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古代诗文 第1章 第5节)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古代诗歌译文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古代诗歌译文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古代诗歌译文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译文:嘻笑农家小伙子,怀抱布泉来买丝。

其实不是真买丝,找此借口谈婚事。

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希望你不要生气,秋天可以作婚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

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

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

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

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

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

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

自从嫁到你家来,多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

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行为有过失。

做人原则你全无,三心二意无德行。

婚后多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

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你见我已跟定你,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

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本想与你活到老,如今未老生愁怨。

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爱,说笑之间多温柔。

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翻脸不认人。

既然未料背盟事,恩断义绝算了吧。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古代诗歌朗诵加译文

古代诗歌朗诵加译文

古代诗歌朗诵加译文古代诗歌朗诵加译文精选篇1《太一之歌》(天马歌一)太一贡兮天马下。

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

今安匹兮龙为友。

西极天马歌(天马歌二)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

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

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

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天马歌》简介」汉武帝刘彻一生前后两次作《天马歌》,故现存《天马歌》诗赋有两首。

第一首为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所作,当时汉武帝刘彻通西域,平南夷,得乌孙马,称天马,故作《太一之歌》;第二首为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所作,当时大将军李广利出征大宛,得大宛马,汉武帝又作《西极天马歌》。

后世通称汉武帝创作的《太一之歌》、《西极天马歌》为《天马歌》。

武帝曾令司马相如等编制歌诗,按叶宫商,合成声律,号为乐府,及得了神马后,也仿乐府体裁,亲制作《天马歌》。

「《天马歌》创作背景」汉武帝时,南阳新野有一个叫暴利长的人,因犯罪被流放到敦煌屯田。

他在渥洼水(今敦煌南湖乡黄水坝,一说为月牙泉)边发现一群野马,其中有一匹长得神异非凡,常到这里来饮水。

暴利长用泥土塑了一个假人,让它手持马笼头和?绳立在水旁。

久而久之,野马对土人习以为常,失去了警惕,暴利长便代替土人,同样手持勒立于水旁,趁马不备时将其套住,献给了武帝。

暴利长想把此马说得不同寻常,便诡称它是从水中跃出的。

汉武帝本是个十分爱马的人,曾从卜卦中得到了点化:“神马当从西北来”,因而派人到乌孙去求神马。

这次暴利长称有马从水中跃出,正好应了“神马当从西北来”的爻文,武帝喜出望外,因而认定此马便是太一神所赐,兴之所至,前116年(元鼎元年),作了《太一之歌》,后世通称为《天马歌》。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为将军,率兵远征大宛。

惨败告终。

前102年(太初三年),李广利再奉命率大军远征大宛。

大军除在轮台遇到抵御外,很顺利地到达大宛。

短歌行翻译全文 《短歌行》译文(优秀5篇)

短歌行翻译全文 《短歌行》译文(优秀5篇)

短歌行翻译全文《短歌行》译文(优秀5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究竟什么样的诗才是好的诗呢?作者整理了5篇《短歌行》译文,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短歌行翻译全文。

《短歌行》译文篇一一首《短歌行》让我读懂了曹操,人生虽然短暂,但是人的思想和事业可以穿越时空,在时间的原野上奔跑。

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那激荡于胸中的壮志之忧,但是我怎样才能更好的把这种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呢?于是我决定让学生通过读真正的去感受,去领会。

《短歌行》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以至于有了贤才难求之忧。

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体会作者的情感上,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眼”,再通过读找出诗人的三种忧,并让学生自己试着欣赏三种忧,在学生赏析时,我适当点拨,指导方法,给学生以鼓励。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读,有,学生的齐读,学生的自读,个别学生的美读,共5次,让每次读都带有目的性。

使学生在反复读中理解、赏析诗歌,较终背诵全诗。

在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使课堂教学更有效,让学生试着来赏析。

为了使学生的欣赏有的放矢,我引导学生找出诗眼“忧”,并围绕着这几种忧进行赏析。

在赏析中给学生以学法上的指导,如:怎样找诗眼这类问题。

《短歌行》这首诗的理解上有两大难点。

一是用了大量的典故。

在学生赏析的时候我进行了适当的点拨,使学生知道典故的含义,更准确的把握全诗的情感。

二是诗人变化起伏的情感不易把握。

在这方面我引导学生分析诗中三种忧的内在关系,这样对诗人情感的脉搏就可以准确的把握,并理解它的变化。

《短歌行》译文篇二《短歌行》是较能体现曹操诗歌思想艺术风格的名篇之一,其成功的教法很多,但总的说来,大体上都是按照朗读、讲解、分析等教法来授课,而我希望能在这些教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古代汉语第一册王力主编第一单元原文及翻译

古代汉语第一册王力主编第一单元原文及翻译

《古代汉语》原文及翻译一、第一单元文选《左传》(一)、郑伯克段于焉(僖公元年)初①,郑武公娶于申②,日武姜③。

生庄公及共叔段④。

庄公寤生⑤,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⑥。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⑦,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⑧。

公曰:“制,岩邑也⑨,虢叔死焉⑩,伦邑唯命⑾。

”请京⑿,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⒀:“都,城过百雉⒁,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⒂;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⒃。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⒄?”对曰:“姜氏何厌之有⒅?不如早为之所⒆,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⒇”。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22)。

公于吕曰(23):“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24)。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25),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26)。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27)”,厚将崩。

”大叔完聚(28),缮甲兵,具卒乘(29),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30)。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31)。

京叛大叔段。

段人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34),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35)。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36),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37)。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38)。

请以遗之(39)。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40)!”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41),遂而相见(42),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43):“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44)!”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45)!”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颖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47)。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第5节文言文专题综合演练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第5节文言文专题综合演练

第5节文言文专题综合演练一、(2012·济宁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劝学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

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

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

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

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

圣人生于疾.学。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疾学在于尊师。

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故往教①者不化,召师②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

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

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

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③也。

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也。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

夫无父而无师者,馀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

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④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

”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

古之贤者,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吕氏春秋·劝学》,有删节)【注】①往教:指老师去找学生,这是有失师道之尊的。

②召师:指把老师叫来。

《韩诗外传》:孟尝君请学于闵子,使车往迎闵子。

闵子曰:“礼有来学,无往教。

”与此同。

③堇:草药名,有毒,能毒死人。

④畏:通“围”。

下文的“孔子畏于匡”即“孔子围于匡”。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理:治理(得好)B. 圣人生于疾.学疾:努力,奋力C.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兑:通达D. 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硾:使物下沉解析C项,兑,通“悦”,喜悦,使动用法,使人欢喜,让人感兴趣。

《中庸》第一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一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一章原文及翻译《中庸》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第一章翻译【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中庸》第一章原文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梅花岭记》全祖望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梅花岭记》全祖望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梅花岭记》全祖望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梅花岭记》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全祖望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追叙史可法在扬州抗清牺牲的经过以及他的牺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热烈地歌颂了史可法慷慨死难的精神。

作品原文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1,江都围急2。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3,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4。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5,诸将果争前抱持之。

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

忠烈乃瞠目曰6:“我史阁部也7。

”被执至南门8。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9。

忠烈大骂而死。

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10:“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11。

”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已而英、霍山师大起12,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13。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14,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15,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16,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17,实未尝死。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18!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19,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

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严、粤东屈大均20为作传、铭、哀词。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

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原文内容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yān)。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huì)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bì)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lǚ)空,晏(yàn)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pō)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

”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衔(xián)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折叠译文解释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因为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话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

他大概是无怀氏的时候的百姓吧,又或者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折叠重点语句翻译1.原文: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译文: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2.原文: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译文: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就叫他来一起喝酒。

3.原文:;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译文: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竹篮子和水瓢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

元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元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元日原文翻译及赏析元日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元日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日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赏析: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赏析二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送孟东野序》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送孟东野序》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送孟东野序》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送孟东野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阳县尉而作的一篇赠序。

全文主要针对孟郊“善鸣”而终生困顿的遭遇进行论述,作者表面上说这是由天意决定的,实则是一种委婉其辞的含蓄表达,是指斥当时的社会和统治者不重视人才,而不是在宣扬迷信。

文章屡用排比句式,抑扬顿挫,波澜层叠,气势奔放;而立论卓异不凡,寓意深刻,是议论文中的佳制。

作品原文: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1。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2。

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3,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

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4。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5。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6。

维天之于时也亦然7,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四时之相推夺8,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

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9。

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10。

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11。

伊尹鸣殷12。

周公鸣周13。

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14。

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15。

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16。

”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17。

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18。

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19。

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20。

秦之兴,李斯鸣之21。

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杨雄,最其善鸣者也22。

其下魏、晋氏23,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

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24。

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25?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26。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1--100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1--100

1.鹦鹉灭火原文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

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

后数月,山中大火。

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曰:“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译文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

鹦鹉想,在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

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

鹦鹉远远的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

天神见此,说道:“你虽然很有意气和志气,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2.鳝救婢原文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至,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

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

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尽愈。

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

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翻译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

他每天要杀数千条鳝鱼,有一位婢女怜悯鳝鱼,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一部分鳝鱼,从后窗把鳝鱼投到河中,像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年。

有一天,面店被火焚毁了,婢女仓皇逃出,被火所灼伤。

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著了.等到她醒来,发现疼痛减轻了,灼伤的地方也痊愈了。

(她)看看周围,有河中的污泥敷在伤口处,而且地面留下鳝鱼行动的痕迹。

婢女才知道是她以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了她。

高怀中被鳝的行为所感动,于是停止营业,等到拆除锅炉,下面有个洞,无数条活鳝鱼盘在里面,都把他们放到了河里。

3.黄香温席原文昔汉时黄香,江夏(古地名,今湖北境内)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帐子),令枕清凉,蚊蚋(ruì,吸人血的小虫)远避, 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被子),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论语第一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一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一章原文及翻译论语第一章原文及翻译导语:《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第一章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原文】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原文】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

《除夕》赵翼古诗翻译

《除夕》赵翼古诗翻译

《除夕》赵翼古诗翻译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除夕》赵翼古诗翻译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除夕》赵翼古诗翻译《除夕》清.赵翼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翻译:烛影摇曳着红色的光线,灯焰尚还光明,知道天气寒冷,雪积已深;我冒着寒冷披衣起来,要听除夕夜后新年雄鸡的第一声啼鸣。

赵翼在85岁时作的《除夕》,此诗写诗人虽已年老,仍旧雄心不减,在除夕之夜冒着寒冷,披衣坐起,要听新年雄鸡的第一声啼鸣,抒发了诗人不同凡响的志向,写出自己老当益壮、惜时奋进的豪情。

诗中“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一句特殊有意思,它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夫聊发少年狂”意趣相像,诗人虽已年老,却不服老,仍要冒冷披衣,听雄鸡啼鸣。

宏大的气概与雄浑的格调,布满了斗志昂扬,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是“除夕”难得的文学佳作。

二.求除夕、春节或者元宵节的诗词(包括意思解释),越多越好,春节:1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射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桃符换上了新桃符。

“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快气氛,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

2 《田家元日》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这首五言律诗写的亲身经受,作于他去长安应试的那年春节。

诗中首尾两联反映了我国古代农夫特别重视观测天象,留意气候、节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其中虽有某种程度的迷信颜色,但更多的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阅历,有肯定的科学价值。

《诗五首》课文翻译

《诗五首》课文翻译

《诗五首》课文翻译《诗五首》课文翻译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下面是《诗五首》课文翻译,请参考。

《诗五首》课文翻译1、饮酒(其五):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2、行路难:金壶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价值万文钱。

停杯投筷吃不下去,拔剑四望心中茫茫然。

想渡黄河冰塞住河流,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

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

行路难啊,行路难,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坚决挂上高帆渡过大海。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濛濛的,渐渐黑下来。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

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

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

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

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铺天盖地能把白草吹折,西北边塞八月就纷飞着大雪。

爱莲说翻译简短

爱莲说翻译简短

爱莲说翻译简短1.爱莲说翻译简短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2.爱莲说的简单翻译一定要简单急~~~1、译文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2、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扩展资料:一、写作背景据清邓显鹤《周子全书》《年谱》记载:“八年癸卯。

先生四十七,正月七日,行县至于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希颜游岩题石,并有诗刻石。

五月,作《爱莲说》,沈希颜书,五抟篆额。

钱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

”先生四十七,即嘉祐八年(1063)。

初一第一二单元古文译文)11111

初一第一二单元古文译文)11111

咏雪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地笑了。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过后(朋友)还没有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年七岁,正在门外玩。

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您许久(您)没有来,(他)已经走了。

”(太丘那个)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跟人家约定同行,却丢下人家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同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家门。

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呢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带来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高考总复习:古代诗文 第一章理解并翻译

【】高考总复习:古代诗文 第一章理解并翻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 2 34 56
78
9 10 1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下面的小文段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请对画线句子的句式 特征作判断,有语言标志词的指出来。 岳飞诉冤 ①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②为奸人秦桧所杀,③魂赴 天庭,④诉冤于灵霄殿。 飞曰:“⑤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⑥以血肉之躯往来于 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⑦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 ⑧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⑨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 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心之竭诚,人神共鉴。⑩孰 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⑪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⑫则良 善何恃?” 帝命拘桧,庭杖而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7 8 9 10 11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
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
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
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内填写省略的词语。 ( 客 )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 犬马 )旦暮罄于( 人 )
无有所隐。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优厚发遣,依太平
公主故事。一行以为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特加其礼。又太
平骄僭,竟以得罪,不应引以为例。上纳其言,遽追敕不行,但
依常礼。其谏诤皆此类也。
(有删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 译文:_我__探__求__了__许__多__年__,__尚__且__不__能__通__晓__,__您__应__该__试__着__多__加__钻__研__,_ 为___什__么__这__么___快__就__还__给___我__呢__?__(_关___键__词__:__“___积__年__”__“__晓___”__“__吾_ 子__”__“__见__还__”__)_____ (2)睿宗即位,敕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 译文:_唐__睿__宗__即__位__后__,__命__令__东__都__洛__阳__的__留__守__韦__安__石__按__照__礼__仪__征__召__ 僧__一__行__,__一__行__用__生__病__为__借__口__坚__决__推__辞__,__不__遵__从__睿__宗__的__命__令__。__(_关__键_ 词__:__“__敕__”__“__征__”__“__固__辞__”__“__应__命__”__)______

《国风·秦风·车邻》原文译文鉴赏

《国风·秦风·车邻》原文译文鉴赏

《国风·秦风·车邻》原文|译文|鉴赏《国风·秦风·车邻》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贵族宣扬及时行乐思想的诗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国风·秦风·车邻》原文先秦:佚名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

既见君子,并坐鼓簧。

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译文及注释译文众华车跑起来轱辘响粼粼,高头骏马额顶雪白如戴星。

贵族青年还没进去见君子,等着守门的小臣通禀传令。

君子门前高坡上栽着漆树,洼地里生长着茂盛的板栗。

他诚惶诚恐地拜见了君子,君子邀他并肩坐下奏乐器。

啊呀趁现在快及时行乐吧,人生易老转眼八十日偏西。

君子门前高坡上栽着蚕桑,洼地里长着茂盛的大叶杨。

他诚惶诚恐地拜见了君子,君子邀他并肩坐把笙吹响。

啊呀趁现在快及时行乐吧,说不定哪天闭眼进了天堂。

注释邻邻:同辚辚,车行声。

有:语助词。

白颠:马额正中有块白毛,一种良马。

也称戴星马。

君子:此是对友人的尊称。

寺人:宦者。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寺人者,即侍人之省,非谓《周礼》寺人之官也。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盖近侍之通称,不必泥历代寺人为说。

”阪(bǎn):山坡。

隰(xí):低湿的地方。

并坐:同坐。

鼓瑟:弹奏。

今者:现在。

逝:往。

耋(dié):八十岁,此处泛指老人。

杨:古代杨柳通名。

簧:古代乐器名,大笙。

亡:死亡。

鉴赏此诗首章从主人公拜会友人途中写起。

一个处在上升时斯的新兴贵族,率领着众多仆从乘坐着戴星马拉的华车,去见朋友。

车子跑起来,车声“邻邻”,如音乐一般好听,他仿佛在欣赏着一支美妙的曲子。

正因为他有好心情,才觉得车声特别悦耳。

最叫他得意的还是拉车的马,额头间长着清一色白毛,好似堆着一团白雪。

白额的马,旧名戴星马,俗称玉顶马,是古代珍贵的名马之一。

他特地点明马“白额”的特征,当然是要突出它的珍贵,更重要的则是借此衬托自己的尊贵。

1、2、6课译文

1、2、6课译文

《小石城山记》译文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另一条稍为偏北然后又折向东去,只(走了)四十丈,就发现地层断裂,路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一座石山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

石山顶部天然生成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土堡,有一个洞象门。

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用一块小石子扔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宏亮,(那回声激扬清越)好久才消失。

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

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显得更加形状奇特而质地坚硬,山石分布疏密有致、有卧有立,好像智者的有意安排。

唉!我怀疑创造天地万物的神灵有没有已经很久了。

(我)到了这里便越发以为确实是有的。

(我)又奇怪神灵不在中原地区创造这样的美景,而将它放在偏僻的荒远之地,经历了千百年而不能向人们展示它的美妙景致,这实在是劳而无功的啊。

神灵或许不应该这样做吧,那么造物主果真没有吗?有人说:“这是神灵用来安慰那些贤德而在这儿受屈辱的人的。

”有人说:“这儿山川的灵气不能孕育伟大的人物,而唯独造就了这些奇妙景致,因此楚地之南人才少而怪石多。

”这两种说法,我都不相信。

《黄州快哉亭记》译文长江出了西陵峡,开始进入平地,长江水势奔腾开阔浩大而无阻挡。

南边与湘水、沅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

流到赤壁之下,水势浩荡,就像是无际的海洋。

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靠近他的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

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

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鸣。

景色瞬息万变,令人触目惊心,不能长久地观看。

现在我竟然能在亭中的小桌旁席上赏玩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看个够。

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排列成行,烟云消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历历可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第5节
题组1 考点针对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萧颖士傲物自侮
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敻(xiònɡ)无与比(自认为没人赶得上他)。

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偶憩于逆旅,独酌独吟。

会风雨暴至,有紫衣老父领一小童避雨于此。

颖士见其散冗(普通平常的样子),颇肆陵侮。

逡巡(一会儿),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父上马,呵殿(前呼后拥)而去。

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也。

”颖士常造门,未之面,极惊愕。

明日,具长笺造门谢。

尚书命引至庑下,坐而夷(斥责)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语出《论语》,意为父亲教训子女)之耳。

”复曰:“子负文学之名,倨忽如此,止于一第乎?”颖士终于扬州功曹。

(选自《唐摭言》)
1.
(1)逐胜郊野,偶憩于逆旅。

在郊外寻找美景,偶尔在旅店休息。

(2)颖士常造门,未之面。

萧颖士曾经好几次前去拜见,未见到王尚书。

(3)子负文学之名,倨忽如此,止于一第乎?
你依仗文才之名,如此骄傲,做一个进士就到顶了吧!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孔子之宋
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

子路怒,奋戟将下斗。

孔子止之曰:“何仁义之不免俗也。

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丘之过也。

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由歌,予和汝。

”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甲罢。

(节选自《说苑·杂言》)
2.
(1)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

孔子到宋国去,匡简子正要杀阳虎,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士兵因此包围了孔子的房舍。

(2)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丘之过也。

不学习《诗经》《尚书》,不振兴礼乐,这是我孔丘的过错。

(3)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
如果我的相貌像阳虎,那不是我的罪过,这是天命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花云,怀远人。

貌伟而黑,骁勇绝伦。

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

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

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兵至,遂克滁州。

太祖渡江,云先济。

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

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

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

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

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

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

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

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

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

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

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
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

”云被执,郜赴水死。

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

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

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①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逾年达太祖所。

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

”赐儿名炜。

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①偾军:溃败的军队。

3.
【答案】C
4.
【答案】B
5.
【答案】B
【解析】
“谒太祖于临濠”
“在临濠拜谒太祖”,属介词结构后置。

A.太祖在太平建立行枢密院
C.花云的妻子郜氏在家庙祭祀
D.他的五世孙向明世宗请求”
B.军队陷入山中洼地长达八天
题组2 考点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曹锡宝,字鸿书,一字剑亭,上海人。

乾隆初,以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

资深当擢侍读,锡宝辞。

大学士傅恒知其欲以甲科进,乃不为请迁,二十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以母忧归,病疡,数年乃愈。

三十一年,散馆①,改刑部主事,再迁郎中。

授山东粮道。

上巡山东召见命来京以部属用以大学士阿桂奏令入四库全书馆自效书成以国子监司业升用。

居三年,上以锡宝补司业无期,特授陕西道监察御史。

时协办大学士和珅执政,其奴刘全恃势营私,衣服、车马、居室皆逾制。

锡宝将论劾,侍郎南汇吴省钦与锡宝同乡里,闻其事,和坤方从上热河行在,驰以告和珅,令全毁其室,衣服、车马有逾制,皆匿无迹。

锡宝疏至,上诘和珅。

和珅言平时戒约严,或扈从日久渐生事,乞严察重惩。

乃命留京办事王大臣召锡宝问状.,又令步军统领遣官从锡宝至全家察视,无迹,锡宝自承冒昧。

上召锡宝诣行在面诘,锡宝奏全倚势营私,未有实迹,第.为和坤“杜渐防微”,乃有此奏。

复谕军机大臣,大学士梁国治等覆询,锡宝又承“杜渐防微”语失当,请治罪。

下部议,当左迁。

上手诏略言:“平时用人行政,不肯存逆诈亿.不信之见。

若委用臣工不能推诚布公,而猜疑防范,
据一时无根之谈,遽入人以罪,使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断无此政体。

锡宝未察虚实,以书生拘迂之见,託为正言陈奏。

姑宽其罚,改革职留任。

”五十七年,卒。

仁宗亲政,诛和坤,并籍全家,乃追思锡宝直言,谕曰:“故御史曹锡宝,尝劾和坤奴刘全倚势营私,家赀丰厚。

彼时和珅声势薰灼,举朝无一人敢于纠劾,而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

今和珅治罪后,并籍.全家,赀产至二十馀万。

是锡宝所劾不虚,宜加优奖,以旌直言。

锡宝赠副都御史,其子江视赠官予荫。

”锡宝,一士从子,再世居台省,敢言名。

家有瓮,焚谏草,江尝乞诸能文者为诗歌,传一时云。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散馆:明清时期庶吉士学习期满称“散馆”。

6.
【答案】B 第:副词,只是,尽管。

7.
【答案】D
8.【答案】C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是锡宝所劾不虚,宜加优奖,以旌直言。

这样(看来),曹锡宝所弹劾的内容没有虚假,应该加以优待奖赏,来表彰他的敢于直言。

(2)家有瓮,焚谏草,江尝乞诸能文者为诗歌,传一时云。

(曹锡宝的)家里有个瓮,(用来)焚烧谏书的草稿,曹江曾经向那些能够写文章的人请求(给曹锡宝)写诗歌,(这些诗歌)被传诵一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