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生儿病区护理质量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e7579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2.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一个关键的医疗环境,需要高质量的护理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提高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标准。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新生儿病房环境管理1.1 温度和湿度控制:- 新生儿病房的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通常在24-26摄氏度之间。
- 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以保持空气湿润,避免新生儿皮肤过干或过湿。
1.2 空气质量管理:- 新生儿病房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和新鲜。
- 定期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和有害气体的含量,保持空气质量良好。
1.3 消毒与清洁:- 新生儿病房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洁,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 床铺、器械和用具等应按照规定进行消毒,确保无菌环境。
二、新生儿护理操作规范2.1 新生儿喂养:- 遵循新生儿喂养的时间和频率,确保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 确保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和技巧,以促进母婴之间的良好亲子关系。
2.2 新生儿体温监测:- 定期测量新生儿的体温,确保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 针对低体温或高体温的新生儿,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保暖或退热。
2.3 新生儿皮肤护理:- 定期给新生儿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和健康。
- 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物质,选择温和的皮肤护理产品。
三、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控制3.1 新生儿疫苗接种:- 按照国家疫苗接种计划,为新生儿提供规定的疫苗接种。
- 记录疫苗接种情况,确保接种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2 感染控制:-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 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新生儿,采取隔离措施,减少感染的传播。
3.3 新生儿疾病筛查:- 根据国家规定,对新生儿进行常见疾病的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 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四、新生儿家属教育和支持4.1 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 向新生儿家属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巧,增强他们的护理能力。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a0d805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1.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接受特殊护理需求的新生儿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部门。
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以及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制定了本文档,旨在为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提供指导。
二、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1. 患者安全1.1 保证新生儿病房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并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确保新生儿病房内的人员配备充足,包括医生、护士和辅助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1.3 建立和执行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和隔离措施。
1.4 确保新生儿病房内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符合质量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1.5 设立有效的警报系统,以及应急预案和灾难管理计划,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
2. 护理质量2.1 确保新生儿病房内的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2 确保新生儿病房内的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教育指导。
2.3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监测,包括评估护理程序的执行情况、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等。
2.4 严格执行新生儿病房的护理操作规程和标准化护理流程,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2.5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和病情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护理过程管理1. 新生儿评估和监测1.1 在新生儿入院后,及时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监测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等。
1.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1.3 对新生儿进行有效的疼痛评估和管理,减轻疼痛和不适。
2. 饮食和营养管理2.1 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提供充足的营养。
2.2 监测新生儿的体重和生长曲线,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2.3 提供母乳喂养支持和指导,鼓励母乳喂养,并提供必要的辅助喂养。
3. 新生儿护理技术操作3.1 确保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如新生儿喂养、换尿布、洗澡、测量体温等。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da0d7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d.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医院中专门负责接收和治疗新生儿的部门,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制定了以下考核标准,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人员要求1. 护士资质:新生儿病房的护士应具备相关专业的护理学士学位,并通过国家护士资格考试,持有有效的护士执业证书。
2. 岗前培训:新入职的护士应接受新生儿病房的岗前培训,包括新生儿疾病的常见病理生理、护理技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3. 继续教育:新生儿病房的护士应定期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以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
三、设备要求1. 婴儿床:每一个新生儿床位应配备符合卫生要求的婴儿床,床面应平整、干净,并配备可调节的护栏,以确保婴儿的安全。
2. 婴儿监护仪:每一个新生儿床位应配备婴儿监护仪,用于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体温等,以及报警功能,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婴儿呼吸机:新生儿病房应配备适合于婴儿的呼吸机,用于辅助或者代替婴儿的呼吸功能,确保婴儿的呼吸道通畅和氧气供应。
4. 婴儿体温调节设备:新生儿病房应配备婴儿体温调节设备,包括婴儿温箱和婴儿温度计等,用于维持婴儿的体温稳定。
四、护理流程要求1. 入院评估:新生儿入院后,护士应进行全面的入院评估,包括婴儿的身体状况、生命体征、喂养情况等,以确定婴儿的护理计划。
2. 定期观察:护士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婴儿进行观察,包括生命体征、皮肤颜色、吸食情况等,以及婴儿的排便、排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饮食管理:护士应按照医嘱和婴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喂养管理,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确保婴儿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4. 护理操作:护士应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包括婴儿的洗澡、更换尿布、清洁护理等,确保卫生和安全。
5. 家属教育:护士应向婴儿家属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喂养方法、预防传染病等,以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47f0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4.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出生不久的婴儿提供医疗护理的地方。
为了确保新生儿在病房中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标准。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新生儿病房环境1.1 温度控制:确保病房内温度适宜,不低于25℃,不高于28℃,以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1.2 空气质量: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定期通风,控制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1.3 噪音控制:减少噪音污染,保持病房内肃静,以促进婴儿的歇息和发育。
二、新生儿护理2.1 皮肤护理:定期给婴儿进行皮肤清洁和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整洁,预防皮肤病。
2.2 喂养管理:根据婴儿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确保婴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2.3 排泄护理:定期观察婴儿的排尿和排便情况,及时更换尿布,预防尿布疹和尿路感染。
三、医疗管理3.1 疾病预防:按照规定,给婴儿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3.2 疾病监测:定期对婴儿进行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3 医疗记录:详细记录婴儿的病情、治疗方案和效果,保证医疗过程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四、家属关心4.1 家属教育:向家属提供关于新生儿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护理能力。
4.2 沟通交流: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改善服务质量。
4.3 心理支持:关注家属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赋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五、质量管理5.1 质量评估:定期对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5.2 培训与发展:为护理人员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5.3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婴儿在病房中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结论: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环境管理、科学的护理方法、有效的医疗管理、良好的家属关心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可以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fba31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c.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负责照应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的考核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人员配置1.1 护理人员数量:新生儿病房的护理人员数量应根据床位数和病情等级进行合理配置。
普通来说,每张床位应有一位专职护士负责照应。
1.2 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婴儿生理特点、喂养技巧、疾病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具备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等品质,以确保对新生儿的全面照应。
1.3 护理人员培训:新生儿病房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
培训内容可包括新生儿疾病的识别和处理、护理技巧的更新等。
二、设施和环境2.1 设施设备:新生儿病房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等,以满足对新生儿的医疗需求。
同时,设施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随时保持可用性。
2.2 环境卫生:新生儿病房的环境应保持清洁、整洁,空气流通良好。
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以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2.3 安全措施:新生儿病房应设立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安全门、监控设备等,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同时,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三、护理操作3.1 婴儿喂养: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和婴儿的需求,正确进行喂养操作。
喂养时应注意婴儿的吞咽和消化情况,避免引起窒息或者消化不良等问题。
3.2 体温监测:新生儿的体温监测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婴儿的体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室温、更换衣物等,以保持婴儿的体温稳定。
3.3 疾病护理:新生儿易患各种疾病,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和病情,正确进行疾病护理。
例如,在处理感染性疾病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四、护理记录和交接4.1 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婴儿的护理情况,包括喂养量、体温、疾病护理等方面的信息。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a31f24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a.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照顾和治疗新生儿提供的医疗场所。
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制定了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标准化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以确保新生儿病房的护理工作能够按照规范和最佳实践进行。
二、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 新生儿病房环境1.1 温度和湿度控制确保新生儿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符合适宜的范围,以提供舒适的环境给新生儿。
1.2 通风和空气质量保持新生儿病房的通风良好,并定期检测空气质量,确保空气中无有害物质。
1.3 噪音控制采取措施减少新生儿病房内的噪音,确保新生儿能够获得良好的休息环境。
1.4 光照控制提供适宜的光照,确保新生儿的生物钟正常发育。
2. 新生儿护理2.1 新生儿的入院评估对每位新生儿进行全面的入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生命体征、出生史等内容,并记录在病历中。
2.2 新生儿的喂养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发育情况,制定合适的喂养计划,并确保喂养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2.3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监测新生儿的体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保暖或降温,以维持新生儿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2.4 新生儿的皮肤护理定期检查新生儿的皮肤状况,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防止皮肤病变的发生。
2.5 新生儿的安全采取措施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如正确使用安全床、避免交叉感染等。
3. 护理记录和沟通3.1 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新生儿的护理情况,包括生命体征、喂养情况、排泄情况等,确保护理记录的完整性。
3.2 护理记录的保密性保护新生儿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确保护理记录只能被授权人员查阅。
3.3 护理沟通的有效性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应准确、及时,并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保证新生儿的连续护理。
4. 专业知识和技能4.1 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护理人员应具备新生儿护理的专业知识,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常见疾病,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4.2 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以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操作能力。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26ad0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c.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接受特殊护理的新生儿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
为确保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水平,制定了本标准,以评估新生儿病房护理的质量。
二、护理环境1. 病房布局:病房内应合理布置,保证新生儿的隐私和安全。
病床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隔,以便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操作。
2. 温度和湿度控制:病房内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普通为24-26摄氏度。
湿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以避免新生儿皮肤过干或者过湿。
3. 空气质量:病房内应保持空气清新,无异味和污染物。
定期进行通风和消毒,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4. 照明和噪音控制:病房内应有适宜的照明设施,保证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操作的可见性。
噪音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对新生儿的影响。
三、护理操作1. 新生儿入院评估:新生儿入院时,应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生命体征、出生史等。
评估结果应详细记录并及时通知医生。
2. 新生儿喂养: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生理状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
护士应监测新生儿的吸食情况和体重变化,并及时调整喂养计划。
3. 新生儿护理:护士应按照规定的护理程序进行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包括洗澡、更换尿布、清洁口腔等。
护士应注意新生儿的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4. 新生儿疾病管理:护士应熟悉各种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和处理方法,及时发现疾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安全措施:护士应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包括正确使用安全设备、避免交叉感染、防止跌倒等。
护士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行为和反应,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四、护理质量评估1. 护理记录: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新生儿的护理情况,包括生命体征、护理操作、用药情况等。
记录应规范、清晰,并签名确认。
2. 护理文书管理:护理文书应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包括正确填写、及时归档和保密。
护士应熟悉护理文书的使用方法和规范,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护理质量评估: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包括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f52b6e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d.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为了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制定了一套全面的考核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二、护理人员素质1.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儿科护理、新生儿护理、危重病护理等。
2.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
3. 护理人员应具备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护理工作,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三、护理操作规范1. 洗手消毒:护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洗手消毒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手部彻底清洁。
2. 体温测量:护理人员应使用专用的体温计进行测量,记录准确的体温数据,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 喂养:护理人员应根据新生儿的需求和医嘱,按时进行喂养,确保喂养量和频率符合标准。
4. 尿布更换:护理人员应根据需要及时更换新生儿的尿布,确保干净和舒适。
5. 定期观察: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新生儿的体征和症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6. 皮肤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新生儿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健康。
7. 安全防护:护理人员应确保新生儿病房的环境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和其他安全风险。
四、护理文档记录1. 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及时、准确地记录新生儿的护理情况,包括体温、喂养、排便、睡眠等。
2. 医嘱执行记录: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执行护理措施,并记录相关信息。
3. 护理评估: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新生儿进行护理评估,评估结果应详细记录,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五、护理质量监控1. 护理质量评估:定期对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护理操作规范、护理文档记录等方面。
2. 护理质量反馈:根据护理质量评估的结果,及时向护理人员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其改进护理技能和工作质量。
3. 不良事件报告:护理人员应及时报告和记录新生儿病房发生的不良事件,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a17f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c.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出生不久的婴儿提供护理的地方,对于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有着严格的考核标准。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的考核标准,包括婴儿的基本生活护理、医疗技术操作、感染控制和家属教育。
一、婴儿的基本生活护理:1.1 婴儿喂养:确保婴儿按时吃奶,赋予合适的奶量和喂养频率,保持婴儿的饮食营养均衡。
1.2 婴儿睡眠:提供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婴儿的睡眠时间和质量,确保婴儿充分歇息。
1.3 婴儿个人卫生:定期给婴儿洗澡、更换尿布,保持婴儿的皮肤清洁,预防皮肤病和感染。
二、医疗技术操作:2.1 新生儿监护: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2 静脉输液和药物赋予:正确选择静脉通道,按照医嘱赋予药物和液体,确保输液和药物赋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3 新生儿抢救:熟练掌握新生儿抢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氧气赋予等,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三、感染控制:3.1 洗手和消毒:严格执行洗手和消毒操作,保持手部清洁,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2 隔离护理:根据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
3.3 环境清洁消毒: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四、家属教育:4.1 婴儿护理知识的传授:向家属详细介绍婴儿的基本护理知识,包括喂养、洗澡、换尿布等,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
4.2 家属参预护理:鼓励家属参预婴儿的护理过程,如喂养、换尿布等,增强家属的责任感和参预感。
4.3 家属心理支持: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解答家属的疑虑和困惑,增强家属的信心和合作意愿。
综上所述,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的考核标准包括婴儿的基本生活护理、医疗技术操作、感染控制和家属教育。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确保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达到专业水平,为婴儿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保障。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f6185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c.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照顾和治疗新生儿提供服务的重要部门。
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的提高和保障,制定了本标准,旨在对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和考核。
二、患者安全1. 病房内的婴儿床应保持整洁、安全,并且与其他床位保持适当距离,以确保婴儿的隐私和安全。
2. 床单、被褥和毯子应定期更换和清洗,以防止交叉感染。
3. 病房内应设有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确保婴儿的舒适度和健康。
4. 病房内应设有紧急设备和药物,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护理团队1. 护理团队应由专业的新生儿护士组成,他们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护理团队应定期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以保持专业水平。
3. 护理团队应密切合作,确保婴儿的全面护理和治疗。
四、护理过程1. 护理计划应根据婴儿的病情和需要进行制定,并及时更新。
2. 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婴儿的体温、呼吸、心率和饮食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3. 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婴儿的个人卫生,包括清洁、更换尿布和洗澡等。
4. 护理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婴儿的护理情况和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五、感染控制1. 护士应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消毒规范,确保护理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2. 病房内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3. 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隔离措施的执行,以防止交叉感染。
六、家属沟通1. 护士应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传达婴儿的病情和治疗计划。
2. 护士应向家属提供婴儿护理的相关指导和建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婴儿。
七、质量评估1. 新生儿病房应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评估,以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 质量评估应包括对护理过程、护理结果和患者满意度的评估。
八、总结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和保障婴儿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严格执行标准中的各项要求,可以确保新生儿病房的护理工作达到最佳水平,并为患儿和家属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2e63b4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3.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医院内专门负责护理和治疗新生儿的重要部门。
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本考核标准,以便对新生儿病房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二、考核目的1. 评估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 提高新生儿病房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
3. 保障新生儿病房内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三、考核内容1. 新生儿病房环境- 温度控制:确保病房内温度适宜,不低于25℃,不高于28℃。
- 通风状况:保持病房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 消毒措施:定期对病房内的物品、设备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 噪音控制:控制病房内的噪音,保证新生儿的歇息和睡眠。
2.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喂养: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体重,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确保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 新生儿排泄:定期观察新生儿的排尿和排便情况,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干燥清洁。
- 新生儿睡眠:根据新生儿的生理需要,提供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新生儿充分歇息。
- 新生儿皮肤护理:定期观察新生儿的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破损和感染。
- 新生儿温度调节:根据新生儿的体温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暖或者降温措施,确保新生儿的体温稳定。
3. 新生儿疾病监测与处理- 新生儿常见疾病监测:对新生儿进行常规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常见的疾病,如黄疸、呼吸窘迫等。
- 新生儿危重症监测:对危重症新生儿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 新生儿疾病处理:对疾病的处理应及时、准确,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与医生密切协作。
4. 新生儿家属教育与支持- 新生儿护理知识教育:向新生儿家属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能够正确照应新生儿。
- 心理支持:关注新生儿家属的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 家属交流:与新生儿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及时解答家属的疑问和问题。
四、考核方法1. 现场观察:考核人员将对新生儿病房的环境、设备和护理过程进行现场观察,并记录相关情况。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da0e44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8.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一个专门为新生儿提供医疗护理的重要环境。
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文档,旨在对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进行考核,以确保新生儿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
二、病房环境1. 温度和湿度控制- 病房内的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24-26摄氏度。
- 病房内的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50-60%。
- 定期检查和记录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
2. 空气质量控制- 病房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
- 定期检查和记录病房内的空气质量。
3. 病房清洁与消毒- 病房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的卫生。
- 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清洁和消毒。
4. 病房设备- 病房内的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 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提供必要的培训。
三、护理人员要求1. 护理人员资质-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关的护士执业证书。
- 定期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保持专业水平。
2. 护理人员配备- 确保病房内有足够数量的合格护理人员,以满足新生儿的护理需求。
- 根据病房的规模和工作量,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班次。
3. 护理人员协作-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确保协同工作和信息交流。
- 定期进行团队会议和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新生儿护理1. 新生儿评估- 对每位新生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皮肤状态、喂养情况等。
-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喂养管理- 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生理状况,制定合适的喂养计划。
- 确保母乳喂养的支持和指导,提供必要的营养补充。
3. 体温调节- 确保新生儿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提供必要的保暖措施。
- 定期测量和记录新生儿的体温,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4. 皮肤护理- 对新生儿的皮肤进行定期检查和护理,防止皮肤病变的发生。
- 使用适当的护肤产品,避免对新生儿皮肤造成刺激。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e96718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a.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接受新生儿护理的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
保证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的高标准是医疗机构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针对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进行详细的考核标准,以确保新生儿病房护理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安全性。
二、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 护理人员素质1.1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新生儿护理知识、婴儿喂养、体温调节、新生儿疾病预防和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1.2 护理人员应熟悉新生儿病房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操作,了解新生儿病房的设施设备,并能正确操作和维护。
1.3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2. 患者安全2.1 新生儿病房应设置合理的空气净化系统,保证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2 新生儿病房应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如呼吸监测仪、心率监测仪等,确保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监测和记录。
2.3 新生儿病房应制定合理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洗手消毒、隔离措施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2.4 新生儿病房应建立安全用药制度,确保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药物误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3. 护理操作规范3.1 新生儿病房应制定详细的护理操作规范,包括新生儿喂养、换尿布、测量体温等方面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3.2 护理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护理操作,严格遵守洗手消毒、穿戴手套等操作要求,确保操作的卫生和安全。
3.3 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护理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操作的专业性和标准化水平。
4. 护理文书记录4.1 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护理信息,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喂养情况、排泄情况等。
4.2 护理记录应规范、清晰,包括日期、时间、护理措施和效果等内容,以便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和决策。
4.3 护理记录应保存完整,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进行查阅和分析。
5. 患者和家属满意度5.1 新生儿病房应建立患者和家属满意度调查机制,定期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改进。
新生儿科护理质量检查标准—病区管理
![新生儿科护理质量检查标准—病区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dee74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d.png)
6.护士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洗手方法正确。(3分)
7.无菌物品专柜储存,离地面20cm及以上,距天花板50cm以上,距墙壁5cm以上。(2分)
8.无菌物品按照灭菌日期摆放,遵循近效期先用原则,定期检查,无过期失效。(2分)
9.无菌物品开启时注明开启时间,保存方法符合要求并在有效期内使用。(2分)
3.急救物品及仪器设备管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4.冰箱内存放非低温保存物品及私人物品扣2分,冰箱监测记录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5.抽考护士对仪器、设备的操作,1人次不合格扣1分。
6.暖箱管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药品管理
20
1.根据科室情况可备用一定备用药品,备用药品保存一定基数,有备案表。(2分)
8.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应急灯功能良好。消防设施完好,定点放置,定期检查,人人掌握使用方法。(4分)
9.家属和陪探人员管理有序。(2分)
10.禁止吸烟,注意用电安全。(2分)
现场查看病区环境及各项安全警示标识情况,随机抽查医护人员消防设备操作或应急预案演练。
1.现场查看环境,一项不符合扣1分。
2.消防设施未处于备用状态一项扣2分,检查记录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8.护士长对物品、仪器、设备管理情况定期检查(至少每月1次)并有签名。(1分)
9.有1~2个备用暖箱以周转清洁消毒。(1分)
10.暖箱的清洁顺序为先清洗普通新生儿暖箱,后清洗特殊感染新生儿暖箱,清洁消毒后对清洗槽、地面等环境进行清洁消毒。(2分)
11.暖箱湿化水应用灭菌水,每日更换。同时清洁暖箱消毒湿化槽每日1次,并记录。(1分)
11.过期药品由护士长确认后,交药剂科统一销毁,各病区不得自行销毁。(2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2ea93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0.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新生儿提供服务的重要部门。
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全面的考核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内容。
正文内容:1. 护理设施和环境1.1 设施完备:新生儿病房应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控制设备,以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
1.2 消毒措施:病房内应有规范的消毒制度,确保设施、床铺、用具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1.3 安全措施:病房应设有安全门禁、监控设备等,保障新生儿的安全。
2. 护理人员2.1 专业知识和技能:护理人员应具备新生儿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处理常见疾病和并发症。
2.2 团队合作:护理人员之间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协同工作,确保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2.3 沟通能力: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新生儿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3. 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3.1 健康评估:护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生命体征、体格检查等。
3.2 护理计划: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记录和更新。
3.3 护理操作:护理人员应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正确使用各类护理器械和药物,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4. 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4.1 质量评估指标: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新生儿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新生儿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
4.2 质量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包括提升护理人员的培训水平、改进护理流程等。
4.3 定期审核:定期对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进行审核,确保标准的执行和改进的有效性。
5. 家属参与和满意度5.1 信息沟通:及时向新生儿家属提供有关护理情况的信息,解答其疑虑和问题。
5.2 家属教育:向家属提供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护理工作。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1cc35b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f.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患者信息记录和隐私保护在新生儿病房护理工作中,准确记录患者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该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完整地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等。
同时,护士还应当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得将患者的个人信息泄露给外部人员。
二、新生儿护理计划制定和执行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的关键在于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操作。
护理计划应包括新生儿的饮食、睡眠、体温监测、皮肤护理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细致的护理。
三、新生儿健康评估和监测护士在新生儿病房中需要进行定期的健康评估和监测,以及对异常情况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士应熟悉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和相关症状,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同时,护士还应当掌握各种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如体温计、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能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准确监测。
四、新生儿喂养管理新生儿的喂养是非常重要的,对其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士应当按照医嘱和护理计划,合理安排新生儿的喂养时间和方式。
同时,护士还应当掌握正确的喂养技巧,确保新生儿能够正确吸食,并避免误吸和窒息的发生。
五、新生儿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
护士应当定期对新生儿的皮肤进行检查,并进行适当的护理。
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如香皂和洗发水。
同时,护士还应当掌握正确的换尿布和洗澡技巧,以确保新生儿的皮肤健康。
六、新生儿感染控制在新生儿病房护理中,感染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应当严格按照感染控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好手卫生和消毒工作。
同时,护士还应当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护士应当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感染的扩散。
七、家属教育和心理支持新生儿病房的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对患者的护理,还包括对患者家属的教育和心理支持。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9255f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2.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医院中专门负责新生儿护理的部门,对于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二、人员要求1. 护士资质:新生儿病房的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护理专业背景,持有相关护士资格证书,且具备新生儿护理培训经历。
2. 护理人员配备:根据新生儿病房的床位数量和病情复杂程度,合理配置足够数量的护理人员,确保每位新生儿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护理。
三、设施要求1. 病房环境:新生儿病房应保持清洁、整洁,空气流通良好,温度适宜,噪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 病房设备:病房内应配置必要的设备,如新生儿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保温箱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 消毒措施:对于病房内的床位、器械和用具等应定期进行消毒,确保病房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四、护理要求1. 体温监测:对于每位新生儿应定期测量体温,记录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确保新生儿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2. 喂养管理: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病情,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并确保喂养方式正确、喂养量充足,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3. 皮肤护理:定期给新生儿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及时更换尿布,预防尿布疹和其他皮肤问题。
4. 呼吸道管理:对于需要辅助通气的新生儿,应定期检查呼吸机设置是否合适,保持呼吸机管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5. 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洗手消毒制度,使用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新生儿,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6. 安全保护: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如正确使用安全带、保温箱、床栏等设备,防止新生儿意外坠床或者受伤。
7. 家属教育:对新生儿的家属进行护理知识的培训和指导,提供必要的护理技能,匡助家属更好地照应新生儿。
五、护理记录1. 详细记录:对于每位新生儿的护理过程、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等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体温、喂养量、排泄情况、呼吸情况等。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d9de9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8.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接受护理的新生儿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对于新生儿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包括护理环境、护理操作、医疗设备、护理团队和护理记录。
一、护理环境:1.1 温度和湿度控制:新生儿病房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在25-28摄氏度和50-60%的湿度范围内。
1.2 通风和空气质量:病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1.3 噪音控制:病房内应减少噪音干扰,保证新生儿的休息和睡眠质量。
二、护理操作:2.1 消毒和洗手: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应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操作无菌。
2.2 婴儿喂养: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喂养时间和方式进行婴儿喂养,确保营养摄入和消化功能正常。
2.3 新生儿护理技能: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包括新生儿喂养、更换尿布、清洁护理等操作。
三、医疗设备:3.1 婴儿床和床上用品:婴儿床应具备稳固的结构,床上用品应保持清洁,确保婴儿的安全和舒适。
3.2 呼吸机和监护仪器:医疗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能够准确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呼吸功能。
3.3 照明设备:病房内的照明设备应明亮且柔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和操作。
四、护理团队:4.1 护理人员数量和素质:新生儿病房应保证足够的护理人员数量,同时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4.2 护理人员的沟通和合作:护理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3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耐心: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关注新生儿的需求和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五、护理记录:5.1 详细的护理记录: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新生儿的护理情况,包括体温、呼吸、喂养、排泄等信息,为医疗决策提供参考。
5.2 护理记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护理记录应及时进行,确保护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3 护理记录的保密性:医护人员应妥善保管护理记录,确保患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5b0e2020975f46526d3e111.png)
项目制度管理(5 分)护士管理(5 分)环境管理(5 分)专科管理(5 分)分值5分5分5分20分评论方法评论重点1.规章制度健全。
查资料 2.岗位职责明确。
3工作流程合理。
1.严格履行护士条例,无执照护士不可以独自上岗。
2.护士与床位比为:1。
查排班本3.按需求弹性排班、人员安排合理、固守岗位。
抽查护士4.护士仪表、行为切合要求,护士态度热忱,礼貌待人。
5.护理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1.室内布局合理,洁污地区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2.各室整齐,物件搁置有序,表记显然。
现场检查3.床单位洁净:床上无臭味、无渣泄、床褥无湿润、无印迹、床单无皱折4.病区寂静1.患儿衣裤整齐、无污迹,会阴洁净无污迹、无便迹,污染后实时改换。
2.掌握专科技术,熟习护理惯例,发现病情变化,实时报告医师。
3.掌握常用仪器、输液泵、暖箱、光疗箱、热水器等操作规程并能正确使用、养护。
4.病情察看和办理实时,详尽做好护理记录。
5.为家眷供给护理咨询和健康教育。
6.特别导管有表记,记录留置开始时间及改换敷料时间。
7.管道护理做到:正确使用、做好固定、管道畅达、洁净、按要求改换。
现场检查察看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记录正确。
发问护士8.深静脉导管穿刺处敷料干燥,输液管道药液点滴畅达,滴速与病情需要或医嘱要去符合。
9.护士了解管道护理的有关知识。
10.责任护士掌握患儿诊断护理信息:⑴一般资料(床号、姓名、性别、年纪、主管医生)⑵主要诊断、第一诊断⑶主要病情(住院原由、当前身体状况、临床表现、饮食、睡眠、大小便、活动状况、心理状况等)⑷治疗举措、主要用药和目的、手术名称和日期⑸主要协助检查的阳性结果⑹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举措⑺病情变化的察看重点。
评分标准扣分扣分依照缺一项扣 2 分一项不切合要求扣2分,投诉经查实一次扣 5分一项不切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切合要求扣2 分,导管零落扣5分项目安全管理(20 分)急救物件(20 分)感染预防与控制(25 分)分值评论方法20 分现场检查20 分现场检查25 分现场检查评论重点1.严格履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严格做好交接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查看
询问护士
1项不合要求-1
发生院内可避免压疮
Ⅱ期及以上-10、Ⅰ期-5
输液滴数超过医嘱正负10滴,1人-2
专科护理
45分
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掌握气管切开、静脉置管维护、鼻饲及导尿等技术操作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流程
按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评估制度与处置流程落实围手术期相关护理
无计划-5
计划不完整-1
⑵
基础护理
30分
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杂物,床头柜清洁、整齐,床下无杂物,物品规范放置
落实“三短九洁”:每日沐浴,便后及时清洗臀部,更换尿布,保持口腔、面部、眼部、皮肤、会阴部清洁,无臀红,无长指(趾)甲,注意保暖
新生儿喂养符合要求
卧位舒适、安全,定时翻身拍背,有安全防护措施
完善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制度,发挥专科护士作用,年度对培训效果进行追踪评价
⑥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及科研项目,统计源期刊公开发表专业论文数占护士总数的8~10%;个人学分完成率100%
现场查看
查资料
绩效考核未落实-5
1项不合要求-1
新业务、新技术加分
论文数差一篇-1
考试不合格、学分未完成1人-2
二
病区管理(100分)
安全防范措施未落实-2
1项不合要求-1
2016年新生儿病区护理质量标准
2016年新生儿病区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项目
评 审 内 容
检查方法
评分标准
一
组织管理(100分)
⑴
组织领导
25分
科室成立质控小组,分工明确,并有书面分工记录,各项记录符合管理要求
制定年工作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并组织实施
护士长熟悉质量标准,每月进行质控,有检查、有分析、有整改、有效果跟踪,对压疮、跌倒/坠床、导管滑脱、
根据工作量、患儿病情、专业技术要求、护士工作能力及意愿实行弹性排班,各班技术力量搭配合理,节假日有
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把关,落实二线班及加强班
根据工作量、工作质量、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开展绩效考核,并与功效挂钩
制定护理人员在职培训计划,分层次培训,三基考试合格率100%(理论成绩≥80分、护理技术操作成绩≥85分),院内年培训率达100%,院外培训率≥20%
保持吸氧通畅、有效,输氧卡记录完整、规范,导管、湿化水、湿化瓶定期更换
各引流管、导管位置正确,固定妥善、通畅,标识清晰,定时更换,准确记录出入量
特殊治疗卡书写规范,有醒目标识
鼻饲、吸痰患儿床边准备治疗盘,每日更换,操作规范
保持监护、吸引、吸氧、呼吸机等抢救仪器的有效性,按要求落实消毒灭菌
现场查看
1项不合要求-1
30分
严格落实门禁管理
库房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库房内无易燃易爆物品
病房禁止使用电饭煲、电热杯、电炉,微波炉安全提示标识醒目
④消防通道畅通,无占用,无杂物堆放
⑤消防设施完好整洁,无遮挡、无破损;灭火器和消火栓箱内器材完好有效、无灰尘、无杂物;烟感和喷淋头无蜘蛛网遮挡
⑥知晓本病区应急报警方式
现场查看
不合要求-1
深静脉血栓有监管,半年有分析。护理质量目标达标
护士长对病历质量周有检查,月有讨论分析
护士长夜查房每周≥2次,科室每月组织护理查房、操作考试,每两月组织业务学习、理论考试,每季度组织疑
难病例讨论、应急演练,有记录
加强对实习、进修生管理,资料完善
查资料
质量目标1项未达标-5
其他1项不合要求-1
(2)
工作制度
现场查看
查资料
抽考
1人不合要求-1
(3)
岗位管理
25分
熟悉岗位管理设置与管理规定
明确各岗位管理要求,认真落实岗位职责
现场查看
查资料
抽考
岗位职责不清楚-1
(4)
人力资源
25分
落实特殊岗位准入、岗前、岗位、专科培训制度。护士长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2年以上新生儿护理工作经验,新入科护士必须经新生儿专业培训,护理部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护士助理、实习生不得从事患儿生活及基础护理,新生儿室1名护理人员负责≤4名普通患儿或≤2名重症患儿
护士知晓相关评估制度,有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高危风险病人要及时准确评估,如压疮、跌倒/坠床、导管滑脱、深静脉血栓等。护士长24小时内审核并签字,并按规定要求逐级上报
输液卡签字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输液瓶上的标签规范,PICC、CVP、CVC、留置针敷贴等标识规范。按时巡视患儿,主动观察病情,无输液外渗,输液管中无气泡
25分
健全各项护理工作制度,护士熟知相关内容
严格执行《新生儿室工作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配奶、沐浴、温箱消毒制度及操作流程》、《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医嘱处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输血查对制度》等护理核心制度,遵守操作规程
有违规、违纪、投诉属实酌情-2
⑵
病区
环境
20分
区域独立,各类标识张贴规范、醒目、美观
隔离室、治疗室、配奶室、沐浴室按要求管理,配奶间设施设备齐全
病区整洁、无积尘,无蜘蛛网,无乱张贴、无杂物
布局合理、安静、温馨、舒适
⑤温湿度符合要求,空气消毒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现场查看1项不合要求-1⑶源自病区安全医疗
服务
20分
医务人员精神饱满,着装整洁、规范,符合职业要求,挂牌上岗
医务人员服务热情,无投诉,文明礼貌,无迟到、早退、脱岗、串岗,上班禁止干私活、玩手机及违规进餐现象等
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有记录,有反馈和改进
④患儿家属对医护工作满意,无投诉,满意度≥90%
现场查看
1人未戴标志牌-1,其它-0.5~1
库房内有易燃易爆物品-3
使用电饭煲、电热杯、电炉-2;无安全提示标识-1
④⑤一处不合要求-1
⑥抽问医护各1人,1 人不知晓-1
院感
管理
30分
工作人员入室按规范更专用衣、鞋,污染时及时更换,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洗手和干手设施完好,工作人员洗手符合规范要求
③医务人员患有呼吸道感染、腹泻、皮肤疖肿并破溃,治愈前不得接触患儿
严格陪伴管理,限制不必要的探视,确需探视时探视者不得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探视前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做好手卫生
⑤有专人负责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有监测记录,定期分析和改进
现场查看
1项不合要求-1
三
危重护理(100分)
护理计划
5分
护理计划当班制定,护士长及时审核签字
护理计划根据医嘱及病情变化动态完善
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