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论文传统教育模式论文:浅谈高校教育模式改革

合集下载

教育改革解构传统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解构传统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解构传统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因此,在教育改革中,解构传统教学模式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的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学生则以被动接受者的身份接受教育。

这种模式存在许多弊端。

首先,它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它过于重视知识的记忆和灌输,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构传统教学模式,教育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教育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现代社会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校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潜力出发,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教育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依赖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现代社会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

学校应该提倡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和评价自己学习成果的能力。

此外,教育改革应该注重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而现代社会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实践。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实践活动和跨学科教学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最后,教育改革应该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他们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帮助他们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解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只有这样,教育改革才能真正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摘要]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高等教育又是培养和造就各类高级人才的重要摇篮,在提高国家科研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从树立新的高等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质和改革教学、考试方法等几方面,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全球的竞争,我国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这就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认清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树立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当前国际高等教育呈现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学科综合化和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增强等新趋势。

1.1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贸易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早在80年代中期,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我们称之为临教审)首先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

当时它的提出,旨在培养能活跃于国际舞台的日本人,以促进日本经济进入世界市场。

在欧洲,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他们有很多制度化的改革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如要求每个大学生必须到别的国家学习,取得一定的国际学分,才能取得学位。

1.2学科综合化。

学科综合化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本身走向综合化所造成的,新的科学技术的生长点往往在学科发展的边缘和交叉处。

原来比较单一的学科课程,正逐渐的被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所代替。

在国外,要求每个学生选修一定的跨学科课程,才能拿到学位。

1.3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增强。

近、现代西方教学理论的一个很重大的发展,就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把教学过程单纯地看作是一个知识传授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负有不同责任的主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高校教学改革探讨

高校教学改革探讨

高校教学改革探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教学改革已成为重要的议题之一。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高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方向和挑战。

一、背景分析在传统的高校教学中,教授大多以讲授为主导,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的对象。

课堂时长长、内容繁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有限。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

因此,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必要性1. 培养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传授,而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创新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高校教学改革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培养综合素质:高校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高校教学改革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3.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需求和特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没有很好地进行关注和满足。

高校教学改革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三、方向1.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教学带来了巨大机遇。

高校教学改革应该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使教学更加灵活多样化,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在线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教学改革应该鼓励学生主动、自主地获取知识。

这包括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和资源,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校教学改革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资源,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四、挑战1. 师资力量:教师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力量。

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着教师培训不够、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

高校教学改革需要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创新和教学能力。

高校教育改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

高校教育改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

高校教育改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高校教育改革论文4700字(一):财务转型、需求变化以及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改革论文[摘要]全球化竞争、经济转型升级、人口红利消失和技术创新等外部经济环境的变迁对企业财务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此财务转型势在必行。

企业转型后对于财务人才必然产生新需求,而高校作为财务人才培养的主要输送者,应该适应转型后所带来财务人才需求变化,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需要做出相应的专业教育改革。

[关键词]财务转型;财务人才;财务管理;教育改革一、财务转型动因传统财务模式一般分为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前者侧重于会计核算,后者侧重于财务分析。

然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革命、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兴起,财务人员的职能发生转型,由传统模式下的会计核算职能转变为财务预测、税务筹划、财务分析、管理决策和风险控制等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管理职能[1]。

对此,有学者认为财务转型的重心是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

财务会计侧重于会计核算,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而管理会计侧重于管理决策,利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风险测算、财务预测和过程控制等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是实现财务转型的媒介,它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一)财务转型宏观层面动因首先,面对全球化竞争以及新兴经济实体的到来,各国经济发展日益复杂。

企业为了能够维持长期生存和发展,必然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加快转型升级,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模式,以增加企业自身竞争实力。

因此,财务部门需要助力企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这就需要企业通过财务转型来转变自身专业技能,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其次,当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经济发展,都表明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升级,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为政府着力于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作为企业必需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国家政策降成本、去产能,加快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因此,财务管理在经济转型和升级中必须实现创新和转型,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战略规划。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3篇-教学管理论文-教育论文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3篇-教学管理论文-教育论文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3篇-教学管理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一、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1.管理理念陈旧。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对教育内涵的认识愈加深刻,在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服务也随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但是在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中,许多教学管理人员依旧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作为首要任务。

大多数教学管理理念仍处于规范运行、遵循制度的阶段上。

将陈旧的教学管理模式作为不得违抗的法规和法令,往往只从个人角度出发,对工作对象的感受漠不关心。

长此以往,这种陈旧的教学管理模式不但是对广大教师创新积极性的一种打击,更是对学生学习热情的一种打击。

甚至对高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2.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现今,各个高职院校也在对教学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尝试。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工作重心还是处在对日常教学管理的阶段上,忽视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构,导致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建设跟不上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

这种只重视内务而忽视全面体系的建构的教学管理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无法组建相对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

3.管理体制单一。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机构上还是以传统的教学管理机构建制为主,进行直线管理模式,对专业设定、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活动都是由教学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安排。

在现今众多高校院校的培养模式日益多样化的形式下,这种轻个性、重集权的教学管理模式,虽然具有统一性,便于管理的优势,但是办公效率太低,导致教学管理工作非常繁重。

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促使教师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按照统一规格进行传输知识,学生按照统一规格进行培养。

这种单一和呆板的教学管理模式将严重制约着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策略1.以主动服务为理念。

为促进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学管理应当以主动服务理念为首要理念,以此来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当今高职教育应结合工学贯彻校企的合作理念,对教学内容、实训环境建设和师资培养进行全部深入的改革。

教育改革突破传统教育模式

教育改革突破传统教育模式

教育改革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石,但传统教育模式在当前社会已经不再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需求。

为了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未来的挑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讨论教育改革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几个关键方向,以推动教育向更加灵活、高效和全面发展。

一、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是促使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因此,教育改革应该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制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多元评价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个性化教育与终身学习传统教育模式以群体为单位,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然而,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兴趣,应该得到个性化的教育。

因此,教育改革需要突破传统的一刀切教学,实施个性化教育。

通过技术的支持和教师的专业指导,有效利用学习数据和评估工具,为每个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计划和支持,以实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教育改革还应鼓励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三、跨学科融合与多元化教育传统教育模式通常将学科划分为孤立的领域,忽视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问题往往是跨学科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来解决。

因此,教育改革应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推动跨学科融合和多元化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跨学科的课程和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引入艺术、体育和社会实践等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和专业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将教师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监管者,忽视了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然而,在教育改革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

因此,教育改革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师教学观念,鼓励教师提供开放、合作和探究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提高,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急需改革和创新,以培养更具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需要关注的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因此,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应当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维碰撞和实际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然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学科能力,而是需要具备广泛的综合素质。

因此,在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跨学科的课程,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此外,在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中,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第一,教师的角色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灌输者和单方面的权威人物,而在创新与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更多地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导者。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偏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创新与改革中,应当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提供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

第三,教育资源的重组与整合。

在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中,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重组与整合,建立跨学科的教学团队,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知识的交流与融合。

浅谈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浅谈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浅谈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教育体制在我国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旨在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首先,高校教育体制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校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为了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高校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平台和资源,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培养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其次,高校教育体制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当前,高校教育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应调整教学评价体系,从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转变为以素质评价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另外,高校教育体制需要更加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教学能力不强、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高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推进教师职业化发展。

此外,高校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以激励教师更好地履行教学职责。

再者,高校教育体制需要更加注重学科建设。

当前,高校学科结构较为单一,学科发展不平衡。

为了推动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高校应着力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和合作,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

另外,高校还应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推进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

最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还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当前,高校与社会之间联系较弱,导致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应与各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与社会需求相关的专业课程,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教育模式变革与高校发展

教育模式变革与高校发展

教育模式变革与高校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革。

尤其是在中国,教育模式的变革对于高校的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高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如何将教育模式进行变革,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重点。

一、高校教学模式变化的必要性高校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沿袭着传统的方式,追求规模化、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

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学生在这种模式中很难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这种模式的另一个不足之处在於少有机会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比较被动。

很多时候,学生在上完大量的课程内容后,对于教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却感到相当有限。

二、新的教育模式趋势为了解决当前大学传统教育模式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这些变革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和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解决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例如,由于互联网和科技的普及,新模式在线教育的兴起更加受到青睐。

通过网络技术,学生能够选择更多适合自己学习节奏和风格的教育内容,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更快的时间内掌握学习知识。

此外,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也逐渐发展。

通过学生的个别差距,重新规划课程,不仅仅是单调的传统师生教育模式,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更多的小组讨论、任务式学习、研究型学习、实践教学等,通过制定合理的课程和班级安排,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更高的学习成果。

三、高校发展中的优势探究新的教育模式,对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的层次具有较高的都教培训,因为医学方面需要接受临床实践,须保证教育的质量性。

在科技紧跟时代的今天,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能满足人才的现实需求就显得十分不足。

然而,与此同时,新的教育模式的不断推广和发展也给高校带来了创新和发展的机遇。

四、结尾可见教育模式的变革对于高校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教育教学实践论文(3篇)

传统教育教学实践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型教育模式层出不穷。

然而,在探索创新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教育教学实践的价值。

本文从传统教育教学实践的特点、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价值以及启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教育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

我国拥有悠久的教育历史,传统教育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在继承传统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分析传统教育教学实践的特点,探讨其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价值,并从中汲取启示。

二、传统教育教学实践的特点1. 强调师道尊严,重视教师的作用。

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

2. 注重德育教育,强调学生的品行修养。

传统教育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养。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品行修养。

3. 重视实践教育,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传统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认为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

4. 强调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潜能,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传统教育教学实践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价值1. 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传统教育教学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2.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传统教育教学实践强调学生的品行修养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才。

3. 促进教育公平,关注弱势群体。

传统教育教学实践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关注弱势群体。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传统教育教学实践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浅谈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浅谈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浅谈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摘要】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着单一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改革是必要的。

改革的方向应包括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及课堂氛围的活跃化。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进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能力培养,不断探索适合现代教育需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重要性、传统、问题、必要性、方向、策略、效果、意义、发展趋势1. 引言1.1 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任务。

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和运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培养。

一个合理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借助先进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语文教学更具有实际意义和现实价值。

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2. 正文2.1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导,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被passively 直接接收老师的讲解,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的机会,难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传统语文课堂注重背诵和应试技巧教学,忽视文学鉴赏和情感体验。

学生重视填鸭式学习和死记硬背,缺乏对文学作品深入理解和情感共鸣,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对语文的热爱程度下降。

大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大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大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第一部分:传统教育模式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飞速进步,传统的大学教育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模式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大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地方,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的场所。

然而,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主要通过听课和记笔记来获取知识,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

其次,大学教育缺乏与社会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传统教育模式不能及时跟进社会的需求变化,导致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

此外,传统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第二部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理念为了解决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启发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的学习指导者和启发者,他们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

启发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启发式教学模式强调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三部分:实践课程的开设为了贯彻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大学可以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

这些实践课程可以是实验课、实训课、实习课等形式,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设产学研结合的实践课程,将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四部分: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要需求之一,因此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问题解决、团队合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此外,学校可以开设创新实验室、创新工作室等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和实践创新的机会。

浅谈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浅谈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浅谈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当前中国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牵涉到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从招生政策、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到教育资源配置等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将从若干角度展开探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

一、招生政策的改革高考是高校招生的主要途径。

当前高考制度存在着种种问题,例如高考内容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分数歧视等。

我们应该考虑改革高考制度,推行多元化招生制度,如加大对中职生的招生力度、重视对社会精英人才的引进等。

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方式招收学生,如按照学生的特长特色进行招生、招生名额与高中招生质量直接挂钩等等。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存在着类似于“盲目扩张”的情况,导致大量的重复课程、冗余课程。

高校需要对课程进行重新评估,以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此外,高校应该提高对不同学生的课程设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课程设置需要根据各个学生的特长、优势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安排。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知识面的扩展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是这种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局限性。

高校应该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等重要素质。

四、教育资源配置的改革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随着高校扩招的发展趋势,部分高校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导致了高校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

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应该更加平均、精准地进行,研究和推行资源共享的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保证高校教育能源和质量的稳步提升。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不断关注和努力。

只有不断从各个方面深入的推行改革,才能够实现高校教育体制更有效的升级,更好的为社会提供人才储备,奠定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基础。

传统实践教学的改革(3篇)

传统实践教学的改革(3篇)

第1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传统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然而,在传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因此,对传统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理论与实践脱节在传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环节的锻炼。

这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场地、设备、材料等资源。

然而,在许多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3.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学生操作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传统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往往以学生的操作技能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这使得评价结果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传统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1. 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上,应适当减少理论课程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增加实践课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2. 优化实践教学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高校应加大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完善实践教学设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拓宽实践教学资源渠道。

3.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中国文化传统教育改革论文

中国文化传统教育改革论文

中国文化传统教育改革论文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教育体系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因此,对中国文化传统教育进行改革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式的学习,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

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其次,中国传统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分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因此,需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再者,中国传统教育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管理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情感发展不健全,甚至出现人际关系问题。

因此,需要改革教育教育方式,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

总之,中国文化传统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使中国的教育体系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和进步。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高校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时代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传授一定的知识,但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能力提升,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推广为了适应社会变革和对于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开始采用更多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相互交织和互动的新型教育形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辅导者、指导者,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主体,积极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式。

启发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鼓励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探索问题并开发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 强调主动性:教师引入更多的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的探究欲望和主动性。

3. 促进交流:学生的探究需要相互交流、合作思考、集思广益,从而更好地理解、消化和重构信息,促进知识积累。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在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一些开放性学科中。

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推广不仅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增强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适应性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个性化教学的探索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只是单纯地接受知识,并不太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但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理解能力,并不一定能够完全适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逐渐引入个性化教学模式,将教学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注重学生的差异和多样化需求。

个性化教学也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模式,但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

它更加注重发扬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强调课堂教学与个人发展的有机结合。

通过个性化教学,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个人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实践。

课题研究论文:浅谈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课题研究论文:浅谈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62444 高等教育论文浅谈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热潮的不断推进,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为使高校语文教学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使高校语文教学突飞猛进,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变教学观念,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强调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1]由此可见,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使其有效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注点。

高校语文课堂更加迫切的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教师独占课堂、独占讲台的传统教学思想与教育形式,树立语文教学新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2],由此,不难看出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结合教师本身的个性牲征营造一种适合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则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教学环境的设计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开发者。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寻找自己的位置,“应该走下讲台”,构建新型的师生平台,重新审视自身角色,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师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胜任新课改,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加强互动语文的学习不但要掌握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能力,还要通过学习接受文化的熏陶,形成语文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高校语文教学更是一种在生活、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自我体验、自我理解、自我创造的过程,因此,高校语文教学需要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氛围中,加强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探究性,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及互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浅谈高校教育模式改革

浅谈高校教育模式改革

浅谈高校教育模式改革摘要当前,学术界正在热议“教育模式”的新旧转变,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和现实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缺陷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文就高校教育模式改革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校教育模式改革传统教育模式2010年9月19日,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在厦门讲课时指出:我国目前的这套教育模式比较适应稳定的、发展比较慢的社会,但现今以及今后的社会变化非常快,知识更新很快,学生将来比较难适应时代要求。

当前,学术界正在热议“教育模式”的新旧转变,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和现实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缺陷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文就高校教育模式改革,展开讨论,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传统教育模式评析教育模式即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是指学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能够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人才规格和质量的标准形式,是可以使人们参照去做的标准样式。

在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吕型伟先生著文曾对中国教育史进行过回顾与总结。

从20世纪初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我国一直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改革开放以后,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从整个教育体制来看,传统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它其实是一个以知识的传授为特点的教育模式,通俗的说,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把自己所学用讲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一种旧经验的循环复制。

传统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也就是说,传统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生命主体。

这便是传统教学的根本缺陷,而这一本质的缺陷恰恰是阻碍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素质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障碍。

客观的说,传统教育模式在我国早些时候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为相对现在这个时代来讲,原来的中国处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年代,那时候的人们思维并不象现在的人这样活跃,还是需要我们的教师用一种相对比较保守的方式来教导学生,传播知识。

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

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

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一、前言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是高等教育内在发展的必然产物,今天的高校教育已不复昔日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多元化的课程设计、教学手段与评价手段的组合运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空间。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并对未来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研究提出一些思考。

二、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那个时期高校教育主要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只需接受老师的传授,将知识点记忆下来即可。

这种教育模式的缺点显而易见,一方面学生的参与度低,容易失去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20世纪50年代,由于认识到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高校教育开始出现变革,大规模地推行教学计划和教学改革,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交互性。

这些改革包括学生讨论、小组讨论、独立研究、教师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21世纪初,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校各类资源的日益丰富,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新的改变,实现了高度的数字化、多元化、个性化教育,并促进了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理念的创新。

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发展和需求的不同,高校教育也随之变化,开展了面向未来、面向全球的教育。

三、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如今,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已经不是简单的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大规模地推行互动式、个性化的教学、学习模式。

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都存在多元、双向的交互模式,对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现在的高校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现在高校教育多采用基于PBL、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2)深度整合的教育资源。

高校教育已经实现信息化教育的全面覆盖,高校资源整合增强共通的课程体系,形成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3)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方式。

教育模式改革论文

教育模式改革论文

教育模式改革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就要改革课堂教育,改革课堂教育就要改革课堂教育模式,使课堂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活动教育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都离不开课堂教育,因此,课堂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既然课堂教育重要,那么课堂教育就需要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才对,但长期陈旧的教育模式一直束缚着课堂活力,使课堂教学活动没有生机与活力,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使同学们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对知识探索的乐趣,失去了渴求知识的求知欲。

针对此现状,广大教师认识到课堂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需性,课堂教育的改革涉及到的主要就是教育模式的改革。

1 教学模式的涵义所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对教学模式的理解可从以下几点来认识:一是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是一种比较固定的教学范型。

二是教学模式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教学理论的演绎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总结。

三是教学模式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教学理论尤其是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教学模式本身也在不断地变革、修正和完善。

2 教育模式的结构和特点教育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基本构成要素:一是理论基础,即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思想。

二是教学目标。

三是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指具体的教学模式在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和步骤。

四是运用策略,即为了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而规定的教师和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方式和措施的总和。

五是评价体系,即通过这一体系对教学活动加以调控,并由此达到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整体性、中介性、相对性、可操作性和效益性。

3 教育模式的改革通过对以上教学模式的涵义和结构特点的分析和研究,我们知道了要改革教育,就要从改革教育模式入手,从教育模式的结构来一项项进行探讨和研究分析,分析并研究教育模式的结构构成要素如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运用策略等几项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合理和是否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论文传统教育模式论文:浅谈高校教育模式改革摘要当前,学术界正在热议“教育模式”的新旧转变,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和现实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缺陷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文就高校教育模式改革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校教育模式改革传统教育模式on college education mode reformxu ling(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abstractat present, the academia is hot deb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mode, in-depth analysesdefe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and imperfection in realiz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college education mode reform, aimed at a view of a modest spur to induce others to come forward with valuable contributions.key wordscollege student; education mode; reform;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2010年9月19日,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在厦门讲课时指出:我国目前的这套教育模式比较适应稳定的、发展比较慢的社会,但现今以及今后的社会变化非常快,知识更新很快,学生将来比较难适应时代要求。

当前,学术界正在热议“教育模式”的新旧转变,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和现实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缺陷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文就高校教育模式改革,展开讨论,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传统教育模式评析教育模式即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是指学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能够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人才规格和质量的标准形式,是可以使人们参照去做的标准样式。

在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吕型伟先生著文曾对中国教育史进行过回顾与总结。

从20世纪初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我国一直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改革开放以后,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从整个教育体制来看,传统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它其实是一个以知识的传授为特点的教育模式,通俗的说,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把自己所学用讲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一种旧经验的循环复制。

传统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也就是说,传统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生命主体。

这便是传统教学的根本缺陷,而这一本质的缺陷恰恰是阻碍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素质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障碍。

客观的说,传统教育模式在我国早些时候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为相对现在这个时代来讲,原来的中国处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年代,那时候的人们思维并不象现在的人这样活跃,还是需要我们的教师用一种相对比较保守的方式来教导学生,传播知识。

总结起来,传统教育模式的缺点和不足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学方式比较死板,老师讲,学生听这个方式最大的不足就在于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其次,现行的教育模式下,仍以考试分数来评判学生的优劣,虽然现在高校也开始实行一些评判学生优劣的办法,但考试分数仍然是主要的一个依据,这样的一种评估模式是不全面的,可以说很多优秀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这样也比较容易挫败学生的进取心。

还有,现阶段高校培养学生比较忽视人文教育,也就是说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2 新形势催生现代教育模式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经济时代又在发生质的改变,随着“知识爆炸”、“信息革命”、“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这些以前闻所未闻的词的深入人心,高科技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知识经济时代以不可逆转的势态登上历史的舞台。

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产业结构中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科技、管理和生产等过程日益科技化、智能化、综合化,对劳动者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而改变了产业部门的职业结构和人才结构。

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人才培养模式也将适应时代发展,高校要适应时代发展,就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教育仅靠学习、重复旧有经验已很难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职能在扩大,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传授知识外,还要通过科学研究生产知识,同时要应用知识,为高新技术发展打下基础。

能否生产知识、物化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和传统统教育的分水岭。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教育必须实现从传统教育模式到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

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就是把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指导思想,采取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个教师面对着全班不同智力、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学生,按照同一进度、同一方法进行教学,即使教师希望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适应其能力的个别教育,也是很困难的。

那些不能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由于处在不利的学习环境中,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了个别化的教学。

如果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可以通过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与学生,甚至与认知工具之间的交互得到解决。

3 教育模式的改革途径如何实现教育模式的转变,具体应该如何去做,这也是一个难题。

因为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要想改变它就必须拿出足够的勇气。

而且,在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也需要我们有耐心去面对和解决。

笔者认为,我们目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转变教育理念。

教师要准确理解现代教学理念(精心实验,探究变化,开发潜能),深切理解教学改革的意义,转变教学理念,竖立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做学生的导师,关心和爱护学生。

同时,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中实践新的教学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就是一个学校对教育总的宗旨。

以前我们倡导的是培养品学兼优的社会人才的教育理念,并不是说这样的理念不好,而是这么多年来,这样的理念已经仿佛是一种口号。

所以,我们改革教育模式之前,要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使我们的教育模式能产生在一个很好的平台之上。

另外,现在高校普遍扩招,由于扩招以后学生素质差距较大,所以素质教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这其实也是教育理念的一种改变。

现在高校应该除了关注学生能学到什么本领,还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做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是否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否有吃苦耐劳的决心。

(2)以学生为本是教育模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以学生为本,促进大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使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本质要求,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心每个大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认识上的自觉性、坚定性,提升行动上的主动性和可持续性。

过去,我们的教育是经验的复制,基本上可以不理会学生的感受,其中的弊病在前面已经谈到,那么,新的教育模式必须改变这种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把学生放到第一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

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和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锻炼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对现有的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权威性结论”提出挑战,并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独辟蹊径”;再次,要注意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呈加速趋势,一个人的知识很快“老化”,终生学习的观念已为大多数教育界同行所肯定。

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能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不断有所创新。

只有以学生为本,才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才可能真正进步。

(3)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旧的格局要打破,落实到教学上还是应该有新的教学手段。

当然,新的手段很多,每个老师的想法都会不一样,其实很多东西应该大胆去尝试。

比如,现在有人提出“本科生导师制”,笔者认为非常有可取之处,以前的高校只有“研究生导师制”,就是一个导师带领几个研究生进行学习。

那么,这种方式其实可以运用到我们的本科生教育中。

高校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注意教学形式与内容要求的开放性、教师角色定位的指导性、教学活动参与的全员性、活动价值体现的过程性、研究活动开展的探究性、学生知识获得的体验性以及学生素质提升的综合性。

目前,高校往往实行专职辅导员制度,一个辅导员通常要带若干个班级,而任课老师几乎是上完课就离开,很少与学生交流,而辅导员又面临的学生太多,也无暇顾及。

如果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让每一个任课老师管理几个学生的话,至少有以下优点:首先,可以经常与学生交流,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其次,由于一般情况下都是本专业的老师带自己专业的学生,这样可以在专业辅导上更加具体。

其实,这就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教育方法,把一个大的班级分成若干小块,每一块都有一个指导老师,也就是说每一块都一个核心力量。

(4)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让教师做到角色的转换。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孩子学习知识的源泉,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办好校外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要依靠教师,教师是教育力量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校外教育目标和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实现和完成。

因此,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计。

知识经济要求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通晓创造教育、素质教育的方法,尤其要具有学术创新和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能够创造出价值较高的科研成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要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勇气,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因此教师观念的更新,学术水平的提高,是教育模式改革的基本保证和重要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