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题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复习题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复习题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复习题1一、名词解释1.图画文字图画文字是在文字画基础发展出来的,图画文字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因此说是文字的雏形(或者称作原始文字)。

这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质的飞跃。

2.三书说唐氏在《中国文字学》中写道:“象形、象意、形声,叫做三书,足以范围一切中国文字。

不归于形,必归于意,不归于意,必归于声。

形意声是文字的三方面,我们用三书来分类,就不容许再有混淆不清的地方。

”3.直音法用整字标注整字音,这种方法叫做直音法。

4.古今字古今字是指在不同是时代用来表示同一个词的一对或一组字。

这一对字或一组字,产生在前的叫古字,产生在后的叫今字,合称古今字。

二、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类型1.朋-象形字2.窗-会意字3. 北-会意字4.桌-形声字5.劣-形声字三、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古今字、通假字。

1. 写出下列句中古字,并说明其今字。

①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责”是古字,“债”是今字。

②禽获鹿白二十。

“禽”是古字,“擒”是今字。

③观往事,以自戒。

“戒”是古字,“诫”是今字。

④少者奉盘,长者奉水。

“奉”是古字,“捧”是今字。

2.说明句中通假字及其所通之字的意义①天见其明,地见其光。

“光”通“广”,是广大的意思。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是背叛的意思。

③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已”通“矣”,用在句末,与“了”相同。

④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亡”通“无”,没有的意思。

⑤差若豪厘,谬以千里。

“豪”通“毫”,是毫毛的意思,比喻细微之物。

四、简答题1. 同音字有什么作用?答:同音字可以区别同音词。

同音字可以用来注音。

同音字之间,有的还具有同一关系。

人们也可以利用同音字来探求词的同源关系。

同音字之间,还可以形成通假关系。

2. 为什么说从篆书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答: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的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古代汉语考试题和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和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哪个不是古代汉语中的常用词?A. 之乎者也B. 窈窕淑女C. 青梅竹马D. 红袖添香答案:D2. “子曰诗云”中的“子”指的是谁?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A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哪部古代文献?A. 《诗经》B. 《楚辞》C. 《汉书》D. 《左传》答案:A4. “春秋”一词最早指的是什么?A. 一个历史时期B. 一部史书C. 一个季节D. 一种编年体史书答案:D5.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答案:D6. “赋”是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以下哪个作品不是赋?A. 《离骚》B. 《子虚赋》C. 《洛神赋》D. 《滕王阁序》答案:D7. “六艺”指的是哪六种技艺?A. 礼、乐、射、御、书、数B. 诗、书、礼、乐、易、春秋C. 琴、棋、书、画、诗、酒D. 医、卜、星、相、山、水答案:A8. “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什么?A.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B. 仁、义、礼C. 智、信、勇D. 温、良、恭、俭、让答案:A9. “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 民间歌谣B. 宫廷音乐C. 祭祀歌曲D. 史诗答案:A10. “诸子百家”中的“诸子”指的是什么?A. 各种书籍B. 各种学派的代表人物C. 各种学派D. 各种技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一部著作。

答案:孔子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的______卦。

答案:乾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______的教育理念。

答案:孔子4. “庄生晓梦迷蝴蝶”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锦瑟》。

答案:李商隐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篇。

答案:《郑风·子衿》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______。

古代汉语复习题附参考标准标准答案

古代汉语复习题附参考标准标准答案
A.《康熙字典》B.《经籍籑诂》C.《辞源》D.《词诠》
4.列出“六书”细目,并且下了定义,做出了界说地是[ ]
A.《周礼注》B.《汉书》C.《左传》D.《说文解字》
5.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地字典是[ ]
A.《康熙字典》B.《说文解字》C.《尔雅》D.《正字通》
6.《诗词曲语辞汇释》地作者是[ ]
或:
8.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
9.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斃于车中..
斃:
10.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弟:
1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焉:
12.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稍:
13.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鱼肉:Biblioteka 14.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35.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
书:
36.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
37.之二虫又何知?
之:
3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39.丽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杰交通.
交通:
40.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是:
41.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四、词语解释:
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揭:
2.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恨:
3.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
防:
4.今子爱谗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
其:
5.姜氏何厌之有?
何厌之有:
6.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

古代汉语知识试卷

古代汉语知识试卷

古代汉语知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汉字属于象形字的是()A. 休。

B. 日。

C. 明。

D. 从。

2. 在古代汉语中,“走”的意思是()A. 行走。

B. 跑。

C. 离开。

D. 散步。

3.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作代词的是()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 公将鼓之。

C. 学而时习之。

D. 辍耕之垄上。

4. 下列句中“于”字表示被动的是()A. 战于长勺。

B. 君幸于赵王。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 下列古汉语句式属于判断句的是()A. 沛公军霸上。

B.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 具告以事。

D. 君何以知燕王?6. “六书”中,“形声”字的特点是()A.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B.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C.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D.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7. 古代汉语中表示第二人称的敬称是()A. 汝。

B. 尔。

C. 君。

D. 若。

8. 下列词语在古汉语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A. 国家。

B. 妻子。

C. 父兄。

D. 以上都是。

9. “其”字在句中可表示祈使语气的是()A. 吾其还也。

B. 其真无马邪?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 其皆出于此乎?10. 在古代汉语中,“汤”的本义是()A. 热水。

B. 菜汤。

C. 汤药。

D. 汤池。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下列属于古今字的有()A. 莫 - 暮。

B. 然 - 燃。

C. 说 - 悦。

D. 知 - 智。

E. 辟 - 避。

2. 以下关于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名词用作动词后,一般表示与这个名词相关的动作行为。

B.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时,这个形容词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

C.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行为。

D. 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E. 数词有时也可以活用为动词。

3.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是()A.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 河曲智叟亡以应。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问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问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问题及答案问题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历史上使用的早期汉语形式。

它起源于上古汉语,经过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包括先秦汉语、魏晋南北朝汉语、隋唐五代汉语等,最终发展成为现代汉语的基础。

问题二:古代汉语的特点有哪些?古代汉语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文字形式:古代汉语采用象形、指示和会意法创造出一系列汉字,与现代汉字形式不同。

2. 词汇丰富:古代汉语中的词汇种类繁多,受到了古代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影响。

3. 语法结构: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例如动宾结构常常颠倒,修饰语在前、修饰词在后等。

4. 发音变化:古代汉语的发音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的变化。

问题三:为什么研究古代汉语?研究古代汉语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1. 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古代汉语是中国历史文献的基础,通过研究古代汉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历史事件和思想。

2. 文学研究:古代汉语是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工具,研究古代汉语有助于研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3. 文化传承:研究古代汉语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守护中国文化,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问题四:如何研究古代汉语?研究古代汉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1. 研究基础知识: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特点、语法结构和常用词汇。

2. 阅读古代文献:通过阅读古代文献,包括诗词、散文和历史文献等,提高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参加专业课程:参加古代汉语相关的专业课程或学术讲座,深入研究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4. 练写作:通过写作练,提高对古代汉语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问题五: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是什么?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影响:古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汇仍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例如传统文化词汇、典故等。

2. 语法变化: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一部分特点,例如句法结构、修饰语的位置等。

3. 文化传统:古代汉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想法,这些古代文化传统依然对现代汉语和中国社会产生影响。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一、填空题1.查字典的三种方式: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2.几种常用的字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3.查检词语和典故的工具书:《辞源》《辞海》4.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工具书:《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5.关于汉字的形体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6.古今词义异同有三种情况:A、古今意义基本未变B、古今意义完全不同C、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7.古今词义变化有两大类:A、词义范围的差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B、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褒贬不同、词义轻重不同。

8.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用所说的文言;二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9.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10.古文字和今文字:在汉字发展共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阶段。

其中前三者叫古文字,后二者叫今文字。

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1.古代三种注音法:反切法、直音法、叶音法。

12.字的本义:汉字造字时用字形表示的词义。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属于古代汉语的“六书”之一?A. 指事B. 象形C. 形声D. 拟声答案:C2. 以下哪个朝代的汉语语法研究最为发达?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3. 以下哪项不属于古代汉语的句式特点?A. 主谓宾B. 定语后置C. 状语前置D. 宾语前置答案:C4. 《诗经》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赋”的表现手法?A. 比兴B. 拟人C. 夸张D. 对仗答案:C5. 以下哪项属于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A. 拟声B. 比喻C. 倒装D. 对仗答案:B6. 以下哪个字属于古代汉语的“六书”中的“会意”字?A. 日B. 月C. 明D. 星答案:C7.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副词?A. 之B. 也C. 焉D. 乎答案:C8. 以下哪个字是古代汉语中的助词?A. 之B. 也C. 焉D. 乎答案:B9.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连词?A. 之B. 而C. 焉D. 乎答案:B10.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介词?A. 以B. 与C. 在D. 从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

答案:字典12.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许慎13. 古代汉语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______、形声、转注、假借。

答案:会意14. 《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答案:风、雅、颂15. 古代汉语中的“四声”包括:平声、上声、______、______。

答案:去声、入声16.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司马迁17. 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是指______。

答案: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状态18. 古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是指______。

答案:动词表示主语的心理活动或感情19. 古代汉语中的“被字句”是指______。

答案:以“被”为标志的被动句20. 古代汉语中的“为字句”是指______。

古代汉语复习题

古代汉语复习题

第一单元文选作业一、选择1、相传《左传》是由______所著。

A 孔子B 杜预C 左丘明D 刘向( C )2、在《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作者详写的是(B )A、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B、战争的起因及矛盾不断激化的经过C、颍考叔“食舍肉”劝说庄公的经过D、母子“隧而相见”和好如初的经过3、《郑伯克段于鄢》尾声部分所描写的郑庄公母子隧中相见,在“克段于鄢”故事的范围之外,其作用是:( ABC )A 交待庄公与姜氏之间的矛盾结局B 作者宣扬的道德思想的所在C 庄公为维护自己的国君形象4、《郑伯克段于鄢》中体现统治阶级道德虚伪的典型细节是( D )A.庄公“寤生”B.共叔段“收贰为己邑”C.颖考叔“食舍肉”D. 庄公母子“隧而相见”5、“君何患焉”的正确译文是:( D )A 您担心什么呢?B 您得了什么病?C 您有什么病吗?D 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6、“姜氏何厌之有”的正确译文是( A )A 姜氏有什么满足的!B 姜氏多么讨厌!C 姜氏她厌恶什么?D 姜氏有厌恶的事情吗?7、“亟请于武公”中的“亟”的意思是( C )A 急忙B 迅速C 屡次D 竭力8、《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人物是( B )。

A、姜氏B、郑庄公C、共叔段D、颖考叔9、“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出自于( B )。

A、《论语》B、《春秋》C、《战国策》D、《史记》10、《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 C )。

A、《史记》B、《战国策》C、《左传》D、《资治通鉴》11、“多行不义必自毙”指的是( C )。

A、郑武公B、郑公庄C、共叔段D、姜氏12、《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是( C )。

A、阴险狠毒B、工于心计C、贪婪狂妄D、愚昧无知13、《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的性格特征是( D )。

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B、老成稳重,以守为攻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D、褊狭昏愦,以私情干政二、多项选择1.“焉”在句子中作兼词,即兼起介词“于”和代词“是”的句子是(ACD )。

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古代汉语试题(1)一、名词解释:(10分)引申义、笺、读为、脱文、传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10分)本、裁、从、象、徒、泪、刃、堵、鼠、莫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

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是对()所作的解说。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2.下列句子中,“及”用作本义的是()。

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及前王之踵武。

3.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

A.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B.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语曰:“唇亡而齿寒”,其斯之谓与?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4.《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5.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

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C.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6.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7.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B.童子隅坐而执烛。

C.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8.近体诗一般在()使用对仗。

A首联、颈联B.颈联、颔联C.颔联、尾联D.首联、尾联9.《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

”赵岐注:“五谷____稻黍稷麦菽也。

”赵岐所使用的术语是()。

A.曰B.为C.谓D.谓之10.下列句子中“间”用作本义的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

D.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四、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

古汉语复习题与答案

古汉语复习题与答案

古汉语复习题与答案1. 解释下列古汉语中的虚词“之”的用法。

答案:在古汉语中,“之”作为虚词,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①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她”、“它”;②助词,用于连接名词和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③连词,用于连接两个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④语气词,用于句末,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2. 请列举并解释古汉语中的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答案: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包括:①名词用作动词,例如“山”用作“攀登”;②动词用作名词,例如“走”用作“逃跑”;③形容词用作动词,例如“白”用作“使……变白”;④动词用作形容词,例如“快”用作“迅速的”;⑤名词用作状语,例如“水”用作“在水中”。

3. 简述古汉语中“使动用法”的特点。

答案:古汉语中的“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后面直接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产生某种动作或状态。

这种用法的特点是动词和宾语之间存在一种使役关系,即动作的发出者通过某种方式使动作的承受者完成某个动作或达到某种状态。

4. 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意动用法”。

答案:古汉语中的“意动用法”是指动词用作形容词,表示主语对宾语的某种心理活动或感受。

例如,“乐”字在古汉语中可以表示“喜欢”,如“乐善好施”中的“乐”就是意动用法,表示“喜欢做善事”。

5. 请解释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及其作用。

答案:古汉语中的“倒装句”是指句子成分的顺序与现代汉语不同,通常是为了强调、突出某个成分或是为了符合韵律、节奏的需要。

例如,“何陋之有”中的“何”和“之”就是倒装,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倒装后强调了“何陋之有”即“没有什么简陋的”。

6. 列举并解释古汉语中的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答案:古汉语中的修辞手法包括:①对偶,即两个句子或句子中的两个部分在结构、意义、韵律上相互对应;②排比,即句子中并列使用相似结构的短语或句子,以增强语气;③设问,即作者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用以引起读者的思考;④反问,即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加强语气;⑤夸张,即故意放大事物的特点,以突出其效果。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古代的语言形式,其词汇、语法、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

由于其独特性和历史价值,学习古代汉语成为了许多人的兴趣和研究领域。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

一、选择题1. 下列古代诗词的作者是谁?春江花月夜 A. 杜甫 B. 李白 C. 苏轼 D. 白居易答案:C. 苏轼2. “神仙何日下凡尘,一念人间便现身”是哪位古代文人的名句?A. 王安石B. 范仲淹C. 文天祥D. 李清照答案:B. 范仲淹3. 古代文人常用的七律格式是几个字?A. 五言绝句B. 七言绝句C. 五言律诗D. 七言律诗答案:D. 七言律诗4. 下列哪位古代文人并非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牧C. 杜甫D. 王之涣答案:D. 王之涣5. 古人常用“昔日门前流水人家,今日泱泱众人墓”来表达什么意思?A. 感叹时光荏苒B.寄托对往事的思念与怀念之情C. 不舍人间美好D. 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答案:A. 感叹时光荏苒二、填空题1.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的“子规”是指什么鸟?答案:夜鹭2. 宋代文学家苏轼自号为:答案:东坡居士3. 古代诗词中的“修短合度”是指什么意思?答案:诗句的构思要合乎逻辑,字数要适中4. 古代文人的纸笔工具中,常用的毛笔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答案:动物的毛发5. 古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来表达什么意思?答案:经历过更大的风浪后,对一般的景物不再感到惊讶或惊奇三、简答题1. 简要描述古代中国诗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古代中国诗歌多以五言或七言为基本结构,常常表达个体对于自然、思乡、友情等情感的抒发。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其中表现了登高时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于自然的情感抒发。

2. 简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主要区别。

答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以及诗词体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导语:古代汉语是中国悠久历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研究古代汉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与历史。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些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门古老而美丽的语言。

一、古代汉语基础知识题1. 古代汉语中有多少个声调?答案:古代汉语中共有四个声调。

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2. 请用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蹉跎岁月,白首如新。

”答案:浪费光阴,年老却容颜无改。

3. 古代汉语中的“聚敛”是什么意思?答案:古代汉语中的“聚敛”意指聚集和储存财富。

二、古代汉语诗词填空题填入适当的古代汉语词语,使下面的诗句完整。

1. 春风_____满_____家,燕子_____燕_____梁。

答案:不破楼兰终不还。

2. 人生__________若_____,遗_____强已自难遂。

答案:七十古来稀。

3. 故人_____我_____意,长在_____年_____东。

三、古代汉语翻译题将下面的句子由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善男信女,当自愿修学、积德行善。

答案:好男好女应该自愿学习、积累善行。

2. 忍让以待天时,宜加强力行自励。

答案:应忍耐等待时机,同时要加强自己的努力。

3. 孙子兵法中有云:“善战者,求之于势”。

其实是指善于抓住战机。

答案:《孙子兵法》中说:“善于战斗的人,是根据形势来寻求战机。

”这实际上是指善于抓住战机的意思。

四、古代汉语解析题分析下面的古代汉语句子,指出其中的句式和主谓宾结构。

1. 张三临江而立,挥泪而别。

答案:句式为主谓状。

主谓宾结构为“张三(主)临江(状)而立(谓),挥泪(状)而别(谓)”。

2. 唯闻新人叹,那有旧人哭。

答案:句式为主谓宾。

主谓宾结构为“唯闻(谓)新人(主)叹(宾)”,“那有(谓)旧人(主)哭(宾)”。

3. 行百里者半九十。

答案:句式为主谓。

主谓宾结构为“行百里者(主)半九十(谓)”。

综上所述,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提供了一些基础知识、诗词填空、翻译和解析题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复习题

古代汉语复习题

古代汉语复习题古代汉语是一门研究古代汉语语言现象的学科,它不仅包括了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还涉及到了古代汉语的修辞、文体、文献学等内容。

以下是一份古代汉语复习题,供同学们复习使用。

一、古代汉语语音1. 古代汉语的声母有哪些特点?2. 请列举古代汉语中的四个声调,并简述其特点。

3. 什么是“反切”?请举例说明其在古代汉语中的应用。

二、古代汉语词汇1.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有哪些?2. 简述古代汉语中的“词义演变”现象。

3.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三、古代汉语语法1. 古代汉语中的句式有哪些特点?2. 请解释“主谓结构”在古代汉语中的应用。

3. 古代汉语中如何表达疑问句?四、古代汉语修辞1.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2. 简述“对仗”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

3. 什么是“排比”?请举例说明。

五、古代汉语文体1.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主要的文体?2. 简述“赋”的特点及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3. 古代汉语中的“骈文”有何特点?六、古代汉语文献学1. 古代汉语文献的分类有哪些?2. 简述“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

3.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古代汉语文献,并简述其内容和特点。

七、古代汉语综合运用1. 阅读以下古文段落,解释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诗经》中的一首诗歌,并指出其文体特点和修辞手法。

通过以上复习题的练习,同学们可以对古代汉语的各个方面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复习,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古代汉语水平。

古代汉语习题及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习题及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练习(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会意 B形声 C假借 D 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 B炎、寒、贼、朱 C从、信、秉、亦 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A段玉裁 B桂馥 C王筠 D朱骏声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说文》作者是东汉的。

这是中国的奠基之作。

收字 _个,另有重文1163个。

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所著,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的一部专著。

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声符为。

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如“叔”的本义是。

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1、转注2、偏义复词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共20分)1、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古代汉语专题(121202)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专题(121202)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专题(121202)-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不蚤(早)自来谢项王。

”这句话中,“蚤”和“早”的关系是A.异体字B.古今字C.繁简字D.通假字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2、《李将军列传》:“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句中“苦”的用法是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D.名词用作状语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3、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A.然煮烹烧B.徒道建造C.鄙阶阵都D.物特牢牺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无4、《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这句话中“但”的词性是A.转折连词B.范围副词C.情态副词D.程度副词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5、下列各组汉字,全是古今关系的一组是A.叛畔采彩B.原源昏婚C.知智扣叩D.责债桮杯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6、下列各组汉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A.上下甘未B.曰末一果C.瓜又亦刃D.上云寸中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无7、在“失期,法皆斩”中,“法”当作A.宾语B.定语C.主语D.状语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8、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A.射之,豕人立而啼B.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踵门而告文公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无1、下列字母中不属于全浊声母字的是A.並B.澄C.定D.日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2、《李将军列传》:“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句中“苦”的用法是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D.名词用作状语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3、下列句中有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B.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C.人狂我,我焉得不狂也D.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4、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A.射之,豕人立而啼B.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踵门而告文公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无5、在“失期,法皆斩”中,“法”当作A.宾语B.定语C.主语D.状语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6、下列汉字中,属于象形字的是A.牧B.村C.行D.本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7、下列各组汉字,都属象形字的一组是A.目眉象人木B.具走行羽刃C.马本虫佳鸟D.上鱼然燕奉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无8、下列各组汉字,全是古今关系的一组是A.原源、张胀B.叛畔、反返C.采彩、极及D.责债、杯坏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无1、《论语·子路从而后》:“(丈人)植其杖而芸。

古代汉语期末期末测试卷及重点复习题资料

古代汉语期末期末测试卷及重点复习题资料

《古代汉语》总复习一.名词解释1.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指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甲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

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祭祀、征战、天时、年成等方面的占卜结果及事后吉凶的应验。

2.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

周以前铜也叫金,所以范铸在铜器上的铭文就叫金文或吉金文字。

3.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楷书从“八分”汉隶直接演变而来。

它既便于书写,又易于辨认,成为流传至今的正式字体。

汉字由隶书发展为楷书,是汉字形体的第二次重大变革。

4.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

草书始于汉初,《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

”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草书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

5.象形:所谓象形,就是画出所要表达实物的形体,字形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而成,“日”“越”就是这样的字。

象形字出现得最早,它是创造汉字最原始的方法,成为汉字构形的基础。

6.指事:是指一看可以识别大体,仔细观察方可发现意义所在,“上”“下”就是这样的字。

指事字是用在象形的方法难以表示事物特点的时候,利用标注记号的方法指出所表示事物的要点。

7.会意:所谓会意,就是比并几个字的形体,会合它们的意义,来体现造字的意向,“武”“信”就是这样的字。

8.古今字:是一种分化字,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为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

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9.本义:本义:词的本来意义。

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10.引伸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古代汉语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精选题)

古代汉语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精选题)

古代汉语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精选题)一、单选题1.是旁指代词的是A、他B、奚C、兹D、斯参考答案:A2.下列划线句子是被动句的是A、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B、知人之所不言,其罪大矣。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焉用亡郑以陪邻?参考答案:A3.“虏魏太子申以归。

”以,的词性、词义分别是A、动词,认为B、介词,把、用C、介词,凭借D、连词,来参考答案:D4.下列划线句子是被动句的是A、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

B、攻之不可,达之所不及,C、亡国破家相随属。

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参考答案:A5.下列划线句子是被动句的是A、亡国破家相随属。

B、攻之不可,达之所不及,C、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参考答案:C6.表示远指指示代词的是A、兹B、斯C、此D、彼参考答案:D7.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B、置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C、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D、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参考答案:B8.下列疑问代词中不是指处所的是哪一个?A、安B、谁C、焉D、恶参考答案:B9.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B、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C、置诸橐以与之。

D、威王问兵法。

参考答案:B10.下列是第二人称代词的是A、男B、女C、他D、余参考答案:B11.表示近指指示代词的是A、彼B、夫C、此D、然参考答案:C12.“何功之有哉”之,的词性、词义分别是A、动词、到B、代词、他C、助词、表示提宾标志D、代词、这参考答案:C13.“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

”鱼肉是A、名词作状语B、名词活用作动词C、形容词活用作名词D、动词活用作名词参考答案:B14.下列疑问代词中指人的是哪一个?A、安B、谁C、焉D、恶参考答案:B15.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齐威王欲将孙膑。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不是古代汉语中的量词?A. 匹B. 头C. 支D. 个答案:C2. “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词,其中“者”通常用于:A. 提问B. 强调C. 列举D. 转折答案:C3. 古代汉语中,“子曰”中的“子”指的是: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A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蛇添足B. 刻舟求剑C. 掩耳盗铃D. 狐假虎威答案:A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答案:B6. “君子不器”中的“器”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A. 器皿B. 工具C. 才能D. 性格答案:B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A. 法律B. 道德C. 工具D. 制度答案:D8.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的“驷马”指的是:A. 四匹马B. 马车C. 马夫D. 马匹答案:A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里仁》D. 《述而》答案:A10.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和“新”分别指的是:A. 过去和未来B. 旧知识与新知识C. 故乡和新居D. 故人和新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代汉语中,“______”指的是父母去世后子女守丧的时期。

答案:三年之丧2.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老师的尊称。

答案:夫子3.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年长者的尊称。

答案:丈人4.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朋友的称呼。

答案:君子5.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君主的尊称。

答案:陛下6.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皇帝的尊称。

答案:天子7.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父亲的称呼。

答案:阿翁8.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母亲的称呼。

答案:阿母9.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兄长的称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复习题名词解释傳:箋:疏:正义:又叫“疏”,(1分)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注释方式,这种注释方式既对经文正文注释,也对前代人的注释做注释。

(1分)讀為:衍文:校勘术语,也叫“衍字、衍”,指古书在传抄刻印过程中误增加的字。

脱文:校勘术语,也叫“脱字、夺字、脱”等,指古书在传抄刻印过程中误脱落的字。

:曰、为、谓之谓貌、之貌犹之言、之为言读为、读曰读若、读如章句:古注的一種。

这种注释不仅对字词进行解释,同时指出章旨和句意。

五音古無輕唇音:钱大昕关于上古声母的结论之一,三十六字母中的轻唇音在上古读成重唇音,轻唇音在上古不存在。

並提:修辞方式,将两句合为一句,使相同的成分并列在一起。

之言:声训术语。

陽聲韻:陰聲韻破讀:三十六字母十三經:失粘三平調:丁種句“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則為第五字)必須是仄聲,如果用了平聲,句式就成了“仄仄平平平”,末尾連續出現三個平聲,這叫做“三平調”,是近體詩絕對不允許的。

平水韵粘:近题诗在平仄方面的要求之一,指在一首诗中,下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必须和上联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

对:近题诗在平仄方面的要求之一,指在一首诗中,是指同一聯中對句和出句的平仄應當相對(尤其是雙數字及句尾)。

孤平:乙種句“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為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句式就變成了“仄平仄仄平”,除去韻腳字是平聲以外只有一個字是平聲這叫做“犯孤平”。

拗救借对流水对联二、选择题:下面各小题之下,都列举了可供选择的几种答案,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1、《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

”赵歧注:“五谷稻黍稷麦菽也。

”赵注用的注释术语应该是:A、曰、B、谓C、谓之D、为2、《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

”郑玄注:“藉借也”。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之言B、谓之C、犹D、读若3、《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郑玄注:“泮畔。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B、读为C、曰D、之言4、《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

”王逸章句:“崔嵬,高。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之B、貌C、之貌D、为5、《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朋,同志友。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B、之为言C、谓之D、曰6、《诗经•魏风•葛屦》:“掺掺素手。

”郑玄笺:“掺掺纤纤。

”郑笺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B、之言C、读曰D、犹7、《楚词•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王逸章句:“美人怀王。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曰B、谓C、谓之D、为8、《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朱熹注:“谷不熟饥,菜不熟馑。

” 朱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B、读如C、犹D、曰9、《说文解字》:“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葱。

”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读曰B、读如C、犹D、之言10、《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

”毛传:“侧崖也。

”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B、之为言C、读曰D、犹5.“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杜甫《秋興八首》其八)所用的修辭方式是()a. 委婉b. 誇飾c. 並提d. 倒置e.起興6.下列劃線的詞中,不屬於借代这一修辭方式的是1()a. 長史張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征四方。

”《資治通鋻•漢紀》b.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c. 至於少弟者,生而見我富,乘堅驅良逐狡兔,豈知財所從來,故輕棄之,非所惜吝。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d. 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諸葛亮《前出師表》e.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詩經•豳風•東山》7.下列字母屬於全濁音的有()a. 並b. 奉c. 定d. 從e.见8.下列注疏中不正確的列項是()a. 《尚書正義》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b. 《儀禮注疏》東漢何休注唐徐彥疏c. 《禮記正義》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d. 《春秋左傳正義》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e. 《周易正義》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5.d6.a、e7.a、b、c、d8.c三、填空:(15分)1、三十六字母的喉音是、、、;牙音是、、、。

2、《十三经》是、、、、、、、、、、、、。

3.中古音是指¬¬¬的语音,一般以音系为代表。

五、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包括名詞作狀語),並説明是屬於哪一種活用。

(15分)1、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自妻之。

2、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

3、東鄉坐,西相對,師事之。

4、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5、權曰:“昔走曹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

”6、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7、羆之狀,被髮人立,絕有力而甚害人焉。

8、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9、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10、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削弱;2、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目:名词用为一般动词,用眼睛示意;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小、轻视;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小: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小、轻视;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客:名词意动用法,把……当成客人;6、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走:动词使动用法,使……逃走、打败;7、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动词使动用法,使……来;8、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丽、漂亮;1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奴虏:名词作状语,象对待奴虏一样;12、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名词使动用法,使……作将军。

13、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名词用为动词,用肘撞;1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1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1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形容词意动用法,使……变绿;17、此天以寡人慁(hùn,扰乱、打扰)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

存:动词使动用法,使……存在;1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9、同志者,当不远千里而至。

远: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遥远;20、豕人立而啼。

人:名词作状语,象人一样2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君王;2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3、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24、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25、左右欲刃相如。

26、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2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8、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29、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0、公子怒,欲鞭之。

31、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32、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

3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34、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也。

35、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36、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237、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38、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3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40、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1、高者不旱,下者不水,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熟,是天下之事也。

(《荀子•富国篇》)水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不水”,意思是不遭受水灾。

2、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

废一不可。

(家颐《教子语》)广活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拓广”。

3、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

(《汉书•路温舒传》)贵活用,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表示以“治狱之吏”为贵。

4、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兵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走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秦将逃跑。

5、诗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

”故尧兢兢日行其道,而舜业业日致其孝。

(《汉书•董仲舒传》)日为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每日”。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前置賓語,説明它們的前置條件。

(5分)1、舜喪於蒼梧之野,蓋三妃未之從也。

2、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3、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

何以知國之將亂也?以其不嗜賢也。

5、且古之志士,至於耄老,猶且居不求適,維道是奮。

1、败矣,子所使求马者!2、敢问何谓也?3、是炎帝之少女。

4、蔓草犹不可除。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7、孔子曰:“何陋之有?”8、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9、天下者,高祖天下。

10、子也,言伐莒者?11、弥衡被魏武谪为鼓吏。

12、南冥者,天池也。

13、曰:“奚冠?”曰:“冠素。

”1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5、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16、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17、巫妪弟子是女子,不能白事。

1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9、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20、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21、彼且奚适也?22、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23、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24、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25、许子奚为不自织?26、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7、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8、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29、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30、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修辭方式。

(5分)1、晉國,天下莫強焉。

2、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3、明日,子路行,以告。

4、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5、遲任有言曰:“人唯求舊;其非求舊,唯新。

”六、簡述:為什麽說“古無舌上”音。

七、請按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寫出中古三十六字母。

三、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答:古汉语中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A、寡人将谁朝而可?B、敢问何谓也?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A、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3、宾语用代词复指而前置。

如:A、鸡鸣而驾,塞井夷灶,惟余马首是瞻。

B、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念。

4、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时前置。

如:A、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B、《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四、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答: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语意上的被动句。

如:A、蔓草犹不可除。

B、西伯拘而演《周易》。

(二)被动句式:1、“于”字句。

用“于”字引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

如:A、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B、郤克伤于矢。

2、“见”字句。

动词前加“见”字表示被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