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公共交通阻抗函数
交通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交通规划期末复习资料交通规划的分类:区域交通系统规划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区域交通规划系统主要是指五大运输方式的发展规划,包括公路交通系统规划、铁路运输系统规划、航空运输系统规划、水路运输系统规划与管道运输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一般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重点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大城市除了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外,还要进行各种专项交通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划如: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交公共通系统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管理规划、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等。
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1)交通系统现况调查2)交通系统存在问题诊断3) 交通系交通需求发展预测4)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5)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综合评价6)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的分期实施计划编制7) 交通系统规划的实施。
交通规划的期限1.交通规划的期限:交通规划一般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近期以基准年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10年;中期以距基准年5~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20年;远期距基准年15~30年为宜,最长不超过50年。
道路交通规划可分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区域公路交通规划两大类。
交通调查的工作过程包括两个阶段:数据调查和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
在道路交通规划研究过程中,需要将交通源合并成若干小区,这些小区成为交通区。
将规划对象区域划分若干个交通小区,并确定小区的质心,将小区内尝试的出行视为质心。
划分交通区的主要目的是:将交通需求的产生、吸引逾一定的社会经济指标联系其来;交交通需求在空间上的流动用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图表现出来;便于用交通分配理论模拟道路网上的交通流。
起讫点调查,又称OD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交通的源和流,以及交通源流的发生规律,对人、车、货,从出发到终止过程的全面情况,以及有关的人、车、货的基本情况所进行的调查。
起讫点调查一般分为人的出行OD调查、机动车出行OD调查和货流出行OD调查三大类内容。
小区形心:小区形心指交通区出行端点(发生或吸引)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即交通区交通出行的中心点,不是该交通区的几何中心。
交通规划补充题
第一部分的补充习题1.交通规划一般分为两大类:区域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P1)。
2区域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的前提是:国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P1~2)。
3.交通规划一般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近期以距基准年 1-5 为宜,最长不超过 10 年,中期以距基准年 5-15 为宜,最长不超过 20 年,远期以距基准年 15-30 为宜,最长不超过 50 年.(P7)4.不论是城市交通规划还是区域交通规划,调查内容都可以分为:A 基础资料调查、交通需求-OD调查、交通设施调查、交通现状调查;B 车流OD、人流OD、货流OD ;C社会经济调查、OD调查、路网调查、交通管理调查;D 自然地理调查、OD调查、交通现状调查、交通设施调查。
(P9)5.有关抽样率、抽样方法、调查方法,下面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D):A 在进行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时,若城市人口大于100万,则抽样率在5%左右。
(错,在4%左右);B常使用的调查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等距抽样法、电话询问;C 家访调查法场使用于机动车出行调查,即去有机动车的家庭调查;D在我国现已经进行的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中,大多采用等距抽样方法,按户口排序号或者门牌号每隔若干户抽一户调查。
货物出行调查则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照行业或者运量大小分类抽样。
机动车出行、流动人口出行抽样则可以简单随机抽样或者等距抽样。
6.咱们班共有46名同学,某周四早上为技术经济学。
除了一名同学迟到外,其他同学均按时到达。
该名同学在到达交通楼发现迟到后,又返回宿舍,第二节课上课前又回到交通楼。
在上完课后,全班同学一起回到宿舍区。
试求咱班同学这个早上在交通楼和宿舍区之间产生多少交通量,并标明单位。
答案:共产生46*2+2=94(人次)的交通量。
7.判断对错:城市道路交通量调查方法中的视频采集是良好的道路交通量信息调查方法,目前这类调查设备对自行车交通量,行人交通量等数据可以有效采集。
交通规划复习题
复习题一一、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有1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的哪个模型具有显著的IIA特性:()A. Probit 模型B. Logit模型C. Fratar模型D. 重力模型2、在下面的四种方法中,不能用于出行分布预测的方法是:( )A. 原单位法B. 平均增长系数法C. 佛尼斯法D. 重力模型法3、在下面的四个模型中,以开发费用和交通费用之和为目标函数的土地利用模型是:( )A. 汉森模型B. ITLUP模型C. 劳瑞模型D. TOPAZ模型4 、浮动车法不能获得:( )A. 交通量B. 行驶时间C. 出行吸引量D. 行驶车速5 、下面的哪一种城市交通网络结构的形成与城市的自然地理形式相关:()A. 放射式B. 自由式C. 环形放射式D. 方格网式6 、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自行车这种交通方式的分担(或划分)率:()A. 单调升高B. 单调降低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7 、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出行生成预测的聚类分析法的假定条件。
A. 一定时期内出行率是稳定的。
B. 每种类型中的家庭数量,可以使用相应于该家庭收入、车辆拥有量和家庭结构等数据资料所导出的数学分布方法来估计。
C. 家庭规模的变化很小。
D. 收入与车辆拥有量总是保持不变。
8、以下哪种分配方法假设路网上没有交通拥挤,路阻是固定不变的 ( )A. 全有全无分配B. 用户平衡分配C. 随机用户平衡分配D. 动态交通分配9、重力模型∑--=jijj ij j i ij c D c D O q γγ/,满足( )。
A.发生约束条件 B.吸引约束条件C. 不满足发生吸引约束条件D.发生吸引约束条件均满足10、关于用户均衡分配模型(UE 模型)和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SUE 模型)的关系,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 、用户均衡分配模型(UE 模型)和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SUE 模型)是完全等价的。
交通分配中阻抗函数的研究应用
4. 阻抗函数检验 将本研究提出的连续流、间断流阻抗函数写入VISUM模型ol,应用于城市宏观现状交通
模型进行交通分配。通过分配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比较,检验所提出阻抗函数的适用性和准确 性。
4.1 速度检验
4.1.1连续流 根据高峰小时出行OD(出行起讫点矩阵)进行的交通分配中,模型范围内快速路平均
中国大城市交通规划研讨会论文集
表4各等级道路断面的实测流量比例与模型分配比例道路等级快速路主干路所有断面总量实测断面数个3229085442实测流量比例13446915137610000模型分配比例15347034115710000通过上表的对比发现实测道路断面的分等级流量比较中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的实测流量与模型分配流量比例相近误差在15左右
1. 连续流阻抗函数 根据对本次建模城市中连续流道路的交通调查,结合其交通信息系统采集的路段交通参
数的数据分析,发现车辆在连续流路段上的速度.流量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当路段交通量处于较低水平时,速度波动不大,主要受限于车速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当路段交通量达到一定负荷水平时,车辆速度平缓下降; ◇当路段交通量接近路段通行能力时,产生不稳定交通流,车速下降很快,直到速度接
针对单个信号交叉n的各个转向进口道而言,造成车辆行驶延误的牛要影响凼索包括: 进口道通行能力、机动车流量、绿信比、非机动车及其他干扰因素等。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 册(Highway Capacity Manual 2000)”中。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构造如下形式的交叉口j茬口 道延误函数模型:
02 第二章 公共交通阻抗函数
第二章公共交通阻抗函数2.1 交通阻抗的概念传统交通规划由交通调查、交通预测、方案设计和方案评价组成,而交通预测又由四个阶段组成:出行发生预测、出行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以及交通量分配。
作为四阶段交通预测最后一步的交通量分配,是指将各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分配到交通网络的各条边上去的过程,是网络设计的数据基础。
交通分配一直是交通规划诸问题中被国内外学者研究得最深入、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一个问题。
本文研究的重点也即在于公共交通网络的交通量分配和网络设计。
无论对于道路交通网络或公共交通网络,其交通量分配都是以交通阻抗函数为基础的。
现有的交通分配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均衡模型和非均衡模型。
所谓均衡模型是指基于1952年Wardrop提出的交通网络均衡原理的模型,否则为非均衡模型。
本文所讨论的交通分配和网络设计模型都是建立在该均衡原理基础上的。
Wardrop均衡原理的准确定义是:在交通网络达到均衡时,所有被利用的路径具有相等而且最小的阻抗,未被利用的路径与其具有相等或更大的阻抗。
也就是说交通网络用户总是试图选择阻抗最小的路径,从而造成路段上交通流量的变化,由于路段阻抗和流量有关,流量变化又导致阻抗改变,从而造成网络交通量的重新分布,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可见,交通阻抗函数是进行交通分配和网络设计的基础。
交通阻抗是指交通网络上路段或路径之间的运行距离、时间、费用、不舒适度等因素的综合;为简单起见,也可指其中某个因素。
本章借鉴城市道路网的相关理论,根据公共交通网络的交通特性,建立公共交通的阻抗函数。
2.2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阻抗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其路段上的阻抗包括:乘客乘车或换乘的步行时间、公交车的走行时间、乘客在途中的不舒适程度折算的时间价值,以及公交票价折算的时间价值;其节点阻抗包括乘客乘车前和换乘的等车时间和续乘停车时间组成。
由于阻抗是考虑了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这里的阻抗是没有量纲的。
由于流量的分配取决于各线路之间阻抗的相对大小,因此阻抗无量纲并不会影响分配的进行[22]。
城市公交网络阻抗函数模型
为经 过城 市 节点 的时 间延 误 表 示 到站 离 站时 F 6 间1 发 车间 隔及 换乘 时间 的总 和 ’ 计 算, 即 H ’ F >的 计算 ’F >采用 式 ( / + F> ? I # K> & B J & L > ’ OM N P
Q
( / +
函数 F 是国 家 九 五交 通 科 技 重 点 攻 关项 目 > & N 公路 通行 能 力研 究中 M ,结 合 我国 大 规模 实 际交 通调 查数 据 , 对R S T 函 数进 行重 新标 定 建立 的模 型( 式( 而得 来的 , 即 . + + K > W U? J & U 6 & B L > V / K> ?J " BJ / XQ L >
f0ih为路径中乘客的公交出行距离0函数构成分析公交阻抗函数模型由两大部分构成kh为时间阻抗其中路宽等路段上的自身物理条件和交通流本身的特点引起的交通拥挤所导致的时间延误都在lmn函数中反映出来gh为费用阻抗主要反映在票价上面量纲问题根据具体路网强调阻抗作用的不同公交阻抗函数值1h可取时间值与费用值两种但是对于城市公交则阻抗函数更多地强调在时间值上建立起函数量纲上的统一的路阻函数值1h为时间值量模型的求解问题函数模型的求解关键在于标定参数对各条路径选择情况概率最大时在对方程求一阶导数的零点中反映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函数模型的参数标定实例应用将模型应用于佛山市顺德区公共交通规划采用顺德区qr调查数据对建立的模型理论进行验证经过选取多个qr点对进行参数标定应用阻抗函公交客流量分配结果对道路等级较低的路网区域应用到公共交通分配模型中0123456789应用本文建立的阻抗函数分配结果的相对误差主要集中在证明建立的公交阻抗函数能够较现实地反映公交客流量在公交网络中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能很好地应用到城市常规公交规划中去模型中各种变量的值能直接反映乘客在公交出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用极大似然理论对模型参数的标定事实证明与实际的交通分配情况误差较小某些无法定量的交通阻抗影响因素驾驶员的心理作用及天气状况等道路阻抗函数理论与应用研究79公路交通科技
交通分配中阻抗函数的研究和应用_陈冬栋
流阻抗函数中,将路段和交叉口分开考虑,根据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的延误公式计算不同转向交通
流的延误。通过在宏观交通模型中的检验表明,文中提出的两类延误函数具备较高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交通分配 ;连续流 ;间断流 ;阻抗函数
中图分类号 :U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400(2010)12-0017-04
Impedance Functions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for Traffic Assignment
CHEN Dong-dong, YANG Chao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China)
RAFFIC 交通理论
& TRANSPORTATION
交通分配中阻抗函数的研究和应用
□ 陈冬栋,杨 超 ( 同济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 201804)
摘 要 :分别从连续流和间断流两个方面,讨论了在城市道路交通分配中应用的阻抗函数。在连
续流阻抗函数中,以速度—流量关系为出发点,提出畅通和拥挤不同状态下的分段研究方法。在间断
ಕ߿
T=L/S
(2)
式中 :L 表示路段距离 ;S 表示路段上的平 均行驶速度。
因为路段距离 L 为给定值,所以,研究道路
ึ᧙QDVIMBOFὈ
上车辆平均行驶时间 T 与路段机动车流量 V 的关 系也可以看作是研究交通流中速度—流量的相互关系。
研究 [6] 也表明,阻抗函数应该只在非拥挤状态下使用交 于连续流的二次函数关系,而是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交通规划原理考试整理
交通调查(1)地点车速:车俩通过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时的车速,亦成为瞬时车速行程车速:车辆在道路某一区间行驶的距离和时间的比值,亦为区间车速行驶车速:车辆在道理某一区间内的行驶距离和行驶时间的比值。
(行驶时间中扣除停车延误时间)临界车速: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交通密度较低时所能维持的最高安全车速。
地点车速调查方法:人工测量法;雷达测速法;道路检测器测量法;摄像法区间车速调查方法:拍照法;跟脚法;流动车测速法(2)延误固定延误:由于交通控制装置引起的延误,与交通量大小及交通干扰无关。
主要发生在交叉口处。
运行延误: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停车延误:车辆由于某种原因而处于静止状态产生的延误。
=停车时间,车辆由停止到再次启动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行程时间延误:实际行驶的总时间与完全排除干扰后以畅行速度通过调查路段的行驶时间之差。
包括停车延误,因加速产生的加速延误,因减速产生的减速延误。
排队延误:车辆排队通过路段的时间与车辆按自由行驶车速通过的时间之差。
引道延误:引道实际耗时与引道自由行驶时间之差。
主要的OD调查方法(1)类别和内容:居民OD调查;车辆OD调查;货流OD调查(2)方法:路边询问法,表格调查法,家庭访问法,明信片调查法,车辆牌照法OD调查基本概念和术语1,出行:人、货物或作为交通方式的汽车为完成某一目的,由始点到终点之间的一次移动,称为出行。
2,出行端点:包括O点(起点)、 D点(讫点)3,调查区:整个被调查的区域,一般是规划的整个对象区域。
4,调查区域界限:包围整个调查区的一条假象的边界线,又叫境界线。
调查区境界线境界线上出入口要尽量少,以减少调查工作量。
5,分区及其质心:规划时将调查区分成若干个分区(蜘),分区是调查的基本单元,以分区为单位的交通调查又叫起讫点调查。
6,分区重心(质心):代表同一分区内所有出行端点的某一集中点,是交通区交通源的中心。
在每一分区内,选其几何中心或出行量最大约地点作为它的质心,近似地将质心看作是分区内所有出行端点的。
“四阶段法”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以济源市公路规划为例
“四阶段法”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以济源市公路规划为例摘要:“四阶段法”目前是交通量预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本文基于“四阶段法”,首先对济源市社会经济、交通需求预测,然后采用TransCAD软件得出区域交通分布情况,为济源市农村公路网规划提供基础性的依据。
关键词: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交通需求预测;小区划分;交通分布一、预测思路与方法交通需求增长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将决定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同时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又将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为此,在未来交通出行量发展预测过程中,将在济源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预测交通需求的增长。
二、社会经济发展预测GDP总量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多年来济源市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86.96亿元、增长7.8%、居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居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完成117.5亿元、增长1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1亿元、增长13.8%、居全省第二。
查阅《河南省统计年鉴》(2011~2019)及济源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济源市近年经济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济源市历年国民经济情况(万元)年份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10343.3815.98259.8567.54 2011373.3618.6278.1176.89 2012439.9519.4335.1285.43 2013460.1321.51344.0994.53 2014480.4621.73327.28131.45 2015492.5421.68323.98146.88 2016538.9123.27350.12165.52 2017600.1219.09395.44185.59 2018641.8418.87416.02206.94 2019686.9624.36421.89240.71由于经济发展过程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这给预测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虽然各地政府部门都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的远景发展目标,但往往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与实际发生出现偏差,有时甚至差距较大。
交通规划方案设计
1
1
t5=10+x5
4
4
t3=10x3
t2=50+x2
q14=6
2
2
第一节 网络规划设计概述
一、必要性 2.路段拓宽现象
O
D t1=4
q=1000pcu,计算总阻抗;当拓宽道路1,使阻抗降低到t1=3,计算总阻抗。
∴ 假定交通网络上OD点对间出行量不变,道路拓宽导致总阻抗不一定减小。 t2=2
第一节 网络规划设计概述
✓ 与地面公交、对外客运交通的衔接
✓ 尽可能经过大型客流集散点
2、客流预测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科学预测城市各目标年限轨道交通线路的断面流量、站点 乘降量、站间OD以及平均运距等客流需求特征指标。
预测方法: 四阶段法;组合模型等
预测工作流程(详见《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陆化普)
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除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适合建设轨道交通外,人口多于50万吨带形中等城市也可考虑建设轻轨。 轨道交通特点: 常见的形式:
在方案设计中,尤其是在网络设计中,交通分配是其理论基础和基本组成部分。
第一节 网络规划设计概述
一、必要性 新建道路或改进路段通行能力,并不一定降低交通网络的总阻抗。
1.“Braess诡异”
试∴分假别定计交算通均t网1=衡5络0条+上x件O1 下D点路对网间总出的行走3量行不时变t间4=,。1不0x能4 保证随意增加路段都会使拥挤程度降低3。
1、公共交通网络形式 中央终点的放射形网
主干线与驳运线结合网
环线网
常用于小城市 优点:一次乘坐 缺点:非直线系数大
适应出行需求很大的城市 多用于带形中等城市、有地铁和轻轨的 大城市
2、技术指标
《交通规划》考试要点
1.交通区:在交通规划过程中,需要将交通源合并成若干小区,这些小区被称为交通区。
交通区划分原则:(1)同质性(2)尽量以铁路、河川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界限(3)保持区内出入之完整(4)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5)考虑路网的构成,区域重点可取为路网中的节点(6)分区大小合理,小范围的分区约为3000—5000人,大范围的分区约为5000—6000人,面积1~2km2(7)分区数量适当,中等城市≤50个,大城市不超过100~150个。
小区形心:交通区出行端点(发生或吸引)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
期望线:又称愿望线,为连接各交通区重心间的直线,是交通区之间的最短出行距离。
其宽度表示交通区之间出行的次数,由期望线组成的期望线图,又称OD图。
主流倾向线(综合期望线):系将若干条流向相近的期望线合并汇总而成,目的是简化期望线,突出交通的主流方向。
分隔核查线:为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在调查区内部按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
境界线: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
OD表:表示各交通区之出行量的表格。
3.境界线内OD调查分类:客流OD调查、货流OD调查和机动车出行OD调查。
4.居民出行的特征:1)居民人均日出行次数(单位:次/人·日):总体特征、不同年龄出行者人均日出行次数、收入因素、职业因素。
5.道路交通规划可分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区域公路交通规划两大类,具体调查内容都可分为:基础资料、交通需求、交通设施、交通现状四类。
6.OD调查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
1.城市道路网络方案技术评价指标(pg151—152)道路面积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推荐的城市道路面积率为8~15%,对于规模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人均道路面积: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的推荐值为7~15m2/人(其中道路为6~13m2/人,交叉口、广场为0.2~0.5 m2人,公共停车场为0.8~1.0 m2/人)。
交通阻抗模型
一.基本概述1.交通阻抗模型概述交通阻抗是进行交通分配和路网规划的重要参数,是路网属性抽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OD流拟合问题的研究重点。
综合交通阻抗是运输系统内外环境共同对客货运输产生的阻力作用,主要表现为运输时间的消耗和运输费用的増加。
交通阻抗函数,简称路阻函数,就是把交通阻抗定量化的数学表达式,研究的是路段和节点阻抗与交通条件之间的函数关系。
交通阻抗在广义上说应该包括交通时间、交通成本(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交通安全、舒适程度等因素。
在研究中通常会把出行方式中比较重要的各种因素通过适当换算而综合在一起表述成综合费用,然后利用广义费用函数进行网络的分析或配流研究。
然而,综合考虑这些客观和主观因素,建立一个科学、严谨、准确的数学模型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运用起来也会因为参数繁多相当复杂。
但不同学者在研究过程中达成了一个共识:出行时间成本是广义费用中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通过众多专家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分析,BPR函数为基础的交通阻抗模型得到充分发展。
在研究城市交通中的出行行为时,也常常将出行时间作为主要计量标准。
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广义费用模型用于综合反映出行者的出行费用,部分广义费用为基础建立的出行阻抗函数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应用。
早期关于交通阻抗的研究中,Bhmden(1971)概括出H条同交通量相关的道路阻抗模型的理论特性:(1)当路段上行驶的车辆很少时,阻抗接近于0;(2)在流量远小于道路通斤能力时,流量的变化对阻抗基本没有什么显著影响;(3)在"堵塞"状态下,曲线W饱和流量的纵坐标为渐近线。
在Bhmden概括的理论特性的基础上,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众多不同的阻抗模型,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够适用。
下面对国际常用的道路阻抗模型进行详细说明。
(1)美国联邦公路局BPR道路阻抗模型BPR路阻函数模型对道路阻抗的实质把握准确,并且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如单调性和可导性,是比较理想的路段阻抗函数。
因此不少专业软件和行业都采用BPR函数表征道路阻抗。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整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答第二版第一部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
2、简述我国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与重点任务。
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与作用。
第二章1、交通特性包括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2、交通特性对交通流理论建立、通行能力研究、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各有什么影响?在交通工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3、交通量的类型、定义及表示方法。
交通量有哪些特性?研究这些特性有什么意义?4、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行程车速的定义及测定方法。
这些速度指标在交通工程中有什么作用?5、行车速度有什么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时间平均速度与空间平均速度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如何?第三章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2、交通量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调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要注意什么问题?3、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4、地点车速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5、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在进行行车速度调查时应如何考虑这些影响因素?6、交叉口的交通调查包括哪些项目?各要调查什么内容?7、什么叫延误?如何调查交叉口的停车延误?第四章1、交通流三参数间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特征变量?2、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3、简述离散型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4、简述连续流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5、简述描点检验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6、简述排队论、排队系统及服务方式。
7、简述车辆跟驰特性、跟驰模型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8、简述车流波动理论、回波速度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第五章1、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作用及它与道路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关系。
2、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各表现在哪些方面?3、道路通行能力可以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各是如何定义的?4、道路的服务水平是如何定义的?服务水平的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服务水平高低与交通量的大小有何关系?5、写出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完整)交通运输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交通运输工程一、填空题:1。
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水运、、航空和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2。
编组站根据主要车场配列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横列式、及 .铁路编组站图型,习惯上称为“几级几场”。
是车站内纵向排列的车场数;是全站的主要车场总数.3.起讫点调查的工作步骤:(1)建立调查机构(2)物质准备(3) (4)人员训练(5)(6) (7)实地调查。
4。
交通分配要在抽象的交通网络上进行,分配结果包括、、自行车交通流量等.5。
根据运输网同国民经济和生产力地域组合的关系,将组成全国综合运输网的各种交通线路,按照以下功能结构进行建设:(1);(2)开发线路;(3)给养线路;(4) ;(5)企业线路(或叫专用铁道与专用线)6.通常按照实用、合理、简便及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将公路通行能力分成以下3种:(l) ;(2) ;(3)。
7。
居民出行的起讫点调查是城市交通规划调查的主要内容,主要的方法有:、。
6.我国城市道路按等级分为四级:、、和支路。
9.根据公路的作用及使用性质,可划分为:、、、乡级公路(乡道)以及专用公路。
根据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则分为五个等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
10。
起讫点调查中核查评判的方法主要有三个:、、互相核对法.11。
根据自行车交通的基本特性、自行车在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管理原则以及提高通行能力等方面的考虑,提出交叉口上自行车的通行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分别为:右转弯专用车道;;;自行车横道;。
12。
港口按其用途划分,一般可分为 ,渔港,军港等.港口的水域包括,与锚地。
13。
中间站的主要作业有:①;②③;④本站作业车的摘挂作业和向货场、专用线取送车辆的调车作业.⑤客货运量较大的中间站,还有始发、终到客货列车的作业。
14。
公路几何设计包括: 、、、视距和交叉.15。
机动车道路段上单车道宽度应根据其上行驶车辆的车型和设计车速来确定,一般最大宽度不宜超过米,最小宽度不宜低于米;对于靠近中央分隔带、机非分隔带或人行道的机动车道,其外侧应有不低于米宽的安全距离。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教材
总体看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所选择的出行方式差异较大,公交方式体现出不同 的吸引力。公交方式的出行主要集中在18——35岁的人群中
4,公交出行时间特性分析
7:00-9:00和17:00-19:00之间出现持续出行高峰的主要原因是这个时段是 通勤出行的高峰时段,这与我国现行的上下班以及上下学时间制度是分不开的, 所以要缓解高峰交通拥挤,可以实行错峰上下班或者弹性上班制度。
5,公交出行时耗分布
对比不同规模城市的最大出行时耗可以看出该地公交出行的时耗相对较长,这一方面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交出行的距离较长,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出公交的服务水平还有 提升的空间,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公交的速度,减少旅客中途的换乘时间,从而缩短旅 客的出行时耗。 居民出行特征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城市规划与交通建设的效果往往能够从出行特征的 前后变化中反映出来。居民的公交出行特征则反映了该城市或该地区公交服务水平现 状,为下一次规划在公交系统规划方面的重点。 数据来源《***综合交通调查》
式中,Tij一i区到j区出行量;Pi—i区发生量;Aj—j区的吸引量;t ij一i区到J的出行阻抗; F(tij)一为交通阻抗函数,通常
2.3 ,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模型 公交方式受交通条件的影响较大,采用LOGIT概率竞争模型。 模型的函数形式表达为:
式中,Pijm——交通小区i交通小区j,交通方式m的分担率; e——待定参数; rijk——交通小区i交通小区j,交通方式k的交通阻抗 2.4 ,交通分配模型 交通需求“四阶段”法中的最后一个阶段,选择使用“最优战略法”,具有以下优势: (1)用加权的综合时间度量,综合考虑乘客步行、候车、上下车、乘车、票价等多个因素。 (2)用多条线路概率计算,按乘客综合时间的最少原则选择可乘线路,按线路行车间隔等 因素决定线路的优先级别。 (3)允许公交车辆与道路车流量相互作用,以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流量。 (4)公交站点的上下客与车辆进出站的情况差别很大,可以区别大型集散点。 (5)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更多因素,使乘客对公交线路的选择更加符合实际。 2.4.1,综合出行时间(T)的确定 综合出行时间T=T t+Tc。式中,T t一综合出行时间包括实际出行时间;Tc 一所支付票价 的时间当量值。 实际出行时间Tt =b1Tw +b2Ta +b3Tv+nTb+mTm 式中,Tw 一步行时间,步行速度通常取4 km/h;Ta一站点候车时间,通常取线路行车 间隔时间的一半;Tv一乘车时间,视乘车距离和线路行驶速度而定;Tb一上车惩罚时间; Tm一换乘惩罚时间;n一上车次数;m一换乘次数。
交通规划方案设计09.
网络规划不可更改,较大地影响城市发展; 定量化、模型化和规范化的网络设计需要研究。
3.基于车流在节点分流向延误的交通均衡分配和网 络设计 1)路段阻抗函数:BPR函数(源于市际公路,适用于 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路段部分) 2)城市道路交叉口延误 需要分流向的阻抗函数、相应的交通均衡分配方 法与网络设计模型和算法。
二、城市道路网规划
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一般原则:
综合考虑、相互协调----人流、客货车流与城市空间
道路红线规划
合理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和连通结构
道路类型、等级
适应今后城市用地的扩展、交通结构的变化和快速 交通的要求;不同规划阶段不同路网指标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规划,建立在各出行方式出行OD 量的基础之上,并以满足出行要求为主要目标。
第一节
一、必要性 2.路段拓宽现象 O
网络规划设计概述
t1=4
D
t2=2
q=1000pcu,计算总阻抗;当拓宽道路1,使阻抗 降低到t1=3,计算总阻抗。 ∴ 假定交通网络上OD点对间出行量不变,道路拓宽 导致总阻抗不一定减小。
第一节
网络规划设计概述
二、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欧美等学者进行基于最优化理论的 交通网络设计问题(NDP)的研究。 NDP研究的问题总体分两类: 改进路段:连续型网络设计问题(CNDP) 增加新的道路路段:离散型网络设计问题(DNDP)
s.t.
b y
a a
a
a
S
xa 0
( ya 0或1)
下层: min : Z ( x) t a ( w, ya )dw s.t.
k
a
f krs qrs
f krs 0 x a f krs ars,k
阻抗函数值标定过程
阻抗函数值标定过程
路段阻抗函数是用数学公式来描述出行时间与路段流量和最大通行能力之间的关系。
BRP 函数是一个最常用的路段性能函数。
BRP 函数将路段出行时间表达为流量与通行能力之比的函数。
其公式为:
1f v t t c β
α⎡⎤
⎛⎫=+⎢⎥ ⎪⎝⎭⎢⎥⎣
⎦
其中:t 为拥挤路段的出行时间; f t 为路段自由流出行时间; v 为路段流量;
c 为路段通行能力;
α,β为待标定参数,若没有数据进行标定,一般α=0.15,β=4.0;
对路段阻抗函数进行参数标定之前,对BRP 函数公式进行对数化处理,得
ln 1ln ln f t v t c αβ⎛⎫⎛⎫-=+ ⎪ ⎪ ⎪⎝⎭⎝⎭
其中:t ,f t ,v ,c 都是常数,可以从调查中得到;
设ln 1f t t ⎛⎫- ⎪ ⎪⎝⎭
=b ,ln α=y ,ln v c ⎛⎫
⎪⎝⎭=k ,β=x ,则有y kx b =+;
即可转化为一元回归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待标定参数
α,β。
利用公式:1112211n
n n i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n x y x y n x x β=====⎛⎫⎛⎫
- ⎪⎪⎝⎭⎝⎭=⎛⎫
- ⎪⎝⎭
∑∑∑∑∑,y x αβ--=-即可求出待标定参数。
例1:某局部路网包括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每种类型路段调查3组数据,见表1。
注:数据自己调查进行标定。
此外,该函数也可以对行人阻抗进行标定,如综合交通枢纽中的行人换乘,包括电动扶梯、平面路段、平面通道。
交通分配中阻抗函数的研究和应用
交通分配中阻抗函数的研究和应用阻抗函数是交通分配模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不同交通网络中不同交通模式的行驶成本。
在交通规划与管理中,通过对阻抗函数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地指导交通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交通网络的优化设计,实现交通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围绕阻抗函数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阻抗函数的概念阻抗函数是描述交通网络中不同交通模式(如汽车、公交、地铁等)行驶成本的数学函数。
它通常是通过对行程时间、交通拥堵、费用等因素的量化分析得到的,反映了交通用户在不同路段、不同时间、不同出行目的下的出行成本。
阻抗函数的形式多样,常见的包括时间-费用函数、时间-距离函数等。
通常情况下,阻抗函数越高,表示交通路段的行驶成本越大,反之越低则表示行驶成本越小。
二、阻抗函数的研究方法1.数据采集和处理:通过交通流量检测器、GPS定位数据等方式采集交通网络中的实时数据,结合道路网络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基本属性。
2.阻抗函数建模: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利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建立阻抗函数的数学模型。
常用的方法包括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等。
3.阻抗函数参数估计: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据进行拟合和参数估计,确定阻抗函数的参数值。
通常需要考虑交通模式、路段属性、时间因素等多个影响因素。
4.阻抗函数验证和优化:通过对建立的阻抗函数进行验证和优化,检验其对交通行为的拟合程度和预测准确性,并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5.阻抗函数应用:将建立好的阻抗函数应用于交通规划、管理和决策中,指导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交通网络的优化设计和交通政策的制定。
三、阻抗函数的应用1.交通规划与设计:通过阻抗函数的应用,可以对交通网络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导道路网的扩建、改建和优化设计,提高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2.交通流量预测:通过阻抗函数对交通网络进行模拟和仿真,可以预测未来交通流量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为交通规划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公共交通阻抗函数2.1 交通阻抗的概念传统交通规划由交通调查、交通预测、方案设计和方案评价组成,而交通预测又由四个阶段组成:出行发生预测、出行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以及交通量分配。
作为四阶段交通预测最后一步的交通量分配,是指将各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分配到交通网络的各条边上去的过程,是网络设计的数据基础。
交通分配一直是交通规划诸问题中被国内外学者研究得最深入、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一个问题。
本文研究的重点也即在于公共交通网络的交通量分配和网络设计。
无论对于道路交通网络或公共交通网络,其交通量分配都是以交通阻抗函数为基础的。
现有的交通分配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均衡模型和非均衡模型。
所谓均衡模型是指基于1952年Wardrop提出的交通网络均衡原理的模型,否则为非均衡模型。
本文所讨论的交通分配和网络设计模型都是建立在该均衡原理基础上的。
Wardrop均衡原理的准确定义是:在交通网络达到均衡时,所有被利用的路径具有相等而且最小的阻抗,未被利用的路径与其具有相等或更大的阻抗。
也就是说交通网络用户总是试图选择阻抗最小的路径,从而造成路段上交通流量的变化,由于路段阻抗和流量有关,流量变化又导致阻抗改变,从而造成网络交通量的重新分布,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可见,交通阻抗函数是进行交通分配和网络设计的基础。
交通阻抗是指交通网络上路段或路径之间的运行距离、时间、费用、不舒适度等因素的综合;为简单起见,也可指其中某个因素。
本章借鉴城市道路网的相关理论,根据公共交通网络的交通特性,建立公共交通的阻抗函数。
2.2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阻抗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其路段上的阻抗包括:乘客乘车或换乘的步行时间、公交车的走行时间、乘客在途中的不舒适程度折算的时间价值,以及公交票价折算的时间价值;其节点阻抗包括乘客乘车前和换乘的等车时间和续乘停车时间组成。
由于阻抗是考虑了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这里的阻抗是没有量纲的。
由于流量的分配取决于各线路之间阻抗的相对大小,因此阻抗无量纲并不会影响分配的进行[22]。
交通阻抗函数是交通分配的基础,公共交通网络的交通阻抗由两部分组成:边上的阻抗和节点处的阻抗。
下面分别进行讨论:2.2.1边阻抗公交线路在任意两节点之间的走行轨迹称之为线路边,乘客由PA 点到起始站点的走行轨迹称之为步行边,乘客在中间站点换乘的步行轨迹称之为换乘边。
三者统称边。
1)边走行时间边走行时间分为:● 乘客由PA 点到起始站点的步行时间,即在PA 边上的步行时间;以及中间站点换乘的步行时间,即在换乘边上的步行时间;● 公交车辆在线路边上的走行时间。
① 步行时间:1)-(2/t 0 b v l =式中:l ——步行距离; b v ——步行速度;② 车辆的运行时间;公交车的边走行时间:)22(-=v st式中:t ——车辆在两节点间的走行时间;s ——车辆在两节点间的走行距离; v ——车辆在两节点间的走行速度;2)乘客不舒适度城市公共交通阻抗的组成因素中应包括舒适度指标。
因为这里的交通单元是乘客,而舒适度对乘客选择出行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以乘客人均占有的公交车面积来描述乘客的不舒适情况所产生的“阻抗”。
假定当车辆上乘客数小于座位数时,即每一位乘客均有座位,乘客不会有任何不舒适感,此时单位乘客在单位乘车时间内的阻抗增加系数为1。
当乘客数大于座位数时,由于乘客站立甚至拥挤,就会造成乘客的不舒适感,此时单位乘客在单位乘车时间内的阻抗放大系数为λ(λ>1)。
单位乘客在单位乘车时间的阻抗放大系数用下式表示:⎪⎪⎪⎩⎪⎪⎪⎨⎧-+≥--+≤≤-≤=)32()()()32()()32(1)(01000101000c n A A p x pn x A A b n A A p x pn a pn x x λλφ 式中:x ——轨道交通网络中某路段上的客流量(人次);p ——公交车的发车频率(次/小时);n 0——车辆的座位数(个);A 0——单位公交车可供乘客站立的公交车面积(平方米);A 1——单位乘客站立并可活动自如时占用的公交车面积(平方米)。
当乘客不舒适度小于换乘阻抗时,就会出现多人挤一辆公交车的情形;当乘客不舒适度大于换乘阻抗时,乘客就会放弃异常拥挤的线路,而改乘其他线路。
因此,适当选取式(2-3)中的阻抗放大系数λ的值,可以既允许公交网络有一定的拥挤,又考虑到公交客流容量的限制,使阻抗函数更加符合公交的实际运行情况。
考虑到换乘步行时间使乘客产生的心理阻抗更大,采用放大系数β加以修正步行时间t 0。
城市公共交通的边阻抗可用下式表示:t t x Z ⋅+⋅=φβ0)( (2-4)式中符号同前。
2.2.2节点阻抗节点延误包括在公交站点的续乘延误和换乘延误、交叉口的延误;PA 点的节点延误视为0。
1)续乘节点延误继续乘坐同一辆公交车时,乘客在该节点的阻抗等于公交车在该节点的停车时间。
对于常规公交,车辆在站点停车的时间与上下车的乘客数列有关,可用下式表示:⎩⎨⎧->⋅-≤⋅=)52()52(b x x x a x x x T d s s ds d z ττ 式中:z T ——公交车在站点的停车时间;τ ——单位乘客上(下)车的时间;s x ——上车乘客数量;d x ——下车乘客数量。
2)换乘节点延误设所有公交线路均全程统一收费,将公交票价转化的时间价值在换乘节点延误中进行考虑。
乘客在某节点换乘另一公交线路时,节点阻抗可用下式表示:)62(-⋅+=f t T d h μ 式中:d t ——换乘等车时间;这种情况下节点延误较复杂,有可能因乘客多而不得不等候下一趟车,设平均换乘时间为d t ;μ——时间价值转换系数;f ——公交全程票价。
3)交叉口节点延误为简化计算,设交叉口的节点延误为c T 。
综上所述,公共交通节点处阻抗可用下式表示:7)-(2d 交叉口 换乘时 续乘时⎪⎩⎪⎨⎧=c h z T T T2.2.3 公共交通阻抗函数综合式(2-4)、(2-7),公共交通的阻抗函数可用下式表示:∑+Ωd x Z x )()(= (2-8)式中各符号同前。
2.3公交网络的最短路径2.3.1 公共交通网络的表示本质上讲,交通网络可以用图论中的“图”来描述。
此时,把交通网络中的出行生成点、路线交叉点看作图的节点,把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交通线路看作图的边。
对于单向的交通线路,用带箭头的有向边表示,无箭头的边则表示双向的交通线路。
与一般道路交通网络不同的是,公共交通网络有许多节点并非路线交叉点,而只是上下客的站点,对于这类节点,我们也将其作为一般意义上的节点来考虑。
1)节点节点包括:PA 节点(公交出行量的产生和吸引点,即P 点、A 点)、线路节点(公交站点)、结构节点(交叉口等交通性质发生突变的点或为描述路网结构而人为设置的关键点)。
每一节点都将被赋予一个节点类型属性,以判断其类型。
每一节点相对于整体坐标系有唯一的一对坐标。
2)边边由其起点和终点的节点标号以及两点间的公交线路编号表示,如边i-j-h 表示以节点i 为起点,节点j 为终点,乘坐第h 路公交车;其走行路径为由i 到j ,即边是有方向性的向量。
边的长度可由起点和终点坐标计算得到,,对于曲线路段可利用结构节点简化为多条直线段的组合。
矩阵B =[b ijh ]n ⨯n ⨯m 记录边i-j-h 上的线路信息:⎩⎨⎧=其他连通相邻且直接由线路与,0,1h j i b ijh (2-9)3)建立公共交通网络结构由节点以及节点相连而成的边共同构成公共交通网络。
各小区的OD 量看成是自小区形心(PA 点)发出的,当PA 点与公交站点的距离小于一定值(如300米)时建立PA 边。
边还包括同一线路相邻站点间的连线(线路边)、不同线路的站点间的连线(换乘边),当节点间距离小于一定值(如300米)时建立换乘边。
将“步行”视为特殊的“公交线路”:若公交线路的总数为()1-m ,则可用m 作为步行的编号,在各节点的站点集合的尾部加上一个虚拟站点m 。
对于图的数学表示有多种,针对公共交通网络的特点,这里介绍一种常用的表示方法:阻抗矩阵。
阻抗矩阵C =[c ij ]n ⨯n 是一个n 阶方阵(n 为公共交通网络中的节点数),其中元素:⎪⎩⎪⎨⎧∞==不相邻时,相邻与的路段阻抗,到节点节点时j i, j i j i ,0j i c ij(2-10)2.3.2 最短路径的求解所谓最短路径,是指网络中一对PA 点之间的路径中总阻抗最小的路径。
最短路径算法是交通分配的最基本的算法,几乎所有的交通分配方法都要以它作为一个基本子过程反复调用,本文所提出的公共交通客流量分配模型也不例外。
我们这里模仿Floyd 和Warshall 于1962年设计的Floyd-Warshall 方法[18],求解最小阻抗和最短路径。
定义阻抗函数:三维数组D =[d kgh ] n ⨯m ⨯m ,其中元素d kgh 表示:自乘客乘坐线路g 到达节点k 的瞬时,至乘坐线路h 离开节点k 的瞬时之间的全过程的阻抗,即节点阻抗。
● 当在节点k 无法由线路g 换乘到线路h 时,d kgh = ∞;● 当g = h 时,为续乘;当g ≠h 时,为换乘;● 若节点k 为交叉口:当g = h 时,d kgh 为交叉口延误;当g ≠h 时,d kgh 为∞,即不能在交叉口换乘。
● 节点k 为PA 点时,d kgh = 0。
三维数组Z =[z ijh ] n ⨯n ⨯m ,其中元素z ijh 表示乘客乘坐线路h 离开节点i 的瞬时,至乘坐线路h 到达节点j 的瞬时之间的时间段,即边i-j -h 的边阻抗。
流向i-j -g -h 表示:乘客乘坐线路g 到达节点i 的瞬时,至在节点i 换乘线路h ,并乘坐线路h 到达节点j 的瞬时之间的全过程的阻抗。
四维数组R =[r ijgh ] n ⨯n ⨯m ⨯m ,其中元素r ijgh 表示流向i-j-g-h 的阻抗:包含在节点i 由线路g 到线路h 的节点阻抗d igh ,以及乘坐第h 路公交车到达节点j 的边i-j 的阻抗z ijh 。
如图2-1所示,r ijgh 包含了在节点i 的节点阻抗(图中实心点)和边i-j-h 的阻抗,但不包含在节点j 的节点阻抗(图中空心点)。
初始化流向阻抗:11)-(2 1, ,0⎪⎩⎪⎨⎧∞=+==其他,时ijh igh ijh ijghb d z j i r各PA 点之间最小阻抗用矩阵C =[c ]p ⨯p 表示(p 为PA 节点数),其中各元素的初始值均赋∞。
计算公交网络的最短路径的方法如下。
图2 流向i-j -g -h 的阻抗示意图算法:对所有的节点k,作:对所有的节点i(i≠k),作:对所有的节点j(j≠i,k),作:对所有的公交车次编号q,作:对所有的公交车次编号g,作:对所有的公交车次编号h,作:若r ijgh >r ikgq+r kjqh ;则r ijgh=r ikgq+r kjqh ;若i、j均为PA节点;若c ij> r ijgh ;则c ij= r ijgh ;算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