒,并将洋葱叶片取出清洗。

3.将洋葱叶片平放在玻片上,用镊子轻轻挤压叶片,使其表面变得光滑。

4.用滴管滴上一滴甘露醇在洋葱叶片上,然后用镊子在此处剥离细胞壁。

5.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细胞的质膜和细胞壁,同时记录下变化的过程。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到洋葱细胞在加入甘露醇后,可以明显地看到质膜与细胞壁的分离。

随着甘露醇的作用时间的延长,充满液体的细胞内体积逐渐缩小,最终质壁分离的效果明显。

但当加入足够的水进行复原后,细胞内渐渐恢复了原始形态,同时有一个新的细胞壁形成,表明质壁再次连接。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甘露醇对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分离作用,可以使质壁分离。

2.植物细胞会在一定条件下经历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

3.恢复过程中,细胞会生成新的细胞壁,形态也会重新恢复。

因此,本次实验加深了我们对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同时也展示了生物学实验的魅力和乐趣。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基础回顾】考点内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要求:Ⅱ考纲解读:1.理解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流程2.掌握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际应用3.理解原生质层的含义考点一、实验原理1.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2.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失水,质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考点二、实验流程【技能方法】1.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的比较(1)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

此结构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2)原生质体是去除了植物细胞壁后所剩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2.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有关总结(1)实验材料的选择①一般不选择细菌细胞,它能发生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

②不能选择动物细胞,它无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实验试剂使用①使用浓度过高的蔗糖溶液(0.5 g/mL),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高,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②使用质量浓度为1 mol•L-1的KNO3溶液,因为K+和NO-3可被细胞吸收,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所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尿素、甘油、乙二醇等现象同上)(3)发生质壁分离时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原因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

(4)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移动是双向的,总结果是单向的。

(5)本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第一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第三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该对照方法为自身对照。

3.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否是活细胞(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待测成熟植物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3)比较不同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成熟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反之细胞液浓度越大(4)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液)【基础达标】1.将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入含少量红墨水且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①②的颜色分别是()A.①无色、②紫色B.①红色、②无色C.①红色、②紫色D.①无色、②红色▼【答案】B【解析】新鲜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含有红墨水的蔗糖进入①,①呈现红色;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含有红墨水的蔗糖不能进入到原生质层,②呈现无色。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篇一:《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报告单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班级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1.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当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的。

由于比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就会与逐渐分离开,也就是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

三、材料用具紫色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吸水纸、清水、0.3gml蔗糖溶液四、实验步骤 A、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的外表面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这一小块洋葱紫色外表皮,将它平展地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滴中,并盖上盖玻片 B、第一次观察:观察正常细胞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C、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洋葱表皮细胞就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D、第二次观察:观察细胞的中央液泡是否逐渐变小,颜色深浅变化,原生质层在什么位置,细胞大小是否变化 E、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洋葱表皮细胞就浸润在清水中 F、第三次观察:看中央液泡是否逐渐变大,颜色深浅变化,原生质层的位置有没有变化,细胞大小有没有变化五、实验结果记录篇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设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设计我设计的内容是高一生物新课程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的实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下面从实验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实验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一节共包含4个二级标题:渗透的条件与原理、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事例。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 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 (1)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无色、绿色 ________。 (2)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从盖玻片的一侧滴人的是加有伊 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 红色、绿色 。 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 放在80C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 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 调节反光镜 。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 改变光圈大小 微镜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高温下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
细胞
死细胞
活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未成熟植物细胞 成熟植物细胞
外界浓度低于 细胞液的浓度 外界浓度高于 细胞液的浓度
半透膜 细胞壁
大液泡 (原生质层)
浓度差 (动力)
内因
外因
三、材料用具
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 吸水纸,显微镜,质量浓度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清水、 8%的氯化钠溶液、0.5g/ml蔗糖、5%的硝酸钾、一定浓度 的尿素、甘油、红墨水等。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课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课件
控制溶液浓度: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溶液浓度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需精确控制。
保持实验环境恒温:温度对细胞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需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实验。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减少细胞干燥和污染的风险。
01
02
04
03
样本差异
操作不当
试剂污染
环境因素
01
02
03
04
不同植物细胞样本的生理状态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实验结果有所偏差。
显微镜观察
滴加清水
记录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不同时间点的显微镜观察结果,包括细胞形态、质壁分离程度等。
数据处理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绘制质壁分离和复原曲线,得出实验结论。
03
结果分析
总结词
质壁分离程度与外界溶液浓度呈正相关
详细描述
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加,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也逐渐加深。当外界溶液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质壁分离程度达到最大。
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或失误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试剂污染或过期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不稳定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05
实验思考题
总结词
质壁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导致水分从细胞液中渗出,使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
详细描述
当细胞外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水分会通过渗透作用从细胞液中渗出,进入细胞外液。由于原生质层的黏附力比细胞壁弱,水分渗出后,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形成质壁分离现象。
实验表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与外界溶液浓度密切相关,可用于研究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和水分运输机制。
总结词
通过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的渗透调节机制和水分运输过程,为植物生理学和生物教学提供有益的实验材料。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课件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课件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 离和复原的过程。
学习制作临时装片和染色技术,以便 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包括取材、制作装片、显微镜观察等。
了解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避免染色剂对细胞的过度刺 激、保持细胞活性等。
02
实验材料
植物细胞样本
选择具有紫色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如洋葱表皮细胞。 确保细胞样本新鲜、无破损,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05
实验总结
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过程
本实验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 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探究植物细胞的渗 透性。实验中采用了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观察细胞在不同浓度下的形态变化。
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当植物细胞处于低浓度溶液 时,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不明显;随着溶液浓 度的增加,质壁分离现象逐渐明显;当溶液 浓度过高时,细胞质壁分离现象过于严重, 可能导致细胞死亡。在复原过程中,随着溶 液浓度的降低,细胞质壁分离现象逐渐减轻 ,最终恢复原状。
不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含量、细胞壁厚度 、细胞液浓度等都会影响其质壁分离和复原 现象的产生。例如,含有大量淀粉、脂肪或 糖类的植物细胞,其细胞液浓度较高,不易 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而含有较少淀粉 、脂肪或糖类的植物细胞,其细胞液浓度较
低,容易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探讨实验结果对实际应用的意义
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要点一
存在的问题
要点二
改进方法
实验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导致实 验结果不准确。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确保每一 步操作的准确性;同时,应仔细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记录 详细数据,以便对结果进行准确分析。

实验六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六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一、实验目的:1.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2.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1.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

2.试剂:清水、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3. 用具:刀片、尖头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吸水纸。

五、记录实验现象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一、实验目的:1.进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

2.说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

二、实验原理: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

过氧化氢酶在不同的温度下催化效率不同。

FeCl3溶液中的Fe3+也对过氧化氢具有催化作用,但催化效率要低很多。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1.材料: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如猪肝、鸡肝)研磨液。

2.用具:量筒,试管,滴管,试管架,卫生香,火柴,酒精灯,试管夹,大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

3.试剂: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

五、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结果和结论。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课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课件

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用吸水纸将盖玻片边缘多余的蔗糖溶 液吸去,然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适 量清水。
观察细胞质和细胞壁是否出现复原现 象,注意观察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位 置关系。
Part
04
实验结果分析
质壁分离程度分析
质壁分离程度与外界溶液浓度关系
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加,质壁分离程度逐渐加重。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质 壁分离明显,细胞体积缩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复原速度与时间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质壁分离复原速度逐渐加快。在一定时间内,细胞能够逐渐恢 复到正常状态。
实验结论总结
• 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细 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调节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外界溶液 浓度和时间对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加或时间的延长,质壁分离程度加深 ;当外界溶液浓度降低或时间延长时,质壁分离复原速度加快 。实验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的生理特性和水分运输机 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03
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提
高其对生物学的兴趣和认知水平。
Part
02
实验材料
实验植物
紫色洋葱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含 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 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黑藻
叶片薄而小,叶肉细胞质 颜色深,易于观察质壁分 离和复原过程。
苔藓
具有较小的细胞,方便观 察单个细胞的质壁分离和 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 分离和复原课件
• 实验原理 • 实验材料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 • 注意事项
目录
Part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教学设计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教学设计一实验内容分析本设计案是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的探究实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渗透装置对半透膜,渗透作用,对渗透装置的组成有了认识,并且对通过课本图片观察和讨论了动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以及实验现象,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植物细胞会不会发生渗透作用如果可以植物细胞的那部分可以作为半透膜探究实验的目的也就产生了。

探究实验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全班学生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在实践中获得具体的经验体会,让学生懂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这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二、设计思路本设计方案是根据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的探究实验改编而来,学生先根据课本内容完成探究实验的过程,在探究完成后再近一步探究以下问题:1、不同种类试剂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影响2、不同浓度的试剂对同一种植材料失水和吸水的影响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师生共同参与自学探究、实验探究讨论和反馈实验,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施操作—观察结果—得出结论”探究历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

借助多媒体手段,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加知识的密集度,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l)理解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的实验原理;(2)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3)利用该实验原理探究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2.能力目标。

(l)能够通过练习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实验步骤;(2)进一步熟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通过课本实验的学习,提出可行性的探究问题,并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方案,尝试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1)在实验中,当质壁分离现象出现后,观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细胞因长期处于失水状
态而死亡,影响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的观察。
(2)不选动物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动物细胞
无细胞壁,不会在失水时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本实验所用的方法为引流法,采用了自身
对照(前测和后测)。
(4)当以可吸收的物质做溶质时(如甘油、尿素、
科目一考试网 / 科目一模 拟考试2016 金手指驾校网 / 金手指驾驶员考试 2016
5.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 液)
(1)该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的等渗浓度为 ________。 (2)如果再给你4组实验材料,请设计可以更精 确地测定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这类试题并不以实验能力为直接 的考查目的,而是以实验作为问题情境,将 实验的思想方法渗透于试题之中。根据题设 条件可知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的等渗浓度 在0.5~0.6 mol/L之间。如何设计一个更精确 的测定方法,从题中设计思路推知,可通过
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镜检 活细胞 待测细胞+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及方法 不发生质壁分离→死细胞
1.判断细胞的死活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 分别镜检 ――→ 细胞液浓 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的浓度 之间。 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 镜检 刚刚发生质壁 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 ――→ 分离时所需时间的比较―→判断细胞液浓度大小(时间越短, 细胞液浓度越小)。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一、实验原理1.原生质的伸缩性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质壁收缩,进而质壁分离。

3.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吸水,使质壁分离复原。

二、目标要求1.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2.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三、实验材料紫色洋葱、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清水,吸水纸,胶头滴管,光学显微镜,红墨水,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等。

四、方法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内表皮细胞高倍显微镜观察外表皮细胞0.3g/ml 吸水纸蔗糖溶液吸引中央液泡逐渐变小(无色),原生质层外被红色溶液充满高倍显微镜观察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吸水纸清吸引水中央液泡逐渐胀大(无色),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高倍显微镜观察中央液泡逐渐胀大(紫色变浅),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实验结论成熟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吸水实验关键1.选材:应选择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和外表皮。

最外层表皮中,有的细胞虽含有大量的紫色花青素,但死亡的细胞太多,内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液泡中花青素少呈无色,可以用添加红墨水的0.3g/ml蔗糖溶液处理,会看到原生质层被红色溶液包围的现象。

另外新鲜的水绵、黑藻叶、紫鸭跖草等也是经常用的材料。

2.试剂:本试验选用0.3g/ml的蔗糖溶液。

浓度过高,质壁分离速度虽快,但不久将细胞杀死,不能再进行质壁分离的复原;浓度过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速度太慢。

此外,8%的食盐溶液,5%的硝酸钾溶液等也可使用。

盐酸、酒精、醋酸等溶液能杀死细胞,不适于做质壁分离的溶液。

推论(1)过度失水,细胞死亡,不能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根据能否复原,可鉴别细胞的死活。

(2)将外界溶液配成一系列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溶液,逐一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在某一浓度时,植物细胞处在分离与不分离之间。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范文最新推荐------------------------------------------------------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一、实验目的1.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也就是分升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三、材料用具        紫色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吸水纸、清水、0.3g/ml 蔗糖溶液四、实验过程(见书P60)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1 / 13五、讨论    1.如果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2.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为什么?3.画一个细胞在正常状态下到经过0.3g/ml蔗糖溶液处理,再经过清水处理的细胞变化的一系列模式图。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植物细胞是由质壁包围的。

质壁是一层由纤维素等多糖构成的坚硬壁层,负责维持细胞的形态和机械支持,同时还起到防御外界环境的作用。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将质壁与质体进行分离,以便对细胞质进行研究。

下面将介绍一种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和仪器:1.鲜嫩的洋葱鳞茎2.9%NaCl溶液3.0.8%高锰酸钾溶液4.8%醋酸溶液5.0.5%N-诺丁溶液6.显微镜和载玻片7.手套和口罩实验步骤:1. 将洋葱鳞茎取出并切成0.5 cm x 0.5 cm的小块。

2.在容器中加入足够的9%NaCl溶液,将洋葱鳞茎小块浸泡在溶液中,放置15分钟。

3.将洋葱鳞茎小块取出,轻轻用纸巾擦去多余的溶液。

4.用剪刀将洋葱鳞茎小块切成更小的碎片。

5.在载玻片上取一小块洋葱鳞茎碎片,并加入一滴0.8%高锰酸钾溶液。

轻轻用镊子将碎片碾碎。

6.将载玻片倾斜,加入一滴8%醋酸溶液。

醋酸溶液会溶解质壁,使质壁与质体分离。

7.覆盖玻璃片,放置5-10分钟。

8.将载玻片倾斜,轻轻加入一滴0.5%N-诺丁溶液。

N-诺丁溶液会染色质体,使其更容易观察。

9.覆盖玻璃片,用显微镜观察质体的形态、数量和位置。

10.实验完成后,将废弃物正确处理。

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质壁与质体的分离和复原过程。

一开始,洋葱鳞茎碎片中的细胞质壁完整覆盖着质体,质体呈现为均匀的颗粒状。

当加入醋酸溶液时,醋酸会与质壁中的纤维素发生反应,使质壁部分溶解,质体从质壁中释放出来。

此时,质体呈现为散布在细胞质中的颗粒状,数量可能较多。

当加入N-诺丁溶液时,质体会被染色,使其更容易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复原,质体可能会重新聚集在细胞的中心,呈现出一个或多个较大的颗粒。

实验讨论:实验中的醋酸溶液起到了溶解质壁的作用。

醋酸溶液中的醋酸与质壁中的纤维素反应,使纤维素失去坚硬的结构,达到分离质壁与质体的目的。

而N-诺丁溶液的作用是染色质体,使其更容易观察。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实验意义
阐述实验结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意 义,以及对于植物生理学和生物教学 的启示。
05
实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证 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半透膜的性质,
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对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影响, 可以了解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和水
分平衡调节机制。
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将实验材料切成适宜的大小和厚度,放入不同浓 度的外界溶液中。
注意事项:保持显微镜清洁,避免污染;选择适 宜的材料和外界溶液浓度;操作过程中避免损伤 细胞;观察时要保持安静,避免影响显微镜的观 察效果。
02
实验材料
植物细胞样本
紫色洋葱鳞茎
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含有紫色的大液 泡,便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倒置显微镜
适用于观察生长中的细胞和组织 ,能够提供更高的放大倍数和更 好的观察效果。
蔗糖溶液
低浓度蔗糖溶液
用于诱导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如 0.3g/mL的蔗糖溶液。
高浓度蔗糖溶液
用于固定植物细胞,如0.5g/mL的蔗 糖溶液。
清水
• 用于复原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提供水分以帮助细胞 恢复其正常状态。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 离与复原实验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结论与展望
01
实验目的
理解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原理
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 ,细胞液中的水分通过原生质层向外渗 出,使液泡的体积缩小,细胞也会有一 定程度缩小,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 ,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所以当细 胞壁停止收缩后,原生质层继续收缩,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开,形成质壁 分离。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一、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注意事项1、实验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实验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

它的外表皮细胞的液泡较大,细胞液中有紫色的花青素,在显微镜下,紫色大液泡十分明显,能方便地观察到质壁分裂及其复原的过程。

如无紫色洋葱,可用葫芦藓或其他藓类植物的叶片代替。

选择材料必须都是活细胞,因为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才具有选择透过性,否则将不会出现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现象2、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在质壁分离后。

细胞壁以内细胞膜以外的物质是外界溶液,即蔗糖3、质壁分离能够发生的外界条件是因为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因此通过具有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溶液依次做质壁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临界浓度,即可测的细胞液的浓度。

溶液,可观察到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发生了自动复原,原4、此实验若用KNO3因是细胞主动吸收了K+和NO3-。

二、习题一、选择题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的原因是()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C.无染色体形成D.显微镜倍率不够2、选择蔗糖作质壁分离剂的原因是()A.糖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B.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C.蔗糖分子能溶于水而透过细胞壁D.蔗糖分子溶于水而不能透过半透膜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4、与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实验材料及外界溶液有关的正确叙述分别是①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②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程度③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④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⑤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⑥外界溶液的浓度无特殊要求,任何浓度均可以()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①③,⑤⑥5、若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来处理生物细胞,细胞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植物科学实验报告

植物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在渗透压变化下的质壁分离现象。

2. 学习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和方法。

3. 掌握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方法。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构成。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收缩,导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即质壁分离现象。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逐渐与细胞液浓度相等时,细胞吸水膨胀,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重新接触,即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实验材料:1. 玫瑰花瓣2. 10%蔗糖溶液3. 5%蔗糖溶液4. 1%蔗糖溶液5. 生理盐水6. 蒸馏水7. 镜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等实验步骤:1. 将新鲜玫瑰花瓣取下,用蒸馏水清洗,去除表面杂质。

2. 将洗净的玫瑰花瓣平铺在载玻片上,滴加1%蔗糖溶液,盖上盖玻片,观察细胞状态。

3. 将载玻片放入装有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细胞变化。

4. 取出载玻片,滴加5%蔗糖溶液,观察细胞变化。

5. 再次取出载玻片,滴加生理盐水,观察细胞变化。

6. 取出载玻片,滴加蒸馏水,观察细胞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1%蔗糖溶液中,细胞质壁未分离,细胞形态正常。

2. 在10%蔗糖溶液中,细胞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体积缩小。

3. 在5%蔗糖溶液中,细胞质壁开始复原,原生质层与细胞壁接触,细胞体积略有膨胀。

4. 在生理盐水中,细胞质壁复原,细胞体积恢复正常。

5. 在蒸馏水中,细胞质壁继续复原,细胞体积明显膨胀。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植物细胞在渗透压变化下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外界溶液的浓度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有显著影响。

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反之,细胞失水收缩。

当外界溶液浓度逐渐与细胞液浓度相等时,细胞吸水膨胀,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重新接触,即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一、实验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根据扩散作用原理,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反之,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的鳞片叶、质量浓度为30%、50%的蔗糖溶液、蒸馏水,5%的硝酸钾、碳酸氨溶液,2.5%、10%的氯化钠溶液。

三、实验用具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四、实验过程1.制作临时装片(选材、取表皮、制片)2.观察(先低倍镜观察然后高倍镜观察)3.引流法加入30%的糖液(重复数次)4.静置、观察5.引流法加入清水(重复数次)6.静置、观察7.同样的步骤用50%蔗糖、蒸馏水、5%的硝酸钾、碳酸氨溶液,2.5% 、10%的氯化钠溶液重复一遍。

五、实验效果与反思成熟的植物细胞与高浓度的外界溶液接触时,由于存在半透性膜两侧的浓度差,细胞内水分外渗而发生质壁分离。

因此,当与清水或低浓度的外界溶液接触时,又由于外界水分外渗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该实验成功与否,关键之处有二:一是实验材料(洋葱表皮细胞)的死活。

如果所用材料为死细胞,则注定实验要失败。

二是外用溶液浓度的大小。

所用溶液浓度不能过高,如用蔗糖溶液超过50%,虽然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显著,但细胞也会因大量失水而死亡,致使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复原,实验失败。

针对上述情况,我对该实验作了如下小改进,以保证实验能够成功完成。

1、改换实验材料用水棉这一随处可取的材料代替洋葱。

制片时只要注意尽量可能少取水棉(通常取1——2条),学生觉得比撕洋葱表皮容易得多,制成临时装片或观察效果明显。

2、对植物细胞死活的鉴定增加这一步骤,可避免浪费实验时间,保证实验一次性成功的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B1C4P61“探究”)一、实验目的:1.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2.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六、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4key:三.实验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四、实验流程:液泡的大小蔗糖原生质层清水五、注意事项:水平污染载物台太长太高复原六、实验结论: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

因为液泡呈紫色,易于观察。

也可用水绵代替。

0.3g/ml的蔗糖溶液。

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

)i 质、壁的概念1.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植物细胞中,水分经过的结构依次是()A.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细胞壁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D.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2.某学生做“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所用材料为紫色洋葱,试剂是30%蔗糖溶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⑴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图B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由A形成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结构上看,图A中的原生质层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的,相当于⑶“⑦”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⑧”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实验过程中看到的是,当细胞浸泡在30%蔗糖溶液中后,液泡的颜色变_________,说明细胞通过渗透作用而______________;当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清水中后,液泡的颜色变_________,说明细胞通过渗透作用而_______________。

⑸若将B细胞放入清水中它_______(填“会”或“不会”)无限吸水,理由是____ ________。

ii 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浓度差、半透膜、渗透吸水、活细胞3.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A.外界溶液浓度大,细胞液浓度小B.原生质层伸缩性小,细胞壁伸缩性大C.外界溶液浓度小,细胞液浓度大D.原生质层伸缩性大,细胞壁伸缩性小4.下列结构中会影响细胞渗透吸水,但基本不影响细胞渗透失水的是()A.细胞膜B.液泡膜C.细胞液D.细胞壁5.(06广东)2.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iii 质壁分离与否的判断6.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A.用95%乙醇浸泡过的洋葱鳞片叶上表皮细胞(死)B.玉米根分生区细胞和伸长区细胞C.形成层细胞和胚芽细胞D.洋葱表皮细胞和根毛细胞7.如果把一个膨胀到最大限度的植物细胞放在“它自己的细胞液”溶液(与膨胀前浓度相等的溶液)中,则细胞()A.没有变化B.水被释放,最后质壁分离C.细胞胀破D.细胞失水,但不会质壁分离8.具有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放入蔗糖溶液中,经一段时间,这个细胞会发生的变化是()A.液泡变大B.液泡变小C.液泡保持不变D.无法肯定iv 质壁分离的结果9.(08广东卷·3)观察在0.3g/mI.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10.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其内外液体浓度的变化是()A.内降低,外升高B.都在降低C.内升高,外降低D.都在升高11.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它的吸水力应当是()A.变小B.不变C.变大D.始终为012.将植物细胞放入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溶液一定是蔗糖溶液B.该溶液含矿质多C.细胞液中水分外渗D.细胞壁无伸缩性v 有关质壁分离复原的判断13.假定将甲、乙两个植物表皮细胞分别放人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

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较快地透过膜。

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

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但乙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但甲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14.将同一植物的细胞,依次浸在蒸馏水、0.3mol的蔗糖液和0.5mol的尿素溶液中,观察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据图回答:⑴在A、B、C三条曲线中,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__________,在蔗糖液中的是__________,在尿素液中的是______ ____。

⑵试简要分析出现B、C曲线的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I.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及观察实验15.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入到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各叶片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请回答下列问题:⑴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液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最适合本实验的蔗糖溶液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分别浸入浓度均为0.05 g/mL的蔗糖溶液、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中,短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使质壁分离发生的速度最快。

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⑶在此实验中细胞的含水量对质壁分离速度影响较为明显。

细胞含水量与质壁分离速度呈_______比关系,外界溶液浓度一定时,细胞含水量越高,质壁分离速度越_______。

vi 实验过程: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效果好,这是因为A.只有紫色洋葱能发生质壁分离B.细胞液呈紫色,便于观察C.细胞内的液泡大,便于观察D.细胞膜呈紫色,便于观察17.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光镜下一般不易察到的,但如果通过一定的方法,也能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你认为下列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可行()A.用纤维素酶将细胞壁分解掉B.将植物细胞置于高浓度的溶液中使其发生质壁分离C.有丝分裂中期D.用龙胆紫溶液将细胞膜染色18.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中的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液泡呈紫色,然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30%的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管吸引,这样重复几次,再进行观察,就可以看到液泡体积_____,颜色由____。

此时,还可以看到原生质层的界面,其外界面实际上是___。

19. 新鲜叶类蔬菜常残留有水溶性有机农药。

人们一般认为:把蔬菜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即可大大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对此,某研究机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取同一新鲜蔬菜样本各1000g ,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如下:实验二: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下曲线: 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对实验一结果的解释是:用纯净水冲洗 1min 后;蔬菜农药残留量比未作处理减少了一半以 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浸入纯水30 min 后,蔬菜农药残留量反比仅用纯水冲洗l min 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_____________。

(2)从对实验二曲线的分析中可知,从A →B 点,植物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而从B →C 点,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说明,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可溶性有机农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3)农业上常采用根外追肥(即向植物叶片喷洒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的方法),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

根据有关原理,根外追肥选择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效果最好?为什么?⑷(07江苏南通一次调研)7.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

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 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 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题型改变) B.B 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C.BC 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2.⑴ 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不能填“细胞质”)⑵ ⑤、细胞膜;④、液泡膜;⑥、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半透膜 ⑶ 细胞液;蔗糖溶液 ⑷ 逐渐变深;失水;逐渐变浅;吸水 ⑸ 不能;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14.⑴ A ;C ;B ⑵ B 中,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因吸收尿素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15.⑴ 0.04~0.05g/mL ;0.30 g/mL⑵ 0.05g/mL 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其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同时氯化钠在水中电离成Na +和Cl -,离子的总浓度是氯化钠分子浓度的二倍)⑶ 正;快18.变小;变深;细胞膜19.(1)农药主要残留在蔬菜叶片表面,大部分可被纯水冲掉 农药分子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导致植物细胞内农药含量增高(2)刚浸入纯水中,细胞对水分子的吸收大于对农药分子的吸收 受细胞壁限制,细胞吸水一定量后即达饱和,此时细胞仍可吸收农药分子 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无风或少风的傍晚,或空气湿度大的阴天,为了使叶片能保持较长时间保持湿润,以便于植物细胞充分吸收溶于水中的养分。

⑷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